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attening is flattering: The revolutionizing 2D electronic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Baojuan Dong Teng Yang Zheng Ha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42-155,共14页
Two-dimensional (2D) crystals are known to have no bulk but only surfaces and edges, thus leading to unprecedented properties thanks to the quantum confinements. For half a century, the compression of z-dimension has ... Two-dimensional (2D) crystals are known to have no bulk but only surfaces and edges, thus leading to unprecedented properties thanks to the quantum confinements. For half a century, the compression of z-dimension has been attempted through ultra-thin films by such as molecular beam epitaxy. However, the revisiting of thin films becomes popular again, in another fashion of the isolation of freestanding 2D layers out of van der Waals (vdW) bulk compounds. To date, nearly two decades after the nativity of the great graphene venture, researchers are still fascinated about flattening, into the atomic limit, all kinds of crystals, whether or not they are vdW. In this introductive review, we will summarize some recent experimental progresses on 2D electronic systems, and briefly discuss their revolutionizing capabilit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uture nanostructures and nanoelectr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electronics 2d superconductivity Coulomb drag twistronics
下载PDF
VA族元素修饰对二维AlN电磁性质调控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莫秋燕 陈广萍 +2 位作者 张颂 荆涛 吴家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66,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VA族元素(N、P、As、Sb、Bi)对二维AlN电磁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VA族元素修饰后,二维AlN的能带结构发生显著劈裂,表明体系转变为磁性材料.同时,导带底部向低能量区域移动,使得二维AlN...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VA族元素(N、P、As、Sb、Bi)对二维AlN电磁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VA族元素修饰后,二维AlN的能带结构发生显著劈裂,表明体系转变为磁性材料.同时,导带底部向低能量区域移动,使得二维AlN的吸收阈值从紫外线区域扩展至可见光区域.因此,VA族元素的修饰显著调控了二维AlN的电子结构和磁性,为实现可见光响应的光电子和自旋电子器件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AlN 第一性原理 修饰 电子结构
下载PDF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silicene
3
作者 刘祿昌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99-105,共7页
In this topical review, we discuss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free-standing silicene by comparing results obtained using different theoretical methods. Silicene is a single atomic layer of silicon similar to graphene... In this topical review, we discuss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free-standing silicene by comparing results obtained using different theoretical methods. Silicene is a single atomic layer of silicon similar to graphene. The interest in silicene is the same as for graphene, in being two-dimensional and possessing a Dirac cone. One advantage of silicene is due to its compatibility with current silicon electronics. Both empirical and first-principles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silicene. We will provid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parameter space for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However, since the theory is standard, no extensive discussion will be included. Instead, we will emphasize what empirical methods can provide to such investigations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se theories. Finally, we will review the properties computed using both types of theories for free-standing silicene, with emphasis on areas where we have contributed.Comparisons to graphene is provided through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ENE two-dimensional(2d) materials electronic structure k·p theory
下载PDF
Ground State Thermodynamic and Response Properties of Electron Gas in a Strong Magnetic and Electric Field: Exact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a Conventional Semiconductor and for Graphene
