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氏贾第鞭毛虫C2株rRNA基因ITS1-5.8SrDNA-ITS2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温少芳 卢思奇 王凤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69-770,共2页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RRNA基因 ITS1-5.8srdna-its2 序列测定 内转录间隔区
下载PDF
以ITS1-5.8SrDNA-ITS2为标记的蓝氏贾第鞭毛虫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2
作者 温少芳 卢思奇 +1 位作者 冯宪敏 王凤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4-958,共5页
Giardia lamblia is a widely concerned archezoan. In order to study the phylogeny of G.lamblia, ITS(1 and 2) of ribosome gene(rDNA) and 5.8 SrDNA from various Giardia strains were amplified,cloned and sequenced. A mole... Giardia lamblia is a widely concerned archezoan. In order to study the phylogeny of G.lamblia, ITS(1 and 2) of ribosome gene(rDNA) and 5.8 SrDNA from various Giardia strains were amplified,cloned and sequenced. A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with NJ method. After analyzed by DNAMAN software, 12 bases in 2 of the 10 squences were found to be substituted and 1 of the 2 had one base deletion, while the other 8 squences were quite homologous. The constructed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phylogenic relationship reported previously. A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S(1 and 2) and 5.8 SrRNA genes are effective genetic markers for studies of the evolution of Giar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 5.8 SrDNA 系统发育
下载PDF
CJ 5.8 tex单纱及其合股乔其纱生产实践
3
作者 杜俊萍 胡吉国 +1 位作者 高磊 李曼 《纺织器材》 2024年第2期50-54,59,共6页
为了确保纯棉CJ 5.8 tex合股乔其纱硬挺且富有弹性,分析纯棉乔其纱面料对纱线的要求,介绍纯棉CJ 5.8 tex合股乔其纱配棉与纺纱工艺流程,以及单纱与合股的捻度、捻向选择,单纱质量和锭速优化,并线倍捻工艺及注意事项,蒸纱工艺重要性等。... 为了确保纯棉CJ 5.8 tex合股乔其纱硬挺且富有弹性,分析纯棉乔其纱面料对纱线的要求,介绍纯棉CJ 5.8 tex合股乔其纱配棉与纺纱工艺流程,以及单纱与合股的捻度、捻向选择,单纱质量和锭速优化,并线倍捻工艺及注意事项,蒸纱工艺重要性等。通过多组试验方案试纺纯棉CJ 5.8 tex合股乔其纱,确定其单纱为Z捻、捻度为28.50捻/(25.4 mm),合股纱为Z捻、捻度为24.70捻/(25.4 mm);工艺优选后细纱隔距块为3.00 mm、配前后区压力棒、粗纱定量设为2.9 g/(10 m)、细纱锭速设为15.0 kr/min、倍捻工序卷绕角设为14°32′。指出:合股线生产捻度设计可利用Excel数据分析确定合股强力回归方程;乔其纱单纱Z捻+Z捻合股在较低捻度下生产与单纱Z捻+S捻合股较高捻度的强力持平,且节约用电、单纱生产效率高;合股并线工序应重点控制小辫子、单股等疵点,倍捻工序重点调整成形、避免强捻与捻不匀问题;蒸纱定型能使乔其纱结构稳定,强力和伸长率提升,利于织造和印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 5.8 tex合股乔其纱 捻度 捻向 并线 倍捻 卷绕角 锭速
下载PDF
2021年茫崖M_(S)5.8地震前地震条带短临异常分析
4
作者 赵玉红 黄浩 +3 位作者 李霞 刘磊 张朋涛 卢嘉沁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154-156,共3页
1研究背景。大量震例研究表明,在中强地震孕育过程中,一定区域中小地震活动会出现由凌乱、分散的分布转为集中成带的现象(刘蒲雄等,1969),即地震条带。地震条带的震兆性在我国的地震预报实践备受重视,广泛运用于日常震情跟踪与中强地震... 1研究背景。大量震例研究表明,在中强地震孕育过程中,一定区域中小地震活动会出现由凌乱、分散的分布转为集中成带的现象(刘蒲雄等,1969),即地震条带。地震条带的震兆性在我国的地震预报实践备受重视,广泛运用于日常震情跟踪与中强地震危险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M_(S)5.8地震 地震条带 地震迁移 短临异常
下载PDF
地震崩塌滑坡危险性应急评估模型效果对比——以2022年6月1日M_(W)5.8芦山地震为例
5
作者 马思远 许冲 陈晓利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6-913,共18页
