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顶丝藻科(Acrochaetiaceae)新记录I 被引量:3
1
作者 栾日孝 任春华 +1 位作者 战景旭 徐庆莲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9-304,共6页
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6种。密集旋体藻Audouinelledensa,亮管旋体藻A.hyalosiphoniae,小旋体藻A.parvula,羽状旋体藻A.plumosa,顶生旋体藻A.terminalis,图氏旋体藻... 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6种。密集旋体藻Audouinelledensa,亮管旋体藻A.hyalosiphoniae,小旋体藻A.parvula,羽状旋体藻A.plumosa,顶生旋体藻A.terminalis,图氏旋体藻A.thuret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丝藻科 新记录 红藻门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和缨小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协同控制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珊珊 姜荣良 +2 位作者 田麟 林成辉 王联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2-287,共6页
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的寄生蜂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和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时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单独进行控制时(在一个世代内按每株放雌蜂3... 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的寄生蜂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和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时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单独进行控制时(在一个世代内按每株放雌蜂3头的密度释放缨小蜂,或按5×107孢子/mL施菌2次),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52.7%和50.9%,但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仍然高于1,表明单独使用寄生蜂缨小和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不能有效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增长;缨小蜂和蜡蚧轮枝菌联合使用,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82.9%和90.8%,且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低于1,表明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缨小蜂 蜡蚧轮枝菌 协同控制
下载PDF
假眼小绿叶蝉卵及卵寄生蜂缨小蜂形态观察和寄生率考评 被引量:21
3
作者 韩宝瑜 林金丽 +1 位作者 周孝贵 章金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假眼小绿叶蝉成为我国大陆茶园首要害虫,近年在浙苏皖茶区发现叶蝉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empoascae Subba Rao和微小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 Ogloblin寄生叶蝉卵。拍摄并描述叶蝉卵及其孵化前的形态,以及2... 20世纪50年代以来假眼小绿叶蝉成为我国大陆茶园首要害虫,近年在浙苏皖茶区发现叶蝉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empoascae Subba Rao和微小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 Ogloblin寄生叶蝉卵。拍摄并描述叶蝉卵及其孵化前的形态,以及2种缨小蜂蛹、雌雄隐成蜂和雌雄成蜂形态特征。秋季于叶蝉虫口高峰期调查龙井茶原产地10个典型茶园环境中叶蝉卵的寄生率,尽管丰产类型的茶园叶蝉密度较高,但9月份的寄生率达50%~75%,其他叶蝉密度较低的茶园中寄生率也为16%-48%;10月份,这10块茶园的卵寄生率又有增加;叶蝉三棒缨小蜂为优势种。还发现这2种缨小蜂种群对叶蝉种群呈现跟随效应。认为这2种缨小蜂是叶蝉种群重要的自然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卵寄生蜂 叶蝉三棒缨小蜂 微小裂骨缨小蜂 寄生率
下载PDF
