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演进与观念变迁:重审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观
1
作者 张珂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1期158-162,共5页
世界文学观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演进既是新时期以来时代文化心理诉求的一种表征,又是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意识的必然反映。从学术史层面来看,这与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建制和研究范式在中国的设置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世界文学观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演进既是新时期以来时代文化心理诉求的一种表征,又是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意识的必然反映。从学术史层面来看,这与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建制和研究范式在中国的设置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它所表征的“世界文学热”也直接影响了21世纪以来我们对世界文学的理解和思考。从比较文学的学科视角出发,联系当今的世界文学理论热潮,聚焦和反思20世纪80年代中国语境中的世界文学观,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学观在当代中国的演进历程及其与世界的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观 比较文学学科 20世纪80年代 中国语境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西欧服饰时尚发展与中国外销印花绸设计范式的“革命性”转换
2
作者 杨秋华 龚建培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外销印花绸从零售市场为主的“匹料化”设计,向以服装流行趋势、服用性为主要目的“件料化”设计转换的关键时期。此研究以西欧服饰时尚的变革为基本历史情景,以国内外历史文献为依据,探讨了引发中国外销印花绸设计...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外销印花绸从零售市场为主的“匹料化”设计,向以服装流行趋势、服用性为主要目的“件料化”设计转换的关键时期。此研究以西欧服饰时尚的变革为基本历史情景,以国内外历史文献为依据,探讨了引发中国外销印花绸设计范式“革命性”转换的主要外因与内因,以及我国外销印花绸设计范式在观念、模式、方法等方面转换的主要途径、特征和相关影响,为中国现代丝绸设计史研究提供了典型的线索和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西欧服饰时尚 外销印花绸 设计范式 “革命性”转换
下载PDF
设计社会学视角下20世纪80年代印花纹样设计研究
3
作者 程灵 林竟路 《设计》 2024年第15期53-57,共5页
为探究20世纪80年代印花纹样的设计关系,以期为时下设计面对沿用题材,国外流行趋势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提供借鉴。文章从设计社会学视角,对印花纹样设计的社会关系、本体特征、设计社会学价值展开研究。20世纪80年代的印花纹样设... 为探究20世纪80年代印花纹样的设计关系,以期为时下设计面对沿用题材,国外流行趋势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提供借鉴。文章从设计社会学视角,对印花纹样设计的社会关系、本体特征、设计社会学价值展开研究。20世纪80年代的印花纹样设计发展受国家重视、市场追求、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在题材、造型、色彩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反映出时代工艺技术的发展、政策导向、大众审美、更是民族和时代进步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印花纹样 设计社会学 社会关系 设计特征
下载PDF
20世纪50-80年代织锦缎花卉纹样设计的范式特征研究
4
作者 俞颍 龚建培 《江苏丝绸》 2024年第3期32-37,41,共7页
20世纪50-80年代,丝绸产品为助力国内经济复苏和出口贸易创汇做出了贡献,随着技术、工艺、纤维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设计生产了大批用于内销和外销丝绸新花色、新品种。此研究以范式理论为基本依据,以当时重要的丝绸品种之一——织锦缎为... 20世纪50-80年代,丝绸产品为助力国内经济复苏和出口贸易创汇做出了贡献,随着技术、工艺、纤维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设计生产了大批用于内销和外销丝绸新花色、新品种。此研究以范式理论为基本依据,以当时重要的丝绸品种之一——织锦缎为主要对象,从图像学、文献学等角度,分析、探讨了织锦缎花卉纹样设计观念、方式的演变过程,设计范式的转换途径及相异模式,同时也阐释了丝绸设计范式发展与政治、社会、经济、人文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现代丝绸设计范式的发展与建构提供相应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80年代 织锦缎 花卉纹样 设计范式 特征转换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文艺类书籍封面中非传统的抽象形式研究——以《舅舅的梦》为例
5
作者 徐磐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6,共9页
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文学图书《舅舅的梦》封面设计为案例,从点到面,分析、归纳该时期文艺类书籍封面设计中“非传统的抽象形式”的形成与变化,同时揭示80年代非传统的抽象形式的作用、影响及其与设计师、读者、出版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汲... 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文学图书《舅舅的梦》封面设计为案例,从点到面,分析、归纳该时期文艺类书籍封面设计中“非传统的抽象形式”的形成与变化,同时揭示80年代非传统的抽象形式的作用、影响及其与设计师、读者、出版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汲取其中有价值的经验和方法。这对辩证地认识80年代文艺类书籍封面非传统的抽象形式具有补充意义,对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舅舅的梦》 封面设计 非传统的抽象形式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的反思
6
