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biocide on fungal-induced corrosion of high-strength 7075 aluminum alloy
1
作者 Zheng-yu JIN Chao WANG +1 位作者 Hai-xian LIU Hong-wei LI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787-2799,共13页
The effect of ultraviolet(UV)radiation and biocide benzalkonium chloride(BKC)on fungal-induced corrosion of AA7075 induced by Aspergillus terreus(A.terreus)was deeply studied using analysis of biological activity,surf... The effect of ultraviolet(UV)radiation and biocide benzalkonium chloride(BKC)on fungal-induced corrosion of AA7075 induced by Aspergillus terreus(A.terreus)was deeply studied using analysis of biological activity,surface analysis,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nktonic and sessile spore concentrations decline by more than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when UV radiation and BKC are combinedly u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UV radiation can inhibit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terreus and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passive film of AA7075.Except for direct disinfection,the physical adsorption of BKC on the specimen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attachment of A.terreus.The combination of UV radiation and BKC can much mor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corrosion of AA,especially pitting corrosion,due to their synergistic effect.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UV radiation and BKC can be a good method to effectively inhibit fungal-induced cor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gal-induced corrosion Aspergillus terreus 7075 aluminum alloy ultraviolet radiation benzalkonium chloride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in 7075 Aluminum Alloy Using Cellular Automaton
2
作者 赵晓东 SHI Dongxing +3 位作者 李亚杰 QIN Fengming CHU Zhibing YANG Xiaoro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25-435,共11页
The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during hot deformation is key to achieving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aluminum alloys.We have developed a cellular automaton(CA) based model to simulate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The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during hot deformation is key to achieving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aluminum alloys.We have developed a cellular automaton(CA) based model to simulate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in 7075 aluminum alloy during hot deformation.Isotherm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material parameters for 7075 aluminum alloy,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ls for dislocation density,nucleation of recrystallized grains,and grain growth.Integrating these aspects with grain topological deformation,our CA model effectively predicts flow stress,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 volume fraction,and average grain size under diverse deformation conditions.A systematic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electron back 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 maps and CA model simulated under different deformation temperatures(573 to 723 K),strain rates(0.001 to 1 s^(-1)),and strain amounts(30% to 70%).Thes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large strain,high temperature,and low strain rate facilitat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grain refinement.The results from the CA model show good accuracy and predictive capability,with experimental error within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ular automaton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7075 aluminum alloy hot compression
下载PDF
铝-石墨烯复合镀层对7075铝合金硬度优化研究
3
