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model and real oil samples using Mo supported on hierarchical alumina–silica: Process optimization by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被引量:1
1
作者 Nasim Ghorbani Gholamreza Morad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2759-2770,共12页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o supported on hierarchical alumina–silica(Si/Al = 15) with Mo loadings of 3, 6 and 15 wt%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ODS) of model and real oil samples. Hierarch...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o supported on hierarchical alumina–silica(Si/Al = 15) with Mo loadings of 3, 6 and 15 wt%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ODS) of model and real oil samples. Hierarchical alumina–silica(h Al–Si) was synthesized by economical and ecofriendly silicate-1 seed-induced route using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 as mesoporogen. The effect of CTAB on the structure of catalyst was studied by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6%Mo/h Al–Si had the highest sulfur removal compared to the other catalyst loadings. The effect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was evaluated using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optimal desulfurization conditions with the 6%Mo/h Al–Si catalyst were determined at oxidation temperature of 67 ℃, oxidation time of 42 min, H2O2/S molar ratio of 8 and catalyst dosage of 0.008 g·ml^-1 for achieving a conversion of 95%.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different 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with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000 ppm, Dibenzothiophene(DBT), Benzothiophene(BT) and Thiophen(Th), showed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reactivity in the order of DBT > BT>Th. According to the regeneration experiments, the 6%Mo/h Al–Si catalyst was reused 4 times with a little reduction in the performance. Also, the total sulfur content of gasoline and diesel after ODS process reached 156.6 and 4592.2 ppm,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HIERARCHICAL alumina–silica Silicate-1 seed-induced route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下载PDF
干旱区戈壁地克瑞森无核“3414”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苏学德 李铭 +2 位作者 郭绍杰 李鹏程 郑强卿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葡萄是新疆主要的特色果树,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于2009-2010年连续两年,对戈壁地克瑞森无核葡萄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氮增加了葡萄果实的纵横径、单果质量和产量... 葡萄是新疆主要的特色果树,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于2009-2010年连续两年,对戈壁地克瑞森无核葡萄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氮增加了葡萄果实的纵横径、单果质量和产量;施磷对果实纵横径无显著影响,但增加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施钾对产量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该试验条件下,施氮对增产效果最好,磷肥、钾肥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结合当地葡萄生产实际,确定最佳氮磷钾施肥推荐用量分别为:N138.47 kg/hm2,P2O5 72.97 kg/hm2,K2O 78.83 kg/hm2,由此得出最佳产量为10516.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瑞森无核葡萄 3414”试验设计 推荐施肥量 产量
下载PDF
基于“3414”方案的云木香产量与质量研究初报
3
作者 康平德 陈翠 +6 位作者 程远辉 徐天才 戚淑威 杨丽云 孙恒 袁慧娟 杨少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12-117,共6页
