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3D-TOF与3D-SPACE序列对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赵洪波 刘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81-0084,共4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中有误诊、漏诊情况,就磁共振3D-TOF与3D-SPACE序列诊断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和探究。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所有研究人员都用磁共振3D-TOF序列和3D-SPACE序列进行扫查,对比和分析两种磁共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中有误诊、漏诊情况,就磁共振3D-TOF与3D-SPACE序列诊断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和探究。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所有研究人员都用磁共振3D-TOF序列和3D-SPACE序列进行扫查,对比和分析两种磁共振序列的诊断结果。结果 (1)磁共振3D-TOF和3D-SPACE两种序列阳性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脑上动脉在责任血管压迫中的占比最高,其次是小脑下前动脉及小脑下后动脉,椎动脉占比最低。结论 磁共振3D-TOF与3D-SPACE序列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能够明确责任血管位置,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3d-tof 3D-SPACE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诊断效能
下载PDF
3.0T磁共振3D-FIESTA序列联合3D-TOF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晓会 孙泓泓 +3 位作者 申富坤 张晓娜 张秋娟 白芝兰 《西部医学》 2012年第8期1616-1617,1621,共3页
目的探讨3.0T MR 3D-FIESTA(3D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 state acquisation,3D-FIESTA)和3D-TOF序列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临床怀疑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患者分别以3.0T磁共振3D-FIESTA序列和3D-TOF序列行... 目的探讨3.0T MR 3D-FIESTA(3D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 state acquisation,3D-FIESTA)和3D-TOF序列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临床怀疑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患者分别以3.0T磁共振3D-FIESTA序列和3D-TOF序列行桥小脑角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小密度投影行后处理。结果3D-FIESTA显示血管压迫24例,3D-TOF序列显示22例,2例显示欠佳,不能准确诊断。24例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均证实有血管压迫,压迫血管共35根,分别为小脑前下动脉14例,小脑后下动脉17例,椎动脉2例,静脉2例。结论FIESTA和TOF序列联合应用能准确定位血管走向及其与神经的关系,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影像学资料,以保证手术准确、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FIESTA 3d-tof 血管性神经压迫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3D-TOF联合3D-FIESTA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喻雯 胡兴越 +2 位作者 倪建芳 金珏 陈颖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的三维时间飞跃序列(3D-TOF)联合三维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序列(3D-FIESTA)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的诊断价值,以及责任血管构成和易诱发三叉神经痛的血管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和80例非三叉神经...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的三维时间飞跃序列(3D-TOF)联合三维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序列(3D-FIESTA)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的诊断价值,以及责任血管构成和易诱发三叉神经痛的血管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和80例非三叉神经痛患者3D-TOF和3D-FIESTA磁共振图像。将三叉神经痛患者患侧106侧作为患侧组,健侧104侧作为健侧组,非三叉神经痛患者双侧160侧作为对照组;针对三叉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分为5个型(无血管、远离、接近、接触、压迫);比较各组间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责任血管构成等差异。结果健侧组与对照组神经与血管关系分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组神经与血管关系阳性率(接触+受压变形)为75.47%,明显高于健侧组15.38%和对照组16.25%(P<0.05)。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SCA)占71.25%,小脑前下动脉(AICA)占20.00%,单纯基底动脉(BA)占2.50%,BA联合SCA占3.75%,SCA联合AICA占1.25%,静脉占1.25%。结论磁共振3D-TOF联合3D-FIESTA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重要病因,主要责任血管为S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 3d-tof 3D-FIESTA
下载PDF
3D-TOF法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旭玉 王立军 +1 位作者 戴险峰 陈建波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年第5期388-389,共2页
目的通过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对照分析,探讨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颅内动脉瘤均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所有病例均作3D-TOF-MRA和DSA检查,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 目的通过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对照分析,探讨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颅内动脉瘤均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所有病例均作3D-TOF-MRA和DSA检查,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有34个动脉瘤,MRA+原始图像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4.12%,MR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为88.24%,MRA+原始图像及MR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3D-TOF法MRA能无创有效地诊断颅内动脉瘤,在检查颅内动脉瘤时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3d-tof 磁共振血管造影 诊断
