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A-13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9.5 mm筛孔通过率对其抗滑性能影响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勇强 刘锋 +1 位作者 许新权 饶志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3年第2期334-337,342,共5页
文中根据SMA-13最佳油石比,以规范要求的SMA-13级配上下限为界,以3%~4%的间隔,控制9.5 mm筛孔通过率从50.3%~73.4%,对成型的八个车辙板试件开展构造深度试验TD、摆值试验BPN和渗水试验,获得了SMA-13室内抗滑性能随9.5 mm筛孔通过率变化... 文中根据SMA-13最佳油石比,以规范要求的SMA-13级配上下限为界,以3%~4%的间隔,控制9.5 mm筛孔通过率从50.3%~73.4%,对成型的八个车辙板试件开展构造深度试验TD、摆值试验BPN和渗水试验,获得了SMA-13室内抗滑性能随9.5 mm筛孔通过率变化的回归关系.而后通过试验路的铺筑验证了相关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9.5 mm筛孔通过率越大的SMA-13,其SFC和BPN越大,TD和渗水系数Cw越小.在保持SMA13其它筛孔通过率相同的情况下,9.5 mm筛孔通过率介于50%~64.2%,可形成SMA-13骨架-密实结构,且其合成级配9.5 mm筛孔通过率与其抗滑性存在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MA-13 抗滑性能 9.5 mm筛孔通过率
下载PDF
采用GTM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如喜 李建 《中国市政工程》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以GTM法设计的AC-16C改性沥青混合料为基础,在级配、油石比、粉油比变化的条件下,分别对混合料进行车辙、低温弯曲破坏、水稳定性和弯曲疲劳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4.75mm通过率、油石比、粉油比均存在一... 以GTM法设计的AC-16C改性沥青混合料为基础,在级配、油石比、粉油比变化的条件下,分别对混合料进行车辙、低温弯曲破坏、水稳定性和弯曲疲劳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4.75mm通过率、油石比、粉油比均存在一最佳值。研究结论对道路工作人员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混合料 GTM设计方法 4.75 mm通过率 油石比 粉油比
下载PDF
水泥稳定砂砾水泥剂量测定(EDTA滴定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学峰 汪晓波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3,共3页
通过分析水泥稳定砂砾各组成成分,阐明了水泥剂量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样本太小,样本的砂砾级配并不能反映水泥稳定砂砾中砂砾的真实级配情况,致使水泥剂量测定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笔者用拌和好的混合料过4.75 mm筛,取通过的颗粒300... 通过分析水泥稳定砂砾各组成成分,阐明了水泥剂量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样本太小,样本的砂砾级配并不能反映水泥稳定砂砾中砂砾的真实级配情况,致使水泥剂量测定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笔者用拌和好的混合料过4.75 mm筛,取通过的颗粒300 g,作为样本测定水泥剂量标准曲线,并在现场检测时也采用标准曲线测定时的方法,解决了样本太小的问题,提高了测定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砂砾 水泥剂量 标准曲线 4.75 mm筛 砂砾级配
下载PDF
对于修订MT58—93《煤粉筛分试验方法》的一些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义 刘雨苗 王微微 《煤质技术》 2007年第6期35-37,共3页
针对MT 58—93《煤粉筛分试验方法》标准,提出了增设0.030 mm孔径,强调湿法预先脱泥的必要性以及采用机械方法取代原始的人工操作等修订建议。
关键词 煤粉筛分 0.030 mm孔径 湿法预先脱泥 湿法振筛机
下载PDF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优化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程飞 张周平 祝河清 《江西建材》 2017年第22期172-173,176,共3页
随着公路建设的大发展,半刚性基层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中,而近些年来路面早期损坏现象较为突出,本文根据现场施工实际,结合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形成机理、取芯的连续性和现场施工级配进行分析,找出4.75mm关键控制... 随着公路建设的大发展,半刚性基层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中,而近些年来路面早期损坏现象较为突出,本文根据现场施工实际,结合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形成机理、取芯的连续性和现场施工级配进行分析,找出4.75mm关键控制点,进行级配优化,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今后路面基层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 施工 级配范围 4.75mm 优化
下载PDF
