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发射EY@Zr-MO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4-NP的荧光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贤 李志鹏 +2 位作者 张正国 范黎明 雷青娟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2年第5期57-62,共6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MOF-808,并将荧光客体分子曙红Y(EY)引入其通道后,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EY@Zr-MOF。采用红外、PXRD对EY@Zr-MOF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EY@Zr-MOF的固体荧光及对4-NP进行识别检测。结果表明:双发射EY...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MOF-808,并将荧光客体分子曙红Y(EY)引入其通道后,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EY@Zr-MOF。采用红外、PXRD对EY@Zr-MOF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EY@Zr-MOF的固体荧光及对4-NP进行识别检测。结果表明:双发射EY@Zr-MOF可以快速、准确、灵敏地识别4-NP,且在低浓度下,线性关系良好,显示出较低的检测限为57μmol/L和良好的可回收性能,此外,对该复合材料荧光识别4-NP的猝灭机制进行了探究,为电子转移和共振能量转移共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双发射 4-np 荧光检测
下载PDF
PNIPAm/PHEMA负载纳米铁去除水中4-NP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霞 陈园园 +1 位作者 江忠文 宋枝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7-1451,共5页
采用SEM、EDS、XRD和称重法对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纳米铁(PNIPAm/PHEMA-n ZVI)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并研究PNIPAm/PHEMA-n ZVI在不同浓度、p H值和温度条件下对4-N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温敏水... 采用SEM、EDS、XRD和称重法对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纳米铁(PNIPAm/PHEMA-n ZVI)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并研究PNIPAm/PHEMA-n ZVI在不同浓度、p H值和温度条件下对4-N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温敏水凝胶载体具有较好的多孔贯穿结构,其孔洞直径为2~20μm;负载的纳米铁颗粒粒径为70~100 nm,纳米铁的负载量为0.154 5 g/g;低于17℃时PNIPAm/PHEMA平衡溶胀比均在20左右,当温度从25℃升高到32℃时平衡溶胀比降至2左右。采用0.3 g干凝胶制备的PNIPAm/PHEMA-n ZVI,在18℃、p H=5、振荡速度100 r/min条件下,处理100 m L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4-NP水溶液3 h后去除率达到100%;PNIPAm/PHEMA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4-NP的还原去除率仍可达到80%以上;PNIPAm/PHEMA-n ZVI储存105 d以后,储存稳定性仍在75%以上。研究表明,该温敏性凝胶在负载纳米铁方面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在去除硝基苯酚方面有实际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温敏水凝胶 孔洞结构 纳米铁 4-np
下载PDF
两种温度下壬基酚(4-NP)对雌鲫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青 魏华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研究两种温度下(6℃和17℃)壬基酚(4-NP)对雌鲫血清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对雌鲫(卵巢处于第Ⅲ期)腹腔注射100 mg/kg体重的4-NP,分别在24 h和48 h提取血清,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E2浓度。结果显示,在6℃和17℃条件下,4-NP均能使E2水平下... 研究两种温度下(6℃和17℃)壬基酚(4-NP)对雌鲫血清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对雌鲫(卵巢处于第Ⅲ期)腹腔注射100 mg/kg体重的4-NP,分别在24 h和48 h提取血清,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E2浓度。结果显示,在6℃和17℃条件下,4-NP均能使E2水平下降。在6℃条件下,4-NP处理组E2浓度在24 h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下降(P<0.05),在48 h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在17℃条件下,对照组E2浓度与6℃条件下的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增加(P<0.01),4-NP处理组E2浓度和对照组比较,在24 h和48 h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结果表明,100 mg/kg 4-NP在两种温度下能有效降低血清E2水平,为4-NP对雌鲫内分泌扰乱效应的研究提供实验支持,而温度变化造成E2水平变化的幅度很大,因此,进行4-NP对鲫内分泌扰乱的研究应当考虑温度以及鲫性腺所处的发育期这两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雌二醇 温度 内分泌扰乱
下载PDF
