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2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隆德概念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IL-6、继发性脑水肿及预后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张磊 覃月佳 +1 位作者 黄典 江淇 《医药前沿》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运用隆德概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运用隆德概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隆德概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ICU时及入ICU后24 h、3 d、7 d、14 d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脑水肿CT评估量、颅内压(ICP)以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ICU停留时间及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与入ICU时相比,入ICU后24 h、3 d、7 d、14 d两组患者脑脊液IL-6水平、脑水肿CT评估量及ICP均不同程度升高;入ICU后24 h、3 d,观察组脑脊液IL-6水平、CT评估量低于对照组;入ICU后7 d,观察组脑脊液IL-6水平、脑水肿CT评估量及ICP低于对照组;入ICU后14 d,观察组IC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GOS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隆德概念可以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IL-6,控制伤后炎症反应,减轻继发性脑水肿,降低ICP,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德概念 重型颅脑损伤 脑脊液 白细胞介素-6 预后
下载PDF
“6T”实务管理在高校学生公寓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以云南省某高校为例
2
作者 张志新 王玉 《价值工程》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随着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值得关注。结合云南省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员工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学... 随着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值得关注。结合云南省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员工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学生公寓的服务与学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有差距。实施学生公寓6T实务管理后,员工队伍稳定、素质普遍提高,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实现学生公寓由单一公寓向综合社区转变,提升学生公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校园生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公寓 6T管理 应用
下载PDF
白蜡树FcF6′H1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3
作者 孙晓春 黄文静 李会容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5-47,共13页
利用CodonW、EMBOSS在线程序分析白蜡树FcF6'H1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对芸香科、豆科、伞形科、木犀科以及模式植物拟南芥、烟草和番茄中F6'H1的基因密码子进行聚类分析、中性绘图、ENC-plot分析和PR2-plot偏倚分析,研究影响白蜡... 利用CodonW、EMBOSS在线程序分析白蜡树FcF6'H1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对芸香科、豆科、伞形科、木犀科以及模式植物拟南芥、烟草和番茄中F6'H1的基因密码子进行聚类分析、中性绘图、ENC-plot分析和PR2-plot偏倚分析,研究影响白蜡树FcF6'H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因素,通过FcF6'H1与模式生物的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获得最佳受体。结果表明,白蜡树FcF6'H1的GC、GC1、GC2、GC3和GC12含量分别为0.4312、0.5125、0.3490、0.4321和0.4308,CAI值为0.216,ENC值为57.84,表明白蜡树FcF6'H1基因的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偏倚分析结果表明,碱基突变和自然选择均会影响FcF6'H1密码子的偏好性;CDS进化树和RSCU值聚类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但是均表明白蜡树FcF6'H1与木樨榄XM_023028611.1、XM_023036788.1、XM_023034893.1聚为一类,确定了F6'H1基因的6个最优密码子,分别是CUC、AUC、AAG、GAG、UCG和ACA;密码子使用频率分析表明,模式生物中番茄和烟草适合作为遗传转化受体,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适合作为FcF6'H1的异源表达载体。文章初步阐明了白蜡树FcF6'H1基因密码子的使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树 FcF6'H1 密码子偏好性 ENC-plot PR2-plot 异源表达
下载PDF
肺腺癌中PTEN和6KDM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4
作者 刘莹 徐小艳 +3 位作者 闫琛 刘佩萸 余江涛 姜黄 《西部医学》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观察PTEN和6KDMB在肺浸润性腺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多个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相关性,加深对肺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评估PTEN和6KDMB mRNA在肺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 目的观察PTEN和6KDMB在肺浸润性腺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多个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相关性,加深对肺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评估PTEN和6KDMB