作者 张兰 张雪芳 +2 位作者 陈润丰 李纳 马会中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1,37,共6页
在有机体系下制备了铝-石墨烯复合镀层,研究了7075铝合金硬度和耐磨性的优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石墨烯浓度和电流密度对硬度的影响规律。利用SEM、XRD、Raman光... 在有机体系下制备了铝-石墨烯复合镀层,研究了7075铝合金硬度和耐磨性的优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石墨烯浓度和电流密度对硬度的影响规律。利用SEM、XRD、Raman光谱分别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及石墨烯的存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顺序均为石墨烯浓度>电流密度>电镀时间>搅拌速度。随着石墨烯浓度和电流密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硬度均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优化工艺下,复合材料表面硬度较基体硬度提升了229.9%,而其摩擦系数较基体的降低了90.1%,说明了石墨烯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自润滑性强化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石墨烯 有机体系 7075铝合金 工艺参数 表面硬度
下载PDF
重卡传动轴用高强7075铝合金热流变行为及径向锻造微观组织演变
4
作者 张超 赵升吨 +3 位作者 邢轲 郑文浩 李坤 王永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5,共12页
为研究重型卡车轻量化传动轴用高强7075铝合金在径向锻造时的热变形行为,将大直径7075铝合金挤压棒料预热退火后,取样进行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等温压缩试验。分别考虑温度与应变速率对应变强化及软化的影响,构建了适用于中大型7075铝合... 为研究重型卡车轻量化传动轴用高强7075铝合金在径向锻造时的热变形行为,将大直径7075铝合金挤压棒料预热退火后,取样进行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等温压缩试验。分别考虑温度与应变速率对应变强化及软化的影响,构建了适用于中大型7075铝合金传动轴热加工的改进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理论获得了7075铝合金的热加工图,并据此分析了7075铝合金棒料在典型径向锻造工艺中的组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改进Hansel-Spittel模型能更准确地模拟预热退火态7075铝合金的峰值和稳态流变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71%;7075铝合金在温度为350~4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热加工稳定性,高温及低应变速率的变形条件有利于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化;预热退火态7075铝合金棒料在经过截面收缩率为55.6%的径向锻造工艺和T6热处理后,原始板条晶粒转变为细化大转角晶粒组织,抗拉强度提高至651 MPa,延伸率提高至12.5%,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卡车轻量化 7075铝合金 本构模型 热加工图 径向锻造 微观组织演化
下载PDF
7075铝合金锻件氧化黑斑分析
5
作者 王海彬 董志 +3 位作者 赵永军 石钰 李世强 冯秋霜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25-31,共7页
采用低倍、高倍组织观察、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传动支架用7075铝合金锻件硫酸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原因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锻件成分偏析和淬透性差共同作用导致淬火时效后锻件不同位置析出的数量出现差异,阳极氧化过程中,强化相... 采用低倍、高倍组织观察、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传动支架用7075铝合金锻件硫酸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原因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锻件成分偏析和淬透性差共同作用导致淬火时效后锻件不同位置析出的数量出现差异,阳极氧化过程中,强化相析出量多、尺寸较大的位置,因可溶强化相会造成氧化膜中的大量细小孔洞,使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显现为黑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锻件 脱溶 氧化黑斑
下载PDF
7075-T6铝合金双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朱海 王文龙 +2 位作者 曾涛 樊稳 晏小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2,共8页
用2.5 mm针长搅拌工具对4 mm厚的7075-T6铝合金轧制薄板进行正、反面各一道次的双面搅拌摩擦焊(DSFSW)试验。研究不同焊接方向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硬度、拉伸性能、断裂形貌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成形良好,焊核区为均... 用2.5 mm针长搅拌工具对4 mm厚的7075-T6铝合金轧制薄板进行正、反面各一道次的双面搅拌摩擦焊(DSFSW)试验。研究不同焊接方向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硬度、拉伸性能、断裂形貌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成形良好,焊核区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组织,从焊接接头上表面至下表面焊核区晶粒尺寸先减后增,在焊核重叠区由于受到两次热力-耦合作用,重叠区晶粒较其他NZ更为细小,约为1.5μm。不同焊接方向的接头横截面硬度呈“W”型分布,焊接接头发生软化,硬度最低值出现在热机影响区与热影响区的交界处。因同向焊接接头的焊核区整体晶粒尺寸更细小,使其焊接接头的硬度更优异。拉伸试验中双面搅拌摩擦焊接头抗拉强度最高可达母材的90%。在相同热输入条件下,同向焊接头的抗拉强度明显优于异向焊接头,且断裂方式主要为韧性断裂。在弯曲试验中,双面搅拌摩擦焊接头在面弯与背弯试验时都能承受较大弯曲角度,使焊接接头具备更出色的塑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 双面搅拌摩擦焊 接头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7075铝合金刚柔耦合结构表面疲劳性能探究
7
作者 张继林 王栋梁 易湘斌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3-26,75,共5页
