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河尖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潜力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钱静 易高峰 +4 位作者 周琦忠 汤志刚 彭一轩 王阳 陈尚斌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8,共11页
关闭煤矿煤层CO_(2)地质封存是CO_(2)封存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短期内实现碳减排指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江苏省徐州市三河尖关闭煤矿为例,分析了已采7号煤和9号煤的煤岩煤质特征,统计了剩余煤炭资源储量,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了稳定... 关闭煤矿煤层CO_(2)地质封存是CO_(2)封存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短期内实现碳减排指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江苏省徐州市三河尖关闭煤矿为例,分析了已采7号煤和9号煤的煤岩煤质特征,统计了剩余煤炭资源储量,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了稳定系数、上覆岩层性质、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地下水指标、封存煤层压温比、封存煤层深厚比、封存煤层渗透率、采空塌陷程度和其他因素等9个主要影响因素指标对7号煤和9号煤封存CO_(2)稳定性进行评价,建立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评价方法并评估CO_(2)封存潜力。结果表明,三河尖关闭煤矿7号煤和9号煤剩余储量较大,CO_(2)封存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86.209和87.698,评价等级均为较稳定,封存潜力较高。根据建立的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评价方法,计算获得三河尖关闭煤矿7号和9号煤层CO_(2)理论封存量分别为207.6 Mt和80.9 Mt,并据此划分封存有利区为有利区、较有利区和不利区3个等级。研究可为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煤矿 煤层CO_(2)封存 稳定性评价 封存潜力 三河尖煤矿 碳封存
下载PDF
Current status and technical challenges of C_(2)storage in coal seams and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an overview 被引量:22
2
作者 Xiaochun Li Zhi-ming F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201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In the past two decades,research on C_(2)storage in coal seams and simultaneously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ECBM)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due to its win–win effect between greenhouse gas(C_(2))emissio... In the past two decades,research on C_(2)storage in coal seams and simultaneously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ECBM)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due to its win–win effect between greenhouse gas(C_(2))emission reduction an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 enhancement.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C_(2)-ECBM in the past two decades,which involves C_(2)storage capacity evaluations,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modelings and pilot tests.The current status shows that we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ECBM technology study,especiall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CBM mechanisms.However,there still have many technical challenges,such as the definition of unmineable coal seams for C_(2)storage capacity evaluation and storage site characterization,methods for C_(2)injectivity enhancement,etc.The low injectivity of coal seams and injectivity loss with C_(2)injection are the major technique challenges of ECBM.We also search several ways to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ECBM technology in the present stage,such as integrating ECBM with hydraulic fracturing,using a gas mixture instead of pure C_(2)for injection into coal seam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ECBM to underground coal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2)storage in coal seams ECBM PERMEABILITY Hydraulic fracture Gas mixture
