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3D Delivery Animation Software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Mother’s and Spouse’s Satisfaction with Delivery
1
作者 Ayako Sasaki Sachi Chikazawa +4 位作者 Nojima Kumiko Tomita Takako Hatakeyama Keiko Imoto Yasufumi Imoto Nobutane 《Health》 2024年第5期439-458,共20页
Purpose: To cla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3-D delivery animation software for the mother’s and husband’s satisfaction with delivery. Subjects and Method: We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a software application used to disp... Purpose: To cla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3-D delivery animation software for the mother’s and husband’s satisfaction with delivery. Subjects and Method: We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a software application used to display the pelvic region and explain the labor process. The study involved a collaboration with hospital staff who recruited 18 primiparous and 18 multiparous mothers who were hospitalized for delivery at Facility A. The midwife explained the process of delivery using the “Delivery Animation Software”. A self-administere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was distributed and analyzed separately for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mothers and their husbands. Results: 1) For both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couples, both mothers and their husbands gain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of understanding after delivery than during pregnancy. 2) The Self-Evaluation Scale for Experience of Delivery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I did my best for the baby even if it was painful” was selected more often for “birth coping skills”;“reliable medical staff” was selected more often for “physiological birth process”;“the birth progressed as I expected” was selected frequently by primiparous mothers;and “the birth progressed smoothly” was selected often by multiparous mothers. 3) In terms of husbands’ satisfaction with the delivery, “I was satisfied with the delivery”, “I was given an easy-to-understand explanation”, and “They explained the process to me” was selected of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fathers. 4) All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mothers positively evaluated whether the delivery animation was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delivery. Conclusion: The delivery animation wa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satisfaction of both the mothers and their husb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HER SPOUSE SATISFACTION 3D Delivery Animation software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2
作者 晋新军 张晓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比较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2-06鄢陵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 目的比较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2-06鄢陵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32例(观察组),行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2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检测手术前后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炎性-神经损伤指标水平,评价神经损伤程度(NIHSS评分、CSS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ICU留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的血清PCT、CRP、NSE、S100β水平和术后3个月的NIHSS评分、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前者能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提升血肿清除效果,抑制炎性-神经损伤因子表达,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3d-slicer 神经内镜 显微镜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3D-Slicer重建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3
作者 苏慧 黄舒心 +4 位作者 吴玥 姬将 文萌萌 薛晓娟 肖新广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3D-Slicer后处理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57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后CTA影像资料,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并与放射科... 目的 探究基于3D-Slicer后处理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57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后CTA影像资料,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并与放射科工作站处理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对比,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57例患者69个动脉瘤共夹闭63个,术后CTA除5例图像质量不佳,余均可轻清晰显示瘤夹位置、残余瘤体、载瘤动脉瘤通畅性;术后CTA见2例夹闭不全,2例新发动脉瘤,9例血管广泛痉挛显影浅淡;脑出血3例,脑积水5例,脑梗死1例,以上结果与放射科工作站一致。两种方法重建3D-CTA对于夹闭后载瘤动脉瘤管径大小呈现无统计学差异,且一致性高。结论 3D-Slicer软件对于夹闭术后CTA的图像后处理结果令人满意,可作为一种备选的工具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血管造影术 图像后处理 3d-slicer
下载PDF
基于3D-Slicer上颌骨自体骨移植供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毛丽莎 袁鼎翔 +1 位作者 邹婷婷 王学玖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59-263,304,共6页
目的:通过3D-Slicer软件三维重建并测量上颌骨前鼻棘、硬腭、上颌结节等区域潜在取骨量及骨密度,为上颌骨作为自体骨移植潜在取骨位点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3D-Slicer软件对129例颅颌面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前鼻棘、硬腭... 目的:通过3D-Slicer软件三维重建并测量上颌骨前鼻棘、硬腭、上颌结节等区域潜在取骨量及骨密度,为上颌骨作为自体骨移植潜在取骨位点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3D-Slicer软件对129例颅颌面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前鼻棘、硬腭、上颌结节的潜在取骨量、骨密度。对其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硬腭区域可取骨量最大(1512.31±71.93 mm^(3)),前鼻棘区可取骨量最小(444.74±17.49 mm^(3))。前鼻棘取骨区域的骨密度最高(HU:601.28±7.76),上颌结节取骨区域的骨密度最低(HU:259.84±5.44)。2.男性前鼻棘、硬腭、上颌结节区域的潜在取骨体积均大于女性。3.中老年组(≥40岁)在前鼻棘区域的潜在取骨体积大于青年组(<40岁)。结论:前鼻棘、硬腭、上颌结节可分别作为颌骨小型、中型骨缺损的口内自体骨移植取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 骨增量 自体骨移植 上颌骨