mRNA在肺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肺浸润性腺癌组织及相应的正常肺组织中PTEN和6KDMB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肺浸润性腺癌多个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用Spearman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PTEN和6KDMB mRNA在肺浸润性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肺组织下调;59例配对肺腺癌及正常肺组织分析结果显示6KDMB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正常肺组织下调(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浸润性肺腺癌中PTEN蛋白表达率(33.78%,25/74)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54.05%,40/74),6KDMB蛋白的表达率(72.97%,54/74)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21.62%,16/74)(P<0.05)。在74例浸润性肺腺癌中,PTEN在高分化、无气道播撒及TNM分期Ⅰ+Ⅱ表达率较高(均P<0.05)。6KDMB在淋巴结有转移和TNM分期Ⅲ+Ⅳ表达率较高(P<0.05)。74例肺浸润性腺癌中PTEN表达越低,6KDMB的表达越高,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_(s)=0.53,P<0.001)。结论肺浸润性腺癌中PTEN和6KDMB蛋白与侵袭和转移相关,两者呈显著负相关性,对PTEN和6KDMB在肺浸润性腺癌中的表达规律及相关性的研究,将为分子生物机制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肺腺癌 PTEN 6KDMB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17~45岁肥胖门诊患者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参考方程研究
5
作者 张家鸣 王欣宇 +1 位作者 王道荣 孙晓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34,345,共6页
背景 目前6分钟步行试验(6MWT)已经被广泛用于评估肥胖人群的运动能力,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国外已有研究提出了其他人群的6MWT距离参考方程,但中国17~45岁且BMI≥30 kg/m^(2)肥胖受试者的6MWT距离参考方程研究较少。目的 ... 背景 目前6分钟步行试验(6MWT)已经被广泛用于评估肥胖人群的运动能力,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国外已有研究提出了其他人群的6MWT距离参考方程,但中国17~45岁且BMI≥30 kg/m^(2)肥胖受试者的6MWT距离参考方程研究较少。目的 为17~45岁门诊肥胖受试者制订6MWT距离参考方程,并评估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美国胸科学会指南,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9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肥胖门诊部就诊的143名年龄17~45岁且BMI≥30 kg/m^(2)的成年人(71名男性和72名女性),进行人体测量和6MWT。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模型建立6MWT距离参考方程,将新建立的6MWT距离参考方程与现有的预测方程进行比较。结果 143名受试者的平均6MWT距离为(506.1±49.8)m,其中男性平均6MWT距离为(515.7±50.1)m,大于女性的平均6MWT距离(496.6±47.9)m(P<0.05)。在年龄段17~23岁、24~30岁、31~37岁以及38~45岁中,男性与女性6MWT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受试者的体质量、BMI、最大心率(HR_(max))、心率差(ΔHR)、腰围、舒张压差(ΔDBP)、Borg量表评分差(ΔBorg)与6MWT距离相关(P<0.05),女性受试者的体质量、BMI、腰围与6MWT距离相关(P<0.05)。以步进的方法将潜在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最终建立6MWT距离参考公式:男性y=494.463+1.414×ΔHR-3.903×BMI+0.874×HR_(max),R^(2)=0.429,女性y=670.448+0.299×ΔHR-4.342×BMI-0.195×HR_(max),R^(2)=0.312。结论 17~45岁门诊肥胖受试者中,男性的平均6MWT距离长于女性,且在不同年龄段均有显著差异。男性的体质量、BMI、HR_(max)、ΔHR、腰围、ΔDBP、ΔBorg与6MWT距离相关,女性的体质量、BMI、腰围、ΔSBP与6MWT距离相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男性和女性分别建立了预测6MWT距离的参考方程,这些公式可能为评估个体的体能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步行试验 距离方程 17~45岁 6分钟步行试验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甲基化相关基因IGF2BP3在肾透明细胞癌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王咸钟 王忠 +5 位作者 何大鹏 赖亚明 安文亚 孙祖刚 谢习颂 吴春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筛选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关键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相关基因,并研究其与ccRCC预后、ccR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中下载ccRCC和癌旁组织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数据... 目的筛选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关键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相关基因,并研究其与ccRCC预后、ccR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中下载ccRCC和癌旁组织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数据,采用R4.1.1分析表达谱和预后,并筛选关键基因。收集10例ccRCC手术临床标本,采用定量PCR(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在人ccRCC细胞系RCC23中,通过SiRNA敲减关键基因,并用CCK-8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果19个m^(6)A甲基化相关基因中仅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GF2BP3)在ccRCC组织中高表达,且IGF2BP3高表达与ccRCC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通过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在临床标本中验证了IGF2BP3的高表达。通过小干扰RNA(siRNA)将IGF2BP3敲减后发现,RCC23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且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结论IGF2BP3可能是预测ccRCC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N6-甲基腺苷甲基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
