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Aβ42形成不溶性聚集物的一种真菌化合物
1
作者 邹永东 梁泽秋 +3 位作者 董瑶 陈国栋 刘国宝 郑易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2,共8页
β-类淀粉蛋白42(amyloid-β42,Aβ42)聚集形成的可溶性寡聚体具有神经细胞毒性,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浊度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原子力显微... β-类淀粉蛋白42(amyloid-β42,Aβ42)聚集形成的可溶性寡聚体具有神经细胞毒性,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浊度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技术,分析在真菌化合物demethoxyviridin存在情况下,Aβ42聚集过程中荧光强度、浊度、寡聚体和聚集物的比例及颗粒表观形态等动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化合物demethoxyviridin可明显促进Aβ42小分子寡聚体形成高分子量寡聚体后,形成不溶性大分子聚集物沉淀,减少可溶性Aβ42寡聚体比例.探讨了硫磺素T荧光法、浊度法、SDS-PAGE法和AFM法在研究Aβ42聚集及活性化合物影响Aβ42聚集中的互补性,认为综合应用4种方法有助于揭示活性化合物影响Aβ42寡聚体沉淀形成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药物学 阿尔茨海默症 β-类淀粉蛋白 aβ42寡聚体 aβ42聚集 aβ42大分子聚集沉淀 真菌化合物
下载PDF
Aβ42及C端亚单位疫苗结合铝佐剂接种大鼠产生特异性抗Aβ42抗体
2
作者 胡金家 徐杰 +1 位作者 汪华侨 姚志彬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aβ42 C端亚单位疫苗 铝佐剂 接种 大鼠 特异性抗aβ42抗体
下载PDF
卡巴拉汀联合高压氧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t-tau、p-tau181蛋白和Aβ42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高聚 姜华 +2 位作者 肖展翅 倪小红 李昌俊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665-668,共4页
目的观察卡巴拉汀(商品名:艾斯能)联合高压氧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脊液中的t-tau蛋白、p-tau181蛋白和Aβ42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目的观察卡巴拉汀(商品名:艾斯能)联合高压氧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脊液中的t-tau蛋白、p-tau181蛋白和Aβ42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艾斯能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MMSE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脑脊液中的t-tau蛋白、p-tau181蛋白和Aβ42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x^2=6.480,P=0.01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25.38±4.75)分、(69.73±15.82)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21.03±2.78)分、(58.34±13.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02、3.652,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t-tau蛋白、p-tau181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4、5.524,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Aβ42含量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P=0.031)。结论艾斯能联合高压氧能够明显改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MMSE评分、Barthel指数,降低脑脊液中的t-tau蛋白、p-tau181蛋白含量,提高Aβ42含量,治疗效果优于单独高压氧,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斯能 高压氧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t-tau蛋白 p-tau181蛋白 aβ42
下载PDF
女贞苷对Aβ42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NF-κB、Bcl-2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越 陈惠芳 +4 位作者 郑娜 李晓光 许庆庆 祝晨蔯 王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女贞苷对Aβ42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NF-κB、Bcl-2变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用女贞苷(50,100μmol·L^(-1))预保护12 h后,加入浓度为15μmol·L^(-1)的Aβ42诱导损伤12 h,... 目的探讨女贞苷对Aβ42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NF-κB、Bcl-2变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用女贞苷(50,100μmol·L^(-1))预保护12 h后,加入浓度为15μmol·L^(-1)的Aβ42诱导损伤12 h,用MTT法测定终点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Bcl-2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50,100μmol·L-1的女贞苷可减少Aβ42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女贞苷组NF-κB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1),抗凋亡因子Bcl-2的蛋白表达相对于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表明女贞苷可提高Aβ42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女贞苷抑制NF-κB的激活和增加抗凋亡因子Bcl-2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42 女贞苷 凋亡
下载PDF
针刺百会穴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区Aβ42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孔莹 李雪岩 +4 位作者 包瑞 刘鹏 尹洪娜 刘洋 谭元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26-129,共4页
