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oundwater flow through fractured rocks and seepage control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 被引量:1
1
作者 Chuang-Bing Zhou Yi-Feng Chen +1 位作者 Ran Hu Zhibing Y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1-36,共36页
Groundwater flow through fractured rock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issue in many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s.Several key aspects of fundamental mechanisms,numerical modeling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 Groundwater flow through fractured rock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issue in many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s.Several key aspects of fundamental mechanisms,numerical modeling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flow in fractured rocks are discussed.First,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s of fluid flow in fractured rocks,especially under the complex conditions of non-Darcian flow,multiphase flow,rock dissolution,and particle transport,have been revealed through a com-bined effort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Then,laboratory and field methods of characterizing hydraulic properties(e.g.intrinsic permeability,inertial permeability,and unsaturated flow parameters)of fractured rocks in different flow regimes have been proposed.Subsequently,high-perform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approaches for large-scale modeling of groundwater flow in frac-tured rocks and aquifers have been developed.Numerical procedures for optimization design of seepage control systems in various settings have also been proposed.Mechanisms of coupled hydro-mechanical processes and control of flow-induced deformation have been discussed.Finally,three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improve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characterization methods,modeling approaches,and seepage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strategies t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d rock Groundwater flow flow visualization Hydraulic property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Groundwater flow modeling seepage control
下载PD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variations of a dam curtain during dissolution 被引量:12
2
作者 Ji-xiang Huo Fu-heng Ma Xiao-lei Ji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55-161,共7页
During reservoir operation,the erosion effects of groundwater change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dam curtain,causing changes to the seepage field.To understand where the changes take place and to what degree ... During reservoir operation,the erosion effects of groundwater change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dam curtain,causing changes to the seepage field.To understand where the changes take place and to what degree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change,a multi-field coupling model was built and solved.The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seepage,solution concentration,and solid structure.The model was validated using uplift pressure monitoring data.Then,the variations in curtain porosity,seepage flow,and loss quantity of Ca(OH)2 were calculated.The key time nodes were obtained through curve fitting of the variation of seepage flow with the BiDoseResp fun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could reflect the attenuation trend of curtain performance well.The process and position of the erosion were not homogeneous.Although erosion mainly occurr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curtain,it was most developed at the top.The erosion effects developed slowly during the early stage,much fast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and culminated in complete dissolution.The model results and the daily monitoring data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af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 CURTaIN Permeability Multi-field coupling model POROSITY Erosion SOLUTE transport seepage flow
下载PDF
