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lastic Strains on Adsorption Energies of C,H and O on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1
作者 XIE Tian SONG Erhong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2-1302,共11页
Platinum(Pt)-based noble metal catalysts(PGMs)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commercial catalysts,but they have the problems of high cost,low reserves,and susceptibility to small-molecule toxicity.Transition metal oxides(TM... Platinum(Pt)-based noble metal catalysts(PGMs)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commercial catalysts,but they have the problems of high cost,low reserves,and susceptibility to small-molecule toxicity.Transition metal oxides(TMOs)are regarded as potential substitutes for PGMs because of their stability in oxidizing environments and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fluence of elastic strains on the adsorption energies of carbon(C),hydrogen(H)and oxygen(O)on TMOs was conducted.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alculations,these effects in both tetragonal structures(PtO_(2),PdO_(2))and hexagonal structures(ZnO,CdO),along with their respective transition metals were systematically explored.It was identified that the optimal adsorption sites on metal oxides pinpointed the top of oxygen or the top of metal atom,while face-centered cubic(FCC)and hexagonal close-packed(HCP)holes were preferred for the transition metals.Furthermore,under the influence of elastic strain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disparities in the adsorption energies of H and O between oxides and transition metals.Despite these differences,the effect of elastic strains on the adsorption energies of C,H and O on TMOs mirrored those on transition metals:adsorption energies increased under compressive strains,indicating weaker adsorption,and decreased under tension strains,indicating stronger adsorption.This behavior was rationalized based on the d-band model for adsorption atop a metallic atom or the p-band model for adsorption atop an oxygen atom.Consequently,elastic strains present a promising avenue for tailoring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M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dsorption energy elastic strain engineering transition metal oxide CaTaLYST
下载PDF
Effect of Six Bacterial Strains on the Activity of Second Instar Larvae and Egg Hatching of Meloidogyne incognita
2
作者 Jie LIU Li HE +4 位作者 Zixuan WANG Jianqing MA Xiaolong TONG Dandan CAO Gangyong ZHAO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24年第5期15-18,共4页
[Objectives]The paper was to screen effective biocontrol strains against Meloidogyne incognita.[Methods]The effect of six bacterial strains sourced from the research group s strain library on the activity of second in... [Objectives]The paper was to screen effective biocontrol strains against Meloidogyne incognita.[Methods]The effect of six bacterial strains sourced from the research group s strain library on the activity of second instar larvae of M.incognita,as well as on egg hatching,was evaluated.[Results]The treatment of fermentation supernatant derived from the X-2 strain exhibited a pronounced lethal effect on M.incognita,with a corrected mortality rate reaching 97%within 72 h.Additionally,this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egg hatching,achieving an inhibition rate of 94.69%at a 20-fold dilution.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velezensis,belonging to the genus Bacillus,and was designated as RKN1111.[Conclusions]This study presents alternative strains an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M.incogni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oidogyne incognita Bacterial strain Second instar larvae Egg hatching