7
作者 陈杰 彭君琴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预后情况的不同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复发、转移、癌症死亡)与预后良好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NSE、IL-6、TNF-α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占比、Karnofsky评分<80分占比、NSE、IL-6、TNF-α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整体分化程度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Karnofsky评分<80分、NSE、IL-6、TNF-α水平升高均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SE、IL-6、TNF-α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87、0.852、0.953,灵敏度分别为0.760、0.880、0.840、0.920,特异度分别为0.768、0.913、0.696、0.942(均P<0.05)。结论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Karnofsky评分<80分、NSE、IL-6、TNF-α水平升高均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NSE、IL-6、TNF-α在肺癌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肺癌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柔性苯二乙酸CM6@Zn-MOF纳米材料的构筑和光电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鹏云 张军 +3 位作者 孙朋涛 张钢强 马雅菲 张美丽 《化学试剂》 CAS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作为有效能量转移的供体,在人工光采集材料领域中已引起许多专家的关注。特别是二维MOFs纳米片,因每个活性位点暴露在外易靠近受体,可以有效地将内部能量转移给外部受体,具有更为非凡...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作为有效能量转移的供体,在人工光采集材料领域中已引起许多专家的关注。特别是二维MOFs纳米片,因每个活性位点暴露在外易靠近受体,可以有效地将内部能量转移给外部受体,具有更为非凡的光电性能。通过选用柔性的1,2-苯二乙酸(H_(2)opda)和刚性的3,5-二(三氮唑)吡啶(btyp)作为有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维配位聚合物[Zn_(3)(btyp)_(2)(opda)_(3)(H_(2)O)_(3)]·(btyp)(H_(2)O)_(3)(Zn-MOF),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该晶体结构中,反式opda配体的2个羧基均以双齿螯合模式与Zn(Ⅱ)离子配位,形成一维无限链;btyp配体桥链支撑相邻一维链,构成二维网面;通过opda羧基O与结晶H_(2)O之间多个O—H…O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Zn-MOF且具有完整的循环伏安曲线(还原、氧化电位分别为-0.22、0.05 V),良好的扫描速率。使用超声粉碎法将Zn-MOF层状结构剥离形成二维纳米片,再与香豆素6(CM6)掺杂形成CM6@Zn-MOF纳米材料,荧光从蓝光向绿光移动,将光收集范围从紫外光扩展到可见光,加之良好的电化学循环伏安性能(还原、氧化电位分别为-0.21、0.08 V),有望成为光电应用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苯二乙酸 香豆素6 晶体结构 掺杂材料 光电性能
下载PDF
金属二聚体和氮共掺杂石墨烯(Gra)M_(2)N_(6)-Gra(M=Cr-Cu)的NO_(2)吸附特性理论研究
9
作者 张展博 余娇 +5 位作者 魏亚茹 张轩 靳鑫 张子音 杨保成 张雷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2,共8页
NO_(2)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设计和开发高效的气敏传感器对NO_(2)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不同过渡金属原子形成的金属二聚体和氮共掺杂石墨烯(Gra)M_(2)N_(6)-Gra(M=Cr-Cu)... NO_(2)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设计和开发高效的气敏传感器对NO_(2)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不同过渡金属原子形成的金属二聚体和氮共掺杂石墨烯(Gra)M_(2)N_(6)-Gra(M=Cr-Cu)的NO_(2)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O_(2)分子与M_(2)N_(6)-Gra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化学吸附作用.其中,Ni_(2)N_(6)-Gra和Cu_(2)N_(6)-Gra体系具备较为适中的恢复时间(分别约为5秒和14分钟),这意味着这两个体系是开发新型NO_(2)气敏材料的潜在候选者.其它体系(M_(2)N_(6)-Gra,M=Cr-Co)强的吸附作用导致恢复时间过长,从而使得它们不适合作为NO_(2)气敏材料.这一研究不仅有望为设计和开发性能优异的新型NO_(2)气敏材料提供有益理论指导,还将有益于人们深入认识M_(2)N_(6)-Gra材料的NO_(2)电催化合成NO或NH 3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_(2)N_(6)-Gra NO_(2)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定向电场下W_(6)C_(6)团簇的超卤素调制及非线性光学特性
10
作者 蔡璧钧 段宇静 魏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6,共5页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研究了定向外电场(OEEF)对W_(6)C_(6)团簇几何结构、电子性质以及非线性光学响应(NLO)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W_(6)C_(6)的结构在一定OEEF强度下可以保持稳定.OEEF可以增大W_(6)C_(6)团簇的电子亲和能(EA值),且...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研究了定向外电场(OEEF)对W_(6)C_(6)团簇几何结构、电子性质以及非线性光学响应(NLO)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W_(6)C_(6)的结构在一定OEEF强度下可以保持稳定.OEEF可以增大W_(6)C_(6)团簇的电子亲和能(EA值),且在特定强度下,OEEF可以将W_(6)C_(6)团簇转变为超卤素.通过对EA值的非线性拟合可以实现对W_(6)C_(6)团簇的连续调制.进一步对不同外电场下W_(6)C_(6)团簇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级进行分析,发现OEEF降低了W_(6)C_(6)团簇LUMO能级是其EA值增大的主因.此外,OEEF可以显著增大W_(6)C_(6)团簇的平均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尤其是第一超极化率,改变其非线性光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外电场 超原子 密度泛函理论 NLO W_(6)C_(6)团簇