下载PDF
DWI、3D-TOF MRA和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卢东霞 李文华 +2 位作者 陈曦 王殿峰 张凤翔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TIA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DWI、3D-TOF MRA和3D... 目的旨在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TIA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DWI、3D-TOF MRA和3D-ASL扫描,比较3种扫描方法对TIA的诊断价值。结果 74例患者,经DWI序列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现象,均显示为阴性,3D-TOF MRA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与3D-ASL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3D-TOF MRA扫描诊断准确率与3D-AS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ASL、3D-TOF MRA和DWI检查方法在TIA诊断中各有优点和不足,都能从不同方面反映脑部的特征,从而为临床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WI 3d-tof MRA 3D-ASL
下载PDF
3D-TOF-MRA与3D-FIESTA联合3D-TOF-MRA对面肌痉挛术前评估价值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元良 罗正祥 +1 位作者 许璐 朱水兵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630-635,共6页
目的以微血管减压术(MVD)为金标准,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并间接比较3D-TOF-MRA与3D-FIESTA+3D-TOF-MRA对单侧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网、万方、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 目的以微血管减压术(MVD)为金标准,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并间接比较3D-TOF-MRA与3D-FIESTA+3D-TOF-MRA对单侧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网、万方、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4、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利用相对比值间接比较二者的评估价值。结果经筛选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1篇,共计6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单侧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术前评估价值,3D-FIESTA+3D-TOF-MRA与3D-TOF-MRA的Sen合并、Spe合并、+LR、-LR、DOR分别为0.97(95%CI:0.95~0.99),0.85(95%CI:0.81~0.88),6.15(95%CI:4.26~8.87),0.04(95%CI:0.02~0.08),168.23(95%CI:73.19~386.72)与0.89(95%CI:0.85~0.93),0.72(95%CI:0.66~0.78),3.66(95%CI:12.24~5.99),0.13(95%CI:0.06~0.3),29.21(95%CI:10.38~82.17)。3D-FIESTA+3D-TOF-MRA与3D-TOF-MRA间接比较结果RDOR为5.76(95%CI:4.71~7.05)。结论在单侧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术前评估方面,3D-FIESTA+3D-TOF-MRA相较于3D-TOF-MRA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tof-MRA 3D-FIESTA 单侧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 META分析
下载PDF
磁共振3D-TOF与VIBE序列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党计锋 王伟霞 +2 位作者 赵埴飚 潘兴利 贾耀 《中外医疗》 2016年第9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法扫描序列(3D-TOF)与容积内插屏气扫描序列(VIBE序列)对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诊断价值。方法在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纳入96例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并采用3D-TOF序列与VIBE序列大...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法扫描序列(3D-TOF)与容积内插屏气扫描序列(VIBE序列)对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诊断价值。方法在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纳入96例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并采用3D-TOF序列与VIBE序列大、小体素模式对患者进行扫描,记录患者三叉神经周围的血管数目,计算并分析患者的SNR(图像信号噪声比)和CNR(对比噪声比)。结果 3D-TOF序列及VIBE序列直观地呈现了原始图像中难以明确判断的血管的走向及血管压迫与患者症状的关系,96例患者中,24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2例患者的责任血管位于右侧小脑的上动脉,9例患者位于小脑前的下动脉,3例患者位于右侧的小脑的上动脉桥静脉及前下动脉,且三叉神经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90例,与周围血管无压迫或接触6例,阳性率为94%,同时,经3D-TOF序列扫描显示血管的数目少于VIBE序列扫描显示的数目,VIBE序列高于3D-TOF序列。结论联合3D-TOF序列与VIBE序列可克服两种序列的缺点,提高神经血管的成像速度并明确分辨出不同大小和血流速度的责任动脉,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tof序列 VIBE序列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对动眼神经颅内段显示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靖 吴丽莉 +2 位作者 黄立新 周军 朱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82-83,共2页
