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诗歌传播学的学理背景与学科特质 被引量:4
1
作者 梁笑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8-141,共4页
“诗歌传播方式的重建”和“诗歌精神的重建”、“诗体的重建”一起作为新诗二次革命的逻辑起点,理应得到高度重视。立足于中国诗学文化传统,进行中国诗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中国诗歌传播学的学科特质已经渐趋明显。这既是中国传播学... “诗歌传播方式的重建”和“诗歌精神的重建”、“诗体的重建”一起作为新诗二次革命的逻辑起点,理应得到高度重视。立足于中国诗学文化传统,进行中国诗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中国诗歌传播学的学科特质已经渐趋明显。这既是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重构和专业化拓展的有益尝试,更是中国诗歌研究的传播学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传播学 新诗二次革命 学科特质 专业拓展
下载PDF
从“白话语词入诗”到“诗体大解放”——胡适新诗主张的形式问题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黎志敏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35-38,共4页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创始人。胡适在尝试"白话诗"创作的动机,是为了证明"白话语词"也可以入诗。不过,后来胡适所提出"诗体大解放"的理论实质,却是"打破中国传统诗歌形式"。胡适在《白话文学史》...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创始人。胡适在尝试"白话诗"创作的动机,是为了证明"白话语词"也可以入诗。不过,后来胡适所提出"诗体大解放"的理论实质,却是"打破中国传统诗歌形式"。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之中所列举的众多传统白话诗人的诗歌作品,证明了白话语词可以入诗的观点,同时证伪(而不是证明了)他的"诗体大解放"的诗学主张。胡适不能区别"白话语词入诗"和"诗体大解放"的两种诗学主张的不同学理,源于胡适对于白话概念的模糊认识、以及他对于白话诗概念的两次不同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现代文学 白话诗 白话语词 诗体大解放 诗歌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