罕见混合细菌感染所致股骨慢性骨髓炎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颖 吴俊 +2 位作者 张伯松 童静 董方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为1例临床难治性股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提供明确的病原学诊断和临床用药依据。方法采集患者术中所取伤口脓液及组织样本,涂片镜检同时进行厌氧、需氧和微需氧培养,鉴定菌种,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 目的为1例临床难治性股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提供明确的病原学诊断和临床用药依据。方法采集患者术中所取伤口脓液及组织样本,涂片镜检同时进行厌氧、需氧和微需氧培养,鉴定菌种,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者伤口中分离出兼性厌氧菌咽峡炎链球菌、专性厌氧菌小韦荣球菌及微需氧菌嗜沫凝聚杆菌3种少见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及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高。临床治疗方案是:术前、术后静脉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带有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骨水泥链珠植入术;带有美罗培南、万古霉素人工骨植入术,肌瓣移植修复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临床对慢性骨髓炎患者应给予特别关注,应该分离出所有的病原菌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这是彻底治疗感染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峡炎链球菌 小韦荣球菌 嗜沫凝聚杆菌 混合感染 慢性骨髓炎
下载PDF
奶牛瘤胃中小韦荣球菌的分离鉴定
5
作者 杨文艳 刘国文 +1 位作者 逄晓阳 王哲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采取健康奶牛瘤胃液,用小韦荣球菌特异性培养基从瘤胃液中初步分离小韦荣球菌,再用微量生化反应管和16S rDNA技术对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和遗传特性进行鉴定,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判定所分离到的菌株为小韦荣球菌。
关键词 小韦荣球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假眼小绿叶蝉为害致茶梢挥发物变化及其引诱微小裂骨缨小蜂效应 被引量:25
6
作者 韩善捷 潘铖 韩宝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8,共7页
以SDE法提取健康茶梢、假眼小绿叶蝉为害茶梢挥发物,用GC-MS配合标准样品从二者中鉴定了17种共有成分,包括顺-3-己烯-1-醇、反-2-己烯醛、芳樟醇、香叶醇、β-紫罗酮和橙花叔醇等常见茶叶香气成分。从前者另外检出顺-3-己烯基丁酸酯等9... 以SDE法提取健康茶梢、假眼小绿叶蝉为害茶梢挥发物,用GC-MS配合标准样品从二者中鉴定了17种共有成分,包括顺-3-己烯-1-醇、反-2-己烯醛、芳樟醇、香叶醇、β-紫罗酮和橙花叔醇等常见茶叶香气成分。从前者另外检出顺-3-己烯基丁酸酯等9种成分,还从后者另外测出了己醛等7种成分。假眼小绿叶蝉为害茶梢挥发物各组分总含量、健康茶梢挥发物各组分总含量相对于内标含量的比例分别是1783.8%和360.3%。从蝉害茶梢测出了丰富的反-2-己烯醛、苯甲醛、α-法呢烯和水杨酸甲酯,4种成分占蝉害茶梢、健康茶梢挥发物总量分别为11.8%和8.3%;室内以蝉害茶梢19种主要挥发物的10-2 g/m L剂量为味源,液体石蜡为CK,以Y管嗅觉仪进行行为测定,结果表明这4种成分皆显著引诱微小裂骨缨小蜂(P<0.05)。认为蝉害改变了茶梢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尤其是产生的反-2-己烯醛、苯甲醛、α-法呢烯和水杨酸甲酯等互利素显著地引诱该叶蝉的卵寄生蜂微小裂骨缨小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微小裂骨缨小蜂 互利素 茶梢挥发物 引诱
下载PDF
微小泰泽球虫内生阶段虫体内多糖的细胞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史美清 陈淑玉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57-260,共4页
采用纯种微小泰泽球虫(Tyzzeria parvula)卵囊,人工感染四日龄雏鹅,定时剖杀,取肠道组织进行石蜡切片,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微小泰泽球虫内生阶段虫体内多糖的分布。结果表明:滋养体、多核体、小配子体以及早期的大配子体内均不含多糖。裂... 采用纯种微小泰泽球虫(Tyzzeria parvula)卵囊,人工感染四日龄雏鹅,定时剖杀,取肠道组织进行石蜡切片,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微小泰泽球虫内生阶段虫体内多糖的分布。结果表明:滋养体、多核体、小配子体以及早期的大配子体内均不含多糖。裂殖子PAS反应阳性,但也有少数第二代裂殖子阴性。随着大配子体的发育,多糖逐渐在其体内合成,合子时期达到高峰。提示:微小泰泽球虫体内的多糖是一个合成—积累—消耗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泰泽球虫 多糖 细胞化学
下载PDF
眼斑钩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被引量:6
8
