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糙果苋KASP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李井干 伏建国 +6 位作者 郭静 虞赟 杨晓军 李洋 梁超 张浩 吴晶 《植物检疫》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检疫性杂草糙果苋(Amaranthus tuberculatus)与同属其他种的鉴别一直是个难点。本研究建立糙果苋的KASP(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糙果苋快速、准确的分子鉴定。提取11种23份苋属植物的DNA后,根据长芒苋(Amarant... 检疫性杂草糙果苋(Amaranthus tuberculatus)与同属其他种的鉴别一直是个难点。本研究建立糙果苋的KASP(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糙果苋快速、准确的分子鉴定。提取11种23份苋属植物的DNA后,根据长芒苋(Amaranthus palmeri)核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AP4F和AP4R,通过序列扩增和比对,发现糙果苋有特异性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5设计了用于鉴定糙果苋的KASP反应引物。结果表明,特异引物基于KASP技术扩增后,可以形成明显的基因分型,能将糙果苋与同属近缘种进行区分。该研究为进口粮谷中糙果苋的检测鉴定提供了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果苋 KASP 鉴定方法
下载PDF
中国侧棘斑蚜属(蚜科,角斑蚜亚科)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乔格侠 屈延华 +1 位作者 张广学 雷富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用GIS技术研究斑蚜科侧棘斑蚜属Tuberculatus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格局。种类以县级行政单元转换地理坐标与动物地理区划图叠加后产生蚜虫地理分布图。结果显示出这个属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南部、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东部 (中国南... 用GIS技术研究斑蚜科侧棘斑蚜属Tuberculatus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格局。种类以县级行政单元转换地理坐标与动物地理区划图叠加后产生蚜虫地理分布图。结果显示出这个属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南部、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东部 (中国南部和东部 )。根据地理分布图及有关统计分析 ,认为东北区南部 -华北区北部和华中区南部—东南部是这个属在中国的分布中心、分化中心和特有中心。同时 ,利用寄主植物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侧棘斑蚜属 蚜科 角斑蚜亚科 地理分布
下载PDF
多拉菌素注射剂杀灭猪血虱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绪正 张继瑜 +2 位作者 李金善 李剑勇 徐忠赞 《中国兽药杂志》 2004年第10期39-40,共2页
选购自然感染猪血虱的仔猪80头,根据猪血虱感染数量随机分为5组,分别肌肉注射多拉菌素400、300、200μg/kg体重,皮下注射伊维菌素300μg/kg体重,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5mL/头。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药物对猪血虱都有明显的驱杀作用,其中多拉... 选购自然感染猪血虱的仔猪80头,根据猪血虱感染数量随机分为5组,分别肌肉注射多拉菌素400、300、200μg/kg体重,皮下注射伊维菌素300μg/kg体重,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5mL/头。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药物对猪血虱都有明显的驱杀作用,其中多拉菌素高、中剂量组药物残效期达120d以上。临床推荐剂量为300μg/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拉菌素注射剂 猪血虱 试验 体外寄生虫 杀虫效果
下载PDF
ITS序列及其SNP位点在外来入侵杂草长芒苋、西部苋和糙果苋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晗 赵彩云 +2 位作者 刘勇波 陈鹏程 李俊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133,共6页
对于以种子形态为物种主要识别依据的口岸部门,外来入侵杂草长芒苋、西部苋和糙果苋一直是鉴定的难点。本文对34种苋属植物的ITS序列和26SrDNA进行分析,通过SNP变异位点及特异性引物,借助PCR-RFLP方法,对长芒苋、西部苋与糙果苋进行快... 对于以种子形态为物种主要识别依据的口岸部门,外来入侵杂草长芒苋、西部苋和糙果苋一直是鉴定的难点。本文对34种苋属植物的ITS序列和26SrDNA进行分析,通过SNP变异位点及特异性引物,借助PCR-RFLP方法,对长芒苋、西部苋与糙果苋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鉴定。ITS序列分析表明,长芒苋种内变异小,种间变异显著,可与其他苋属植物明显区分。西部苋与糙果苋之间ITS序列差异小,需依据SNP位点来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序列 异株苋亚属 长芒苋 西部苋 糙果苋 26SrDNA SNP PCR-RFLP
