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Earth Element Eu ^(3+) onto Silica-Water Interface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1
作者 YinXiulan HuPing LiDie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4年第4期355-360,共6页
The sorption of Eu species onto nano-size silica-water interfac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or pH ranges of 1-8.5 and an initial Eu concentration (C Eu) of 2×10 -4 M. The sorption rate... The sorption of Eu species onto nano-size silica-water interfac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or pH ranges of 1-8.5 and an initial Eu concentration (C Eu) of 2×10 -4 M. The sorption rate of Eu was initially low,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pH>4. The sorption density of Eu species on a silica surface was ~1.58×10 -7 mol/m2 when the dissolved Eu species were completely sorbed onto silica-water interfaces at pH=~5.8. The sorbed Eu species at pH<6 is aquo Eu 3+, which is sorbed onto silica-water interfaces as an outer-sphere complex at pH<5, but may be sorbed as an inner-sphere bidentate complex at 5<pH<6, due to the decrease of N H 2O to ~6 at pH=6. At pH=6-8.5, Eu(OH)+ 2, Eu(CO 3)+ and Eu(CO 3)- 2 formed in the solutions, and Eu(CO 3)+ is dominant at pH=~7.5. These ions may be sorbed onto silica-water interfaces as inner-sphere bidentate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ize silica surface sorption Eu 3+ ion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下载PDF
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异槲皮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余庆涛 毕志明 +1 位作者 李萍 肖莹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Ⅰ)、异槲皮苷(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主要应用荧光猝灭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结果确定两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结论异鼠李素-3-β-D...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Ⅰ)、异槲皮苷(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主要应用荧光猝灭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结果确定两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结论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异槲皮苷与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与疏水作用力;3′-OH比3′-OCH3更能增进黄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异鼠李素-3-d-葡萄糖苷 异槲皮苷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PLFX-Co(phen)_3^(2+)复合物与CT-DNA的结合性质及切割活性
3
作者 陈昌云 柳闽生 +1 位作者 陈全战 王小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1-714,共4页
利用荧光光谱及流体动力学等方法,研究了普利沙星(PLFX)-Co(phen)32+与CT-DNA间的作用机理。荧光光谱测量结果表明:普利沙星和Co(phen)32+发生了结合作用形成了复合物,配比为2∶1;向PLFX-Co(phen)32+体系中,加入CT-DNA后,复合物进一步与... 利用荧光光谱及流体动力学等方法,研究了普利沙星(PLFX)-Co(phen)32+与CT-DNA间的作用机理。荧光光谱测量结果表明:普利沙星和Co(phen)32+发生了结合作用形成了复合物,配比为2∶1;向PLFX-Co(phen)32+体系中,加入CT-DNA后,复合物进一步与DNA相结合,结合常数为2.18×105L/mol。通过粘度法、熔点测定及凝胶电泳实验研究了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体系与CT-DNA间主要是沟槽作用;PLFX-Co(phen)32+能够有效切割质粒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相互作用 普利沙星 Co(phen)3^2+ CT—DNA
下载PDF
1英寸CsPbCl_(3)晶体的生长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卿 武书凡 +3 位作者 陆枳岑 钱露 潘尚可 潘建国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8-583,612,共7页
CsPbX_(3)(X=Cl^(-), Br^(-), I^(-))钙钛矿单晶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有望成为下一代光电探测材料。由于CsCl在前驱体中的溶解度过小,通过低温溶液法较难生长得到CsPbCl_(3)晶体。本工作采用坩埚下降法成功生长了1英寸完整的CsPbCl_(3)晶... CsPbX_(3)(X=Cl^(-), Br^(-), I^(-))钙钛矿单晶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有望成为下一代光电探测材料。由于CsCl在前驱体中的溶解度过小,通过低温溶液法较难生长得到CsPbCl_(3)晶体。本工作采用坩埚下降法成功生长了1英寸完整的CsPbCl_(3)晶体,并对晶体进行了一系列加工,得到了ϕ10 mm×10 mm和厚度为2 mm的单晶片。测试了晶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TG/DTA曲线、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透过光谱和低温荧光光谱。在X射线的激发下,在430和575 nm观察到两个X射线激发发射峰,晶体的透过率达到75%;光致发光(PL)强度与温度依赖性曲线中可以观察到热猝灭现象,计算得到晶体4个峰的激子结合能分别为12.59、8.21、12.41和21.59 m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单晶 CsPbCl_(3)晶体 坩埚下降法 光学带隙 低温荧光光谱 激子结合能