下载PDF
煤层亚临界/超临界CO_(2)吸附特征与封存模式
3
作者 王帅峰 韩思杰 +4 位作者 桑树勋 郭常建 郭庆 徐昂 张金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8,共17页
大规模高效CO_(2)地质封存是短期内快速实现CO_(2)减排的关键途径之一,以吸附特征为主要封存机制的深部不可采煤层CO_(2)封存具有规模化实施的潜力。为研究深部煤层CO_(2)封存机制,以沁水盆地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温高压CO_(2)吸... 大规模高效CO_(2)地质封存是短期内快速实现CO_(2)减排的关键途径之一,以吸附特征为主要封存机制的深部不可采煤层CO_(2)封存具有规模化实施的潜力。为研究深部煤层CO_(2)封存机制,以沁水盆地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温高压CO_(2)吸附实验,并采用简化局部密度模型(SLD-PR)拟合,分析了温压变化下不同孔隙的吸附相密度分布特征,揭示了以吸附相密度和最大吸附层厚度协同变化为核心的煤层CO_(2)封存机理,最后通过准确划分孔内吸附空间与自由空间,预测了不同埋深下煤层CO_(2)封存量。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下超临界CO_(2)吸附曲线均表现出典型的超临界气体吸附特征,过剩吸附量(最大值介于1·25~1·75 mmol/g)在达到最大值后下降;(2)孔隙内CO_(2)吸附层分为接触层、内层和过渡层,亚临界CO_(2)在孔内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而超临界CO_(2)吸附方式为多分子层吸附;(3)最大吸附层厚度随埋深增加而减小,与温度呈正相关,而与压力呈负相关;(4)CO_(2)平均吸附相密度随埋深“先增后减”,总封存量与绝对吸附量曲线在CO_(2)处于超临界状态下存在差异。结论认为:(1)在吸附空间与吸附相密度协变下,煤层CO_(2)微观封存模式随埋深可分为亚临界单分子层吸附、超临界类气态多分子层吸附型以及超临界类液态多分子层吸附3种类型,自由相封存量对总封存量的贡献随埋深增加,但吸附封存仍是煤层CO_(2)封存的主要方式;(2)研究成果揭示了原位煤层超临界CO_(2)封存机理,能够为深部煤层CO_(2)封存能力评价提供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_(2) 深部煤层 吸附相密度分布 SLD-PR模型 最大吸附层厚度 封存容量 吸附封存
下载PDF
基于CO_(2)水基压裂液的煤体软化及降尘技术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辉龙 冯俊文 +2 位作者 邓广哲 李红健 李龙龙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为解决坚硬煤层条件下,常规煤体注水方式效果不好,回采过程中顶煤可放性差、工作面截煤和放煤过程中粉尘大的难题,根据金川煤矿煤层的具体情况,基于煤体压裂软化-润渗除尘理论,利用CO_(2)活性水耦合液、液相与气相耦合液,代替传统注水... 为解决坚硬煤层条件下,常规煤体注水方式效果不好,回采过程中顶煤可放性差、工作面截煤和放煤过程中粉尘大的难题,根据金川煤矿煤层的具体情况,基于煤体压裂软化-润渗除尘理论,利用CO_(2)活性水耦合液、液相与气相耦合液,代替传统注水和注气技术,在金川煤矿开展了煤体软化及降尘技术应用研究。CO_(2)活性水压裂软化润渗技术,能够使煤体中裂隙和孔隙的容积以及结构发生变化,造成煤体的破裂和松动,降低了煤炭强度,达到对硬煤最佳的软化效果。试验表明:煤层CO_(2)水基压裂后,放煤循环速度提高了5.6%,顶煤破碎块度均衡,顶煤平均采出率提高了3.2%;截割浮尘浓度降低45%,工作面能见度提高,工作面转载运输点煤尘降低23%,润渗作用有效降低了煤体产生浮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硬煤层 压裂软化 CO_(2)耦合 软化性 润湿性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采空区N_(2)运移规律研究
5
作者 李文涛 赵小岗 +4 位作者 董昊福 张玮 刘冬亮 史波波 宋小林 《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94-97,104,共5页
基于东峡煤矿大倾角煤层的特点,构建了相似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倾角煤层采空区注N_(2)惰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空区地板区域,沿着工作面走向方向,N_(2)运移后基本呈“L”型分布,且采空区深部N_(2)的分布影响范围更广;空间范围内,... 基于东峡煤矿大倾角煤层的特点,构建了相似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倾角煤层采空区注N_(2)惰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空区地板区域,沿着工作面走向方向,N_(2)运移后基本呈“L”型分布,且采空区深部N_(2)的分布影响范围更广;空间范围内,采空区走向上,N_(2)运移分布规律为高处范围广、低处范围窄的“倒梯形”。结合东峡煤矿37121-1工作面实际情况,得出应在运输巷采空区侧注N_(2),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面防灭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采空区注N_(2) N_(2)运移规律 注N_(2)优化
下载PDF
CO_(2)气相压裂煤层瓦斯参数测试及数值模拟分析
6
作者 杨希培 杨百舸 徐锋懿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31-35,66,共6页