目的联合应用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对动眼神经颅内段显示能力进行评价。方法 30例正常志愿者行颅脑MRI 3D-FIESTA及3D-TOF序列成像,常规FSE T2WI序列成像,应用AW4.4诊断工作站后处理技术对动眼神经的颅内走行情况进行显示,比较MR... 目的联合应用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对动眼神经颅内段显示能力进行评价。方法 30例正常志愿者行颅脑MRI 3D-FIESTA及3D-TOF序列成像,常规FSE T2WI序列成像,应用AW4.4诊断工作站后处理技术对动眼神经的颅内走行情况进行显示,比较MRI 3D-FIESTA及3D-TOF成像序列与常规FSE T2WI成像序列对动眼神经颅内段显示的差异。结果 30例正常志愿者中联合应用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动眼神经脑池段100%可清晰显示;海绵窦段:63.8%可以清晰显示,33.3%部分显示,3.4%未见确切显示。常规FSE T2WI序列可节段性显示部分动眼神经脑池段及海绵窦段,脑池段0%完全显示,43.3%部分显示,56.67%未见显示;海绵窦段:0%完全显示,36.67%部分显示,63.33%未见显示。结论联合MRI 3D-FIESTA序列及3D-TOF MRA序列扫描可以清晰显示动眼神经脑池段与邻近血管的解剖位置关系,对于动眼神经海绵窦段,3D-FIESTA序列及3D-TOF序列扫描动眼神经大部分可以显示,但是也有一部分显示欠清晰,少数动眼神经海绵窦段未能显示,因此联合应用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可见较好的显示动眼神经颅内走形情况,并提供动眼神经与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且明显优于常规MRI FSE T2W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FIESTA 3d-tof 动眼神经
下载PDF
3D-TOF 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剑 翁海仁 +1 位作者 顾杰 袁帅 《影像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序列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3.0T超导磁共振对26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颅脑MR平扫及MRA检查,其中有36例经DSA确诊有动脉瘤。结果:磁共振3D-TOF序列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大小、瘤...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序列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3.0T超导磁共振对26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颅脑MR平扫及MRA检查,其中有36例经DSA确诊有动脉瘤。结果:磁共振3D-TOF序列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大小、瘤颈宽度等信息,尤其对Willis环周围的动脉瘤显示较好,对诊断有很大帮助。结论:磁共振3D-TOF序列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3d-tof 脑动脉瘤
下载PDF
高场强MRI常规序列及3D-TOFMRA诊断烟雾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晓旻 丁蔚 梁繁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9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高场强MRI常规序列及3D-TOFMRA诊断烟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烟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进行高场强MRI常规序列及3D-TOFMRA诊断,分析诊断结果以及影像学征象。结果 MRI示:12例... 目的分析高场强MRI常规序列及3D-TOFMRA诊断烟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烟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进行高场强MRI常规序列及3D-TOFMRA诊断,分析诊断结果以及影像学征象。结果 MRI示:12例脑梗死,占40%;8例脑出血,占26.7%;6例侧脑室、放射冠区、半卵圆心缺血灶,占20%;2例脑萎缩,占6.7%,2例脑软化灶合并胶质增生,占6.7%。MRI扩散加权成像显示:病灶弥散受限,脑实质可见斑点状、片状改变。MRA示: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近端以及颈内动脉远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闭塞或狭窄,其中5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狭窄后有明显扩张,占16.7%;其中9例双侧或者单侧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均有所缺失,占30%。29例双侧单脑后动脉内向上有明显增粗,占96.7%;25例颅底烟雾状血管明显增多,占83.3%;其中2例颅底烟雾状血管减少,占6.7%。结论高场强MRI常规序列及3D-TOFMRA检查可有效提高烟雾病的诊断准确率,并对其影像学特征做出准确的分析,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磁共振成像) 常规序列 3d-tof(三维时间飞跃法) MRA(磁共振血管成像) 烟雾病
下载PDF
3D-TOF-MRA对椎-基底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宏 张秀玲 王智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动脉血管成像(3D-TOF-MRA)对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2019.1至2021.12期间因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入院的240例中,其中确诊为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的95例为疾病组(病变组),145例均为非...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动脉血管成像(3D-TOF-MRA)对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2019.1至2021.12期间因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入院的240例中,其中确诊为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的95例为疾病组(病变组),145例均为非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非病变组)。240例同时都有3T 3D-TOF-MRA和DSA检查完整资料。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比两种方法对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异常类型的一致性,最后评价3D-TOF-MRA与对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3D-TOF-MRA与DSA评估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异常类型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74、0.862;对照DSA“金标准”3D-TOF-MRA诊断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74%、92.41%、93.33%。结论 3D-TOF-MRA可以清楚显示颅内椎-基底动脉及主要分支的狭窄、闭塞动脉瘤、夹层等异常,具有等同DSA的诊断价值,与DSA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tof-MRA DSA 椎-基底动脉 血管病变
下载PDF
