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6G通信的SnSe_(2)薄膜太赫兹波探测器
1
作者 彭忠泽 高飞龙 +3 位作者 阮振宇 张敏 宋琦 张丙元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第六代通信(6G)技术以其宽带宽、高速传播、保密性强等优势成为了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并计划于2028年商用。然而,由于6G波段电磁波的光子能量较低而在室温下缺乏高效的探测手段,这也成了制约6G技术发展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低带隙纳米材... 第六代通信(6G)技术以其宽带宽、高速传播、保密性强等优势成为了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并计划于2028年商用。然而,由于6G波段电磁波的光子能量较低而在室温下缺乏高效的探测手段,这也成了制约6G技术发展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低带隙纳米材料的发展,为太赫兹波检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的探测手段。对大面积、高灵敏度的薄膜太赫兹波探测器进行研究,同时引入532 nm激光和强垂直磁场进行调控,研究了外场作用下的探测性能变化,得到了外场对太赫兹波的探测效果具有极其显著的提升。因此,少层和多层SnSe_(2)薄膜在外场调控下对于太赫兹波探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一研究也证明了,外场调控下的SnSe_(2)薄膜对6G探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通信技术 SnSe_(2)薄膜 太赫兹波探测器
下载PDF
若丹明6G乙醇TiO2胶体溶液荧光散射增强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爱玲 李明忠 杨经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报道了若丹明6G乙醇TiO2胶体溶液荧光散射增强,最大增强因子达095,对于实验结果,作者给出了简单的物理模型。
关键词 若丹明6g乙醇 胶体溶液 荧光散射增强 染料激光
下载PDF
[HgI_4-(R6G)_2]_n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微量汞(Ⅱ)的研究
3
作者 刘惠兰 阎伍玖 《江苏环境科技》 2007年第3期57-59,共3页
在pH值=4.0的条件下,Hg2+,I-与罗丹明6G(R6G)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由于HgI4(R6G)2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而生成[HgI4-(R6G)2]n纳米微粒。在320nm处产生一灵敏共振散射(即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峰。Hg质量浓度在0.004~0.... 在pH值=4.0的条件下,Hg2+,I-与罗丹明6G(R6G)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由于HgI4(R6G)2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而生成[HgI4-(R6G)2]n纳米微粒。在320nm处产生一灵敏共振散射(即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峰。Hg质量浓度在0.004~0.36mg·L-1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光强度呈现出良好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具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等特点。用于水样中微量Hg的测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Ⅱ) 罗丹明6g 共振散射光谱
下载PDF
Ag纳米粒子在TiO_(2)四棱柱阵列上的可控生长及其SERS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韶云 张行颖 +5 位作者 刘奔 田杜 李奇 陈芳 胡成龙 陈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81-2392,共12页
采用水热法在导电玻璃FTO导电面上沉积TiO_(2)四棱柱阵列;并以其为基体,分别采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还原Tollens试剂以及柠檬酸三钠(TSC)还原硝酸银溶液,将Ag纳米粒子(AgNPs)沉积在TiO_(2)四棱柱阵列上形成TiO_(2)@AgNPs-PVP和TiO_(2... 采用水热法在导电玻璃FTO导电面上沉积TiO_(2)四棱柱阵列;并以其为基体,分别采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还原Tollens试剂以及柠檬酸三钠(TSC)还原硝酸银溶液,将Ag纳米粒子(AgNPs)沉积在TiO_(2)四棱柱阵列上形成TiO_(2)@AgNPs-PVP和TiO_(2)@AgNPs-TSC微纳结构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实验结果表明, Ag纳米粒子在TiO_(2)四棱柱阵列上的尺寸和分布可通过改变Tollens试剂的浓度和TSC还原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时间来调控,进而优化基底的SERS灵敏度. TiO_(2)@AgNPs-PVP微纳结构对罗丹明6G(R6G)的检出限为10^(-12)mol/L,对低活性小分子三聚氰胺的检出限为0.01 mg/mL;TiO_(2)@AgNPs-TSC微纳结构对R6G的检出限为10^(-10)mol/L,对三聚氰胺的检出限为0.01 mg/mL. TiO_(2)@AgNPs-PVP和TiO_(2)@AgNPs-TSC微纳结构基底的SERS活性、循环可回收性与还原剂种类紧密相关:包覆在Ag纳米粒子上的PVP可以作为隔离层避免Ag纳米粒子直接接触,防止电磁场耦合作用减弱,增强基底的SERS活性;同时, PVP是一种水性聚合物,有较强的亲水性,作为循环可回收SERS基底使用时,吸附小分子物质清洗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TiO_(2)阵列 银纳米粒子 罗丹明6g 三聚氰胺
下载PDF
双罗丹明类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Cu^(2+)的识别
5
作者 袁跃华 朱永军 +3 位作者 殷强锋 冯锋 王海雁 田茂忠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7-331,共5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可检测Cu^(2+)的新双罗丹明类衍生物荧光增强型分子探针(RG1),并用核磁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该荧光分子探针对Cu^(2+)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体积比为1∶1的乙腈-...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可检测Cu^(2+)的新双罗丹明类衍生物荧光增强型分子探针(RG1),并用核磁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该荧光分子探针对Cu^(2+)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体积比为1∶1的乙腈-水(10mmol/L Tris-HCl,pH=7.2)溶液体系中,探针RG1本身无色且荧光很弱,加入Cu^(2+)后,探针在553nm处出现强的荧光发射峰,溶液颜色从无色变为粉红色,对Cu^(2+)表现出好的选择性。此外,该探针可在较宽的pH范围(5~10)内直接检测Cu^(2+)的浓度。结果表明,Cu^(2+)浓度在3.0×10^(-6)~1.5×10^(-5)mol/L范围内与探针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u^(2+)检出限为3.31×10^(-7)mol/L。同时对河水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得到了良好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罗丹明6g 铜离子
