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现场感”“立体化”与“流动性”——重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
1
作者 战玉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包含大量具体的地理空间单位,这一方面增添了文学史的“现场感”,另一方面又在文本内外共同构筑了多元、丰富、立体的“中国文学地图”想象。同时,书中的中国文学或“文学中国”又是时时处于世... 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包含大量具体的地理空间单位,这一方面增添了文学史的“现场感”,另一方面又在文本内外共同构筑了多元、丰富、立体的“中国文学地图”想象。同时,书中的中国文学或“文学中国”又是时时处于世界文学流动过程之中的,这种流动性既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复杂面貌,也透露出吴福辉所具有的世界性眼光。此外,书中大量的插图、表格等也可视为文学空间与“文学地图”的形式化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福辉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 文学地图 文学史 书评
下载PDF
PBL+TBL协同教学模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孝凤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1期143-145,共3页
当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其中,问题式PBL与合作式TBL教学法备受关注,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文章将结合二者的优势,尝试将其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 当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其中,问题式PBL与合作式TBL教学法备受关注,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文章将结合二者的优势,尝试将其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中,以期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TBL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我们应该怎样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 被引量:16
3
作者 董健 丁帆 王彬彬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我们认为有必要为真正的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来一次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清理与正名。我们倡扬在冷峻、客观、平静的历史叙述中 ,去追求人性化评判的最大值 ;反对“混合主义”、“新左派”和“后现代”的治史态度 ,反对庸俗的技术主义。在文... 我们认为有必要为真正的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来一次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清理与正名。我们倡扬在冷峻、客观、平静的历史叙述中 ,去追求人性化评判的最大值 ;反对“混合主义”、“新左派”和“后现代”的治史态度 ,反对庸俗的技术主义。在文学史的分期上既不硬套政治文件的结论 ,也不忽视政治变迁对文学的制约 ;应尽量在历史的叙述中穿插对同时期世界先进文学的概括性叙写 ,以求获取更广阔的视阈和更有效的发言权 ;对一系列的关键词重新清理和厘定。我们将大陆文学、台湾文学、港澳文学统一纳入评述视野 ,从文化、语言、民族等角度综合考察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史 治史态度 价值体系 人性标准 文化批判
下载PDF
编年史体例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 被引量:8
4
作者 甘浩 张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71,共7页
传统中国当代文学史,往往以某种史观为主导,选择和汰除历史对象,建构出清晰流畅的文学史叙事。但是,这种当代文学史的客观、真实、可信品质日益受到怀疑。编年史体例不凸显史学主体在历史编纂中的宰制作用,不损害历史本体的客观性和丰富... 传统中国当代文学史,往往以某种史观为主导,选择和汰除历史对象,建构出清晰流畅的文学史叙事。但是,这种当代文学史的客观、真实、可信品质日益受到怀疑。编年史体例不凸显史学主体在历史编纂中的宰制作用,不损害历史本体的客观性和丰富性,比较接近历史的原初状态,可以重建人们对历史的信任,因而在世纪之交成为一种应运而兴的文学史范型。同时,编年史体例注重辑录史料,推进了当代文学的史料学,有助于维护和巩固年轻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科。但是,传统的编年史琐碎散乱,缺乏历史叙事必要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需要吸纳众长,重建"现代版"的新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编年史体例 文学史编纂
下载PDF
“历史”的多样化叙述——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对话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庆生 樊星 +3 位作者 刘为钦 谢维强 陈虹 严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0,共5页
中国当代文学走过了 5 0年的风雨历程 ,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也到了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今天 ,我们面临的当代文学史写作现状是多元与多层的 ,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其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当代文学史如何选择“经典”文本 ?十七年文... 中国当代文学走过了 5 0年的风雨历程 ,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也到了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今天 ,我们面临的当代文学史写作现状是多元与多层的 ,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其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当代文学史如何选择“经典”文本 ?十七年文学应该如何评价 ?当代文学史写作如何回到“文学”与“历史”本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写作 中国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 多样化
下载PDF
当代旧体诗与文学史正义——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为研讨平台 被引量:5
6
作者 夏中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4-606,共13页
"文学史正义"属文学史观范畴,作为对给定语境的文学史述的观念预设,它实是一种有方法论效应的导向性研究框架,当它设定了楔入文学史的价值视角,也就会衍生出史家甄别与评判相关作家、作品暨思潮的尺度,就有怎样的文学史编撰... "文学史正义"属文学史观范畴,作为对给定语境的文学史述的观念预设,它实是一种有方法论效应的导向性研究框架,当它设定了楔入文学史的价值视角,也就会衍生出史家甄别与评判相关作家、作品暨思潮的尺度,就有怎样的文学史编撰。以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为例,讨论本土语境的现代文学史观;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为研讨平台,纵论当代文学史观;以陈寅恪、聂绀弩、王辛笛为典型,略论当代旧体诗创作与当代文学史述的重大关系,以及"文学史正义"对当代中国学界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正义 当代旧体诗 《中国新文学史稿》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下载PDF
