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 I03A-00723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董国霞 孙薇 +7 位作者 张玉琴 余利岩 袁丽杰 姜威 司书毅 王玉成 孙承航 张月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分离、鉴别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I03A-00723菌株产生的活性组分。方法对I03A-00723菌株进行发酵,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对获得的组分进行理化性质、UV、MS、1H-NMR、13C-NMR等数据分析... 目的分离、鉴别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I03A-00723菌株产生的活性组分。方法对I03A-00723菌株进行发酵,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对获得的组分进行理化性质、UV、MS、1H-NMR、13C-NMR等数据分析及活性测定。结果通过分离纯化,从I03A-00723发酵产物中分离到8个单一组分,其中,组分95-2,135已分别被鉴定为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其它几个具有抗VRE和PDF酶活性的小组分的结构有待鉴定。结论在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 I03A-00723的发酵产物中发现抗VRE和抑制PDF酶的活性物质;首次从游动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 I03a-00723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下载PDF
Palaeoskapha sichuanensis gen. et sp. nov. (Menispermaceae) from the Eocene Relu Formation in western Sichuan, West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Frederic M. B. JACQUES GUO Shuang-Xing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6-582,共7页
Palaeoskapha sichuanensis gen. et sp. nov. of Menispermaceae is describ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based on a well preserved fossil fruit. The specimen was found in the Relu Formation of western Sichuan, West China. Th... Palaeoskapha sichuanensis gen. et sp. nov. of Menispermaceae is describ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based on a well preserved fossil fruit. The specimen was found in the Relu Formation of western Sichuan, West China. The specimen, straight, boat-shaped endocarp with large ventral condyle, clearly belongs to the tribe Tinosporeae. The wide aperture of the double condyle, combined with a whole shape not deeply invaginated, indicates a genus different from what was already known to science for this tribe. This fossil widen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ribe during Eocene from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to Asia, where it was formerly unkn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已科 始新世 四川 群系 新种 植物 化石 果实
下载PDF
高温对川硬皮肿腿蜂发育及Wolbachia携带的影响
3
作者 唐艳龙 康奎 +4 位作者 陈思琪 王丽娜 车华涛 王小艺 魏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2-759,共8页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子,也是影响昆虫共生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高温对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的生殖和发育特征及对其体内Wolbachia携带率的影响,本研究在27℃、30℃和33℃温度条件下连续繁育川...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子,也是影响昆虫共生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高温对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的生殖和发育特征及对其体内Wolbachia携带率的影响,本研究在27℃、30℃和33℃温度条件下连续繁育川硬皮肿腿蜂4代,测定不同温度下肿腿蜂的寄生能力、产卵前期、子代历期、子代数量和雄性比的差异;同时以Wolbachia特异的外膜蛋白基因(wsp)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携带该菌。结果显示,3个温度对川硬皮肿腿蜂的寄生率和子代羽化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产卵前期和子代发育有显著影响。随温度升高,雌蜂产卵前期延长,但子代的卵历期、幼虫历期和蛹历期显著缩短。