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氯镁石合成3MgCO_3·Mg(OH)_2·3H_2O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春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11期10-14,共5页
本文探讨了以盐湖提钾后的老卤蒸干所得的水氯镁石为原料,以纯碱法合成3MgCO3.Mg(OH)2.3H2O,并对反应中初始反应温度的确定机理进行了探讨,对Mg2+的浓度、原料配比、热解时间、静置时间、烘干时间等进行了实验设计,获得了合成3MgCO3.Mg(... 本文探讨了以盐湖提钾后的老卤蒸干所得的水氯镁石为原料,以纯碱法合成3MgCO3.Mg(OH)2.3H2O,并对反应中初始反应温度的确定机理进行了探讨,对Mg2+的浓度、原料配比、热解时间、静置时间、烘干时间等进行了实验设计,获得了合成3MgCO3.Mg(OH)2.3H2O的最佳条件,对碱式碳酸镁的制备机理进行了探讨。为盐湖镁资源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氯镁石 纯碱 合成条件 3mgco3·Mg(OH)2·3H2O
下载PDF
MgCO3·3H2O晶体生长及晶形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文婷 李志宝 柯家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E01期230-235,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反应结晶过程,即采用Na2CO3溶液为沉淀剂,选择合适条件与MgCl2溶液进行均相(不加晶种)结晶反应,实现从卤水中沉淀镁,制得MgCO3·3H2O晶体。研究温度、反应液初始浓度及滴加速率对MgCO3·3H2O晶体生长及晶形... 提出一种新的反应结晶过程,即采用Na2CO3溶液为沉淀剂,选择合适条件与MgCl2溶液进行均相(不加晶种)结晶反应,实现从卤水中沉淀镁,制得MgCO3·3H2O晶体。研究温度、反应液初始浓度及滴加速率对MgCO3·3H2O晶体生长及晶形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对得到的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CO3·3H2O晶体的收率为98.1%,纯度为99.9%,所得到的晶体为MgCO3·3H2O,且温度、反应液初始浓度及滴加速率对MgCO3·3H2O晶体的生长、形态及颗粒大小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O3·3H2O 晶体生长 沉淀剂
下载PDF
MgCO_3·3H_2O晶须反应时间对制备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高玉娟 卢智强 +3 位作者 刘国民 宫三朋 李召东 夏立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1-1464,共4页
为进一步探讨高性能Mg CO3·3H2O晶须制备的影响因素,采用低温液相法,合成出Mg CO3·3H2O晶须产品.主要研究反应时间对Mg CO3·3H2O晶须产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短,造成Mg CO3·3H2O晶须产品不能充分生长发育... 为进一步探讨高性能Mg CO3·3H2O晶须制备的影响因素,采用低温液相法,合成出Mg CO3·3H2O晶须产品.主要研究反应时间对Mg CO3·3H2O晶须产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短,造成Mg CO3·3H2O晶须产品不能充分生长发育,晶须产品长度短、长径比小;反应时间过长,导致已经生成的晶须产品发生碰撞,晶须长径比进一步变短.适宜的反应时间为60 min.研究结论将对高长径比晶须产品的合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MgCO3·3H2O晶须 合成 低温液相法 结晶 反应温度 长径比 性能
下载PDF
海底构造运动的指示物——多金属结核中的CaCO_3/Fe_2O_3和MgCO_3/Fe_2O_3比值
4
作者 蔡毅华 罗尚德 +1 位作者 黄奕普 陈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研究了中太平洋 3个多金属结核中共 5个侧面CaCO3 /Fe2 O3 和MgCO3 /Fe2 O3 比值的深度分布 .根据CaCO3 的热力学性质 ,我们认为结核中的CaCO3 /Fe2 O3 比值与沉积物中的CaCO3 保存量类似 ,与古水深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结核中由表及... 研究了中太平洋 3个多金属结核中共 5个侧面CaCO3 /Fe2 O3 和MgCO3 /Fe2 O3 比值的深度分布 .根据CaCO3 的热力学性质 ,我们认为结核中的CaCO3 /Fe2 O3 比值与沉积物中的CaCO3 保存量类似 ,与古水深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结核中由表及里 ,CaCO3 /Fe2 O3 比值逐渐增大 ,说明结核所处海域 ,即中太平洋海盆的水深逐渐增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太平洋海盆的下降 ,因而结核中的CaCO3 /Fe2 O3 比值也许可以作为海底构造运动的指示物 .而MgCO3 /Fe2 O3 比值与其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说明其与CaCO3 /Fe2 O3 比值一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Fe2O3比值 MgCO3/Fe2O3比值 多金属结核 中太平洋海盆 古水深 海底构造运动 碳酸钙 三氧化亚铁
下载PDF
碳负性镁基水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姚君 汪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59,166,共6页
通过浓缩海水吸收CO_2制备了一种以碳酸镁为主要矿物组成的新型碳负性镁基水泥,着重研究Mg∶CO_2摩尔比、固碳反应温度及活化温度对碳负性镁基水泥产物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缩海水中的Ca和Mg离子可通过调整p H值实现完全分离;固碳... 通过浓缩海水吸收CO_2制备了一种以碳酸镁为主要矿物组成的新型碳负性镁基水泥,着重研究Mg∶CO_2摩尔比、固碳反应温度及活化温度对碳负性镁基水泥产物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缩海水中的Ca和Mg离子可通过调整p H值实现完全分离;固碳反应温度为45℃时,Mg∶CO_2摩尔比为1. 5和1. 8时,形成的主要产物为介稳镁基物质,MgCO_3·3H_2O;当Mg∶CO_2摩尔比为2. 0时,固碳反应温度低于45℃时,反应产物主要为介稳镁基物质,MgCO_3·3H_2O;当活化温度控制在300℃以内时,碳负性镁基水泥的活化反应主要是由于结晶水的失去。该新型碳负性镁基水泥具有显著的碳吸附和低碳排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海水 MgCO3·3H2O CO2矿化
下载PDF
发泡剂在发泡陶瓷保温板中发泡原理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邓坚勇 胡丽芳 +1 位作者 罗淑芬 林志江 《佛山陶瓷》 2017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发泡陶瓷保温板的TG-DSC曲线,分析SiC-MgCO_3-Li_2CO_3系发泡剂在烧结过程中的发泡原理,得出发泡剂主要是在高温时通过发生分解和氧化等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气体,此时坯体产生部分液相,在气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均匀封闭的... 本文通过研究发泡陶瓷保温板的TG-DSC曲线,分析SiC-MgCO_3-Li_2CO_3系发泡剂在烧结过程中的发泡原理,得出发泡剂主要是在高温时通过发生分解和氧化等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气体,此时坯体产生部分液相,在气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均匀封闭的微细气孔,最终形成了具有低导热系数的发泡陶瓷保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MgCO3-Li2CO3系发泡剂 TG—DSC曲线 发泡原理 化学反应
下载PDF
Synthesis of high purity Li2CO3 and MgCO3·3H2O in a homogeneous-like organic phase
7
作者 Lang Li Jinsong Sui Wei Qi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230-1234,共5页