采用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改善7075铝合金疲劳性能,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不同功率密度下的强化试验,测定其在激光冲击下的表面形貌及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结合其疲劳试验,探究激光强化对材料性能的影... 采用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改善7075铝合金疲劳性能,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不同功率密度下的强化试验,测定其在激光冲击下的表面形貌及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结合其疲劳试验,探究激光强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使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大,并产生残余压应力;当功率密度增加到10.19 GW/cm^(2)时,残余压应力不再增大;激光冲击试样的疲劳寿命比未冲击试样提高了1倍,减小了断裂扩展范围;残余压应力的存在增加了铝合金的裂纹萌生难度,延长了其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柔耦合结构 疲劳性能 粗糙度 激光冲击强化
下载PDF
基于填充板条的7075铝合金激光焊接裂纹抑制方法
8
作者 严继斌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29-31,共3页
针对铝合金焊接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问题,以7075-T6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在观察脉冲激光焊接焊缝断面形貌的基础上,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7075-T6铝合金激光焊接进行实验,以分析焊接裂纹产生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点的裂纹... 针对铝合金焊接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问题,以7075-T6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在观察脉冲激光焊接焊缝断面形貌的基础上,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7075-T6铝合金激光焊接进行实验,以分析焊接裂纹产生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点的裂纹敏感性逐渐降低,当填充板条高度为1.9 mm时,焊缝的裂纹敏感性比临界值低,裂纹基本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激光焊接 裂纹抑制 填充板条
下载PDF
ER5356焊丝用于7075铝合金MIG焊接头热处理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晨阳 刘骁 +1 位作者 李小平 朱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7,共9页
采用MIG焊使用ER5356焊丝进行3 mm厚7075铝合金对接焊,焊后接头进行T6热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与能谱仪结合室温拉伸、显微硬度与电化学腐蚀分析接头组织、力学性能与耐蚀性。结果表明:焊接时熔池流动将母材熔化... 采用MIG焊使用ER5356焊丝进行3 mm厚7075铝合金对接焊,焊后接头进行T6热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与能谱仪结合室温拉伸、显微硬度与电化学腐蚀分析接头组织、力学性能与耐蚀性。结果表明:焊接时熔池流动将母材熔化部位的Zn,Cu等合金元素带入焊缝,析出MgZn_(2)与AlCuMg相,成为焊缝进行热处理强化的基础;热处理后,大部分析出相溶入基体形成固溶+时效强化,接头抗拉强度提升20%,焊缝硬度提升18.4%,耐蚀性提高。但由于从母材流入焊缝的合金元素含量有限,焊丝与母材力学性能的差异与热影响区软化现象无法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MIG焊 热处理 焊缝组织 力学性能 耐蚀性
下载PDF
7075铝合金无铬化学转化膜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立亮 邓书平 +2 位作者 李昌丽 寇巍 韦燕霞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采用无铬化工艺,以氟锆酸钾和氟钛酸钾为主盐,高锰酸钾作为着色剂,硫酸镁作为成膜促进剂,研发出一种金黄色无铬铝合金钛锆转化膜。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转化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并通过铬酸盐点滴实验、塔菲尔极化曲线、NaC... 采用无铬化工艺,以氟锆酸钾和氟钛酸钾为主盐,高锰酸钾作为着色剂,硫酸镁作为成膜促进剂,研发出一种金黄色无铬铝合金钛锆转化膜。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转化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并通过铬酸盐点滴实验、塔菲尔极化曲线、NaCl溶液腐蚀实验等研究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K2TiF66g/L,K2ZrF66g/L,KMnO420g/L,MgSO48g/L,在温度25℃、pH为3.7、反应时间7min条件下,制得的铝合金转化膜均匀、连续、带有金黄色。该工艺下制备的化学转化膜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其耐蚀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钛锆转化膜 耐蚀性
下载PDF
金属熔融沉积成型制备7075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11
作者 孙亿 易中怀 +4 位作者 沈廷 熊慧文 康潇 张雷 周科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108-2119,共12页
以优化后的微晶蜡基喂料为原料,通过金属熔融沉积成型制备3D 7075 Al合金。通过热压实验评估蜡基黏合剂和粉末之间的亲和力,研究烧结铝合金的物相、形态演变、拉伸强度和摩擦性能。打印喂料表现出剪切变稀行为,可使熔融挤出过程变流畅,... 以优化后的微晶蜡基喂料为原料,通过金属熔融沉积成型制备3D 7075 Al合金。通过热压实验评估蜡基黏合剂和粉末之间的亲和力,研究烧结铝合金的物相、形态演变、拉伸强度和摩擦性能。打印喂料表现出剪切变稀行为,可使熔融挤出过程变流畅,并获得较好表面质量且含少量层间堆积孔隙的3D坯件。在氮气中烧结铝合金的形态演变可分为4个阶段,包括500℃下Mg_(2)Si和Si的沉淀,560℃以上Mg_(2)Si的出现,合金粉末上氧化物层的氮化,以及620℃以上通过扩散过程增强的晶粒生长。3D 7075 Al合金的相对密度达95%,拉伸强度为120~141MPa,拉伸应变为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金属熔融沉积成型 金属注射成型 显微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铸态7075铝合金管旋压成形强度的影响
12
