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1PR2、ApoH、Let-7d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1
作者 吕建 王柯 张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分析S1PR2、ApoH、Let-7d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9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利用胸腹主动脉CTA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S1PR2、ApoH、Let-7d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9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利用胸腹主动脉CTA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研究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1)、中度组(n=19)、重度组(n=20)。比较2组人群S1PR2、ApoH、Let-7d表达、不同程度下各组人群S1PR2、ApoH、Let-7d表达、各种检测方式与三者联合检测检测对比、ROC曲线分析S1PR2、ApoH、Let-7d及三者联合诊断价值、S1PR2、ApoH、Let-7d水平与主动脉夹层疾病中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人群S1PR2、Let-7d表达较低、ApoH表达较高(P<0.05);重度组人群S1PR2、Let-7d表达均低于轻度、中度人群,重度组人群ApoH表达高于轻度、中度人群;本次研究中使用S1PR2阳性为5例、ApoH阳性为6例、Let-7d阳性为4例均低于联合检测阳性例数;三者联合AUC值(0.743)均高于S1PR2(0.552)、ApoH(0.343)、Let-7d(0.493);且三项联合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P<0.05);以S1PR2、ApoH、Let-7d与主动脉夹层疾病中的相关性分析,S1PR2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相关性呈现出负相关(r=-5.137,P=0.027)、ApoH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相关性呈现出正相关(r=4.211,P=0.044)、Let-7d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相关性呈现出负相关(r=-6.291,P=0.016)。结论S1PR2、ApoH、Let-7d在主动脉夹层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将这三种指标结合起来,能够指导主动脉夹层疾病治疗及预后评估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PR2 ApoH Let-7d 主动脉夹层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26S rDNAD1/D2区序列分析的15株白地霉分子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凯 刘光全 +2 位作者 李金霞 姚粟 程池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9-362,共4页
采用26S rRNA基因D1/D2区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15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菌种进行复核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株白地霉属于地霉属的成员,且形成两个系统发育分支,系统发育上最... 采用26S rRNA基因D1/D2区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15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菌种进行复核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株白地霉属于地霉属的成员,且形成两个系统发育分支,系统发育上最接近Galactomyces geotrichum NRRLY-17569T,与其同源性为96.3%~98.3%。15株白地霉26S rRNA基因D1/D2区序列显著不同于地霉属的模式种及其它种,可能代表地霉属的两个新种,但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的实验去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分类 系统学 26s RRNA基因 d1/d2
下载PDF
酿酒酵母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金霞 刘光全 程池 《酿酒》 CAS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利用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的22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1株威尔酵母(S.willianus)进行了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后,结果显示:21株菌株与原名称一致,... 利用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的22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1株威尔酵母(S.willianus)进行了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后,结果显示:21株菌株与原名称一致,与酿酒酵母CBS1171T序列相似性在99.0%以上;CICC1313原定名为威尔酵母,此次鉴定结果为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CBS1171T序列相似性为99.8%;CICC1859与异常毕赤酵母(Pichiaanomala)CBS5759T相似性为100%,鉴定为异常毕赤酵母。