4
作者 Georgios Konstantinou Konstantinos Moulopoulos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7年第3期639-666,共28页
Consequences of an exceedingly strong electric field (E field) on the ground state energetics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 2D spinless electron gas in a perpendicular magnetic field (a Quantum Hall Effect (QHE) confi... Consequences of an exceedingly strong electric field (E field) on the ground state energetics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 2D spinless electron gas in a perpendicular magnetic field (a Quantum Hall Effect (QHE) configuration) are investigated to all orders in the fields. For a conventional semiconductor, we find fractional values of the Hall conductivity and some magnetoelectric coefficients for certain values of E and B fields that do not result from interactions or impurities, but are a pure consequence of a strong enough in-plane E field. We also determine analytically the ground state energy, and response properties such as magnetization and polarization as function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 the strong E field limit. In the case of Graphene, we obtain more complex behaviors leading to the possibility of irrational Hall values. The results are also qualitatively discussed in connection to various mechanisms for the QHE-breakd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Electric Field 2d electron Gas Quantum HALL Effect GRAPHENE
下载PDF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al,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wo Dimensional C, Si, Ge, Sn
5
作者 Rita John Benita Merlin 《Crystal Structur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6年第3期43-55,共13页
In this article, we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ons of the first principles on structural stability,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2D nanostructures: graphene, silicene, germanene and stenane. The electronic ban... In this article, we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ons of the first principles on structural stability,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2D nanostructures: graphene, silicene, germanene and stenane. The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and density of states in all these 2D materials are found to be generic in nature. A small band gap is generated in all the reported materials other than graphene. The linearity at the Dirac cone changes to quadratic, from graphene to stenane and a perfect semimetalicity is exhibited only by graphene. All other 2D structures tend to become semiconductors with an infinitesimal band gap. Bonding characteristics are revealed by density of states histogram, charge density contour, and Mulliken population analysis. Among all 2D materials graphene exhibits exot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alysis by born stability criteria and the calculation of formation enthalpies envisages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all the structures in the 2D form. The calculated second order elastic stiffness tensor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duli of elasticity in turn to explor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l these structures for the prolific use in engineering science. Graphene is found to be the strongest material but brittle in nature. Germanene and stenane exhibit ductile nature and hence could be easily incorporat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on subst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Nanomaterials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GRAPHENE SILICENE Germanene Stenane Mechanical Properties Bonding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2D碳纳米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的理论计算研究
6
作者 袁焜 刘艳芝 吕玲玲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76,共6页
