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izobacteria facilitat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drought tolerance of 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 (Pall.) Voss
1
作者 Mohammad Hossein TAGHIZADEH Mohammad FARZAM Jafar NABAT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GPB)have shown promising effects on serving plants against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such as drought.Nevertheless,simultaneous effects of different GPB have less been considered for arid land...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GPB)have shown promising effects on serving plants against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such as drought.Nevertheless,simultaneous effects of different GPB have less been considered for arid land plants and under field conditions.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ingle and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GPB,including free-living nitrogen-fixing bacteria(NFB),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PSB),potassium solubilizing bacteria(KSB),a combination of NFB,PSB,and KSB(NPK),and control,at three drought stress treatments.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rought and GPB,we measured the morphological,biochemical,and physiological plant traits.The target plant was salt tree(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Pall.)Voss),a legume shrub native to arid lands of Central and West Asia.All biofertilizer treatments enhanced the growth,physiology,and biochemistry of salt tree seedlings,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reatments.KSB and PSB treatments increased photosynthetic pigments,but KSB treatment was more efficient in transpiration rate and stomatal regulation and increased the soluble carbohydrates.PSB treatment had the highest effect on root traits,such as taproot length,root volume,cumulative root length,and the ratio of root to shoot.NFB treatment enhanced root diameter and induced biomass translocation between root systems.However,only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biofertilizer(i.e.,NPK treatment)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treatment to improve all plant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lt tree under drought stress.Therefore,our results provided improvement of some specific plant traits simultaneous with application of three biofertilizers to increase growth and establishment of salt tree seedlings in the degraded arid 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physiological traits drought stress BIOFERTILIZER root traits 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Pall.)Voss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plotype distribution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Asteraceae) and hydrothermal regions in Horqin Sandy Land, northern China
2
作者 WenDa Huang XueYong Zhao +2 位作者 YuLin Li YuQiang Li YaYong Luo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8年第2期151-158,共8页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Asteraceae), a constructive and dominant species in Horqin Sandy Land,was investigated to examin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 different hydrothermal regions in Horqin ...