目的:通过针刺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百会穴,观察海马区Aβ42的表达变化,揭示针刺头部百会穴是否能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是否可以减轻海马区神经元的损害。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通过针刺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百会穴,观察海马区Aβ42的表达变化,揭示针刺头部百会穴是否能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是否可以减轻海马区神经元的损害。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脑室内注射,取得模型,选择针刺百会穴的方法,观察相关蛋白的表达。于造模成功后针刺,在4周后进行水迷宫检测,连续测试5 d,测试后24 h内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IHC)观察脑组织内Aβ42的阳性细胞数。结果:(1)定位航行实验显示: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出现时间缩短,其中模型组所用时间最长。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在1、2、3、4 d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2、3、4、5 d有显著性差异(P〈0.01)。(2)空间探索实验显示:通过分析大鼠游泳的轨迹来统计其穿越原平台所在区域的次数,模型组次数最少。假手术组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的海马神经元各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形态正常,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异常,伴有神经元缺失,针刺组各层细胞排列异常,但优于模型组。(4)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结构及形态正常,Aβ42阳性细胞表达较少,模型组表达高于其他3组。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1);刺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百会穴可以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害症状,起到了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针刺 aβ42
下载PDF
蛇床子等中药抑制Aβ42多肽聚集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海强 张嫽 +4 位作者 蒙诺亚 张昉 贺震旦 A.Tunnacliffe 郑易之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5-387,共3页
目的研究几种中药抑制Aβ42多肽聚集沉淀的活性。方法分别制备蛇床子等十二味中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用ThT荧光光谱法和E.coli模型对各提取物进行Aβ42聚集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苦参、蛇床子和陈皮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大大降... 目的研究几种中药抑制Aβ42多肽聚集沉淀的活性。方法分别制备蛇床子等十二味中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用ThT荧光光谱法和E.coli模型对各提取物进行Aβ42聚集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苦参、蛇床子和陈皮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大大降低作用体系ThT荧光强度,同时在E.coli模型中可以显著促进E.coli细胞生长(超过阳性对照样品EGCG)。此外,川楝子石油醚提取物也具有较强活性。结论川楝子、苦参、蛇床子、陈皮等含有抑制Aβ42聚集沉淀的活性成分,可作为抗AD中药进行深入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提取物 aβ42 ThT荧光光谱法 E coli模型
下载PDF
MK-801对转Aβ42基因果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婷 丁新生 +1 位作者 董海蓉 王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拮抗阿尔茨海默病(AD)果蝇模型中Aβ42诱导的神经毒作用。方法:建立转Aβ42基因果蝇AD模型,用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分别干预正常对照果蝇和转Aβ42基因AD模型果蝇,在整体动物水平上进...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拮抗阿尔茨海默病(AD)果蝇模型中Aβ42诱导的神经毒作用。方法:建立转Aβ42基因果蝇AD模型,用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分别干预正常对照果蝇和转Aβ42基因AD模型果蝇,在整体动物水平上进行果蝇行为学检测,分别检测各组果蝇的嗅觉短期记忆能力、攀爬能力和平均寿命。结果:与Aβ42转基因组果蝇相比,Aβ42转基因果蝇喂食MK-801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攀爬能力、平均寿命均有显著改善(P<0.05),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对照+MK801组的行为学检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转Aβ42基因AD果蝇模型中,NMDA受体拮抗剂MK-801的干预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减轻Aβ42诱导的神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果蝇 aβ42 MK-801
下载PDF
脑脊液CK、Aβ42、P-tau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丹 徐进 +1 位作者 范晓飞 张怀亮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3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究脑脊液CK、Aβ42、P-tau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0例轻度认知障碍期患者(MCI),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VD),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脑脊液CK、Aβ42、P-tau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0例轻度认知障碍期患者(MCI),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VD),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四组脑脊液CK、Aβ42、P-tau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三者诊断AD的价值。结果脑脊液CK、Aβ42、P-tau水平比较,AD组、VD组、MCI组CK及P-tau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D组、VD组、MCI组Aβ42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CK、P-tau水平显著高于VD组(P<0.05),Aβ42水平显著低于MCI组、VD组(P<0.05);VD组CK、P-tau水平显著高于MCI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CK、Aβ42、P-tau水平分别取3.045 U/L、155.63 ng/L、182.32 ng/mL时诊断效能最高,AUC分别为0.816、0.690、0.790(95%CI:0.709~0.923、0.572~0.808、0.678~0.902);三项联合诊断AD的AUC为0.887(95%CI:0.816~0.958),敏感度为0.950、特异度为0.725。结论脑脊液CK、Aβ42、P-tau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诊断价值,三项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脊液CK 脑脊液aβ42 脑脊液P-tau 诊断价值