下载PDF
3D-Slicer技术助诊常规MRI未确诊的颅内巨大动脉瘤临床案例分析
5
作者 李天宇 高俊逸 +3 位作者 秦瑞琦 丁少华 张继 吴梅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19-523,共5页
颅内巨大动脉瘤(GIAs)是目前手术最难处理的脑血管病变之一。尽管显微外科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相应的手术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高达20%。3D-Slicer是一种用于医学图像可视化和分析的软件,本文报道由3D-Slicer技术助诊常规MRI未能确诊... 颅内巨大动脉瘤(GIAs)是目前手术最难处理的脑血管病变之一。尽管显微外科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相应的手术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高达20%。3D-Slicer是一种用于医学图像可视化和分析的软件,本文报道由3D-Slicer技术助诊常规MRI未能确诊的GIAs 1例,指导临床对于颅内动脉瘤尤其是巨大血栓性动脉瘤的夹闭和切除,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颅内巨大动脉瘤 3d-slicer软件 动脉瘤切除术
下载PDF
3D-slicer联合脑科助手App辅助下在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袁洁锋 黄常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847-1850,共4页
目的:分析3D-slicer联合脑科助手App辅助下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定位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试验组采用3D... 目的:分析3D-slicer联合脑科助手App辅助下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定位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试验组采用3D-slicer联合脑科助手App辅助下的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的血肿清除率、引流管头与目标靶点的偏移距离、术后是否再出血、术后拔管所需时间和术后3个月的功能结局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引流管头与目标靶点的偏移距离优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功能结局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3D-slicer联合脑科助手App辅助下的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可以提高定位精确度,增强引流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 脑科助手App 脑出血 微创穿刺引流术
下载PDF
3D-Slicer辅助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7
作者 熊金丹 李家志 马淮滨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3D-Slicer辅助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行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CT定位,试验组38例采用3D-Slicer辅助... 目的探讨3D-Slicer辅助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行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CT定位,试验组38例采用3D-Slicer辅助定位;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手术失血量、术后住院用时、术后1 d和3 d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3个月预后良好率。结果试验组手术用时、手术失血量及术后住院用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 d和3 d血肿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随访3个月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Slicer辅助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及康复用时,减轻医源性损伤,提高血肿清除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进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 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术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8
作者 苏稳 马洁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比较和分析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传统显微镜下小骨窗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于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因为高血压脑出血而入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传统显微镜小骨窗开... 目的 比较和分析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传统显微镜下小骨窗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于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因为高血压脑出血而入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传统显微镜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接受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5 d的NIHSS评分和GC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的NIHSS评分和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5 d的NIHSS评分和GC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更佳,患者恢复更快,预后更佳,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3d-slicer 神经内镜 小骨窗手术 预后
下载PDF
3D-Slicer软件定位下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何安玲 魏康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8期84-87,共4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采用3D-Slicer软件定位下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至2023年10月于医院治疗的62例HICH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手术定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采用3D-Slicer软件定位下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至2023年10月于医院治疗的62例HICH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手术定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定位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Slicer软件定位下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血肿清除率、尿激酶冲洗次数、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预后、颅内压、血清学指标、穿刺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血肿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尿激酶冲洗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压、S100钙结合蛋白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穿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Slicer软件定位下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穿刺满意度、血肿清除率及BDNF水平,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尿激酶使用量少,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3d-slicer软件定位 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定向置软管引流术应用3D-Slicer辅助定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10