下载PDF
Polyethylene glycol fusion repair of severed sciatic nerves accelerates recovery of nociceptive sensory perceptions in male and female rats of different strains
3
作者 Liwen Zhou Karthik Venkudusamy +9 位作者 Emily A.Hibbard Yessenia Montoya Alexa Olivarez Cathy Z.Yang Adelaide Leung Varun Gokhale Guhan Periyasamy Zeal Pathak Dale R.Sengelaub George D.Bittner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9期2667-2681,共15页
Successful polyethylene glycol fusion(PEG-fusion)of severed axons following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for PEG-fused axons has been reported to:(1)rapidly restore electrophysiological continuity;(2)prevent distal Walle... Successful polyethylene glycol fusion(PEG-fusion)of severed axons following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for PEG-fused axons has been reported to:(1)rapidly restore electrophysiological continuity;(2)prevent distal Wallerian Degeneration and maintain their myelin sheaths;(3)promote primarily motor,voluntary behavioral recoveries as assessed by the Sciatic Functional Index;and,(4)rapidly produce correct and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 many possible combinations that produce rapid and extensive recovery of functional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central nervous system connections and reflex(e.g.,toe twitch)or voluntary behaviors.The preceding companion paper describes sensory terminal field reo rganization following PEG-fusion repair of sciatic nerve transections or ablations;howeve r,sensory behavioral recovery has not been explicitly explored following PEG-fusion repair.In the current study,we confirmed the success of PEG-fusion surgeries according to criteria(1-3)above and more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whether PEG-fusion enhanced mechanical nociceptive recovery following sciatic transection in male and female outbred Sprague-Dawley and inbred Lewis rats.Mechanical nociceptive responses were assessed by measuring withdrawal thresholds using von Frey filaments on the dorsal and midplantar regions of the hindpaws.Dorsal von Frey filament tests were a more reliable method than plantar von Frey filament tests to assess mechanical nociceptive sensitivity following sciatic nerve transections.Baseline withdrawal thresholds of the sciatic-mediated lateral dorsal reg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cross strain but not sex.Withdrawal threshold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from baseline in chronic Unoperated and Sham-operated rats.Following sciatic transection,all rats exhibited severe hyposensitivity to stimuli at the lateral dorsal region of the hindpaw ipsilateral to the injury.However,PEG-fused rat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earlier return to baseline withdrawal thresholds than Negative Control rats.Furthermore,PEG-fused rats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ciatic Functional Index scores at or after 4 weeks postoperatively exhibited yet-earlier von Frey filament recove ry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Sciatic Functional Index recovery,suggesting a correlation between successful PEG-fusion and both motor-dominant and sensory-dominant behavioral recoveries.This correlation was independent of the sex or strain of the rat.Furthermore,our data showed that the acceleration of von Frey filament sensory recovery to baseline was solely due to the PEG-fused sciatic nerve and not saphenous nerve collateral outgrowths.No chronic hypersensitivity developed in any rat up to 12 weeks.All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PEG-fusion repair of transec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co uld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benef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phagia aXOTOMY collateral sprouting neuropathic pain peripheral nerve repair polyethylene glycol fusion(PEG-fusion) saphenous nerve sensory neurons sex and strain Wallerian degeneration