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PBE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由炔基链、吡啶环及少量氢原子组成的具有内凹六边形结构单元的新型理想二维碳纳米结构,并对其平面内负泊松比效应等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与电子结构进行了预测.计算表明,该2D材料... 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PBE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由炔基链、吡啶环及少量氢原子组成的具有内凹六边形结构单元的新型理想二维碳纳米结构,并对其平面内负泊松比效应等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与电子结构进行了预测.计算表明,该2D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特殊的力学性能.当将该2D结构在面内(bc面)沿c方向压缩时,其在b方向收缩;当沿c方向拉伸时,其在b方向伸长,即该2D结构同样具有期望的负泊松比效应.材料的泊松比为-3.26;将该2D结构沿b方向拉伸时,c方向将随之伸长;沿b方向压缩时,c方向将随之收缩.沿b方向拉伸或压缩时,泊松比约为-1.951.即该2D材料在面内具有非常显著的负泊松比效应.此外,该2D材料表现出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特征和良好的光反射和折射性能.希望本工作能为具有本征负泊松比效应和优良电子与光学功能的理想二维碳纳米材料的开发提供一种理想的结构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碳材料 负泊松比效应 力学性质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下载PDF
二维钙钛矿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明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453,共10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出色的光电转换效率和众多的优点使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而二维钙钛矿作为一类新型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有望进一步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综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二维钙钛矿材料的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出色的光电转换效率和众多的优点使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而二维钙钛矿作为一类新型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有望进一步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综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二维钙钛矿材料的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归纳了二维钙钛矿材料对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和器件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新型二维/三维复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特点,分析了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二维钙钛矿材料对实现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光伏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二维材料 光电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过渡金属W、Mn、V、Ti掺杂二维材料MoSi_(2)N_(4)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姚登浪 黄泽琛 +2 位作者 郭祥 丁召 王一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4,共8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W、Mn、V、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的变化.电子结构分析表明W、Mn、W、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806 e V、1.003 e V、1.2...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W、Mn、V、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的变化.电子结构分析表明W、Mn、W、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806 e V、1.003 e V、1.218 e V和1.373 e V;四种过渡金属掺杂后MoSi_(2)N_(4)的带隙类型没有发生改变,均为间接带隙半导体;W掺杂后的杂质能级靠近价带顶,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为p型半导体,杂质能级为受主能级;Mn掺杂后的杂质能级靠近导带底,费米能级靠近导带底,为n型半导体;V和Ti掺杂后杂质能级位于费米能级附近,为复合中心;光学性质分析表明,在2 e V~4 e V的能量区间内,W掺杂结构的吸收波长为336 nm,体系发生红移;Mn、V和Ti替位掺杂后的吸收波长分别为320 nm、358 nm和338 nm,且掺杂体系均发生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MoSi_(2)N_(4) 第一性原理计算 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下载PDF
富氮碳鞘内阶梯层状Mo_(2)C异质结用于高效CO_(2)化学固定
9
作者 许玉帅 汪红辉 +6 位作者 李奇远 张仕楠 夏思源 许冬 类伟巍 陈接胜 李新昊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38-145,共8页
在多相催化体系中,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多相催化剂是实现小分子绿色转化的核心.过渡金属碳化物,特别是碳化钼(Mo_(2)C),因其活性与贵金属相当且成本低廉,在小分子转化方面具有应用潜力.二维(2D)过渡金属碳化物因其平面结构两侧具有可... 在多相催化体系中,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多相催化剂是实现小分子绿色转化的核心.过渡金属碳化物,特别是碳化钼(Mo_(2)C),因其活性与贵金属相当且成本低廉,在小分子转化方面具有应用潜力.二维(2D)过渡金属碳化物因其平面结构两侧具有可暴露的活性位点,在小分子转化和能量储存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催化剂或电极材料的批量制备过程中,二维层的堆积会导致表面活性位点损失,严重影响其性能.此外,层状材料的堆积还可能阻碍有机分子的有效传递,形成传质屏障,进一步影响催化过程.特别是,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表面的氧化会导致活性位点的大量损失,这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确保层状Mo_(2)C材料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的有效合成方法,对于推动其实际应用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可控氧扩散蚀刻法合成了一种富氮碳鞘包覆的“阶梯状”2D-Mo_(2)C异质结材料(2D-Mo_(2)C@NC).