作者 刁伟强 刘伟坚 《大医生》 2024年第8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究定向置软管引流术应用3D-Slicer辅助定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穿刺定位方法不同分... 目的探究定向置软管引流术应用3D-Slicer辅助定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穿刺定位方法不同分为CT组(应用CT定位行定向置软管引流治疗,28例)和3D-Slicer组(应用3D-Slicer辅助定位行定向置软管引流治疗,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3D-Slicer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高于CT组(P<0.05);3D-Slicer组患者尿激酶冲洗次数少于CT组,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CT组(均P<0.05);3D-Slicer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CT组(P<0.05)。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3D-Slicer组低于CT组(均P<0.05);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3D-Slicer组高于CT组(均P<0.05)。结论与应用CT定位相比,定向置软管引流术应用3D-Slicer辅助定位效果更好,可减少尿激酶冲洗次数,缩短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置软管引流 3d-slicer辅助定位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3D-slicer软件结合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探讨肾血管解剖变异
11
作者 何大业 王星 +1 位作者 唐懿刚 卢景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6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作为基础结合3D-Slicer软件在肾血管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肾囊肿、肾上腺或肾肿瘤等疾病的222例患者的MR数据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以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作为基础结合3D-Slicer软件在肾血管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肾囊肿、肾上腺或肾肿瘤等疾病的222例患者的MR数据资料,采用3D-slicer软件进行重建后,根据模型,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角度对肾血管解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肾动脉变异主要包括多支肾动脉、肾动脉早发分支、混合型变异;肾静脉变异主要包括多支肾静脉、肾静脉晚期汇合、混合型变异。结果:本研究222例患者(共444个肾),男性、女性的肾动脉变异比例分别为40.83%、40.20%,肾静脉变异比例为25.42%、31.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和肾静脉存在变异分别为180个(40.54%)和127个(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个(17.11%)肾存在多支肾动脉,右肾35个(15.76%),左肾41个(18.46%);132个(27.73%)肾存在肾动脉早发分支,分别为右肾92个(41.44%),左肾40个(1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7个(28.60%)肾存在多支肾静脉,右肾81个(36.47%),左肾46个(2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金标准”术中所见,3D-slicer软件结合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222例患者符合手术指征阳性的有195例,阴性27例,漏诊3例,误诊5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64、0.984、0.828。结论:3D-slicer软件对3D-DCE-MRA数据重建结果能够在手术前精准对患者肾血管解剖情况进行评估,发现患者的肾血管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血管解剖变异 3d-slicer
下载PDF
Imag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in 3T Gd-EOB-DTPA-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arison among Different Software Versions
12
作者 Hirofumi Hata Yusuke Inoue +5 位作者 Keiji Matsunaga Kaoru Fujii Toshio Tamiya Ai Nakajima Yuki Takato Kazuki Hashizume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23年第3期114-126,共13页
Background: Non-uniformity in signal intensity occurs commonly in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which may pose substantial problems when using a 3T scanner. Therefore, imag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is usually app... Background: Non-uniformity in signal intensity occurs commonly in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which may pose substantial problems when using a 3T scanner. Therefore, imag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is usually applied. Purpose: To compare the correction effects of the phased-array uniformity enhancement (PURE), a calibration-based imag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method, among three different software versions in 3T Gd-EOB-DTPA-enhanced MR imaging. Material and Methods: Hepatobiliary-phase images of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d-EOB-DTPA-enhanced MR imaging on the same 3T scanner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orty patients each were examined using three software versions (DV25, DV25.1, and DV26). The effects of PURE were compared by visual assessment, histogram analysis of liver signal intensity, evalu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rrection effects, and 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indices of liver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Results: The visual assessment indicated the highest uniformity of PURE-corrected images for DV26, followed by DV25 and DV25.1. Histogram analysis of corrected image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larger variations in liver signal for DV25.1 than for the other two versions. Although PURE caused a relative increase in pixel values for central and lateral regions, such effects were weaker for DV25.1 than for the other two versions. In the 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indices of liver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the liver-to-muscle ratio (LM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the corrected images than for the uncorrected images, but the liver-to-spleen ratio (LSR)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corrected images, the LM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DV25 and DV26 than for DV25.1, but the LSR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versions. Conclusion: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PURE among the three software versions in 3T Gd-EOB-DTPA-enhanced MR imaging. Even if th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method has the same brand name, correction effects may differ depending on the software version, and these differences may affect visual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EOB-DTPA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3 Tesla software Version Image Contrast