五虎山煤矿所开采的山西组9#煤层为高瓦斯难抽采煤层,回采期间瓦斯抽采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为探究适配的CO_(2)气相压裂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在瓦斯治理巷开展CO_(2)气相压裂瓦斯参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气相压裂过后... 五虎山煤矿所开采的山西组9#煤层为高瓦斯难抽采煤层,回采期间瓦斯抽采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为探究适配的CO_(2)气相压裂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在瓦斯治理巷开展CO_(2)气相压裂瓦斯参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气相压裂过后,平均瓦斯含量从8.26 m^(3)/t降低到7.67 m^(3)/t,降低了7%;Langmuir吸附体积由19.0969 cm^(3)/g提高到20.2657 cm^(3)/g,提高了6.12%;煤层透气性系数从0.022~0.027提高到0.780~0.791,提高了28~35倍。基于瓦斯参数测试结果,建立COMSOL Multiphysics流固耦合模型,模拟气相压裂前后瓦斯抽采半径。模拟结果表明,气相压裂后煤层瓦斯抽采半径大幅度提高,抽采180 d后抽采半径从0.63 m提高到4.13 m,提高5.56倍。在抽采时间为6个月时,可按照8 m的孔间距布置气相压裂钻孔,即可获得良好的瓦斯抽采效果。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煤矿的瓦斯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气相压裂 煤层瓦斯 抽采半径
下载PDF
CO_(2)致裂技术在贵州大运煤矿、宏发煤矿低渗煤层瓦斯治理应用研究
7
作者 彭鑫 《山西煤炭》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CO_(2)致裂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使用环保的煤层增透技术,具有安全、高效以及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为了探究CO_(2)致裂技术在贵州高瓦斯低渗透煤矿的应用效果,选取了贵州两处高瓦斯、低渗透煤矿进行现场实验并观测实验结果。通过检测CO_... CO_(2)致裂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使用环保的煤层增透技术,具有安全、高效以及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为了探究CO_(2)致裂技术在贵州高瓦斯低渗透煤矿的应用效果,选取了贵州两处高瓦斯、低渗透煤矿进行现场实验并观测实验结果。通过检测CO_(2)致裂前后煤层瓦斯宏观参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O_(2)致裂技术对煤层增透效果明显,相较于未作用煤层,透气性系数提高了3倍,结合瓦斯自然流量衰减系数,原煤层由较难抽采变为可抽采;瓦斯抽采体积分数、瓦斯抽采纯量均有明显提升,并且致裂后瓦斯抽采纯量在30 d范围内有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应该是致裂后CO_(2)驱替瓦斯导致;致裂后残余瓦斯含量低于5.5 m^(3)/t,小于原始煤层瓦斯含量,并低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规定的残余吨煤瓦斯含量临界值8 m^(3)/t。表明CO_(2)致裂技术在增透低渗煤层上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CO_(2)致裂 瓦斯抽采 煤层增透
下载PDF
A case study of multi-seam coal mine entry stability analysis with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被引量:6
8
作者 Tulu Ihsan Berk Esterhuizen Gabriel S. +3 位作者 Klemetti Ted Murphy Michael M. Sumner James Sloan Micha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193-198,共6页
In this paper,the advantage of using numerical models with th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SRM) to evaluate entry stability in complex multiple-seam conditions is demonstrated.A coal mine under variable topography from ... In this paper,the advantage of using numerical models with th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SRM) to evaluate entry stability in complex multiple-seam conditions is demonstrated.A coal mine under variable topography from the Central Appalachian region is used as a case study.At this mine,unexpected roof conditions were encountered during development below previously mined panels.Stress mapping and observation of ground conditions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success of entry support systems in three room-and-pillar panels.Numerical model analyses were initially conducted to estimate the stresses induced by the multiple-seam mining at the locations of the affected entries.The SRM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stability factor of the supported roof of the entries at selected locations.The SRM-calculated stability factors were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s made during the