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Asteraceae), a constructive and dominant species in Horqin Sandy Land,was investigated to examin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 different hydrothermal regions in Horqin Sandy Land. We sequenced chloroplast DNA(cp DNA) fragments(trn L–F) of 243 plants from 10 populations across the Horqin Sandy Land.The analyses of cp DNA variation identified seven haplotypes. A low level of haplotype diversity(H_d=0.706) and nucleotide diversity(π=0.0013) was detected. Haplotypes clustered into two tentative clades. Low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regions was consistently indicated by hierarchical analyse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 Across the sampled populations, the haplotype distributions were differentiated with hydrothermal grad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halodendron population genetics CHLOROPLaST DNa TRNL-F Horqin SaNDY Land
下载PDF
ITS sequence analysis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 in different habitat gradients
3
作者 WenDa Huang XueYong Zhao +3 位作者 YuQiang Li XiaoAn Zuo Jing Feng Na Su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3年第3期347-352,共6页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TS sequences of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 from differ- ent habitat gradients in Horqin Sandy Land, with Artemisia depauperata Krasch. selected a...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TS sequences of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 from differ- ent habitat gradients in Horqin Sandy Land, with Artemisia depauperata Krasch. selected as the outgroup.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length ofA. halodendron ITS is 696 bp, the lengths of unaligned ITS-1 and ITS-2 sequences varied from 253 to 256 bp and 264 to 269 bp, respectively, and GC content of ITS-1 and ITS-2 sequences ranged from 54.02% to 54.77% and 56.75% to 58.64%,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a high difference of length and composition of sequences in ITS-1 than ITS-2. The genetic identity between ITS sequences ofA. halodendron from nine populations ranged from 85.7% to 99.7% which indicates some genetic dif- ferentiation between sequences. In the maximum parsimony (MP) tree, most ITS sequences from A. halodendron show two major clades: Clade I and Clade II, with Clade II older than Clade I. The order is subp4→ subpl → subp2 → subp3→ subp8 → subp6 → subp7 → subp9 → subp5, and corresponding habitat order is: inter-dune lowlands → semi-mobile dune → mobile dune →semi-fixed dune -→fixed dune. This indicate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A. halodendron and deserti- fication forming process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cesses of Horqin Sandy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qin Sandy Land artemisia halodendron habitat gradients ITS
下载PDF
NaCl、Na_2SO_4胁迫下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被引量:41
4
作者 史宝胜 刘冬云 +4 位作者 孟祥书 聂庆娟 吴京民 杜绍华 张彦广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8,共4页
为了明确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对NaCl、Na2SO4的抗盐能力,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时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Na2SO4胁迫可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且发芽指数、发芽势显著降低。2种盐胁迫均可增加可... 为了明确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对NaCl、Na2SO4的抗盐能力,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时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Na2SO4胁迫可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且发芽指数、发芽势显著降低。2种盐胁迫均可增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NaCl处理前期可降低SOD的酶活性,后期增加SOD的酶活性;而MDA的含量随盐处理的浓度增加而升高。研究认为盐蒿种子萌发时能忍受的2种盐的极限浓度在1.0%~2.0%,且NaCl的毒害作用大于Na2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蒿 种子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下载PDF
NaCl胁迫对塔河下游铃铛刺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生理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小丽 叶茂 +2 位作者 王晓峰 龚君君 李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8,共5页
