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P3/MLKL通过激活4EBP1-eIF4E通路诱导程序性坏死
1
作者 王树超 徐玫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9-985,共7页
目的: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介导的细胞死亡形式,有研究指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可能参与程序性... 目的: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介导的细胞死亡形式,有研究指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可能参与程序性坏死的调控,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binding protein 1,4EBP1)-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通路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最重要的下游分子通路之一,然而此通路是否参与程序性坏死的发生,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4EBP1-eIF4E通路在程序性坏死中是否发生改变。方法:首先向小鼠上皮样成纤维细胞系L929细胞中加入程序性坏死诱导剂TSZ(TNF-α/SM-164/Z-VAD-FMK),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坏死情况;进一步向敲除RIP3和MLKL基因的L929细胞中加入TSZ,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观察细胞坏死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EBP1和eIF4E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野生型L929细胞用TSZ处理后,坏死细胞增加,4EB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磷酸化的4EBP1(phosphorylated 4EBP1,p-4EBP1)/4EBP1值增加(P<0.05或P<0.01),eIF4E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磷酸化的eIF4E(phosphorylated eIF4E,p-eIF4E)/eIF4E值增加(均P<0.01);在敲除L929细胞中的RIP3和MLKL基因后,PI阳性坏死细胞明显减少,4EB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p-4EBP1/4EBP1值下降(P<0.05或P<0.01),eIF4E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p-eIF4E/eIF4E值下降(均P<0.01)。结论:4EBP1-eIF4E通路在RIP3/MLKL介导的程序性坏死中发生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真核起始因子4e
下载PDF
C-myb蛋白、4E-BP1蛋白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崔红丽 贾洪菊 许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0期2165-2168,共4页
目的探讨转录激活因子Myb(C-myb)、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蛋白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治疗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 目的探讨转录激活因子Myb(C-myb)、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蛋白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治疗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腺样体肥大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b、4E-BP1表达,比较两组患者C-myb、4E-BP1表达情况,分析观察组C-myb、4E-BP1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myb和4E-BP1表达相关性。随访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分析C-myb、4E-BP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myb和4E-B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8%和61.76%,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患者C-myb阳性表达率为91.67%,明显高于Ⅰ~Ⅱ患者(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原发部位、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指数及淋巴结侵犯患者C-myb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PI指数≤2分患者4E-BP1阳性表达率为76.00%,明显高于IPI指数>2分患者(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原发部位、B症状、临床分期及淋巴结侵犯患者4E-BP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myb和4E-BP1表达呈正相关(r_(s)=0.642,P<0.05);C-myb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E-BP1阳性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4个月(95%CI:21.15~26.85),明显短于4E-BP1阴性表达患者的33个月(95%CI:32.20~3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K/T细胞淋巴瘤中C-myb和4E-BP1蛋白表达上调,与临床分期、IPI指数有一定关系,其中4E-BP1表达与患者预后可能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激活因子Myb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NK/T细胞淋巴瘤 预后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基于mTOR-p70S6K/4EBP1信号通路探讨淫羊藿苷抑制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黄莉芳 刘超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BALB/c小鼠65只,分为对照组(n=11)和模型组(n=54)。模型组采用柯萨奇病毒B3标...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BALB/c小鼠65只,分为对照组(n=11)和模型组(n=54)。模型组采用柯萨奇病毒B3标准株腹腔接种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不含病毒的培养液腹腔注射。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1)、淫羊藿苷低浓度组(n=12)、淫羊藿苷高浓度组(n=12)和卡托普利组(n=11)。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淫羊藿苷低、高浓度组分别予以8、16 mg/mL淫羊藿苷混悬液;卡托普利组予以10 mg/mL卡托普利混悬液;各组药物灌胃剂量均为10 mL/kg,每日1次,连续干预60 d。检测比较各组小鼠心脏超声指标,心肌组织病理评分,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Ⅲ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以及心肌组织磷酸化mTOR(p-mTOR)、磷酸化p70S6K(p-p70S6K)、磷酸化4EBP1(p-4EBP1)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低,左室内径缩短率(FS)水平较高,心肌组织病理学评分较低,心肌CVF较低,血清PⅠCP、PⅢNP、TGF-β1含量较低,心肌组织p-mTOR、p-p70S6K、p-4EBP1表达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淫羊藿苷干预组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淫羊藿苷能剂量依赖性地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延缓心肌纤维化,其作用可能与抑制mTOR-p70S6K/4EBP1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纤维化 雷帕霉素靶蛋白 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下载PDF