下载PDF
3-溴丙酮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裴明砚 郑学仿 +1 位作者 曹洪玉 唐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8-952,共5页
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抗肿瘤药物3-溴丙酮酸(3-Brom opyruvic acid,3-BrPA)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相互作用。3-BrPA对HSA的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并发生分子间非辐射能量转移。热力... 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抗肿瘤药物3-溴丙酮酸(3-Brom opyruvic acid,3-BrPA)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相互作用。3-BrPA对HSA的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并发生分子间非辐射能量转移。热力学数据显示,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作用;同步荧光光谱表明,3-BrPA与蛋白质中接近色氨酸残基的区域发生了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研究发现,Zn2+存在时3-BrPA对HSA的猝灭程度进一步增强;圆二色光谱法研究蛋白二级结构结果显示,3-BrPA对HSA的结构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溴丙酮酸 人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圆二色光谱
下载PDF
胡椒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及Cu^(2+)、Fe^(3+)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领小 博日吉汗格日勒图 +3 位作者 娜日苏 昭日格图 王艳丽 桂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49-1053,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胡椒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胡椒碱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从而猝灭BSA的内源性荧光,猝灭原因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作用。胡椒碱对BSA的猝灭速率常... 采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胡椒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胡椒碱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从而猝灭BSA的内源性荧光,猝灭原因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作用。胡椒碱对BSA的猝灭速率常数Kq为7.31×1012L.mol-1.s-1(25℃)和7.20×1012L.mol-1.s-1(37℃),胡椒碱与BSA的结合常数KA为1.02×107L.mol-1(25℃)和1.11×107L.mol-1(37℃),结合位点数n为1.45(25℃)和1.46(37℃)。根据F 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到结合距离r为3.28 nm(25℃)和3.30 nm(37℃)。通过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确定胡椒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熵增加和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表明,胡椒碱与BSA的相互作用没有引起BSA构象的变化。讨论了共存金属离子Cu2+、Fe3+对胡椒碱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碱 牛血清白蛋白 CU^2+ FE^3+ 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三维荧光分析O_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过程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昊 高乃云 +3 位作者 欧桦瑟 戎文磊 周圣东 陆纳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3-768,共6页
采用三维荧光色谱(EEM)研究O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过程中胞外溶解性有机物(EDOM)及胞内溶解性有机物(IDOM)的荧光特性变化,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处理的铜绿微囊藻的胞外荧光物质以类蛋... 采用三维荧光色谱(EEM)研究O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过程中胞外溶解性有机物(EDOM)及胞内溶解性有机物(IDOM)的荧光特性变化,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处理的铜绿微囊藻的胞外荧光物质以类蛋白质物质为主,胞内以类蛋白质和类氨基酸物质为主;定量分析采用区域积分方法,经过处理之后,胞内、外类蛋白质峰和类腐殖质峰强度均有变化,不同氧化剂处理过程中各个特征荧光峰的变化趋势不同,存在不同的反应机理,其中,中等强度UV-C对藻类荧光有机物降解效果显著,低浓度的O3对藻类荧光有机物降解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色谱 铜绿微囊藻 UV-C 臭氧氧化 藻类控制 区域积分
下载PDF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与四种乳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鑫 赵磊 +3 位作者 郝帅 刘国荣 王成涛 朱金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15,共9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3G对上述四种乳蛋白都产生了荧光静态猝灭作用,在溶液中C3... 采用荧光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3G对上述四种乳蛋白都产生了荧光静态猝灭作用,在溶液中C3G与乳蛋白相互结合摩尔比约为1∶1,且由热力学参数判定C3G与α-酪蛋白结合的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与范德华力,而与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结合主要靠静电引力。通过比较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率(84%、74%、77%、75%);温度分别为298、318、338 K时的结合常数(423.448、362.994、28.655×10~4L/mol;9.524、8.056、8.308×10~4L/mol;9.262、6.940、7.889×10~4L/mol;30.440、11.830、17.262×10~4L/mol);结合距离(2.17、2.66、2.18、2.19 nm),由此得出α-酪蛋白与C3G结合最紧密。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显示,C3G的加入使得α-酪蛋白的α-螺旋增加,β-折叠和转角降低;β-酪蛋白的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均增加;乳清蛋白的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均无明显变化;β-乳球蛋白的α-螺旋降低,β-折叠和转角增加。C3G对四种乳蛋白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可以使其构象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3G) 乳蛋白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圆二色谱