基于“3414”方案,研究了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比对云木香产量和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_(3)P_(2)K_(2)处理的纯N、纯P、纯K施用量分别为540.0、270.0、225.0 kg/hm^(2)的鲜重和干重产量最高,分别为31347.12、10486.61 kg/hm^(2),较... 基于“3414”方案,研究了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比对云木香产量和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_(3)P_(2)K_(2)处理的纯N、纯P、纯K施用量分别为540.0、270.0、225.0 kg/hm^(2)的鲜重和干重产量最高,分别为31347.12、10486.61 kg/hm^(2),较N0P0K0(CK)分别增产132.67%、132.48%,N_(2)P_(2)K_(2)、N2P3K2的产量也较CK增产显著。质量指标:木香烃内酯含量在1.50%~2.00%之间,居前2位的N2P0K2、N2P2K0均为2.00%;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1.00%~1.60%,以N2P0K2最高,为1.60%,较CK增加了49.53%;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总量为2.50%~3.60%,以N2P0K2最高,为3.60%;挥发油含量为0.59%~0.87%,以N2P0K2最高,为0.87%。肥料单因素对云木香鲜重产量的影响:磷肥的增产作用最明显,氮肥次之,钾肥最差。综合产量表现来看,最佳施肥处理为N_(3)P_(2)K_(2)。氮、磷、钾肥配施对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可循。频次分析结果表明,肥料推荐施用量:氮肥223.91~316.09 kg/hm^(2)、磷肥175.14~240.81 kg/hm^(2)、钾肥70.97~111.31 kg/hm^(2),肥料施用配比为1∶(0.55~1.08)∶(0.22~0.50),产量达13472.59~31347.12 kg/hm^(2)的概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木香 3414”试验设计 产量 频次分析 质量指标
下载PDF
应用“3414”试验设计建立二次肥料效应函数寻求马铃薯氮磷钾适宜施肥量的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戴树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4-159,共6页
马铃薯是南安市主要冬种经济作物,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方法,于2006—2007年连续2年,对马铃薯主产区不同土壤类型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主要土壤类型能获得的马铃... 马铃薯是南安市主要冬种经济作物,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方法,于2006—2007年连续2年,对马铃薯主产区不同土壤类型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主要土壤类型能获得的马铃薯产量在20780.6~41818.66kg/hm2之间,平均为31264.05kg/hm2。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分别是N173.09~243.57kg/hm2、P2O556.25~82.60kg/hm2、K2O182.63~324.76kg/hm2,平均则分别是N204.24kg/hm2、P2O568.01kg/hm2和K2O253.62kg/hm2,三要素比例是1:0.26~0.44:0.93~1.44;最佳施肥效益的推荐施肥量分别是N165.19~292.78kg/hm2、P2O55.45~82.50kg/hm2和K2O178.66~418.25kg/hm2,平均则分别为N219.09kg/hm2、P2O556.77kg/hm2和267.08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02~0.50:1.08~1.43。由于不同土壤类型的速效氮磷钾含量有一定差异,马铃薯适宜施肥量应因土壤类型而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3414”试验设计 肥效模型 施肥量
下载PDF
海南澄迈地区甘薯氮磷钾“3414”肥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左裕 李博赈 +1 位作者 刘子凡 袁飞 《园艺与种苗》 CAS 2018年第10期51-54,共4页
[目的]确定甘薯适宜施肥量。[方法]采用"3414"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各施肥处理对甘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依次为施肥>不施肥,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N>K>P;... [目的]确定甘薯适宜施肥量。[方法]采用"3414"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各施肥处理对甘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依次为施肥>不施肥,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N>K>P;施肥量与产量间的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典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施肥量与产量、经济效益间的关系。[结论]综合考虑,试验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为最高产量27 871.5 kg/hm^2,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56.90、53.40、243.7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的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56.30、53.10、241.50 kg/hm^2,最佳经济效益为191 356.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施肥模型 3414”试验方案 产量 产值
下载PDF