作者 楼君芳 徐炳潮 +2 位作者 陈小忠 吴继来 钟志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眼斑钩蛾是严重危害山核桃的一种新害虫 ,在浙江临安 1a发生 4代 ,9月下旬以蛹在地表杂草下越冬。第 1~ 3代成虫分别于当年 6月下旬、 7月下旬和 8月下旬出现 ,越冬代成虫翌年 5月下旬出现。该虫以幼虫食叶危害。用 2 0 %速灭杀丁或 2 ... 眼斑钩蛾是严重危害山核桃的一种新害虫 ,在浙江临安 1a发生 4代 ,9月下旬以蛹在地表杂草下越冬。第 1~ 3代成虫分别于当年 6月下旬、 7月下旬和 8月下旬出现 ,越冬代成虫翌年 5月下旬出现。该虫以幼虫食叶危害。用 2 0 %速灭杀丁或 2 5%溴氰菊酯 1 50 0~2 0 0 0倍液树冠喷雾除治 ,效果在 95%以上。大发生年第 3代后天敌能起到控制作用 ,不必用化学药剂防治。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斑钩蛾 生物学特性 害虫 山核桃 药剂防治
下载PDF
微小泰泽球虫小配子发育的超微结构
9
作者 史美清 陈淑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49-52,共4页
采用纯种微小泰泽球虫卵囊,人工感染四日龄雏鹅,定时剖杀,取小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微小泰泽球虫小配子体与小配子的超微结构和发育过程。小配子体由第二代裂殖子发育而来。当小配子体完成最后一次核分裂后,其核中染色... 采用纯种微小泰泽球虫卵囊,人工感染四日龄雏鹅,定时剖杀,取小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微小泰泽球虫小配子体与小配子的超微结构和发育过程。小配子体由第二代裂殖子发育而来。当小配子体完成最后一次核分裂后,其核中染色质呈斑块状,核内无核仁。随后,细胞核移向小配子体边缘,并拉长成二部分,电子致密部分将发育成小配子的核,电子密度浅的另一部分则留在残体中。每个细胞核上方有一对中心粒,中心粒将进一步发育成为小配子两根鞭毛的基粒,鞭毛由此产生。成熟的小配子拥有两根鞭毛和一个体部,体部有一个长形的细胞核,核的前面嵌有一线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泰泽球虫 小配子 发育 家畜
下载PDF
微小泰泽球虫大配子发育与受精的超微结构
10
作者 史美清 陈淑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61-66,共6页
采用纯种微小泰泽球虫卵囊,人工感染四日龄雏鹅,定时剖杀,取小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微小泰泽球虫大配子体的发育与大、小配子的受精过程。大配子体由第二代裂殖子转变而来,在带虫空泡内发育。早期大配子体细胞核的浅层... 采用纯种微小泰泽球虫卵囊,人工感染四日龄雏鹅,定时剖杀,取小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微小泰泽球虫大配子体的发育与大、小配子的受精过程。大配子体由第二代裂殖子转变而来,在带虫空泡内发育。早期大配子体细胞核的浅层和周围均有多膜空泡分布。在大配子体的表面观察到了正待逸出的电子半透明空泡。成囊颗粒Ⅰ和Ⅱ先后出现,两者在分布、结构、大小及功能上均有明显不同。受精发生在卵囊壁形成之前。小配子的核和鞭毛均进入大配子,随后,小配子的核进入大配子的细胞核。没有观察到小配子鞭毛进入大配子的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泰泽球虫 大配子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三线钩蛾的生物学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建忠 王洪建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0-652,共3页
三线钩蛾Pseudalbara parvula(Leech)是胡桃科和壳斗科树木的食叶害虫,核桃树受害很普遍。该虫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于4月下旬和7月下旬开始羽化。文章报道其分布、寄主、生物学特性和天敌情况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 三线钩蛾 胡桃科 壳斗科 核桃 生物学 天敌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小韦荣球菌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丹 王先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小韦荣球菌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宫颈癌患者输尿管支架取出术后继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治疗,协助医师制订和评估抗感染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指...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小韦荣球菌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宫颈癌患者输尿管支架取出术后继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治疗,协助医师制订和评估抗感染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指南,为临床提供围术期预防尿路感染的建议。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治疗4 d后患者症状、体温明显好转,治疗7 d后感染控制良好出院。结论:临床药师作为临床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协助医师进行药物治疗决策及药学监护,可促进患者用药安全、经济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尿源性脓毒血症 小韦荣球菌 药学监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