震后快速准确获取同震崩塌滑坡的分布范围和评估可能的灾害损失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和安置规划至关重要,2022年M_(W)5.8芦山地震为开展不同评价模型在区域地震崩塌滑坡的快速评估研究提供了宝贵窗口。文中选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新... 震后快速准确获取同震崩塌滑坡的分布范围和评估可能的灾害损失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和安置规划至关重要,2022年M_(W)5.8芦山地震为开展不同评价模型在区域地震崩塌滑坡的快速评估研究提供了宝贵窗口。文中选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新一代中国地震滑坡危险性模型(下文称Xu2019模型)和简易Newmark模型进行了2022年M_(W)5.8芦山地震崩塌滑坡快速应急评估研究,基于本次事件的地震滑坡数据库(包括2352处崩塌滑坡,面积为5.51km^(2)),探讨2种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Xu2019模型计算得到的崩塌滑坡面积为5.07km^(2),与实际崩塌滑坡面积十分吻合,而基于Newmark模型计算预测的崩塌滑坡面积达21.3km^(2)。从评估结果的空间分布上来看,2种模型预测的高危险区域基本一致,高危险区域基本位于发震断层的上盘。但Xu_(2019)模型对于西北区域(崩塌滑坡集中发育区)的危险性预测明显偏低,而Newmark模型对西南区域的危险性预测则明显偏高。总体而言,2种模型在区域同震崩塌滑坡分布预测及快速评估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Newmark模型需要输入多项参数,而这些参数本身及人为获取方式均具有不确定性,导致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M_(W)5.8芦山地震 地震崩塌滑坡 应急评估 Newmark模型 逻辑回归(LR)模型
下载PDF
2021年3月30日西藏双湖M_(S)5.8和6月16日青海茫崖M_(S)5.8地震总结
6
作者 钟骏 解孟雨 +2 位作者 姜祥华 黎明晓 岳冲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2021年3月30日和6月16日,青藏块体先后发生双湖M_(S)5.8和茫崖M_(S)5.8地震,其中双湖M_(S)5.8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中部,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柴达木块体北缘。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表明:①2次M_(S)... 2021年3月30日和6月16日,青藏块体先后发生双湖M_(S)5.8和茫崖M_(S)5.8地震,其中双湖M_(S)5.8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中部,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柴达木块体北缘。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表明:①2次M_(S)5.8地震发生在青藏块体内部地球物理监测能力较弱区域,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少,仅在茫崖地震前存在2项形变背景异常;②2次M_(S)5.8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较为突出,包括5级地震成组、固体潮调制比、地震发生率指数和Wq值异常,均为1年尺度内的中期异常;③2次地震序列均为主—余型,余震较少,具有不同的衰减特征。综合分析认为,2021年3月和6月,西藏和青海地区2次M_(S)5.8地震前存在的地震活动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区域地球物理监测能力的不足,或许可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地区的震情跟踪提供关键性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湖M_(S)5.8地震 茫崖M_(S)5.8地震 地震活动异常 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地震序列跟踪
下载PDF
基于5.8G微波雷达蓝牙通讯技术的无线测温传感器
7
作者 桑川川 檀亚凤 《电气开关》 2023年第3期72-74,78,共4页
在输电线路的日常运行中,各级线路设备的稳定健康运行存在着一些挑战,尤其是短路、超载、老化、绝缘等引发的过温、超温故障隐患,存在普遍性、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基于先进的5.8G微波蓝牙通讯技术、微传感技术、高抗干扰... 在输电线路的日常运行中,各级线路设备的稳定健康运行存在着一些挑战,尤其是短路、超载、老化、绝缘等引发的过温、超温故障隐患,存在普遍性、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基于先进的5.8G微波蓝牙通讯技术、微传感技术、高抗干扰QFN32封装技术打造的:微型化、低功耗、高可靠、高防护的无线温度监测传感装置,可实时对各类线路、设备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在发生故障时及时的进行保护、故障识别和报警,进一步支撑各类场景的生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8G微波蓝牙通讯技术 微传感技术 QFN32封装技术
下载PDF
基于5.8 S rDNA-ITS区域的RFLP分析快速鉴定酵母菌株 被引量:5
8
作者 崔志峰 杨霄 汪琨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41-245,250,共6页