下载PDF
血浆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休克早期预判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马郡 杨旭峰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期55-58,6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早期预判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77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6 h内是否发生休... 目的探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早期预判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77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6 h内是否发生休克将其分为休克组和未休克组。比较两组血浆HBP、IL-6和PCT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影响因素。结果休克组血浆HBP、IL-6、PCT高于未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IL-6、PCT及三项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35.0%和89.7%、78.8%和60.8%、67.5%和53.6%、67.5%和68.0%。HBP、PCT、IL-6及三项联合检测早期预判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9、0.598、0.663和0.717。将脓毒症是否进展为脓毒症休克作为因变量,将HBP、PCT和IL-6早期预判脓毒症休克的最佳截断值作为临界值,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P和IL-6为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浆HBP、PCT和IL-6对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有早期预判价值,三项联合检测预判价值更高,HBP和IL-6是脓毒症进展为脓毒症休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肝素结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血浆降钙素原 早期预判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微小RNA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12
作者 王林娜 张靖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R在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单纯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AA、IL-6、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3p、miR-182-5p、miR-128-3p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对脓毒症并发AKI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观察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28 d后观察组74例患儿生存,26例患儿死亡。生存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均低于死亡患儿(P<0.05)。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AUC为0.926(95%CI=0.856~0.969,P<0.05)。结论 脓毒症并发AKI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异常高表达,临床检测各项指标水平对患儿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及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调节蛋白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肖海奕 李阳 梁冬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中RNA分子上的一种常见化学修饰,这种修饰对RNA的稳定性、翻译和转录等多种生物过程有重要影响。m6A修饰在所有腺苷酸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小(0.1%-0.4%),但它是真核生物mRNA中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干...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中RNA分子上的一种常见化学修饰,这种修饰对RNA的稳定性、翻译和转录等多种生物过程有重要影响。m6A修饰在所有腺苷酸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小(0.1%-0.4%),但它是真核生物mRNA中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干细胞的更新、分化、转录、翻译、降解等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可能在特定基因的表达或失活中起决定性作用。m6A修饰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由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及阅读蛋白共同调控,甲基化酶复合物的核心成员包括METTL3、METTL14和WTAP,而FTO和ALKBH5则是已知的去甲基化酶。YTH基因家族中的蛋白,即m6A阅读蛋白,能够识别并结合带有m6A修饰的RNA,从而调节RNA的代谢过程并参与不同的生理活动。研究显示m6A阅读蛋白YTH家族在胶质瘤形成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旨在综述m6A及相关蛋白与胶质瘤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YTH家族 RNA修饰 胶质瘤
下载PDF
一种偏差校正方法在青藏高原夏季CMIP6降水数据订正中的应用评估
14
作者 刘雨萌 赵林 +3 位作者 李照国 王少影 马媛媛 孟宪红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共16页
