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分子和遗传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闫丽萍 周艳君 +2 位作者 李国新 于海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3-19,共7页
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个复杂的基因重配病毒。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尤其是病毒囊膜蛋白血凝素(haemagglutini,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研究,为控制和预防H1N1流感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中... 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个复杂的基因重配病毒。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尤其是病毒囊膜蛋白血凝素(haemagglutini,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研究,为控制和预防H1N1流感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病毒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从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下载所需要毒株的序列,采用Lasergene 6.0软件包中的EditSeq和MegAlign进行序列分析,进化树分析采用MEGA4.1软件。进化分析表明,中国流行的2009 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率分别在98.8%~99.7%和98.6%~99.6%之间;裂解位点处为I/VPSIQSR↓G,不具备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特征;有1株NA抗性病毒。尽管与疫苗株相比,中国流行株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有部分突变,但这些突变并不是重要的。本研究首次详细分析了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株与疫苗株的HA和NA基因的分子特征,对实时监测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h1n1流感病毒 疫苗株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分子和遗传特征
下载PDF
福建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特征及对达菲的耐药性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剑锋 沈晓娜 +6 位作者 王美爱 杨式芹 陈炜 林元波 周朝晖 郑奎城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4-906,911,共4页
目的监测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变化以及对达菲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福建省流感监测网络中随机选取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病毒核酸提取和一步法RT-PCR扩增,获得NA基因片段,双向测定核苷酸序... 目的监测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变化以及对达菲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福建省流感监测网络中随机选取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病毒核酸提取和一步法RT-PCR扩增,获得NA基因片段,双向测定核苷酸序列,分析NA基因序列和重要氨基酸位点特征。结果 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NA片段基因与A/California/07/2009(H1N1)代表株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高达98.1%以上;23株毒株NA蛋白第275位氨基酸均为组氨酸。结论随机选取的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片段保持高度同源并且对达菲仍然敏感。随着国内外达菲耐药株的不断出现,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 NA基因特征 达菲耐药性
下载PDF
2009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北京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婷婷 朱汝南 +11 位作者 钱渊 孙宇 王芳 邓洁 曲东 李颖 任晓旭 沙莉 袁艺 王菲 李杰 张宝元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了解2009至2010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除流感病毒外的其他几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设计并建立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亚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腺病毒(ADV)和人博卡... 目的了解2009至2010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除流感病毒外的其他几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设计并建立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亚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腺病毒(ADV)和人博卡病毒(HBoV)在内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阴性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上述呼吸道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新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最低可检测的目标基因含量为10~300拷贝数,未见与其他非目标病毒的交叉反应。本研究共检测标本849份,病毒检测总阳性率为39.0%(331份),5岁以下占87.6%(290/331份)。各病毒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RSV-A亚型1.4%(12份),RSV-B亚型8.4%(71份),PIV-1型8.2%(70份),PIV-2型0.5%(4份),PIV-3型3.9%(33份),ADV13.9%(118份),HBoV2.7%(23份)。RSV检出以B亚型为主(85.5%),流行高峰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PIV检出以PIV-1型及PIV-3型为主,PIV-1型的流行高峰在2009年7月至2009年10月,PIV-2型及PIV-3型的流行高峰在2009年6~9月。ADV病毒在研究期间均有较高检出率(平均为13.9%),HBoV的流行高峰在2009年9~12月。结论除流感病毒外,ADV、RSV-B及PIV可能也是2009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比较以往的资料可见各病原在2009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流行季节性及检出率基本未受到新型流感病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甲型h1n1流感 儿童 北京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多重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华南地区猪场猪流感和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淑仪 马骏 +8 位作者 方博 孙彦阔 罗永峰 秦锋 郑运 曹振鹏 周沛 粟硕 张桂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60-664,共5页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场猪流感病毒(SIV)和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1N1pdm09)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2013年~2014年从5个省份采集的2208份血清样品进行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血清共1...