进一步对酿酒酵母与酵母属内其他种之间的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酵母属内各菌种模式株的26SrDNAD1/D2区系统发育树,发现酿酒酵母与属内其他菌种间差异均大于1%,表明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酿酒酵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26srdnad1/d2区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西南菌种站20株酵母菌种基于26S rDNA D_1/D_2区序列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晓娟 王柱 +1 位作者 周光燕 宋萍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利用26S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西南菌种站保藏的20株酵母进行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株菌株与相关标准菌株的序列相似性在99%以上,表明26S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酿酒酵母、东方伊... 利用26S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西南菌种站保藏的20株酵母进行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株菌株与相关标准菌株的序列相似性在99%以上,表明26S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酿酒酵母、东方伊萨酵母、拜尔结合酵母、杰丁毕赤酵母以及胶红酵母等菌种分子生物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26s rdna d1/d2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和28S rDNA D2基因序列与形态特征联合分析的中国角顶叶蝉亚科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叶蝉科)(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戴仁怀 陈学新 李子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55-1064,共10页
首次在国内利用28S rDNA D2区段和16S rDNA基因序列,结合50个形态特征对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19个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从无水乙醇浸泡保存的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并扩增了19个内... 首次在国内利用28S rDNA D2区段和16S rDNA基因序列,结合50个形态特征对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19个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从无水乙醇浸泡保存的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并扩增了19个内群和1种外群Typhlocybinae[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种类的28S rDNA D2基因片段并测序,同时扩增了16SrDNA基因片段并测序11条,采用了GenBank中1个种类的16S rDNA同源序列。采用PAUP*4.0和MrBayes3.0两个分析软件和3种建树方法,利用同源28S D2 rDNA和16S rDNA两个基因序列与形态特征结合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二叉叶蝉族Macrostelini是一个单系,并在角顶叶蝉亚科的系统发育中处于基部的位置,是内群中最原始的族;角顶叶蝉族Deltocephalini中除了纹翅叶蝉属Nakaharanus,其余各属构成单系;殃叶蝉族Euscelini内属的归属比较混乱,可能是一个并系群,属间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隆额叶蝉族Paralimnini与顶带叶蝉族Athysanini是姐妹群。带叶蝉属Scaphoideus与纹翅叶蝉属Nakaharanus是姐妹群,二者与木叶蝉属Phlogotettix的关系最近,三者构成一个单系,建议将三者归为带叶蝉族Scaphoideini。研究结果还表明,小眼叶蝉族Xestocephalini和Balcluthini的系统发育位置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叶蝉科 角顶叶蝉亚科 16srdna 28s d2rdna 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种的26S rDNA序列分析
6
作者 迟绍琴 许瑞环 +2 位作者 李康 黄兴国 陈亦微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4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核糖体基因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在临床酵母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来源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分泌物标本93株,PCR扩增其26SrDNA D1/D2区,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基因库中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 目的探讨基于核糖体基因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在临床酵母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来源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分泌物标本93株,PCR扩增其26SrDNA D1/D2区,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基因库中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所有菌株均鉴定到种,同源性达99%和100%,同属于真菌双核亚界、子囊菌门、酵母菌科的3个属,89株为candida,3株为Kodamaea,1株为Pichia。其中candida中有7个种,38株candida glabrata,23株candida albicans,16株candida parapsolisis,9株candida metapdilosis,1株candida orthop-silisis,1株candida tropicalis,1株candida nivariensis;3株Kodamaea ohmeri;1株Pichia kudriavzevii。结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andida属的candida glabrata、candida albicans和candida parapsolisis,非candidaalbicans占75.27%是其特征;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为临床酵母菌的分子水平鉴定提供了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s rdnad1/d2 酵母菌 菌种鉴定