下载PDF
越南非洲猪瘟疫苗AVAC ASF LIVE(ASFV-G-ΔMGF)研究工作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戈胜强 沙洲 +5 位作者 左媛媛 初薛霏 徐天刚 张永强 李金明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非洲猪瘟(Afcri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近日,越南正式将经临床试验验证的非洲猪瘟弱毒疫苗AVAC ASF LIVE(ASFV-G-ΔMGF)在其全国推广使用。本文对越南非洲猪瘟弱... 非洲猪瘟(Afcri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近日,越南正式将经临床试验验证的非洲猪瘟弱毒疫苗AVAC ASF LIVE(ASFV-G-ΔMGF)在其全国推广使用。本文对越南非洲猪瘟弱毒疫苗ASFV-G-ΔMGF相关研究数据进行了总结分析,分别从ASFVG-ΔMGF株攻毒保护能力评价、传代细胞培养株临床动物实验、野猪口服接种试验、毒力返强验证等方面,结合国内相关ASFV基因缺失株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分析发现:越南上市的ASFV-G-ΔMGF疫苗株,二次免疫接种后攻毒保护效果更好,但在对野猪的口服接种评价中,其口鼻接种效果存在不确定性;随着疫苗株在动物体内的不断传代,其存在毒力返强和毒株变异风险,导致接种猪只临床症状明显;ASFV-G-ΔMGF株虽然有较好的攻毒保护能力和可靠的生产优势,但仍缺乏相关研究数据,特别是在垂直传播、交叉保护、基因突变等方面。后续仍需对ASFV-G-ΔMGF株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减毒活疫苗 越南 aSFV-G-ΔMGF疫苗株
下载PDF
高温高应变率下钛合金Ti6Al4V的动态力学行为及本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东 姜紫薇 郑志军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4,共11页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技术,研究了钛合金Ti6Al4V在温度为25~800℃、应变速率为2 000~7 000 s-1的冲击压缩下的动态力学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变,分析了其力学响应的温度依赖性和应变率敏感性,构建了可准确表征材料塑性流动行为的修正Jo...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技术,研究了钛合金Ti6Al4V在温度为25~800℃、应变速率为2 000~7 000 s-1的冲击压缩下的动态力学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变,分析了其力学响应的温度依赖性和应变率敏感性,构建了可准确表征材料塑性流动行为的修正Johnson-Cook模型。结果表明,Ti6Al4V具有显著的应变硬化、应变率强化、应变率增塑和温度软化效应。随着加载温度和应变率的升高,材料的应变硬化效应减弱。温度敏感性随加载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应变率敏感性因子与加载温度呈负相关,随真实应变的增大呈下降趋势。高温高应变率下细小等轴α相、拉长型α相和块状α相取代初始等轴α相成为Ti6Al4V微观组织的典型特征。考虑率-温耦合作用和绝热温升影响的修正Johnson-Cook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Ti6Al4V的塑性流动应力-应变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应变率 钛合金 动态力学行为 本构关系 Johnson-Cook模型
下载PDF
基于Arduino的SMA丝材智能修复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初生 王文炜 +1 位作者 姜进科 张吴桐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修复钢筋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中由于材料老化、裂缝开展等原因造成的损伤,提出一种基于Arduino智能平台和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特性)的智能修复控制系统,根据挠度及裂缝控制原理,设计智能修... 为修复钢筋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中由于材料老化、裂缝开展等原因造成的损伤,提出一种基于Arduino智能平台和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特性)的智能修复控制系统,根据挠度及裂缝控制原理,设计智能修复控制装置。该装置由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组成,当检测到钢筋应变超过限值时,输出模块升高SMA丝材温度对梁体进行修复。为验证该智能修复装置的修复性能,设计对比梁A(无修复装置)与试验梁B(加装智能修复控制装置),在加载过程中对试验梁B进行3次修复,对2根梁的跨中挠度、钢筋应变及裂缝宽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破坏时试验梁B的跨中挠度、裂缝宽度均小于对比梁A,并且在3次修复中试验梁B的跨中挠度、裂缝宽度和钢筋应变最大回复率分别为31.0%、47.0%和71.5%。说明该智能修复控制装置可以监测试验梁受损情况并激发SMA材料对试验梁实施修复,实现钢筋混凝土梁的智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形状记忆合金 智能修复控制系统 回复性 跨中挠度 钢筋应变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切削加工SiCp/Al表面创成机理分析
7
作者 范依航 楚星雨 郝兆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2-1861,共10页
为了深入研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切削过程,对45%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通过多相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应变梯度的本构模型,并对软件ABAQUS进行了二次开发,用程序语言将所建本构模型以及描述断裂的B-W断裂准则编入用户子程序VUMAT... 为了深入研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切削过程,对45%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通过多相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应变梯度的本构模型,并对软件ABAQUS进行了二次开发,用程序语言将所建本构模型以及描述断裂的B-W断裂准则编入用户子程序VUMAT,并导入ABAQUS进行仿真分析。结合切削实验和仿真分析结果,研究了在相同切削速度及不同切削深度下SiCp/Al复合材料加工表面温度、材料内部应力应变和位错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Johnson-Cook模型,修正后的本构模型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切削深度增大会引发高温梯度;材料内部应力会在颗粒附近形成应力集中;在加工表面应变较大的区域出现大量位错,导致加工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难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应变梯度 切削温度 位错