4E-BP1在人脑胶质瘤细胞对卡氮芥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慧丽 翁泽平 +5 位作者 张继君 林琛莅 谢思明 王超 马继伟 钟雪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与人脑胶质瘤细胞耐药性的关系,为寻找克服胶质瘤获得性耐药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WOZ2及其获得性耐药细胞株SWOZ2-BCNU中4E-BP1及其磷酸化蛋白(p-4E-BP1)的...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与人脑胶质瘤细胞耐药性的关系,为寻找克服胶质瘤获得性耐药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WOZ2及其获得性耐药细胞株SWOZ2-BCNU中4E-BP1及其磷酸化蛋白(p-4E-BP1)的表达。小干扰RNA下调4E-BP1表达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SWOZ2细胞对卡氮芥(BCNU)的耐药性。免疫荧光法检测4E-BP1及p-4E-BP1(T70)蛋白在2株细胞中的表达位置。结果:SWOZ2-BCNU细胞中4E-BP1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较SWOZ2细胞明显下降。下调4E-BP1表达能明显增加敏感细胞对BCNU的耐药性。SWOZ2-BCNU细胞p-4E-BP1(T70)蛋白在获得性耐药过程中出现了核转位。结论:4E-BP1作为翻译调控关键蛋白,可能参与了人脑胶质瘤获得性耐药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神经胶质瘤 获得性耐药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磷酸化4E结合蛋白1表达及其与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黎 占根生 +2 位作者 何思东 肖志超 周存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磷酸化4E结合蛋白1(p-4EBP1)表达及其与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1例行根治术的NSCLC患者,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磷酸化4E结合蛋白1(p-4EBP1)表达及其与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1例行根治术的NSCLC患者,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4EBP1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NSCLC患者肺癌组织p-4EBP1蛋白表达情况。随访统计NSCLC患者术后1年复发情况,对比复发组(20例)和未复发组(91例)肺癌组织p-4EBP1蛋白表达,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NSCLC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癌组织p-4EBP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0.27%vs 16.22%,P<0.05);临床分期Ⅲa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患者肺癌组织p-4EBP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术后1年,111例患者的复发率为18.02%(20/111),复发组肺癌组织p-4EBP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复发组(90.00%vs 65.93%,P<0.05);复发组有吸烟史、临床分期Ⅲa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临床分期Ⅲa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p-4EBP1蛋白阳性表达均是NSCLC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癌组织中p-4EBP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复发关系密切,可能是NSCLC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磷酸化4e结合蛋白1 临床病理特征 外科手术 复发
下载PDF
(1E,4E)-1-(4-溴苯基)-5-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方法研究
6
作者 任淑慧 樊浩 +1 位作者 林艳 崔汉峰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7期73-75,共3页
以苄叉丙酮和醛为原料,氢氧化钠水溶液为催化剂,采用两条路线合成了(1E,4E)-1-(4-溴苯基)-5-苯基-1,4-戊二烯-3-酮。考察了物料比、催化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苄叉丙酮与醛的物料比为1∶1.05... 以苄叉丙酮和醛为原料,氢氧化钠水溶液为催化剂,采用两条路线合成了(1E,4E)-1-(4-溴苯基)-5-苯基-1,4-戊二烯-3-酮。考察了物料比、催化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苄叉丙酮与醛的物料比为1∶1.05,5%NaOH水溶液30 mL为催化剂,15 mL乙醇为溶剂,室温下进行反应。产率分别为84.6%和89.3%。通过熔点、IR和1H NMR确定了产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e 4e)-1-(4-溴苯基)-5-苯基-1 4-戊二烯-3- 苄叉丙酮 合成
下载PDF
真核起始因子4E反义寡核苷酸对人食管癌EC-1细胞中真核起始因子4E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陈奎生 王志永 +3 位作者 周强 柴雅玫 高冬玲 张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5-937,959,共4页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反义寡核酸(ASODN)对人食管癌EC-1细胞中eIF4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针对eIF4E不同基因位点的2条反义寡核苷酸(ASODN1、2)和1条无义寡核苷酸(N-ODN)转染EC-1细胞(设5、10、15μmol/L3个转染浓度),分别培养2...