在27℃、30℃和33℃下,子代卵历期分别为4.33 d、3.27 d和3.36 d;幼虫历期分别为6.77 d、5.85 d和5.07 d;蛹历期分别为13.85 d、12.35 d和10.96 d。在33℃下,幼期发育耗时较27℃时缩短了约5 d。川硬皮肿腿蜂单雌子代数随温度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但产雄数和子代雄性比例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33℃下的单雌产雄数和雄性比例较27℃时提升了近3倍。连续繁育4代后川硬皮肿腿蜂Wolbachia携带率存在显著差异,27℃下肿腿蜂Wolbachia携带率为100%,但在33℃下其携带率下降至6.67%,温度与携带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在27~33℃,温度升高可显著缩短川硬皮肿腿蜂的繁育周期,增加子代雄性比例,证实了高温具有显著抑制该虫体内的Wolbachia活性从而增加子代雄性比的功能。繁育温度过高对川硬皮肿腿蜂生殖适合度是不利的,规模化繁育温度不宜超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温度 发育历期 子代数量 沃尔巴克氏体
下载PDF
月月竹竹秆变色后全长转录组分析
4
作者 邵欣瑜 熊星 +3 位作者 杨峰 赵云飞 刘昌来 刘国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51,共14页
为探究月月竹竹秆受到光照由绿色变为紫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集月月竹同一竹节紫色部分(Z)、渐变部分(M)和绿色部分(L)的竹青,提取RNA,利用PacBio Sequel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颜色的竹青进行全长转录组分... 为探究月月竹竹秆受到光照由绿色变为紫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集月月竹同一竹节紫色部分(Z)、渐变部分(M)和绿色部分(L)的竹青,提取RNA,利用PacBio Sequel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颜色的竹青进行全长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三代测序和数据质量控制,共获得非冗余转录本66961条,长度为500~3000 bp,平均长度1389.22 bp,序列总长度为93.02 Mbp,N50为1830 bp,G+C碱基含量为49.56%。利用NR、Swiss-Prot、COG、GO、KEGG和Pfam数据库对所有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共有56938条转录本被成功注释,占全部转录本的85.03%;49115条转录本被GO注释,其中催化活性、细胞器、代谢过程分别是GO数据库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中含转录本最多的项目;28231个转录本被KEGG数据库注释,其中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基因翻译相关的转录本最多。结合GO注释和KEGG注释,66961条转录本中有381条转录本与光信号的感受、传递以及光调控相关,包括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蛋白PHYA、PHYB及信号通路蛋白PIF3、ELF3,蓝光的受体蛋白CRY、ZTL及信号通路蛋白COP1、SPA1、ELF3、GI、HY5等。类黄酮(包括花青素)代谢、叶绿素合成、类胡萝卜素合成等与植物色素合成相关通路分别含有转录本187条、44条和72条。全长转录本共获得2079个转录因子,其中包括18个由35个转录本编码的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R2R3MYB转录因子。CNCI、CPC、Pfam、PLEK等数据库同时注释到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6359个,数量高于孝顺竹等其他竹种。本研究获得了高质量的月月竹竹青全长转录组数据,与竹秆变色相关的红光和蓝光受体及光信号传递蛋白,与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月月竹竹秆变色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月竹 变色竹秆 全长转录组测序 光信号
下载PDF
新型噻唑肽类抗生素产生菌SIIA-A6351的鉴定
5
作者 曹桂阳 殷海兴 褚以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8-250,254,共4页
目的新型噻唑肽类抗生素产生菌SIIA-A6351的分类鉴定。方法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细胞壁化学类型、16SrDNA基因测序等多相特征来鉴定该菌株。结果与结论鉴定菌株SIIA-A6351为四川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为噻唑肽类... 目的新型噻唑肽类抗生素产生菌SIIA-A6351的分类鉴定。方法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细胞壁化学类型、16SrDNA基因测序等多相特征来鉴定该菌株。结果与结论鉴定菌株SIIA-A6351为四川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为噻唑肽类抗生素的新产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分类方法 四川游动放线菌 分类鉴定
下载PDF
利用川硬皮肿腿蜂携带高毒力白僵菌微胶囊防治松墨天牛的研究
6