下载PDF
活性嫩黄P-6GS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金伟龙 卢沪萍 +3 位作者 刘玉石 李洪林 杨建 吴国栋 《染料与染色》 CAS 2012年第6期16-19,共4页
本文对活性嫩黄P-6GS及其中间体的合成路线进行了阐述,对其中间体的合成进行了深入研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中间体不经盐析析出,直接进行偶合、取代反应。合成的产品质量与国外样品相同。本工艺采用原浆喷雾干燥,属于清洁生产工艺。
关键词 活性嫩黄P-6gS 吡啶酮 偶合取代
下载PDF
水杨醛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7
作者 杨丽 冷慧婷 陈新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40-43,47,共5页
两步法合成了水杨醛衍生物(罗丹明6G酰肼缩水杨醛),首先由罗丹明6G和水合肼反应合成罗丹明6G酰肼,再和水杨醛缩合制备席夫碱。并以此为探针L,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研究其对金属阳离子溶液的识别性质。实验结果表... 两步法合成了水杨醛衍生物(罗丹明6G酰肼缩水杨醛),首先由罗丹明6G和水合肼反应合成罗丹明6G酰肼,再和水杨醛缩合制备席夫碱。并以此为探针L,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研究其对金属阳离子溶液的识别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用UV-Vis法均可识别Cu^(2+),并且不受其他阳离子干扰,紫外光谱识别Cu^(2+)的检测限LOD=9.09×10^(-7)mol/L,Cu^(2+)和探针L的络合比为1∶1。荧光光谱法可识别Bi^(3+),且受其他阳离子干扰较小,荧光光谱识别Bi^(3+)的检测限LOD=2.823×10^(-9)mol/L,Bi^(3+)和探针L的络合比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6g 水杨醛 金属阳离子识别 Bi3+ CU2+
下载PDF
CLSM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区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韩书珍 王果 +3 位作者 李泽宜 陈翔 李雪梅 牛文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半暗区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M... 目的探讨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半暗区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M组又分为再灌注6h、24h、48h、72h、7d组5小组,共6小组。在制作MCAO模型时和制作后的12h经尾静脉各注射一次罗丹明6G(Rhod6G)。各组动物麻醉清醒后及处死前均给予神经行为学评分。每组大鼠随机1只用于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灶,6只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与含水量,6只用于凝集素荧光(FITC-ILB4)组化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浸润的单核细胞及半暗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形态及数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M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异常;TTC染色示M组出现白色梗死灶;M组MDA含量较S组均有升高(P<0.01),M72h组明显高于M6h、M24h和M7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S组比较,M组脑含水量在6h时即明显升高,72h时达到高峰(P<0.01),7d时两组大鼠的脑含水量基本恢复正常,与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CLSM观察M6h组半暗区周围出现ILB4阳性(ILB4+)细胞即分枝状小胶质细胞(Rhod6G-)和浸润的单核细胞(Rhod6G+),48h明显增多形态向阿米巴样转变,72h达到高峰,主要为脑源性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态以阿米巴样为主,7d下降;M组MDA含量与半暗区ILB4+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631,P<0.01)。结论急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发生可能与半暗区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罗丹明6g TTC MDA 脑含水量 FITC-ILB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单核细胞 小胶质细胞 半暗区
下载PDF
LTE复杂场景下的无线传播模型校正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蕾 廖鑫 +1 位作者 姚锐 黄帮明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72-78,共7页
在进行SPM模型校正中的数据筛选时,规划人员通常剔除了较近距离的测试数据。但由于市区范围内LTE基站间距比GSM与TD—SCDMA更小,近距离的测试数据反而对研究市区的无线信号传播特性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在利用经典SPM模型进行线性拟... 在进行SPM模型校正中的数据筛选时,规划人员通常剔除了较近距离的测试数据。但由于市区范围内LTE基站间距比GSM与TD—SCDMA更小,近距离的测试数据反而对研究市区的无线信号传播特性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在利用经典SPM模型进行线性拟合时发现了预测损耗高于实测损耗5~20dB的情况。因此将修正原SPM模型,在考虑近距离实测数据基础上编写算法进行拟合验证,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塔下黑阴影区域、近基站处、远距离处预测损耗偏高的情况,为LTE传播模型的校正和网络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TE 传播模型校正 2.6g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MATLAB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 ion in landfill leachate with solvent extracting &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thod
10
作者 YANG Ji-d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8年第10期24-29,79,共7页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垃圾渗滤液 离子测定 溶剂萃取 填埋场渗滤液 Rh6g 配位化合物 垃圾填埋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