通过9个浓度水平的盐溶液对塔河下游铃铛刺种子的萌发进行胁迫试验,分析铃铛刺萌发体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游离脯氨酸(Pro)4个生理指标随盐浓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的增加,POD和SOD... 通过9个浓度水平的盐溶液对塔河下游铃铛刺种子的萌发进行胁迫试验,分析铃铛刺萌发体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游离脯氨酸(Pro)4个生理指标随盐浓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的增加,POD和SOD活性变化不大,Pro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与对照水平(0 mol/L NaCl)相比,POD和SOD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Pro含量在NaCl溶液浓度为0.2 mol/L时达到最高值,而MDA的含量降低到最低值。该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河下游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铃铛刺 保护酶 NaCL
下载PDF
基于单拷贝核基因的差不嘎蒿谱系地理与遗传结构研究
6
作者 刘梦瑶 王铁娟 +1 位作者 秀芳 唐思如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4-3042,共9页
为揭示我国东北部重要固沙植物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的群体遗传结构与种群历史动态,本研究利用2个直系同源单拷贝核基因对来自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8个种群154个个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核基因c7847和c9002分别检测... 为揭示我国东北部重要固沙植物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的群体遗传结构与种群历史动态,本研究利用2个直系同源单拷贝核基因对来自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8个种群154个个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核基因c7847和c9002分别检测到38和47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 d)分别为0.9474和0.9158,各种群均在0.8以上,反映出差不嘎蒿有着高的遗传多样性。2个基因的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差不嘎蒿96.524%和96.985%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种群间和2个沙地间分化很小;种群遗传分化系数N st均大于G st,但差异不显著,表明差不嘎蒿没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中性检验显示,2个核基因的Tajima’s D值均不显著,而Fu’s Fs值显著(P<0.05),结合歧点分布分析,该种在中性模式下经历有限的种群扩张,其中分布区北部的呼伦贝尔沙地的新巴尔虎左旗(DQ)和海拉尔(HLR)种群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嘎蒿 单拷贝核基因 遗传结构 谱系地理
下载PDF
NaCl胁迫对盐豆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涛 陆海燕 常顺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8-50,共3页
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盐生植物盐豆木种子萌发和生理生态特性变化的影响,探究了NaCl胁迫对盐生植物伤害的原因。以盐豆木为实验材料,研究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盐豆木种子的发芽... 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盐生植物盐豆木种子萌发和生理生态特性变化的影响,探究了NaCl胁迫对盐生植物伤害的原因。以盐豆木为实验材料,研究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盐豆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盐豆木幼苗叶片S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总体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豆木 NaCL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生态 耐盐性
下载PDF
差不嘎蒿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2种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8
作者 鲍玉光 塔娜 +2 位作者 斯芹格日勒 苏敦 特布沁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建立了33个不同产地及采收期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指纹图谱,共匹配出12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圣草酚−7−甲醚和异樱花素2种指标性成分,同时测定这2种指标性成分含量,为差不嘎蒿质量控制及评价提...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建立了33个不同产地及采收期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指纹图谱,共匹配出12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圣草酚−7−甲醚和异樱花素2种指标性成分,同时测定这2种指标性成分含量,为差不嘎蒿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差不嘎蒿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39~0.994;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得到了3个主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6个影响差不嘎蒿分组的成分,可作为潜在的标记物来区分差不嘎蒿的质量。2种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S12和S15两个批次圣草酚−7−甲醚的含量最高,而S14和S15两个批次异樱花素的含量最高,因而建议参考S15批次差不嘎蒿的产地和采收期(6月份采收于科左后旗甘旗卡镇)作为差不嘎蒿药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嘎蒿 指纹图谱 指标性成分 含量测定 蒙药
下载PDF
