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recent progresses on synthesis gas conversion
1
作者 DING Yunji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DICP),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Dalian 116023,Liaoning,China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05-705,共1页
Five catalytic processes and their catalysts will be introduced in my talk. Firstly,the demonstration test(3000 ton/a)results using a novel catalyst Co/SiO2 with egg-shell structure and the strategies for this catalys... Five catalytic processes and their catalysts will be introduced in my talk. Firstly,the demonstration test(3000 ton/a)results using a novel catalyst Co/SiO2 with egg-shell structure and the strategies for this catalyst preparation based on the issues from the mass transfer of produced wax from F-T synthesis will be discussed. Recent progresses on C2-oxygenate synthesis from syngas over a Rh/SiO2 catalyst and a 10 thousands ton/a demonstration test facility in China will be built in 2010 will be reported in the second section. A naphtha and diesel distillate which cut off the heavier end of S-F-A distribution direct synthesis with low methane selectivity from syngas over a Co/AC1 catalyst and a 10000 ton/a demonstration test with a bubble column slurry reactor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is speech. A high α-alcohols of C2-C18 direct synthesis with more than 50 wt% selectivity and low methane and methanol selectivities from syngas over a Co2C/AC2 catalyst,a 3000 ton/a demonstration test with a bubble column slurry reactor and the primary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s will be detailedly discussed in the forth section. In situ formation of homogeneous active sites on the surface of supported Rh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hydroformylation of olefins will be introduced in fifth 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recent progresses on synthesis gas conversion TEST ac
下载PDF
Conversion of n-Pentanol and n-Butanol over Cu/AC Catalyst
2
作者 Falah Iip Izul Triyono Triyono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0年第6期22-28,共7页
It is already well known that availability of petroleum oil, as a world energy source, is running low.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by experts to produce renewable energy, especially using vegetable oil as a raw material. ... It is already well known that availability of petroleum oil, as a world energy source, is running low.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by experts to produce renewable energy, especially using vegetable oil as a raw material.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resents preparation and activity test of Cu catalyst using coconut shell activated carbon (AC) as a support, for conversion of n-pentanol and n-butanol to their alkenes as the first step of conversion of ethanol to biogasoline. This conversion is interesting due to any agriculture product containing sugar or starch can be converted to ethanol. Activated carbon was used as a catalyst support because this material is inert; hence, it would not yield unexpected side product, and pollution of environment with the used catalyst can be prevented because the used catalytic metal can easily be recovered. Results of the work showed that coconut shell carbon contained some metals, which disturbed in preparation catalyst by cation exchange process. Washing the carbon with ammonium acetate or HCI solution could reduce the metals content more compared to using water, with optimum concentration for ammonium acetate solution was 1.25 M. Application of Cu/AC in converting n-pentanol and n-butanol, based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the products using GLC, GC-MS, and FTIR, when n-pentanol and nitrogen gas were flowed into a reactor filled with Cu/AC catalyst, it could be converted to n-pentene with 200 ℃ as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While when n-butanol and nitrogen gas were flowed into a reactor filled with more Cu/AC catalyst, the product was supposed to contain its aldehyde and butyl vinyl e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ST Cu/ac n-pentanol N-BUTANOL conversion.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电解电容单级双向AC/DC变换器