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场猪流感病毒(SIV)和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1N1pdm09)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2013年~2014年从5个省份采集的2208份血清样品进行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血清共1269份(57.42%),其中广东省和广西省的感染率最高(p〈0.01)。H1N1SIV、H3N2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51%、32.97%和26.49%。H1N1pdm09流感病毒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最高(91.93+1.04,p〈0.05)。H1N1SIV和H3N2SIV在冬季血清阳性率最高,然而在冬末(2月)阳性率却最低(p〈0.01)。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在5月和9月出现高峰(p〈0.01)。母猪的H1N1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仔猪和育肥猪,但仔猪的H3N2SIV抗体阳性率却比较高。本研究为华南地区猪场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 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 血清学调查 血凝抑制试验
下载PDF
南北方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中医证素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亚丽 王玉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706-708,共3页
目的了解南北方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及证候研究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发表的研究时间在流感大流行期间(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西医诊断依据《甲型H1N1流感治疗方案》(1~4版),具有明... 目的了解南北方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及证候研究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发表的研究时间在流感大流行期间(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西医诊断依据《甲型H1N1流感治疗方案》(1~4版),具有明确的证候分型文献共30篇,总结、分析各文献的文献类型、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场所、研究对象、证候分型、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内容,并对规范化后的证候分型进行证素拆分。结果总结流感大流行期间症状25个,提取病位证素7个,病性证素9个。病位证素主要在肺、卫分,其次是表、气分,其中北方肺、卫分的比例更大些,南方也是肺卫最常见,但表、气分的比例相对大些。病性证素以热、疫毒、(外)风为主,(外)寒、湿亦可见,痰、气虚、阴虚则较为少见,其中北方以风热疫毒为主,南方在感受风热疫毒的同时,(外)寒、湿温的比例相对较高。结论从文献报道来看,2009年新型H1N1流感以风热疫毒侵袭肺卫为主;北方以风热疫毒为主,卫表较轻,肺热较重;南方在感受风热疫毒的同时,兼见(外)寒、湿之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 诊断标准 症状 证候要素
下载PDF
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秦智锋 张彩虹 +10 位作者 孙洁 刘建利 卢体康 阮周曦 林庆燕 吕建强 曹琛福 曾少灵 陈书琨 廖立珊 花群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自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于2009年在世界多个国家暴发流行后,许多国家的猪群中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成为迫切需求。本研究针对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甲型... 自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于2009年在世界多个国家暴发流行后,许多国家的猪群中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成为迫切需求。本研究针对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特异性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与WHO推荐美国CDC建立的检测方法和美国农业部推荐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通过田间试验验证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灵敏度达到10-6,与WHO推荐的A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一致,并且高于美国农业部推荐方法的检测灵敏度(10-5);该方法特异性强,与经典型H1N1和其他亚型流感病毒株无任何交叉反应。与香港兽医化验所进行了检测比对,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完全一致。近3 800份的田间试验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本研究所建立检测方法快速灵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适合用于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快速检测
下载PDF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洪涛 王敏 +2 位作者 王景超 贾金广 臧金萍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3期336-337,共2页
目的调查2009年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调查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符合流感疑似病例收治入院的136例患者,明确2009甲型H1N1流感组,季节性甲型流感组和非流感组的人口学情况,肺炎发生的差异,危重症发生的差异,以及实验室... 目的调查2009年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调查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符合流感疑似病例收治入院的136例患者,明确2009甲型H1N1流感组,季节性甲型流感组和非流感组的人口学情况,肺炎发生的差异,危重症发生的差异,以及实验室检测参数的差异,筛选出需要住院的流感疑似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甲型H1N1流感发病年龄更年轻(36±17岁);孕妇的构成比(42.2%)高于其他组;发生肺炎的构成比(51.11%)高于其他组;病死1例。D-二聚体、AST、LDH异常增加的构成比明显大于其他发热患者。结论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是年轻人和孕妇。