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群24h动态血压监测中清晨高血压与脑血管储备功能相关性
1
作者 李蕴 宋云红 梁玉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0期1698-1702,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24 h动态血压监测中清晨高血压与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到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300例老年受试者,依据监测结果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158例为清晨血压升高的高...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24 h动态血压监测中清晨高血压与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到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300例老年受试者,依据监测结果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158例为清晨血压升高的高血压患者,男88例,女70例,年龄(66.02±4.35)岁;B组74例为清晨血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男41例,女33例,年龄(65.42±4.42)岁;C组68例为血压正常者,男37例,女31例,年龄(65.77±4.38)岁。以两侧大脑中动脉屏气指数均值<0.69%为CVR减低,屏气指数均值≥0.69%为CVR正常,将300例受试者分为CVR降低组(52例)和CVR正常组(248例)。比较A、B、C 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CVR指标;比较CVR降低组、CVR正常组一般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采用F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00例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老年受试者,清晨血压升高的高血压患者158例,占52.67%;清晨血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74例,占24.67%;血压正常者68例,占22.67%。3组收缩压(24 h均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晨峰指数:A组>B组>C组(均P<0.05);舒张压(24 h均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A组>B组、C组(均P<0.05),B组、C组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VR:A组[(21.37±7.89)%]<B组[(25.58±8.14)%]<C组[(28.56±8.10)%](均P<0.05);屏气指数:A组[(0.89±0.23)%]<B组[(1.13±0.21)%]、C组[(1.20±0.24)%](均P<0.05),B组、C组屏气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动指数:A组[(1.49±0.36)]>B组[(1.15±0.31)]、C组[(1.06±0.29)](均P<0.05),B组、C组脉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R降低组年龄[(73.14±3.21)岁]、清晨收缩压[(132.42±9.64)mmHg](1 mmHg=0.133 kPa)、清晨舒张压[(68.85±6.59)mmHg]均高于CVR正常组[(64.28±4.36)岁、(121.58±7.26)mmHg、(65.36±7.23)mmHg](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均为CVR降低的影响因素(均P<0.05)。清晨收缩压与屏气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脉动指数呈正相关(P<0.05);清晨舒张压与屏气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脉动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群24 h动态血压监测中清晨高血压患者占比较大,清晨高血压患者CVR、屏气指数较低,脉动指数较高,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均与屏气指数呈负相关,与脉动指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动态血压监测 清晨高血压 脑血管储备功能 屏气指数 脉动指数 清晨收缩压 清晨舒张压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伴发不同慢性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征及综合分析
2
作者 吴于蓝 陈露诗 +1 位作者 余秀峰 何洁颖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发不同慢性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发不同慢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原发性高血压伴发不同慢性病(冠心病、...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发不同慢性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发不同慢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原发性高血压伴发不同慢性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慢阻肺、类风湿关节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消化性溃疡)患者的24h动态血压,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伴发不同慢性病与24h动态血压的关系。结果不同慢性病患者24h收缩压、24h舒张压、脉压、昼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及夜间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脉压、24h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均为高血压患者慢性病伴发不同慢性病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联合血压指标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慢性病的风险,其中脉压的评估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慢性病 24h动态血压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的昼夜规律及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于雪芳 刘婷婷 +1 位作者 王广阔 李伦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规律及血压波动程度即变异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65例EH患者24 h动态血压(24 h ABPM)监测报告.将65例EH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大(LVH)30例,另一组为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规律及血压波动程度即变异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65例EH患者24 h动态血压(24 h ABPM)监测报告.将65例EH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大(LVH)30例,另一组为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大35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正常血压对照组.对下列参数进行分析:①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与舒张压(24 h DBP);②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与舒张压(dDBP);③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与舒张压(nDBP);④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与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⑤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与舒张压标准差(dDSD);⑥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和舒张压标准差(nDSD);⑦夜间/白昼平均收缩压比值(nSBP/dSBP)与舒张压比值(nDBP/dDBP).结果 高血压伴LVH组与正常对照组或高血压无LVH组比较,24 h各时间段的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昼夜(清醒/睡眠)规律性不明显,nSBP/dSBP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无LV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压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大多有较明显昼夜(清醒/睡眠)变化规律,血压变异性比较除白昼收缩压变异性有明显差异外,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不合并靶器官损害时,血压的变异性不显著,有明显昼夜规律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时,血压的变异性增大,无明显昼夜规律性,nSBP/dSBP比值明显增高.利用这些指标可评估高血压患者是否有靶器官损害,以便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性 昼夜规律 左室肥大
下载PDF
24h动态血压监测与家庭血压自测在原发性高血压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鹿秀云 樊小农 王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4期44-47,52,共5页
