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裂解规律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燕 李晓波 +2 位作者 李俊杰 熊海燕 彭崇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5-392,共8页
以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为例,运用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HR-ESI-MS/MS)获得的碎片离子,根据一、二级质谱离子的精确质荷比,分别推导出两种黄酮可能的裂解途径,并比较多甲氧基、多羟基黄酮质谱裂... 以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为例,运用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HR-ESI-MS/MS)获得的碎片离子,根据一、二级质谱离子的精确质荷比,分别推导出两种黄酮可能的裂解途径,并比较多甲氧基、多羟基黄酮质谱裂解规律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的一级质谱均可获得稳定的准分子离子。5,6,7,4′-四羟基黄酮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由准分子离子[M+H]+经RDA裂解及进一步脱水和(或)脱一氧化碳中性分子产生,直接由准分子离子脱水及一氧化碳中性分子获得的碎片离子丰度比较低;5,6,7,4′-四甲氧基黄酮二级质谱碎片即可由准分子离子[M+H]+直接经RDA裂解,还可先脱去乙烷或甲烷中性分子再经RDA裂解(1,3断裂)获得。此外,该化合物还有大量的碎片离子是由准分子离子[M+H]+分别经脱水、甲烷、乙烷或进一步脱甲基、一氧化碳而获得。两个化合物质谱碎片的比较结果表明,多甲氧基黄酮的二级质谱碎片裂解机制更复杂,碎片信息更丰富。该方法可为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提供支持,也可为黄酮类化合物体内代谢产物的LC-MS/MS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6 7 4′-四羟基黄酮 5 6 7 4′-四甲氧基黄酮 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 质谱裂解途径
下载PDF
灯盏花乙素苷元的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凌成利 杨兆祥 张伟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4,192,共4页
综述了标题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其中,植物提取方法主要是从灯盏花或野黄芩药材中提取分离得到。化学合成方法有全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全合成方法以5,6,7,4'-四甲氧基黄酮为起始原料,采用不同的脱甲基试剂合成标题化合物... 综述了标题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其中,植物提取方法主要是从灯盏花或野黄芩药材中提取分离得到。化学合成方法有全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全合成方法以5,6,7,4'-四甲氧基黄酮为起始原料,采用不同的脱甲基试剂合成标题化合物;半合成方法是用灯盏花乙素经水解断糖苷键合成标题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乙素苷元 5 6 7 4’-四甲氧基黄酮 提取 合成 半合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肾茶中3种甲氧基黄酮类活性成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光 路娟 +3 位作者 李学兰 张宁 刘斌 陈曦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9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肾茶提取物中橙黄酮、半齿泽兰素、半齿泽兰素-5-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Symmetry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缓冲液,梯度洗脱;流速:lmL·min^-1... 目的建立测定肾茶提取物中橙黄酮、半齿泽兰素、半齿泽兰素-5-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Symmetry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缓冲液,梯度洗脱;流速:l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5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橙黄酮在0.50~5.00μg、半齿泽兰素在0.50~5.00μg、半齿泽兰素-5-甲醚在0.05-0.5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6%.100.28%和99.66%。RSD分别为1.73%,0皇2%和1.6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肾茶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色谱法 高效液相 橙黄酮 半齿泽兰素 半齿泽兰素-5-甲醚
下载PDF
“一锅法”制备乙酰灯盏乙素苷元 被引量:1
4
作者 倪广惠 曾忠兰 +1 位作者 刘加美 饶高雄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索制备乙酰灯盏乙素苷元的方法。方法以灯盏乙素为起始原料,与乙酸酐和吡啶共回流,经一步反应获得四乙酰灯盏乙素苷元和部分乙酰化产物6,7,4'-O-三乙酰基灯盏乙素苷元。结果与结论采用"一锅法"合成了乙酰灯盏乙素苷... 目的探索制备乙酰灯盏乙素苷元的方法。方法以灯盏乙素为起始原料,与乙酸酐和吡啶共回流,经一步反应获得四乙酰灯盏乙素苷元和部分乙酰化产物6,7,4'-O-三乙酰基灯盏乙素苷元。结果与结论采用"一锅法"合成了乙酰灯盏乙素苷元,总收率在80%以上。乙酰灯盏乙素苷元和其乙酰化产物6,7,4'-O-三乙酰基灯盏乙素苷元均是灯盏乙素结构改造和修饰的重要中间体。与现有的两步合成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合成路线短、收率高、反应条件简单等特点,该法为同时获得2个重要中间体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乙素苷元 乙酰化 5 6 7 4'-O-四乙酰基灯盏乙素苷元 6 7 4'-O-三乙酰基灯盏乙素苷元 合成
原文传递
葛花化学成分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杰 常义生 +3 位作者 曾铖 李佑 徐丽丽 顾正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葛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聚葡聚糖凝胶及制备液相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和波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葛花中分离得到了5个异黄酮苷类化合物,6″-O-木糖基黄豆黄苷(6″-O-xylosylglycitin,1),5,6,7... 目的:研究葛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聚葡聚糖凝胶及制备液相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和波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葛花中分离得到了5个异黄酮苷类化合物,6″-O-木糖基黄豆黄苷(6″-O-xylosylglycitin,1),5,6,7,4'-四羟基异黄酮-6,7-二葡萄糖苷(5,6,7,4'-tetrahydroxyisoflavone-6,7-di-O-β-D-glucopyranoside,2),黄豆黄苷(glycitin,3),6″-O-木糖鸢尾苷(6″-O-xylosyltectoridin,4),鸢尾苷(tectoridin,5)。结论:化合物1和3均为在国内首次从野葛花中分离报道,化合物1和2在国内未见从其他植物中分离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 异黄酮 6″-O-木糖基黄豆黄苷 5 6 7 4'-四羟基异黄酮-6 7-二葡萄糖苷 黄豆黄苷 6″-O-木糖鸢尾苷 鸢尾苷