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反义寡核酸(ASODN)对人食管癌EC-1细胞中eIF4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针对eIF4E不同基因位点的2条反义寡核苷酸(ASODN1、2)和1条无义寡核苷酸(N-ODN)转染EC-1细胞(设5、10、15μmol/L3个转染浓度),分别培养24、48、72h,并设空脂质体转染作为空白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IF4E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ASODN1、2转染EC-1细胞培养24、48、72h后,各组中eIF4E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2者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ODN1、2组每个时间段内随浓度增加ASODN抑制效应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23、10.284、10.496、7.621、8.420和9.089,P<0.05),组间相同时间点、相同浓度的抑制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DN组和空白对照组对eIF4E的表达均无抑制效应。结论:特异性的ASODN能有效抑制人食管癌EC-1细胞中eIF4E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起始因子4e 反义寡核苷酸 人食管癌eC-1细胞 转染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eIF-4E和p-4EBP-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军 张春燕 +2 位作者 张毅强 马丽莉 裴晋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探讨eIF-4E和p-4EBP-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IF-4E和p-4EBP-1蛋白在168例胃癌和52例癌旁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IF-4E和p-4EBP-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胃组织(P=... 目的探讨eIF-4E和p-4EBP-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IF-4E和p-4EBP-1蛋白在168例胃癌和52例癌旁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IF-4E和p-4EBP-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胃组织(P=0.001,P=0.000);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eIF-4E和p-4EBP-1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0.025,P=0.001);临床Ⅲ+Ⅳ期胃癌eIF-4E和p-4EBP-1蛋白阳性率高于临床Ⅰ+Ⅱ期胃癌(P=0.001,P=0.049);胃癌组织中eIF-4E和p-4EBP-1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32,P<0.01);eIF-4E蛋白阴性胃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阳性患者(P=0.012)。结论 eIF-4E和p-4EBP-1蛋白共阳性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胃癌判断预后及诊治的新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IF-4e p-4eBP-1
下载PDF
mTOR-4EBP1/p70S6K1信号通路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燕明 王翠峰 任美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9期2660-2663,共4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真核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核糖体蛋白S6激酶1(p70S6K1)信号通路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为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机制及诊疗靶标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取恶性胸腔积液作为恶性测定组...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真核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核糖体蛋白S6激酶1(p70S6K1)信号通路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为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机制及诊疗靶标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取恶性胸腔积液作为恶性测定组(44例),良性胸腔积液作为良性对照组(44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检测mTOR、4EBP1及p70S6K1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TOR、磷酸化mTOR(p-mTOR)、4EBP1、磷酸化4EBP1(p-4EBP1)、p70S6K1及磷酸化p70S6K1(p-p70S6K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T-qPCR结果显示,恶性测定组中mTOR、4EBP1及p70S6K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恶性测定组中p-mTOR、p-4EBP1、p-p70S6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TOR、4EBP1、p70S6K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OR-4EBP1/p70S6K1信号通路是通过激活mTOR,调节下游4EBP1、p70S6K1靶蛋白的活性,从而调节胸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细胞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信号通路 雷帕霉素靶蛋白 真核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 核糖体蛋白S6激酶1
下载PDF
联合敲减eIF4E和YB1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王晓露 成莹 +1 位作者 沐超 胡新荣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725-2730,共6页
目的 探究在宫颈癌HeLa和C33a细胞中联合敲减YB1和eIF4E基因对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细胞分组并转染(HeLa细胞系:mock空白对照组、NC组(sh-YB1组、Si-eIF4E组、共敲减shYB1+Si-eIF4E组;C33a细胞系:mock空白对照组、N... 目的 探究在宫颈癌HeLa和C33a细胞中联合敲减YB1和eIF4E基因对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细胞分组并转染(HeLa细胞系:mock空白对照组、NC组(sh-YB1组、Si-eIF4E组、共敲减shYB1+Si-eIF4E组;C33a细胞系:mock空白对照组、NC组、shYB1组、Si-eIF4E组、shYB1+Si-eIF4E组),24 h后RT-qPCR检测转染效率,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CCK-8法和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敲减YB1和eIF4E基因后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sh-YB1组、Si-eIF4E组及共敲减YB1+eIF4E组与mock组及NC组之间细胞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敲减YB1和(或)eIF4E基因后,细胞吸光度下降明显(P<0.05),且sh-YB1+Si-eIF4E组吸光度较sh-YB1或Si-eIF4E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sh-YB1组、Si-eIF4E及共敲减YB1+eIF4E组克隆形成数量明显低于mock组及NC组(P<0.05)。