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5-FC系统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黎成金 马庆久 +6 位作者 赖大年 鲁建国 王小军 王青 潘伯荣 武永忠 李金茂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cytosinedeaminase,CD)/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系统对不同分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的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脂质体法将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 目的:探讨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cytosinedeaminase,CD)/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系统对不同分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的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脂质体法将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CD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及非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pCD2分别转导入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以G418筛选阳性克隆扩增后给予前药5-FC进行敏感试验.结果:LoVo-CEACD及LoVo-CD比LoVo对5-FC的敏感性明显提高(P<0.01,t=5.688,n=9;P<0.01,t=3.136,n=9),SW480-CEACD及SW480-CD比SW480对5-FC的敏感性明显提高(P<0.01,t=3.437,n=9;P<0.01,t=3.516,n=9),LoVo-CEACD比LoVo-CD对5-FC的敏感性明显增强(P<0.05,t=2.183,n=9),而SW480-CEACD对5-FC的敏感性小于SW480-CD,SW480-CEACD对前药5-FC的敏感性低于LoVo-CEACD(P<0.05,t=2.504,n=9),转CD基因之LoVo和SW480细胞体外实验均可观察到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对LoVo和SW480细胞均有明显的靶向杀伤效果,但对SW480细胞的杀伤作用小于LoVo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细胞杀伤作用 脂质体法 前药转换基因系统 CD/5-fc系统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Y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白血病Jurkat细胞杀伤和旁观者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军 陈洁 +4 位作者 李萍萍 陶怡 周虹 章卫平 王健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yeast cytosine deaminase,YCD)自杀基因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方法:制备YCD-GFP慢病毒上清,转染Jurkat细胞(即Jurkat/YCD-GFP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YCD-GFP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yeast cytosine deaminase,YCD)自杀基因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方法:制备YCD-GFP慢病毒上清,转染Jurkat细胞(即Jurkat/YCD-GFP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YCD-GFP基因的表达。体外观察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对Jurkat/YCD-GFP细胞的杀伤情况和旁观者效应;建立Jurkat/YCD-GFP荷瘤小鼠模型,体内观察5-FC对移植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以上实验均以Jukut/GFP细胞为对照。结果:成功制备YCD-GFP慢病毒和感染YCD-GFP慢病毒的Jurkat/YCD-GFP细胞,YCD-GFP慢病毒对Jurkat细胞的感染率达96.93%。232μmol/L的5-FC作用72h可使(95.61±2.07)%的Jurkat/YCD-GFP细胞死亡,且上清中5-FC含量下降80%左右。体外实验显示,Jurkat/YCD-GFP和Jurkat细胞效靶比1∶10混合培养[(68.69±4.97)%vs(97.87±1.11)%,P<0.05)]和Transwell1∶25分层培养[(1.46±0.27)×105vs(3.00±0.16)×105,P<0.01]均存在旁观者效应。体内实验显示,Y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Jurkat/YCD-GFP荷瘤小鼠亦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Y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人Jurkat白血病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CD/5-fc 自杀基因 慢病毒载体 白血病 JURKAT细胞 旁观者效应
下载PDF
CD/5-Fc联合β射线治疗小鼠胃癌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顾琴龙 姬舒荣 +3 位作者 刘炳亚 陈雪华 朱正纲 林言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索放射治疗联合自杀基因CD治疗小鼠胃癌,以加强自杀基因的抗肿瘤疗效。方法 分别以自杀基因CD/5-Fc、β在射线及二者联合治疗小鼠胃癌模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CD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能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 目的 探索放射治疗联合自杀基因CD治疗小鼠胃癌,以加强自杀基因的抗肿瘤疗效。方法 分别以自杀基因CD/5-Fc、β在射线及二者联合治疗小鼠胃癌模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CD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能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与CD基因或放疗单独应用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放疗能增强自杀基因的疗效,二者联合治疗可以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fc Β射线 治疗 小鼠 胃癌
下载PDF
5-FC对经基因修饰而表达胞嘧啶脱氨酶的哺乳类细胞杀伤作用
4
作者 任圣俊 许秀兰 +1 位作者 顾峻 顾健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4-77,共4页