作者 雷蕾 李雨 +2 位作者 卢林 杨墅冰 杨桦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38-43,共6页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之一,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本文通过比较6株不同来源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毒力,筛选出致病性最好的菌株与3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备...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之一,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本文通过比较6株不同来源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毒力,筛选出致病性最好的菌株与3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备成微胶囊,比较不同微胶囊在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体表的附着力以及室内对松墨天牛的侵染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自松墨天牛感病虫体的菌株B2在生长性状和对松墨天牛的致病力上均优于其他菌株;海藻酸钠微胶囊对川硬皮肿腿蜂体表附着率达63%以及室内试验中对松墨天牛的侵染率达60%。本次研究证明了利用天敌昆虫携带病原真菌微胶囊防治蛀干害虫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高分子材料 微胶囊 川硬皮肿腿蜂 松墨天牛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膜翅目:肿腿蜂科) 被引量:53
7
作者 周祖基 杨伟 +2 位作者 曾垂惠 杨德敏 叶伟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膜翅目:肿腿蜂科)周祖基,杨伟(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曾垂惠,杨德敏,叶伟军(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永川632100)(四川省国营沪县林场沪县646100)关键词川硬皮肿腿蜂,... 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膜翅目:肿腿蜂科)周祖基,杨伟(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曾垂惠,杨德敏,叶伟军(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永川632100)(四川省国营沪县林场沪县646100)关键词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粗鞘双条杉天牛,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生物学 粗鞘双条杉天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15
8
作者 申莉莉 周祖基 +1 位作者 杨伟 杨明禄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3-455,485,共3页
在 2 6℃恒温和 70 %相对湿度条件下 ,川硬皮肿腿蜂胚胎发育全历期为 60~ 70h。卵黄少 ,原足期 (protopod)孵化。根据其胚胎形态变化特征可分 4个发育阶段 :早期发育阶段 ,卵产后 1~ 1 2h,包括卵割期、胚盘期和胚带期 ;胚胎伸长及器... 在 2 6℃恒温和 70 %相对湿度条件下 ,川硬皮肿腿蜂胚胎发育全历期为 60~ 70h。卵黄少 ,原足期 (protopod)孵化。根据其胚胎形态变化特征可分 4个发育阶段 :早期发育阶段 ,卵产后 1~ 1 2h,包括卵割期、胚盘期和胚带期 ;胚胎伸长及器官发育阶段 ,卵后 1 2~ 5 0h,包括胚带分节、原头原躯分化、胚带再伸长、消化道和口器形成 ;胚胎背合阶段 ,卵产后 5 0~ 60h和胚胎成熟阶段 ,卵产后 60~ 7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胚胎发育 天牛 寄生蜂
下载PDF
替代寄主被川硬皮肿腿蜂寄生后主要糖类含量及水解酶系活力的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谭毅 周祖基 +1 位作者 黄琼 杨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7,共5页
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蜂寄生其替代寄主后 ,糖原、海藻糖、还原糖等机体成分的含量和α -淀粉酶及海藻糖酶的活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寄生后糖原 (1~ 6d)、海藻糖 (1~ 3d)含量显著下降 ,第 10天达最低值分别为 0 7190mg·g- 1 、1 384... 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蜂寄生其替代寄主后 ,糖原、海藻糖、还原糖等机体成分的含量和α -淀粉酶及海藻糖酶的活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寄生后糖原 (1~ 6d)、海藻糖 (1~ 3d)含量显著下降 ,第 10天达最低值分别为 0 7190mg·g- 1 、1 384 4mg·g- 1 ,比寄生当天分别降低了 98 4 7%、92 2 1% ;同时 ,还原糖 (以葡萄糖为主 )总量则逐渐上升 ,第 10天达最高值 13 3416mg·g- 1 ,是寄生当天的 14 8倍。寄生后第 1~ 3天 ,α -淀粉酶、海藻糖酶等水解酶系的活力迅速上升 ,第 3天达最大值 ,分别为 82 5 816 μmol·g- 1 min- 1 、896 72 37μg·g- 1 min- 1 ,然后逐渐下降 ,到第 10天接近寄生当天的水平。本文还就替代寄主的糖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寄主 川硬皮肿腿蜂 寄生 糖类含量 水解酶系 活力变化 森林虫害
下载PDF
家养林麝四川莫尼茨绦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光友 蔡永华 +2 位作者 沙国润 陈万海 程建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4期60-62,共3页
报告了家养林麝四川莫尼茨绦虫病的临床症状、感染季节与宿主感染年龄以及四川莫尼茨绦虫的自然中间宿主种类。并对家养林麝发生四川莫尼茨绦虫病的有关因素作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症状 病原 林麝 四川莫尼茨绦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月月竹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林树燕 郝娟娟 +1 位作者 辛华 丁雨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2,共4页
