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病毒ECHO_(13)中国分离株的基因特征 被引量:27
1
作者 毛乃颖 许文波 +4 位作者 杨秀惠 刘中华 严延生 潘伟毅 张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8-314,共7页
为研究ECHO13病毒中国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及其与世界其它分离株之间的基因关系,对1998年、2000年从中国福建省分离到2株ECHO13病毒进行基因序列对比分析。2株病毒分别命名为Fujian98-1和Fujian00-1,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VP... 为研究ECHO13病毒中国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及其与世界其它分离株之间的基因关系,对1998年、2000年从中国福建省分离到2株ECHO13病毒进行基因序列对比分析。2株病毒分别命名为Fujian98-1和Fujian00-1,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VP1蛋白编码基因全长861个核苷酸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将2株E CHO13病毒的VP1序列与所有已发表的ECHO13病毒VP1基因全长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福建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79 6%,氨基酸同源性为93 4%;与遗传距离最近的法国CF1089-91(AJ537604)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和88%,与代表株DelCarmen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5 8%和77 9%。通过VP1基因分析,福建2株病毒均属于ECHO13病毒,与血清中和试验鉴定结果一致。下载所有已发表的ECHO13病毒VP1序列并构建进化树,发现福建2株病毒分属不同的分枝,提示这2株病毒来自不同的病毒传播链。进一步分析发现,整个E CHO13病毒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基因型:A、B和C基因型。福建Fujian98-1和Fujian00-1分别被划分在基因型B和C中,各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差异均大于20%。为验证该分型方法,将26株来自不同国家和时间的ECHO13病毒和2株福建分离ECHO13病毒部分VP1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建立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有ECHO13病毒被分在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核苷酸 基因型 VP1基因 C基因 中国分离株 对比分析 同源性 遗传距离 划分
下载PDF
豆蔻酰佛波醇乙酯对人心房肌细胞肿胀激活的氯离子电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业涛 杜心灵 罗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20,共4页
目的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对人心房肌细胞肿胀激活的氯离子电流(ICl.swell)的作用。方法术中取患者右心房组织,酶解分离出心房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氯离子电流。低渗台氏液灌流... 目的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对人心房肌细胞肿胀激活的氯离子电流(ICl.swell)的作用。方法术中取患者右心房组织,酶解分离出心房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氯离子电流。低渗台氏液灌流激活胞肿胀激活的氯离子电流后再加入PMA,观察电流变化。结果胞肿胀激活的氯离子电流达到稳定状态后再用含有1μmol/L PMA的低渗台氏液灌流,从-110 m V到+60 m V,除了在-10 m V,电流密度均增加(P<0.05,n=7)。该效应在洗脱后或者加入氯离子电流阻断剂二异氰酸二磺酸后减弱。结论该研究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到蛋白激酶C激动剂PMA可以增强人心房肌细胞ICl.swell。但对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胀激活的氯离子电流 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 蛋白激酶C 人类 心房肌细胞
下载PDF
孕妇血清PP13、甲状腺指标及β-hCG水平与重度PE发生的关系
3
作者 任国丽 邓春霞 +3 位作者 张凡 高立亚 孙鸿博 赵桂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1期1838-1841,共4页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胎盘蛋白13(PP13)、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等甲状腺相关指标及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与重度子痫前期(PE)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垂杨柳医院2019年1月至2020...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胎盘蛋白13(PP13)、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等甲状腺相关指标及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与重度子痫前期(PE)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垂杨柳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PE孕妇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PP13、FT3、FT4、TSH及β-hCG指标表达水平差异及血压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分析上述指标对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孕妇PP13、TSH及β-hCG均高于对照组,FT3、FT4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孕妇PP13、TSH及β-hCG均高于轻度PE患者,FT3、FT4等低于轻度PE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孕妇血清PP13、TSH、β-hCG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P13、TSH、β-hCG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9、0.869、0.857,敏感性分别为62.50%、100.00%、81.25%,特异性为100.00%、62.90%、78.57%。结论重度PE孕妇血清PP13、TSH及β-hCG表达水平随疾病加重而升高,其中PP13对重度PE发病预测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血清胎盘蛋白13 甲状腺相关指标 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重度子痫前期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改善AD样病变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被引量:2
4
作者 董世桃 方宁 +2 位作者 胡龙淼 陈代雄 赵春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39-2046,共8页