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方法探讨
6
作者 王龙飞 林江涛 +1 位作者 樊亮 王洪斌 《石油沥青》 2011年第4期67-69,共3页
根据《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附录A4湿轮磨耗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发现试验方法需要进一步量化。分析了矿料过4.75 mm筛前后对湿轮磨耗值的影响,发现室内试验所测的最低沥青用量偏大。
关键词 微表处混合料 湿轮磨耗试验 4.75 mm筛 WTAT
下载PDF
水泥稳定砂砾中水泥剂量测定研究
7
作者 马文天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3-15,共3页
通过分析水泥稳定砂砾各组成,阐明了水泥剂量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样本太小,样本的砂砾级配并不能反映水泥稳定砂砾中砂砾的真实级配情况,致使水泥剂量测定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用拌和好的混合料过4.75mm筛,取通过的颗粒300 g,作为... 通过分析水泥稳定砂砾各组成,阐明了水泥剂量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样本太小,样本的砂砾级配并不能反映水泥稳定砂砾中砂砾的真实级配情况,致使水泥剂量测定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用拌和好的混合料过4.75mm筛,取通过的颗粒300 g,作为样本测定水泥剂量标准曲线,并在现场检测时也采用标准曲线测定时的方法,解决了样本太小的问题,提高了测定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砂砾 水泥剂量 标准曲线 4.75 mm筛 砂砾级配
下载PDF
水泥稳定沙砾水泥剂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8
作者 沈学峰 汪晓波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254-257,共4页
通过分析水泥稳定沙砾各组成,阐明了水泥剂量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样本太小,样本的沙砾级配并不能反映水泥稳定沙砾中沙砾的真实级配情况,以致水泥剂量测定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通过用拌和好的混合料过4.75m m筛,取通过的颗粒300g,作... 通过分析水泥稳定沙砾各组成,阐明了水泥剂量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样本太小,样本的沙砾级配并不能反映水泥稳定沙砾中沙砾的真实级配情况,以致水泥剂量测定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通过用拌和好的混合料过4.75m m筛,取通过的颗粒300g,作为样本测定水泥剂量标准曲线,并在现场检测时采用标准曲线测定时的方法,解决了样本太小的问题,提高了测定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沙砾 水泥剂量 标准曲线 4.75 mm筛 沙砾级配
下载PDF
降低烧结矿返矿中5mm以上粒级比例的生产实践
9
作者 张慧杰 王兴宇 +1 位作者 陈强 陈亚春 《冶金信息导刊》 2020年第1期45-47,44,共4页
本次试验目的是在不增加入炉烧结矿含粉量的情况下,降低烧结矿返矿中5mm以上粒级比例,进而提高烧结矿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本次试验通过四种措施,成功将中天钢铁北区炼铁厂高炉槽下烧结矿返矿中5mm以上粒级平均比例由7.26%降至4.... 本次试验目的是在不增加入炉烧结矿含粉量的情况下,降低烧结矿返矿中5mm以上粒级比例,进而提高烧结矿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本次试验通过四种措施,成功将中天钢铁北区炼铁厂高炉槽下烧结矿返矿中5mm以上粒级平均比例由7.26%降至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返矿 5mm以上粒级 筛板 转鼓强度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如喜 《公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3-171,共9页
以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为基础,在级配、油石比、粉油比变化的条件下,分别对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4.75 mm通过率、油石比、粉油比均存在一最佳值。在油石比因素分析中引入GTM参数与动稳定度和... 以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为基础,在级配、油石比、粉油比变化的条件下,分别对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4.75 mm通过率、油石比、粉油比均存在一最佳值。在油石比因素分析中引入GTM参数与动稳定度和车辙变形速率建立关系,确认GTM方法是一种抗车辙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加入水泥、消石灰等外掺剂后的沥青胶泥性质研究,认为加入消石灰替代部分矿粉可明显改善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进一步的车辙成因分析表明,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均较重要。研究结论对道路工作人员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辙 动稳定度 车辙变形速率 GTM设计方法 4.75 mm通过率 油石比 粉油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