185nm UV降解水中4-CP、4-NP和RhB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闻瑞梅 邓守权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以对氯苯酚(4-CP)、对硝基苯酚(4-NP)和罗丹明B(Rh B)为模型有机物(以4-CP和4-NP为小分子模型有机物,以Rh B为大分子模型有机物),分别研究了185 nm UV对水中这3种模型有机物的降解规律、性能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85 nm UV直接对水... 本文以对氯苯酚(4-CP)、对硝基苯酚(4-NP)和罗丹明B(Rh B)为模型有机物(以4-CP和4-NP为小分子模型有机物,以Rh B为大分子模型有机物),分别研究了185 nm UV对水中这3种模型有机物的降解规律、性能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85 nm UV直接对水中4-CP、4-NP和Rh B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研究内容包括:185 nm UV降解模型有机物的浓度、TOC(Total organic carbon)浓度、185 nm UV降解模型有机物过程中溶液pH及电导率变化、以及降解模型有机物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离子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对氯苯酚 对硝基苯酚 罗丹明B 降解 总有机碳 185 nmUV
下载PDF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强化微藻废水处理及产油效果的研究
5
作者 孟子棋 唐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4,共5页
针对微藻规模化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效果不稳定、采收困难及藻细胞油脂提取率低等问题,以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作为强化剂和絮凝剂,考察其对微藻废水处理效果、藻细胞生物量和油脂含率及后续微藻采收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在20 ... 针对微藻规模化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效果不稳定、采收困难及藻细胞油脂提取率低等问题,以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作为强化剂和絮凝剂,考察其对微藻废水处理效果、藻细胞生物量和油脂含率及后续微藻采收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在20 mg/L浓度的Fe_(3)O_(4)NPs作用下,斜生栅藻对污水中COD、NH_(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82%、93.25%和78.22%,小球藻生物量增加49.91%,总脂产量增加66.92%;投加30 mg/L浓度的Fe_(3)O_(4)NPs可以在10 min内获得94%的小球藻收获率;当投加浓度增加到100 mg/L时,小球藻细胞的油脂含率由23.27%提升至38.66%,总脂产量增加68.38%。为制定集促进微藻净水效率提高、藻细胞生物量和油脂含率提升及藻细胞快速采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Fe_(3)O_(4)NPs投加策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 废水处理 油脂产率 微藻采收
下载PDF
低结晶度B-Co_(3)O_(4)纳米颗粒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合成氨
6
作者 何景婷 祁贵生 +8 位作者 杨琨 纪财利 贾裕胜 郭豫晋 张蓉蓉 李宁 王雅宁 曾中宇 樊小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采用简单的沉淀-煅烧工艺合成了B-Co_(3)O_(4)Nano-particles(NPs),研究了B-Co_(3)O_(4)NPs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合成氨(NitrRR)的性能。研究发现:在含0.1 mol/L NaNO_(3)的NaOH(1 mol/L)溶液中进行电催化反应,B-Co_(3)O_(4)NPs具有较高的... 采用简单的沉淀-煅烧工艺合成了B-Co_(3)O_(4)Nano-particles(NPs),研究了B-Co_(3)O_(4)NPs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合成氨(NitrRR)的性能。研究发现:在含0.1 mol/L NaNO_(3)的NaOH(1 mol/L)溶液中进行电催化反应,B-Co_(3)O_(4)NPs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当电压在-0.8 V(vs.RHE)时,获得20 mg/(h·cm^(2))的NH_(3)产率和94%的法拉效应(FE)。当电压在-0.6 V(vs.RHE)时,获得17.2 mg/(h·cm^(2))的NH_(3)产率和95%的FE。电极材料B-Co_(3)O_(4)NPs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B-Co_(3)O_(4)NPs中的B—O键在电催化过程中能有效抑制析氢反应。较低的结晶度和特殊的多孔结构有效促进了B-Co_(3)O_(4)NPs对NO_(3)^(-)的吸附性和还原活性,也促进了电子的传输与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o_(3)O_(4)NPs 电催化 硝酸盐 合成氨
下载PDF
Co/MOF-808(Z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有机磷化合物的降解性能
7
作者 黄艳凤 焦克楠 +2 位作者 王晓荣 潘杰 万冬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解决普通单金属MOFs材料几乎不能直接将双(4-硝基苯)磷酸酯(BNPP)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对氨基苯酚(4-AP)的问题,通过油浴法制备出MOF-808(Zr)后,采用后修饰法将草酸钴负载于MOF-808(Zr)上,制备出Co/MOF-808(Zr)复合材料,并对所制材... 为了解决普通单金属MOFs材料几乎不能直接将双(4-硝基苯)磷酸酯(BNPP)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对氨基苯酚(4-AP)的问题,通过油浴法制备出MOF-808(Zr)后,采用后修饰法将草酸钴负载于MOF-808(Zr)上,制备出Co/MOF-808(Zr)复合材料,并对所制材料进行XRD和TEM表征。结果表明:MOF-808(Zr)具有高晶体结构稳定性,Co/MOF-808(Zr)的粒径在250 nm左右且分布均匀;Co/MOF-808(Zr)通过级联反应成功将有机磷神经毒剂模拟物BNPP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4-AP,而非一般的毒性较高的降解产物对硝基苯酚(4-NP)。其最佳级联降解反应条件为:温度45℃,Co/MOF-808(Zr)剂量为2 mg/mL,底物BNPP为0.6 mmol/L,硼氢化钠0.06 mmol/L。实践得出,Co/MOF-808(Zr)在将有机磷化合物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4-AP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F-808(Zr) 级联反应 水解BNPP 氢化4-np 有机磷化合物 降解