Coupled effect of cement hydr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hydraulic behavior of cemented tailings backfill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迪 蔡嗣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956-1964,共9页
Cemented tailings backfill(CTB) is made by mixing cement, tailings and water together, thus cement hydration and water seepage flow are the two cruc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CTB. Cement hydration process ca... Cemented tailings backfill(CTB) is made by mixing cement, tailings and water together, thus cement hydration and water seepage flow are the two cruc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CTB. Cement hydration process can release significant amount of heat to raise the temperature of CTB and in turn increase the rate of cement hydration. Meanwhile, the progress of cement hydration consumes water and produces hydration products to change the pore structures within CTB, which further influences the hydraulic behavior of CTB.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hydraulic behavior of CTB, a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by coupling the hydraulic,thermal and hydration equations. This model was then implemented into COMSOL Multiphysics to simulate the evolu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water seepage flow within CTB versus curing time. The predicted outcomes were compared with correspond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ing the validity and availability of this model.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validated model, effects of various initial CTB and curing temperatures, cement content, and CTB's geometric shapes on the hydraulic behavior of CTB were demonstrated numerically. The presented conclusions can contribute to preparing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TB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ed tailings backfill HYDRaTION water seepage flow pore water pressure coupled model
下载PDF
FLOW-PIPE-SEEPAGE COUPLING ANALYSIS OF SPANNING INITIATION OF A PARTIALLY-EMBEDDED PIPELINE 被引量:8
4
作者 GAO Fu-ping LUO Cheng-cai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4期478-487,共10页
The initiation of pipeline spanning involves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flow over the pipeline and the seepage-flow in the soil underneath the pipeline.The pipeline spanning initiation is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and dis... The initiation of pipeline spanning involves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flow over the pipeline and the seepage-flow in the soil underneath the pipeline.The pipeline spanning initiation is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It is qualitatively indicated that the pressure-drop induced soil seepage failure is the predominant cause for pipeline spanning initiation.A flow-pipe-seepage sequential coupl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el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water flow-field and the soil seepage-field.A critical hydraulic gradient is obtained for oblique seepage failure of the sand in the direction tangent to the pipe.Parametric study i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flow velocity,pipe embedment on the pressure-drop,and the effects of soil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and pipe embedment-to-diameter ratio on the critical flow velocity for pipeline spanning initiation.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dimensionless critical flow velocity changes approximately linearly with the soil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for the submarine pipeline partially-embedded in a sandy sea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arine pipeline pipeline spanning seepage failure flow-pipe-seepage coupling
原文传递
基于MIDAS软件探究顶管始发渗漏破环影响机理
5
作者 符新军 刘文彬 顾善虎 《江苏建筑》 2023年第6期66-70,83,共6页
文章依托无锡地铁4号线青石路站1号出入口通道段矩形顶管施工工程,对浅埋矩形顶管隧道始发过程中关键风险进行研究,基于MIDAS软件,建立顶管始发渗流应力耦合模型,针对顶管始发破除端头洞门时产生洞门涌水现象进行模拟,分析地下水向隧道... 文章依托无锡地铁4号线青石路站1号出入口通道段矩形顶管施工工程,对浅埋矩形顶管隧道始发过程中关键风险进行研究,基于MIDAS软件,建立顶管始发渗流应力耦合模型,针对顶管始发破除端头洞门时产生洞门涌水现象进行模拟,分析地下水向隧道涌入时渗流应力分布规律,研究了顶管始发期间渗漏水灾害对始发井、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矩形隧道 顶管始发 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洞门涌水
