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冲压压缩转子二维进气流道数值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韩吉昂 严红明 +2 位作者 钟兢军 孙鹏 于洋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4-1060,共7页
借鉴二维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旋转冲压压缩转子的二维进气流道,并采用二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转速、背压对二维进气流道中波系结构、内部流动特性和性能的影响.计... 借鉴二维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旋转冲压压缩转子的二维进气流道,并采用二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转速、背压对二维进气流道中波系结构、内部流动特性和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旋转冲压压缩转子二维进气流道设计方法是可行的;二维进气流道中产生的激波系与二维超声速进气道中产生的激波系相类似,所不同的是二维进气流道中产生的激波为弯曲激波,而二维超声速进气道中产生的激波为平直激波;转速和背压对二维进气流道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冲压压缩转子 二维进气流道设计 二维超声速进气道 数值仿真
下载PDF
4种布局形式下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气动特性实验对比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文忠 郭荣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7,共5页
通过风洞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4种布局形式下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的速度特性、迎角特性和侧滑角特性,所研究的进气道布局形式包括轴对称进气道、下颔式进气道、双下侧二元进气道以及"X"型倒置二元进气道,且均为定几何混压式进气... 通过风洞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4种布局形式下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的速度特性、迎角特性和侧滑角特性,所研究的进气道布局形式包括轴对称进气道、下颔式进气道、双下侧二元进气道以及"X"型倒置二元进气道,且均为定几何混压式进气道。结果表明:(1)4种布局形式进气道性能随马赫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唯有"X"型倒置二元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在封口马赫数达到1后略有下降;(2)在实验范围内,下颔式进气道和双下侧二元进气道均具有良好的正迎角性能,其中以双下侧二元进气道正迎角性能最好,但是负迎角性能都较差,轴对称进气道和"X"型倒置二元进气道在6°迎角以内随迎角增加性能虽有减小,但总的来说下降不大,然而当迎角大于6°时,性能急剧降低;(3)在小侧滑角4°以内,轴对称进气道、下颔式进气道和"X"型倒置二元进气道性能均下降不大,而双下侧二元进气道则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飞行器 轴对称进气道 下颔式进气道 双下侧二元进气道 “X”型倒置二元进气道
下载PDF
一种RBCC二元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晓伟 何国强 刘佩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9-413,418,共6页
对工作于引射和亚燃模态的RBCC发动机进气道来说,宽马赫数工作的要求显得尤为突出,使得二元进气道应采用变几何结构。针对内压段收缩比对二元混压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文中开展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将内收缩比调节... 对工作于引射和亚燃模态的RBCC发动机进气道来说,宽马赫数工作的要求显得尤为突出,使得二元进气道应采用变几何结构。针对内压段收缩比对二元混压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文中开展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将内收缩比调节和边界层流动控制相结合的变几何二元进气道方案。研究发现,该方案以低马赫数小范围内较少的流量损失为代价,实现了进气道起动马赫数、阻力的降低和出口总压的增加,改善了进气道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发动机 二元进气道 变几何进气道 边界层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进口畸变条件下改善压气机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建勇 陆亚钧 +2 位作者 余春华 李秋实 袁巍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33-136,共4页
依据"非定常两代流型"理论,验证了二维叶栅在均匀进气条件下,施加激励对其性能所起的改善作用,尔后重点研究了进口具有总压的周向畸变时,施加激励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有无进口畸变时,施加一定的激励都会改善... 依据"非定常两代流型"理论,验证了二维叶栅在均匀进气条件下,施加激励对其性能所起的改善作用,尔后重点研究了进口具有总压的周向畸变时,施加激励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有无进口畸变时,施加一定的激励都会改善流场结构,气动参数有积极变化,压升和效率增加,特别是在流量比较小时,变化尤为明显.对于进口畸变和施加激励影响压气机性能的内在原因,从流场结构的变化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流动 二维叶栅 进口畸变 激励
下载PDF
乘波体与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一体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俊琦 赵海刚 任智勇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7,23,共6页
基于二元混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和密切锥乘波体,设计了一腹部并列进气的高超声速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前体模型,并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模型在不同飞行马赫数和攻角下的气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一体化前体模型很好地结合了二元高超声... 基于二元混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和密切锥乘波体,设计了一腹部并列进气的高超声速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前体模型,并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模型在不同飞行马赫数和攻角下的气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一体化前体模型很好地结合了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和乘波体流场结构特点,乘波前体结构可为进气道提供均匀的进口流场,且进气道性能基本保持不变;一体化前体模型在低于设计点马赫数和正攻角飞行状态下仍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但在负攻角飞行姿态时,随着攻角角度的增大一体化前体模型的升阻特性和进气特性均快速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超燃冲压发动机 二元混压式进气道 乘波体 一体化设计 总压恢复系数 升阻比
下载PDF
一种亚燃冲压进气道扩张段分离的控制方法
6
作者 徐义华 曾卓雄 邓禾根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3-125,共3页
为了减弱亚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扩张段中激波/边界层干扰引起的边界层分离现象,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层剥离的主动控制方法,即通过可动隔板将边界层低速流排出进气道。数值研究发现。该方法可使扩张段内边界层分离明显减弱、结尾激... 为了减弱亚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扩张段中激波/边界层干扰引起的边界层分离现象,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层剥离的主动控制方法,即通过可动隔板将边界层低速流排出进气道。数值研究发现。该方法可使扩张段内边界层分离明显减弱、结尾激波链长度变短直至消失,从而实现进气道抗反压能力显著提高、最大总压恢复系数显著增加、出口流场品质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二元进气道 分离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FD自动优化设计框架及其在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世珍 唐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390-3392,3397,共4页
针对需要借助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进行气动外形优化的问题,利用PYTHON脚本实现了一种集实验设计、参数化建模、CFD计算与优化算法于一体的自动优化框架,各模块的运行及其模块间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完全由脚本控制,自动... 针对需要借助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进行气动外形优化的问题,利用PYTHON脚本实现了一种集实验设计、参数化建模、CFD计算与优化算法于一体的自动优化框架,各模块的运行及其模块间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完全由脚本控制,自动运行直至整个优化过程终止。将该方法用于对某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进行优化,其中将马赫数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之一,显著改善了进气道在粘性环境下的流场结构,提高了进气道的气动性能指标,使其在粘性条件下达到了最初的无粘设计要求。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优化 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 总压恢复系数
下载PDF
二元超声速进气道流管压缩量特性与应用初步研究
8
作者 关祥东 李宏东 +1 位作者 孟宇鹏 朱守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16-1620,共5页
为研究流管压缩程度与超声速进气道临界总压恢复系数的规律,以双楔外压式进气道为例,对不同来流马赫数、多种方案进行实例研究。研究马赫数范围为2.0至4.0,各种压缩方案涉及宽泛的总转折角范围和多种楔角组合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就通常... 为研究流管压缩程度与超声速进气道临界总压恢复系数的规律,以双楔外压式进气道为例,对不同来流马赫数、多种方案进行实例研究。研究马赫数范围为2.0至4.0,各种压缩方案涉及宽泛的总转折角范围和多种楔角组合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就通常设计中常用的压缩方案范围而言,临界总压恢复系数与流管收缩比呈明显的正相关变化规律,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呈近似线性关系,基于流管收缩比可实现对临界总压恢复系数大小的近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进气道 临界总压恢复系数 二元进气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