利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18个模式,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RA5)再分析数据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数据进行了偏差校正,并从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两方面评估了校正前后的CMIP6数据以及单个模式在1979-2... 利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18个模式,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RA5)再分析数据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数据进行了偏差校正,并从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两方面评估了校正前后的CMIP6数据以及单个模式在1979-2014年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该校正方法高度依赖于用于偏差校正的ERA5再分析数据在研究区域的质量,尽管偏差校正后的青藏高原夏季平均降水的误差和误差率上有所改善,但在年际时间变化特征方面却不如偏差校正前的数据。大多数CMIP6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1979-2014年青藏高原上由西北至东南逐渐递增的平均降水空间变化特征。偏差校正前的降水数据在高原上会出现显著的高估,误差率为60.4%,经过偏差校正后的数据相对观测数据误差降低,误差率为-13.9%,并且偏差校正后的数据与ERA5的平均误差仅为0.003 mm·d^(-1),与ERA5的空间相关性高达0.999。空间趋势方面,观测数据表明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在1979-2014年呈现轻微增加的趋势,只有东缘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偏差校正前后的数据都能够大致刻画出这一空间分布特征,然而,未经偏差校正的大多数单个CMIP6模式与ERA5的空间相关系数未超过0.5。与由独立观测降水数据的年际变化特征相比,偏差校正前的数据高估了高原上的降水量,而偏差校正后的数据相比观测结果则偏低。通过确定95%分位阈值选取了极端降水个例,其集合平均极端降水空间分布与年平均降水类似,也呈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部分CMIP6模式较好地模拟了这一特征,如MRI-ESM2-0(The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 2.0)和ACCESSCM2(Australian Community Climate and Earth System Simulator Climate Model Version 2),与观测结果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和0.821。但偏差校正后的数据在空间相关性方面下降,由偏差校正前的0.861降为0.730,未能准确刻画高原极端降水阶梯式递增的特点。偏差校正后的极端降水数据误差分布与偏差校正前相似,偏低区域主要集中在高原南部腹地和东部。进一步的极端降水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观测结果与CMIP6降水数据均显示1979-2014年期间极端降水贡献率变化趋势不明显。单个CMIP6模式中,EC-Earth3-Veg(European Community Earth-Vegetation model version 3)和EC-Earth3(European Community Earth Model version 3)及CanESM5(The Canadian 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 5)在多个统计评估指标上排名靠前,展示出较好的模拟能力;IPSL-CM6A-LR(Institut Pierre-Simon Laplace Climate Model 6A Low Resolution)在平均降水误差和极端降水的误差指标上表现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 偏差校正 降水
下载PDF
Salsolinol as an RNA m~6A methylation inducer mediates dopaminergic neuronal death by regulating YAP1 and autophagy 被引量:1
15
作者 Jianan Wang Yuanyuan Ran +5 位作者 Zihan Li Tianyuan Zhao Fangfang Zhang Juan Wang Zongjian Liu Xuechai Che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3期887-899,共13页
Salsolinol(1-methyl-6,7-dihydr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Sal)is a catechol isoquinoline that causes neurotoxicity and shares structural similarity with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an environme... Salsolinol(1-methyl-6,7-dihydr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Sal)is a catechol isoquinoline that causes neurotoxicity and shares structural similarity with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an environmental toxin that causes Parkinson's disease.However,the mechanism by which Sal mediates dopaminergic neuronal death remains unclear.In this study,we found that Sal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global level of N~6-methyladenosine(m~6A)RNA methylation in PC12 cells,mainly by inducing the down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m~6A demethylases 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and alk B homolog 5(ALKBH5).RNA sequenc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Sal downregulated the Hippo signaling pathway.The m~6A reader YTH domain-containing family protein 2(YTHDF2)promoted the degradation of m~6A-containing 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mRNA,which is a downstream key effector in the Hippo signaling pathway.Additionally,downregulation of YAP1 promoted autophagy,indicating that the mutual regulation between YAP1 and autophagy can lead to neurotoxicity.These findings reveal the role of Sal on m~6A RNA methylation and suggest that Sal may act as an RNA methylation inducer mediating dopaminergic neuronal death through YAP1 and autophagy.Our results provide greater insights into the neurotoxic effects of catechol isoquinolines compared with other studies and may be a reference for assessing the involvement of RNA methyl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arkinson'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BH5 AUTOPHAGY FTO Hippo pathway m~6A Parkinson's disease RNA methylation SALSOLINOL YAP1 YTHDF2