3
作者 王文龙 陈立辉 侯晨光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9-1004,共6页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电源额外热量产生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电解电容隔离式单级双向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能有效阻止低频功率纹波注入电池单元,减少了额外热量的产生;同时电解电容的消除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控制策略...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电源额外热量产生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电解电容隔离式单级双向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能有效阻止低频功率纹波注入电池单元,减少了额外热量的产生;同时电解电容的消除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控制策略方面,提出的一种四相控制器,不仅能使所有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ZVS),并在导通损耗进行了性能优化。最后,通过PSIM仿真软件和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 无电解电容 双向ac/DC变换器 ZVS
下载PDF
基于定量构效关系制备火麻仁蛋白ACE抑制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梦琪 刘畅 +4 位作者 刘博浩 阴雨奇 张瀚林 张英华 董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152,共10页
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经常服用降压的药物会产生副作用,因而安全、高效的食源性降压肽成为关注点。本研究建立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确定ACE抑制肽的结构与其活性间的关系。将模型结果... 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经常服用降压的药物会产生副作用,因而安全、高效的食源性降压肽成为关注点。本研究建立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确定ACE抑制肽的结构与其活性间的关系。将模型结果辅以计算机虚拟酶切精确掌握蛋白水解位点,筛选合适的蛋白酶水解火麻仁蛋白定向制备ACE抑制肽,并测定最终水解物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基于二肽建立的SVM-AAindex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性能(R~2为0.81,RMSE为0.53),且当二肽C端氨基酸为疏水性和芳香族氨基酸时具有较强的ACE抑制效果。蛋白质组分分析发现火麻仁蛋白含有34.60%的疏水性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是制备ACE抑制肽的良好来源。选择虚拟酶切产生较多短肽和生物活性肽的碱性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对火麻仁蛋白进行定向水解,获得的最终水解液的ACE抑制IC50值分别为1.89和2.30 mg/mL。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精准的制备火麻仁蛋白ACE抑制肽的方法,在降血压药物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蛋白 acE抑制肽 QSAR模型 定向制备
下载PDF
充电桩AC-DC转换效率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华 章超 叶佳旻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3年第6期25-26,30,共3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市场占有率逐步上升,市场上的充电桩需求也逐渐扩大。而充电桩总体数量的增长,使能源转换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试验,分析非车载充电桩AC-DC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具体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充电桩 ac-DC转换 能源
下载PDF
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的双极性SVM调制分析
6
作者 白文静 刘杰 +2 位作者 宁鑫淼 李明 李威臻 《电工材料》 CAS 2023年第6期49-52,56,共5页
首先介绍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工作原理及能量流动方向的影响因素,然后详细分析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的实现原理,最后设计了PI直接功率控制器用于调节充电电流。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和电网电流低谐波失真率,并通过仿真验... 首先介绍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工作原理及能量流动方向的影响因素,然后详细分析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的实现原理,最后设计了PI直接功率控制器用于调节充电电流。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和电网电流低谐波失真率,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 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 PI直接功率控制
下载PDF
Relationship measurement between ac-Stark shift of^40Ca^+clock transition and laser polarization direction
7
作者 宋红芳 陈邵龙 +5 位作者 曾孟彦 黄垚 邵虎 唐永波 管桦 高克林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582-585,共4页