目的:观察人羊膜上皮细胞(h AE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样病变大鼠模型的治疗效应。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h AECs,流式细胞术分析表型。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培养基组和h AECs移植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脑室注... 目的:观察人羊膜上皮细胞(h AE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样病变大鼠模型的治疗效应。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h AECs,流式细胞术分析表型。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培养基组和h AECs移植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脑室注入脂多糖(LPS)复制AD样病变大鼠模型。AD样病变大鼠海马区移植5×105个h AECs。细胞移植后2周,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行为学变化,HE和硫磺素S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β-淀粉样蛋白42(Aβ42)、Tau蛋白和乙酰胆碱(ACh)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流式微球阵列捕获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区人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及其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 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和培养基组比较,h AECs移植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跨域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海马神经元病损减轻,Aβ沉积减轻(P<0.05),磷酸化Tau蛋白水平下降(P<0.05),ACh增加(P<0.05);外周血Th1和Th17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而Th2和Treg细胞升高(P<0.05);IL-2和IFN-γ水平下调(P<0.05),而IL-4上调(P<0.05);移植区可见h AECs,并表达Neu N。结论:h AECs可明显改善AD样病变模型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病理损伤,其免疫调节效应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人羊膜上皮细胞 Β-淀粉样蛋白 学习记忆障碍
下载PDF
狼毒大戟中二萜类化合物DP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立威 陈哲 +4 位作者 王文豹 张金玲 张洪涛 葛鹏玲 刘吉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5-831,共7页
目的探究狼毒大戟中二萜类化合物12-去氧佛波醇-13-棕榈酸酯(DP)能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白血病的作用,为将其开发成抗白血病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LY294002(PI3K特异性抑制剂)为工具药,采用MTT... 目的探究狼毒大戟中二萜类化合物12-去氧佛波醇-13-棕榈酸酯(DP)能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白血病的作用,为将其开发成抗白血病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LY294002(PI3K特异性抑制剂)为工具药,采用MTT、AnnexinⅤ-FITC/PI、AO-EB染色法观察并测定DP作用24 h后对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凋亡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DP作用24 h后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及细胞中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P作用24 h后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叉头框O3a(FoxO3a)、B细胞淋巴瘤2细胞死亡的相互作用介质(Bim)的mRNA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FoxO3a(p-FoxO3a)、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染色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FoxO3a蛋白核转位情况。结果10μmol/L DP和10μmol/L DP+LY294002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P<0.01);5、10、20μmol/L DP作用后的细胞均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细胞培养液中LDH释放量和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趋势;10μmol/L DP和10μmol/L DP+LY294002作用后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和Bim 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FoxO3a mRNA转录水平和p-FoxO3a、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10μmol/L DP+LY294002组细胞可见FoxO3a蛋白的核转位变化,且该变化较LY294002组明显。结论DP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人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大戟 12-去氧佛波醇-13-棕榈酸酯 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蛋白激酶C亚型在HL-60细胞诱导分化中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忠 陈惠黎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佛波酯(PMA)处理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3天,用形态学,NBT还原实验,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测定,证明细胞分别向粒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分化。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了蛋白激酶C(PKC)α,βⅠ和βⅡ亚型在分化后的变... 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佛波酯(PMA)处理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3天,用形态学,NBT还原实验,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测定,证明细胞分别向粒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分化。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了蛋白激酶C(PKC)α,βⅠ和βⅡ亚型在分化后的变化。结果显示,ATRA可引起HL-60细胞PKCα,βⅠ和βⅡ的含量升高,分别为对照的5.0,2.8和4.2倍,并存在从胞膜向胞质转位。PMA则使PKCα和βⅡ的表达水平下降,而PKCβⅠ增高,且三种亚型均在核内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果提示HL-60细胞向粒细胞的分化可能需要PKCα和PKCβ评的持续激活,而PKC的核内转位可能是HL-60细胞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白血病 细胞株 分化 蛋白激酶C
下载PDF