酵母的核糖体5.8 S rDNA及两侧的转录间隔区(ITS)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性,可以作为鉴别酵母菌种的分类依据.通过菌落PCR扩增该区域的DNA片段,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CfoⅠ,HaeⅢ和HinfⅠ进行酶切,电泳分析酶切片段的长度多态性(RFLP),然后查找... 酵母的核糖体5.8 S rDNA及两侧的转录间隔区(ITS)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性,可以作为鉴别酵母菌种的分类依据.通过菌落PCR扩增该区域的DNA片段,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CfoⅠ,HaeⅢ和HinfⅠ进行酶切,电泳分析酶切片段的长度多态性(RFLP),然后查找数据库快速准确的鉴定酵母菌种.对本研究室保藏的12株酵母菌株进行分析,确认了已知种类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AS 2.516)和路德类酵母(Saccharomycodes ludwigiiAS 2.243)的RFLP与数据库的信息完全一致,并对其余10株未知种类的酵母进行了菌种分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5.8srdna-its RFLP 菌种鉴定
下载PDF
应用5.8S rDNA及ITS区序列分析链格孢种级分类 被引量:69
9
作者 王洪凯 张天宇 张猛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对9个链格孢小孢子种和3个大孢子种共20个链格孢菌株的5.8S rDNA及其两侧的ITS1区和ITS2区进行了序列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形态差异大的种可以明确加以区分,而供试的9个小孢子种之间差异很小,不能根据对所选区段的序列分析加以区分... 对9个链格孢小孢子种和3个大孢子种共20个链格孢菌株的5.8S rDNA及其两侧的ITS1区和ITS2区进行了序列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形态差异大的种可以明确加以区分,而供试的9个小孢子种之间差异很小,不能根据对所选区段的序列分析加以区分。传统分类上的滨菊链格孢不属于Alternaria, 其分类地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 序列分析 ITS区 rDNA5.8s段 分类地位
下载PDF
5.8S rDNA-ITS区片段的序列分析在坛紫菜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玲敏 谢潮添 +1 位作者 陈昌生 纪德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40-948,共9页
为探讨DNA序列标记技术在坛紫菜种质鉴定中的应用,对10个野生坛紫菜种质材料的5.8S 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扩增的片段长度在1208~1219bp之间,可以分为ITS1区,5.8S区和ITS2区3个部分,其中5.8S区片段的长度完全一致,... 为探讨DNA序列标记技术在坛紫菜种质鉴定中的应用,对10个野生坛紫菜种质材料的5.8S 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扩增的片段长度在1208~1219bp之间,可以分为ITS1区,5.8S区和ITS2区3个部分,其中5.8S区片段的长度完全一致,均为160bp;ITS1区和ITS2区片段的长度也非常接近,只有几个碱基的差异。多重序列比对发现10个种质材料的ITS区(包括ITS1和ITS2)序列都存在一定差异,序列同源性在95.82%~99.73%之间,而5.8S区序列则完全一致,但与其它种紫菜的5.8S区序列有很大差异,序列同源性在79.7%~95.0%之间。由此认为5.8S rDNA-ITS区这种高度保守区和高变区交替排列的形式可以成为坛紫菜种质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的强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5.8S RDNA 转录单元内间隔区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斯氏艾美耳球虫ITS1-5.8S rRNA-ITS2序列的克隆及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1
作者 闫文朝 韩利方 +3 位作者 张龙现 索勋 薛帮群 王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3-1008,共6页
通过对多种鸡球虫和松鼠球虫18SrRNA和28SrRNA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18SrRNA 3′端和28SrRNA 5′端保守区设计艾美耳属通用引物,以斯氏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LY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首次成功克隆到斯氏艾美耳球虫完整的ITS1-5.8SrRNA-ITS2序... 通过对多种鸡球虫和松鼠球虫18SrRNA和28SrRNA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18SrRNA 3′端和28SrRNA 5′端保守区设计艾美耳属通用引物,以斯氏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LY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首次成功克隆到斯氏艾美耳球虫完整的ITS1-5.8SrRNA-ITS2序列,其大小为1 178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423bp,5.8SrRNA为155bp,ITS2为600bp,斯氏艾美耳球虫LY株ITS1/2序列高度变异,与鸡球虫、啮齿动物球虫的序列相似性低于60%。然后在斯氏艾美耳球虫ITS1/2序列超变区设计种特异引物,建立了灵敏、特异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结果将为兔球虫强致病种的临床诊断和揭示兔球虫种群遗传特征提供有效的分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艾美耳球虫 ITS1-5.8S rRNA-ITS2序列 PCR检测