甲型H1N1流感是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容易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及引起血凝系统、骨骼肌、心肌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年甲型h1n1流感 临床特点 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抗原快速检测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田棣 何静 +5 位作者 刘祎 张万菊 徐磊 陈功祥 周志统 胡芸文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了解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抗原快速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分别用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171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2009)患者鼻咽... 目的了解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抗原快速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分别用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171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2009)患者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核酸检测结果为参考,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对不同病程以及不同病毒核酸载量标本检测的敏感性。结果 2种试剂盒的检测敏感性与标本的病毒核酸载量呈正相关(P<0.01),病毒载量≥108拷贝/mL时均可达73.3%。同时,2种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与标本的病程呈负相关(P<0.01),发病1~2 d时分别为66.7%和62.5%,推测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论敏感性分别可达77.3%和74.6%。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在发病初期及病毒载量较高时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可帮助临床早期诊断和海关口岸等机构的现场筛查。但鉴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自身的局限性,其结果只能作为初步参考,最终的确认结果应以PCR结果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 抗原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贵州省新型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A-1基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庄丽 付琳 任丽娟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692-694,共3页
目的建立并完善贵州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分析检测技术平台,了解贵州省新型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A1片断与WHO公布的流行株有否发生变异。方法收集16株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提取病毒核酸RNA,通过RT-PCR扩增HA1片断,用电泳... 目的建立并完善贵州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分析检测技术平台,了解贵州省新型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A1片断与WHO公布的流行株有否发生变异。方法收集16株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提取病毒核酸RNA,通过RT-PCR扩增HA1片断,用电泳观察PCR产物目的条带大小,经过纯化、测序,用Biodeit、MEGA4相关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及差异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贵州省(2009)代表株与中俄代表株A/Habarovak/01/2009(H1N1)和墨西哥第一株甲型H1N1流感A/Mexio City/001/2009(H1N1)同属一个谱系,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在93.2%~95.8%之间。结论贵州省(2009)代表株与WHO公布的流行株在核苷酸水平上有一定程度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新型h1n1(2009)流感病毒 hA1基因
下载PDF
2009H1N1流感病毒对A549细胞和BEAS-2B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王婷 俞慕华 +6 位作者 周海涛 王昕 吕星 吴春利 张仁利 程锦泉 房师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探求2009H1N1流感病毒对A549细胞和BEAS-2B细胞作用,为研究2009H1N1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线索。方法不同来源(死亡、重症、普通病例分离)的2009H1N1流感病毒和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分别感染A549和BEAS-2B细胞12、24、48、72h后用流... 目的探求2009H1N1流感病毒对A549细胞和BEAS-2B细胞作用,为研究2009H1N1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线索。方法不同来源(死亡、重症、普通病例分离)的2009H1N1流感病毒和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分别感染A549和BEAS-2B细胞12、24、48、72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感染A549细胞12和24h,普通病例分离的2009H1N1流感病毒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重症组的细胞凋亡率最低(P<0.05);48h和72h,死亡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感染BEAS-2B细胞12h,重症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48h,死亡组和重症组细胞凋亡率高(P<0.05);72h,死亡组和普通组细胞凋亡率高(P<0.05)。4株病毒主要将A549细胞阻滞在S期,将BEAS-2B细胞阻滞在G0/G1期。结论在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细胞学观察水平上2009H1N1流感病毒和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之间存在差异,不同来源的2009H1N1流感病毒之间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h1n1流感病毒 A549和BEAS-2B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上海200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全基因组分析
11
作者 宋志刚 田棣 +5 位作者 张小楠 任广旭 周志统 何静 袁正宏 胡芸文 《微生物与感染》 2010年第4期225-231,共7页