下载PDF
基于3D-Slicer软件行CTA重建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费佳 段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3D-Slicer软件行CTA重建的方法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我院2016.01-2021.06月行CTA检查确诊的颅内动脉瘤200例,用3D-Slicer软件重建头部血管,并测量各项指标。将动脉瘤分为破裂组105例、未破裂组95例。比... 目的探讨基于3D-Slicer软件行CTA重建的方法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我院2016.01-2021.06月行CTA检查确诊的颅内动脉瘤200例,用3D-Slicer软件重建头部血管,并测量各项指标。将动脉瘤分为破裂组105例、未破裂组95例。比较各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确定预测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及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瘤形态、部位、最大径、宽度、高度、瘤颈宽度、载瘤动脉平均直径、AR、SR、长宽比、入射角度、动脉瘤表面积、体积在两组间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入射角>116.22°是预测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AUC达0.916,当最佳临界值为0.41时,诊断效能好,其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89.5%。结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入射角>116.22°是预测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3d-slicer软件 破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3D-slicer基于3D-FIESTA及3D-TOF序列在面肌痉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14
作者 程哲 周星辰 +3 位作者 巢青 崔颖 束汉生 王大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在基于3.0T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的影像重建对面肌痉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的诊断及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06—2023-06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在基于3.0T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的影像重建对面肌痉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的诊断及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06—2023-06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患者30例且手术中证实均存在动脉压迫;术前患者行3D-FIESTA及3D-TOF磁共振检查后预判责任血管,再次利用3D-slicer影像处理软件在3D-FIESTA及3D-TOF序列基础上三维重建合成责任血管及走形,比较其诊断的差异及优势。结果其中面肌痉挛24例,三叉神经痛6例,术中证实24例动脉压迫性面肌痉挛责任血管18例为同侧小脑前下动脉压迫,6例为同侧小脑后下动脉或其分支血管压迫;6例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证实责任血管均为同侧小脑上动脉;3D-FIESTA联合3D-TOF对责任血管的诊断率73.3%(22/30),3D-slicer基于3D-FIESTA-C及3D-TOF-MRA序列经三维重建后对责任血管的诊断率96.67%(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5)。结论3D-slicer基于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的影像重建可提高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的诊断率,可以清晰地重建责任血管形态及走形并为微血管减压手术提供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 3D-FIESTA 3D-TOF 面肌痉挛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仲晓军 陈心乐 +4 位作者 毛淑珍 应国政 朱元瀚 王珺 孙玉琳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386-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及ICU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及ICU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行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CT定位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10.729,P<0.01),术后7 d血肿清除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9.973,P<0.01)。术后再出血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24)。手术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0.909,P<0.01)。住院天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t=-6.971,P<0.01)。术后颅内感染、脑梗塞、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GO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Z=-2.437,P<0.05)。结论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再出血率低,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软件 神经内镜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出血 GOS评分
下载PDF
Uses of a dedicated 3D reconstruction software with augmented and mixed reality in planning and performing advanced liver surgery and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with videos) 被引量:2
16
作者 Deniz Balci Elvan Onur Kirimker +2 位作者 Dimitri Aristotle Raptis Yujia Gao Alfred Wei Chieh Kow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55-461,共7页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telligent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opened countless new opportunities for liver surgery from the era of digital anatomy to a new era of digital diagnostics,virtual surgery 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telligent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opened countless new opportunities for liver surgery from the era of digital anatomy to a new era of digital diagnostics,virtual surgery simulation and using the created scenarios in real-time surgery using mixed reality.In this article,we described our experience on developing a dedicated 3 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software for surgeons to be used in advanced liver surgery and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Furthermore,we shared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by explaining the outreach of the software from virtual reality to augmented reality and mixed re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3D reconstruction software 3D volumetry Precision medicine Augmented reality Mixed reality
