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去乙酰基-7-表紫杉醇转化为紫杉醇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匡云艳 须媚 陈芬儿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4-96,99,共4页
目的将天然紫杉烷类物质10 -去乙酰基- 7 -表紫杉醇高效地转化为抗癌药物紫杉醇。方法首先将10 -去乙酰基 7 -表紫杉醇中的2′OH选择性保护、7 -OH乙酰化、去保护3步一锅反应获得7- 表紫杉醇,再在DBU的催化下差向异构化为紫杉醇。结... 目的将天然紫杉烷类物质10 -去乙酰基- 7 -表紫杉醇高效地转化为抗癌药物紫杉醇。方法首先将10 -去乙酰基 7 -表紫杉醇中的2′OH选择性保护、7 -OH乙酰化、去保护3步一锅反应获得7- 表紫杉醇,再在DBU的催化下差向异构化为紫杉醇。结果本方法以10 -去乙酰基 7 -表紫杉醇为起始原料,以4 0 %的总收率制备得到紫杉醇。结论建立了一条将天然紫杉烷类物质以较高的化学选择性以及良好的收率转化为紫杉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化学合成 紫杉醇 10-去乙酰基-7-表紫杉醇 7-表紫杉醇
下载PDF
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分离及7-表-紫杉醇的转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戴惠芳 梅忠 +1 位作者 须媚 陈芬儿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索从云南红豆杉树皮提取物中分离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种纯化合物以及7-表-紫杉醇转化成紫杉醇的高效方法。方法用乙酸叔丁酯为单流动相,硅胶为填充柱的正相色谱系统分离。使用碱性氧化铝,在40℃对7-表-... 目的探索从云南红豆杉树皮提取物中分离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种纯化合物以及7-表-紫杉醇转化成紫杉醇的高效方法。方法用乙酸叔丁酯为单流动相,硅胶为填充柱的正相色谱系统分离。使用碱性氧化铝,在40℃对7-表-紫杉醇进行催化而转化成紫杉醇。结果与结论分离得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个纯化合物.7-表-紫杉醇转化率可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分离鉴定 色谱 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 紫杉醇 三尖杉宁碱 7-表-紫杉醇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敬钰 杨路 +3 位作者 程奇蕾 Zheng FM 魏秀丽 张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红豆杉中的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 ,对生长在我国的云南红豆杉 Taxus yunnanensis进行深入的化学研究。方法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乙醇提取物 ,经萃取、硅胶柱层析、PTLC、制备 HPLC等方法分离 ,从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红豆杉中的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 ,对生长在我国的云南红豆杉 Taxus yunnanensis进行深入的化学研究。方法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乙醇提取物 ,经萃取、硅胶柱层析、PTLC、制备 HPLC等方法分离 ,从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采用波谱解析 (U V,IR,ESI-MS,1 HNMR,1 3 CNMR)等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 分别为 1-acetoxy-baccatin ( ) ,7-epi-taxol( ) ,taxchinin A( ) ,cephalemannine( )和 taxol( )。结论 化合物 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鉴定 云南红豆杉 1-乙酰氧基-巴卡亭I 7-epi-紫杉醇 taxchinin A 三尖杉宁碱 紫杉醇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红豆杉枝叶中的3种紫杉烷类化合物 被引量:6
4
作者 雒丽娜 董慧茹 +1 位作者 郑云 赵京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0-84,共5页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 表紫杉醇的方法。其中,固相萃取使用了一种新型的PRP 6高分子树脂。红豆杉枝叶经干燥粉碎后用甲醇提取,提取液用PRP 6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V(乙腈)∶V(水)...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 表紫杉醇的方法。其中,固相萃取使用了一种新型的PRP 6高分子树脂。红豆杉枝叶经干燥粉碎后用甲醇提取,提取液用PRP 6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V(乙腈)∶V(水)=45∶55为流动相,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227nm测定上述3种紫杉烷类化合物,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1%~98%。此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不同红豆杉枝叶中上述3种紫杉烷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杉醇 三尖杉宁碱 7-表-紫杉醇
下载PDF
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法分离提纯东北红豆杉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 被引量:5
5
作者 雒丽娜 董慧茹 +3 位作者 张建军 徐采霞 刘开录 赵京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东北红豆杉树叶为原料,采用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法分离提纯了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反相色谱中使用了一种新颖的高分子填料。东北红豆杉枝叶经过一次正相色谱分离后,再经两次反相色谱分离,分离得到两种白色针状固体。经1H NMR和13C NMR... 以东北红豆杉树叶为原料,采用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法分离提纯了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反相色谱中使用了一种新颖的高分子填料。东北红豆杉枝叶经过一次正相色谱分离后,再经两次反相色谱分离,分离得到两种白色针状固体。经1H NMR和13C NMR测试表明,两种物质分别为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纯度达到98%以上,产率分别为树叶干重的0.0022%和0.0018%,回收率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三尖杉宁碱 反相色谱 7-表-紫杉醇
下载PDF
红豆杉浸膏在氧化铝催化下紫杉醇的生成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志强 苏志国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在氧化铝层析初分离红豆杉浸膏中紫杉醇增量的来源。方法 :采用C18 硅胶反相层析、氧化铝层析及硅胶层析等方法对物料进行处理 ,HPLC分析紫杉醇的含量。结果 :紫杉醇增量主要来源于红豆杉浸膏中 7 表 紫杉醇的碱性氧化铝催... 目的 :研究在氧化铝层析初分离红豆杉浸膏中紫杉醇增量的来源。方法 :采用C18 硅胶反相层析、氧化铝层析及硅胶层析等方法对物料进行处理 ,HPLC分析紫杉醇的含量。结果 :紫杉醇增量主要来源于红豆杉浸膏中 7 表 紫杉醇的碱性氧化铝催化下的异构化。结论 :优化 7 表 紫杉醇的异构化条件 ,可以增加 7 表 紫杉醇向紫杉醇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7-表-杉醇 氧化铝催化 红豆杉浸膏
下载PDF
两种新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章玉 高诚伟 陈于澍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4期323-327,共5页
从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Cheng etL.K.Fu)的树皮中分离鉴定了5 种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及IR、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7-表-紫杉醇B(Ⅰ)、1,13-二乙酰基-... 从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Cheng etL.K.Fu)的树皮中分离鉴定了5 种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及IR、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7-表-紫杉醇B(Ⅰ)、1,13-二乙酰基-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Ⅱ)、紫杉醇C-7-木糖甙(Ⅲ)、紫杉醇(Ⅳ)和3-表-熊果酸(Ⅴ)。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紫杉烷类二萜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紫杉烷成分的研究