下载PDF
Ag/CN/ZnIn_(2)S_(4) S型异质结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增强光还原CO_(2)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怡宁 高明 +2 位作者 陈松涛 王会琴 霍鹏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34,共13页
S型异质结在电子的激发和输运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本研究采用光沉积和水热法制备了Ag/CN/ZnIn_(2)S(ACZ)S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其中,ACZ-60的CO和CH_(4)产率最高,分别为5.63μmol·g^(-1)和0.23μmol·g^(-1),是CN的6.5倍和2.... S型异质结在电子的激发和输运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本研究采用光沉积和水热法制备了Ag/CN/ZnIn_(2)S(ACZ)S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其中,ACZ-60的CO和CH_(4)产率最高,分别为5.63μmol·g^(-1)和0.23μmol·g^(-1),是CN的6.5倍和2.1倍。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的表征分析,得出ACZ遵循S型电子转移路径的结论,进一步通过光电化学和PL测试证明S型异质结的形成改善了原本单体催化剂电子空穴复合率高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光吸收。另一方面,沉积在CN表面的Ag NPs既作为反应活性位点,又具有等离子效应,进一步增强了对可见光的吸收性能,有效提升了电子传递效率,同时为反应提供了更多的热电子。此外,通过原位红外解释了光催化还原CO_(2)可能的反应路径。本研究为设计具有等离子体效应的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异质结 ZnIn_(2)S_(4) Ag NPs 光催化CO_(2)还原 等离子体效应
下载PDF
rGO/AuNPs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9
作者 任祉杰 李瑾 +3 位作者 逄雅洁 马瑛琪 钟莲 赵如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73,共9页
本文以氧化石墨烯(GO)和氯金酸(HAuCl_(4))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优化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HAuCl_(4)浓度,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rGO/AuNPs)复合物,并以此为催化剂考察了其在NaBH_(4)存在下对4-硝基苯酚(4-NP)的催化还... 本文以氧化石墨烯(GO)和氯金酸(HAuCl_(4))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优化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HAuCl_(4)浓度,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rGO/AuNPs)复合物,并以此为催化剂考察了其在NaBH_(4)存在下对4-硝基苯酚(4-NP)的催化还原性能。rGO/AuNPs复合物的制备条件决定着其中rGO的还原程度和AuNPs的尺寸形貌。在pH=10,HAuCl_(4)浓度为3 mmol/L条件下,90℃反应9 h后得到了还原程度较高的rGO(C/O=5.89),且平均粒径为(14.79±3.86)nm的球形AuNPs均匀分布在rGO表面。rGO/AuNPs复合物对4-NP的催化还原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剂活性。30℃时,在0.1 mol/L(20 mL)的NaBH_(4)存在下,反应20 min后,0.05 mL rGO/AuNPs对0.2 mmol/L(20 mL)4-NP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2%,反应速率常数为0.2358 min^(-1)。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简单地控制反应体系pH值制备的rGO/AuNPs复合物具有优异的4-NP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纳米金 催化活性 4-硝基苯酚
下载PDF
基于Fe_(3)O_(4)@MIL-100(Fe)@Ag NPs的三唑磷SERS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阳能静 朱浩帆 +2 位作者 韦庆益 孙大文 蒲洪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6-384,共9页
针对在农产品中简便、快速地检测农药三唑磷残留问题,建立基于磁纳米、金属有机框架和Ag纳米颗粒(Ag NPs)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并应用在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的灵敏检测。通... 针对在农产品中简便、快速地检测农药三唑磷残留问题,建立基于磁纳米、金属有机框架和Ag纳米颗粒(Ag NPs)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并应用在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的灵敏检测。通过低温循环自组装法和银镜循环制备了由MIL-100(Fe)包覆的Fe_(3)O_(4),并在表面原位负载Ag NPs组成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的Fe_(3)O_(4)@MIL-100(Fe)@Ag NPs基底。对苹果中的三唑磷残留进行SERS传感,三唑磷特征峰强度对数值与质量浓度对数值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0 mg/L,线性方程为Y=0.573 8X+2.804(R^(2)=0.980),检出限低至11.9μg/L。在加标量为2、5、10 mg/L时,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0.07%~103.27%。表明制备的SERS基底在食品农残中的检测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金属有机框架 Fe_(3)O_(4)@MIL-100(Fe)@Ag NPs 三唑磷