下载PDF
维生素D通过Nrf2/HO-1抑制铁死亡缓解6-羟基多巴胺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穆清爽 李沛珊 +2 位作者 李艳霞 李瑞晟 杨新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580-1588,共9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D(VD)缓解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与铁死亡及Nrf2/HO-1通路激活的关系。方法 利用6-OHDA构建PC12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不同浓度的VD分别联合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或Nrf2抑制剂(ML385)干预后,CCK-... 目的 探讨维生素D(VD)缓解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与铁死亡及Nrf2/HO-1通路激活的关系。方法 利用6-OHDA构建PC12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不同浓度的VD分别联合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或Nrf2抑制剂(ML385)干预后,CCK-8法检测PC12细胞活力变化。将PC12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Control)、6-羟基多巴胺组(6-OHDA)、维生素D组(VD)、铁死亡激活剂组(Erastin)、铁死亡激活剂+维生素D组(Erastin+VD)、Nrf2抑制剂组(ML385)、Nrf2抑制剂+维生素D组(ML385+VD),对应干预结束后,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GSH)含量,铁离子试剂盒检测铁离子含量,qRT-PCR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蛋白(XCT,也称SLC7A11)、转铁蛋白受体(TFR-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6-OHDA、Erastin、ML385均显著抑制PC12细胞活力(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LDH、MDA水平升高(P<0.01), GSH、SOD水平降低(P<0.01),铁离子含量升高(P均<0.01),GPX4、FTH-1、XCT等的表达降低(P均<0.01),TFR-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Nrf2、HO-1的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与6-OHDA组比较,VD可显著促进PC12细胞活力(P<0.01)、抑制细胞凋亡(P<0.01),降低LDH、MDA水平(P均<0.01),升高GSH、SOD水平(P均<0.01),抑制铁离子沉积(P均<0.01),GPX4、FTH-1、XCT等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均<0.01),TFR-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Nrf2、HO-1表达升高(P<0.01);ML385可显著抑制VD对上述指标的调控作用。结论 维生素D可激活Nrf2/HO-1通路,缓解6-OHDA所致PC12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铁死亡 维生素d 6-羟基多巴胺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
下载PDF
基于28S rDNA D2基因片段与形态特征的矛茧蜂亚科系统发育研究(膜翅目:茧蜂科) 被引量:3
8
作者 时敏 陈学新 +1 位作者 马云 何俊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本研究选取矛茧蜂亚科Doryctinae(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的6族15属18种做内群,茧蜂科其它7亚科11属11种做外群,首次结合同源核糖体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和100个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对该亚科进行了... 本研究选取矛茧蜂亚科Doryctinae(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的6族15属18种做内群,茧蜂科其它7亚科11属11种做外群,首次结合同源核糖体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和100个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对该亚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学研究。利用“非圆口类”的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为根,以PAUP’4.0和MrBayes3.0B4软件分别应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对矛茧蜂亚科的分子数据和分子数据与非分子数据的结合体进行了运算分析;并以PAUP’4.0对矛茧蜂亚科的28SrDNAD2基因序列片段的碱基组成与碱基替代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矛茧蜂亚科的28SrDNAD2基因序列片段的GC含量在39.33%~48.28%之间变动,而对于碱基替代情况来讲,矛茧蜂亚科各成员间序列变异位点上颠换(transversion)大于转换(transition)。不同的分析算法所产生的系统发育树都表明矛茧蜂亚科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单系群;在矛茧蜂亚科内,除了吉丁茧蜂族Siragrini为单系群外,其他族(矛茧蜂族Doryctini和方头茧蜂族Hecabolini)都是并系群。对于矛茧蜂亚科内各属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不同算法所得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不完全一致,表明矛茧蜂亚科内(属及族)的系统发育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蜂科 矛茧蜂亚科 系统发育 28s rdna d2 形态特征