DWI和3D-TOF法MRA在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戚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3D-TOF法血管成像(MRA)在脑梗死中临床诊断价值,区分多发梗死灶中急性和非急性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72例脑梗死发病不同时间的病例行常规MRI、DWI序列及3D-TOF血管成...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3D-TOF法血管成像(MRA)在脑梗死中临床诊断价值,区分多发梗死灶中急性和非急性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72例脑梗死发病不同时间的病例行常规MRI、DWI序列及3D-TOF血管成像扫描,并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分期比较及分析。结果MRI平扫T2加权像在发病12 h后才能隐约见到稍高信号的病灶,而DWI最早可在发病2 h发现缺血灶,3D-TOF血管成像不仅能显示脑动脉的狭窄、闭塞、动脉硬化还能显示侧枝循环情况。结论DWI可以明确诊断急性,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3D-TOF技术MRA可快速而准确地显示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相应的脑梗死,2者结合对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及评价疗效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半暗带 3d-tof
下载PDF
3D-TOF MRA技术诊断脑Willis环变异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0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3D-TOFMRA成像在Willis环解剖变异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无颅内明显病变患者的3D-TOFMRA图像。根据Willis环的完整情况分为I型、Ⅱ型、Ⅲ型和IV型。MRA中没有被显示动脉被认定成缺如,对称性动脉一侧直径<1/2... 目的:探讨3D-TOFMRA成像在Willis环解剖变异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无颅内明显病变患者的3D-TOFMRA图像。根据Willis环的完整情况分为I型、Ⅱ型、Ⅲ型和IV型。MRA中没有被显示动脉被认定成缺如,对称性动脉一侧直径<1/2对侧直径者被认为是发育不全,详细统计各型所占的比例。结果:150例中Willis环完整(I型)55例,占36.67%;Willis环前循完整后循环不完整(Ⅱ型)70例,占46.67%;Willis环前循环表现为不完整,后续循环完整(Ⅲ型)8例,占5.33%;Willis环前、环后循环均表现为不完整(IV)型17例,占11.33%。95例Willis环变异的图像中,大脑前动脉变异70例,占73.68%,大脑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复合变异26例,占27.37%。结论:3D-TOFMRA成像可清楚显示Willis各组成动脉,对其解剖变异及分型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tof MRA技术 脑Willis环 变异
下载PDF
3D-TOFMRA在脑动静脉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航 《临床研究》 2016年第8期180-180,共1页
目的:探究3D-TOF MRA在脑动静脉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就我院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之收确诊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50例,分别进行3D-TOF MRA和DSA检查,观察分析两手检测手段的影像学表现及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对比。结果3D-TOF... 目的:探究3D-TOF MRA在脑动静脉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就我院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之收确诊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50例,分别进行3D-TOF MRA和DSA检查,观察分析两手检测手段的影像学表现及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对比。结果3D-TOF MRA检出48例脑动静脉畸形,检出率为96%,DSA检出率为100%,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TOF MRA检查效果、准确性和DSA相近,几乎可以替代DSA检查,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图像信息,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tof MRA 脑动静脉畸形 诊断
下载PDF
3D-TOF MRA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15
作者 高玉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术后随访 3d-tof MRA 三维血管成像 DSA检查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三叉神经脑池段及其邻近血管的磁共振3D-TOF和3D-CISS两种序列的比较
16
作者 朱大光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9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3D-CISS和3D-TOF两种不同序列在检查三叉神经、周围血管空间关系方面的优缺点。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其设定场强为1.5T。选择不同序列分别对48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通过此次研究显... 目的探讨磁共振3D-CISS和3D-TOF两种不同序列在检查三叉神经、周围血管空间关系方面的优缺点。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其设定场强为1.5T。选择不同序列分别对48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通过此次研究显示:3D-CISS序列下的核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的横断截面。而且3D-CISS序列对三叉神经脑池段及其分支、邻近血管的显示能力要明显好于3D-TOF序列,两者的差异显著(P<0.01),故有统计学分析的意义。结论 3D-CISS序列具有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辩率高等优点,其对三叉神经及微小血管的显示能力均比3D-TOF序列好,二者联合使用,可使责任血管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 3D-CISS 3d-tof
下载PDF
3D-TOF相机在空间近距离目标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玉志 卢纯青 王立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9,共7页
3D-TOF相机具有同时获取目标的灰度和深度图像的功能,从而能够实时得到目标物体的三维点云,实现三维成像.主要介绍了3D-TOF相机的工作机理以及应用场景等,同时模拟空间近距离目标探测的应用对目标进行成像研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对目标... 3D-TOF相机具有同时获取目标的灰度和深度图像的功能,从而能够实时得到目标物体的三维点云,实现三维成像.主要介绍了3D-TOF相机的工作机理以及应用场景等,同时模拟空间近距离目标探测的应用对目标进行成像研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对目标物成像的影响因素以及相机的误差来源和误差的校正方法,并通过相机对深度信息的获取,对相机的距离探测精度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tof相机 三维成像 精度