HLA新等位基因B* 13:92的确认及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裴永峰 黄惠妮 +1 位作者 李恒聪 吴国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58-1562,共5页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新等位基因B*13:92的确认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基于测序的分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ing based typing,PCR-SBT)进行HLA常规实验分型,HLA-B位点分型结...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新等位基因B*13:92的确认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基于测序的分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ing based typing,PCR-SBT)进行HLA常规实验分型,HLA-B位点分型结果与等位基因B*13:01:01,B*58:01:01在189位有1个碱基不匹配,不能指定为任何HLA-B位点等位基因,用针对B*13、B*58的组特异性测序引物(GSSP),确认与同源性最高的HLA等位基因序列的差异,使用SWISS-MODEL方法建立该新基因的空间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证实,该等位基因与其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是B*13:01:01,两者的差异是在第2外显子189位的C〉A,密码子39由GAC变为GAA,编码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转变为谷氨酸(E)。空间结构分析表明替代氨基酸位于抗原肽结合区α螺旋上。结论:该等位基因是在中国广西壮族人群发现的一个新HLA-B位点等位基因,世界卫生组织(WHO)HLA命名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HLA-B*1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新等位基因B*13 蛋白质三级结构
下载PDF
影响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次缓解期内复发的相关指标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鲁旭娟 李笑峰 +1 位作者 陈满强 谢晓园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74-379,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和抗ADAMTS13抗体表达水平,与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于首次缓解期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6月于陕西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医院诊治...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和抗ADAMTS13抗体表达水平,与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于首次缓解期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6月于陕西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医院诊治的37例获得性TT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在首次缓解随访期内是否复发,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22)。分别采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ELISA、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ADAMTS13活性,ADAMTS13抗原水平,抗ADAMTS13抗体,ADAMTS13抑制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和超大分子量vWF(ULVWF)多聚体等指标,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获得性TTP患者于首次缓解期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病例收集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中位ADAMTS13活性为11%(7%~124%),低于对照组的53%(7%~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18,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DAMTS13活性显著降低率分别为53.3%(8/15)和22.7%(5/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②37例获得性TTP患者的血浆ADAMTS13活性和ADAMTS13抗原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s=0.810,P=0.001)。研究组患者的中位ADAMTS13抗原水平为33%(3%~99%),低于对照组的59%(3%~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121,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ADAMTS13抗原水平显著降低率分别为13.3%(2/15)和9.1%(2/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③研究组患者的抗ADAMTS13抗体检出率为66.7%(10/15),高于对照组的36.4%(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④研究组患者中抗ADAMTS13抑制物检出率为46.7%(7/1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2%(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⑤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ULVwF多聚体检出率分别为20.0%(3/15)和13.6%(3/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获得性TTP患者于首次缓解期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DAMTS13活性显著降低(OR=2.95,95%CI:1.13~6.96,P〈0.05),检出抗ADAMTS13抗体(OR=3.31,95%CI:1.08~8.19,P〈0.05),检出抗ADAMTS13抑制物(OR=3.24,95%CI:1.24~9.03,P〈0.05)。结论获得性TTP患者在首次缓解期内,ADAMTS13活性水平显著降低,存在抗ADAMTS13抗体及抗ADAMTS13抑制物,会显著增加疾病复发风险,可以考虑将其作为预测获得性TTP患者于首次缓解期内复发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adamts13蛋白 人类 von WILLEBRAND因子 复发
原文传递
孕妇血清PAPP-A、PP-13、β-HCG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危丽华 张新 +4 位作者 封伟 郝丽娜 许肖佩 马月蓉 康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7期833-836,共4页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胎盘蛋白13(PP-13)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早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5月期间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孕11-...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胎盘蛋白13(PP-13)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早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5月期间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孕11-13+6w行早孕唐氏筛查,并于医院分娩的孕妇纳入研究范围,选择其中符合本次试验标准的GDM孕妇120例(GDM组)和PE孕妇120例(PE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无合并症的正常孕期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于孕11-13+6w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P-13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APP-A、β-HCG水平;所得数据经校正混杂因素后转化为中位数倍数(MoM)。