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自测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可用于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与诊室血压相比,在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等特殊类型高血压以及体位性低血压中... 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自测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可用于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与诊室血压相比,在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等特殊类型高血压以及体位性低血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还可以预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在评判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h动态血压监测 家庭血诊压自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无高血压的糖耐量减低患者24h动态血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崔瑶 陈一文 +1 位作者 梁颖慧 葛维莹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未合并高血压的糖耐量减低患者24 h血压改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入院查体患者162例,根据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餐后2 h血糖分为健康对照组40例,无高血压的糖耐量减低组37例,无高血压的糖尿病组45例,... 目的观察未合并高血压的糖耐量减低患者24 h血压改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入院查体患者162例,根据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餐后2 h血糖分为健康对照组40例,无高血压的糖耐量减低组37例,无高血压的糖尿病组45例,无糖耐量减低的高血压组40例,记录各组的血脂(TG、TC、HDL、LDL)、偶测血压数值,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 h动脉血压并测量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及24 h动态脉压(24 h PP)。结果(1)糖耐量减低组与糖尿病组的TG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耐量减低组24 h SBP及24 hDBP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高血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减低组24 h PP与高血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耐量减低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 24 h动脉血压 24 h动态脉压
下载PDF
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1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阎琦 王舒 《现代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50-52,共3页
石学敏院士以中医"脑为元神之府"、"无风不作眩"等理论为基础,创立了以人迎等为主穴,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为主的治法的针刺方法治疗高血压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性的影响还有赖于... 石学敏院士以中医"脑为元神之府"、"无风不作眩"等理论为基础,创立了以人迎等为主穴,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为主的治法的针刺方法治疗高血压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性的影响还有赖于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 pressuremonitoring,ABPM)进行监测。24ABPM能较准确地反映日常生活中昼夜的血压变化规律,对临床准确诊断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动态血压监测 人迎 高血压
下载PDF
偶测血压与24h动态血压监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虞春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偶测血压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新诊断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初产妇组90例和经产妇组30例,进行偶测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将其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 目的:探讨偶测血压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新诊断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初产妇组90例和经产妇组30例,进行偶测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将其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孕妇偶测血压中的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产妇组偶测血压的收缩压(SBP)及24 h动态血压均高于初产妇组(P<0.05~P<0.01);偶测血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率为100.0%,明显高于24 h动态血压的诊断率25.0%(P<0.01);初产妇组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检出率为12.22%,明显低于经产妇组的63.33%(P<0.01)。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能连续记录24 h血压的变化情况,与偶测血压相比,能更方便更真实地反映全天血压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及筛查中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偶测血压 动态血压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平均脉压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邹操 高美雯 +1 位作者 宋建平 刘志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4h平均脉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将 5 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 -左室肥厚 (LVH)组和非LVH组 ,进行 2 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①两组 2 4h平均脉压 (PP)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偶测PP(...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4h平均脉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将 5 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 -左室肥厚 (LVH)组和非LVH组 ,进行 2 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①两组 2 4h平均脉压 (PP)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偶测PP(P <0 .0 5 ) ,LVH组显著高于非LVH组 ;②两组 2 4h平均PP及偶测PP均与左室后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呈正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是导致左室肥厚的相关因素之一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脉压 左室肥厚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4h动态血压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梅晓白 范坷 魏世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初步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a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特点。方法选取NAION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9例... 目的初步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a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特点。方法选取NAION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记录其24 h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描绘其动态曲线并分类,分析血压晨峰情况。结果 19例NAION患者日间收缩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昼夜的舒张压均高于正常组(P<0.01);血压变化曲线中有7例为非勺型,其余均为反勺型;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surge,MBPS)值≥35mmHg者3例,≥10mmHg~<35mmHg者11例,≥0mmHg~<10 mmHg者2例,<0 mmHg者3例。结论 NAION患者的日间低收缩压、昼夜高舒张压、反勺型和非勺型血压曲线、低血压晨峰均可能为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24小时动态血压