HeLa细胞系、C33a细胞系中与mock组相比,sh-YB1组及Si-eIF4E组和共敲减YB1+eIF4E组平板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sh-YB1组、Si-eIF4E组和共敲减YB1+eIF4E组相比于mock组及NC组之间穿过小室的细胞明显减少(P<0.05),且共敲减YB1+eIF4E组、sh-YB1组/Si-eIF4E组、mock组、NC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目依次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敲减YB1和eIF4E基因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F4e YB1 增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AEG-1调控eIF4E表达促进胃癌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可心 吴丹丹 +1 位作者 吴圣洁 王雪融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AEG-1调控e IF4E表达促进胃癌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在SGC7901胃癌细胞株上用质粒转染或siRNA转染的方法过表达或沉默AEG-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IF4E及上皮-间质样转化(EMT)的标志物表达的变化,用transwell实... 目的:探讨AEG-1调控e IF4E表达促进胃癌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在SGC7901胃癌细胞株上用质粒转染或siRNA转染的方法过表达或沉默AEG-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IF4E及上皮-间质样转化(EMT)的标志物表达的变化,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迁移。结果:过表达AEG-1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EMT,同时上调eIF4E的表达;沉默AEG-1的表达抑制细胞发生EMT,同时下调eIF4E的表达;沉默AEG-1的表达抑制CXCL12诱导的细胞迁移,同时下调eIF4E的表达;过表达eIF4E部分逆转由于沉默AEG-1的表达引起的胃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AEG-1通过上调eIF4E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 上皮-间质样转化
下载PDF
Predictive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4E-BP1, Beclin-1, and LC3for cetuximab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with wild-type KRAS: Analysis from real-world data 被引量:5
12
作者 Gui-Fang Guo Yi-Xing Wang +6 位作者 Yi-Jun Zhang Xiu-Xing Chen Jia-Bin Lu Hao-Hua Wang Chang Jiang Hui-Quan Qiu Liang-Ping Xi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15期1840-1852,共13页
BACKGROUND Colorectal cancer(CRC)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cancer-related death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Advanced CRC(ACRC) patients suffer from a low cure rate though treated with targeted therapies. The r... BACKGROUND Colorectal cancer(CRC)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cancer-related death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Advanced CRC(ACRC) patients suffer from a low cure rate though treated with targeted therapies. The response rate is about 50% to chemotherapy and cetuximab, a monoclonal antibody target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and used for ACRC with wild-type KRAS.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more predictors of cetuximab efficacy to further improve precise treatment. Autophagy, showing a key role in the cancer progress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EGFR pathway. Whether autophagy can predict cetuximab efficacy in ACRC is an interesting topic.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utophagy on the efficacy of cetuximab in colon cancer cells and ACRC patients with wild-type KRAS.METHODS ACRC patients treated with cetuximab plus chemotherapy, with detailed data and tumor tissue,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from January 1, 2005,to October 1, 2015, were studied. Expression of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s[Beclin1,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A/B-light chain 3(LC3), and 4 Ebinding protein 1(4 E-BP1)] was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 in CRC cells an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cancerous and normal tissues. The effect of autophagy on cetuximab-treated cancer cells was confirmed by MTT assay.