下载PDF
Au/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雪兆 齐连怀 +4 位作者 杨清香 尹甲兴 汤凯 郝营 陈志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0-865,905,共7页
通过将金纳米粒子铆接到Fe3O4载体表面,制得了Au/Fe3O4纳米复合粒子。首先以对苯二酚为还原剂还原HAuCl4制得球形金纳米粒子;然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用巯基丙酸(MPA)对其修饰;最后通过MPA与金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将金纳米粒子铆接到Fe3O4载体表面,制得了Au/Fe3O4纳米复合粒子。首先以对苯二酚为还原剂还原HAuCl4制得球形金纳米粒子;然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用巯基丙酸(MPA)对其修饰;最后通过MPA与金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金纳米颗粒固定到Fe3O4表面。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所制备材料进行形貌、晶型、磁性和催化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成功包覆在Fe3O4表面,所得到的Au/Fe3O4复合纳米材料具有单分散性和超顺磁性,并且对NaBH4还原对硝基苯酚(4-NP)制备对氨基苯酚(4-AP)的反应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FE3O4 巯基丙酸(MPA) 对硝基苯酚(4-np) 催化 功能材料
下载PDF
TNAs/g-C_(3)N_(4)/Au NPs异质结同时作为光催化剂和SERS衬底:一种可回收的多功能检测平台
12
作者 薛伟 黄梦萍 +1 位作者 张玉琦 李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01-202,共2页
新型掺杂异质结的TiO_(2)纳米管阵列(TNAs)被广泛用作污染物的光催化剂,其残留检测通常采用其他方法。该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TNAs/g-C_(3)N_(4)/Au NPs异质结,可同时用作光催化剂和SERS衬底。成功降解了结晶紫染料,并用拉曼光谱法检测... 新型掺杂异质结的TiO_(2)纳米管阵列(TNAs)被广泛用作污染物的光催化剂,其残留检测通常采用其他方法。该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TNAs/g-C_(3)N_(4)/Au NPs异质结,可同时用作光催化剂和SERS衬底。成功降解了结晶紫染料,并用拉曼光谱法检测了其残留浓度。在10.0μmol·L^(-1)~100.0 pmol·L^(-1)范围内,拉曼强度与结晶紫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7.9 pmol·L^(-1)。制备的异质结用于废水处理和生物染色检测。在检测应用中,异质结在拉曼增强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可循环性。计算出原始增强因子为7.43×10^(6),10次循环后EF略有下降,仍为6.17×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As/g-C_(3)N_(4)/Au NPs异质结 废水检测 生物染色检测 光催化 SERS双功能 可循环性
下载PDF
g-C_(3)N_(4)/CB/Au NPs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硫酸联氨的电化学测定
13
作者 周玲 贺言 +1 位作者 庄晨 祝宁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将炭黑(CB)纳米粒子与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混合,然后将金纳米粒子(Au NPs)掺杂其中,形成一种新型g-C_(3)N_(4)/CB/AuNPs复合纳米材料,用于修饰玻碳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g-C_(... 将炭黑(CB)纳米粒子与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混合,然后将金纳米粒子(Au NPs)掺杂其中,形成一种新型g-C_(3)N_(4)/CB/AuNPs复合纳米材料,用于修饰玻碳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g-C_(3)N_(4)/CB/AuNPs对硫酸联氨(N2H4·H_(2)SO_(4))的电化学氧化呈现极好的电催化性能.硫酸联氨的氧化电流与其物质的量浓度在2.5×10^(-5)~1.5×10^(-3)mol·L^(-1)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6μmol·L^(-1)(信噪比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CB) 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 金纳米粒子(Au NPs) 电催化 硫酸联氨(N2H4·H_(2)SO_(4))
下载PDF
创新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及应用
14
作者 谢韦 姚有智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204-206,243,共4页
设计了一个由科研实验“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转化而成的综合化学教学实验。首先,利用水热法制备Fe_(3)O_(4)球粒,再利用微生物合成PdAg/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表征。此外,以4-硝基苯酚为模型化学品,在室温和常压下测... 设计了一个由科研实验“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转化而成的综合化学教学实验。首先,利用水热法制备Fe_(3)O_(4)球粒,再利用微生物合成PdAg/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表征。此外,以4-硝基苯酚为模型化学品,在室温和常压下测试了合成的PdAg/Fe_(3)O_(4)的加氢活性,在20 min内,对硝基苯酚(4-NP)还原效率可达99%,相较于Pd/Fe_(3)O_(4)和Ag/Fe_(3)O_(4)复合材料,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创新实验 PdAg/Fe_(3)O_(4)复合材料 催化还原 4-np