下载PDF
手指脉搏血压和24h动态血压测量的变异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帅 蒋凌燕 夏小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8期17-20,共4页
目的:对比手指脉搏血压持续监测(FNBPM)和24 h动态血压(24 h ABPM)测量的血压变异性(BPV)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使用FNBPM和24 h ABPM测量60例患者的BPV,用超声测量受检者CIMT。结果:CIMT增厚组(CIMT≥1.0 mm)... 目的:对比手指脉搏血压持续监测(FNBPM)和24 h动态血压(24 h ABPM)测量的血压变异性(BPV)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使用FNBPM和24 h ABPM测量60例患者的BPV,用超声测量受检者CIMT。结果:CIMT增厚组(CIMT≥1.0 mm)年龄比CIMT正常组(CIMT<1.0 mm)年龄大(P<0.001);24 h ABPM测量的24 h收缩血压变异性(SBPV)和FNBPM测量的10 min SBPV、10 min DBPV与CIMT存在相关性,各个时间段的平均BPV与CIMT不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发现只有FNBPM测量的10 min舒张血压变异性SBPV与CIMT存在相关性。结论:使用FNBPM测量的BPV更能反映与CIMT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手指脉搏血压持续监测 24 h动态血压测量
下载PDF
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与24h尿蛋白的关系
11
作者 曹悦鞍 彭朝胜 +2 位作者 王玮 田力 何继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MH)与24 h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所血压(CBP)正常的肥胖患者67例(肥胖组)和体质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29例作为对照组,均行24 h动态血压(ABP)检查,按日间血压检测结果,将肥胖患者分为肥胖伴MH组(28例)和单...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MH)与24 h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所血压(CBP)正常的肥胖患者67例(肥胖组)和体质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29例作为对照组,均行24 h动态血压(ABP)检查,按日间血压检测结果,将肥胖患者分为肥胖伴MH组(28例)和单纯肥胖组(39例);对比分析3组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结果肥胖伴MH组的24hSBP、24hDBP、dSBP、dD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P<0.01);各组24 h尿蛋白≥150 mg的发生率比较显示,肥胖伴MH组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P<0.05)和对照组(P<0.01),单纯肥胖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肥胖是导致蛋白尿的原因之一,而肥胖合并MH加重了尿蛋白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24h尿蛋白 隐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中青年新发高血压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2
作者 向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中青年新发高血压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中青年新发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血压检测,比较两...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中青年新发高血压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中青年新发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血压检测,比较两组24 h偶测血压、动态血压以及观察组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结果:观察组偶测血压、24 h血压、白昼血压、夜间血压高于对照组,两组24 h血压、白昼血压、夜间血压均低于同组偶测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亚组(高血压Ⅰ级组、高血压Ⅱ级组、高血压Ⅲ级组)24 h血压、白昼血压、夜间血压均低于同组偶测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中青年新发高血压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较好,可帮助医师精确掌握患者整日血压变化,从而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动态血压监测 中青年 高血压
下载PDF
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3
作者 吕丹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延吉市医院心血管肾内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40例作为观察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观察B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延吉市医院心血管肾内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40例作为观察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观察B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比三组日夜血压水平、血压类型。结果:三组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以及24 h收缩压比较,观察组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日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以及24 h舒张压比较,观察组B组>观察组A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收缩压反杓型、舒张压反杓型占比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好,可明确患者昼夜血压节律,评估血压类型,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高血压 心房颤动
下载PDF
戒烟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波动类型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李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9期16-17,共2页
目的本论文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的观察(ABPM),从而探究存在长时间吸烟习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戒烟前后血压波动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所收诊的有吸烟史原发高血压患者35例为研究样本。比... 目的本论文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的观察(ABPM),从而探究存在长时间吸烟习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戒烟前后血压波动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所收诊的有吸烟史原发高血压患者35例为研究样本。比较该组患者在戒烟前后2个月时间内,每天血压波动情况,包括24 h血压波动类型、心率变化、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以及24 h收缩压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在戒烟前后存在显著差异,夜间收缩压以及日平均心率均存在明显下降,与戒烟前比较,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时间吸烟将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基本调节功能及心率受到严重影响,指导患者及时戒烟有助于改善心、脑等功能,降低对各靶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24h动态血压监测 吸烟
下载PDF