沙漠嘎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湉 王志鑫 +5 位作者 母磊鑫 王凯赫 徐广 吉莉 马群 乔延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目的 分离鉴定沙漠嘎具有抗哮喘活性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以明确其抗哮喘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ctadecylsilyl, ODS)柱层析法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对沙漠嘎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 目的 分离鉴定沙漠嘎具有抗哮喘活性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以明确其抗哮喘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ctadecylsilyl, ODS)柱层析法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对沙漠嘎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分辨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分离得到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从沙漠嘎具有抗哮喘活性有效部位中分离鉴定了6种化学成分,分别为帕得马亭(Ⅰ)、甲基-3-(4′-羟苯基)香豆酸(Ⅱ)、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Ⅲ)、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Ⅳ)、茵陈蒿香豆酸A(Ⅴ)、圣草酚-7-甲醚(Ⅵ)。结论 首次从沙漠嘎中分离并鉴定了化合物Ⅰ~Ⅵ,为沙漠嘎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及抗哮喘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嘎 抗哮喘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四氢嘧啶羟化酶的克隆表达、酶学性质及其在羟基四氢嘧啶合成中的研究
10
作者 曹莹莹 张皓 +2 位作者 王鑫沂 徐虹 李莎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3年第3期263-270,共8页
四氢嘧啶羟化酶(EctD)是双加氧酶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底物四氢嘧啶和产物羟基四氢嘧啶的应用广泛,因此EctD在生物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来源于新疆盐湖的需盐色盐杆菌(Chromohalobacter salexigens)中获得四氢嘧啶羟化酶基因(e... 四氢嘧啶羟化酶(EctD)是双加氧酶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底物四氢嘧啶和产物羟基四氢嘧啶的应用广泛,因此EctD在生物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来源于新疆盐湖的需盐色盐杆菌(Chromohalobacter salexigens)中获得四氢嘧啶羟化酶基因(ectD),并在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对异源表达的EctD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ctD的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是7.5,在30℃、pH 6.5~8.0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Fe^(2+)、Ba^(2+)、Mn^(2+)、Mg^(2+)、Fe^(3+)和Ca^(2+)离子可增强EctD的酶活,而CO_(2)+、Zn^(2+)和Cu^(2+)离子明显抑制EctD的酶活;动力学参数为K_(m)=7.63 mmol/L、k_(cat)/K_(m)=1.011 L/(mmol·s)、V_(max)=6.75μmol/(mL·min)。在最适条件下,该酶以70 mmol/L四氢嘧啶为底物,催化反应25 h后,可生成68 mmol/L的羟基四氢嘧啶,底物转化率可达98%。本研究通过对EctD的表达和表征,为酶法合成羟基四氢嘧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嘧啶羟化酶 需盐色盐杆菌 重组表达 酶学性质 羟基四氢嘧啶
下载PDF
差不嘎蒿在科尔沁沙地草场植被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常学礼 赵学勇 +1 位作者 李胜功 韩天宝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31,共5页
差不嘎蒿是科尔沁沙地草场退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缓冲种。在草场退化过程中能够迅速占领退出植物种遗留下来的空间,生物量由81.6g/m2增加到285g/m2;但从半固定沙丘草场到半流动沙丘草场,其生物量减少到了190g/m... 差不嘎蒿是科尔沁沙地草场退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缓冲种。在草场退化过程中能够迅速占领退出植物种遗留下来的空间,生物量由81.6g/m2增加到285g/m2;但从半固定沙丘草场到半流动沙丘草场,其生物量减少到了190g/m2,占总生物量的77.2%。差不嘎蒿在半流动沙丘草场中的繁殖力最高,当年生幼苗数和果实生物量分别为59株/m2和17.6g/m2。差不嘎蒿以无性繁殖为主,但是,在流动沙丘草场则以种子繁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嗄蒿 生物量 科尔沁 沙地 草场植被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中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生长特征及地下生物量分布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永清 赵学勇 +3 位作者 周欣 朱阳春 岳祥飞 张腊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159,共8页