开放性·互动性·双重主体性——“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义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9-122,共4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在经历了近 5 0年的发展历程后 ,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教材滞后、教学方式陈旧、脱离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等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地束缚着这门课程的健康发展。可以说 ,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而开放性...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在经历了近 5 0年的发展历程后 ,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教材滞后、教学方式陈旧、脱离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等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地束缚着这门课程的健康发展。可以说 ,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而开放性模式、互动性模式和双重主体性模式的教学改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课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入史”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国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少数民族文学早已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在的问题只是怎样"入史"。怎样入史?一是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要坚持文学的国家水平标准,准确地反映各民族文学的创作成就;三是要采取融入的方针... 少数民族文学早已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在的问题只是怎样"入史"。怎样入史?一是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要坚持文学的国家水平标准,准确地反映各民族文学的创作成就;三是要采取融入的方针,从不同民族文学的交流和融合的高度来把握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四是可以撰写单独的少数民族文学史,或者是单一少数民族的文学史,在高校开设少数民族文学专题课。真正的民族平等是基于民族自信的平等,处理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问题,也应提倡这样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的国家标准
下载PDF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重构”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9,共8页
近年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重构"出现了若干热点话题,如现代文学史在时间上向当代文学与近代、古代文学的贯通,现代文学是否应该纳入通俗文学、古诗词创作、以及海外华文文学进行横向开拓等问题。对这些重要问题进行脉络上... 近年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重构"出现了若干热点话题,如现代文学史在时间上向当代文学与近代、古代文学的贯通,现代文学是否应该纳入通俗文学、古诗词创作、以及海外华文文学进行横向开拓等问题。对这些重要问题进行脉络上的梳理与学理上的探讨之后,可以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在纵向时间贯穿方面的关键不是无限延长其时间长度,而是凝聚目光,回到现代文学自身上来;在横向空间拓展方面的关键,也不是层层增加研究内容的宽度,而是在多重视野的参照下强化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度;在文学史向学术史提升方面的关键,是不断提升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含量,更加历史地看待现代文学,并由此获取现代文学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学术史 通俗文学 古诗词创作 海外华文文学
下载PDF
为了中国文学史的整体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冠洲 阿扎提.苏里坦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9-84,共6页
以往的中国文学史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史,普遍存在着整体性的缺失。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是一种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的地域文学,特色鲜明,在文学史上有着典型意义。文章就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的写作缘起、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写作体例... 以往的中国文学史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史,普遍存在着整体性的缺失。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是一种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的地域文学,特色鲜明,在文学史上有着典型意义。文章就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的写作缘起、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写作体例、思路与方法等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系统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整体性 新疆 当代 多民族文学
下载PDF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勇 张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作品选编对于作家、作品经典意义的建构和影响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还是中国现代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都体现出作为一部作品选编的独立价值。但是相比较于文学史的研究,对于中国现当代... 作品选编对于作家、作品经典意义的建构和影响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还是中国现代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都体现出作为一部作品选编的独立价值。但是相比较于文学史的研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无论是具体的作品选版本还是宏观作品编选的历史发展流变,都缺乏相应的研究和提炼。而选编史研究的缺席,将深刻影响文学研究的平衡,因此,必须关注对于作品选编的研究,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的构架,以期推动文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史 作品选编史 学术史
下载PDF
现代中国文学的自我认同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乾坤 王书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3,共7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子平等人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及其引起的学术链,是相关学界一次自觉的自我认同思潮。吴炫以"文学性"为标识的本体论"穿越"是其中最有深度的环节,"个体性"是其立论基石... 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子平等人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及其引起的学术链,是相关学界一次自觉的自我认同思潮。吴炫以"文学性"为标识的本体论"穿越"是其中最有深度的环节,"个体性"是其立论基石。谭桂林等人的质疑富有启示地指出了它可能引起的思维混乱和绝对化模式。本文在梳理这一思潮的同时,审理了其中的核心概念。本体论上的"独一"没错,但"独一"并非"独尊"。"文学性穿越"只能是一种文学的应然指向,而不可归于某一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文学 自我认同 文学性 个体性 文学史模式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传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9,共5页
虽然"学科"一词本身就具有"课程"的含义,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源头,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成立后和课程又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却忽略了课程这一... 虽然"学科"一词本身就具有"课程"的含义,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源头,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成立后和课程又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却忽略了课程这一重要环节。现当代文学课程在目前又遭遇到边缘化、相对滞后于学术研究、人文性质不足等许多问题,因此亟待学界加以重视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学科史研究
下载PDF
赓续与建构:当代文学史版本及修改有限性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秀明 章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35,76,共11页