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APP-A、PP-13、β-HCG水平分别对GDM、PE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间血清PAPP-A MOM、PP-13 MOM、β-HCG MOM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GDM组、PE组PAPP-A MOM、PP-13 MOM均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β-HCG MOM低于对照组,PE组β-HCG MOM高于对照组(P<0.05)。GMD组PAPP-A MOM、PP-13 MOM高于对照组,β-HCG MOM低于对照组(P<0.05);PAPP-A MOM、PP-13 MOM、β-HCG MOM预测GD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95%CI 0.750-0.865)、0.601(95%CI 0.530-0.673)、0.589(95%CI 0.517-0.661),PAPP-A MOM在GDM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PP-13 MOM、β-HCG MOM;PAPP-A MOM、PP-13 MOM、β-HCG MOM预测P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95%CI 0.804-0.907)、0.825(95%CI 0.772-0.877)、0.838(95%CI 0.7810.895),PAPP-A MOM、PP-13 MOM、β-HCG MOM在GDM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结论孕妇血清PAPP-A、PP-13、β-HCG水平在GDM、PE中异常表达;其中在PE诊断中,PAPP-A、PP-13、β-HCG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GDM诊断中,仅PAPP-A具有诊断价值,PP-13、β-HCG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胎盘蛋白13 妊娠期糖尿病 子痫前期
原文传递
双胎妊娠孕11~13+6w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及miR-200C水平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韶华 李文香 +1 位作者 王靖 卢广艺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11~13^+6w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及miR-200C水平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接收的孕11~13^+6w双胎妊娠孕妇120例。收集孕妇空腹血清,检测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妊娠期相关蛋白-A(PAPP-A)、人绒毛...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11~13^+6w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及miR-200C水平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接收的孕11~13^+6w双胎妊娠孕妇120例。收集孕妇空腹血清,检测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妊娠期相关蛋白-A(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检测血清微小RNA(miR)-200C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纳入不良组,其余纳入良正常组,根据胎儿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单胎不良组、双胎不良组及正常组。对比母体及胎儿各组血清PAPP-A、β-hCG、miR-200C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母体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55例出现孕妇不良分娩结局,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单胎不良分娩结局15例、双胎不良分娩结局8例,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低于单胎不良组(P<0.05),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高于单胎不良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APP-A<2988.50mU/L、β-hCG>62.35ng/mL、miR-200C相对表达量>0.25均是导致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11~13^+6w孕妇血清PAPP-A降低、β-hCG及miR-200C表达升高是母体、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与双胎妊娠分娩结局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11~13^+6w 妊娠期相关蛋白-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微小RNA-200C 双胎妊娠 分娩结局
原文传递
双胎妊娠孕11~13^(+6)w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及miR-200C水平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娜 方海艳 +1 位作者 李洁 许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11~13^(+6)w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及miR-200C水平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接收的孕11~13^(+6)w双胎妊娠孕妇120例。收集孕妇空腹血清,检测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妊娠期相关蛋白-A(PAPP-A)、...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11~13^(+6)w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及miR-200C水平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接收的孕11~13^(+6)w双胎妊娠孕妇120例。收集孕妇空腹血清,检测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妊娠期相关蛋白-A(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检测血清微小RNA(miR)-200C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纳入不良组,其余纳入良正常组,根据胎儿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单胎不良组、双胎不良组及正常组。对比母体及胎儿各组血清PAPP-A、β-hCG、miR-200C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母体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55例出现孕妇不良分娩结局,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单胎不良分娩结局15例、双胎不良分娩结局8例,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低于单胎不良组(P<0.05),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高于单胎不良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APP-A<2988.50mU/L、β-hCG>62.35ng/mL、miR-200C相对表达量>0.25均是导致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11~13^(+6)w孕妇血清PAPP-A降低、β-hCG及miR-200C表达升高是母体、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与双胎妊娠分娩结局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11~13^+6w 妊娠期相关蛋白-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微小RNA-200C 双胎妊娠 分娩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