下载PDF
3-S-(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瑞波 卢俊瑞 +6 位作者 刘金彪 穆江蓓 杨旭云 王宏韫 王美君 张贺 张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21-1529,共9页
以自制的5-取代芳基-4-氨基-3-巯基-1,2,4三唑为底物,经糖基修饰后,在甲醇钠/甲醇/二氯甲烷体系中经水解脱除糖环上的乙酰基,得到9个新化合物5-取代苯基-4-氨基-3-S-(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6a^6i),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 以自制的5-取代芳基-4-氨基-3-巯基-1,2,4三唑为底物,经糖基修饰后,在甲醇钠/甲醇/二氯甲烷体系中经水解脱除糖环上的乙酰基,得到9个新化合物5-取代苯基-4-氨基-3-S-(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6a^6i),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红外光谱(I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认.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显示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化合物6g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达到2,8,32和8μg/m L,抑菌效果接近或优于对照药物三氯生和氟康唑.利用Autodock程序研究了目标化合物(6a^6i)与大肠杆菌烯脂酰还原酶(FabⅠ)受体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结合自由能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唑 s-β-d-糖苷 去乙酰化 抗菌活性 烯脂酰还原酶
下载PDF
基于28S rDNA序列的姬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捷 周文卿 +5 位作者 张彦周 罗阿蓉 孔维娜 赵飞 康育光 朱朝东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1-306,共6页
选择28S rDNA D2区基因,针对GenBank中姬小蜂科总计542条相关序列,借助Blast Align、MUSCLE及TN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亚科水平的姬小蜂科快速DNA分类鉴定方法。建树结果对目前分类系统中姬小蜂科4亚科分类体系(... 选择28S rDNA D2区基因,针对GenBank中姬小蜂科总计542条相关序列,借助Blast Align、MUSCLE及TN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亚科水平的姬小蜂科快速DNA分类鉴定方法。建树结果对目前分类系统中姬小蜂科4亚科分类体系(Bouek,1988)予以支持;综合分析结果基本支持对于姬小蜂亚科以及灿小蜂亚科的分族、分属方法。同时对地位不明的两属Anselmella和Ophelimus的分类学地位提出了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小蜂科 28s rdna d2 dNA分类学
下载PDF
Au^+(~1S,~3D)与N_2O(~1∑^+)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玲玲 王永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5-269,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O和N用6-311+G*基组,Au+用赝势基组(8s7p6d)/[6s5p3d],研究了Au+(~1S,~3D)离子和N2O(~1∑^+)分子的反应机理.报道了在基态单重态和激发三重态势能面上各反应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构型特征及能量.结果表明,两个主...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O和N用6-311+G*基组,Au+用赝势基组(8s7p6d)/[6s5p3d],研究了Au+(~1S,~3D)离子和N2O(~1∑^+)分子的反应机理.报道了在基态单重态和激发三重态势能面上各反应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构型特征及能量.结果表明,两个主反应通道Au+(1S)+N_2O(~1∑^+)→1NA-Complex-1→1NA-TS1→1NA-Complex-2→1NA-Crossing→[3OAuNN]+和Au+(1S)+N2O(~1∑^+)→1NB-Complex→1NB-Crossing→[AuNN(1∑+)]++O(3P)都需经过反应交叉势能面,出现“系间窜越”.用内禀坐标单点计算垂直激发态的方法确定了势能面交叉点,并用含时密度泛函TD-B3LYP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自旋翻转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LUs%(1s 3d) N2O(^1∑^%PLUs%)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系间窜越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群D22S1045、D1S1656、D2S441和D10S1248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12
作者 李桢 程良红 +6 位作者 金士正 邹红岩 高素青 王大明 徐筠娉 何柳媚 邓志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98-198,共1页