为获得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对含CD基因哺乳类细胞的“诱导”杀伤表型数据。方法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和包装细胞PA317,经基因修饰而表达非哺乳类酶-... 为获得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对含CD基因哺乳类细胞的“诱导”杀伤表型数据。方法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和包装细胞PA317,经基因修饰而表达非哺乳类酶-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deaminase,CD)。结果体外,CD基因的表达几乎不影响细胞的生长速率。薄层层析分析(TLC)表明,被含有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CDSN的假型病毒感染的哺乳类细胞及包装细胞的抽提液可将胞嘧啶代谢成脲嘧啶。5┐FC对有CD活性的细胞产生致死性细胞毒性。结论本实验支持了在5┐FC参与下,于肿瘤细胞内选择性表达CD的基因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fc 基因CD 杀伤作用 肿瘤细胞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绍全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与5-Fc联合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39例,观察用药后的心、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患者中ALT升高占38.5%(15/39),BUN升高占61.5%,C...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与5-Fc联合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39例,观察用药后的心、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患者中ALT升高占38.5%(15/39),BUN升高占61.5%,Cr升高占48.7%,CK及CK-MB升高占20.5%。结论 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主要是对肾小管的损伤,引起尿毒症的可能性小,心脏毒性及中毒性肝炎发生率较高,但一般不致严重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5-fc 肾毒性 心脏毒性 中毒性肝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下载PDF
CD/5-FC对KSHV肿瘤转化基因K12诱导NIH3T3转化细胞的杀伤作用
6
作者 唐桂霞 卢春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8-197,共10页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sarcoma-associatedherpesvirus,KSHV)转化基因K12和含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分别命名为LZRS-K12和pLXSN-Fcy∷Fur。将LZRS-K12质粒转染NIH3T3细胞系,诱...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sarcoma-associatedherpesvirus,KSHV)转化基因K12和含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分别命名为LZRS-K12和pLXSN-Fcy∷Fur。将LZRS-K12质粒转染NIH3T3细胞系,诱导细胞转化获得具有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N/K12细胞,进一步将pLXSN-Fcy∷Fur质粒转染N/K12细胞,获得含CD基因的N/K12/FF细胞。加入5-氟胞嘧啶(5-FC)后,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IHC)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N/K12/FF细胞在使用5-FC后存活率明显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FC作用后的N/K12/FF细胞的凋亡率与作用前相比增加了4.6%。与此同时,经5-FC作用后的N/K12和N/K12/FF细胞的生长周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均表现为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S和G2-M期细胞比率增高。5-FC使得N/K12细胞的增殖主要阻滞在G2-M期,而N/K12/FF细胞的增殖主要阻滞在S期。IHC检测结果表明,N/K12细胞在5-FC使用前后Fas和Fas-L表达改变均不明显;而N/K12/FF细胞在5-FC使用后的Fas和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5-FC使用前的水平。提示,CD/5-FC对KSHV肿瘤转化基因K12诱导NIH3T3转化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凋亡有可能介导了部分杀伤过程;Fas和Fas-L有可能部分参与凋亡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肿瘤转化基因K12 CD/5-fc系统 细胞凋亡 卡波济肉瘤 杀伤作用 基因治疗
下载PDF
CD/5-FC系统对小鼠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姬舒荣 刘晖 +4 位作者 张奕 顾琴龙 刘炳亚 朱正纲 林言箴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CD基因转导小鼠胃癌细胞株MFC,采用MTT法测定CD5-FC系统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旁观者”效应;利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 目的 探讨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CD基因转导小鼠胃癌细胞株MFC,采用MTT法测定CD5-FC系统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旁观者”效应;利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凋亡细胞,同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转导CD基因可使MFC对5-FC高度敏感,并且显示出强大的“旁观者”效应。经5-FC作用后,荧光染色可见到典型的凋亡细胞核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DNA梯度,同时发现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表达下调,而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上调。结论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胃癌细胞MFC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fc系统 小鼠 胃癌 细胞杀伤作用 自杀基因系统 作用机理 胞嘧啶脱胺酶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CD/5-FC系统治疗口腔鳞癌机制的研究
8