该材料因具有独特的阶梯层状结构和整流界面,可以显著促进CO_(2)与邻苯二胺的羰基化反应,并对CO_(2)与多种二胺衍生物的羰基化反应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紫外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Mo_(2)C与NC壳层的接触界面形成了整流接触,导致电子从NC壳层流向Mo_(2)C,进而形成富电子的层状Mo_(2)C.随着NC壳层氮含量的增加,Mo_(2)C的电子富集程度逐渐增加.进一步的理论计算和CO_(2)程序升温脱附实验表明,CO_(2)吸附依赖于2D-Mo_(2)C的电子富集程度,并随2D-Mo_(2)C的电子富集程度增加而增强.这种电子富集特性使得2D-Mo_(2)C表面能够活化CO_(2)分子,形成高度扭曲的预吸附结构(键角为118.8°),有利于后续与二胺的羰基化反应.邻苯二胺与CO_(2)羰基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电子的富集程度对反应决速步的能垒影响较小.因此,推测CO_(2)分子在富电子Mo_(2)C表面的预吸附增强是促进CO_(2)羰基化反应的直接因素.实验结果也表明,2D-Mo_(2)C@NC催化剂催化邻苯二胺与CO_(2)羰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随2D-Mo_(2)C的电子密度增强而提高.优化后的阶梯状异质结2D-Mo_(2)C@NC样品的CO_(2)吸附量高于核壳状异质结Mo_(2)C@NC样品,且催化性能和CO_(2)吸附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证实了阶梯状异质结结构所暴露出的更多富电子Mo_(2)C活性位点可以促进CO_(2)的预吸附及随后的活化过程.此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富电子的2D-Mo_(2)C表现出优于Mo_(2)C的化学稳定性,不易被氧化.在优化条件下制得的2D-Mo_(2)C@NC催化剂表现出了最佳催化性能,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其催化邻苯二胺与CO_(2)羰基化反应生成2-苯并咪唑啉酮的TOF值为6.1‒10.2 h^(‒1),比文献报道的最佳结果高4.2倍.综上,本文成功地开发了一种有效的可控氧扩散蚀刻策略,合成出具有高机械和化学稳定性的“阶梯状”2D-Mo_(2)C异质结材料,并用于高效催化CO_(2)和邻苯二胺羰基化生成2-苯并咪唑啉酮.该可控氧扩散蚀刻方法可以扩展到其他二维碳化物的制备,并进一步扩展其在光催化和电催化系统中的应用,为二维异质结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富集2d-Mo_(2)C CO_(2)固定 肖特基异质结 羰基化 非均相催化
下载PDF
全共轭二维有机框架材料在有机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吴倩茹 王华平 付红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5-51,共17页
有机电子器件已成为当今社会与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显示、通讯、能源和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有机电子器件的核心是有机半导体材料,开发具有高电荷传输特性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是提升有机电子器件性能的关键。作为材料领域... 有机电子器件已成为当今社会与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显示、通讯、能源和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有机电子器件的核心是有机半导体材料,开发具有高电荷传输特性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是提升有机电子器件性能的关键。作为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有机多孔晶态材料由于具有确定的化学结构、功能可设计性、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以及结构可修饰性等特征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在众多领域都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由于具有高的结构平面性、电子离域性、电荷传输性质以及化学稳定性,全共轭二维有机框架材料作为有机电子学中的载流子传输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当前,人们基于不同结构与功能的全共轭二维有机框架材料,构筑了多种有机电子器件并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介绍目前发展的全共轭二维有机框架材料的主要结构,随后重点综述全共轭二维有机框架材料在有机电子器件包括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光电探测器、有机光伏电池、化学阻抗传感器及一些新兴电子器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阐述实现全共轭二维有机框架材料在有机电子器件的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共轭二维有机框架材料 有机电子器件 结构与功能调控
下载PDF
基底性质对二维层状电子气感应电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芝 菅阳阳 何颖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0-204,共5页
采用线性化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载能粒子与二维层状电子气相互作用时的集体静电激发现象。在适当的边界条件下推导出感应电势,入射粒子所受的阻止力和侧向力的一般表达式,讨论了存在绝缘基底情况下基底介电常数对感应电势、阻止... 采用线性化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载能粒子与二维层状电子气相互作用时的集体静电激发现象。在适当的边界条件下推导出感应电势,入射粒子所受的阻止力和侧向力的一般表达式,讨论了存在绝缘基底情况下基底介电常数对感应电势、阻止力及侧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入射粒子速度较小时,基底的极化电场较弱,其介电常数的变化对感应电场几乎无影响,而当速度较高时因极化电场较强而影响很大;入射粒子距离与基底相连的电子气平面越近,基底介电常数对各物理量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流体力学模型 层状二维电子气 介电常数 感应电势 阻止力 侧向力
下载PDF
液氦薄膜表面上与涟波子耦合的电子的有效质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研究在液氦薄膜表面上与涟波子 (ripplon)相互作用的二维电子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拉格郎日乘子法 ,导出了强、弱耦合两种极限情况下二维电子的有效质量。
关键词 液氦 涟波子 二维电子 有效质量 薄膜
下载PDF