目的调查广东汉族人群D22S1045、D1S1656、D2S441和D10S1248等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德国Qiagen公司的Hexaplex ESS试剂盒复合扩增169个广东汉族个体的4个STR基因座。扩增产物经美国ABI公司的3100遗传分... 目的调查广东汉族人群D22S1045、D1S1656、D2S441和D10S1248等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德国Qiagen公司的Hexaplex ESS试剂盒复合扩增169个广东汉族个体的4个STR基因座。扩增产物经美国ABI公司的3100遗传分析仪电泳分析其基因型,在各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的基础上计算其遗传学参数:基因频率、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1C)、个体识别能力(PD)和非父排除率(PE)。结果169名无关个体4个STR基因座中共检出40个等位基因,4个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座 d10s1248 d1s1656 d22s1045 d2s441 遗传多态性 非父排除率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频率 基因型分布
下载PDF
基于28S rDNA D2基因片段与形态特征的优茧蜂亚科系统发育研究
13
作者 时敏 朱兰兰 陈学新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30,共18页
本研究选取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的8族19属23种作为内群,茧蜂其它6个亚科的8属8种作外群,首次结合同源核糖体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和41个形态学特征对该亚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学研究。利用"圆... 本研究选取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的8族19属23种作为内群,茧蜂其它6个亚科的8属8种作外群,首次结合同源核糖体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和41个形态学特征对该亚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学研究。利用"圆口类"的内茧蜂亚科Rogadinae、茧蜂亚科Braconinae、矛茧蜂亚科Doryctinae的3个亚科为根,以PAUP*4.0和MrBayes3.0B4软件分别应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对优茧蜂亚科的分子数据和分子数据与非分子数据的结合体进行了分析;并以PAUP*4.0对优茧蜂亚科的28S rDNA D2基因序列的片段的碱基组成与碱基替代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茧蜂亚科的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的GC%含量在40.00%~49.25%之间变动,而对于碱基替代情况来讲,优茧蜂亚科各个成员间序列变异位点上颠换(transversion)大于转换(transition);不同的分析和算法所产生的系统发育树都表明目前根据形态定义出的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不是一个单系群,而是一个与蚁茧蜂亚科Neoneurinae和高腹茧蜂亚科Cenocoelinae混杂在一起的并系群;在优茧蜂亚科内部,悬茧蜂族Meterorini和食甲茧蜂族Microctonini(排除猎户茧蜂属Orionis)为单系群,而宽鞘茧蜂族Centistini、大颚茧蜂族Cosmophorini、优茧蜂族Euphorini、瓢虫茧蜂族Dinocampini为并系群;悬茧蜂族Meterorini在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内位于基部位置的观点得到部分的支持,同时食甲茧蜂族Microctonini被判定为相对进化的类群。此外对于优茧蜂亚科内各属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不同算法所得到的系统发育属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这表明优茧蜂亚科内(属及族)的系统发育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茧蜂科 优茧蜂亚科 系统发育 28s rdna d2 形态特征
下载PDF
1D/2D TiO_(2)/ZnIn_(2)S_(4)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高效制氢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金懋 吴聪聪 +3 位作者 李矜 董兵海 赵丽 王世敏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339-349,共11页
通过半导体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在众多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中,TiO_(2)由于其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无毒性、丰富的形貌以及低廉的价格,在光催化制氢领域备受关注.然而TiO_(2)的... 通过半导体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在众多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中,TiO_(2)由于其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无毒性、丰富的形貌以及低廉的价格,在光催化制氢领域备受关注.然而TiO_(2)的内在缺陷,如较宽的带隙、较窄的光响应范围,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极大限制了其太阳能制氢效率.构建异质结结构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将TiO_(2)与另一个半导体复合可以提升催化剂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也可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但构建一个成功的异质结结构不仅要满足上述的要求,还需要保留异质结催化剂体系中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氧化还原能力.