作者 王安训 黄洪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AdCMVCD) /5 氟胞嘧啶 (5 FC)自杀基因治疗口腔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AdCMVCD/5 FC系统治疗口腔鳞癌细胞 (Tca8113细胞株 )后分别应用3 H 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 (FCM )、TUNEL法...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AdCMVCD) /5 氟胞嘧啶 (5 FC)自杀基因治疗口腔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AdCMVCD/5 FC系统治疗口腔鳞癌细胞 (Tca8113细胞株 )后分别应用3 H 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 (FCM )、TUNEL法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CD/5 FC治疗组3 H TdR掺入率显著下降 (P <0 .0 0 1) ,且与 5 FC的浓度成反比 ;FCM显示S期比率显著升高 (P <0 .0 0 1) ,G2 +M期比率下降为 0 (P <0 .0 0 1) ,G1/G0 期的改变不明显 (P >0 .0 5 ) ;透射电镜及TUNEL法显示治疗后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 ,其凋亡率由治疗前的 (4 .40± 0 .87) %上升到 (15 .80± 1.5 5 ) % (P <0 .0 0 1)。结论 :AdCMVCD/5 FC系统对口腔鳞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DNA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治疗 口腔鳞癌 CD/5-fc系统 流式细胞仪 FCM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和5-Fc联合用药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绍全 《广州医药》 2005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与5-Fc联合治疗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膜炎患者39例,观察用药后的心、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患者中ALT升高占38.5%(15/39),BUN升高占61.5%,Cr升高占48.7%,CK及CK-MB升...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与5-Fc联合治疗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膜炎患者39例,观察用药后的心、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患者中ALT升高占38.5%(15/39),BUN升高占61.5%,Cr升高占48.7%,CK及CK-MB升高占20.5%。结论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主要是对肾小管的损伤,引起尿毒症的可能性小,心脏毒性及中毒性肝炎发生率较高,但一般不致严重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5-fc氟胞嘧啶 中毒性肝炎 心脏毒性 肾毒性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下载PDF
中毒性肝炎:两性霉素B和5-Fc联合用药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绍全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6年第5期141-141,共1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与5-Fc联合治疗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膜炎患者39例,观察用药后的心、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患者中ALT升高占38.5%(15/39),BUN升高占61.5%,Cr升高...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与5-Fc联合治疗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膜炎患者39例,观察用药后的心、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患者中ALT升高占38.5%(15/39),BUN升高占61.5%,Cr升高占48.7%,CK及CK.MB升高占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肝炎 两性霉素B 5-fc 肾功能 联合用 ALT升高 药对 新型隐球菌性 治疗患者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热化疗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忠东 张宝明 +3 位作者 黎成金 王瑜 王烈 涂小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ytisine deaminase/5-fluorocytosine,CD/5-FC)系统热化疗对结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含CEA启动子调控CD基因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行扩增、纯化、包装,并收集病毒上清。4... 目的:探讨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ytisine deaminase/5-fluorocytosine,CD/5-FC)系统热化疗对结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含CEA启动子调控CD基因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行扩增、纯化、包装,并收集病毒上清。45只裸鼠经门静脉注射人结肠癌LoVo细胞,成瘤后2 d腹腔注射病毒上清(0.2 ml/次,每天1次,共5 d)。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温化疗组和热化疗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室温前药5-FC和43℃前药5-FC[均为500 mg/(kg.d)]进行治疗。治疗21 d后处死裸鼠,观察肝脏转移率和转移结节数,RT-PCR检测CD基因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肿瘤病理学的变化。结果:病毒滴度为5.6×106CFU/L。CD基因在移植瘤组织中有效表达。热化疗组的肝转移率与转移结节数均低于常温化疗组[13.3%vs40.0%,(0.20±0.56)个vs(0.80±1.01)个;均P<0.05]。光镜下见对照组肝转移瘤组织细胞生长活跃,热化疗组较化疗组肝转移瘤细胞生长受抑制更明显。电镜下见化疗组、热化疗组肝转移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凋亡改变。结论: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热化疗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肝转移 胞嘧啶脱氨基酶 5-氟胞嘧啶 热化疗
下载PDF