8
作者 李俊 牙启康 +2 位作者 苏小建 义祥辉 张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采用溶剂萃取及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从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紫杉醇(Ⅰ)、2′-乙酰氧基-7-表-紫杉醇(Ⅱ)、(3E,7E)-2,α10,β13α-三乙酰基-5,α20-二羟基-3,8-断紫杉烷-3,7,11-三烯-9-酮(Ⅲ)和7-表-紫杉醇(Ⅳ),其中化合物(Ⅱ... 采用溶剂萃取及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从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紫杉醇(Ⅰ)、2′-乙酰氧基-7-表-紫杉醇(Ⅱ)、(3E,7E)-2,α10,β13α-三乙酰基-5,α20-二羟基-3,8-断紫杉烷-3,7,11-三烯-9-酮(Ⅲ)和7-表-紫杉醇(Ⅳ),其中化合物(Ⅱ)首次从南方红豆杉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紫杉醇 2'-乙酰氧基-7-表紫杉醇 (3E 7E)-2α 10β 13α-三乙酰基一5a 20.二羟基-3 8- 断紫杉烷-3 7 11-三烯-9-酮 7-表-紫杉醇
下载PDF
紫杉烷分子内氢键对其与细胞色素P450相互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张延延 刘勇 杨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98-1198,共1页
AIM: Previous studies identify that C7-OH epimers of taxoids are the thermodynamically more stable isomers due to the strong hydrogen bonding of the C7α-OH to the C4α-acetate acyl oxyge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 AIM: Previous studies identify that C7-OH epimers of taxoids are the thermodynamically more stable isomers due to the strong hydrogen bonding of the C7α-OH to the C4α-acetate acyl oxyge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certain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n taxoids’ interactions with human hepatic cytochromes P450 better, 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identity of the CYPs involved in 7-epi-Taxol, 7-epi-10-Deacetyl-Taxol,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7β-OH isomers metabolism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re also to investigate. METHODS: LC/MS/M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structures of various taxoids metabolites by human liver microsomes. Incubat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CYP isoform specific inhibitors and recombinant human CYP isoforms to ascribe individual reaction to a single CYP isoform. RESULTS: Two monohydroxylated metabolites (M-1 and M-2) of 7-epi-Taxol were detected by LC/MS, and C3’ (M-1), C6 (M-2) were proposed as the possible hydroxylation sites. 7-epi-10-Deacetyl-Taxol was hydroxylated at C6 by human liver microsomes thus making M-3 as the unique primary metabolite. Chemical inhibition studies and assays with recombinant human CYPs indicated that C3’ (M-1) was generated predominantly by CYP3A4 and C6 (M-2, M-3) by CYP2C8. Compar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C6-OH-majorepi-Taxo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mpounds among all chemotherapeutic drugs, Paclitaxel, the Km for C6-hydroxylation of 7-epi-Taxo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13 versus 3 μmol/L, 8.5 versus 1.7 μmol/L) by human liver microsomes and recombinant human CYP2C8. Moreover, the overall metabolism of 7-epi-10-Deacetyl-Taxol increased to 20% in contrast with the low biotransformation rate of 10-deacetyl-Taxol (less than 0.8%).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e distinct 3D conformation change of taxoids caused by the intro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may attribute a major role in the substrate recognition by CYP2C8 and lead C-6 of taxoids more accessible to the active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烷 分子内氢键 细胞色素P450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雷山石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齐激 王冲 +3 位作者 李继新 张敬杰 刘亚华 潘炉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0-553,共4页
目的研究雷山石杉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制备薄层、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文献资料、理化性质、1H—NMR及13C-NMR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R)-12... 目的研究雷山石杉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制备薄层、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文献资料、理化性质、1H—NMR及13C-NMR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R)-12,16-epoxy-11,14-dihydroxy-8,11,13-abietatrien-7-one(Ⅰ),21-epi—serratenediol-3,21-acetate(Ⅱ),setTatene—diol-3-acetate(Ⅲ),21-epi—serratenediol-3-acetate(Ⅳ),21a—hydroxy—serrat-14-en-3β-ol(Ⅴ),21β-hydroxy—serrat-14-en-3β-ol(Ⅵ),石杉碱甲(huperzineA,Ⅶ),蔗糖(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串(Ⅹ)。结论化合物Ⅰ~Ⅹ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山石杉 化学成分 (15R)-12 16-epoxy—11 14-dihydroxy-8 11 13-abietatrien-7-one 21-epi—serratenediol-3 21-acetate serratene-diol-3-acet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