研究表明,S型异质结是将两个具有合适能带结构的半导体进行耦合,由于费米能级的差异,两个半导体间将发生电子转移,从而引起能带弯曲并形成内建电场.光照条件下,具有较弱还原能力的光生电子在内建电场和能带弯曲的作用下与较弱氧化能力的光生空穴复合,实现异质结催化剂体系中各个半导体内部光生载流子有效分离的目标,同时保留了异质结催化剂体系中较强氧化能力和较强还原能力的光生电子和空穴,进而实现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将具有更强还原能力和可见光响应特性的半导体(ZnIn_(2)S_(4))原位生长在TiO_(2)纳米纤维表面,构建了1D/2DTiO_(2)/ZnIn_(2)S_(4)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最优比例的TiO_(2)/ZnIn_(2)S_(4)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越的光催化制氢活性(6.03mmol/h/g),分别是纯TiO_(2)和纯ZnIn_(2)S_(4)制氢活性的3.7倍和2倍.TiO_(2)/ZnIn_(2)S_(4)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以归因于紧密的异质结界面、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丰富的反应活性位点以及增强的光吸收能力.通过原位XPS和DFT计算研究了异质结内部光生电子的转移机制.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电子由TiO_(2)向ZnIn_(2)S_(4)迁移,遵循了S型异质结内部电子的转移机制,实现了TiO_(2)和ZnIn_(2)S_(4)内部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同时保留了具有较强还原能力的ZnIn_(2)S_(4)价带电子和较强氧化能力的TiO_(2)导带空穴,从而显著提升光催化制氢效率.综上,本文制备的TiO_(2)/ZnIn_(2)S_(4)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很好地克服了TiO_(2)在光催化制氢领域所面临的诸多障碍,为设计和制备高效异质结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异质结 TiO_(2) ZnIn_(2)s_(4) 1d/2d 光催化产氢
下载PDF
1D Mn_(0.2)Cd_(0.8)S纳米棒/2D Ti_3C_(2)纳米片肖特基异质结的构建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姜志民 陈晴 +3 位作者 郑巧清 沈荣晨 张鹏 李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190,共11页
开发低成本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以实现可见光下高效、持久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化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1D Mn_xCd_(1-x)S纳米结构由于载流子扩散路径短,长径比高,具有优异的光吸收、电荷分离和H_(2)析出活性,而广泛地应用在... 开发低成本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以实现可见光下高效、持久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化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1D Mn_xCd_(1-x)S纳米结构由于载流子扩散路径短,长径比高,具有优异的光吸收、电荷分离和H_(2)析出活性,而广泛地应用在光催化H_(2)析出应用中。然而,单一的Mn_xCd_(1-x)S光催化剂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和量子效率低等。为了进一步促进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和H_(2)释放动力学,采用原位溶剂热法合成了Mn_(0.2)Cd_(0.8)S纳米棒(MCSNRs)和Ti_3C_(2)MXene纳米片(NSs)之间的1D/2D肖特基异质结。采用各种表征方法深入地研究了金属Ti_3C_(2)MXene NSs在Mn_(0.2)Cd_(0.8)S纳米棒上促进光催化H_(2)进化的关键作用和潜在机制。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元素分布图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证实成功地构建了低成本的肖特基杂质结,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产氢反应中。此外,在Na_(2)SO_3和Na_(2)S混合牺牲剂溶液中,进行了光催化析氢反应。优化后的1D/2D肖特基异质结的最高析氢速率为15.73 mmol·g^(-1)·h^(-1),比纯MCS NRs(2.34 mmol·g^(-1)·h^(-1))高6.72倍。在420nm处获得了19.6%的表观量子效率(AQE)。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二元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性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更有趣的是,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光致发光(PL)光谱、瞬态光电流响应和极化曲线谱都清楚地证实了MCS NRs和Ti_3C_(2)MXene纳米片之间的有效电荷分离。线性扫描伏安法(LSV)也表明,MXene助催化剂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纯MCS NRs的过电位,证实2D Ti_3C_(2)NSs可以作为电子导电桥梁,改善H_(2)析出动力学。总之,金属Ti_3C_(2)MXene NSs和MCS NRs之间的2D/1D杂化肖特基异质结不仅可以大大改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而且可以减少H_(2)析出过电位,从而显著提高光催化产氢活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低成本肖特基异质结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为光催化H_(2)生产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产氢 1d Mn_(0.2)Cd_(0.8)s纳米棒 Ti_3C_(2)Mxene纳米片 2d/1d肖特结 太阳燃料