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治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冬 韦军民 +2 位作者 黄美雄 何庆泗 苏伟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观察胸苷激酶/丙氧鸟苷(TK/GCV)、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 目的观察胸苷激酶/丙氧鸟苷(TK/GCV)、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K/GCV治疗组,CD/5-Fc治疗组,TK/GCV+CD/5-Fc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TK/GCV+CD/5-Fc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法,同时腹腔注射GCV、5-Fc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生存期等指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荷瘤裸鼠存活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治疗后各组体积数增加(P<0.05),治疗组裸鼠存活期显著延长,TK/GCV+CD/5-Fc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好,疗效q值=1.675>1.15,即TK/GCV、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TK/GCV与CD/5-Fc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双自杀基因系统 胸苷激酶 丙氧鸟苷 胞嘧啶脱氨酶 5-氟胞嘧啶 小鼠
下载PDF
sDR5-Fc inhibits macrophage M1 polarization by blocking the glycolysis 被引量:1
13
作者 Guang-Yao ZHAI Shu-Yan QIE +2 位作者 Qian-Yun GUO Yue QI Yu-Jie ZHO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71-280,共10页
BACKGROUND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is an important pathological process in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which is the major obstacl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urrently, the st... BACKGROUND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is an important pathological process in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which is the major obstacl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urrently, the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s of inhibiting M1 polarization are poorly explored.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oluble death receptor 5-Fc(s DR5-Fc) in regulating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s from the aspect of glycolysis.METHODS Extreme conditions were induced in RAW264.7 cells.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m RNA and proteins, respectively. Cell counting kit-8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liferation activity of cells. Expression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RESULTS We found that s DR5-Fc rescues the proliferation of macrophages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including nutrition deficiency, excessive peroxide, and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In addition, administration of s DR5-Fc inhibits the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LPS) and interferon-gamma(IFN-γ), as the expression of M1 polarization markers CD86, 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0,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s well as the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terleukin(IL)-1β and IL-6,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 DR5-Fc can recover the LPS and IFN-γ induced p H reduction, lactic acid elevation, and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hexokinase 2 and glucose transporter 1, which were markers of glycolysis in macrophages.CONCLUSIONS s DR5-Fc inhibits the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by blocking the glycolysis, which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in the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IFN sDR5-fc inhibits macrophage M1 polarization by blocking the glycolysis
下载PDF
5-FC/CD∷UPRT联合基因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14