月月竹(Menstruocalamus sichuanensis)作为优良的园林绿化竹种,近几年在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中出现开花现象。以月月竹为研究对象,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月月竹花药具4个... 月月竹(Menstruocalamus sichuanensis)作为优良的园林绿化竹种,近几年在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中出现开花现象。以月月竹为研究对象,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月月竹花药具4个药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4层结构组成,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产生左右对称型小孢子。成熟花粉大多二细胞型,具1个萌发孔。月月竹子房为2心皮1室,侧膜胎座,1个倒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由一个雌性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合点端一个大孢子分化为功能大孢子,由功能大孢子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月竹 大孢子发生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幼虫龄期的划分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霞 周祖基 +2 位作者 蒋学建 杨伟 尹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7-539,共3页
通过对川硬皮肿腿蜂幼虫头壳宽度和长度的测定,推断该虫幼期有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1221±0.0017,0.1574±0.0019,0.2030±0.0019,0.2454±0.0020,0.2886±0.0035 mm.经统计分析得到其龄期y与幼虫头壳... 通过对川硬皮肿腿蜂幼虫头壳宽度和长度的测定,推断该虫幼期有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1221±0.0017,0.1574±0.0019,0.2030±0.0019,0.2454±0.0020,0.2886±0.0035 mm.经统计分析得到其龄期y与幼虫头壳宽度x的关系式为y=23.72x-1.8222.1~5龄幼虫的头壳长度分别为0.07946±0.0017,0.1039±0.0013,0.1260±0.0014,0.1624±0.0016,0.2008±0.0032 mm.经统计分析得到其龄期y与幼虫头壳长度x的关系式为y=32.694x-1.3977.同时得出幼虫头壳长度y和头壳宽度x的关系式为y=0.7159x-0.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幼虫 龄期
下载PDF
用松褐天牛幼虫培育的川硬皮肿腿蜂种群寄主选择性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犀 周祖基 +2 位作者 杨春平 周宇爝 胡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6-761,共6页
在小试管和马尾松木段内,用松褐天牛幼虫分别培育川硬皮肿腿蜂。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培育后各代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选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培育,各代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选择性有不同程度提高。本研究还利用扫描电镜... 在小试管和马尾松木段内,用松褐天牛幼虫分别培育川硬皮肿腿蜂。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培育后各代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选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培育,各代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选择性有不同程度提高。本研究还利用扫描电镜对培育后各代川硬皮肿腿蜂的触角感觉器超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肿腿蜂触角上的板状感器和坛状感器的形状和数量在不同代间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川硬皮肿腿蜂 寄主搜寻能力 触角感器
下载PDF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川硬皮肿腿蜂繁殖和搜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桦 杨伟 +4 位作者 杨春平 王熊莉 黄琼 朱天辉 韩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05-1412,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药膜法研究了3种杀虫剂对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 Xiao成蜂的毒力和对繁殖的亚致死效应,并采用EthoVision3.1行为仪分析了杀虫剂对其搜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对啶虫脒最敏感,致死中浓度...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药膜法研究了3种杀虫剂对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 Xiao成蜂的毒力和对繁殖的亚致死效应,并采用EthoVision3.1行为仪分析了杀虫剂对其搜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对啶虫脒最敏感,致死中浓度LC50和亚致死浓度LC10分别为7.71和4.46 mg/L,其次为吡虫啉(11.22和6.68 mg/L)和功夫菊酯(27.72和9.36 mg/L)。