下载PDF
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3D-slicer辅助下神经内镜治疗老年性中等量丘脑出血预后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闫建敏 杨利辉 张翡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8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3D-slicer辅助下神经内镜治疗老年性中等量丘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邢台市第三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中等量丘脑出血患者268例,均接受3D-slicer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 目的:探讨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3D-slicer辅助下神经内镜治疗老年性中等量丘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邢台市第三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中等量丘脑出血患者268例,均接受3D-slicer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对E-selectin基因rs207605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分为GG、GA、AA基因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包括血肿清除率、穿刺到预设位置成功情况以及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情况,术后3个月评价患者预后并比较相关基线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分型、GCS评分及E-selectin基因多态性。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E-selectin基因rs2076059位点3种基因型(GG、GA、AA)的期望值和观测值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χ^(2)=4.166,P=0.125)。268例患者术中穿刺至预设位置均成功,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肿清除率分别为(89.26±10.14)%和(94.25±12.03)%,术后无发生再出血,围手术期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例数分别有1例和10例。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238例、预后不良30例,rs2076059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存在差异(P<0.05),其中GG基因型应答率明显高于GA、AA基因型(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分型、GC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分型、GCS评分及E-selectin基因rs2076059位点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性中等量丘脑出血患者的E-selectin基因rs2076059位点与患者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基因型GG属于保护因素,基因型AA/GA属于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分型以及GCS评分也会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E-selectin基因 老年 中等量丘脑出血 3d-slicer 神经内镜 预后相关性
下载PDF
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效果
18
作者 孟鹏飞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34-36,40,共4页
目的:观察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pHF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 目的:观察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pHF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MVD治疗,观察组行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下MV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水平、术前和术后6个月面肌痉挛分级(Cohen痉挛强度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Cohen痉挛强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下MVD治疗pHFS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和面肌痉挛强度,效果优于显微镜下MV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面肌痉挛 3d-slicer软件 神经内镜 显微镜 微血管减压术 Cohen痉挛强度分级 并发症 复发率
下载PDF
4 m×3 m风洞大迎角机构上位机软件
19
作者 刘赟 黄心跃 +1 位作者 张苗苗 陈陆军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1,96,共4页
针对大迎角机构机械装置、控制硬件的改造升级,基于Labview框架平台设计编写上位机控制软件。优化更新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增设虚拟支杆设定、模型防碰撞识别等功能。编制的控制软件已成功应用于气动中心4 m×3 m低速风洞... 针对大迎角机构机械装置、控制硬件的改造升级,基于Labview框架平台设计编写上位机控制软件。优化更新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增设虚拟支杆设定、模型防碰撞识别等功能。编制的控制软件已成功应用于气动中心4 m×3 m低速风洞大迎角试验。结果表明,该软件有效提升了试验质量效率和设备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3 m低速风洞 大迎角试验 上位机控制软件
下载PDF
3D-Slicer软件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袁春苗 姚光伟 +2 位作者 代红 王小明 匡德利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4期79-83,共5页
目的观察3D-Slicer软件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3D-Slicer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经我院收治并进行治疗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 目的观察3D-Slicer软件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3D-Slicer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经我院收治并进行治疗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显微镜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消失时间、血肿清除率、预后良好)、术后并发症;随后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3D-Slicer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预后良好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P<0.05)。本研究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基线NIHSS评分、基线GCS评分、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3D-Slicer测量脑出血量以及血肿清除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OR(95%CI)=3.931(1.849~8.361)]、手术时间[OR(95%CI)=2.724(1.617~4.588)]、术中出血量[OR(95%CI)=3.404(1.883~6.153)]、3D-Slicer测量脑出血量[OR(95%CI)=3.543(1.991~6.304)]、血肿清除率[OR(95%CI)=3.677(1.944~6.952)]均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3D-Slicer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AUC为0.901,95%CI为0.851~0.95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63%、80.33%。结论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同时有效改善预后。另外3D slicer在高血压脑血出预后方面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作为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软件 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