作者 史德志 胡卫星 +3 位作者 封林森 卢春 唐桂霞 曾怡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5-氟胞嘧啶(5-FC)/CD∷UPRT联合基因系统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介导构建C6-CD∷UPRT细胞系,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移植C6-CD∷UPRT细胞至SD大鼠尾状核,设立C6-pLXSN和C6细胞为对照组,建立脑胶质瘤荷瘤鼠模型,应... 目的探讨5-氟胞嘧啶(5-FC)/CD∷UPRT联合基因系统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介导构建C6-CD∷UPRT细胞系,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移植C6-CD∷UPRT细胞至SD大鼠尾状核,设立C6-pLXSN和C6细胞为对照组,建立脑胶质瘤荷瘤鼠模型,应用5-FC腹腔注射治疗,观察肿瘤大小、大鼠存活期、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标的变化。结果5-FC/CD∷UPRT治疗组(A组)与各对照组相比,A组肿瘤直径平均为(4.2±0.7)mm,远小于对照组的(8.3±1.3)mm,(P<0.01);对照组平均存活期(32±3)d,A组为(85±2)d(P<0.01);A组电镜显示核染色质分裂明显,并见典型的凋亡小体;A组肿瘤细胞中凋亡细胞所占百分率为19.36%。结论5-FC/CD∷UPRT联合基因对大鼠脑胶质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UPRT 联合基因 5-氟胞嘧啶 脑胶质瘤
下载PDF
融合型自杀基因系统Fcy::Fur/5-FC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杀伤作用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张海清 周峰 +5 位作者 孔凡运 李向阳 史震 孙伟 郑葵阳 汤仁仙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融合型自杀基因Fcy::Fur联合5-氟胞嘧啶(5-Fc)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Fcy::Fur基因转染人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筛选2周后行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表达Fcy::Fur基因的单克隆细胞。5-F... 目的研究融合型自杀基因Fcy::Fur联合5-氟胞嘧啶(5-Fc)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Fcy::Fur基因转染人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筛选2周后行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表达Fcy::Fur基因的单克隆细胞。5-Fc处理后,通过MTF法和AnnexinV—FITC+PI双标记染色法,检测Fcy::Fur/5~FC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MqT法检测显示稳定表达Fcy::Fur基因的HepG2单克隆细胞经5-Fc处理后,在1、2、3、4、5天时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AnnexinV—FITC+PI双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1天为5.74%,2天为11.04%,3天为17.56%;PBS处理的细胞凋亡率:1天为3.67%,2天为3.68%,3天为4.42%,凋亡率无明显改变。结论Fcy::Fur/5-FC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Fcy::Fur 肝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Therapeutic effect of 5-FC on YCD modified murine P388 leukemia in vivo
16
作者 温丽敏 江千里 +4 位作者 王健民 胡晓霞 周虹 张雨生 江汕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5年第1期22-26,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 novel suicide gene system, yeast cytosine deaminase (YCD)/5-Fluorocytosine(5-FC), on P388/DBA murine leukemia model. Methods: P388-YCD-eGFP clone was selected aft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 novel suicide gene system, yeast cytosine deaminase (YCD)/5-Fluorocytosine(5-FC), on P388/DBA murine leukemia model. Methods: P388-YCD-eGFP clone was selected after retrovirus transduction by limited dilution. P388-eGFP and wild type (wt) P388 cells were used as controls. (1) Tumorigenesis study: DBA mice were inoculated intravenously with P388-YCD-eGFP, P388-eGFP or wt P388 cells at a dosage of 5×10~6 per mouse (n=5). (2) Therapeutic effect study of 5-FC: After inoculation with P388-YCD-eGFP, P388-eGFP or wt P388 cells (n=5), 5-FC was administered at a dosage of 5 μmol/d in each mouse for 2 weeks. 20 μmol/d 5-FC were administered on the 8~ th day in case 5 μmol/d did not work. The percentage of eGFP^+ cell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frozen section or HE section. Results: Mice in YCD, eGFP and wt P388 group developed leukemia and survived (8.0±1.0) d, (7.6±0.89) d and (7.8±1.64) d (P>0.05), respectively. After being treated with 5-FC for 2 weeks, mice in YCD and eGFP^+ groups survived (13.2±1.79) d and (8.4±0.58) d (P<0.05). When 20 μmol/d 5-FC was administered, the percentage of eGFP^+ cells dropped from 21.9%±16.09% to 5.4%±5.6%, as well detected by FACS within 24h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5-FC can eliminate YCD gene modified cells in vivo when cells are inoculated intravenously. YCD is an efficient suicide gene system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ast cytosine deaminase gene therapy LEUKEMIA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P388
下载PDF
CD/5-FC系统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血管形成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雪 李兆申 +4 位作者 许国铭 崔龙 戴观荣 龚燕芳 屠振兴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17-720,共4页