基于多种肥效模型和Monte Carlo法的水稻“3414”肥效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榕彬 林瑞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6期20-22,共3页
应用3类肥效模型和Monte Carlo法,对水稻"3414"田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N>P>K;N、P、K任意2种肥料在2水平施用时,均有利于第3种肥料肥效的发挥;最高产量和最高施肥利润的函数均为三... 应用3类肥效模型和Monte Carlo法,对水稻"3414"田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N>P>K;N、P、K任意2种肥料在2水平施用时,均有利于第3种肥料肥效的发挥;最高产量和最高施肥利润的函数均为三元二次肥效函数,最高产量和最高施肥利润分别为8 567.92 kg/hm2和17 165.59元/hm2,对应的纯N、P2O5、K2O的比例分别为1∶0.51∶0.56和1∶0.52∶0.52;产量高于8 500kg/hm2的纯N、P2O5、K2O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51.11~185.43、75.65~96.65、81.81~108.12 kg/hm2,利润高于17 000元/hm2的纯N、P2O5、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0.97~157.24、62.12~83.95、59.01~86.5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效模型 MONTE Carlo法 水稻 3414”试验
下载PDF
新乡市不同肥力水平棉花“3414”肥料效应研究 Ⅰ.棉花氮、磷、钾优化施肥配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永祥 宋小顺 陈荣江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50-54,56,共6页
通过棉花氮、磷、钾"3414"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分别建立获嘉位庄高产田、延津东屯中高产田、卫辉虎头庄中低产田以籽棉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钾三元二次回归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分别求得3个试点高产的N、... 通过棉花氮、磷、钾"3414"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分别建立获嘉位庄高产田、延津东屯中高产田、卫辉虎头庄中低产田以籽棉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钾三元二次回归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分别求得3个试点高产的N、P2O5、K2O最优施肥配比为:位庄高产点施N 380.3~394.94 kg/hm2、P2O5192.81~200.23 kg/hm2、K2O 297.80~311.4 kg/hm2,籽棉产量可达4 456.07~4 483.42 kg/hm2;延津东屯中高产点,施N 94.08~112.54 kg/hm2、P2O5 48.85~59.0 kg/hm2、K2O 263.34~277.96 kg/hm2,期望产量为3 906.63~3 962.18 kg/hm2;卫辉虎头庄中低产点,施N 243.76~271.59 kg/hm2、P2O5 210.48~214.00 kg/hm2、K2O 286.73~301.02 kg/hm2,期望产量为3 317.41~3 352.80 kg/hm2。并对各类模型的两因素互作效应及单因素效应作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3414”试验设计 施肥模型 模拟寻优 技术参数
下载PDF
马铃薯“3414+1”肥效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陆家环 王榜列 +2 位作者 王仕玥 王家琴 杨少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48-50,共3页
在贵州省金沙县,以马铃薯品种会-2为试材,肥料种类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和有机肥(牛圈肥),设置"3414+1"肥效试验(化肥施用设计为3414设计、有机肥施用为基施15 000 kg/hm2,其中尿素80%作基肥、10%在齐苗期作第1次追肥、10... 在贵州省金沙县,以马铃薯品种会-2为试材,肥料种类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和有机肥(牛圈肥),设置"3414+1"肥效试验(化肥施用设计为3414设计、有机肥施用为基施15 000 kg/hm2,其中尿素80%作基肥、10%在齐苗期作第1次追肥、10%在现蕾期作第2次追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全部作基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旨为确定该区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结果表明:施肥后推迟了马铃薯生育时期,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施尿素391.3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和氯化钾660 kg/hm2效果最好,马铃薯产量最高(13 873.5 kg/hm2,较CK增产95.6%)且单位面积纯收益最大(28 417.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3414+1试验设计 肥效试验 施肥量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甘薯“3414”肥效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彭丝珊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12-14,共3页