下载PDF
中国侧棘斑蚜属分亚属研究及五新纪录亚属(同翅目:蚜科:角斑蚜亚科) 被引量:3
5
作者 乔格侠 张广学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2-527,共6页
研究认为中国侧棘斑蚜属TuberculatusMordvilko ,1894蚜虫有 7个亚属 ,刺棘斑蚜亚属AcanthocallisMatsumura ,1917,东方棘斑蚜亚属OrientuberculoidesHilleRisLambers,1974 ,针棘斑蚜亚属AcanthotuberculatusQuednau ,1999,阿棘斑蚜亚属... 研究认为中国侧棘斑蚜属TuberculatusMordvilko ,1894蚜虫有 7个亚属 ,刺棘斑蚜亚属AcanthocallisMatsumura ,1917,东方棘斑蚜亚属OrientuberculoidesHilleRisLambers,1974 ,针棘斑蚜亚属AcanthotuberculatusQuednau ,1999,阿棘斑蚜亚属ArakawanaMatsumura ,1917,日本棘斑蚜亚属NippocallisMatsumura ,1917,中日棘斑蚜亚属NippotuberculatusQuednau ,1999和肖棘斑蚜亚属TuberculoidesvanderGoot,1915。给出分亚属检索表 ,并记述 5个中国新纪录亚属和一个新纪录种环肖棘斑蚜Tuberculatus(Tuberculoides)annulatus(Hartig ,184 1)。研究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翅目 蚜科 角斑蚜亚科 侧棘斑蚜属 亚属 新纪录 中国
下载PDF
螨虱灵杀灭水牛血虱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小明 刘毅 +2 位作者 马驿 伍小松 唐文杰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1年第4期13-15,共3页
本文应用杀螨、杀虱药剂“螨虱灵”对自然感染牛血虱的病水牛进行了离体杀虱和体表杀虱试验 ,结果“螨虱灵”按 1∶ 2 0 0 0和 1∶ 3 0 0 0水稀释 ,对离体牛虱处理 15分钟 ,杀灭率分别为 76 .0 %和 73.3% ;用 1∶ 3 0 0 0水稀释液作体... 本文应用杀螨、杀虱药剂“螨虱灵”对自然感染牛血虱的病水牛进行了离体杀虱和体表杀虱试验 ,结果“螨虱灵”按 1∶ 2 0 0 0和 1∶ 3 0 0 0水稀释 ,对离体牛虱处理 15分钟 ,杀灭率分别为 76 .0 %和 73.3% ;用 1∶ 3 0 0 0水稀释液作体表喷洒治疗 ,治愈率达 10 0 % ,表明该药对牛虱具有显著杀灭效果 ,且安全性大 ,故推荐临床使用剂量为 1∶ 2 0 0 0~ 1∶ 3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血虱 螨虱灵 杀螨灵 杀灭试验 血虱
下载PDF
热带优质速生用材树种——小瘤龙脑香的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清 韩蕾 +2 位作者 肖春芬 苏光荣 易国南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325-330,共6页
引种泰国的小瘤龙脑香经22年的栽培观测表明,该树种在引种地中国的西双版纳生长迅速,超过原产地部分地区;开花结果正常,用种子已繁殖出一批新植株;对其落叶量和林下土壤养分的测定表明,该树种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作用。本文还就小... 引种泰国的小瘤龙脑香经22年的栽培观测表明,该树种在引种地中国的西双版纳生长迅速,超过原产地部分地区;开花结果正常,用种子已繁殖出一批新植株;对其落叶量和林下土壤养分的测定表明,该树种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作用。本文还就小瘤龙脑香的造林的环境条件要求以及国外种植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该树种在我国热带地区大面积发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瘤龙脑香 龙脑香科 引种栽培
下载PDF
濒危植物瘤果三宝木的种群及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敏敏 杜凡 +3 位作者 孟凡荣 周丹 王欢 张高磊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4,共6页
2012年通过对狭域特有植物瘤果三宝木的分布、群落、个体生长及繁殖特征进行了调查,据此分析其濒危原因,并进行了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瘤果三宝木分布区域十分狭窄,集中分布在海拔470—500m的元江干热河谷普漂段1km范围内;花单性,... 2012年通过对狭域特有植物瘤果三宝木的分布、群落、个体生长及繁殖特征进行了调查,据此分析其濒危原因,并进行了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瘤果三宝木分布区域十分狭窄,集中分布在海拔470—500m的元江干热河谷普漂段1km范围内;花单性,雌雄同株,雌雄比为1:2,传粉昆虫主要是蚁类和蝇类;平均坐果率23.98%,平均结籽率16.68%;观察脱落后的种子发现,未完全发育种子数(41.95%)〉霉变种子数(32.76%)〉虫蛀种子数(16.09%)〉完好种子数(9.2%),瘤果三宝木产生有效种子的比例较低。其有性繁殖能力和无性繁殖能力都较弱,实生苗比例约3.8%,以根孽为主的无性繁殖率约0.96%,具有萌枝植株的比例达96.2%,种群多样性依靠萌枝来维持。扦插试验表明,瘤果三宝木可通过扦插扩繁。对其濒危原因分析表明,生境干旱、高温和干扰程度大是造成瘤果三宝木濒危的外因;种群分布区狭窄、生态幅度小、结实少、成苗率低、种群扩展受限是导致其濒危的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瘤果三宝木 种群特征 繁殖特性 致危因素