下载PDF
构建0D/1D Ag_(3)PO_(4)/TiO_(2) S型异质结以实现高效光降解和析氧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玉坤 庄严 +3 位作者 王乐乐 唐华 孟献丰 佘希林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2558-2568,共11页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寻求和发展可持续能源与技术迫在眉睫.光催化过程利用催化剂捕获光子将太阳能转化成各种能源与化学品,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可持续技术.理性设计高效的捕光材料与...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寻求和发展可持续能源与技术迫在眉睫.光催化过程利用催化剂捕获光子将太阳能转化成各种能源与化学品,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可持续技术.理性设计高效的捕光材料与催化体系是实现高效太阳能利用与转化的有效策略.而光催化剂的效率主要受制于电荷分离效率低、氧化还原能力不足等缺陷.在众多提高光催化效率的策略中,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构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Ⅱ型异质结光催化剂相比,阶梯(S)型异质结在氧化型和还原型半导体之间构筑了内建电场,动力学上加速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迁移并且保留催化剂最高的氧化还原能力,成为一类极具应用潜力的异质结催化剂.本文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将Ag_(3)PO_(4)纳米颗粒原位生长在TiO_(2)纤维表面,制备了0D/1D Ag_(3)PO_(4)/TiO_(2) S型异质结.两者之间通过构筑紧密的界面接触有效降低了光生载流子的传输障碍,促进了界面电荷转移,从而在光催化产氧和光分解罗丹明B、苯酚和盐酸四环素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光稳定性.催化体系的一系列表征结果均验证了Ag_(3)PO_(4)/TiO_(2)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物相表征表明,均匀负载在TiO_(2) NFs表面的Ag_(3)PO_(4) NPs颗粒尺寸更小,这是由于TiO_(2)纳米纤维(NFs)中丰富的羟基使得二氧化钛纤维具备显著的限域效应,可以有效地防止Ag_(3)PO_(4)颗粒的聚集.此外,Ag_(3)PO_(4)/TiO_(2)的比表面积远大于Ag_(3)PO_(4),比表面积的增加有利于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光电测试分析表明,Ag_(3)PO_(4)/TiO_(2)具有较高的载流子分离和迁移效率;功函数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合XPS数据证实了内建电场的建立及其从TiO_(2)指向Ag_(3)PO_(4)的方向.上述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都确定了Ag_(3)PO_(4)/TiO_(2)在光照下的S型电荷转移路径.循环试验及反应前后催化剂的XRD表征结果都验证了该S型异质结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能力和光催化稳定性.总之,0D/1D Ag_(3)PO_(4)/TiO_(2) S型异质结具有较高的光催化产氧活性(726 mol/g/h)和稳定性,对RhB(100%),苯酚(60%)和TC(100%)等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复合材料活性的提高与Ag_(3)PO_(4) NPs和TiO_(2) NFs之间紧密的界面接触以及丰富的活性位点密切相关.综上,本文为构建0D/1D 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异质结 0d/1d Ag_(3)PO_(4)/TiO_(2) 光催化产氧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微波辅助快速制备2D/1D ZnIn_(2)S_(4)/TiO_(2) S型异质结及其光催化制氢性能 被引量:22
17
作者 梅子慧 王国宏 +1 位作者 严素定 王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147,共11页
能源危机的威胁在过去二十年里引起了全球性广泛关注。由于地球上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水资源,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获取绿色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迄今为止,许多光催化剂已经得到了深入研究。其中,TiO_(2)以其无毒、化学稳定性高、形... 能源危机的威胁在过去二十年里引起了全球性广泛关注。由于地球上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水资源,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获取绿色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迄今为止,许多光催化剂已经得到了深入研究。其中,TiO_(2)以其无毒、化学稳定性高、形态可控、光催化活性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1D结构的TiO_(2)纳米纤维具有独特的一维电子转移轨迹,较大的吸附能力和较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e~--h~+)传输速率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更是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尽管如此,TiO_(2)仍存在带隙大、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速率快等缺点,使其在制氢反应(HER)中效率不高。因此,构建高性能、经济、环保的光催化剂是实现太阳能高效转化的一大挑战。最近,各种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策略得到了广泛研究,包括与窄带隙半导体(如ZnIn_(2)S_(4))的耦合等。