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Beclin1, LC3, and 4 E-BP1 expression in tumor tissue and the efficacy of cetuximab-based therapy were analyzed.RESULTS In CACO-2 cells exposed to cetuximab, LC3 and 4 E-BP1 were upregulated, and P62 was downregulated. Autophagosome formation was observed, and autophagy increased the efficacy of cetuximab. In 68 ACRC patients,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that Beclin1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LC3(0.657, P < 0.001) and 4 E-BP1(0.211, P = 0.042) in ACRC tissues.LC3 was significantly overexpressed in tumor tissues compared to normal tissues(P < 0.001). In 45 patients with wild-type KRA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se three proteins were not related to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however,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Beclin1(P = 0.010) and 4 E-BP1(P = 0.005), pathological grade(P = 0.002), and T stage(P = 0.004)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verall survival(OS).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etuximab on colon cancer cells might be improved by autophagy.LC3 is overexpressed in tumor tissues, and Beclin1 and 4 E-BP1 could b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OS in ACRC patients treated with cetuxi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e-binding PROTeIN 1 BeCLIN-1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A/B-light chain 3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CeTUXIMAB efficacy Prognosis
下载PDF
GPC3在不同侵袭能力肝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4E-BP1和PS6K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高飞 董勤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1期2228-2234,共7页
目的检测两种不同侵袭能力的肝细胞癌(HCC)细胞系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真核细胞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PS6K)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探讨3种基因与肝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定量... 目的检测两种不同侵袭能力的肝细胞癌(HCC)细胞系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真核细胞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PS6K)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探讨3种基因与肝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低转移侵袭力MHCC-97L、对照细胞系HL-7702、高转移侵袭力MHCC-97H细胞系的GPC3、4E-BP1、PS6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语言分析3种蛋白与HCC细胞侵袭能力的相关性。结果cbioportal分析结果显示,GPC3、4E-BP1、PS6K表达异常的HCC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表达正常的HCC患者(P<0.05),整体生存率和生存周期均降低。与HL-7702细胞系相比,MHCC-97H细胞表达的GPC3和PS6K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4E-BP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1),MHCC-97L细胞GPC3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1),4E-BP1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1)。MHCC-97H细胞表达的GPC3和PS6K mRNA水平显著高于MHCC-97L细胞(8.12±0.21比2.34±0.42,8.19±0.54比5.23±0.25)(P<0.01),4E-BP1 mRNA水平低于MHCC-97L细胞(1.28±0.45比9.13±0.12)(P<0.01)。MHCC-97H细胞表达的GPC3和PS6K蛋白水平显著高于MHCC-97L细胞(0.82±0.01比0.34±0.04,0.82±0.07比0.31±0.02)(P<0.01),4E-BP1蛋白水平低于MHCC-97L细胞(0.18±0.07比1.13±0.03)(P<0.01)。经R语言编程进行相关性矩阵分析显示,在MHCC-97L中,GPC3与4E-BP1呈负相关(r=-0.850),GPC3与PS6K呈正相关(r=0.868),PS6K与4E-BP1呈负相关(r=-0.898);在MHCC-97H中,GPC3与4E-BP1呈负相关(r=-0.877),GPC3与PS6K呈正相关(r=0.888),PS6K与4E-BP1呈负相关(r=-0.898)。结论GPC3和PS6K的mRNA和蛋白水平随着HCC转移侵袭能力的增强而升高,PS6K与GPC3表达呈正相关。4E-BP1的表达则随着HCC转移侵袭能力的增强而降低,与GPC3的表达呈负相关,且这3种蛋白的表达均与HCC转移侵袭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真核细胞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 核糖体S6蛋白激酶1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S6K1及4EB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少华 毕经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7-753,共7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6蛋白激酶1(protein S6 kinase 1,S6K1)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 1,4EB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6蛋白激酶1(protein S6 kinase 1,S6K1)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 1,4EB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经手术切除的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与40例正常癌旁结直肠黏膜组织、30例淋巴结转移灶组织、15例远处转移灶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6K1和4EBP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S6K1和4EBP1蛋白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50%(7/40)和22.50%(9/40),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0%(74/100)和79.00%(79/100),S6K1和4EBP1蛋白在癌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S6K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r=0.31,P<0.01)及组织分化程度(r=0.25,P<0.05)显著相关。