当代文学史版本研究不但关系到对文学史编纂经验和思想学术成果的清理,同时也对学科建设乃至文学教育、人才培养产生重要的辐射和影响。本文基于此,以80年代后期"重写文学史"及其编写范式变化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探讨当代文... 当代文学史版本研究不但关系到对文学史编纂经验和思想学术成果的清理,同时也对学科建设乃至文学教育、人才培养产生重要的辐射和影响。本文基于此,以80年代后期"重写文学史"及其编写范式变化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探讨当代文学史版本及修改有限性问题。意在强调和指出:从政治或泛政治向审美、文化范式转换固然是修史的一大突进,但它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纠结与历史局限;仅仅凭藉观念创新是不够的,只有以坚实的史料为支撑,实行观念与史料的参证互渗,才有可能使文学史编写及修改在赓续与建构的学术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版本修改 历史发展 内在局限 史料问题
下载PDF
文学史教育的新转变:在文学原典与生命体验的互动中感受历史——以李怡、干天全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苟强诗 康鑫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2-45,51,共5页
李怡、干天全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元典导读与本科人才培养"成果之一,其特色在于将"文学史究竟是什么史"的思考与大学文学教育现状的改革相结合。全书以前所未有的篇幅... 李怡、干天全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元典导读与本科人才培养"成果之一,其特色在于将"文学史究竟是什么史"的思考与大学文学教育现状的改革相结合。全书以前所未有的篇幅突出了文学原典与生命体验在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地位,在文学史与文学原典、文学史与生命体验两个维度上给出了新的思考与启示。它以导读文本的形式,着重培养学生个人的文学感受力与鉴赏力,并由此加强学生个人人生体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契合。它已经超越了学科意义上的文学史"重写",通过还原历史现场、激发阅读体验的方法,为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具有"范式性"的思路,从而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史 文学史教育 文学原典 生命体验
下载PDF
怀念范伯群先生——兼谈范伯群先生的中国通俗文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斯年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4-41,共8页
范伯群先生的中国通俗文学研究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两卷本《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出版,历经二十年辛苦;《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的出版是巍然巅峰;《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上、下)的出版为通俗文学研究的未来开... 范伯群先生的中国通俗文学研究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两卷本《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出版,历经二十年辛苦;《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的出版是巍然巅峰;《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上、下)的出版为通俗文学研究的未来开辟了新局,也体现着他对第三代弟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伯群 中国通俗文学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
下载PDF
阐释与反思:文学史视野中的新写实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9-154,共6页
以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黄修己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卷)等具代表性的文学史叙述为视点,考察并反思其对于"新写实小说"的产生背景,以及内涵、特征、意义和代表性文本个案等诸方... 以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黄修己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卷)等具代表性的文学史叙述为视点,考察并反思其对于"新写实小说"的产生背景,以及内涵、特征、意义和代表性文本个案等诸方面问题的阐释与表达,从中获得对于"新写实小说"的不同维度、不同观念和不同方法的多样启示。尽管这些阐释与表达尚有其局限性,但并不妨碍我们确证新写实小说经典化解读的由此开始,以及通过此来进一步把握当代文学批评和当代思想文化基本流向的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新写实小说 阐释与反思
下载PDF
都市中的忧郁与想象——论戴望舒的情感生活与诗歌创作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洪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观念导致了戴望舒婚姻爱情的失败,而情感生活的悲剧则使得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瞬间浮华的现代都市色彩和孤独忧郁的情感基质。在戴望舒的诗歌中,“丁香”与“蔷薇”、“夜”与“梦”是两组具有代表性... 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观念导致了戴望舒婚姻爱情的失败,而情感生活的悲剧则使得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瞬间浮华的现代都市色彩和孤独忧郁的情感基质。在戴望舒的诗歌中,“丁香”与“蔷薇”、“夜”与“梦”是两组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前者是忧郁的爱情生活的象征,后者则是都市浮华中孤独的人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情感生活 诗歌创作 中国新诗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健康人格培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晓 刘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年第6期72-76,共5页
基于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变化,中文专业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审美能力、写作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健康人格、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教学改革路径为:教学定位从知识传授转... 基于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变化,中文专业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审美能力、写作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健康人格、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教学改革路径为:教学定位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素养培养;教学模式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向多维的"对话交流";教学重点从"史"的灌输转向"文"的阅读分析;教学方式从教师的单向分析鉴赏转向教师预设目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考试模式从"一纸定全局"的考试转向分层给成绩的多维考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应用型 健康人格 人文素养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试析重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三个“关键词”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伟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和编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重写的冲动和焦虑仍困扰着当代学人,一些学者执著地寻求新的学术突破。要切实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重写,应做好"重读"、"重释"、"重建"三件事情。"...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和编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重写的冲动和焦虑仍困扰着当代学人,一些学者执著地寻求新的学术突破。要切实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重写,应做好"重读"、"重释"、"重建"三件事情。"重读"意在发掘被遮蔽的新史料和作品,它能加固文学史研究的根基,是重写文学史的基础。"重释"旨在赋予已有史料以新的内涵,它能使研究者在新的视野下重构历史,是拓展、丰富文学史的重要手段。要达到此目的,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崭新的理论视野和多值的思维方式。"重建"是指充分整合既有的研究成果,扎实地建构文学史研究的学理体系,它的达成需要做好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重读 重释 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