下载PDF
考虑不同水流交换模式的城市洪涝一维二维双向耦合模型
6
作者 王小杰 夏军强 +1 位作者 李启杰 侯精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5,共12页
为准确模拟城市洪涝过程,以地表二维流动模型和SWMM一维管流模型为基础,同时考虑地表径流与地下管流交换的3种模式,构建了城市地表与地下管流双向耦合的水动力学模型。采用水槽试验算例和理论算例对耦合模型进行验证,并将耦合模型应用... 为准确模拟城市洪涝过程,以地表二维流动模型和SWMM一维管流模型为基础,同时考虑地表径流与地下管流交换的3种模式,构建了城市地表与地下管流双向耦合的水动力学模型。采用水槽试验算例和理论算例对耦合模型进行验证,并将耦合模型应用到英国Glasgow城市街区,分析排水管网和不同地表地下水流交换模式对城市洪涝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在试验算例和理论算例的模拟中均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具有排水管网的城市洪涝演进过程;与无排水系统相比,检查井简化法、雨水口法和雨水口-检查井法3种水流交换模式下Glasgow城市街区模拟的最大淹没面积分别减少9.3%、23.2%和24.5%,其中对重度积水的消减作用更显著,淹没面积分别减少43.6%、79.9%和80.9%;检查井简化法的消减作用要远小于雨水口法和雨水口-检查井法,后两者差异较小。雨水口法和雨水口-检查井法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且雨水口-检查井法的计算效率更高更简单,因此,在城市洪涝模拟中采用雨水口-检查井法考虑地表径流与地下管流交换过程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SWMM 地表二维模型 模型耦合 地表径流与地下管流交换
下载PDF
局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欣怡 侯精明 +4 位作者 潘占鹏 景静 王添 周庆诗 董欣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3,共8页
为探究城市下垫面局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采用高效高精度城市雨洪模型(GAST)耦合管网模型(SWMM),模拟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动态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单块无下渗土地C_(1)、多块组合无下渗土地C_(2)、单块裸土地C_(3)、单块... 为探究城市下垫面局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采用高效高精度城市雨洪模型(GAST)耦合管网模型(SWMM),模拟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动态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单块无下渗土地C_(1)、多块组合无下渗土地C_(2)、单块裸土地C_(3)、单块草地C_(4)和单块林地C_(5))对城市地表积水、管网排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局部原始土地利用类型(B1)在小降雨重现期下降低了城市积水量,而在大降雨重现期下改变土地下渗面积和区域位置无法进一步减少积水,此时则需考虑非工程措施的极端暴雨应对模式。不同动态规划区域下渗强度导致管网排口流量增幅不同(C_(2)>C_(1)>C_(3)>C_(4)>C_(5)),隔渗能力越强对管网排口流量增幅影响越大,而管网径流控制率则呈相反趋势。结合对积水量的影响可知,增加下垫面下渗能力并结合排水系统可进一步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和管网排水负荷,且管网径流控制率同样可以作为评估动态规划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型 动态规划 地表积涝 管网流量 径流控制率
下载PDF
中国首个长期弃置深水油田二次开发技术创新与实践
8
作者 文星 王坤 +3 位作者 谢明英 冯沙沙 李黎 李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0-617,共8页
中国首个长期弃置的深水油田由于二次开发面临复杂的技术难题和较低的经济效益等问题,成为难以动用的边际油田。通过GGRP(地球物理-地质-油藏-生产)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实践,盘活弃置油田,保障高产稳产。针对剩余油分布的不确定性、构造复... 中国首个长期弃置的深水油田由于二次开发面临复杂的技术难题和较低的经济效益等问题,成为难以动用的边际油田。通过GGRP(地球物理-地质-油藏-生产)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实践,盘活弃置油田,保障高产稳产。针对剩余油分布的不确定性、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及水下管汇限温等问题,克服了多项前沿技术难点。这些创新技术包括长期水驱关停油田的剩余油预测技术、复杂油藏的地质导向及精细描述技术、油藏管流耦合模型流动保障技术,成功指导了油田的二次开发,显著提升了油田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该油田初期产能跃居南海东部油田前三,实际含水上升趋势与方案设计基本一致,预计增加可采储量达259×10^(4)m^(3)。这一开拓性研究为长期弃置深水油田二次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科技成果在同类油田的开发进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田 长期弃置 二次开发 GGRP一体化技术 剩余油预测 超深探测地质导向 油藏管流耦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MODFLOW的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工程应用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解亚雄 庞炜 《工程勘察》 2015年第11期49-54,共6页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大规模建设,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如果基坑开挖深度超过该区的地下水位则需要首先采取地下水的控制措施,工程降水是地下工程施工中常采用的地下水控制方法,大量抽取地下水必将导...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大规模建设,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如果基坑开挖深度超过该区的地下水位则需要首先采取地下水的控制措施,工程降水是地下工程施工中常采用的地下水控制方法,大量抽取地下水必将导致地面沉降的发生,本文以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后广场工程为依托,以水文地质试验为基础,辅以孔隙水压力监测及变形监测,应用MODFLOW软件,建立基坑地下水渗流模型与地面沉降的数学耦合模型,并根据现场试验资料,反演识别了模型中的有关参数,对降水引起的水位变化进行模拟预测,对可能产生的地面沉降进行定量评估,以更好的指导基坑工程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flow 地面沉降 地下水渗流模型 沉降变形模型 耦合模型
下载PDF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物理模拟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42
10