下载PDF
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MRI影像表现及其与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杨杰 刘涛 +1 位作者 赵志光 杨东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MRI影像表现及其与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行MRI检查和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 目的 探讨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MRI影像表现及其与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行MRI检查和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检测。根据是否发生PJ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2例)和非感染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MRI表现和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JI的MRI表现与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患者假体周围发生骨膜反应、存在假体关节囊积液以及假体周围肌内水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假体周围骨质溶解和骨髓水肿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α-防御素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者(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感染组患者MRI表现骨膜反应、假体关节囊积液、肌内水肿均与血清α-防御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膝关节PJI的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与血清α-防御素、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有助于为临床的定性诊断以及治疗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周围感染 MRI Α-防御素 白细胞介素-6 D-二聚体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IL-6R和IL-22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及临床结局的关系
17
作者 费良 刘红霞 +2 位作者 赵敬贤 颜悦蓉 聂琳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和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及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监利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2年6月治疗的21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与重症...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和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及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监利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2年6月治疗的21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与重症组,根据治疗2个月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IL-6R、IL-22水平并收集病人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预测IL-6R和IL-22对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临床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与轻症组[(11.10±1.21)ng/L、(50.24±6.35)ng/L]相比,重症组在入院时的血清IL-6R[(15.32±2.62)ng/L]、IL-22水平[(63.61±6.95)ng/L]显著增加(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IL-6R、IL-22以及两者联合诊断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85、0.92,并且二者联合诊断显著优于IL-6R、IL-22单独诊断(Z=3.58,3.42;P=0.003,0.006);通过分析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预后与病人是否有肠外表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粪便钙卫蛋白(FC)、粪便乳铁蛋白(FL)、IL-6R以及IL-22水平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RP、PCT、ESR、FC、FL、IL-6R以及IL-22均为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IL-6R、IL-22以及两者联合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预后的AUC分别为0.81、0.83、0.90,并且二者联合预测显著优于IL-6R、IL-22单独预测(Z=3.70,3.18;P<0.001,P=0.002)。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血清IL-6R、IL-22水平随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均为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并且对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结局预测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白细胞介素-6受体 白细胞介素-22 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结局
下载PDF
血清激肽释放酶6及脂联素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18