作者 董彩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7,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的讨论是史学界的一次重要学术争鸣。这场讨论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背景下,史学界为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资源和实践上的得失、确立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史学发展的指导进行... 20世纪80年代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的讨论是史学界的一次重要学术争鸣。这场讨论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背景下,史学界为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资源和实践上的得失、确立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史学发展的指导进行的努力,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史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站在今天的角度反思,这场学术争鸣在当时有其不可或缺的创获,譬如历史发展动力和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挑战了阶级斗争史观的唯一性,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学术价值得到更全面理性的认识等。但讨论对唯物史观所做的正本清源工作不够彻底,意识形态因素与思想解放程度对史学方法探讨有所制约等时代局限,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工作尚未完成。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来看,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反思、打击了极端意识形态化,推动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重获新生、恢复学术活力,其历史价值不容抹杀,但对此前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遗产未能较好吸收。未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的确立,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历史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20世纪80年代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唯物史观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诠释的回顾与反思
7
作者 刘滢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94,共11页
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经典著作承载着马克思主义最本真的思想,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我国对经典著作的诠释经历了从翻译介绍到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重新... 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经典著作承载着马克思主义最本真的思想,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我国对经典著作的诠释经历了从翻译介绍到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重新解读,从挣脱苏联教科书体系的羁绊到走上学术自觉的道路,并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路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对经典著作的诠释主要表现为文献考证、文本解读和方法论探析三个方面,且呈现出与现实需要紧密相连、热点集中、路径多维等特点。基于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诠释的现状,形成以下三点优化建议:增强理论自信,在“两个结合”中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诠释话语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研究;方法建设与人才建设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著作诠释 理论自信
下载PDF
工业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发展理论
8
作者 覃莹莹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7期0117-0119,共3页
世界发展理论经历了工业革命~二战、二战后~6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世纪 末~21世纪初等五个发展阶段。工业化发展观关注国家发展和工业化建设,强调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生产技术和 方法的革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世界发展理论经历了工业革命~二战、二战后~6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世纪 末~21世纪初等五个发展阶段。工业化发展观关注国家发展和工业化建设,强调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生产技术和 方法的革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二战后到60年代,众多国家迫切需要发展经济,经济增长观倍受欢迎。反观“有增长 无发展”的现实,20世纪70到80年代的社会协调发展观注重社会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 世界发展 发展理论
下载PDF
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蒙古族舞蹈创作审美特征及其趋向
9
作者 陈琳琳 《中国舞蹈学》 2024年第1期109-118,352,353,共12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曾经发生一场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生命力的讨论,民间舞蹈对当代社会的适应能力,进一步继承发展的可能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质疑。这一时期的蒙古族舞蹈创作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中,坚持了民...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曾经发生一场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生命力的讨论,民间舞蹈对当代社会的适应能力,进一步继承发展的可能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质疑。这一时期的蒙古族舞蹈创作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中,坚持了民族的、生活的审美观念,不断寻求和挖掘蒙古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内核,彰显出极强的适应性与生命力。本文将结合20世纪80年代中国蒙古族经典舞蹈作品,从创作的主题、结构、动作编排等方面来分析其审美特征及审美观念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蒙古族舞蹈 审美特征 发展趋向
下载PDF
观念的踪迹——20世纪80年代“电影性”问题的发生
10