Ac-Stark shift of atom levels is caused by an ac-electromagnetic field. As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laser light does induce ac-Stark shift. It is proved experimentally that if the light is linearly polarized, the dyna... Ac-Stark shift of atom levels is caused by an ac-electromagnetic field. As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laser light does induce ac-Stark shift. It is proved experimentally that if the light is linearly polarized, the dynamic polarizability changes with polarization direction. 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f the linearly-polarized laser is tuned by 720°, and the ac-Stark shifts of the 4S1/2,m=±1/2→3D5/2,m=±1/2 clock transitions in ^40Ca^+ are measured in steps of 10°. The frequency shifts change with laser polarization in a periodical manner and have values opposite to each o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ck transition ac-Stark shift laser polarization direction
下载PDF
Coupled IEEE 802.11ac and TCP Goodput Improvement Using Aggregation and Reverse Direction
8
作者 Oran Sharon Yaron Alper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2016年第7期107-136,共30页
This paper suggests a new model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traffic over IEEE 802.11 using the new features of IEEE 802.11ac. The paper examines the first step in this direction and as ... This paper suggests a new model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traffic over IEEE 802.11 using the new features of IEEE 802.11ac. The paper examines the first step in this direction and as such we first consider a single TCP connection, which is typical in a home environment. We show that when the IEEE 802.11ac MAC is aware of QoS TCP traffic, using Reverse Direction improves the TCP Goodput in tens of percentage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contention based channel access. In an error-free channel this improvement is 20% while in an error-prone channel the improvement reaches 60% also using blind retransmission of frames. In our operation modes we also assume the use in Two-Level aggregation scheme, the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ARQ) protocol of the IEEE 802.11ac MAC layer, the data rates and the four Access Categories defined in this stand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2.11ac TCP AGGREGATION Reverse direction GOODPUT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的新控制策略 被引量:52
9
作者 唐磊 曾成碧 +2 位作者 苗虹 徐伟 杨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3-18,共6页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AC/DC双向变流器,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率的协调分配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直流微电网部分作为一个电压功率可控的单元接入交流母线,提出了一种新的AC/DC双向变流器控制策略,用于平衡交直流微电网间的功率流动并提...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AC/DC双向变流器,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率的协调分配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直流微电网部分作为一个电压功率可控的单元接入交流母线,提出了一种新的AC/DC双向变流器控制策略,用于平衡交直流微电网间的功率流动并提高系统联网和孤岛运行的稳定性及可控性。在联网模式时,新方法基于dq坐标系,通过直流侧电压外环给定内环直轴电流参考值,进而控制功率流动和联网运行。孤岛模式时,新方法以交直流母线的电压差值作为外环,控制功率在交直流母线间的流动,使其互为支撑,提高系统稳定性。与传统的并网控制不同,新方法在电压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有功功率控制项,很好地解决了并网时功率流动的问题。通过对双向变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分析研究,给出新方法的状态方程及控制框图。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ac DC双向变流器 联网运行 孤岛运行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切换模型的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6
10
作者 田崇翼 李珂 +2 位作者 张承慧 庄飞飞 叶保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70-76,共7页
双向AC-DC变换器作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率的协调分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切换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双向AC-DC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双向AC-DC切换动态模型,选取系统的储能函数作为共同Lyapuno... 双向AC-DC变换器作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率的协调分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切换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双向AC-DC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双向AC-DC切换动态模型,选取系统的储能函数作为共同Lyapunov函数。基于此,设计了系统最优切换律并分析了该切换律条件下系统在切换平衡点处的稳定性。为了便于控制器数字化实现,建立了切换系统单步预测模型并对切换策略离散化。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采用的建模方法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ac-DC变换器 切换模型 电流控制 交直流混合微网 单步预测