下载PDF
Influence of Adjuvants on the Control of Glyphosate-Resistant Canada Fleabane and Waterhemp in Corn with Tolpyralate 被引量:2
9
作者 Nicole M. Langdon Nader Soltani +3 位作者 Alan J. Raedar David C. Hooker Darren E. Robinson Peter H. Sikkem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0年第3期354-371,共18页
Tolpyralate is a new benzoylpyrazole herbicide for weed management in corn.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co-applied with atrazine along with the adjuvants methylated seed oil concentrate (MSO) plus an ammonium nitrogen fer... Tolpyralate is a new benzoylpyrazole herbicide for weed management in corn.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co-applied with atrazine along with the adjuvants methylated seed oil concentrate (MSO) plus an ammonium nitrogen fertilizer, such as urea ammonium nitrate (UAN). Two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glyphosate-resistant (GR) Canada fleabane and GR waterhemp to determine if an additional adjuvant is still required when tolpyralate plus atrazine are tankmixed with a commercial glyphosate formulation (Roundup WeatherMAX&reg;) in corn. Trials were conducted over a two-year period (2018-19) on farms in south western Ontario with confirmed GR populations. When co-applied with Roundup WeatherMAX&reg;, the addition of MSO to tolpyralate + atrazine increased control of GR waterhemp 9%;however, there was no increase in GR Canada fleabane control from the addition of additional adjuvants. At 8 WAA, all treatments provided > 91% and > 84% control of GR waterhemp and GR Canada fleabane,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addition of Roundup WeatherMAX&reg;to tolpyralate plus atrazine improves the control of GR waterhemp and GR Canada fleabane in co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Crop Injury Density Sensitivity WEED CONTROL Yield AMARANTHUS tuberculatus 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
下载PDF
曲霉及其有性型散囊菌的新分类群和新记录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曾美 齐祖同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1-87,共7页
在收集和分离我国曲霉工作中,发现一个国内新纪录和三个新分类群:1.埃及曲霉,国内新记录。2.合阳曲霉新种,与爪甲曲霉相近,但颜色和具刺不育菌丝有所不同。3.温特曲霉烟色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颜色为蓝灰色并具异常膨大的梗基。4... 在收集和分离我国曲霉工作中,发现一个国内新纪录和三个新分类群:1.埃及曲霉,国内新记录。2.合阳曲霉新种,与爪甲曲霉相近,但颜色和具刺不育菌丝有所不同。3.温特曲霉烟色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颜色为蓝灰色并具异常膨大的梗基。4.瘤突散囊菌新种,其子囊孢子的纹饰独特,凸面具粗疏瘤状突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瘤突散囊菌 新分类群 新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