2009年全球暴发200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疫情,上海于2009年5月出现第1例输入型病例。为了解上海地区输入型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以上海较早发现的2例输入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出A/Shanghai/37T/2... 2009年全球暴发200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疫情,上海于2009年5月出现第1例输入型病例。为了解上海地区输入型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以上海较早发现的2例输入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出A/Shanghai/37T/2009和A/Shanghai/71T/2009病毒,利用实时定量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病毒,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检测、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对这2株流感病毒形态、结构、耐药性、基因特点和病毒型别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病毒呈现正黏病毒颗粒形态特征;犬肾(MDCK)细胞内的病毒能与患者恢复期血清反应。此2株病毒的全基因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美国参考株A/California/04/2009(H1N1)有较高同源性,其中第31位氨基酸残基发生改变。对金刚烷胺耐药,而对奥司他韦敏感。基于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确认此2株病毒属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 病毒分离株 核酸测序 进化树分析
下载PDF
盐酸阿比朵尔体外抑制2009新型流感病毒A(H1N1)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兴权 代军朋 蔡柏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检测盐酸阿比朵尔体外对2009新型流感病毒A(H1N1)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2009新型流感病毒A(H1N1)感染MDCK细胞系统,检测盐酸阿比朵尔抗流感病毒的活性。血凝实验、细胞病变保护实验、RT-PCR和定量RT-PCR实验用于病毒滴度确定。使用C... 目的检测盐酸阿比朵尔体外对2009新型流感病毒A(H1N1)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2009新型流感病毒A(H1N1)感染MDCK细胞系统,检测盐酸阿比朵尔抗流感病毒的活性。血凝实验、细胞病变保护实验、RT-PCR和定量RT-PCR实验用于病毒滴度确定。使用Chou软件系统计算药物50%抑制病毒浓度和50%毒性浓度。结果盐酸阿比朵尔在MDCK细胞培养内显示毒性低(50%毒性浓度>100μmol/L),且明显抑制2009新型流感病毒A(H1N1)的复制。在血凝实验、细胞病变保护实验和定量RT-PCR检测中,盐酸阿比朵尔50%抑制病毒浓度分别为(5.5±0.9)、(3.4±0.8)和(1.5±0.2)μmol/L。结论盐酸阿比朵尔明显抑制2009新型流感病毒A(H1N1)复制活性,而且具有诱生干扰素和免疫激活活性,作为一种抗流感病毒药物,它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阿比朵尔 2009新型流感病毒A(h1n1) RT-PCR
下载PDF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对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HA的切割及其融合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超 温志远 +3 位作者 陈伟业 施建忠 葛金英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7-520,共4页
流感病毒血凝素(HA)被宿主蛋白酶切割活化是流感病毒复制和扩散的关键步骤。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HA的裂解位点为单碱性氨基酸,只能被宿主特定组织部位表达的某些蛋白酶所切割活化。本研究构建了主要存在于人呼吸道和肺脏的跨膜丝氨酸... 流感病毒血凝素(HA)被宿主蛋白酶切割活化是流感病毒复制和扩散的关键步骤。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HA的裂解位点为单碱性氨基酸,只能被宿主特定组织部位表达的某些蛋白酶所切割活化。本研究构建了主要存在于人呼吸道和肺脏的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A-TMPRSS4-Flag与表达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国四川分离株HA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A-SCHA共转染293T细胞,利用westernblot证明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蛋白能够被TMPRSS4切割;通过激光共聚焦确定TMPRSS4和HA在293T细胞膜上共定位;并进一步通过细胞融合试验证明经正确切割的HA具有在低pH条件下介导细胞膜发生融合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为研究自然感染情况下参与活化流感病毒的宿主胰蛋白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 血凝素 细胞融合
下载PDF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2009 H1N1 Virus and South Dakota AIV Strains
14
作者 Cun Li Xiao-ping An Zhi-qiang Mi Da-bin Liu Huan-huan Jiang Bo Pan Sheng Wang Bin Chen Yi-gang Tong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4-60,共7页
Although previous publications suggest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was reassorted from swine viruses of North America and Eurasia,the immediate ancestry still remains elusive due to the big evolutionary... Although previous publications suggest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was reassorted from swine viruses of North America and Eurasia,the immediate ancestry still remains elusive due to the big evolutionary distance between the 2009 H1N1 virus and the previously isolated strains. Since the unveiling of the 2009 H1N1 influenza,great deal of interest has been drawn to influenza,consequently a large number of influenza virus sequences have been deposited into the public sequence databases. Blast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cently submitted 2007 South Dakota avian influenza virus strains and other North American avian strains contained genetic segments ver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2009 H1N1 virus,which suggests thes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re very close relatives of the 2009 H1N1 virus. Phylogenetic analyse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2009 H1N1 viruses are associated with both avian and swine influenza viruses circulating in North America. Since the migrating wild birds are preferable to pigs as the carrier to spread the influenza viruses across vast distances,it is very likely that bird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continental evolution of the 2009 H1N1 virus.