下载PDF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15
作者 柯耀斌 赵建华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49-52,共4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作为一种用途广泛、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得到了大众的青睐。本文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多聚磷酸为原料合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APEP-4,用IR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作为一种用途广泛、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得到了大众的青睐。本文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多聚磷酸为原料合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APEP-4,用IR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90℃、n(聚磷酸)∶n(NP-4)=1.2、反应时间4 h。酯化率位90.1%,单酯含量占比82.7%。并计算了最优实验合成条件下的样品的HLB_(ABC)=8.3,属于亲油性,可用作与润湿剂。对合成产物做耐碱性、漂洗性和气泡性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多聚磷酸 条件优化 性能测定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快速测定食用油中4种酚类环境雌激素残留 被引量:26
16
作者 潘胜东 何仟 +3 位作者 陈晓红 王立 邱巧丽 金米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0-986,共7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SPE-UPLC-HRMS)快速测定食用油中4种痕量酚类环境雌激素(双酚S(BPS)、双酚F(BPF)、双酚A(BPA)和4-壬基酚(4-NP))的分析方法。食用油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和SLC玻璃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以0.05%(v...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SPE-UPLC-HRMS)快速测定食用油中4种痕量酚类环境雌激素(双酚S(BPS)、双酚F(BPF)、双酚A(BPA)和4-壬基酚(4-NP))的分析方法。食用油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和SLC玻璃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以0.05%(v/v)三乙醇胺和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进行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SI-)和选择性离子监测(SIM)模式下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4种目标物在各自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方法的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D,S/N=10)分别为0.03~0.11μg/kg和0.10~0.36μg/kg。在1.0、10.0和80.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4种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6.3%~96.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8.8%(n=6)。基质效应实验表明方法在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下均无明显的基质干扰。该法简便、快速,能用于食用油中双酚S、双酚F、双酚A和4-壬基酚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固相萃取 酚类环境雌激素 双酚S 双酚F 双酚A 4-壬基酚 食用油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4-壬基酚的电催化氧化及检测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郑巧利 杨萍 +4 位作者 许双姐 吴根英 许贺 柳建设 金利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7,共5页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AuNPs-CNTs/GCE),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4-壬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一种灵敏简便地检测4-壬基酚的电化学方法。优化了pH值、扫描速率、富集时间等测定参数,并计...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AuNPs-CNTs/GCE),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4-壬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一种灵敏简便地检测4-壬基酚的电化学方法。优化了pH值、扫描速率、富集时间等测定参数,并计算出pH值与氧化峰电压、扫描速率与氧化峰电流之间的数量关系。在pH 10.0的BR缓冲溶液中,4-壬基酚在AuNPs-CNTs/GCE上出现灵敏的氧化峰,氧化电位为0.51 V。与裸玻碳电极(GCE)和单一碳纳米管修饰电极(CNTs/GCE)相比,AuNPs-CNTs/GCE明显提高了4-壬基酚的氧化电流。在优化实验条件下,4-壬基酚的浓度分别在0.05~4μmol/L和6~14μ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3μmol/L,对于实际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5%~104%。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环境样品中4-壬基酚的直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4-壬基酚 金纳米粒子 伏安法