另外,微波辅助合成技术以其成本低、设备简单、环境无污染、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已成为制备光催化半导体材料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本工作中,为解决TiO_(2)带隙宽(约3.2 e V)和电子-空穴对复合速率快等缺点,通过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快速地将2D结构的ZnIn_(2)S_(4)纳米片原位组装在TiO_(2)纳米纤维上,构筑2D/1D ZnIn_(2)S_(4)/TiO_(2)S型异质结。通过调节ZnIn_(2)S_(4)前驱体与TiO_(2)NFs的摩尔比,可以很容易地控制TiO_(2)纳米纤维上ZnIn_(2)S_(4)负载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纯ZnIn_(2)S_(4)和TiO_(2)而言,ZnIn_(2)S_(4)/TiO_(2)异质结光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光吸收和制氢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在优化条件下,样品ZT-0.5 (ZnIn_(2)S_(4)与TiO_(2)的摩尔比为0.5)具有最佳制氢性能,达到8774mmol·g^(-1)·h^(-1),分别是纯TiO_(2)纳米纤维(3312mmol·g^(-1)·h^(-1))和ZnIn_(2)S_(4) (3114mmol·g^(-1)·h^(-1))纳米片的2.7倍和2.8倍。基于实验结果,我们提出来一种在ZnIn_(2)S_(4)和TiO_(2)间形成的S型异质结机理,并很好地阐释了ZnIn_(2)S_(4)/TiO_(2)复合材料光催化制氢活性增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法 2d/1d ZnIn_(2)s_(4)/TiO_(2) s型异质结 光催化制氢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血清S100A12、SIRT1及维生素A、D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一娈 陈文晶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5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及维生素A、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98例NEC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及维生素A、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98例NEC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100A12、SIRT1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维生素A水平。分析影响新生儿NEC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S100A12水平高于对照组,SIRT1、25-OH-D及维生素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依照Belll-NEC分级标准修改版分为Ⅰ、Ⅱ、Ⅲ期(46、35、17例),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血清S100A12水平显逐渐升高,血清SIRT1、25-OH-D及维生素A水平逐渐降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100A12过高,SIRT1、25-OH-D及维生素A水平过低为新生儿NEC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NEC患儿血清S100A12显著升高,SIRT1、25-OH-D及维生素A水平显著降低,与患儿病情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s100钙结合蛋白A12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维生素A 维生素d
下载PDF
Calculation of the Isotope Shifts on 5S1/2→4D3/2,5/2 Transitions of ^87,88Sr^+*
19
作者 LIYong WULi-Jin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06-710,共5页
A simple method is applied to calculating the isotope shifts (ISs) on 5S1/2 → 4D3/2,5/2 transitions of 87,88Sr+. First we have calculated the ISs of lower transitions on a series of alkali-like systems such as B2+, C... A simple method is applied to calculating the isotope shifts (ISs) on 5S1/2 → 4D3/2,5/2 transitions of 87,88Sr+. First we have calculated the ISs of lower transitions on a series of alkali-like systems such as B2+, Ca+ and Ba+, which are in agreement with other works. Then the ISs on 5S1/2 → 4D3/2,5/2 transitions of 87,88Sr+, which are useful to study the Sr+ optical frequency standard, are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物理 同位素位移 5s1/2→4d3/2 5/2 精细结构
下载PDF
(1S,6R)-1-羟基-6-(1,3-苯并二硫-2-氧)-3,5-环维生素D_2的合成(英文)
20
作者 阮以旻 胡文祥 吕鉴泉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以 VD2 为原料制备了 1α,2 5 -二羟基维生素 D3的重要中间体 ( 1 S,6R) -1 -羟基 -6-( 1 ,3-苯并二硫 -2 -氧 ) -3,5 -环维生素 D2 。其中 BDT( 1 ,3-苯并二硫 -2 -氧 )
关键词 中间体 1α 25-二羟基维生素d3 BdT基团 共轭三烯系统 合成 (1s 6R)-1-羟基-6-(1 3-苯并二硫-2-氧)-3 5-环维生素d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