应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甘薯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最高产量为1690.6 kg,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2.2 kg、3.4 kg、16.6 kg;最佳经济效益的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1.9 kg、3.4 kg、16.0 kg,最佳经... 应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甘薯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最高产量为1690.6 kg,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2.2 kg、3.4 kg、16.6 kg;最佳经济效益的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1.9 kg、3.4 kg、16.0 kg,最佳经济效益为1688.8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肥效模型 3414试验方案
下载PDF
基于VB的“3414”试验回归分析
10
作者 章宇宸 邹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4期200-201,206,共3页
根据数理统计中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运用VB语言及其编程方法完成对n次完全重复或部分重复下的试验数据分析,通过对回归模型、设计参数进行调整,使该回归分析方法在回归试验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 VB回归分析 设计参数 3414”试验 试验小区
下载PDF
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新农1号’狗牙根再生体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莉 李培英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2-589,603,共9页
以‘新农1号’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成熟颖果为材料,通过正交法探讨激素、外源添加物等对狗牙根愈伤诱导、继代及分化的影响,优化‘新农1号’狗牙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新农1号’狗牙根愈伤诱导的影响程度为2,4-... 以‘新农1号’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成熟颖果为材料,通过正交法探讨激素、外源添加物等对狗牙根愈伤诱导、继代及分化的影响,优化‘新农1号’狗牙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新农1号’狗牙根愈伤诱导的影响程度为2,4-D>6-BA>脯氨酸;优化诱导培养基为添加2,4-D(2.0 mg·L^(-1))+6-BA(0.01mg·L^(-1))+脯氨酸(200mg·L^(-1))的MS培养基,此时愈伤诱导率达69.5%;对继代增殖而言,各因子对胚性愈伤诱导率、愈伤增殖率、褐化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对胚性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程度为2,4-D>ABA>6-BA,对愈伤增殖率的影响程度为6-BA>ABA>2,4-D,对褐化率的影响程度为2,4-D>6-BA>ABA。综合3个指标结果认为,‘新农1号’狗牙根愈伤继代的优化培养基为2,4-D(2.0mg·L^(-1))+6-BA(0.20 mg·L^(-1))+ABA(2.0 mg·L^(-1))的MS培养基,其胚性愈伤率和愈伤增殖率分别可达71.67%和61.67%,且褐化率较低;对分化而言,优化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mg·L^(-1)),小植株形成强度可达4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1号’狗牙根 正交试验法 再生体系
下载PDF
l^1鲁棒辨识:最小二乘算法及试验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昇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2-496,502,共6页
现有的l^1鲁棒辨识方法依赖于观测数据自的起始时刻因而不能用来辨识时变系统,针对该问题基于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l^1鲁棒辨识算法。该算法与观测窗的起始时刻无关,可用于时变系统的辨识,证明了当试验输入为持续激励信号时所提出的算... 现有的l^1鲁棒辨识方法依赖于观测数据自的起始时刻因而不能用来辨识时变系统,针对该问题基于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l^1鲁棒辨识算法。该算法与观测窗的起始时刻无关,可用于时变系统的辨识,证明了当试验输入为持续激励信号时所提出的算法为本质最优算法,进一步证明了周期持续激励序列为最优试验信号,并给出了辨识误差紧界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鲁棒辨识 最小二乘算法 试验设计 系统辨识 时变系统
下载PDF
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优化
13
作者 苗红 郭葆玉 +1 位作者 杨旭 袁鹏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30-832,共3页
目的 :优化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 1(rhu MCP- 1)在大肠杆菌 DE3中的表达 ,生产 rhu MCP- 1。 方法 :应用 NBS15 L T.DR发酵罐 ,研究了诱导时不同的 p H值、温度、搅拌速率、通气量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浓度对表达的影响 ,并... 目的 :优化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 1(rhu MCP- 1)在大肠杆菌 DE3中的表达 ,生产 rhu MCP- 1。 方法 :应用 NBS15 L T.DR发酵罐 ,研究了诱导时不同的 p H值、温度、搅拌速率、通气量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浓度对表达的影响 ,并利用正交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结果 :正交试验表明溶氧条件对 rhu MCP- 1表达水平的影响较显著 ,其中搅拌速率和通气量为最大的影响因素 ,搅拌速率为 30 0 r/ m in和通气量 10 L / min时 ,表达水平最高 ,重组蛋白的含量可达 40 %以上。 结论 :本实验为该工程菌的中试提供了最佳的表达诱导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大肠杆菌 正交设计试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国审棉种锦科杂1号高产优质配方施肥的研究