4EBP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r=0.27,P<0.01)及组织分化程度(r=0.22,P<0.05)显著相关。S6K1和4EBP1蛋白高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更短(P<0.05),但S6K1和4EBP1蛋白表达水平对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影响(P>0.05)。S6K1和4EBP1蛋白两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5,P<0.05)。结论:S6K1及4EBP1蛋白在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有互相促进作用,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分子靶点和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6蛋白激酶1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IF4E与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婕 吴人亮 周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4-767,共4页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例,滤泡型乳头状癌29例)、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上述病例的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IF4E与p-4EBP1的表达。结果在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乳头状癌中,eIF4E的阳性率分别为11.6%(10/86)、50.0%(10/20)和84.8%(56/66)(P<0.01);p-4EBP1的阳性率分别为8.1%(7/86)、40.0%(8/20)和66.7%(44/66)(P<0.01),并且p-4EBP1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P<0.01)。eIF4E在有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7%(29/30)和100.0%(29/29),分别高于无腺外侵袭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后者阳性率分别为75.0%(27/36)和73.0%(27/37)(P<0.05)。而p-4EBP1在这两组病例中的表达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相比,eIF4E和p-4EBP1在乳头状癌中存在过表达;eIF4E的过表达与乳头状癌的侵袭与转移关系密切,在乳头状癌的进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下载PDF
脂联素通过AMPK/mTOR/4EBP1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隆曜先 王毛毛 +2 位作者 蔡志福 张洁清 李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
背景与目的:脂联素(adiponectin,APN)被认为是一种强有力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抗癌因子,但APN调节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探讨在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APN能否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 背景与目的:脂联素(adiponectin,APN)被认为是一种强有力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抗癌因子,但APN调节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探讨在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APN能否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磷酸化真核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 binding protein 1,4EBP1)通路抑制细胞迁移及侵袭。方法:实验设计为4组:①APN组:20μg/mL APN作用于细胞30 min;②抑制剂组:10μmol/L复合物C(AMPK抑制剂)作用于细胞30 min;③APN+抑制剂组:10μmol/L复合物C预处理细胞30 min后,加入20μg/mL APN作用30 min;④对照组:仅加入无血清DMEM培养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技术检测4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中Bcl-2、MMP-9及AMPK信号通路中AMPK、mTOR、4EBP1蛋白水平;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4组HEC-1B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Bcl-2和MMP-9 mRNA的表达水平在APN组中分别为0.64±0.08和0.68±0.02,均明显低于APN+抑制剂组(分别为0.98±0.11和0.96±0.08;P=0.02和0.03)。APN组中,HEC-1B细胞Bcl-2、MMP-9蛋白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抑制剂组、APN+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APN组中,HEC-1B细胞AMPK、mTOR、4EBP1蛋白水平分别为1.49±0.02、0.48±0.00、0.19±0.00。与对照组比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0)。APN组穿膜细胞数为(78.72±10.74)个,APN+抑制剂组为(131.45±9.11)个,对照组为(131.91±12.29)个,AP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APN+抑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APN组中,HEC-1B细胞迁移率为(19.27±1.14)%,与其余3组比较,4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其余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8,P=0.39)。结论:APN可经AMPK/mTOR/4EBP1信号通路发挥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效应,达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脂联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类 4e结合蛋白1
下载PDF
胰岛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4E结合蛋白1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磷酸化的刺激作用
17