目的 探讨自杀基因系统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微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cytosinedeaminase ,CD)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 pAdTrack CMV CD ,与骨架载体pAdEasy 1在细菌内重组为 pAd CD ,经 2 93细胞包装... 目的 探讨自杀基因系统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微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cytosinedeaminase ,CD)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 pAdTrack CMV CD ,与骨架载体pAdEasy 1在细菌内重组为 pAd CD ,经 2 93细胞包装、扩增 ,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纯化高效的CD腺病毒液 ,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观察CD基因的原位治疗及微血管形成抑制情况。结果 含CD基因腺病毒载体经酶切鉴定正确 ,包装纯化后 ,检测病毒滴度为 2× 10 11pfu/ml,体内实验显示CD基因原位转导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微血管形成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效应。结论 腺病毒介导CD/ 5 FC自杀基因系统 ,不仅可以直接杀灭癌细胞 ,而且还可通过抑制移植瘤微血管的形成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可作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胞嘧啶脱氨酶 微血管形成 基因治疗 动物实验 CD/5-fc系统 胰腺癌
原文传递
YCD/5-FC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K562B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小鼠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雨生 王健民 +1 位作者 周虹 翟勇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3-175,共3页
目的 了解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 5 氟胞嘧啶 (YCD 5 FC)系统在体内对转基因高致瘤性K5 6 2细胞 (K5 6 2B细胞 )的杀伤效应。方法 以高滴度逆转录病毒转染K5 6 2B细胞并筛选出阳性转染克隆YCD K5 6 2B ;12只SCID小鼠分为治疗及对照组 ... 目的 了解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 5 氟胞嘧啶 (YCD 5 FC)系统在体内对转基因高致瘤性K5 6 2细胞 (K5 6 2B细胞 )的杀伤效应。方法 以高滴度逆转录病毒转染K5 6 2B细胞并筛选出阳性转染克隆YCD K5 6 2B ;12只SCID小鼠分为治疗及对照组 ,在小鼠左右两侧近前肢处腹部皮下注射YCD K5 6 2B及K5 6 2B细胞 ,成瘤后治疗组腹腔注射 5 0 0mg kg 5 FC共 10d ,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观察瘤体相对体积变化及病理变化。结果 瘤细胞接种第 2 1天 ,瘤体相对体积分别为 :YCD K5 6 2B +5 FC组 2 .92 2± 0 .5 81,YCD K5 6 2B +生理盐水组 2 4.434± 4.790 ,K5 6 2B +5 FC组 2 2 .70 1± 2 35 0 ,K5 6 2B +生理盐水组 2 4.46 0± 1.6 70 ;YCD K5 6 2B +5 FC组与YCD K5 6 2B +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0 1) ,K5 6 2B +5 FC组及K5 6 2B +生理盐水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96 ) ,表明 5 FC对转YCD基因的K5 6 2B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效应 ,而对未转基因细胞的生长无影响 ;YCD K5 6 2B +5 FC组瘤体于瘤细胞接种后第 12~第 15天 (5 FC治疗的第 3~第 6天 )有所缩小 (最小的相对体积为 0 .6 81) ,病理检查可见 5 FC治疗组瘤体有以小动脉血管为中心的坏死。结论 YCD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CD/5-fc自杀基因治疗系统 白血病细胞 杀伤作用 酵母胞嘧啶脱氧酶 5-氟胞嘧啶 K562细胞株 基因治疗 白血病
原文传递
WTp53基因联合TK/GCV、CD/5-FC系统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洪欣 何庆泗 +2 位作者 谭伟 魏冬 王海连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690-693,共4页
目的研究WTp53基因联合TK/GCV、CD/5-FC系统对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脾内注射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第1组:脾内注射SW480细胞(对照组);第2组:脾内注射SW480/p53细胞;第3组:脾内... 目的研究WTp53基因联合TK/GCV、CD/5-FC系统对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脾内注射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第1组:脾内注射SW480细胞(对照组);第2组:脾内注射SW480/p53细胞;第3组:脾内注射SW480/TK-CD细胞,腹腔注射GCV、5-FC;第4组:脾内注射SW480/p53与SW480/TK-CD等比例混合细胞,腹腔注射GCV、5-FC。观察各组裸小鼠的肝转移率、肝转移瘤数目、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生存期等指标。结果各治疗组裸鼠肝转移的发生率下降,平均肝转移瘤数减少,其动物的生存期延长,肝转移瘤内的癌细胞凋亡率增高。联合基因治疗组效果最好,且WTp53与TK/GCV、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WTp53基因与TK/GCV、CD/5-FC系统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有效地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肝转移 裸鼠 p53 TK GCV CD 5-fc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CD/5-FC对人直肠癌细胞辐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文平 李世拥 +2 位作者 安萍 于波 蔡慧芸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40-441,共2页
关键词 CD/5-fc 人直肠癌细胞 辐射增敏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