下载PDF
Aβ42亚单位疫苗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抗Aβ抗体
9
作者 林贤 汪华侨 +1 位作者 徐杰 姚志彬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aβ42亚单位疫苗 诱导 高滴度 抗Aβ抗体
下载PDF
ThT试验法探究不同Aβ42抗体含量IVIG干预Aβ42聚集的能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兆吉 杜晞 +6 位作者 刘园园 张容 马莉 王宗奎 叶生亮 曹海军 李长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检测国产IVIG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42)抗体含量与检测干预Aβ42聚集能力间的关联性,为我国IVIG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前评价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ELISA法,选择Aβ42抗体含量成梯度浓度的5种国产IVIG作为检测对象;利用正... 目的探讨检测国产IVIG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42)抗体含量与检测干预Aβ42聚集能力间的关联性,为我国IVIG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前评价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ELISA法,选择Aβ42抗体含量成梯度浓度的5种国产IVIG作为检测对象;利用正交试验探索硫磺素T(Th T)试验测定Aβ42聚集的最佳Th T、Aβ42工作浓度并进一步确定IVIG检测浓度;采用上述优化的Th T试验条件检测5种国产IVIG对Aβ42聚集的干预效果,并与其Aβ42抗体含量作对比分析。结果 5种国产IVIG中Aβ42抗体含量(μg/m L)分别为2.08、14.79、25.42、51.41、84.24;确定Th T法测定Aβ42聚集的Th T、Aβ42最佳工作浓度(μmol/L)分别为6.3、12,3种浓度(0.5、5、50)均适宜于检测IVIG;Th T试验:5种IVIG抑制Aβ42聚集的能力在3个浓度水平间均未出现一致的强弱趋势,也未出现随Aβ42抗体含量升高而增强的趋势。结论 ThT试验测得IVIG抑制Aβ42聚集的能力与ELISA法测得的Aβ42抗体含量间没有明显关联性,IVIG制品中Aβ42抗体含量在体外并不能直接反映其抑制Aβ42聚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T试验 IVIG aβ42抗体 抑制聚集 阿尔茨海默症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及Aβ42生成的调控作用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超琴 刘雪梅 +6 位作者 吴艺帆 刘少姣 王凤丽 高俊峰 唐旭 巩颖 傅晨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10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自噬及Aβ42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后两步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得生组。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认知功能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法检...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自噬及Aβ42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后两步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得生组。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认知功能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p62及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Aβ42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认知功能存在明显损伤,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及p62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APP蛋白表达无变化(P>0.05),Aβ42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得生组认知功能损伤减轻,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及p62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P<0.05),Aβ4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可通过抑制神经元自噬激活减少Aβ42生成,从而发挥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活血化瘀 脑得生丸 自噬 神经元 aβ42 大鼠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标记物Aβ42、Aβ40、P-tau蛋白与Hcy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剑楠 马强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965-969,975,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中Aβ42、Aβ40、P-tau蛋白和Hcy在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AD)、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MCI)、正常老年人(NC)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门诊或住院老年患者76例,其中AD组20例,aMCI组23例,健康对照组33例... 目的探究血清中Aβ42、Aβ40、P-tau蛋白和Hcy在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AD)、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MCI)、正常老年人(NC)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门诊或住院老年患者76例,其中AD组20例,aMCI组23例,健康对照组33例。用ELISA检测法检测3组人群血清中Aβ42、Aβ40、P-tau蛋白水平和Hcy的浓度;完成认知量表评估:MMSE、MoCA、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结果P-tau水平随着认知障碍的加重呈现上升趋势;Aβ40水平随着认知障碍的加重呈现下降趋势。Aβ42、P-tau、Hcy与MMSE、MoC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Aβ40与MMSE、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5)。