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ary route of the emerging influenza virus in order to find a way to prevent further emerging cas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2009 pandemic virus and the North America avian viruses and underscores enhanced surveillance of influenza in birds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 influenza A h1n1 virus EVOLUTION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下载PDF
Effect of Aluminum Hydroxide Adjuvant on the Immunogenicity of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 Vaccine:Multi-level Modeling of Data with Repeated Measures
15
作者 YIN Da Peng ZHU Bao Ping +8 位作者 WANG Hua Qing CAO Lei WU Wen Di JIANG Ke Yu XIA Wei ZHANG Guo Min ZHENG Jing Shan CAO Ling Sheng LIANG Xiao Fe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24-629,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aluminum hydroxide (Al-OH) adjuvant on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 (pH1N1) vaccine. Methods In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par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aluminum hydroxide (Al-OH) adjuvant on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 (pH1N1) vaccine. Methods In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participants received two doses of split-virion formulation containing 15 ug hemagglutinin antigen, with or without aluminum hydroxide (N-OH). We classified the participants into six age categories (〉61 years, 41-60 years, 19-40 years, 13-18 years, 8-12 years, and 3-7 years) and obtained four blood samples from each participant on days 0, 21, 35, and 42 following the first dose of immunization. We assessed vaccine immunogenicity by measuring the geometric mean titer (GMT) of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ng antibody. We used a two-level model to evaluate the fixed effect of aluminum Al-OH and other factors, accounting for repeated measures. Results The predictions of repeated measurement on GMTs of formulations with or without Al-OH, were 80.35 and 112.72, respectively. Al-OH significantly reduced immunogenicity after controlling for time post immunization, age-group and gender. Conclusion The Al-OH adjuvant does not increase but actually reduces the immunogenicity of the split-virion pH1N1 vac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hydroxide ADJUVANT IMMUNOGENICITY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 vaccine Multi-level model
下载PDF
人源化抗体中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
16
作者 Shembekar N 董晓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172,共1页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猪源流感病毒)流行在全世界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除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外,使用流感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Ab)来治疗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前期的研究分离了具有高亲和力的抗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鼠...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猪源流感病毒)流行在全世界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除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外,使用流感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Ab)来治疗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前期的研究分离了具有高亲和力的抗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鼠单克隆抗体MA2077,本试验研究了MA2077的人源化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MA2077的6个互补决定区(CDR)被移植到人类种系可变区,同时在重链和轻链的框架中分别有6和8个回复突变,与微调区和链间包装残基一起促进CDR优势构象及抗原结合。表达于CHO-K1细胞的全长人源化抗体2077Hu2,对血凝素蛋白(KD=0.75nm±0.32nm)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与H1N1流感病毒(IC50=0.17μg/mL)有强效的中和活性,与MA2077(0.08μg/mL)相比IC50略高。此外,2077Hu2还保留了针对HA流感"Sa"的特异性抗原表位。据悉,这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源化中和抗体的首次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年甲型h1n1流感 抗体人源化 CDR移植 表位作图 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3种谱系三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兰德松 魏澍 侯振中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126,共5页