作者 孙迎迎 龚梦茜 +3 位作者 张伟 梁晓倩 孙超 崔桂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激肽释放酶6(KLK6)、脂联素(APN)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帕金森病患者,依据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分为发生组(帕金森病合并认知障碍组,44例)和未发生组(帕金森病认知功能... 目的探讨血清激肽释放酶6(KLK6)、脂联素(APN)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帕金森病患者,依据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分为发生组(帕金森病合并认知障碍组,44例)和未发生组(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正常组,6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KLK6、APN水平,比较2组血清KLK6、APN水平,相关性、影响因素、预测价值分别采用Pearson法、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KLK6、APN分别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帕金森病程长、修订Hoehn-Yahr分级晚期、血清KLK6高水平均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血清APN高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KLK6、APN水平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91%、89.71%(P<0.05)。结论帕金森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KLK6升高、APN降低,血清KLK6、APN不仅与认知功能相关,还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预测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激肽释放酶6 脂联素 相关性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2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19
作者 陈晓娜 杨文卓 +3 位作者 尹信 周江涛 张家豪 亓文宝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11,共15页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遗传进化特点,试验对2022—2023年从我国湖南和福建活禽交易市场分离的2株鸭源H5N6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和遗传进化树构建,这2株AIV分别为A/duck/Hunan/QG3/2022(...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遗传进化特点,试验对2022—2023年从我国湖南和福建活禽交易市场分离的2株鸭源H5N6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和遗传进化树构建,这2株AIV分别为A/duck/Hunan/QG3/2022(H5N6)(简称HN/QG3)和A/duck/Fujian/QG4/2023(H5N6)(简称FJ/QG4)。结果显示:HN/QG3株属于2.3.4.4b分支,其基因组来源于H5N6和H5N8毒株,与鸭、野鸟、环境和人类来源的H5亚型AIV的同源性较高,而FJ/QG4株属于2.3.4.4h分支,HA基因与分离株A/Rattus norvegicus/China/FS21/2021(H5N6)的相似性为97%,而其他基因片段与2021年广东地区分离的人源H5N6亚型AIV的同源性较高;2株H5N6亚型AIV的HA蛋白裂解位点含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高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第226和228位分别为Q和G,说明H5N6亚型AIV具有优先结合禽源α2,3-唾液酸受体的特征,并且NA蛋白第58~68位缺失11个氨基酸,对小鼠的致病性可能增强。研究表明,2株鸭源H5N6亚型AIV分别属于2.3.4.4b分支和2.3.4.4h分支,其对人源α2,6-唾液酸受体的识别能力增强,毒力和传播能力可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6亚型 遗传进化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山柰酚调节IL-6/STAT3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20
作者 郭艳苓 杨颖 蒋天从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山柰酚(kaempferol,Kpf)调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大鼠炎症反应的... 目的探讨山柰酚(kaempferol,Kpf)调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雌雄同笼与高脂高糖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GDM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达分为Model组、Kpf低、中、高剂量组、激活剂组(IL-6/STAT3通路激活剂rIL-6),每组12只,同批12只妊娠大鼠作为control组,各组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天1次,直到妊娠19 d。罗氏血糖仪测量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分析各组大鼠妊娠结局;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及胎盘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胎盘组织中病理损伤;TUNEL染色检测胎盘组织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测定胎盘中IL-6/STAT3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FBG、FINS、HOMA-IR、胎鼠质量、IL-6、IL-1β、TNF-α水平、胎盘组织IL-6、p-STAT3/STAT3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增加,活胎率、窝产子数下降(P<0.05);相较于Model组,Kpf低、中、高剂量组大鼠FBG、FINS、HOMA-IR、胎鼠质量、IL-6、IL-1β、TNF-α水平、胎盘组织IL-6、p-STAT3/STAT3水平及细胞凋亡率下降,活胎率、窝产子数增加(P<0.05);相较于Kpf高剂量组,激活剂组上述指标变化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Kpf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降低GDM大鼠胎盘炎症,减轻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山柰酚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 炎症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