site visits,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RM adequately identifies the unexpected roof conditions in this complex cas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RM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likely success of roof supports and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of entries in coal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ine ground control Multiple seam mining Phase 2 FLAC3D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Roof supports
下载PDF
曹家滩煤矿2^(-2)煤层煤质特征及清洁利用评价
9
作者 董伸培 乔军伟 +1 位作者 陈远垚 杜芳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1-124,共4页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同时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陕北侏罗纪煤田曹家滩煤矿2^(-2)煤层采集样品煤质数据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矿煤质特性及清洁利用途...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同时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陕北侏罗纪煤田曹家滩煤矿2^(-2)煤层采集样品煤质数据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矿煤质特性及清洁利用途径,研究结果表明2^(-2)煤层属于低水分、低灰、中高—高挥发分、低硫、特低硫、高发热量煤等特点,煤层中有害元素磷、氯也极少的优质煤。对2^(-2)煤层展开不同利用方向的分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家滩煤矿2^(-2)煤层 煤岩特征 煤质特征 清洁利用
下载PDF
吉宁矿CO_(2)气相压裂条件下抽采半径时变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鹏 薛傲 +5 位作者 王杰 潘辉 陈嘉慧 任旭朗 程志恒 陈亮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3-54,共12页
针对低渗厚煤层瓦斯抽采难度大,抽采效率低的问题,以华晋焦煤吉宁矿为工程背景,运用CO_(2)气相压裂技术对煤层进行增透,增大煤层的渗透性。采用数值模拟,构造吉宁矿2#煤层煤体抽采半径本构模型,运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对CO_(2)气相压裂... 针对低渗厚煤层瓦斯抽采难度大,抽采效率低的问题,以华晋焦煤吉宁矿为工程背景,运用CO_(2)气相压裂技术对煤层进行增透,增大煤层的渗透性。采用数值模拟,构造吉宁矿2#煤层煤体抽采半径本构模型,运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对CO_(2)气相压裂增透前后抽采半径进行模拟,并通过与现场实测的华晋吉宁煤矿2#煤层原始煤体瓦斯抽采半径和CO_(2)气相压裂增透煤体的瓦斯抽采半径进行对比分析验证CO_(2)气相压裂技术的增透效果。现场工程实践表明:华晋吉宁煤矿2#煤层原始煤体的抽采半径为2.5 m,CO_(2)气相压裂增透煤体的抽采半径为5.5 m,是原始煤体抽采半径的2.2倍,增透效果显著,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厚煤层 瓦斯增透 CO_(2)气相压裂 抽采半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回采面CO_(2)致裂增透与煤体注碱同步治理硫化氢技术研究
11
作者 张树丰 《煤》 2023年第10期1-3,65,共4页
针对低透气性煤层的硫化氢治理问题,采用液态CO_(2)相变致裂煤层强化增透技术,通过分析致裂增透效果,确定增透范围内的应力变化和渗透率变化情况,增加煤层裂隙及透气性,同时在注液孔中注入碱液,使碱液进入到煤层裂隙,从而与更多的硫化... 针对低透气性煤层的硫化氢治理问题,采用液态CO_(2)相变致裂煤层强化增透技术,通过分析致裂增透效果,确定增透范围内的应力变化和渗透率变化情况,增加煤层裂隙及透气性,同时在注液孔中注入碱液,使碱液进入到煤层裂隙,从而与更多的硫化氢反应,达到降低硫化氢体积分数的目的,硫化氢体积分数降低比例为65.67%,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低透气性煤层 CO_(2)致裂增透 煤体注碱
下载PDF
液态CO_(2)在综采面采空区防灭火中的应用
12
作者 武林文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12期225-226,229,共3页
针对山西某矿50203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问题,结合现场条件提出将液态CO_(2)应用到采空区防灭火中。为确保施工安全,在通过临近的50204运输顺槽向50203采空区施工钻孔,钻孔终孔位于煤层顶板破碎带内,以便提高液态CO_(2)扩散效果... 针对山西某矿50203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问题,结合现场条件提出将液态CO_(2)应用到采空区防灭火中。为确保施工安全,在通过临近的50204运输顺槽向50203采空区施工钻孔,钻孔终孔位于煤层顶板破碎带内,以便提高液态CO_(2)扩散效果,并具体对钻孔布置方案、液态CO_(2)灌注方法等进行阐述。现场应用后,50203采空区内CO浓度、O_(2)浓度分别降至0.0013%、3%以内,回风隅角及采面各支架后方CO浓度降至0.0002%以内,采空区内温度恢复正常,为后续煤炭回采创造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煤层 采空区遗煤 液态CO_(2) 防灭火技术
下载PDF
神木北部矿区5-2煤层厚度及其底板高程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苗霖田 姚建明 +1 位作者 吕婷婷 杜荣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5,共4页