下载PDF
基于5.8S rDNA和ITS序列探讨亚洲瓠瓜的地理分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先治 陈阳 +2 位作者 陈晟 吴宇芬 赵依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3,共5页
基于5.8S rDNA及ITS序列对23份来自中国、泰国和日本的亚洲瓠瓜品种进行了地理分化研究。结果发现,23份瓠瓜材料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的长度在611~627bp之间,G+C含量在54.17%~63.26%之间,信息位点数65个,占总碱基数的11.09%;源... 基于5.8S rDNA及ITS序列对23份来自中国、泰国和日本的亚洲瓠瓜品种进行了地理分化研究。结果发现,23份瓠瓜材料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的长度在611~627bp之间,G+C含量在54.17%~63.26%之间,信息位点数65个,占总碱基数的11.09%;源自日本的2份瓠瓜品种的序列长度短于其他21份瓠瓜品种,G+C含量也明显低于其他瓠瓜品种。从5.8S rDNA及IT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可以看出,源自日本的瓠瓜品种与源自中国和泰国的瓠瓜品种存在地理分化现象,分属于不同的分支,支持率达到99%。序列间的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2份源自日本的瓠瓜品种与源自中国和泰国的瓠瓜品种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8S RDNA 亚洲瓠瓜 内转录间隔区 地理分化
下载PDF
4种大型水母类ITS-5.8S rDNA序列分析及其在钵水母类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玉龙 董婧 +2 位作者 孙明 王彬 王文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8-1288,共11页
由于钵水母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缺乏以及不同时期形态变异较大等原因,对其分类鉴定比较混乱和困难。为弥补形态学分类的缺陷,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法,测定了分布于黄海北部和辽东湾海域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沙蜇(Nemopilema no... 由于钵水母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缺乏以及不同时期形态变异较大等原因,对其分类鉴定比较混乱和困难。为弥补形态学分类的缺陷,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法,测定了分布于黄海北部和辽东湾海域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沙蜇(Nemopilema nomurai)、海月水母(Aurelia sp.)、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4种大型水母的ITS-5.8S rDNA序列,同时利用Gen 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ITS1(the Ribosomal Firs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同源序列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树,分析ITS1序列片段在大型水母种类鉴定方面的可行性及其在钵水母类系统及演化中的应用。结果显示,4种水母的ITS-5.8S rDNA序列变异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序列长度多态性,序列长度范围675~833 bp。钵水母纲很多种类的ITS1序列具有种内长度多态性现象,这种长度多态性主要是由于微卫星重复次数不同所造成的。钵水母纲科间遗传距离为0.295~0.491,种间遗传距离为0.024~0.812;除白色霞水母和海蜇外,种内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00~0.099。采用ML法(maximum likelihood)和贝叶斯法(Bayesian)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拓扑结构不完全相同且与形态分类学的观点不太一致。研究表明,ITS基因序列在钵水母纲不同阶元间变异较大,适合于钵水母纲种类鉴定和属内种间水平的系统进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水母 ITS-5.8S RDNA 长度多态性 物种鉴定 系统关系
下载PDF
一株赤潮甲藻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和5.8S rDNA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宝玉 王广策 +4 位作者 张炎 吕颂辉 齐雨藻 邹景忠 曾呈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9-53,共5页