认知受损患者血清中Hcy表达水平与Aβ42、Aβ40呈正相关(P<0.05),血清中Hcy表达水平与P-tau蛋白呈负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P-tau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指标全部联合预测AD的效果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814,灵敏度55%,特异度97%。结论外周血中Aβ42、Aβ40、P-tau在AD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水平的Hcy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检测该指标可以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β42 Aβ40 P-tau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基于Aβ42转基因果蝇对红参多糖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玉莹 徐新房 +7 位作者 张姝妍 程水清 王璇 文佳 李春帅 徐文娟 杨琳琳 李向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148-2153,共6页
目的:观察红参多糖对β淀粉样蛋白(Aβ)42转基因果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行为学的影响,并检测果蝇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环腺苷酸(cAMP)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平,评价红参多糖对阿尔茨海... 目的:观察红参多糖对β淀粉样蛋白(Aβ)42转基因果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行为学的影响,并检测果蝇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环腺苷酸(cAMP)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平,评价红参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正常野生型果蝇作为空白组,Aβ42转基因果蝇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红参多糖组、盐酸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8 d后比较果蝇的攀附指数、进入无障碍可食离心管果蝇的个数以及果蝇脑组织中Aβ1-42、SOD、MDA、cAMP及AChE含量。结果:攀附指数显示红参多糖组、阳性对照组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红参多糖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段内,红参多糖组、阳性对照组进入无障碍可食离心管果蝇个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红参多糖组、阳性对照组果蝇SOD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红参多糖组、阳性对照组果蝇Aβ1-42、MDA、cAMP、AChE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红参多糖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参多糖可提高果蝇脑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其Aβ1-42、MDA、cAMP及AChE水平,推测红参多糖可能是通过改善Aβ沉积、抗氧化和改善神经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对Aβ42转基因果蝇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其效果与阳性对照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多糖 阿尔茨海默病 aβ42转基因果蝇 行为学 抗氧化 认知障碍
下载PDF
三七多糖对阿尔兹海默症模型果蝇(Aβ42转基因果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姝妍 刘梦楠 +7 位作者 徐新房 王璇 文佳 程水清 王旭星 李千 张海霞 李向日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31-436,共6页
目的 测定三七多糖含量,观察三七多糖对Aβ42转基因果蝇影响,探讨三七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三七总多糖含量;野生型果蝇为空白组、Aβ42转基因果蝇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三七多糖组、阳... 目的 测定三七多糖含量,观察三七多糖对Aβ42转基因果蝇影响,探讨三七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三七总多糖含量;野生型果蝇为空白组、Aβ42转基因果蝇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三七多糖组、阳性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分别设置0.008、0.04、0.20、1.00、5.00 mg/mL5个给药浓度。检测各组果蝇攀爬能力;比较各组果蝇存活时间,包括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时间、最高寿命,并利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果蝇脑组织中β-淀粉样斑块、丙二醛、环磷酸腺苷、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 果蝇的攀爬指数在1 mg/mL前呈剂量依赖性,即随着给药浓度的升高,果蝇的攀爬指数相应升高(P<0.01),在给药浓度为1 mg/mL时,攀爬指数为85.11%达到峰值;三七多糖组果蝇的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时间、最高寿命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三七多糖组果蝇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三七多糖组果蝇脑部Aβ-42(P<0.05)、丙二醛(P<0.01)、乙酰胆碱酯酶(P<0.05)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三七多糖对Aβ42转基因果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推测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改善β淀粉样蛋白沉积、抗氧化、减少乙酰胆碱水解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多糖 阿尔兹海默病 aβ42转基因果蝇 行为学 抗氧化 认知障碍