为了查清神木北部矿区5-2煤层赋存特征及成因,选取了该矿区172个典型钻孔数据,用趋势分析法研究了5-2煤层的厚度及其底板高程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区煤层厚度总体为南北厚中部薄,东厚西薄;底板高程为南北高中部低,东高西低;煤层厚度... 为了查清神木北部矿区5-2煤层赋存特征及成因,选取了该矿区172个典型钻孔数据,用趋势分析法研究了5-2煤层的厚度及其底板高程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区煤层厚度总体为南北厚中部薄,东厚西薄;底板高程为南北高中部低,东高西低;煤层厚度和其底板高程间普遍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该区构造稳定的背景下,后期改造对煤层厚度及其底板的影响很小,煤层赋存特征主要受沉积与剥蚀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分析 煤层赋存 底板高程 5-2煤层 神木北部矿区
下载PDF
复杂低渗高瓦斯煤层CO_(2)气相压裂强化增透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李建雄 《价值工程》 2023年第32期83-85,共3页
山西华晋吉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吉宁煤矿)开采的山西组2号煤层为典型的复杂低渗难抽煤层,透气性系数为0.023m^(2)/(MPa2·d),瓦斯含量8~10.52m^(3)/t,存在“多分层,多夹矸,采前难抽,采中涌出大”的特点。为此,在吉宁煤矿2201掘进工... 山西华晋吉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吉宁煤矿)开采的山西组2号煤层为典型的复杂低渗难抽煤层,透气性系数为0.023m^(2)/(MPa2·d),瓦斯含量8~10.52m^(3)/t,存在“多分层,多夹矸,采前难抽,采中涌出大”的特点。为此,在吉宁煤矿2201掘进工作面开展185MPa高压力、大容量的CO_(2)气相压裂强化造缝、增透防突瓦斯治理技术,考察其瓦斯抽采和防突效果。结果表明:(1)CO_(2)气相压裂技术能有效提升裂孔瓦斯抽采效率,瓦斯抽采纯流量最大值为0.193m^(3)/min,平均值为0.138m^(3)/min。(2)与前期条带预抽防突技术措施相比,CO_(2)气相压裂技术实施后,煤层瓦斯抽采纯流量提高了4.6~9.7倍,瓦斯有效抽采时间缩短47天,月掘进速度由原来36m提高至80m,提高了2.22倍,瓦斯抽采成本降低为原来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气相压裂 低渗难抽煤层 煤矿瓦斯治理 强化造缝 卸压防突
下载PDF
青龙寺煤矿5^(-2)煤层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生全 武超 +2 位作者 彭涛 武忠山 刘凯祥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9-965,共7页
为评价青龙寺煤矿5-2煤层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文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影响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的5个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主控因素的权重值,构建了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 为评价青龙寺煤矿5-2煤层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文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影响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的5个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主控因素的权重值,构建了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通过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计算,然后与5-2煤层顶板隔水岩段加以比较,建立了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通过叠加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与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建立了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突水危险性综合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区西北、东北部和西南局部富水性较弱,东南部富水性较强;而顶板冒裂安全性在矿区中部和西南部处于冒裂非安全严重区,其他区域为冒裂非安全一般区。青龙寺煤矿5-2煤层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为:在矿区西北、东北和中部地区主要为相对安全区和较安全区,5-2煤层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较弱;在矿区西南和东南部地区主要为较危险区和危险区,5-2煤层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较强,从而对即将进行生产的5-20102和5-20104工作面煤层顶板水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危险性评价 5^-2煤层 地理信息系统 层次分析法 青龙寺煤矿
下载PDF
隆德煤矿2^(-2)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鹏 陈练武 王凯 《陕西煤炭》 2014年第4期32-34,共3页
通过对隆德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重点介绍了各含水层、隔水层的情况及充水水源、充水通道条件。认为隆德煤矿主要充水水源为风化带承压水、直罗组承压水和第四系沙层潜水。并根据导水裂隙带高度与正常基岩高度的关系,划分出导水性安... 通过对隆德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重点介绍了各含水层、隔水层的情况及充水水源、充水通道条件。认为隆德煤矿主要充水水源为风化带承压水、直罗组承压水和第四系沙层潜水。并根据导水裂隙带高度与正常基岩高度的关系,划分出导水性安全等级图,为2-2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德煤矿 2^-2 水文地质 导水裂隙