下载PDF
直接式AC-AC型智能软开关拓扑与控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蔡国伟 张瀚文 +5 位作者 刘闯 朱炳达 王艺博 郭东波 李根 葛维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91-2101,共11页
为实现配电网的柔性互联,提出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直接式AC-AC型智能软开关(direct AC-AC soft open point,AC-SOP)拓扑结构,可在四象限内独立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及相位,且无直流环节,拓扑灵活性较高。建立AC-SOP互联馈线环网的数学... 为实现配电网的柔性互联,提出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直接式AC-AC型智能软开关(direct AC-AC soft open point,AC-SOP)拓扑结构,可在四象限内独立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及相位,且无直流环节,拓扑灵活性较高。建立AC-SOP互联馈线环网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所提出的AC-SOP的等效占空比算法,给出AC-SOP在潮流控制模式和恢复供电模式下的闭环解耦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AC-SOP在控制互联馈线环网潮流和恢复供电方面的有效性;通过搭建单相1kW子模块,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可实现电压幅值与相位的独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柔性互联 智能软开关 拓扑结构 直接式ac/ac变换器
下载PDF
单相直接AC-AC变换器的实现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万衡 喻嬿 黄道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18,428,共6页
针对传统 AC-DC-AC变换存在的缺陷 ,采用高频调制直接 AC-AC变换技术 ,实现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单相 AC-AC直接变换器 ,对其特点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直接ac-ac变换器 单相电力变换 直接交-交变换器 矩阵变换器 拓扑结构 调制函数
下载PDF
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单相AC-DC变流器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9
13
作者 马庆安 李群湛 +2 位作者 邱大强 徐英雷 张丽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1-256,共6页
将单相系统延迟90°得到αβ坐标系二相系统,并由此建立了单相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基于直接功率控制设计了单相变流器控制系统。提出电压外环使用二自由度PI控制器以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并降低系统启动过程中的超调量,对可能影响系... 将单相系统延迟90°得到αβ坐标系二相系统,并由此建立了单相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基于直接功率控制设计了单相变流器控制系统。提出电压外环使用二自由度PI控制器以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并降低系统启动过程中的超调量,对可能影响系统性能的采样电压进行了修正。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ac-DC变流器 αβ坐标系 直接功率控制 二自由度PI控制
下载PDF
高频交流环节AC/AC变频变换系统基准正弦电路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道炼 尹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共4页
首次提出并深入分析研究了一类全数字化技术、与电网电压n倍频或n分频信号同步的基准正弦电路,并给出了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与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该基准正弦电路具有输出正弦电压与电网电压n倍频或n分频信号同步、THD... 首次提出并深入分析研究了一类全数字化技术、与电网电压n倍频或n分频信号同步的基准正弦电路,并给出了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与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该基准正弦电路具有输出正弦电压与电网电压n倍频或n分频信号同步、THD小、幅值可调且不受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简单实用、价格低廉等优点,在高频交流环节AC/AC变频变换系统和UPS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交流环节 基准正弦电路 ac/ac变频变换系统 变换器 电网 电力系统
下载PDF
Buck-Boost式三电平单级AC/AC变换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君东 李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3,共7页
提出了Buck-Boost式三电平单级AC/AC变换器电路拓扑,该变换器适用于高压场合,具有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低、单级功率变换、变换效率高、三电平波形、实现升降压输出、输出电压THD较小、负载能力强等优点。该变换器的开关管电压应力是两电平... 提出了Buck-Boost式三电平单级AC/AC变换器电路拓扑,该变换器适用于高压场合,具有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低、单级功率变换、变换效率高、三电平波形、实现升降压输出、输出电压THD较小、负载能力强等优点。该变换器的开关管电压应力是两电平的1/2,大大降低了在高压场合对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要求。同时,研究了适用于该变换器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快速响应输入及输出电压的变化;并根据输出电压、电流的极性,分析了该变换器负载时的四种工作模式;以及该三电平变换器在CCM和DCM模式下的输入输出特性和外特性。实验结果充分证实了该变换器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 ac/ac变换器 电压瞬时值控制 单级功率变换
下载PDF
基于直接AC/AC变换的动态电压恢复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金楠 康冬祎 崔光照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77,共7页
应用电压源逆变方案的传统动态电压恢复器,需要使用大容量电解电容进行储能,体积与重量大,成本高。为了避免使用直流储能环节,提出一种基于直接AC/AC变换的动态电压恢复器,其变压器一次侧通过固态继电器投切组与AC/AC变换器输出端相连,... 应用电压源逆变方案的传统动态电压恢复器,需要使用大容量电解电容进行储能,体积与重量大,成本高。为了避免使用直流储能环节,提出一种基于直接AC/AC变换的动态电压恢复器,其变压器一次侧通过固态继电器投切组与AC/AC变换器输出端相连,其二次侧与负载串联。当电网电压发生波动时,由AC/AC变换器产生补偿电压,通过切换固态继电器组改变隔离变压器输出极性,保持负载电压稳定。该方案不需使用大容量电解电容等储能元件,易于维护,换流过程简单,动态响应速度快,能够有效补偿电网电压波动。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瞬时电压的复合控制策略,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ac/ac变换 动态电压恢复 换流策略 复合控制