以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3种主要谱系2009甲型H1N1(pdm/09 H1N1)、古典型H1N1(CS H1N1)和类禽型H1N1(a H1N1)的血凝素(Hemagglution,H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一个反应体系中H1N1亚型3种主要谱系SIV的... 以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3种主要谱系2009甲型H1N1(pdm/09 H1N1)、古典型H1N1(CS H1N1)和类禽型H1N1(a H1N1)的血凝素(Hemagglution,H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一个反应体系中H1N1亚型3种主要谱系SIV的三重RT-PCR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旨在为开展猪群中流行的H1N1亚型SIV感染及流行情况的调查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对pdm/09 H1N1、CS H1N1和a H1N1这3个不同谱系SIV特异性检出,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76 bp、293 bp和997 bp,而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 460拷贝/μL、1 700拷贝/μL和1 950拷贝/μL;应用到3 110份临床样品检测中,检测出10株pdm/09 H1N1和21株a H1N1 SIV,未检测到CS H1N1 SIV,与鸡胚分离病毒符合率达100%。综上,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能快速、有效实现对临床样品中H1N1亚型3种谱系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2009甲型h1n1 古典型h1n1 类禽型h1n1 三重RT-PCR
下载PDF
2009流行性感冒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会军 陈良 沈芳 《微生物与感染》 2011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30例200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患者经奥司他韦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30例患者分为奥司他韦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30例200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患者经奥司他韦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30例患者分为奥司他韦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IL-2、IL-8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显示,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治疗前组血清中IL-10、IL-2、IFN-γ及IL-8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组血清中IL-10、IL-2、IL-8水平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IFN-γ水平较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5)。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治疗前、后组比较,IL-10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与治疗前组相比,治疗后组中IL-2、IFN-γ显著降低,而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IL-10、IL-2、IFN-γ和IL-8均可能与2009甲型H1N1流感的致病性有关;IL-2、IL-8和IFN-γ可能参与奥司他韦的抗2009甲型H1N1流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8 Γ干扰素
下载PDF
儿童2009甲型H1N1流感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报道 被引量:14
19
作者 汤正珍 何颜霞 +7 位作者 郑跃杰 杨卫国 邓继岿 宋萍 马颐娇 魏菊荣 王和平 卢志威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报道儿童2009甲流H1N1流感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09-11-04—2010-01-19因2009甲型H1N1流感住院,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21例患儿进行前瞻性调研,对其临床特征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在150例儿童危重症2... 目的报道儿童2009甲流H1N1流感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09-11-04—2010-01-19因2009甲型H1N1流感住院,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21例患儿进行前瞻性调研,对其临床特征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在150例儿童危重症2009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儿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0%(21/150),其中脑病18例(85.7%),惊厥2例(9.5%),脑炎1例(4.7%)。男14例,女7例;年龄中位数为5岁。12例(57%)入住ICU监护,6例(28.5%)接受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17例(80.9%)痊愈出院,1例仍在住院,3例(14%)死于脑病。结论2009甲型H1N1流感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脑病患儿可以导致死亡。随着2009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这一结果应该引起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2009甲型h1n1流感 脑病 脑炎
原文传递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之犇 白建军 +3 位作者 蔡俊 李瑞云 金震宇 徐冰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4-799,共6页
本文利用球面距离的Ripley'K函数,分析了全球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早期疫情的点空间分布模式。同时,通过对比2000-2008年甲型流感病例数据,分析不同纬度国家2009年甲型H1N1流感新增病例数的时间序列特征及其与国家入境人数的相... 本文利用球面距离的Ripley'K函数,分析了全球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早期疫情的点空间分布模式。同时,通过对比2000-2008年甲型流感病例数据,分析不同纬度国家2009年甲型H1N1流感新增病例数的时间序列特征及其与国家入境人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早期疫情呈聚类分布,其L函数值最大值区间与65个全球城市的最大值区间相同。78.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城市周围600km半径内。时间序列特征总体上类似于历年甲型流感,但是北回归线以北部分国家在6、7月非甲型流感流行季节仍有大量病例出现。并且北回归线以北国家冬季暴发集中在第45周到第48周之间,早于历年甲型流感流行时间。进一步分析认为,全球城市是本次流感国际传播网络的关键节点。国际旅行是流感传播的重要途径,并在本次流感大流行前期主导着流感跨国传播方向。同时不同纬度的环境条件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h1n1流感 流感大流行 时空分布 Ripley’K函数 全球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