下载PDF
基于AHP与GIS的新集矿区11-2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海 詹润 +3 位作者 李宏泽 孙贵 陈新宏 顾承串 《煤炭科技》 2022年第2期87-93,共7页
为准确评价、预测新集矿区11-2煤层顶板突水问题,利用矿区近些年积累的水文地质资料,选取了断层强度、断层交叉点与尖灭点、导水裂隙带高度、关键层厚度、含水层厚度、隔水层厚度、砂泥比8个因素作为顶板突水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为准确评价、预测新集矿区11-2煤层顶板突水问题,利用矿区近些年积累的水文地质资料,选取了断层强度、断层交叉点与尖灭点、导水裂隙带高度、关键层厚度、含水层厚度、隔水层厚度、砂泥比8个因素作为顶板突水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主控因素专题图,并对专题图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主控因素影响权重。通过对归一化数据与权重值的空间复合叠加,获取了新集矿区11-2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分区模型,评价结果与矿区实际地质条件与突水点相吻合,可为矿区今后煤层开采与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GIS 新集矿区 11-2煤层 顶板突水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上湾煤矿1^(-2)煤层四盘区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臣 刘英杰 周海丰 《陕西煤炭》 2014年第5期11-13,19,共4页
根据上湾煤矿四盘区1-2煤层的特点通过估算法和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现有综放支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煤层在煤层强度、煤层赋存深度、顶煤节理裂隙、煤层夹矸顶板条件和采放高度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使用FLAC3... 根据上湾煤矿四盘区1-2煤层的特点通过估算法和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现有综放支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煤层在煤层强度、煤层赋存深度、顶煤节理裂隙、煤层夹矸顶板条件和采放高度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使用FLAC3D对顶煤的冒放性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煤层运用大采高综放开采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在开采过程中既能保证煤壁稳定性又可依靠矿山压力和支架的反复支撑作用使顶煤破碎,同时又能够得到较高的回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湾煤矿 1^-2煤层 四盘区 大采高 综放开采
下载PDF
新集二矿东翼11-2煤层提高开采上限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毅 徐德成 《中国煤田地质》 2004年第6期29-31,共3页
为了提供提高煤层开采上限的根据,开展了新集井田东翼11-2煤层防水煤柱厚度、岩性组合特征及含水性的研究,并进行了推复体夹片地层下井田东翼11-2煤层的开采实验,在26m防水煤柱下实现1111200工作面安全回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开采上限 防水煤柱厚度 开采实验 11-2煤层 新集二矿
下载PDF
液态CO_(2)煤层增透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丹 刘晓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7-114,共8页
为增加煤层透气性,强化瓦斯抽采效果,提高瓦斯的利用率,提出低渗透煤层液态CO_(2)气爆致裂增透技术。基于煤矿瓦斯相关基础数据和液态CO_(2)爆破致裂增透机理,阐述液态CO_(2)爆破的原理、过程和能量的转化,分析液态CO_(2)气爆能量释放的... 为增加煤层透气性,强化瓦斯抽采效果,提高瓦斯的利用率,提出低渗透煤层液态CO_(2)气爆致裂增透技术。基于煤矿瓦斯相关基础数据和液态CO_(2)爆破致裂增透机理,阐述液态CO_(2)爆破的原理、过程和能量的转化,分析液态CO_(2)气爆能量释放的TNT当量转化;根据监测爆破过程中致裂器内CO_(2)压力变化过程曲线的变化情况,分析爆破过程中在致裂器内液态CO_(2)压力在4个不同阶段的变化。采用ANSYS/LS-DYNA模拟软件建立不同爆破参数下的爆破模型,模拟出单孔和双孔液态CO_(2)爆破演化过程,从Mises应力云图、煤岩损伤云图对比分析液态CO_(2)爆破效果。利用LS-DYNA有限元分析模拟软件对致裂器不同布置方式下煤岩损伤扩展规律进行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CO_(2)相变爆破工业试验,综合评价液态CO_(2)气爆致裂增透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相对压力指标法测得单孔爆破半径约2.5 m,与数值模拟结果接近。经CO_(2)相变爆破后,煤层透气性系数比增透前提高了50多倍;瓦斯抽采体积分数比增透前提高了73.7%;抽采流量是普通抽采孔的5.1倍。数值模拟和现场井下工业试验结果均证明,采用液态CO_(2)爆破能够提高煤体吸附瓦斯的解吸率,增加低渗透高瓦斯煤层的透气性,促进煤岩体内原生缝隙的发育,使煤层瓦斯抽采效果明显提高。研究成果可为液态CO_(2)气爆工艺的实际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难题提供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透气性 CO_(2)相变爆破 致裂增透 煤岩气爆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