作者 安燕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171,共9页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界关于“电影性”“戏剧性”“文学性”及电影“现代化”的论辩体现出追求新颖性的悖论。“电影性”或“电影化”的自觉是在1980年代初“新启蒙”的西方话语与国内“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合谋的语境中,重回电...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界关于“电影性”“戏剧性”“文学性”及电影“现代化”的论辩体现出追求新颖性的悖论。“电影性”或“电影化”的自觉是在1980年代初“新启蒙”的西方话语与国内“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合谋的语境中,重回电影本体论与审美论的必然归宿。主体论践行以人为目的和中心的思想启蒙,追随“思想/文化/精神”的宏大叙事,在思维模式上是“反映论”的一体两面。作为形式主体,“审美论”按照表象直接性的知觉方式来选择审美客体;作为合生主体,“反映论”按照因果效验方式来选择审美客体,二者各有其动力因与终极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电影性 审美论 反映论 合生主体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文论界探讨“体系”的四个向度
11
作者 王伟 《天中学刊》 2023年第4期102-107,共6页
文艺理论的体系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论界讨论的焦点话题。它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向度:一是对“四人帮”文艺理论体系的批判与反思;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坚持与发展;三是对要否建立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的争议;四是对如何建... 文艺理论的体系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论界讨论的焦点话题。它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向度:一是对“四人帮”文艺理论体系的批判与反思;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坚持与发展;三是对要否建立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的争议;四是对如何建立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的探索。当年这些思想活跃的讨论既积累了诸多正面的经验,也留下了一些负面的教训。梳理并重审这些议题,能够为现今文学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文学理论 体系 中国特色
下载PDF
《历史文学》与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文学
12
作者 吴秀明 陈璧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4,共9页
《历史文学》是由花城出版社主办的一份刊物,创刊于1983年,于1986年年底停刊。在众多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中,《历史文学》也许微不足道,其忽兴与忽衰并未引起多少人关注,甚至不少人至今还不知有其存在,但作为第一份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份... 《历史文学》是由花城出版社主办的一份刊物,创刊于1983年,于1986年年底停刊。在众多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中,《历史文学》也许微不足道,其忽兴与忽衰并未引起多少人关注,甚至不少人至今还不知有其存在,但作为第一份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份以历史文学创作为宗旨的文学刊物,它自有其办刊思路与理念。它通过发表小说、诗歌、电影、电视、戏剧、随笔、札记、译作、评论、研究等,与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由爆热到逐渐降温而趋于平缓的历史文学思潮相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城出版社 文学思潮 文学刊物 办刊思路 文学创作 20世纪80年代 当代文学期刊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影视作品对国内牛仔服装的影响
13
作者 张晓旭 《辽宁丝绸》 2023年第1期37-38,共2页
分析影视作品对牛仔服装的推广作用,以及牛仔服装对20世纪80年代着装行为和审美认知的影响。
关键词 服装 牛仔 影视作品 20世纪80年代
下载PDF
W80Cu20电触头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宇 王喆 +3 位作者 林基辉 张腾 金波 温亚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58-62,共5页
为提高电触头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熔渗法制备出分别掺杂B、Nb、CeO_(2)和Y_(2)O_(3)的W80Cu20触头材料,通过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的表征和分析,确定了W80Cu20合金中最佳的元素掺杂种类及掺杂量。结果表明:在W80Cu20合金中掺杂B时,... 为提高电触头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熔渗法制备出分别掺杂B、Nb、CeO_(2)和Y_(2)O_(3)的W80Cu20触头材料,通过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的表征和分析,确定了W80Cu20合金中最佳的元素掺杂种类及掺杂量。结果表明:在W80Cu20合金中掺杂B时,其最佳掺杂量为0.1wt%,合金的相对密度高达99.1%,硬度和电导率分别为234 HB和50.93×10^(3)S/m。W80Cu20合金中Nb的最佳掺杂量为1 wt%,合金的相对密度为98.0%,硬度和电导率分别为235 HB和33.86×10^(3)S/m。当W80Cu20中掺杂稀土氧化物CeO_(2)或Y_(2)O_(3)时,CeO_(2)的最佳掺杂量为0.3wt%,合金的相对密度为97.6%,硬度和导电率分别为234 HB和42.76×10^(3)S/m;Y_(2)O_(3)的最佳掺杂量为0.4wt%,合金的相对密度为98.9%,硬度和电导率分别为232 HB和39.80×10^(3)S/m。经综合分析,W80Cu20合金中最优掺杂组元为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80Cu20电触头 掺杂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行政的力量:试论20世纪80年代江苏戏曲发展中的政府作为
15
作者 周飞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4-20,27,共8页
20世纪80年代,江苏戏曲主管部门在江苏戏曲发展中从创作、展演与理论三个方面共同发力,通过组织、主导与引领,直接促成了江苏戏曲在20世纪80年代的高度繁荣。召开了四次全省戏曲创作会议,组织戏曲创作;举办过十余次全省戏曲汇演,促进剧... 20世纪80年代,江苏戏曲主管部门在江苏戏曲发展中从创作、展演与理论三个方面共同发力,通过组织、主导与引领,直接促成了江苏戏曲在20世纪80年代的高度繁荣。召开了四次全省戏曲创作会议,组织戏曲创作;举办过十余次全省戏曲汇演,促进剧目生产;同时组织理论研讨与剧目评论,共同助力戏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江苏戏曲 政府行为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建筑中的环境意识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凤杰 刘冠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84-87,共4页