下载PDF
基于脉冲阻塞原理的三相AC/AC系统等脉宽斩波控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诗程 陈玲 曹小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5,70,共5页
针对传统的三相AC/AC变频电路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路拓扑,仅用6个功率器件即可实现三相AC/AC变频功能。提出基于脉冲阻塞原理的等脉宽斩波控制策略,取代传统的移相控制策略施加于该电路拓扑,实现了三相输出电压幅值、频率分别可调或... 针对传统的三相AC/AC变频电路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路拓扑,仅用6个功率器件即可实现三相AC/AC变频功能。提出基于脉冲阻塞原理的等脉宽斩波控制策略,取代传统的移相控制策略施加于该电路拓扑,实现了三相输出电压幅值、频率分别可调或同时可调。对等脉宽斩波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根据期望输出电压的不同频率和幅值,利用面积等效原则,推导出相应占空比的数学表达式。在PSPICE环境下根据脉冲阻塞原理,对三相AC/AC系统进行等脉宽斩波控制仿真,并设计了三相AC/AC系统主电路和基于FPGA的控制电路,完成了相关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一致,与文中的理论分析结果也完全一致,验证了该AC/AC变频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阻塞 ac/ac变换 面积等效 等脉宽 斩波控制
下载PDF
基于双向DC/AC变换器的混合储能系统动态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振浩 刘宇男 +2 位作者 张明江 陈继开 张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共7页
针对风电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功率波动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向DC/AC变换器的混合储能系统的动态控制策略。对含有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组的混合储能系统,通过双闭环控制器对变换器内部的电压电流进行控制,把波动变化较快的电流分量分配... 针对风电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功率波动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向DC/AC变换器的混合储能系统的动态控制策略。对含有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组的混合储能系统,通过双闭环控制器对变换器内部的电压电流进行控制,把波动变化较快的电流分量分配给超级电容器,由蓄电池来响应波动变化较慢的电流分量。同时,控制系统将超级电容器的电压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对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进行控制,使其SOC值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并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ac变换器 混合储能系统 动态控制策略 超级电容 蓄电池 扩展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综合FACTS和HVDC协调优化的大规模风电脱网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常海军 侯玉强 +5 位作者 柯贤波 李威 牛拴保 吕亚洲 魏平 张慧玲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78-84,共7页
随着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目前灵活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为近年来我国风电大规模脱网问题提供了新的控制技术和有效手段。分析了系统交直流故障后的风电脱网场景,表明... 随着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目前灵活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为近年来我国风电大规模脱网问题提供了新的控制技术和有效手段。分析了系统交直流故障后的风电脱网场景,表明抑制故障后系统电压大幅波动是减少风电大规模脱网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事故前FACTS优化配置和事故后采取HVDC紧急功率支援协调抑制风电大规模脱网的必要性。并基于对风电场汇集母线电压波动的改善灵敏度,以保证系统安全性为前提,通过协调优化事故前FACTS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布点、容量配置和事故后直流紧急功率支援,提出一种风电脱网控制代价最小的FACTS和HVDC的协调优化方法,实现风电脱网的抑制和电网的经济运行。最后,以实际规划电网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S HVDC 风机脱网 控制代价 协调优化
下载PDF
基于相对增益矩阵和Prony技术的南方电网FACTS和HVDC之间交互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海琛 董萍 +2 位作者 刘明波 徐良德 王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9-174,共6页
高压直流输电(HVDC)及灵活交流输电(FACTS)装置因其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电网中,但是其实际应用时间较短,加之其控制器的复杂性,使得对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中FACTS装置之间及FACTS装置与HVDC间的交互作用的研究不够成熟和完善。文... 高压直流输电(HVDC)及灵活交流输电(FACTS)装置因其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电网中,但是其实际应用时间较短,加之其控制器的复杂性,使得对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中FACTS装置之间及FACTS装置与HVDC间的交互作用的研究不够成熟和完善。文中以定量分析南方电网中FACTS装置之间以及FACTS装置与HVDC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大小为目标,建立了含FACTS装置和HVDC系统的多机电力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引入不同FACTS装置及直流系统时,控制变量、输出变量的选择及对代数方程的处理。接着对南方电网进行等值,利用该线性化模型推导出等值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RGA方法找出FACTS装置之间以及FACTS装置与HVDC系统间的交互作用的大小。最后通过大扰动下的Prony分析验证了RGA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交流输电 高压直流输电 相对增益矩阵 PRONY分析 交互影响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