14
作者 孙长法 艾箫 +1 位作者 陈荣江 胡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8,共4页
根据锦科杂1号氮、磷、钾"3414"回归设计试验资料,建立了以皮棉产量为目标函数的NPK、NP、NK、PK、N、P、K 3类7种肥料效应模型,通过模拟寻优,分别求得7种模型的施肥配比,进而对7种模型提供的施肥决策及期望产量进行经济效益... 根据锦科杂1号氮、磷、钾"3414"回归设计试验资料,建立了以皮棉产量为目标函数的NPK、NP、NK、PK、N、P、K 3类7种肥料效应模型,通过模拟寻优,分别求得7种模型的施肥配比,进而对7种模型提供的施肥决策及期望产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比较,筛选出PK二元二次回归模型(N固定于"2"水平)提供的施肥量,即施纯N 300 kg/hm2、P2O5134.24 kg/hm2、K2O 218.0 kg/hm2,其期望皮棉产量可达1 791.0 kg/hm2,产投比11.37.可作为本品种兼顾高产高效生产的推荐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科杂1号棉种 回归设计 施肥模型 经济效益 推荐施肥量
下载PDF
“电科1号”综合电子信息试验船总体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盛春 屈駸宇 +1 位作者 张海清 张学庆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3,42,共5页
"电科1号"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内首艘军民两用综合电子信息试验船,可作为海上移动信息节点常态化运行。文章简要介绍该船的系统定位、设计特点及关键技术,具体论述开放式体系架构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模块... "电科1号"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内首艘军民两用综合电子信息试验船,可作为海上移动信息节点常态化运行。文章简要介绍该船的系统定位、设计特点及关键技术,具体论述开放式体系架构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模块化方舱设计及船基多源数据综合技术等方面,为后续同类船舶总体设计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科1 综合电子信息试验船 总体设计 电磁兼容 模块化方舱
下载PDF
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从红岭实验小学到“8+1”建筑联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周红玫 《时代建筑》 2020年第2期54-61,共8页
文章回溯了"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以时间轴上三个核心创新事件——红岭实验小学实践、"8+1"建筑联展以及腾挪校舍为代表,呈现新校园行动计划的具体过程和解题关键点。分析了策划和执行中问题矛盾、解题思路及持续影... 文章回溯了"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以时间轴上三个核心创新事件——红岭实验小学实践、"8+1"建筑联展以及腾挪校舍为代表,呈现新校园行动计划的具体过程和解题关键点。分析了策划和执行中问题矛盾、解题思路及持续影响,并反思从"个案到范式"、从"先锋到常态"的管理实践经验,以冀为高密度城市建设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及场地自然人文精神的新校园、可持续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及高效优质的设计管理提供改革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 红岭实验小学 “8+1”建筑联展 设计本体 校舍腾挪 高密度校园 城市策动 设计管理机制 建筑师负责制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白叶一号茶叶产量、品质及茶花生物量的影响
17
作者 曾廷廷 席亚楠 +5 位作者 王静 张小琴 代文典 宋绍光 谭璨灿 王家伦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
采用“3414”不完全区组正交设计的氮(N)、磷(P_(2)O_(5))、钾(K_(2)O)3因子施肥试验(N_(0)P_(0)K_(0)、N_(0)P_(2)K_(2)、N_(1)P_(2)K_(2)、N_(2)P_(0)K_(2)、N_(2)P_(1)K_(2)、N_(2)P_(2)K_(2)、N_(2)P_(3)K_(2)、N_(2)P_(2)K_(0)、N_... 采用“3414”不完全区组正交设计的氮(N)、磷(P_(2)O_(5))、钾(K_(2)O)3因子施肥试验(N_(0)P_(0)K_(0)、N_(0)P_(2)K_(2)、N_(1)P_(2)K_(2)、N_(2)P_(0)K_(2)、N_(2)P_(1)K_(2)、N_(2)P_(2)K_(2)、N_(2)P_(3)K_(2)、N_(2)P_(2)K_(0)、N_(2)P_(2)K_(1)、N_(2)P_(2)K_(3)、N_(3)P_(2)K_(2)、N_(1)P_(1)K_(2)、N_(1)P_(2)K_(1)、N_(2)P_(1)K_(1)),通过测定白叶一号茶叶产量、品质、茶花生物量,拟合氮、磷、钾与茶叶产量及茶花生物量的肥料效应方程,结合不同氮磷钾配施条件下茶叶的品质性状确定施肥量。结果表明,N_(2)P_(1)K_(2)施肥处理茶叶产量仅次于N_(2)P_(2)K_(0)、N_(2)P_(1)K_(1)和N_(2)P_(2)K_(3),茶花生物量仅高于N_(0)P_(2)K_(2),茶叶产量占茶花生物量百分比为13.5%,高于其他施肥处理。N_(2)P_(1)K_(1)施肥处理茶叶产量占茶花生物量百分比仅次于N_(2)P_(1)K_(2)处理,但其春茶茶多酚、酚氨比、儿茶素含量最低,品质最优,其中茶多酚含量为14.31%、儿茶素含量为6.64%,均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通过拟合氮、磷、钾肥和茶叶产量的三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解析推荐施肥量为氮(N)349~526 kg/hm^(2)、磷(P_(2)O_(5))0~56 kg/hm^(2)、钾(K_(2)O)0~145 kg/hm^(2),推荐最佳施肥量为氮(N)349 kg/hm^(2)、磷(P_(2)O_(5))56 kg/hm^(2)、钾(K_(2)O)0 kg/hm^(2)。该茶园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较高,综上所述,推荐最佳施肥量为氮(N)349 kg/hm^(2)、磷(P_(2)O_(5))56 kg/hm^(2)、钾(K_(2)O)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一号 3414”肥效试验设计 茶叶产量及品质 茶花生物量 施肥量