下载PDF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血液中Aβ42、P-Tau蛋白水平变化与海马区磁共振波分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爱琳 蒋志宏 +2 位作者 蔡鸣 宋冬冬 马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P-Tau、Aβ42及海马磁共振波谱代谢物(MRS)变化能否作为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 MCI)患者向阿尔茨海默病痴呆(AD)转化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aMCI患者、AD患者和健康对照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认知功能、血清P-Tau和A... 目的:探讨血清中P-Tau、Aβ42及海马磁共振波谱代谢物(MRS)变化能否作为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 MCI)患者向阿尔茨海默病痴呆(AD)转化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aMCI患者、AD患者和健康对照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认知功能、血清P-Tau和Aβ42浓度检测、同时分析马区磁共振波谱情况。结果:Aβ42蛋白水平随认知障碍进展呈下降趋势,P-Tau蛋白水平则呈上升趋势,三组Aβ42、P-Tau比较有差异(P <0.05);MRS所测代谢物峰值下面积及其比值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血清中Aβ42浓度变化与海马区MRSNAA、Cr、Cho之间存在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对于预测a MCI患者向AD转化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磷酸化TAU蛋白 aβ42 磁共振波谱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7C-NTP和Aβ42检测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郝建华 王田园 +1 位作者 张然蓉 郑文斌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尿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和血中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在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患者和健康老人含量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40例标本尿中神经丝蛋白及血中A1342的含量,其中早期阿尔... 目的探讨尿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和血中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在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患者和健康老人含量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40例标本尿中神经丝蛋白及血中A1342的含量,其中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组16例、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组34例,血管性痴呆组50例,智能正常老年对照组40例,并进行统计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期、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组尿液中神经丝蛋白含量分别为:4.08±0.86ng/m1,15.88±6.01ng/ml,明显高于智能正常组0.53±0.29ng/m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q值依次为3.86,15.35,P值均〈0.05),且神经丝蛋白的含量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组血中AB42:146.06±5.73pg/ml,明显高于智能正常组:92.44±3.24pg/m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q=56.62,P〈0.05),但中晚期组:84.36±2.65pg/ml,与智能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q=2.7,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尿中神经丝蛋白含量增加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测定其含量对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价值。血中Aβ42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疾病的进展Aβ42的诊断价值不及神经丝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丝蛋白 β类淀粉样蛋白4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温度致Aβ42蛋白构象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静 赵立岭 王吉华 《生物医学》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Aβ42蛋白结构的影响。模拟选用GROMACS软件包和GROMOS 43A1分子力场,在300 K、340 K和380 K下分别进行6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计算原子均方根涨落、回旋半径、二级结构形成几率等参数,分析...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Aβ42蛋白结构的影响。模拟选用GROMACS软件包和GROMOS 43A1分子力场,在300 K、340 K和380 K下分别进行6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计算原子均方根涨落、回旋半径、二级结构形成几率等参数,分析了Aβ42蛋白结构的稳定性、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形成。研究发现:该蛋白在三种不同温度下,都没有稳定结构,表现出固有无序特征,温度会导致结构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在高温(380 K)时,会产生α螺旋向β折叠转换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42蛋白 分子动力学模拟 阿尔兹海默症 构象转变
下载PDF
辣椒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ABCA1及Aβ42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梓亘 陈慧 +2 位作者 陆瑶 梁海玲 汤永红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5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辣椒素(Capsaicin,CAP)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模型海马组织及血清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β淀粉样蛋白40(Amyloidβ-protein40,Aβ40)和β淀粉样蛋白42(A... 目的探讨辣椒素(Capsaicin,CAP)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模型海马组织及血清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β淀粉样蛋白40(Amyloidβ-protein40,Aβ40)和β淀粉样蛋白42(Amyloidβ-protein42,Aβ42)的影响。方法使用6月龄APP转基因小鼠(AD模型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AD溶媒对照组和AD CAP组(均为8只),AD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处理,AD溶媒对照组在海马CA1区微注射0.9%NaCl,AD CAP组在海马CA1区微注射CAP。选择同窝阴性小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注射4周后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中ABCA1、Aβ40及Aβ42的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BCA1、Aβ40及Aβ42的含量。结果 AD CAP组的海马中和血清中ABCA1、Aβ40及Aβ42的表达明显高于AD模型组和AD溶媒对照组(P<0.05),而AD CAP组的海马中和血清中ABCA1、Aβ40及Aβ42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P可以改善AD小鼠海马组织中和血清中ABCA1、Aβ40及Aβ42的表达,促进Aβ的清除,对保护神经细胞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阿尔茨海默病 ABCA1 Aβ40 aβ42