为解决分子生物学方法中因纯化的新鲜材料不足而限制实验进展的情况,采用改进的克隆方法将目的DNA片断保存在菌株中。首先应用改进的DNA提取方法从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中提取总核酸,以提取的DNA为模板,优化PC... 为解决分子生物学方法中因纯化的新鲜材料不足而限制实验进展的情况,采用改进的克隆方法将目的DNA片断保存在菌株中。首先应用改进的DNA提取方法从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中提取总核酸,以提取的DNA为模板,优化PCR扩增条件,获得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片段。将获得的ITS片段经SalI和PstI双酶切后与同样经过双酶切后的质粒载体pBluscriptSK+连接,转化受体菌XL1-Blue,克隆该DNA片段。该克隆方法简单易行,克隆效率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实验要求。该克隆技术的应用为随时获得目的DNA提供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tense) 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 5.8S PCR 克隆
下载PDF
面向微小型机器人的5.8GHz微波能量传输系统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鹏飞 肖剑山 +1 位作者 李满天 孙立宁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9-533,共5页
提出了面向微小型机器人的5.8GHz微波能量传输系统,采用Ritz-Galerkin(RG)方法建立了微波能量传输系统射频整流电路模型,分析了整流二极管的整流性能,得到了输入功率与输出电压、整流效率与负载比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八木振子天线,提高了... 提出了面向微小型机器人的5.8GHz微波能量传输系统,采用Ritz-Galerkin(RG)方法建立了微波能量传输系统射频整流电路模型,分析了整流二极管的整流性能,得到了输入功率与输出电压、整流效率与负载比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八木振子天线,提高了能量接收的定向性.最后搭建了微小型机器人微波能量传输实验系统,开展了利用微波传输能量驱动微机器人的实验,验证了利用微波能量传输系统为微小型机器人供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无线能量传输 5.8GHz 微小型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18S和ITS-5.8S rDNA基因序列的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的分子鉴定与检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玉龙 董婧 +3 位作者 王彬 孙明 王爱勇 王文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5,共8页
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法,测定了辽东湾海域的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螅状体、碟状体及水母体的18S以及ITS-5.8S r DNA序列,同时利用Gene Bank数据库中已有同源序列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及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白色霞水母3个个体的18S和ITS... 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法,测定了辽东湾海域的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螅状体、碟状体及水母体的18S以及ITS-5.8S r DNA序列,同时利用Gene Bank数据库中已有同源序列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及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白色霞水母3个个体的18S和ITS-5.8S r DNA序列完全一致。白色霞水母样品的ITS-5.8S r DNA序列与Gen Bank中未知真核生物的序列高度相似(≥99%),推测该物种可能是早期发育阶段(卵、浮浪幼虫或碟状体)的白色霞水母样品。霞水母属不同种间18S r DNA序列经比对后同源序列长度为1709bp,多态位点数33个;比对后ITS1同源序列长度为368bp,其中变异位点203个,简约信息位点数178个,单变异位点21个。基于18S r DNA基因序列的霞水母属种内和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8,而基于ITS1序列的霞水母属种内和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19、0.284。基于ITS1的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15倍,适合于进行物种鉴定。NJ系统树的结果也表明同种的不同个体各自聚枝,其聚类结果大致与形态分类吻合。研究表明,ITS基因片段在霞水母不同种间变异较大,更适于大型水母种类鉴定、检测及属内种间水平的系统进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霞水母 18S RDNA ITS-5.8S 分子鉴定 系统分析
下载PDF
弹药因素对5.8mm步枪射击精度影响的因素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佳 马忠亮 +2 位作者 代淑兰 肖忠良 程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69-1573,共5页