下载PDF
藻菌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与Al^3+的配位作用机理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静 张道勇 +1 位作者 潘响亮 王立英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藻菌生物膜EPS与Al3+的相互作用机理.3DEEM结果表明,生物膜EPS含有3个荧光峰.其中,峰A(Ex/Em=225~235nm/300~330nm)和峰B(Ex/Em=275~280nm/325~330nm)荧光较强,属类蛋白峰,...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藻菌生物膜EPS与Al3+的相互作用机理.3DEEM结果表明,生物膜EPS含有3个荧光峰.其中,峰A(Ex/Em=225~235nm/300~330nm)和峰B(Ex/Em=275~280nm/325~330nm)荧光较强,属类蛋白峰,峰C(Ex/Em=335nm/432~434nm)荧光较弱,属类腐殖酸峰.峰A和峰B都能不同程度地被Al3+猝灭,它们的条件稳定常数(logK)分别为5.89和6.95.Al3+-EPS体系的峰A和峰B荧光强度明显受溶液pH值的影响.在pH为2~4之间时,荧光强度随pH的增大而增大,在4~7之间随pH的增大而减小,在7~11之间随pH增大而增大.FTIR光谱图分析表明,Al3+主要与EPS中所含的—NH—、C==O等发生强的配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Al3+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猝灭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 生物膜 条件稳定常数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郁有祝 王芳 +3 位作者 郭玉华 牛永生 石蔚云 申艳红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香豆素-3-羧酸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香豆素-3-羧酸与BSA 1∶1结合形成复合物,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分别为3.21×104L·mo L-1,0.9... 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香豆素-3-羧酸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香豆素-3-羧酸与BSA 1∶1结合形成复合物,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分别为3.21×104L·mo L-1,0.974 6(298 K)和2.00×104L·mo L-1,0.949 5(310 K),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光谱表明,香豆素-3-羧酸与色氨酸残基发生了作用,从而使其所处的微环境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3-羧酸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下载PDF
Cu^(2+)、Fe^(3+)、Zn^(2+)对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郁有祝 王艳飞 郭玉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Cu^(2+)、Fe^(3+)、Zn^(2+)对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金属离子均能增强香豆素-3-羧酸对BSA的荧光猝灭及两者的结合作用,使体系的荧光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增大;Zn^(2+)的存在没有...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Cu^(2+)、Fe^(3+)、Zn^(2+)对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金属离子均能增强香豆素-3-羧酸对BSA的荧光猝灭及两者的结合作用,使体系的荧光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增大;Zn^(2+)的存在没有改变两者的作用力类型,仍以疏水作用力为主,Cu^(2+)、Fe^(3+)存在下,作用力变为以静电引力为主.表明Cu^(2+)、Fe^(3+)、Zn^(2+)对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香豆素-3-羧酸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下载PDF
Eu^(3+)掺杂硼酸盐玻璃的制备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中立 廖国进 +3 位作者 李煜 吴红梅 候林发 刘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137,共3页
采用传统的高温熔融淬火法制备了具有高效可见荧光发射的铕(Eu^(3+))掺杂硼酸盐荧光玻璃。测量了样品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Judd-Ofelt理论计算样品的Judd-Ofelt参数分别为Ω_2=9.22×10^(-20)cm^2、Ω_4=5.53×... 采用传统的高温熔融淬火法制备了具有高效可见荧光发射的铕(Eu^(3+))掺杂硼酸盐荧光玻璃。测量了样品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Judd-Ofelt理论计算样品的Judd-Ofelt参数分别为Ω_2=9.22×10^(-20)cm^2、Ω_4=5.53×10^(-20)cm^2、Ω_6=1.41×10^(-20)cm^2。并进一步计算了Eu^(3+)在荧光硼酸盐玻璃基质的自发辐射跃迁几率、振子强度、荧光分支比及荧光寿命等光谱参数。激发光谱分析表明样品的激发波长与LED芯片发射波长一致。发射光谱分析表明在394nm激发下样品发出明亮的红色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掺杂 Judd-Ofelt参数 荧光光谱
下载PDF
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短链PFCs及DOM去除特性的中试
13
作者 杨宁 许咏穗 +3 位作者 侯英娜 黄国庆 费霞丽 邓慧萍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80-91,142,共13页