植物根系活动是植物-土壤系统物质周转的关键环节。为研究不同坡位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根系生长特征,用土钻法调查了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不同坡位0~60cm深度差不嘎蒿活根与杂质(包括死根与根表脱落物)的生物量。结果表明:... 植物根系活动是植物-土壤系统物质周转的关键环节。为研究不同坡位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根系生长特征,用土钻法调查了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不同坡位0~60cm深度差不嘎蒿活根与杂质(包括死根与根表脱落物)的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坡位间差不嘎蒿活根与杂质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差不嘎蒿活根的垂直分布特征在各坡位不同,在坡中和坡顶,主要分布在0~20cm层,而在坡底和背风坡,垂直分布较均匀;总生物量和杂质生物量在各坡位的垂直分布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差不嘎蒿群落特征与植株生长特征在不同坡位间存在显著差异,坡底盖度及物种数高于其他部位,坡底和背风坡差不嘎蒿植株密度减小,单株高度增加。差不嘎蒿活根生物量与自身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但与自身高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差不嘎蒿根生长和分配是其在不同沙丘生境生长策略变化的重要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坡位 活根 杂质 垂直分布 科尔沁沙地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4种植物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5
13
作者 李雪华 蒋德明 +2 位作者 阿拉木萨 范士香 骆永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385-1388,共4页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紫穗槐、差巴嘎蒿和胡枝子 4种植物的若干水分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小叶锦鸡儿具有低水势、高持水力和束缚水 /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 ,抗旱性强 ;紫穗槐的各项指标与小叶锦鸡儿相反 ,抗旱性最...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紫穗槐、差巴嘎蒿和胡枝子 4种植物的若干水分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小叶锦鸡儿具有低水势、高持水力和束缚水 /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 ,抗旱性强 ;紫穗槐的各项指标与小叶锦鸡儿相反 ,抗旱性最差 ;差巴嘎蒿虽然水势较高 ,但它的持水力高 ,束缚水 /自由水比和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 ,抗旱性也较强 ,但次于小叶锦鸡儿 ;胡枝子的水势和持水力较低 ,束缚水 /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一般 ,它的抗旱性强于紫穗槐 ,但比差巴嘎蒿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物 抗旱性 比较研究 小叶锦鸡儿 紫穗槐 差巴嘎蒿 胡枝子
下载PDF
两种生境条件下差不嘎蒿细根寿命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刚 赵学勇 +2 位作者 黄迎新 李玉霖 苏延桂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5-763,共9页
细根寿命对细根周转具有重要影响,是生态系统C分配格局和养分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利用微管法研究了流动沙地和固定沙地生长的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灌丛细根生长的动态过程,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了细根存活率和中位... 细根寿命对细根周转具有重要影响,是生态系统C分配格局和养分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利用微管法研究了流动沙地和固定沙地生长的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灌丛细根生长的动态过程,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了细根存活率和中位值寿命,并做存活曲线,用对数轶检验比较了不同生境、不同土壤层次和不同月出生细根寿命的差异程度,同时分析了不同样地细根寿命同土壤全氮、有机质、体积含水量和容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流动沙地和固定沙地差不嘎蒿细根具有相似的存活曲线,但在各观测点,流动沙地的细根累积存活率均高于固定沙地,流动沙地细根中位值寿命(47d)显著高于固定沙地(35d)。细根寿命同各样地的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土壤水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水分是引起细根寿命变异的关键因素。土层深度对流动沙地细根寿命没有显著影响,但两生境深层30~50cm的细根寿命均显著高于上层(10~30cm)。不同出生月的细根寿命显著不同,流动沙地和固定沙地细根寿命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季(4、5月)细根的寿命最长(71d),秋季(8、9月)次之(61d),夏季(6、7月)最短(3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嘎蒿 深度 生境 微管 根系寿命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差巴嘎蒿苗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满达 宛涛 +2 位作者 蔡萍 徐振朋 石文宏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8,120,共6页
模拟自然干旱环境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差巴嘎蒿苗期的根系与叶片中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差巴嘎蒿苗期的抗旱性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 模拟自然干旱环境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差巴嘎蒿苗期的根系与叶片中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差巴嘎蒿苗期的抗旱性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差巴嘎蒿苗期的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ABA和GA3呈增加趋势,IAA和ZR呈减少趋势;IAA/ABA和ZR/ABA的比值降低较为明显,但对GA3/ABA、GA3/IAA、ZR/GA3和ZR/IAA影响较小,表明差巴嘎蒿幼苗通过调节自身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来适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 干旱胁迫 内源激素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群落及种群生态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航 朴顺姬 +4 位作者 王振杰 颜秀灵 张斌才 翟继武 丁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69-1173,共5页