原文传递
覆盆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静宜 余俊东 +6 位作者 陈悦 杜军 巫小宏 李医明 王瑞 陈亮 吴迎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897-3903,共7页
目的研究华东覆盆子Rubuschingii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NMR、MS等现代谱学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华... 目的研究华东覆盆子Rubuschingii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NMR、MS等现代谱学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华东覆盆子中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基丙酸丁酯(1)、1β,2α,19α-三羟基-3-羰基-12烯-乌苏烷-28-酸(2)、3β,19α-二羟基-1-羰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3)、麦珠子酸(4)、negundonorin A(5)、山柰酚-3-O-刺槐二糖苷(6)、椴树苷(7)、槲皮素(8)、根皮苷(9)、5,6,7,4′-四羟基-黄酮醇(10)、香橙素(11)、2,2′,3,3′,4,4′-六羟基-6,6′-联苯二甲酸二乙酯(12)、没食子酸乙酯(13)、没食子酸(14)、(+)-儿茶素(15)、对羟基苯甲酸(16)。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酚类化合物,命名为覆盆子酚酸丁酯,化合物2~5、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华东覆盆子 外消旋体 覆盆子酚酸丁酯 19α-三羟基-3-羰基-12烯-乌苏烷-28-酸 麦珠子酸 5 6 7 4′-四羟基-黄酮醇
原文传递
川射干有效成分衍生物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丝丝 杜仕静 +5 位作者 罗森 汤依娜 曾青山 李琳 袁崇均 谭正怀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1,共7页
目的:对射干苷元衍生物5,6,7,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防治脑缺血再灌注作用及其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其后期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取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及脑缺血再灌注组,禁食不禁水12 h后,在麻醉情况下采用... 目的:对射干苷元衍生物5,6,7,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防治脑缺血再灌注作用及其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其后期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取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及脑缺血再灌注组,禁食不禁水12 h后,在麻醉情况下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后恢复灌流。假手术对照组进行同样手术,但不阻断大脑中动脉,术后24 h将手术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20 mg/kg组、5,6,7,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50、100和200 mg/kg组,除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尼莫地平20 mg/kg组灌胃给予等体积溶媒或药物外,其余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天2次,连续7次(3.5 d)。末次给药后4 h行行为学评分,取血分离血清测定生化指标,取脑组织测定其缺血梗死面积、脑含水率,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同时考察了5,6,7,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对亚硝酸钠致小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的影响;运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检测5,6,7,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显著提高,脑组织含水率明显增加,梗死范围显著增加,血清超氧化物还原酶(SOD)活力明显降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6,7,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减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评分,显著减少脑梗死范围和显著增加血清SOD活力(P<0.01),同时5,6,7,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50、100 mg/kg组可明显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200 mg/kg组可显著降低脑含水率,改善脑组织病变程度(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在亚硝酸钠致小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中可明显缩短潜伏期,增加错误次数(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6,7,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100、200 mg/kg组可明显延长亚硝酸钠小鼠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P<0.05)。在5,6,7,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的体外抗氧化试验中,测得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EC分别为0.0176 mg/mL、0.0650 mg/mL、4.9910 mg/mL。结论:5,6,7,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能有效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组织损伤,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有关,详细作用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6 7 4′-四羟基异黄酮-5′-磺酸钠 脑缺血再灌注 脑组织损伤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