作者 陈崇希 万军伟 +1 位作者 詹红兵 沈仲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是当今水文地质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 ,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 ,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 线源的流量或水头的分配 ,其正确性或适用性至今没有得到理论证明... 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是当今水文地质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 ,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 ,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 线源的流量或水头的分配 ,其正确性或适用性至今没有得到理论证明。陈崇希 (1993 )提出的“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理论上已解决多个水文地质问题 ,也用于几个实例 ,本文再用物理模拟检验其可靠性。论文针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河床下水平井或傍河垂直井地下水流问题做了砂槽物理模拟 ,并用基于“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的数值方法仿真模拟了此条件下地下水流的规律。成果表明 ,数值模拟观测孔水头动态相当好地再现了物理模拟结果。论文指出了“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上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井孔-含水系统 等效渗透系数 非线性流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1
11
作者 祝云华 刘新荣 +1 位作者 梁宁慧 刘占魁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78-183,共6页
裂隙岩体渗流对于边坡、地下工程及基础岩土体的承载能力有显著的制约作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多种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研究现状,评述了几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渗流模型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为选取合理的数学模型用于求解具体的裂隙岩体渗流问题... 裂隙岩体渗流对于边坡、地下工程及基础岩土体的承载能力有显著的制约作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多种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研究现状,评述了几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渗流模型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为选取合理的数学模型用于求解具体的裂隙岩体渗流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指出就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而言,裂隙岩体几何参数、有效孔隙度以及等效渗透张量的确定仍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而从细观力学结构入手研究渗流耦合模型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流模型 耦合 综述
下载PDF
洪峰过程非稳定渗流管涌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毛昶熙 段祥宝 +1 位作者 蔡金傍 茹建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05-1114,1120,共11页
进行了洪峰过程和潮汐变幅对堤防发生管涌影响的非稳定渗流模型试验。与固定洪峰水头下的稳定渗流管涌试验结果相比,由于洪峰过程高水位历时较短,管涌险情发展的可能性显著减小,同时,管涌险情的发生也与土层的结构、压缩性和透水性有关... 进行了洪峰过程和潮汐变幅对堤防发生管涌影响的非稳定渗流模型试验。与固定洪峰水头下的稳定渗流管涌试验结果相比,由于洪峰过程高水位历时较短,管涌险情发展的可能性显著减小,同时,管涌险情的发生也与土层的结构、压缩性和透水性有关。结合北江大堤洪峰模拟过程,讨论了砂模型试验的模型相似律和时间比尺的推算问题,给出了管涌险情发展时间的参考值。最后,通过可压缩非稳定渗流方程,导出了正弦型洪峰、潮汐或波浪在堤基中的传播速度、迟后时间、洪峰水头和能量衰减规律的计算公式,并得到试验资料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砂模型 洪峰 潮汐 水头衰减 计算公式
下载PDF
渗流-水平井流耦合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3
作者 董贵明 束龙仓 +2 位作者 王茂枚 鲁程鹏 刘丽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0-837,共8页
在有侧向流入(流出)的水平井流运动和连续性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渗流与水平井流耦合数学模型,主要针对混合水头损失问题,进行了渗流与水平井流耦合数值计算,分析了常用的摩擦系数修正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层流或者... 在有侧向流入(流出)的水平井流运动和连续性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渗流与水平井流耦合数学模型,主要针对混合水头损失问题,进行了渗流与水平井流耦合数值计算,分析了常用的摩擦系数修正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层流或者光滑紊流流态时,不同的摩擦系数修正方法对结果影响较小;粗糙紊流流态时,不同的摩擦系数修正方法对结果影响较大。当水平井流是层流-光滑紊流流态时,使用了一种新的流态分界点识别方法对水平井流态进行判断,计算结果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水平井流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流态 水头损失 摩擦系数
下载PDF
工程岩体地下水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作用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黄涛 杨立中 陈一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了探讨工程岩体赋存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与温度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从场性能等效的原则出发,通过等效性能场之间耦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工程岩体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与温度场耦合作用的简单的数学模型,为3场之间... 为了探讨工程岩体赋存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与温度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从场性能等效的原则出发,通过等效性能场之间耦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工程岩体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与温度场耦合作用的简单的数学模型,为3场之间耦合作用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渗流 应力 温度 耦合 数学模型 地下水
下载PDF
一维三相渗流侵蚀耦合管涌程序的研制与验证 被引量:12
15
作者 罗玉龙 彭华 张晋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18-121,共4页
根据管涌发生发展过程中渗流侵蚀的耦合机理,将参考土体单元(REV)分为三相考虑,即土骨架相,水相及液化细颗粒相,基于多孔介质动力学理论和平均化方法,分别建立三相质量守恒微分方程,同时引入渗流侵蚀本构方程考虑土骨架相的侵蚀导致的... 根据管涌发生发展过程中渗流侵蚀的耦合机理,将参考土体单元(REV)分为三相考虑,即土骨架相,水相及液化细颗粒相,基于多孔介质动力学理论和平均化方法,分别建立三相质量守恒微分方程,同时引入渗流侵蚀本构方程考虑土骨架相的侵蚀导致的液化细颗粒相的增加,提出了一维三相渗流侵蚀耦合管涌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利用已有算例验证了程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三相模型 渗流侵蚀 液化细颗粒 质量守恒 耦合