环境意识的介入对丰富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创作类型、建筑学理论,促进环境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结合20世纪80年代建筑创作的时代背景,论述当时建筑理论和实践中环境意识的相关表现,揭示20世纪80年代围绕人居环境进行创造... 环境意识的介入对丰富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创作类型、建筑学理论,促进环境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结合20世纪80年代建筑创作的时代背景,论述当时建筑理论和实践中环境意识的相关表现,揭示20世纪80年代围绕人居环境进行创造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建设局面。环境意识沿着建筑的艺术与科学发展方向,呈现出系统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建筑理论 环境意识 20世纪80年代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乡土小说的父子伦理书写
17
作者 田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0,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在新一轮社会解放思潮的推动下,父亲本位的传统家庭结构受到巨大冲击,在乡土小说中再次形成对父性权威解构和否弃的创作热潮。该时期乡土小说的父子伦理书写可谓是多元并存,既在启蒙视野下将父亲作为封建威权的象征进行解... 20世纪80年代,在新一轮社会解放思潮的推动下,父亲本位的传统家庭结构受到巨大冲击,在乡土小说中再次形成对父性权威解构和否弃的创作热潮。该时期乡土小说的父子伦理书写可谓是多元并存,既在启蒙视野下将父亲作为封建威权的象征进行解构和否弃,又在政治历史层面中展现出父子之间的权利让渡,还在文化寻根的背景下表达了重建父亲权威形象的焦虑。而20世纪80年代乡土小说中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权利让渡并非单纯由现代商品经济观念所激发的金钱欲望使然,同时还交织着现代平等意识与阶级斗争观念的复杂纠葛;其中的“寻父”与十七年红色经典里热衷于寻找“革命父亲”也有着明显差异,其目的是重新寻找理想信仰、精神支柱以及确认自我价值,从而重建社会秩序和人文信仰以摆脱精神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乡土小说 父子伦理
下载PDF
遮蔽、退潮与新变——20世纪8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的命运
18
作者 陈睿琦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8-104,共7页
在主流文学史叙述中,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革命历史小说发展脉络中的断裂。20世纪80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表现出两条线索:一方面,传统话语的革命历史小说出现退潮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向内转”的创作潮流下,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也在思想与艺... 在主流文学史叙述中,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革命历史小说发展脉络中的断裂。20世纪80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表现出两条线索:一方面,传统话语的革命历史小说出现退潮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向内转”的创作潮流下,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也在思想与艺术层面消解了宏大叙事,并呈现出多种新的样态。80年代“纯文学”思潮对“革命历史小说”这一概念的遮蔽,正是一种新的文化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小说 20世纪80年代 遮蔽 “纯文学”
下载PDF
小说广播与当代文学变革——理解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媒介视角
19
作者 杨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7,共10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成为学术界最近热议的话题。暂且抛开理论的枝枝蔓蔓,在我有限的视野内,似乎还没有学者注意到广播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但回到当代文学的现场,应该说广播媒介或多或少地塑造了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乃至自身...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成为学术界最近热议的话题。暂且抛开理论的枝枝蔓蔓,在我有限的视野内,似乎还没有学者注意到广播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但回到当代文学的现场,应该说广播媒介或多或少地塑造了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乃至自身的形态。尽管广播在今天已经不再是人们接收讯息的最主要方式,但近年有声读物的崛起,也反过来促使我们回望广播这种媒介的作用。事实上,广播曾经很长时间成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范式转型 广播媒介 传播和接受 20世纪80年代 媒介视角 传播媒介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人”与少年儿童形象塑造——20世纪80年代初儿童文学人物形象的讨论
20
作者 王一典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6,共7页
叙事类儿童文学都涉及人物形象塑造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塑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少年儿童形象是儿童文学作家面临的新课题。王安忆的《谁是未来的中队长》(1979)中的李铁锚、庄之明的《新星女队一号》(1981)中的汪盈、刘健屏的《我要我... 叙事类儿童文学都涉及人物形象塑造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塑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少年儿童形象是儿童文学作家面临的新课题。王安忆的《谁是未来的中队长》(1979)中的李铁锚、庄之明的《新星女队一号》(1981)中的汪盈、刘健屏的《我要我的雕刻刀》(1982)中的章杰、李建树的《蓝军越过防线》(1984)中的张光汉、范锡林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1984)中的熊荣都是新少年儿童形象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儿童形象 社会主义新人 儿童文学作家 王安忆 人物形象塑造 张光汉 20世纪80年代初 李建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