Herein, three kinds of Li2CO3 and two kinds of MgCO3·3H2O crystals are easily synthesized in a homogeneouslike organic phase. The morphology and size of synthesized crystals are controllable and adjustable in the... Herein, three kinds of Li2CO3 and two kinds of MgCO3·3H2O crystals are easily synthesized in a homogeneouslike organic phase. The morphology and size of synthesized crystals are controllable and adjustable in the single organic phase, with the morphology of Li2CO3 ranging from micro-flaky, flower to nanobranch, MgCO3·3H2O rangi ng from nanosphere to nanorod. Compared with coupled reacti on and solve nt extraction process, of which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ccurred in the interface of two phase, our proposed method made it possible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ccurred in the single organic phase, which resulted in better crystal morphology. Moreove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ifferent crystal morphologie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s in micron size and nano size are involved in two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the micron particles in the form of flake and flower-like is a typical radial growth, which means that the growth occurs by diffusion around a nucleus as starting point, while the reaction model for small particles should be similar to a water-in-oil structure. As the reaction carried out, the crystal should be restricted in a constrained organic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CO3 MgCO3·3H2O MORPHOLOGY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MgCO3·3H2O晶须的制备及其生长机制的研究
8
作者 王彦霞 程文婷 +1 位作者 方莉 程芳琴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6,共5页
以MgCl2·6H2O和NH4HCO3为原料,CH3COONa·3H2O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沉淀结晶法制备MgCO3·3H2O晶须,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CH3COONa·3H2O对晶须结晶过程和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晶须在该体系中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当体系中... 以MgCl2·6H2O和NH4HCO3为原料,CH3COONa·3H2O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沉淀结晶法制备MgCO3·3H2O晶须,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CH3COONa·3H2O对晶须结晶过程和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晶须在该体系中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当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3%的CH3COONa·3H2O时可以成功制备长径比约为30的棒状MgCO3·3H2O晶须,CH3COONa·3H2O的存在促进了MgCO3·3H2O晶须的形成。该体系中晶须的生长过程:首先形成无定形的4MgCO3·Mg(OH)2·4H2O,之后无定形4MgCO3·Mg(OH)2·4H2O逐渐转变为MgCO3·3H2O并生长成较大长径比的棒状MgCO3·3H2O晶须。这是因为CH3COONa·3H2O电离产生的Na+选择性吸附在MgCO3·3H2O晶体轴向的(101)晶面,抑制了该晶面生长,而径向晶面生长速率未受到影响,从而促使无定形MgCO3·3H2O生长成棒状晶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O3·3H2O晶须 CH3COONa·3H2O 沉淀结晶 生长机制
下载PDF
A novel aptasensor based on 3D-inorganic hybrid composite as immobilized substrate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被引量:1
9
作者 Chun-Ling Zhao Mei Hua +1 位作者 Can-Yu Yang Yun-Hui Y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417-1423,共7页
A novel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approach for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via "sandwich"structure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3D-4MgCO3 Mg(OH)2 4H2O-Au NPs inorganic hybrid composite was utilized as imm... A novel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approach for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via "sandwich"structure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3D-4MgCO3 Mg(OH)2 4H2O-Au NPs inorganic hybrid composite was utilized as immobilized substrate for sensitive PDGF detection and Pt-A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were labelled on PDGF aptamer to indirectly detect PDGF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roposed aptasensor exhibited a high catalytic efficiency towards reduction of H2O2, hence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of PDGF was achiev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tasensor exhibited excellent linear response to PDGF, in the range of 0.1 pg/m L–10 ng/m L(4 fmol/L–400 pmol/L), with detection limit of 0.03 pg/m L(1.2 f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asensor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3D-inorganic hybrid composite Pt-A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4MgCO3·Mg(OH)2·4H2O-Au NP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