下载PDF
渗流井取水数值模拟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嘉璐 陈枭萌 +1 位作者 郭倩 王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100,共4页
天然滤床渗流井取水工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取河流渗漏补给量的新技术,利用河床砂砾石层的净化作用,将河水转化为地下水以获得水资源。渗流井取水时,"渗流井—含水层"多种流态并存,水力条件复杂,边界条件很难确定。现... 天然滤床渗流井取水工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取河流渗漏补给量的新技术,利用河床砂砾石层的净化作用,将河水转化为地下水以获得水资源。渗流井取水时,"渗流井—含水层"多种流态并存,水力条件复杂,边界条件很难确定。现以等效渗透系数为纽带将"井管"内外不同介质不同流态耦合起来,建立起渗流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将所建模型应用于陕西省绥德县枣林坪水源地渗流井取水工程,计算了当地渗流井取水平水期、枯水期的出水量,最终确定允许开采量为47 600m3/d。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渗流井取水时的井流特征,对于指导渗流井取水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井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一管流”耦合模型 允许开采量
下载PDF
井孔-含水层系统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亚 胡立堂 仪彪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1,共6页
目前"井孔-含水层"系统处理的三种主要方法:基于线汇理论的井孔模拟、高渗透系数法和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重点指出了传统线源(汇)法理论上的缺陷及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概括了MODFLOW,TOUGH2,FEFLOW等... 目前"井孔-含水层"系统处理的三种主要方法:基于线汇理论的井孔模拟、高渗透系数法和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重点指出了传统线源(汇)法理论上的缺陷及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概括了MODFLOW,TOUGH2,FEFLOW等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对井孔含水层模拟的方法;应加强井周小尺度水流水质的精细研究,并研究井周水流运动对水质的作用,以及对大尺度地下水模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孔-含水层系统 数值模拟 线汇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下载PDF
盘塘水源地渗流井取水方式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枭萌 杨海瑞 +3 位作者 王玮 徐嘉璐 郭倩 牟海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0-194,共5页
介绍了渗流井的结构和井流特征,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建立了渗流井取水的数学模型。以陕西省神木县盘塘水源地为例,用地下水流三维有限差分法对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盘塘... 介绍了渗流井的结构和井流特征,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建立了渗流井取水的数学模型。以陕西省神木县盘塘水源地为例,用地下水流三维有限差分法对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盘塘水源地渗流井开采方式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92 400m3/d,枯水期允许开采量为56 200m3/d。通过对比不同取水方式下的允许开采量,认为渗流井取水方式较管井、辐射井等取水方式具有出水量大,易管理等优势。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渗流井具有明显优于其他取水结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井 允许开采量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盘塘水源地
下载PDF
南河底水源地取水方式选取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鹏 王玮 +1 位作者 刘基 陈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4,共4页
在简要介绍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选定了3种开采方案:管井、廊道和渗流井。其中管井开采量采用纯渗流模型计算,廊道、渗流井开采量采用"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这3种取水方式的取水效果,最终确定了... 在简要介绍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选定了3种开采方案:管井、廊道和渗流井。其中管井开采量采用纯渗流模型计算,廊道、渗流井开采量采用"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这3种取水方式的取水效果,最终确定了南河底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方式和允许开采量,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开采方式 允许开采量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高堆石坝水力耦合模型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益峰 胡冉 +2 位作者 周嵩 周伟 周创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0-1347,共8页
建立了高面板堆石坝非线性变形与非稳定渗流的水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分别采用邓肯E-B模型和抛物Signroini型变分不等方法模拟堆石体的非线性应力变形过程和非稳定渗流过程,并通过修正的Kozeny-Carman模型表征堆石体的渗透特性对变形和围... 建立了高面板堆石坝非线性变形与非稳定渗流的水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分别采用邓肯E-B模型和抛物Signroini型变分不等方法模拟堆石体的非线性应力变形过程和非稳定渗流过程,并通过修正的Kozeny-Carman模型表征堆石体的渗透特性对变形和围压的依赖关系。在面板渗透系数反演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上述模型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进行了渗流–变形耦合分析。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因面板的绝对防渗作用,堆石体中的水力耦合效应并不显著,且上述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堆石坝的渗流及变形发展趋势;但因忽略了流变、湿化、室内试验参数的尺寸效应以及非饱和渗流等,上述模型也存在较为突出的局限性。研究成果对于高面板堆石坝的水力耦合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水力耦合 非稳定渗流 非线性变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