下载PDF
CMC/PAM/LiCl复合离子导电水凝胶及传感性能
8
作者 高健 张长军 +3 位作者 王涛 张莉 范蕊 李冠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3,188,共7页
柔性力敏传感器能够将外界的机械刺激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皮肤、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满足以上应用需求,材料需要具有可变形、拉伸、回弹、导电等性能、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好的重现性。因此,基于... 柔性力敏传感器能够将外界的机械刺激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皮肤、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满足以上应用需求,材料需要具有可变形、拉伸、回弹、导电等性能、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好的重现性。因此,基于双网络结构,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与聚丙烯酰胺(PAM)为原料,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离子水凝胶,并且,探究了交联剂及无机盐含量对水凝胶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内在相互作用赋予了水凝胶较好的力学强度(150 kPa)及拉伸/回弹性(可压缩/拉伸循环1 000次以上),同时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其值为69.1%。将其用作组装压力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S=7.13 kPa-1)及较好的重现性(1 000次);将其用作组装应变传感,其仍可以表现出及时的响应(50/60 ms)及较好的稳定性(1 000次)。因此,水凝胶有望应用于人体及智能机器人的活动监测及人机界面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导电水凝胶 柔性应变传感器 柔性压力传感器 机器人活动监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老年病人心肌纤维化T1-Mapping与左心室应变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王玲 鲁国卫 +3 位作者 章宏 尹成俊 陈凤 田荣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66-1870,共5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老年病人心肌纤维化T1-Mapping参数与左心室应变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T2DM病人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病程分为短期T2DM组40例(病程<5年)和长期T2DM组42例...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老年病人心肌纤维化T1-Mapping参数与左心室应变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T2DM病人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病程分为短期T2DM组40例(病程<5年)和长期T2DM组42例(病程≥5年),以同期招募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左心室应变参数及T1-Mapping参数。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T1-Mapping参数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关性分析T1-Mapping参数与左心室应变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短期T2DM组病人左室周向峰值舒张应变率(PDSR)[1.25(0.95,1.50)1/s比1.40(1.20,1.70)1/s]较对照组降低(P<0.05),细胞外体积(ECV)[31.00(29.00,33.50)%比29.00(27.00,32.00)%]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长期T2DM组病人左室纵向峰值应变(PS)[−14.50(−12.38,−16.50)%比−16.15(−14.60,−18.30)%]、径向PDSR[(−2.58±0.83)1/s比(−3.32±0.88)1/s]、周向PDSR[0.90(0.70,1.20)1/s比1.40(1.20,1.70)1/s]、纵向PDSR[0.70(0.58,0.90)1/s比1.10(0.80,1.38)1/s]降低(P<0.05),ECV[34.00(32.00,35.00)%比29.00(27.00,32.00)%]升高(P<0.05)。与短期T2DM组比较,长期T2DM组病人左室纵向PS[−14.50(−12.38,−16.50)%比−16.15(−14.45,−18.38)%]、径向PDSR[(−2.58±0.83)1/s比(−3.61±0.76)1/s]、周向PDSR[0.90(0.70,1.20)1/s比1.25(0.95,1.50)1/s]、纵向PDSR[0.70(0.58,0.90)1/s比1.10(0.80,1.30)1/s]降低(P<0.05),ECV[34.00(32.00,35.00)%比31.00(29.00,33.50)%]升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糖尿病病程是T2DM病人ECV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9,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T2DM病人ECV与左室纵向PS(r_(s)=0.35,P<0.05)、纵向峰值收缩应变率(PSSR)(r_(s)=0.31,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左室周向PDSR(r_(s)=−0.29,P<0.05)、纵向PDSR(r_(s)=−0.43,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心脏磁共振T1-Mapping可能发现T2DM病人早期心肌纤维化,T1-Mapping参数与左心室应变参数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心脏磁共振 心肌纤维化 心肌应变 T1-Mapping参数
下载PDF
预应变SMA⁃TMD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10
