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接线方式自适应线路保护策略设计方案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革明 曲广强 +3 位作者 徐晓春 朱晓彤 孙辉 张立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3/2接线方式下配置出线隔离开关的输电线路通常会独立配置线路保护装置和短引线保护装置。当操作出线隔离开关以满足系统运行方式要求时,需要人工投退线路保护和短引线保护功能。分析了该接线方式下传统保护配置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3/2接线方式下配置出线隔离开关的输电线路通常会独立配置线路保护装置和短引线保护装置。当操作出线隔离开关以满足系统运行方式要求时,需要人工投退线路保护和短引线保护功能。分析了该接线方式下传统保护配置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线路保护装置的设计方案。新型线路保护装置集成了线路保护和短引线保护功能,结合出线隔离开关的位置信息,自适应地调整保护策略和保护区域。该方案简化了一、二次设计回路,经济性、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2接线 隔离开关 线路保护 短引线保护 自适应保护
下载PDF
官地水电站500kV GIS设备3/2接线出线保护配置方案
2
作者 翁利国 邓丛林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8-51,共4页
文章对官地水电站500kV GIS设备3/2接线方式,两种可能的出线保护配置方案进行了优劣比较,对方案的最终确定做了介绍,并进一步提出了在GIS设备出线T区内故障时既能快速动作切除故障,又不启动本侧断路器重合闸的保护配置探讨方案。
关键词 继电保护 3 2接线 短引线保护 T区保护
下载PDF
三阻带特性的超宽带天线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玉 杨晓冬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39-1546,共8页
针对超宽带通信与现有的民用通信存在频带交叠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共面波导馈电的具有三阻带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在此款天线中的超宽带天线原型从本质上来看是偶极子天线,故此具有很好的全向特性.同时使用三阶的开路存根结构和缺陷地结构... 针对超宽带通信与现有的民用通信存在频带交叠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共面波导馈电的具有三阻带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在此款天线中的超宽带天线原型从本质上来看是偶极子天线,故此具有很好的全向特性.同时使用三阶的开路存根结构和缺陷地结构来分别完成3个阻带抑制设计.3个阻带的设计相对独立,故此可以独立调节.为了验证天线的时域特性,利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对该天线进行了全波的时域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测试进一步验证天线在3.1~10.6 GHz的全超宽带频段具有良好的全向特性,同时在WLAN、Wimax及C波段和X波段卫星通信频段具有良好的阻带抑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面波导 三阶开路存根 阶跃阻抗缺陷地结构 三阻带 超宽带线
下载PDF
基于加载线型Ka频段的五位数字移相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玥玲 康小克 王永帅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1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数字移相器广泛应用于相控阵雷达中,本文采用一前一后加载支线的方法设计了11.25°,22.5°和45°移相单元,以3dB支线耦合器的形式设计90°和180°移相单元,在Ka频段研制出五位数字移相器。该移相器在30GHz^31GHz工... 数字移相器广泛应用于相控阵雷达中,本文采用一前一后加载支线的方法设计了11.25°,22.5°和45°移相单元,以3dB支线耦合器的形式设计90°和180°移相单元,在Ka频段研制出五位数字移相器。该移相器在30GHz^31GHz工作频带内,各移相单元实测相移误差最大为6.5°,最小为0.2°;插入损耗最大为11.8dB,最小为8.6dB;输入驻波比小于2,整个电路尺寸为110mm×55mm×2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频段 数字移相器 一前一后加载支线 3 dB支线耦合器
下载PDF
包虫感染过程中Stub1负性调节Treg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单骄宇 李海涛 +4 位作者 热比亚.努力 周晓涛 林仁勇 丁剑冰 温浩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研究在包虫囊液刺激下泛素连接酶Stub1对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比的包虫囊液粗抗原HCF(1∶2、1∶5、1∶10、1∶100)体外刺激HA-Foxp3a-Jurkat稳转系细胞;收集细胞,进行CD4^+CD25^(hi)CD127^(lo)T细胞分... 目的研究在包虫囊液刺激下泛素连接酶Stub1对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比的包虫囊液粗抗原HCF(1∶2、1∶5、1∶10、1∶100)体外刺激HA-Foxp3a-Jurkat稳转系细胞;收集细胞,进行CD4^+CD25^(hi)CD127^(lo)T细胞分选,对分选的nTreg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分别用1∶10、1∶100浓度比的HCF体外24、48h;收集nTreg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oxp3、Stub1蛋白表达情况。将工具细胞HEK293T细胞系分为两份,均进行HA-Foxp3a、myc-Stub1两种质粒的共转染,其中一份直接于转染后36h收集并裂解细胞,另一份在转染36h后进行HCF刺激时间依赖试验(HCF干预24、48h),收集细胞。两份细胞分别用anti-HA和anti-myc抗体作双向免疫共沉淀试验并检测Foxp3与Stub1两种蛋白的相互作用有无影响。结果 HCF为1∶10、1∶100时均可检测到HAFoxp3a蛋白;HCF浓度为1∶2或1∶5时未检测到HA-Foxp3a蛋白表达;且当HCF在较低浓度时(1∶100),HAFoxp3a的蛋白表达较其它各组增强。在一定浓度HCF刺激下,nTreg细胞随着HCF干预时间的延长,Foxp3蛋白表达减弱,而Stub1的蛋白表达与Foxp3蛋白相反。干预nTreg细胞24、48h时,HCF 1∶100刺激组Foxp3蛋白表达较1∶10刺激组增强。双向免疫沉淀试验显示,HEK293T细胞共转染HA-Foxp3a、myc-Stub1质粒后,随着HCF作用细胞的延长,Foxp3和Stub1蛋白的相互作用减弱。结论在持续感染状态下,包虫囊液参与调节Foxp3蛋白的表达。HCF可减弱Foxp3与Stub1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增强Stub1蛋白的负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转录因子FOXP3 泛素连接酶stub1 包虫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