经啶虫脒、吡虫啉和功夫菊酯亚致死浓度(LC10)处理的肿腿蜂,亲代、F1和F2代的寄生成功率均受到抑制;经功夫菊酯处理的肿腿蜂,亲代单蜂产卵量显著增加(P<0.05);经啶虫脒和吡虫啉肿腿蜂,亲代的出蜂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F1代影响显著(P<0.05)。经啶虫脒和吡虫啉亚致死浓度(LC10)处理的肿腿蜂搜寻行为变弱。结果表明,功夫菊酯对川硬皮肿腿蜂较安全;啶虫脒和吡虫啉对川硬皮肿腿蜂的繁殖和搜寻行为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评估3种药剂对川硬皮肿腿蜂的安全性,为指导合理用药,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杀虫剂 亚致死效应 繁殖 搜寻行为
下载PDF
繁育川硬皮肿腿蜂替代寄主的筛选 被引量:24
15
作者 黄琼 周祖基 +2 位作者 杨伟 胡杰 杨春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5-379,共5页
在室内用直接接蜂和药物麻醉寄主后接蜂的方法,对杉棕天牛CallidiumvillosulumFairmaire、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sinoausterGressitt、苹眼天牛Bacchisadioica(Fairmaire)、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玉米螟Ostriniafurna... 在室内用直接接蜂和药物麻醉寄主后接蜂的方法,对杉棕天牛CallidiumvillosulumFairmaire、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sinoausterGressitt、苹眼天牛Bacchisadioica(Fairmaire)、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啨e)、大螟Sesamiainferens(Walker)、桃蛀螟DichocrocispunctiferalisGuen啨e、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licornis(Smith)、家蝇MuscadomesticavicinaMacquart和黄粉甲TenebriomolitorL.等10种昆虫作为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sichuanensisXiao繁蜂替代寄主的适合性进行了系统的测试,比较了川硬皮肿腿蜂在不同供试寄主上的寄生率、出蜂率、发育历期、后代的雌性比率、寄生繁殖能力和冷藏对成蜂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及寄主的不同处理间只有寄生率和出蜂率两项指标可能有显著差异,能反映繁蜂寄主的适合性。据此,从10种供试寄主中筛选出黄粉甲和玉米螟两种优良的繁蜂替代寄主,为该蜂的大规模繁殖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黄粉甲 玉米螟 人工繁育 替代寄主 适合性
下载PDF
学习经历对川硬皮肿腿蜂寄生云斑天牛幼虫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桦 杨伟 +4 位作者 杨春平 杨茂发 朱天辉 黄琼 潘武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5-101,共7页
采用Y形嗅觉仪和EthoVision3.1行为仪研究0~5日龄川硬皮肿腿蜂经历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气味刺激的学习效应,并通过室内和林间放蜂试验,比较有无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2~3龄云斑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以探索利用学习行为提高... 采用Y形嗅觉仪和EthoVision3.1行为仪研究0~5日龄川硬皮肿腿蜂经历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气味刺激的学习效应,并通过室内和林间放蜂试验,比较有无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2~3龄云斑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以探索利用学习行为提高川硬皮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对无学习经历的蜂有显著驱避作用(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对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的趋向性显著提高(P>0.05)。在EthoVision3.1行为仪分析中,有学习经历的蜂活动轨迹在味源区域的密度远高于无学习经历蜂在该区域的密度;在味源区的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移动时间上,有学习经历的蜂明显长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在采集区的静止时间明显长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而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反应时间则显著短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室内搜索寄主所需平均时间39.99s,60s内搜索到寄主的数量为23.33头,都与无学习经历的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采用蜂虫比1:1,2:1,4:1室内对云斑天牛2~3龄幼虫寄生试验中,有学习经历蜂在蜂虫比4:1时寄生率最高(86.67%)。林间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对云斑天牛2~3龄幼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有学习经历蜂在蜂虫比4:1时防治效果最好,为5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斑天牛 川硬皮肿腿蜂 学习经历 杨树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的复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霞 尹鹏 +3 位作者 周祖基 王智勇 廖金花 宗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3-767,共5页