作者 姜子钦 刘澜涛 +2 位作者 黄浩宇 王伟 韩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8-52,128,共6页
针对钢结构在地震激励下加速度响应过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将形状记忆合金(SMA)应用到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装置中的解决方案,利用SMA的特性实现有效的自复位和稳定的阻尼,将预应变SMA棒应用到TMD中,提高装置的阻尼性能。通过试验测试及... 针对钢结构在地震激励下加速度响应过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将形状记忆合金(SMA)应用到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装置中的解决方案,利用SMA的特性实现有效的自复位和稳定的阻尼,将预应变SMA棒应用到TMD中,提高装置的阻尼性能。通过试验测试及有限元模拟,研究安装施加预应变SMA-TMD的钢框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应变SMA棒不仅有助于自复位,而且还能大大提高SMA-TMD的等效黏滞阻尼比;经过优化的SMA-TMD装置可以大大降低钢框架的地震动响应,并加快地震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形状记忆合金 调谐质量阻尼器 预应变 振动与控制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ANN的HVFAC拉伸性能预测评价
11
作者 倪彤元 杜鑫 +3 位作者 莫云波 黄森乐 杨杨 刘金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3,共9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混凝土拉伸性能,对研究混凝土开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团队实验数据获得不同粉煤灰掺量、骨胶比、水胶比和养护龄期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VFAC)的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应变、抗拉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数据,用...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混凝土拉伸性能,对研究混凝土开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团队实验数据获得不同粉煤灰掺量、骨胶比、水胶比和养护龄期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VFAC)的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应变、抗拉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数据,用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原则建立一种预测HVFAC拉伸性能的ANN模型,并用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对该预测模型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4,文献中的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误差均在±20%以内,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基于ANN影响权重分析发现:骨胶比对HVFAC的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应变和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最大;对于HVFAC的拉伸性能,在早龄期时水胶比的影响程度较大,但随着龄期的延长,粉煤灰掺量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并超过水胶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粉煤灰混凝土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极限拉伸应变
下载PDF
一株新型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菌株G5M11b对Cr(Ⅵ)的还原性能研究
12
作者 潘俊 董欣 王兴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62-4070,共9页
为了筛选对Cr(Ⅵ)有强耐性的菌株,并确定其最佳还原条件,通过驯化、筛选后得到耐铬菌株,利用形态特征、16S rDNA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进而建立响应曲面模型分析温度、pH值、质量分数对菌株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与纺缍形赖氨... 为了筛选对Cr(Ⅵ)有强耐性的菌株,并确定其最佳还原条件,通过驯化、筛选后得到耐铬菌株,利用形态特征、16S rDNA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进而建立响应曲面模型分析温度、pH值、质量分数对菌株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与纺缍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G5M11b型系统发育关系接近,将其命名为LfCr6,菌株的最佳还原条件温度为27.42℃,pH值为6.78,菌株质量分数为4%。通过响应曲面模型预测出该菌对100 mg/L Cr(Ⅵ)的还原率可达80.2%。这表明LfCr6菌株可以耐受高质量浓度Cr(Ⅵ)且具有良好的Cr(Ⅵ)还原能力。该菌株为微生物修复Cr(Ⅵ)污染环境提供了可能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六价铬 菌株 生物学特征 还原条件
下载PDF
H420LAD钢横梁零件翻边开裂原因分析及优化
13
作者 田志俊 崔磊 +3 位作者 陈德顺 刘阳 谷海容 李轶伦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针对H420LAD钢横梁零件翻边开裂的问题,对横梁零件进行了冲压仿真,从翻边类型、主次应变、应变路径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次应变是影响零件翻边开裂的主要参数,降低次应变有利于改善翻边开裂问题,材料优化的方向是提高材料的... 针对H420LAD钢横梁零件翻边开裂的问题,对横梁零件进行了冲压仿真,从翻边类型、主次应变、应变路径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次应变是影响零件翻边开裂的主要参数,降低次应变有利于改善翻边开裂问题,材料优化的方向是提高材料的塑性应变比。提出了2种冲压工艺方案并仿真,优化模具间隙、翻边刀块到底距离等,零件成形安全裕度由0%增至4.49%,边部质量略有改善;优化板料形状、预翻边工序改为拉延、增加修边工序,零件成形安全裕度由0%增至16.44%,零件冲压合格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翻边成形 翻边开裂 应变 零件成形安全裕度
下载PDF
低能离子注入诱变法选育新硫肽类抗生素166A高产菌株
14