作者 李娜 吴可贵 +3 位作者 许昌声 王向宇 王华军 谢良地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7-560,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蛋白质合成翻译过程的两个调节子,4E-结合蛋白1(4E-BP1)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磷酸化的调节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用3H-亮氨酸和3H-TdR掺入法分别测定蛋白质合成和DNA合成...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蛋白质合成翻译过程的两个调节子,4E-结合蛋白1(4E-BP1)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磷酸化的调节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用3H-亮氨酸和3H-TdR掺入法分别测定蛋白质合成和DNA合成;免疫印迹法检测4E-BP1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的磷酸化。结果与对照相比,100nmol/L胰岛素显著增加了VSMC的3H-亮氨酸和3H-TdR掺入。同样浓度的胰岛素作用于VSMC,可以诱导4E-BP1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发生磷酸化。二者的磷酸化分别于胰岛素刺激后,30min和10min达高峰。结论胰岛素可以刺激VSMC的4E-BP1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发生磷酸化,这可能是胰岛素发挥促进VSMC生长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4e-结合蛋白1 核糖体蛋白S6激酶 平滑 血管
下载PDF
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
18
作者 唐艳林 黄晶 梁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6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乳腺癌患者134例,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4EBP1表达阳性率,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淋巴结转移... 目的:研究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乳腺癌患者134例,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4EBP1表达阳性率,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p-4EBP1表达阳性率为65.67%,高于癌旁组织的1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TNM分期、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p-4EBP1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p-4EBP1阳性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占比62.50%,高于阴性患者的37.50%(P<0.05);淋巴结转移p-4EBP1阳性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枚占比54.55%,高于阴性患者的11.76%(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p-4EBP1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89,P<0.05),且当淋巴结转移≥4枚时,相关性最显著(r=0.654,P<0.05)。结论:p-4EBP1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增高,且与淋巴结转移具有关联性,转移枚数越多,相关性越强,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 组织学分级 关联性
下载PDF
N,N-二甲基-[2Z,4E]-壬二烯胺的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路国梁 王昭煜 房青岚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5-338,共4页
通过2-甲基吡啶的烷基化、部分还原、Hoffman消除开环,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的前体N,N-二甲基-[2Z,4E]-壬二烯胺,其全合成的总化学产率为25.4%,异构体纯度高达92.0%。并分析了Na... 通过2-甲基吡啶的烷基化、部分还原、Hoffman消除开环,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的前体N,N-二甲基-[2Z,4E]-壬二烯胺,其全合成的总化学产率为25.4%,异构体纯度高达92.0%。并分析了NaBH4还原2-烷塞吡定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二甲基 壬二烯胺 昆虫信息素
下载PDF
mTOR/4EBP1/HIF-1α/VEGF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莉 张艳丽 +2 位作者 王秀芳 宋哲 王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真核生物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0只SPF级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布...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真核生物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0只SPF级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及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干预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各干预组分别在激发前30 min给予雷帕霉素3 mg/kg腹腔注射或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雾化吸入,对照组和哮喘组以生理盐水代替。于末次激发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HIF-1α、VEGF水平;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磷酸化的m TOR及4EBP1(p-m TOR及p-4EBP1)蛋白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p-m TOR、p-4EBP1、HIF-1α、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气管及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分泌物增多;BALF中HIF-1α、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p-m TOR、p-4EBP1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哮喘组相比,各干预组气道炎症浸润明显减轻,分泌物减少;BALF中HIF-1α、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1);肺组织p-m TOR、p-4EBP1表达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及两干预组间相比上述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小鼠p-m TOR、p-4EBP1、HIF-1α、VEGF表达水平两两互呈正相关(P<0.05),而对照组及两干预组各指标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哮喘发生时p-m TOR、p-4EBP1、HIF-1α、VEGF可能协同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雷帕霉素能阻断这一过程,可能作为治疗哮喘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真核生物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