作者 陶茂志 赵刚要 +3 位作者 张冉阳 郭正华 余贤文 魏清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工艺参数对铸态7075铝合金管旋压成形强度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作为成形质量指标,系统地分析了压下量、预热温度、进给比和摩擦条件等工艺参数对铸筒旋压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下量的增加,管的抗拉强度与... 工艺参数对铸态7075铝合金管旋压成形强度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作为成形质量指标,系统地分析了压下量、预热温度、进给比和摩擦条件等工艺参数对铸筒旋压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下量的增加,管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增加;随着预热温度的上升或者进给比的增加,管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先增加后减少;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管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先增加后减少,但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铸态管 工艺参数 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旋压成形
下载PDF
热处理对热轧7075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孔令波 姜巨福 +2 位作者 黄敏杰 王迎 鞠英男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172,共10页
目的探究T6、T73和RRA热处理对不同道次压下量的热轧7075铝合金板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不同道次压下量的热轧7075铝合金板材最优热处理工艺。方法分别将11%和16%道次压下量的热轧7075铝合金进行T6、T73和RRA热处理,并对热处... 目的探究T6、T73和RRA热处理对不同道次压下量的热轧7075铝合金板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不同道次压下量的热轧7075铝合金板材最优热处理工艺。方法分别将11%和16%道次压下量的热轧7075铝合金进行T6、T73和RRA热处理,并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3种方式热处理后,11%道次压下量的热轧板材微观组织以拉长晶粒为主,伴随有等轴再结晶晶粒的生成,而对于16%道次压下量的热轧板材,等轴晶数量增多,故经3种方式热处理后,16%道次压下量热轧板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高于11%道次压下量热轧板材的相应强度。RRA热处理有效提升了16%道次压下量热轧板材的延伸率,而对于11%道次压下量热轧板材,RRA的预时效等过程会造成其晶粒粗化,从而降低延伸率,与T6和RRA热处理相比,T73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提升不显著。对于2种不同道次压下量的板材,T6热处理为最优热处理工艺。经过T6处理后,11%道次压下量的热轧板材抗拉强度达到589.8 MPa,屈服强度达到560.7 MPa,延伸率达到16.6%,16%道次压下量的热轧板材抗拉强度达到607.5 MPa、屈服强度达到580.9 MPa、延伸率达到13.6%。T6热处理后,<001>方向的织构占主导,原始板材内部存在较多的小角度晶界,热处理后大角度晶界含量增多且有静态再结晶出现。3种热处理后的拉伸试样断口形貌没有太大区别,存在大量韧窝和撕裂棱特征,说明热处理后板材塑性较好。结论热处理能调控再结晶行为,优化亚晶等微观结构,与其他7系铝合金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相比,本文的7075热轧铝合金在16%道次压下量和T6热处理条件下获得了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说明热处理工艺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热处理 微观组织 再结晶 力学性能
下载PDF
7075铝合金多场耦合流变行为和软化机理
14
作者 朱春雨 夏建生 +3 位作者 窦沙沙 刘镕滔 钱海旭 朱云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3,共11页
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电流密度为18~27 A·mm^(-2),温度为150~330℃条件下,对7075铝合金进行了脉冲电流辅助拉伸实验。探讨了应变速率与电流密度对7075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推导出耦合了电参数的修正Johnson-Cook本构模型,... 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电流密度为18~27 A·mm^(-2),温度为150~330℃条件下,对7075铝合金进行了脉冲电流辅助拉伸实验。探讨了应变速率与电流密度对7075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推导出耦合了电参数的修正Johnson-Cook本构模型,并进行了验证。为解析热、电与力的耦合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结果表明,与室温相比,通电试样的断面形貌中出现尺寸更大、分布更规整的韧窝。应变速率0.1~1 s^(-1)和电流密度21~24 A·mm^(-2)对降低7075铝合金的流动应力有着显著影响,说明电流密度的影响存在阈值。并且修正后的Johnson-Cook模型在预测上展现出了较高的可靠性,模型预测与试验数据高度吻合,相关性达到0.9961,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仅为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电塑性效应 多场耦合 Johnson-Cook本构模型
下载PDF
CeO_(2)颗粒对7075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生长行为及耐磨/耐蚀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詹中伟 张骐 +6 位作者 刘小辉 王帅星 庞志伟 孙志华 葛玉麟 王琪超 杜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1-82,共12页
目的通过CeO_(2)颗粒复合,进一步改善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耐磨和耐蚀性能。方法在硅酸盐-磷酸盐电解液体系中加入CeO_(2)颗粒,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7075-T6铝合金表面制备CeO_(2)颗粒复合氧化膜;从氧化电压、放电行为及膜层厚度的变化规律... 目的通过CeO_(2)颗粒复合,进一步改善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耐磨和耐蚀性能。方法在硅酸盐-磷酸盐电解液体系中加入CeO_(2)颗粒,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7075-T6铝合金表面制备CeO_(2)颗粒复合氧化膜;从氧化电压、放电行为及膜层厚度的变化规律探讨CeO_(2)颗粒含量对微弧氧化膜生长过程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电位极化曲线、球-盘磨损试验等研究电解液中CeO_(2)颗粒浓度对微弧氧化膜微观结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通过CeO_(2)颗粒的复合,改变了铝合金微弧氧化成膜过程的能耗分布,加速了微弧氧化膜的放电击穿。CeO_(2)颗粒复合会使膜层的生长速率有所下降,但氧化膜的致密性、均匀性及膜基的结合强度得到明显改善。CeO_(2)颗粒主要以熔融和嵌合等方式存在于氧化膜中。相较于普通微弧氧化膜,复合膜的摩擦因数普遍降低了约0.2,比磨损率也更低,耐磨性更佳。此外,复合膜呈现出更好的耐腐蚀性,其自腐蚀电流密度至少下降了50%,且在模拟海水中浸泡2000 h后腐蚀增重更小、腐蚀更轻微。在电解液中加入10 g/L的CeO_(2)颗粒时,所得复合膜的综合性能较佳。结论CeO_(2)颗粒复合以熔融或嵌合的方式沉积到铝合金微弧氧化膜中,有效减少了膜层的微孔等缺陷,提高了膜层的致密性和硬度,改善了膜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 微弧氧化 CeO_(2)颗粒 硬度 耐磨性 耐蚀性