电子束输出剂量随射野大小变化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国辉 张书旭 +2 位作者 吴少焜 叶育盛 王余锋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电子束射野面积对其输出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Matrixx平面探测器对西门子Primus直线加速器不同能量、不同电子束限光筒、不同面积射野的输出剂量进行测量,得出数据后用Matlab软件绘制变化规律曲线,并拟合出数学公式。结果当挡... 目的探讨电子束射野面积对其输出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Matrixx平面探测器对西门子Primus直线加速器不同能量、不同电子束限光筒、不同面积射野的输出剂量进行测量,得出数据后用Matlab软件绘制变化规律曲线,并拟合出数学公式。结果当挡块所形成射野大于6cm×6cm时,其输出剂量与10cm×10cm野相比小于3%,而挡块所形成的方野在2cm×2cm~5cm×5cm之间时,输出量随射野大小变化显著变化,最高可达30%。结论各种不同能量电子束的输出因子与挡块所形成的方野边长的关系可满足拟合公式:y=a+k1.emx+k2.e-m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照射 Matrixx平面探测器 射野面积 输出剂量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测量准二维控制场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加勇 邹峥嵘 朱建军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4-196,共3页
准二维控制场建设是建立CCD摄像机数字畸变模型的关键性工作。准二维控制场按CCD摄像机芯片长宽比4:3设计,并以相片纸为介质、以双矩形为图案、以黑白为色调制作了345个均匀分布的控制点。采用单机式积木型电子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测量... 准二维控制场建设是建立CCD摄像机数字畸变模型的关键性工作。准二维控制场按CCD摄像机芯片长宽比4:3设计,并以相片纸为介质、以双矩形为图案、以黑白为色调制作了345个均匀分布的控制点。采用单机式积木型电子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测量准二维控制场的控制点三维坐标,观测值的点位中误差优于±0.15mm。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准二维控制场建立CCD摄像机的数字畸变模型,其建设费用低、精度高、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准二维控制场 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 数据处理
下载PDF
等效电子耦合原子态的二维关系表格计算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伦训 陈明伦 +1 位作者 吉世印 张静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用专门处理二维关系的FoxPro编程给出计算等效电子LS耦合原子态的计算方法并作出简化 ,具体计算了 f7电于组态的LS耦合原子态。
关键词 等效电子 LS耦合原子态 二维关系表格 列举法 FOXPRO 角动量
下载PDF
带电粒子与二维电子气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春芝 菅阳阳 何颖卓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线性化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带电粒子平行于二维电子气平面运动时集体激发情况,得出相互作用过程中电子气流体的速度场矢量、入射粒子所受的阻止力、侧向力和自能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当入射粒子在二维电子气附近运动时,电子气... 采用线性化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带电粒子平行于二维电子气平面运动时集体激发情况,得出相互作用过程中电子气流体的速度场矢量、入射粒子所受的阻止力、侧向力和自能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当入射粒子在二维电子气附近运动时,电子气流体内产生V型振荡的尾流并以纵波的形式向入射粒子运动的反方向传播.此外,电子气流体内的摩擦力对入射粒子的能量损失等在不同速度区域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 二维电子气 尾流效应 能量损失
下载PDF
二维空间电荷限制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开春 吴振华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3,共4页
对基于圆柱平板结构电子枪的二维空间电荷限制流进行了研究.采用粒子模拟软件详细探讨了二维空间电荷限制流随间距、电压、逸出功、温度、阴极结构等物理量的变化关系.设计了一种实用圆柱平板结构电子枪,对其空间电荷限制流和发射性能... 对基于圆柱平板结构电子枪的二维空间电荷限制流进行了研究.采用粒子模拟软件详细探讨了二维空间电荷限制流随间距、电压、逸出功、温度、阴极结构等物理量的变化关系.设计了一种实用圆柱平板结构电子枪,对其空间电荷限制流和发射性能进行了实验探索.通过测试,发射电流与二维模型的比较吻合,远大于一维模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结构电子枪 二维空间电荷限制流 电真空器件
下载PDF
半导体超晶格及其量子阱的原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阎明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应用算符的方法及通过朗道能级的分析 ,得出了二维电子气的能级特性 ,由此通过态密度、简并度的讨论 ,研究了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的原理及其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半导体超晶格 二维电子气 朗道能级 量子阱
下载PDF
整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问题与解答
19
作者 周蓉娟 过祥龙 《物理与工程》 2003年第6期1-5,共5页
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大学物理中的量子力学知识来解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掌握薛定谔方程及其对线性谐振子的解 ,用对易算符建立相应的本征值 ,熟悉周期性边界条件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物理教学 整数量子霍尔效应 量子力学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霍尔电阻 二维电子系统 朗道态简并
下载PDF
基于PKI的二维条码电子消费券及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英宏 刘义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61-2164,共4页
目前在电子商务中主要采用序列号形式的电子消费券,信息容量小且安全性差。为解决该问题,将PKI与二维条码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二维条码电子消费券及其使用流程和系统架构,该电子消费券的创建过程为:将原始的消费券信息利用PKI技术... 目前在电子商务中主要采用序列号形式的电子消费券,信息容量小且安全性差。为解决该问题,将PKI与二维条码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二维条码电子消费券及其使用流程和系统架构,该电子消费券的创建过程为:将原始的消费券信息利用PKI技术进行签名和加密后,再利用Base64编码进行字符编码,最后利用二维条码技术生成二维条码图像形式的电子消费券。实验证明,相比现有技术,该电子消费券信息容量大,数据安全且来源可靠,并可以支持离线使用,适用于团购等新的电子商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消费券 序列号 公钥基础设施 二维条码 团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