下载PDF
4-壬基酚臭氧氧化中雌激素活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庆峰 余刚 刘希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9-692,共4页
采用有效的重组基因酵母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水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4-壬基酚(4-NP)在臭氧氧化过程中雌激素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臭氧能迅速氧化4-NP,并有效地去除其雌激素活性;臭氧氧化过程中,水中高臭氧浓度、低pH值、低... 采用有效的重组基因酵母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水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4-壬基酚(4-NP)在臭氧氧化过程中雌激素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臭氧能迅速氧化4-NP,并有效地去除其雌激素活性;臭氧氧化过程中,水中高臭氧浓度、低pH值、低悬浮物含量、低·OH抑制剂浓度以及适量的腐殖酸浓度均有利于降低4-NP的雌激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重组基因酵母 臭氧 4-壬基酚 雌激素活性
下载PDF
多孔g-C3N4负载不同受限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敏 田逢雨 +1 位作者 侯东芳 李东升 《材料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495-505,共11页
通过简单的光化学还原方法,得到一系列具有相同负载量的贵金属(Au, Ag, Pd, Pt)纳米颗粒@多孔g-C3N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TEM、XPS、FT-IR和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形貌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M@pg-C3N4纳米复... 通过简单的光化学还原方法,得到一系列具有相同负载量的贵金属(Au, Ag, Pd, Pt)纳米颗粒@多孔g-C3N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TEM、XPS、FT-IR和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形貌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M@pg-C3N4纳米复合材料对KBH4还原4-硝基苯酚(4-NP)的催化活性。其结果表明,贵金属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pg-C3N4上,与纯pg-C3N4相比,所有M@pg-C3N4纳米复合材料对4-NP催化还原性能明显增强。其中,Au@pg-C3N4的最高速率常数达到1.386 min−1,优于M@pg-C3N4的催化活性(M = Ag,Pd和Pt)。这归因于g-C3N4的多孔结构对不同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整体限域效应和贵金属纳米粒子的优良的电子传输性能。本文为贵金属基复合催化剂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纳米颗粒 多孔g-C3N4 4-np还原 催化活性
下载PDF
多孔泡沫炭/聚吡咯负载金纳米线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应用研究
20
作者 于俊 徐鑫磊 +3 位作者 刘振中 应佳蕾 陈瑛 袁太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7-191,198,共6页
三维多孔泡沫碳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如何开发新型的泡沫炭基复合催化剂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高温热解法将三聚氰胺泡沫制成泡沫碳;然后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泡沫碳/聚吡咯复合载体;进一步采用氨基硅烷偶联剂修饰CF@PPy,并... 三维多孔泡沫碳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如何开发新型的泡沫炭基复合催化剂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高温热解法将三聚氰胺泡沫制成泡沫碳;然后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泡沫碳/聚吡咯复合载体;进一步采用氨基硅烷偶联剂修饰CF@PPy,并通过浸泡法在其表面修饰金种子,制备泡沫碳/聚吡咯负载金纳米粒子催化剂;最后,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出多孔泡沫碳/聚吡咯负载金纳米线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对复合催化剂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吡咯均匀地生长在泡沫碳上,金纳米线均匀地负载在泡沫碳/聚吡咯上面。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别研究该催化剂在水相和油水乳液中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效果。实验得出:CF@PPy@AuNWs比CF@PPy@AuNPs具有更优的催化还原效果,且循环使用5次后的催化效率仍大于90%。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催化性能良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炭 聚吡咯 金纳米线 对硝基苯酚 催化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