下载PDF
7075-T6铝合金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连接工艺优化
16
作者 李德银 万银根 +1 位作者 谢兰生 陈明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2,共9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对7075-T6铝合金进行连接,通过单因素法研究了母材表面预处理(4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4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20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以及升温速率(10,30,50℃·min^(-1))、连接温度(450,470,490,510℃)...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对7075-T6铝合金进行连接,通过单因素法研究了母材表面预处理(4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4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20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以及升温速率(10,30,50℃·min^(-1))、连接温度(450,470,490,510℃)、连接压力(4.5,5.0,5.5,6.0,7.0MPa)和保温时间(45,60,75,90,120min)对接头连接质量、剪切性能和变薄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表面预处理工艺以及最优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合适的表面预处理工艺为400#砂纸打磨,获得7075-T6铝合金接头的连接质量最好,接头界面未闭合孔洞很少,焊合率最大,为71.7%;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接头的连接质量变差,但其焊合率均高于76%,接头的抗剪强度和变薄率均降低;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或连接压力的增加,接头的连接质量变好,接头的焊合率、抗剪强度和变薄率均增大,但当连接压力大于6.0MPa时,焊合率和抗剪强度增加幅度减小,而变薄率大幅增加;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的焊合率、抗剪强度和变薄率的变化幅度均较小。400#砂纸打磨后7075-T6铝合金的最优连接工艺为升温速率50℃·min^(-1)、连接压力6.0MPa、连接温度490℃、保温时间45min,此时接头的焊合率为81.3%,抗剪强度为132.9MPa,变薄率为1.91%,剪切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 放电等离子烧结 连接工艺优化 剪切强度 连接质量
下载PDF
Anodizing parameters for superheated slurry cast 7075 aluminum alloys 被引量:3
17
作者 Itsaree IEWKITTHAYAKORN Somjai JANUDOM +2 位作者 Narissara MAHATHANINWONG Seppo KARRILA Jessada WANNASI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200-1210,共11页
The anodizing parameters of voltage, current density, temperature, and electrolyte choice were assessed to find an appropriate combination for the superheated slurry cast 7075 Al alloy substrate.The alloy was anodized... The anodizing parameters of voltage, current density, temperature, and electrolyte choice were assessed to find an appropriate combination for the superheated slurry cast 7075 Al alloy substrate.The alloy was anodized in sulfuric acid electrolyte or alternatively in sulfuric acid mixed with boric acid or citric acid. The voltages applied were in the range of 15-30 V. Anodizing current densities tested were 2 and 3 A/dm^2,while temperatures tested were 5 and 15 ℃. Thickness, surface morphology, hardness,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oxide film were then evaluated.It was found that 25 V,2 A/dm^2 and 5 ℃ were suitable for this alloy when anodized in sulfuric acid. The oxide film was smooth with uniform thickness, low porosity, high hardness,and had the highest corrosion resistance at these parameters. However, discontinuous oxide films were observed from samples anodiz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of 15 ℃.Alternative electrolytes considered were sulfuric acid mixed with boric acid or citric aci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lectrolytes with boric acid or citric acid increased thickness, hardness,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quality of the oxide films.However, these oxide films were inferior to those obtained with sulfuric acid electrolyte at lower temperature(25 V, 2 A/dm^2 and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 aluminum alloy superheated slurry casting anodization oxide film anodizing parameters
下载PDF
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研究
18
作者 陈庆洋 庞秋 +1 位作者 胡志力 刘祥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8,共7页