对科尔沁不同类型沙地上差巴嘎蒿群落内物种重要值、多样性等生态特征进行分析后,将其划分为3个类型:差巴嘎蒿-1年生植物群聚、差巴嘎蒿-禾草类群丛、冷蒿-黄蒿+禾草类群丛,分别分布于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随着沙地基质固定... 对科尔沁不同类型沙地上差巴嘎蒿群落内物种重要值、多样性等生态特征进行分析后,将其划分为3个类型:差巴嘎蒿-1年生植物群聚、差巴嘎蒿-禾草类群丛、冷蒿-黄蒿+禾草类群丛,分别分布于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随着沙地基质固定程度的增加,差巴嘎蒿群落由差巴嘎蒿-1年生植物群聚(先锋群落、盖度〈10%、多样性指数0.33)演替到差巴嘎蒿-禾草类群丛(盖度30%~35%、多样性指数0.56)再演替到冷蒿-黄蒿+禾草类群丛(草原群落、盖度40%~45%、多样性指数0.59).在差巴嘎蒿群落演替过程中,差巴嗄蒿种群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是:在流动沙地上为增长型;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为衰退型,人工种植5年后差巴嘎蒿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人工种植18年后为稳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 不同类型沙地 群落类型 年龄结构
下载PDF
低覆盖度沙蒿群丛的水平配置结构与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杨文斌 赵爱国 +4 位作者 王晶莹 姚建成 田永桢 胡小龙 杨红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针对覆盖度小于28%的沙蒿群丛,通过野外测试和风洞模拟实验,研究了行带式、等株行距和随机不均匀等3种水平配置格局的防风固沙效果及其流场特征。结果表明:①行带式配置格局具有非常显著的阻碍和降低风速的作用,流场结构稳定规则;等株... 针对覆盖度小于28%的沙蒿群丛,通过野外测试和风洞模拟实验,研究了行带式、等株行距和随机不均匀等3种水平配置格局的防风固沙效果及其流场特征。结果表明:①行带式配置格局具有非常显著的阻碍和降低风速的作用,流场结构稳定规则;等株行距次之;随机不均匀配置格局内局部有风速抬升现象流场结构复杂多变。②行带式配置格局带间形成“凹月”形稳定沙面并能出现结皮,流沙被完全固定,而随机不均匀分布的沙蒿群丛内有明显的风蚀现象。③行带式配置格局在带的背风侧和迎风侧分别形成4.0m和0.5m的一个风速显著降低区,成为提高防风固沙效果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灌丛 低覆盖度 风速流场 防风固沙效果
下载PDF
差巴嘎蒿灌丛土壤和根系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玮 张铜会 +2 位作者 刘新平 王少昆 罗亚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以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灌木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对象,用土钻取样法和壕沟法研究了2006年生长季降雨后差巴嘎蒿周围土壤和根系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计算了该灌丛的水量平衡。结果表明:该灌丛在降雨后对水... 以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灌木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对象,用土钻取样法和壕沟法研究了2006年生长季降雨后差巴嘎蒿周围土壤和根系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计算了该灌丛的水量平衡。结果表明:该灌丛在降雨后对水分有暂时存储作用;降雨结束后,灌丛主干的茎流作用使得灌丛中心位置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灌丛丛幅垂直投影1/4和3/4处的土壤含水量;雨后6h灌丛根系含水量与灌丛中心位置的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9,P<0.01);灌丛根系含水量在雨后126h内出现胁迫脉冲间歇反应。水量平衡计算表明,灌丛边缘外1m处土壤蒸散量高于灌丛覆盖区的蒸散量,灌丛覆盖可降低土壤水分蒸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差巴嘎蒿 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 根系含水量 水量平衡
下载PDF
不同类型沙地中差不嘎蒿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潮洛蒙 朴顺姬 +1 位作者 智瑞年 宋明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6-49,共4页
用二维网函数插值法计算绘制出同一尺度下的科尔沁流动、半固定和固定3种类型沙地上差不嘎蒿种群分布格局,分析差不嘎蒿种群斑块的分维数和间隙度指数。结果表明,在流动沙地差不嘎蒿种群分布格局为群聚分布,种群斑块复杂性最高。在... 用二维网函数插值法计算绘制出同一尺度下的科尔沁流动、半固定和固定3种类型沙地上差不嘎蒿种群分布格局,分析差不嘎蒿种群斑块的分维数和间隙度指数。结果表明,在流动沙地差不嘎蒿种群分布格局为群聚分布,种群斑块复杂性最高。在半固定沙地差不嘎蒿种群虽然也属群聚分布,与流动沙地相比略趋向于均匀分布。在固定沙地差不嘎蒿种群格局为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类型 差不嘎蒿 种群格局
下载PDF
流动沙丘先锋灌木差巴嘎蒿的种子散布格局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丽娅 李兆华 +2 位作者 赵锦慧 赵哈林 李锋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21-1826,共6页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上先锋植物差巴嘎蒿的种子散布格局及机理的实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差巴嘎蒿母株向不同方向散布的种子,其数量与距离存在明显的差异.母株向西南方向散布的种子数量最多,种子累积数量高达4 590±1 260,...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上先锋植物差巴嘎蒿的种子散布格局及机理的实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差巴嘎蒿母株向不同方向散布的种子,其数量与距离存在明显的差异.母株向西南方向散布的种子数量最多,种子累积数量高达4 590±1 260,比其它各方向多29%至12倍.向北方向散布的种子数量最少,距离最短,种子累积数量为344±44,距离仅在100 cm的范围内.不同方向差巴嘎蒿种子散布的密度均随着散布距离的增加而呈对数关系减小,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不同方向差巴嘎蒿远离母株的种子散布密度与累积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间关系可用对数曲线来描述.结果显示,差巴嘎蒿向不同方向散布的种子密度均随着累积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匠 差巴嘎蒿 散布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