为了得到大量用作实验室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种蜂,并提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的生物防治效果,在室内进行双条杉天牛人工养殖的基础上,开展了川硬皮肿腿蜂复壮技术的研究,并进行室内放... 为了得到大量用作实验室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种蜂,并提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的生物防治效果,在室内进行双条杉天牛人工养殖的基础上,开展了川硬皮肿腿蜂复壮技术的研究,并进行室内放蜂试验检验复壮前后川硬皮肿腿蜂的搜索寄生能力差异。结果发现,在双条杉天牛的实验室饲养过程中,发现该天牛各虫态出现的时间均比野外环境下早10天左右。通过对川蜂进行连续三代复壮并进行室内放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野外收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双条杉天牛的平均搜索率为39.33%,寄生率为37.33%,复壮后的川蜂平均搜索率为38.11%,寄生率为34.4%,两者在对双条杉天牛的搜索寄生能力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而黄粉虫繁殖的川蜂平均搜索率为30%,寄生率为24.4%,搜索寄生能力存在明显的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双条杉天牛 复壮
下载PDF
用替代寄主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的学习行为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伟 谢正华 +2 位作者 周祖基 黄琼 杨春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1-735,共5页
采用Y型嗅觉仪进行双向选择实验,研究了用替代寄主黄粉虫蛹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羽化期和成虫初期经历松枝皮、松针、松节油、杉枝皮等的挥发物后,雌蜂对这些挥发物的选择性明显提高,但... 采用Y型嗅觉仪进行双向选择实验,研究了用替代寄主黄粉虫蛹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羽化期和成虫初期经历松枝皮、松针、松节油、杉枝皮等的挥发物后,雌蜂对这些挥发物的选择性明显提高,但对杉叶挥发物无明显的学习行为。羽化期和成虫初期是否投放新鲜寄主,对雌蜂的气味选择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成蜂取食黄粉虫蛹和蜂蜜时均可联系性学习松枝和杉枝气味。取食并经历杉枝和松枝挥发物4天和8天的寄生蜂之间对相应气味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替代寄主 黄粉虫 马尾松 杉木 挥发物 学习行为 联系性学习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毒液蛋白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卓志航 杨伟 +3 位作者 覃欢 杨春平 杨桦 徐丹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6-112,共7页
为揭示川硬皮肿腿蜂寄生对寄主黄粉虫蛹的麻痹机制,通过自然寄生和Sephadex G75层析等方法研究寄生过程中毒液的作用,并对毒液中一种麻痹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毒液具有麻痹作用,且毒液中存在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1.... 为揭示川硬皮肿腿蜂寄生对寄主黄粉虫蛹的麻痹机制,通过自然寄生和Sephadex G75层析等方法研究寄生过程中毒液的作用,并对毒液中一种麻痹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毒液具有麻痹作用,且毒液中存在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1.17 ku的麻痹蛋白。寄主被麻痹的程度与毒液注入量呈正相关,恢复活动情况与毒液注入量呈负相关;当人工注射毒液浓度为0.01 VRE时,黄粉虫蛹表现出可逆的轻微麻痹,但羽化蜕皮被抑制;当人工注射浓度提高到0.2 VRE时,黄粉虫蛹表现出不可逆的完全僵化。另外,川硬皮肿腿蜂毒液中存在6种大分子毒液蛋白,其中相对分子量约为51.17 ku的毒液蛋白vpr 4具有麻痹活性,且对寄主黄粉虫蛹的麻痹活性程度表现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硬皮肿腿蜂 麻痹 毒液蛋白 纯化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柳树星天牛试验初报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杜开书 周祖基 杨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104-3105,共2页
星天牛是一类以杨树、柳树等为食的蛀干害虫,利用川硬皮肿腿蜂来防治其幼虫,结果表明,川硬上肿腿蜂对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最高可达43.63%,最低的也可达5.17%,2次平均可达26.93%。表明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星天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
关键词 星天牛 川硬皮肿腿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