目的针对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在固溶-淬火-时效处理过程中成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7075高强铝合金预强化冷成形工艺,研究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方法基于高强铝合金短流程高性能成形技术,经过固溶-时效处理,获得预强化处理的... 目的针对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在固溶-淬火-时效处理过程中成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7075高强铝合金预强化冷成形工艺,研究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方法基于高强铝合金短流程高性能成形技术,经过固溶-时效处理,获得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使用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冷成形试制帽形梁。通过拉伸试验、杯突试验测试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及帽形梁力学性能,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试验解释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结果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抗拉强度为540MPa,延伸率为19.3%,强度接近7075铝合金T6态强度水平,塑性接近7075铝合金O态塑性水平。杯突值为16.6 mm,达到7075铝合金O态的87%。使用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冷成形试制的帽形梁表面质量良好,无破裂等情况。经过烤漆工艺后,帽形梁抗拉强度为(560±5)MPa,屈服强度为(480±5)MPa,与7075高强铝合金T6态强度相当。结论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基体内部存在大量GPⅡ区组织,这有助于提高7075高强铝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使用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冷成形试制的帽形梁在烤漆工艺处理时,基体中部分GPⅡ区会转变为η'相,析出相的转变和加工硬化的结合提高了成形构件的强度,使其强度可以达到7075高强铝合金T6态强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预强化成形工艺 冷成形 析出相转变 加工硬化
下载PDF
中断时效对7075铝合金切削表面质量及刀具磨损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岳修杰 王优强 +2 位作者 张平 于晓 王雪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1,共10页
目的探究中断时效工艺对7075铝合金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为中断时效工艺对材料切削加工性能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仅进行T6时效处理的试样作为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已加工表面质量、切削力及刀具... 目的探究中断时效工艺对7075铝合金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为中断时效工艺对材料切削加工性能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仅进行T6时效处理的试样作为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已加工表面质量、切削力及刀具磨损进行分析。结果经不同时效处理后,7075铝合金的主要析出相为η(MgZn_(2))相,且相较于T6热处理工艺的7075铝合金,7075-T6I4铝合金表现出更高的衍射峰强度及更大的半高宽。在不同的时效处理条件下,表面粗糙度Ra均与切削速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切削深度、进给量呈正相关关系,仅T6时效处理时,表面粗糙度Ra随切削深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在不同切削速度下,与T6时效处理相比,T6I4中断时效处理的表面粗糙度Ra最大降低了5.8%,而在不同切削深度和进给量下最大降低了1.9%和17.1%,且工件表面主要存在切屑黏附、微裂纹以及微孔洞等缺陷;切削力在切削速度为500~750m/min时呈增大趋势,随后又逐渐减小,然而与切削深度、进给量之间则呈正相关关系,仅经T6I4中断时效处理后的y向切削力在进给量为0.06~0.08 mm/z时逐渐减小,随后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增大切削速度以及减小进给量均可有效改善刀具磨损程度,且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形式主要表现为崩刃和黏结磨损。结论与T6时效处理相比,T6I4中断时效处理表现出更好的表面质量、更小的切削力及更轻的刀具磨损,较大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量、切削深度有助于提高7075铝合金的切削加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中断时效 XRD 表面质量 切削力 刀具磨损
下载PDF
考虑平均应力影响的7075-T651铝合金疲劳性能研究
20
作者 俞俊 王宇 +3 位作者 李海芳 翁硕 何小田 赵礼辉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6-452,共7页
研究了平均应力效应对7075-T651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选取了R=0.5、0.3、0.1和-0.1四组应力比进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应力比下,随着峰值应力水平的增加,疲劳寿命逐渐降低;而同一峰值应力水平下,随着应力比的提高,疲劳寿命则呈现... 研究了平均应力效应对7075-T651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选取了R=0.5、0.3、0.1和-0.1四组应力比进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应力比下,随着峰值应力水平的增加,疲劳寿命逐渐降低;而同一峰值应力水平下,随着应力比的提高,疲劳寿命则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疲劳断口形貌发现,在峰值应力相同的情况下,裂纹萌生及扩展区的扇形面积随平均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基于7075-T651铝合金疲劳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考虑S-N-R的改进型预测模型,结果对比显示相较于其他模型,此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对7075-T651铝合金具有更好的疲劳寿命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51铝合金 平均应力 疲劳寿命 断口形貌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