下载PDF
3.0 T MRI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18
作者 金军 汤小俐 +3 位作者 香辉 王小宜 陈玲 李莲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3.0 T MRI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湘雅医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病例资料,将术前3D-TOF序列联合3D-FIE... 目的探讨3.0 T MRI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湘雅医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病例资料,将术前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检查情况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7例患者术前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显示:症状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阳性173例,阳性率达92.3%,MVD术发现血管神经压迫179例,阳性率达95.6%。其中小脑上动脉73例(40.8%)、小脑前下动脉28例(15.4%)、基底动脉17例(9.8%)、小脑后下动脉5例(3.2%)、复合压迫35例(20.2%)、静脉11例(6.2%)。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显示无血管压迫14例,阴性率7.7%,而术中发现无责任血管10例,阴性符合率58.8%。症状对侧血管压迫阳性20例,假阳性率10.7%,两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3D后处理重建能相对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3d-tof序列 3D-FIESTA序列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D-slicer基于3D-FIESTA及3D-TOF序列在面肌痉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哲 周星辰 +3 位作者 巢青 崔颖 束汉生 王大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在基于3.0T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的影像重建对面肌痉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的诊断及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06—2023-06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在基于3.0T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的影像重建对面肌痉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的诊断及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06—2023-06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患者30例且手术中证实均存在动脉压迫;术前患者行3D-FIESTA及3D-TOF磁共振检查后预判责任血管,再次利用3D-slicer影像处理软件在3D-FIESTA及3D-TOF序列基础上三维重建合成责任血管及走形,比较其诊断的差异及优势。结果其中面肌痉挛24例,三叉神经痛6例,术中证实24例动脉压迫性面肌痉挛责任血管18例为同侧小脑前下动脉压迫,6例为同侧小脑后下动脉或其分支血管压迫;6例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证实责任血管均为同侧小脑上动脉;3D-FIESTA联合3D-TOF对责任血管的诊断率73.3%(22/30),3D-slicer基于3D-FIESTA-C及3D-TOF-MRA序列经三维重建后对责任血管的诊断率96.67%(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5)。结论3D-slicer基于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的影像重建可提高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的诊断率,可以清晰地重建责任血管形态及走形并为微血管减压手术提供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 3D-FIESTA 3d-tof 面肌痉挛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磁共振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在原发性面肌痉挛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雪 王亚丽 +2 位作者 刘晓宁 张彩霞 彭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306-131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于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 3D-TOF-MRA和...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于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 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扫描,并对脑干、面神经及周围血管进行多平面重建,判定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与血管的毗邻关系,统计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面神经根部与周围血管接触关系以及神经受压、变形的数量,进一步辨明责任血管及来源,并与术中解剖结果相比较。结果所有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中,MRI 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与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结果对照分析显示,MRI发现症状侧血管与神经接触、受压阳性率为94.83%(55/58),非症状侧血管与神经接触、受压的阳性率为17.24%(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812,P<0.0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压迫最为常见,占比63.79%(37/58),其次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静脉以及椎动脉+前下动脉复合性压迫。58例患者行59次微血管减压术,其中2例术前判断为面神经未受压迫,术中所见亦未受压迫;术前1例判断为面神经无压迫,术中证实为小脑后下动脉压迫;术前应用MRI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判定面神经责任血管压迫的敏感度98.2%,特异度100%。结论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联合应用磁共振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可准确判断颅脑神经血管的毗邻关系,并可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疾病 微血管减压术 3d-tof-MRA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