在内弹道方程组基础上,结合数学偏导方法,推导出内弹道修正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以5.8 mm步枪为武器研究平台,计算5.8 mm步枪装药量、弧厚、弹头质量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对5.8 mm步枪初速及最大膛压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装药量、球扁药... 在内弹道方程组基础上,结合数学偏导方法,推导出内弹道修正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以5.8 mm步枪为武器研究平台,计算5.8 mm步枪装药量、弧厚、弹头质量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对5.8 mm步枪初速及最大膛压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装药量、球扁药弧厚、弹头质量。装药量在靶场试验中具有较精确可控性,用统计分析法仅对得到的发射药尺寸及弹头质量对5.8 mm步枪初速影响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分析显示发射药尺寸较弹头质量对初速影响更为敏感,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从而得出改进发射药尺寸偏差是提高5.8 mm步枪射击精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修正系数 统计分析 5.8 mm步枪 射击精度
下载PDF
烟台海域暴发浒苔ITS及5.8S 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宁璇璇 纪灵 +5 位作者 王刚 刘艳 于道德 宋培高 唐海田 伯云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5,共5页
以烟台海域引发"绿潮"的浒苔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扩增出浒苔的ITS-1、5.8SrDNA及ITS-2片段,将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Easy载体,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浒苔的ITS-1序列长度为195bp,5.8S序列为155bp,I... 以烟台海域引发"绿潮"的浒苔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扩增出浒苔的ITS-1、5.8SrDNA及ITS-2片段,将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Easy载体,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浒苔的ITS-1序列长度为195bp,5.8S序列为155bp,ITS-2序列为181bp,该序列与浒苔属的多种物种ITS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在ITS-1区、5.8SrDNA区和ITS-2区仅存在4个转换/颠换位点。结合GenBank注册序列和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单纯依靠ITS序列并不能对浒苔属种类进行有效的分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内转录间隔区(ITS) 5.8S RDNA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亚口鱼科鱼类核DNA 18S-ITS1-5.8S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玉华 谢从新 刘思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7-370,共4页
关键词 亚口鱼科 中国胭脂鱼 18S-ITS1-5.8S
下载PDF
冬虫夏草培养子实体ITS,5.8S的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慧超 程大志 +6 位作者 王爱珍 王环 王海庆 沈建伟 司庆文 韩发 周党卫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8-133,141,共7页
对野生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子实体的ITS1,ITS2和5.8S间区序列进行了克隆,并结合已有的序列对ITS1,ITS2和5.8S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培养子实体与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L95DBM-1)具有96%的同源性,在NJ邻接树上形成... 对野生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子实体的ITS1,ITS2和5.8S间区序列进行了克隆,并结合已有的序列对ITS1,ITS2和5.8S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培养子实体与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L95DBM-1)具有96%的同源性,在NJ邻接树上形成明显的一支,与虫草属其它类群种间具有明显差异,表明分离培养的虫草子实体为中华被毛孢。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培养虫草序列与已知虫草在种内也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暗示虫草种群在不同区域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 ITS.5.8S 系统发育分析 中华被毛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