全氟化合物(PFCs)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并存在潜在毒性,活性炭吸附是目前被认为从饮用水中去除PFCs的有效技术之一。然而,关于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在实际水体中对短链PFCs去除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目前地表水环境中短链PFCs的污染水... 全氟化合物(PFCs)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并存在潜在毒性,活性炭吸附是目前被认为从饮用水中去除PFCs的有效技术之一。然而,关于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在实际水体中对短链PFCs去除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目前地表水环境中短链PFCs的污染水平不断升高的背景下,亟需评估该工艺的应用效果。文中以水厂砂滤产水为水源,研究了3种短链PFCs(PFBA、PFPeA、PFHxA)和溶解性有机物(DOM)在连续运行90 d的O3-BAC中试装置中的去除效果,同时探讨了关停臭氧和臭氧的投加量对短链PFCs和DOM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3种短链PFCs在O3-BAC中试中的去除率显著下降并且出现了PFCs穿透和解吸附现象,去除率下降程度为:PFBA>PFPeA>PFHxA,而DOM相关的DOC、UV_(254)和Φ_((T,n))指标的去除率下降程度则相对缓慢。臭氧的投加能够氧化DOM从而改善短链PFCs在炭滤中的吸附去除,关停臭氧后流入炭滤的DOM会抢占已吸附短链PFCs的吸附位点,使PFCs解吸附提前发生。过高的臭氧投加量又会使更具竞争性的低分子量有机物增多,从而削弱炭滤对短链PFCs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全氟化合物 溶解性有机物 中试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一种白色发光二极管用Ag_(2)Sr(MoO_(4))_(2)∶xSm^(3+)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慧 吴小璐 +1 位作者 梁亚琴 秦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采用水热制备系列Ag_(2)Sr(MoO_(4))_(2)∶xSm^(3+)红色荧光粉,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Sm^(3+)的掺入不影响Ag_(2)Sr(MoO_(4))_(2)∶xSm^(3+)晶相的形成,合成的荧光粉体晶粒较小,粒度分布均匀。在紫外... 采用水热制备系列Ag_(2)Sr(MoO_(4))_(2)∶xSm^(3+)红色荧光粉,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Sm^(3+)的掺入不影响Ag_(2)Sr(MoO_(4))_(2)∶xSm^(3+)晶相的形成,合成的荧光粉体晶粒较小,粒度分布均匀。在紫外灯照射下,Ag_(2)Sr(MoO_(4))_(2)∶0.08Sm^(3+)荧光粉发出更亮的红光,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结构 粉体 水热 Ag_(2)Sr(MoO_(4))_(2)∶xSm^(3+) 荧光光谱
下载PDF
6-氨基-5-氰基-4-(2-羟基)苯基-3-甲基-1-苯基吡啶[2,3-c]并吡唑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立新 廉淑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80-83,共4页
采用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6-氨基-5-氰基-4-(2-羟基)苯基-3-甲基-1-苯基吡啶[2,3-c]并吡唑(1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发现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引起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在292,298,307 K,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KA)分... 采用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6-氨基-5-氰基-4-(2-羟基)苯基-3-甲基-1-苯基吡啶[2,3-c]并吡唑(1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发现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引起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在292,298,307 K,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2.71×104,2.41×104,2.62×104L.mol-1,结合位点数(n)为1.13,1.15,1.09.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测得了1f与BSA相结合距离(r)及能量转移效率(E).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结合力为疏水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氨基-5-氰基-4-(2-羟基)苯基-3-甲基-1-苯基吡啶[2 3-c]并吡唑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2-乙氧基-3-苯基喹唑啉-4-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
16
作者 孙绍发 陈才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4-687,693,共5页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2-乙氧基-3-苯基喹唑啉-4-酮(EPQ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PQO能强烈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其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热力学公式和F rs...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2-乙氧基-3-苯基喹唑啉-4-酮(EPQ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PQO能强烈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其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热力学公式和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作用力类型以及结合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荧光猝灭 牛血清白蛋白 2-乙氧基-3-苯基喹唑啉-4-酮
下载PDF
3维荧光光谱测定白酒年份酒中乙酸的体积分数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鑫澍 陈国庆 +5 位作者 朱焯炜 马超群 朱纯 张笑河 刘怀博 朱从海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1-535,共5页