基于动脉张力法和STM32L的24h动态血压计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友达 雷恒波 +3 位作者 徐雅洁 邢晓曼 康明才 孙明山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6年第9期41-45,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和STM32L芯片的低功耗、高性能的24h连续动态血压监测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流程及其软硬件设计。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对腕部脉搏波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动脉张力法预估血压值,实现了24h连续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和STM32L芯片的低功耗、高性能的24h连续动态血压监测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流程及其软硬件设计。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对腕部脉搏波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动脉张力法预估血压值,实现了24h连续动态血压监测的效果。该系统具有自动进入低功耗状态、5min自动唤醒、按键中断唤醒、血压异常报警等功能,克服了传统血压计无法进行24h连续动态血压监测、受偶然因素影响大、实时性差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L 24h连续动态血压监测 低功耗 压力传感器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24h动态血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3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梗死24h动态血压的临床分析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分为高血压并发症梗死患者和非并发脑梗死病人两个组别,并分别对两组病人的动态血压进行测量,比较两组病人的脉压和血压。结果两...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梗死24h动态血压的临床分析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分为高血压并发症梗死患者和非并发脑梗死病人两个组别,并分别对两组病人的动态血压进行测量,比较两组病人的脉压和血压。结果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病人的ABPP增加非常的明显,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脉压进行监测,可以更好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疾病的状态以及预后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半脑梗死 24h动态血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24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晏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7期41-43,47,共4页
目的探讨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0月选择我院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8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目的探讨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0月选择我院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8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A组实施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B组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指导用药,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脉压差、晨峰血压均更高(P<0.05),观察组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更小(P<0.05)。治疗后,B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变异指数与A组相比均更低(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可反映患者血压波动情况,还可指导患者用药,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24 h血压动态监测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对服药后血压水平状况及心脑血管风险评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濮善姬 童宝庆 +3 位作者 陈刚 陈思君 李文新 罗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0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对服药后血压水平状况及心脑血管风险评估效果。方法: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氯沙坦钾组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每组60例。氯沙坦钾...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对服药后血压水平状况及心脑血管风险评估效果。方法: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氯沙坦钾组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每组60例。氯沙坦钾组口服氯沙坦钾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诊室血压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差异,分析诊室血压达标和未达标患者24h动态血压的达标情况及治疗后心脑血管风险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2个月后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白天收缩压变异性、白天舒张压变异性、晚间收缩压变异性、晚间舒张压变异性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12个月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氯沙坦钾组(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12个月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6.67%,氯沙坦钾组为13.33%,两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诊室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血压达标情况与24h动态血压监测达标情况并不一致:诊室血压达标的42例患者中,14例(26.2%)显示24h平均血压未达标。结论: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水平状况能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24h动态血压 氯沙坦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24h动态血压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及血压监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吉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6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对患者睡眠质量及血压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确诊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照组每间隔2小时进行一次人工袖带血压...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对患者睡眠质量及血压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确诊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照组每间隔2小时进行一次人工袖带血压测定,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及血压测定类型。结果:观察组汤氏睡眠质量量表中难以入睡、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药物应用、宿醉感及睡眠充足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现非杓型血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杓型血压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能更好的诊断高血压临床类型,且对患者睡眠质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血压 睡眠质量 高血压类型
下载PDF
24h动态血压监测中不同血压监测间隔对诊室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的检出情况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丹丹 赵正焱 赵施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8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中不同血压监测间隔对诊室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的检出情况。方法选取我院4 118例未用药人群进行血压监测,测量并比较不同受检者常规、24h、白天和夜间血压情况。结果本研究中,诊室高血压440例,隐匿性高血压400...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中不同血压监测间隔对诊室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的检出情况。方法选取我院4 118例未用药人群进行血压监测,测量并比较不同受检者常规、24h、白天和夜间血压情况。结果本研究中,诊室高血压440例,隐匿性高血压400例,持续性高血压784例。隐匿性高血压组各时期SBP及DBP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结论 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于诊室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的诊断尤为重要,需使用相对严格的血压值加以界定,任何时间点血压超过正常值即视为隐匿性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血压监测 隐匿性高血压 诊室高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