下载PDF
α-分泌酶在自主运动调节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APP与Aβ42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锋 徐波 季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5,共7页
目的:探讨α-分泌酶在16周自主跑轮运动调节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APP水解与Aβ42生成中的作用。方法:24只C57系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自主跑轮运动组(TE,n=12)和对照组(TC,n=12);同时选取C57系野生型小鼠24只,随机分为自主跑轮运... 目的:探讨α-分泌酶在16周自主跑轮运动调节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APP水解与Aβ42生成中的作用。方法:24只C57系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自主跑轮运动组(TE,n=12)和对照组(TC,n=12);同时选取C57系野生型小鼠24只,随机分为自主跑轮运动组(E,n=12)和对照组(C,n=12)。TE组和E组小鼠从3月龄开始,除给予正常饮食、饮水外,给予16周的自主跑轮运动,TC组和C组小鼠给予正常饮食、饮水,不运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实验检测各组小鼠海马α-分泌酶家族的3种主要成员ADAM9、ADAM10和ADAM17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小鼠海马APP、ADAM10和Aβ4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16周的自主跑轮运动极显著性上调了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ADAM10mRNA表达水平(P<0.01),同时显著性上调了转基因小鼠海马ADAM10蛋白表达水平(P<0.05);2)16周的自主跑轮运动显著上调了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ADAM17 mRNA表达水平(P<0.05);3)16周的自主跑轮运动显著性下调了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APP(P<0.05)和Aβ42(P<0.0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16周的自主跑轮运动可通过促进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α-分泌酶基因表达进而降低转基因小鼠海马APP的水平,并抑制APP水解产生Aβ42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跑轮运动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转基因小鼠 海马 Α-分泌酶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β-淀粉样蛋白42
下载PDF
A rapid absorbance-based growth assay to screen the toxicity of oligomer Aβ42 and protect against cell death in yeast 被引量:2
20
作者 Prashant Bharadwaj Ralph Martin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931-1936,共6页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show that soluble oligomer forms of amyloidβprotein(Aβ42)are the most neurotoxic species in the brain and correlates with the degree of neuronal loss and cognitive deficit in Alzheimer’s ...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show that soluble oligomer forms of amyloidβprotein(Aβ42)are the most neurotoxic species in the brain and correlates with the degree of neuronal loss and cognitive deficit in Alzheimer’s disease.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used mammalian cells to investigate oligomer Aβ42 toxicity,the use of more simple eukaryotic cellular systems offers advantages for large-scale screening studies.We have previously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 budding yeast,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o be a simple and a robust model to study the toxicity of Aβ.Using colony counting based methods,oligomeric Aβ42 was shown to induce dose-dependent cell death in yeast.We have adapted this method for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by developing an absorbance-based growth assay.We further validated the assay with treatments previously shown to protect oligomer Aβ42 induced cell death in mammalian and yeast cells.This assay offers a platform for studying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oligomer Aβ42 induced cell death using gene deletion/overexpression libraries and developing novel agents that alleviate Aβ42 induced cell d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amyloid toxicity autophagy aβ42 oligomer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latrepirdine NEUROPROTECTION yeast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