为了快速测定白酒年份酒中乙酸的体积分数,采用3维荧光光谱结合交替拟合残差算法,首先将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酸乙醇水溶液的3维荧光光谱作为校正集,然后将白酒的3维荧光光谱作为预测集,利用交替拟合残差算法进行解析分辨,采用标准添加法来... 为了快速测定白酒年份酒中乙酸的体积分数,采用3维荧光光谱结合交替拟合残差算法,首先将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酸乙醇水溶液的3维荧光光谱作为校正集,然后将白酒的3维荧光光谱作为预测集,利用交替拟合残差算法进行解析分辨,采用标准添加法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预测体积分数与真实体积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9926,平均回收率为101.97%;3维荧光光谱结合交替拟合残差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测定白酒年份酒中乙酸的体积分数。这一结果对白酒年份酒中单体体积分数的检测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3维荧光光谱 交替拟合残差算法 白酒年份酒 乙酸
下载PDF
液态纯牛奶的3维荧光光谱特性与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谷玲 黄奇峰 +3 位作者 马超群 史院平 陈国庆 高淑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2-744,769,共4页
为了能够快速检测牛奶质量问题,采用3维荧光光谱和多峰拟合成分的方法,对纯牛奶的3维荧光光谱的特征及其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光谱在250nm~310nm范围,最佳激发波长在290nm附近;发射光谱主要在285nm~500nm,具有较强... 为了能够快速检测牛奶质量问题,采用3维荧光光谱和多峰拟合成分的方法,对纯牛奶的3维荧光光谱的特征及其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光谱在250nm~310nm范围,最佳激发波长在290nm附近;发射光谱主要在285nm~500nm,具有较强的荧光,荧光峰在330nm附近。液态纯牛奶的荧光光谱主要由5个谱峰(Ⅰ~Ⅴ)组成,其中峰Ⅰ是乳糖影响下部分蛋白质的荧光、峰Ⅱ为脂肪和VE共同产生的、峰Ⅲ为蛋白质直接所为、峰Ⅳ是其它成分影响下的蛋白质的荧光、峰V是VA,VB_1和VB_6等微量元素共同产生的。研究结果可为液态纯牛奶的荧光光谱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3维荧光光谱 多峰拟合 液态纯牛奶 成分
下载PDF
应用3维同步荧光光谱测定胭脂红浓度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家蒙 陈国庆 +4 位作者 马超群 奚留华 朱纯 赵金辰 顾颂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3-506,共4页
为了测定混合色素溶液中胭脂红的浓度,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荧光光谱进行数据预处理,将处理后的光谱数据结合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了对胭脂红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3维同步荧光光谱、普通3维荧光光谱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86%... 为了测定混合色素溶液中胭脂红的浓度,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荧光光谱进行数据预处理,将处理后的光谱数据结合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了对胭脂红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3维同步荧光光谱、普通3维荧光光谱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86%,11.12%;对于混合色素溶液中单个色素浓度的测定,3维同步荧光光谱结合径向基神经网络效果较好。该研究为预测混合色素溶液中各色素浓度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3维同步荧光光谱 径向基神经网络 胭脂红
下载PDF
胎牛血清与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非共价相互作用机制及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麦绮莹 范亚苇 +1 位作者 邓泽元 张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本实验运用超高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抗氧化活性评价等方法,研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在不同细胞培养条件下的稳定性,同时探究细胞培养中胎牛血清对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稳定性影响机制和抗氧化活... 本实验运用超高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抗氧化活性评价等方法,研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在不同细胞培养条件下的稳定性,同时探究细胞培养中胎牛血清对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稳定性影响机制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胎牛血清能与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非共价结合,从而提高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稳定性;在细胞培养条件下,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会降解为原儿茶酸和间苯三酚醛,且其动力学模型符合零级动力学;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会使胎牛血清的内源荧光猝灭,且为静态猝灭,疏水作用力是其主要的相互作用力;其对胎牛血清中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微环境影响不大,但会使其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蛋白质二级结构松散;此外,胎牛血清对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原子还原能力没有明显影响,但会显著降低其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P<0.05)。因此,胎牛血清与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非共价结合可提高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稳定性并影响其抗氧化活性,且该非共价结合也会影响胎牛血清的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牛血清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稳定性 荧光光谱 圆二色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