作者 戴剑漉 李艳青 +3 位作者 李欣 蒋忠科 赫卫清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5-1003,共9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产量,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sp.TMD166-MU1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研究不同离子注入参数对菌株存活率、正负突变率的影响,通过突变株抑菌活性变势参数分析,初步探讨N+离子注入对166A生产菌所产生的诱变效...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产量,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sp.TMD166-MU1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研究不同离子注入参数对菌株存活率、正负突变率的影响,通过突变株抑菌活性变势参数分析,初步探讨N+离子注入对166A生产菌所产生的诱变效果,并结合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及牛津杯固体发酵高通量筛选,获得高产菌株。方法利用低能N+离子注入技术对出发菌株TMD166-MU1的孢子进行辐照诱变,以卡那霉素耐受性为选择压力,不同诱变条件处理的菌悬液涂布在含有卡那霉素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后获得单菌落,并以牛津杯固体发酵高通量筛选方法进行高产菌株初筛,之后对高产菌株进行摇瓶复筛,利用高效液相法检测突变株摇瓶发酵的化学效价。结果通过研究30和60 keV能量下不同注入剂量与小单孢菌正突变率的生物学效应关系,确定了在注入能量为30 keV、注入剂量4×10^(13)ions/cm^(2)、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浓度为6 mg/L条件下,可获得最高达36.33%的正突变率。复筛效价是出发菌株1.5倍以上的有4株,其中突变株IK-3的166A产量是菌株TMD166-MU1的1.8倍。结论采用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方式,再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及牛津杯固体发酵高通量筛选的集成方法能简单、高效地获得166A高产突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硫肽类抗生素166a 低能离子注入 诱变 抗生素抗性筛选 高通量筛选 高产菌株
下载PDF
挤压态Mg-Al-Mn-(0.2Sr)镁合金的准静态压缩变形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罡 郭鹏程 +2 位作者 王文韫 项忠珂 杨钦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8,共9页
采用准静态压缩实验研究了挤压态Mg-Al-Mn-(0.2Sr)镁合金在0.0001~0.33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挤压态Mg-Al-Mn-(0.2Sr)镁合金的流变应力响应行为具有一定的应变速率相关性,具体表现为流变应力随加载应变速率的增加... 采用准静态压缩实验研究了挤压态Mg-Al-Mn-(0.2Sr)镁合金在0.0001~0.33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挤压态Mg-Al-Mn-(0.2Sr)镁合金的流变应力响应行为具有一定的应变速率相关性,具体表现为流变应力随加载应变速率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演变趋势。在压缩变形过程中,两种镁合金试样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动态应变时效(DSA)。产生DSA所需的临界应变随加载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且应力-应变曲线的锯齿类型具有强的应变速率相关性。添加Sr元素降低了镁合金沿径向压缩的流变应力,但对DSA行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同应变速率下,挤压态Mg-Al-Mn-0.2Sr镁合金产生DSA的临界应变明显较小,且锯齿幅值略大。此外,Sr元素对孪生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挤压态Mg-Al-Mn-0.2Sr镁合金的孪晶界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应变速率 准静态压缩 变形行为 动态应变时效
下载PDF
Al/Ti异质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数值模拟
16
作者 宋奎晶 韦勇 +5 位作者 徐萌 季雨凯 刘鑫泉 张铭雨 杨蓓 钟志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8,共7页
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CEL)算法对2 mm厚的5A02铝合金/TC4钛合金板异质金属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展开模拟研究,分析了旋转速度和停留时间对焊点成型过程中温度场、等效塑性应变场以及材料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扎入初期,热累积... 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CEL)算法对2 mm厚的5A02铝合金/TC4钛合金板异质金属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展开模拟研究,分析了旋转速度和停留时间对焊点成型过程中温度场、等效塑性应变场以及材料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扎入初期,热累积作用明显,升温速率相对较快,随焊接过程进行,产热会由摩擦产热转变为摩擦和塑性变形共同产热,升温速率放缓。当搅拌头转速为2000 r/min、扎入速度为1 mm/s、扎入深度为1.9 mm、回填速度为1mm/s、停留时间为0 s时,铝合金焊核区温度峰值达到558℃,等效塑性应变峰值达到120。在模拟的工艺区间内,焊核区峰值温度与旋转速度呈正相关,停留时间对温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 异质合金 温度场 等效塑性应变
下载PDF
基于统计损伤修正的冻结砂—黏混合土改进Duncan-Chang模型
17
作者 滕振超 李正巍 +7 位作者 刘佳琳 周亚东 李波 刘彦峰 池林林 张圣童 刘博 计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4,I0008,共10页
