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横联结中催生的创造性(三)——3D音响空间中的创作思维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倩 沈叶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5-83,共9页
作为这个当代电子音乐的四篇系列研究之三,该文介绍了音响空间思维的产生和发展,着重探讨了电子音乐技术对构筑当代三维音响空间的贡献,以及不同作曲家在追求音响"空间化"中的独特创作观念的由来、形成、联系与发展。最后从... 作为这个当代电子音乐的四篇系列研究之三,该文介绍了音响空间思维的产生和发展,着重探讨了电子音乐技术对构筑当代三维音响空间的贡献,以及不同作曲家在追求音响"空间化"中的独特创作观念的由来、形成、联系与发展。最后从当代电子3D音响空间音乐的"不可转述性",探讨现今和将来音响空间创作技术与观念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音乐 空间化 虚境 3d音响空间 不可转述性 Ambisonics HOA 波场合成 VBAP ZKM IRCAM SPAT CCRMA 亨瑞·布兰特
下载PDF
由《节气·中国》初探三维菁彩声的节目制作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梓元 《演艺科技》 2023年第2期46-52,共7页
以系列节目《节气·中国》中的清明篇的菁彩声制作为例,探讨菁彩声节目制作后期合成的思路、方式、工作流程,以及菁彩声音响空间的设计和操作设置。
关键词 菁彩声 三维声 节目制作 工程模板 三维空间设计 声像设计
下载PDF
两种不同剖分方式的声线束追踪法声衰减计算
3
作者 王海波 余志 蔡铭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3期67-7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剖分的声线束追踪算法,对两种不同剖分方式算法进行比较。算法采用三棱柱和四面体两种空间剖分方式对声源点、障碍物所在空间结构进行剖分;利用得到的剖分结构快速追踪声线束并生成树形结构体;反向追踪声线束生成路径... 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剖分的声线束追踪算法,对两种不同剖分方式算法进行比较。算法采用三棱柱和四面体两种空间剖分方式对声源点、障碍物所在空间结构进行剖分;利用得到的剖分结构快速追踪声线束并生成树形结构体;反向追踪声线束生成路径并结合声音排放传播模型得到三维空间声场;对两种剖分方式在计算精度、效率上进行比较,并对其误差和局限性进行讨论。完成该算法模型建立和比较,并通过实验对其进行检验。实验数据显示算法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精确度,两种剖分方式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三维空间声传播 空间剖分 声线束追踪法 算法比较
下载PDF
音视频新技术与文旅的融合及创新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增来 《演艺科技》 2021年第5期19-23,共5页
梳理音视频技术与文旅的关系,并从音频、视频以及控制三个维度阐述音视频新技术发展带来的“代入感”和“智能控制”,强调多维度的技术融合在现代文旅呈现中的必要性及对相关应用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音视频技术 文旅演艺 沉浸式扩声 电子声学环境可变 三维映射 沉浸式空间 声光电一体化控制 融合
下载PDF
水上水下空间可视化在地质遗迹开发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丽佳 李卫海 +1 位作者 尤永春 任卫波 《北京测绘》 2022年第7期915-918,共4页
地质遗迹具有不可再生性,人类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利用是通过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实现的。本文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和无人船搭载多波速测深系统,获取了东莞市石排镇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公园水上水下一体化实景三维模型。... 地质遗迹具有不可再生性,人类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利用是通过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实现的。本文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和无人船搭载多波速测深系统,获取了东莞市石排镇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公园水上水下一体化实景三维模型。通过对典型区域的处理分析,实现了地质公园后期开发的预判,为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生态重建、地球科学科普以及地学旅游等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对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测量 多波束测深 三维实景建模 水下空间可视化 地质遗迹 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