下载PDF
不同肥料配比对甜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宋毓雪 陈小娥 +2 位作者 魏让 陈庆富 黄凯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3,共5页
为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甜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荞的高产材料‘丰甜1号’为试验对象,进行不同肥料处理,测定了‘丰甜1号’的主茎分枝等植物学性状以及最终产量和品质,并对其籽粒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N、P、K配比对... 为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甜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荞的高产材料‘丰甜1号’为试验对象,进行不同肥料处理,测定了‘丰甜1号’的主茎分枝等植物学性状以及最终产量和品质,并对其籽粒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N、P、K配比对‘丰甜1号’的产量及品质存在明显影响。适宜的氮磷钾水平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可使‘丰甜1号’增产38.69%(N3)、24.97%(P1)、31.99%(K3);使总淀粉含量增加21.28%(N3)、0%(P0)、15.25%(K3);蛋白质含量增加6.25%(N2)、63.92%(P2)、26.33%(K2);黄酮含量增加6.25%(N3)、0%(P2)、41.67%(K2);总膳食纤维含量增加44.03%(N2)、27.13%(P2)、8.11%(K2);N1P2K2和N1P2K1处理时的持水率和膨胀力最高,N0P0K0和N1P2K2处理最低;N0P2K2和N1P2K1处理时‘丰甜1号’对不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的吸附能力最强,N2P1K1和N0P0K0处理时对不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吸附能力最弱。综合产量、品质的测定结果,认为N2P1K1处理在14个肥料水平中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甜1号’甜荞 3414”肥料设计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夏玉米氮肥减量化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朝玉 高峻岭 +2 位作者 张继余 李振清 朱丕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3,共4页
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中高肥力条件下,对夏玉米氮肥减量化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最高产量的农艺措施为N 206.04~237.96 kg/hm2、K2O 109.57~129.44 kg/hm2、种植密度69 270.0~71 479.5株/hm2。获得最高... 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中高肥力条件下,对夏玉米氮肥减量化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最高产量的农艺措施为N 206.04~237.96 kg/hm2、K2O 109.57~129.44 kg/hm2、种植密度69 270.0~71 479.5株/hm2。获得最高净产值的农艺措施为N132.32~171.20 kg/hm2、K2O 86.11~108.01 kg/hm2、种植密度70 916.3~73 127.3株/hm2。氮肥适当减少用量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密度,可以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减量化 3414”设计
下载PDF
施肥量与灌溉量对黑龙江省黑土区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炜 谷思玉 +1 位作者 白雅梅 赵京考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4,共6页
合理的水稻施肥量和灌水量是充分利用养分和水分、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研究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由草甸黑土发育的水稻土的水稻田上进行的、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的氮、磷、钾施肥与灌水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求得哈尔滨... 合理的水稻施肥量和灌水量是充分利用养分和水分、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研究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由草甸黑土发育的水稻土的水稻田上进行的、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的氮、磷、钾施肥与灌水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求得哈尔滨地区水稻的综合推荐施肥量为:水稻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67.4 kg·hm-(2N)、27.9 kg·hm-(2P2O5)和52.8 kg·hm-(2K2O);分蘖中期-成熟期的较为合理的灌水方式为薄层浅灌。氮肥在85%饱和含水量与100%饱和灌水量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交互作用,证明氮肥可以增加低水平灌水的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3414”试验设计 施肥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