为描述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偏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不同含砂量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冻土三轴压缩试验。基于改进的Duncan-Chang模型(D-C模型),引入统计损伤理论,拟合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以Mises强度准则和应变发展为微元强度变量的统... 为描述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偏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不同含砂量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冻土三轴压缩试验。基于改进的Duncan-Chang模型(D-C模型),引入统计损伤理论,拟合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以Mises强度准则和应变发展为微元强度变量的统计损伤修正模型,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冻结砂—黏混合土偏应力峰值随含砂量的增加而增加,偏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硬化型逐渐过渡到应变软化型的临界含砂量为50%。当含砂量介于20%~60%时,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修正改进D-C模型能有效拟合应变硬化型曲线和具有轻微应变软化现象的偏应力—应变曲线。当含砂量为90%时,基于应变发展的统计损伤修正模型的偏应力峰值与试验结果相差3%,具有较强适用性。该结果为不同微元强度变量的统计损伤修正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砂—黏混合土 三轴压缩试验 改进Duncan-Chang模型 统计损伤理论 应变软化模型
下载PDF
基于PCA-EWM两级特征融合和NGO-GRU的梁桥损伤诊断
18
作者 项长生 刘辰雨 +2 位作者 赵华 刘屺阳 李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277-12286,共10页
为了提高损伤识别中单一指标对损伤的灵敏度和抗噪能力,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提出联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熵权融合(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的两级特征融合方法,并使用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为了提高损伤识别中单一指标对损伤的灵敏度和抗噪能力,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提出联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熵权融合(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的两级特征融合方法,并使用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进行桥梁损伤程度预测。首先,基于传统的模态应变能理论,构造出对角模态应变能比,由此衍生出对角模态应变能比变化率,对角模态应变能比耗散率,标准化对角模态应变能比差指标。其次,使用主成分分析实现指标内特征提取,熵权法融合指标间的特征,从而构造出加权决策指标(weighted decision index,WDI)。将单个模态应变能衍生指标输入到NGO-GRU混合神经网络中,损伤程度为输出,从而建立指标值与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损伤量化。通过三跨连续梁桥数值模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权决策指标具有良好的损伤定位能力和抗噪性,混合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损伤预测精度,预测准确率为9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梁桥 模态应变能 主成分分析(PCa) 门控循环单元(GRU)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大型起重机应变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浩丞 黄晓华 +2 位作者 刘志良 郑曲飞 汤宝生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6期86-90,共5页
在使用中的大型起重机的应变值的波动是判断大型起重机是否可靠的重要指标,针对如何监测在用大型起重机危险点的应变值,设计了大型起重机专用应变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软件系统采用广泛应用于虚拟仪器开发的工具Lab... 在使用中的大型起重机的应变值的波动是判断大型起重机是否可靠的重要指标,针对如何监测在用大型起重机危险点的应变值,设计了大型起重机专用应变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软件系统采用广泛应用于虚拟仪器开发的工具LabVIEW,开发出一种应变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能够远程高效采集多个应变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该应变数据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传感器以及采集系统WiFi通信模块的参数设置、对传感器所传输的采集数据的显示以及对所采集数据的保存和记录等。该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多个应变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同时进行采集和传输,也可应用于不同工况下应变传感器传输的实时数据,该系统具有显示信息多样、数据准确、操作简单便捷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数据采集系统 应变传感器 大型起重机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与应变信号的舰船轴系推力辨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相龙 吴昊 +3 位作者 薛林 塔娜 饶柱石 邹冬林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6,43,共6页
在线、实时、准确监测舰船螺旋桨推力对船-机-桨匹配设计、舰船快速性预报及推进轴系健康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轴系振动及环境干扰等测量噪声影响,螺旋桨推力产生的微弱应变信号易被测量噪声淹没,导致难以准确测量推力。当前,一... 在线、实时、准确监测舰船螺旋桨推力对船-机-桨匹配设计、舰船快速性预报及推进轴系健康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轴系振动及环境干扰等测量噪声影响,螺旋桨推力产生的微弱应变信号易被测量噪声淹没,导致难以准确测量推力。当前,一些常用的信号降噪方法,比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均是基于纯数据降噪,未考虑测量数据中潜藏的力学机制。不同于这类降噪方法,Kalman滤波可同时考虑测量数据噪声及数据中的力学机制,对目标实现最小方差无偏估计,因而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因此,本文利用Kalman滤波结合应变测量信号提出一种螺旋桨推力高精度、在线辨识方法。以恒定转速、变转速及低频波动转速3种工况为例,研究了不同信噪比下本文方法的推力辨识精度与鲁棒性。研究表明,在信噪比仅为20 d B时,推力辨识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85%,因此本文方法在低信噪比下仍有很高的辨识精度与鲁棒性。同时,本文提出方法属于时域辨识方法,在转速突变、螺旋桨缠绕渔网等突发工况时亦能实时跟踪推力变化,因此可用于螺旋桨推力及轴系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KaLMaN滤波 推力辨识 应变测量 在线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