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DH7A1和EDNRB2基因分型及其与乌骨鸡皮肤乌色度关联分析
1
作者 屠云洁 栾德琴 +8 位作者 章明 巨晓军 刘一帆 单艳菊 姬改革 邹剑敏 束婧婷 赵伟东 郑国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23-2932,共10页
【目的】为进一步验证醛脱氢酶7家族成员A1(ALDH7A1)和内皮素受体B2(EDNRB2)在乌骨鸡黑色素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对ALDH7A1和EDNRB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多态位点与皮肤乌色度的关联性,找出对皮肤乌色度有显... 【目的】为进一步验证醛脱氢酶7家族成员A1(ALDH7A1)和内皮素受体B2(EDNRB2)在乌骨鸡黑色素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对ALDH7A1和EDNRB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多态位点与皮肤乌色度的关联性,找出对皮肤乌色度有显著效应的SNP标记,为培育乌色度高的屠宰型乌骨鸡肉鸡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飞行时间质谱对丝羽乌骨鸡192个个体的ALDH7A1和EDNRB2基因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ploView 4.1软件分析这些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LD)程度,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与皮肤亮度(L^(*))值的相关性。【结果】ALDH7A1基因的2个SNPs位点(rs317018616 C>A和rs15992676 T>C,分别为SNP1和SNP2)和EDNRB2基因2个SNPs位点(rs739725493 G>A和rs316614064 C>T,分别为SNP3和SNP4)质谱检出率为100%,ALDH7A1基因2个SNPs位点只有2种纯合子基因型,EDNRB2基因2个SNPs位点都有3种基因型。卡方检验表明,ALDH7A1基因2个SNPs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EDNRB2基因2个SNPs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SNP1位点遗传多样性较低(PIC<0.25),其他3个SNPs位点为中度多态(0.25<PIC<0.05);SNP2位点TT基因型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显著低于CC基因型(P<0.05),SNP4位点CC和CT基因型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显著低于TT基因型(P<0.05),SNP1和SNP3位点不同基因型间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无显著差异(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ALDH7A1基因SNP1和SNP2位点处于强连锁不平衡状态,SNP1-SNP2连锁后产生3种单倍型,其中AATT和CCTT单倍型乌骨鸡大腿部皮肤L^(*)值显著低于CCCC(P<0.05),但3种单倍型个体间背部皮肤和胸部皮肤L^(*)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LDH7A1和EDNRB2基因与丝羽乌骨鸡大腿部皮肤乌色度密切相关,ALDH7A1基因的AATT、CCTT单倍型和EDNRB2基因的TT基因型可作为研究丝羽乌骨鸡大腿部皮肤乌色度的候选分子标记,本研究为下一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培育乌色度高的丝羽乌骨鸡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 aldh7a1基因 EDNRB2基因 乌色度 SNP
下载PDF
吡哆醇依赖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与基因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英英 王雪莹 +4 位作者 刘宇 李丹 杨琳 黄绍平 杨长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7-602,共6页
目的分析4例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yridoxine-dependent epilepsy,PDE)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为早期识别PDE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神经组住院部治疗的4例PDE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4例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yridoxine-dependent epilepsy,PDE)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为早期识别PDE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神经组住院部治疗的4例PDE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血液生化、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结果,抽取患儿及患儿父母的外周静脉血,从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设计引物,使用PCR技术扩增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致病基因乙醛脱氢酶7家庭成员A1(aldehyde dehydrogenase 7 family member A1,ALDH7A1)的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进一步测序明确是否有基因突变。结果①临床特点。发病时间:生后8 d至生后6个月。发作类型:1例以肌阵挛起病,后转为痉挛发作,1例为全面性发作,2例为部分性发作起病,后转为全面性发作;其中3例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1例感染后发作明显加重。头颅MRI:3例未见异常,1例显示非特异性异常。脑电图特点:1例不典型高峰失律,3例为背景活动慢,发作间期放电以后头部为主。治疗特点:4例均为小剂量维生素B6口服即可控制发作,其中1例在很小剂量时发作就得到控制。②基因分析结果。4例患儿中均有ALDH7A1基因突变,其中3例是已知基因突变,1例为新发突变。结论PDE起病早,常于新生儿或婴儿期起病,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感染时发作程度明显加重,发作类型、脑电图及头颅MRI均无特异性;对ALDH7A1基因分析有助于早期确诊;小剂量维生素B6口服即可控制发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但由于病例数较少,需大样本病例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DE) 临床特点 aldh7a1基因
下载PDF
ALDH7A1基因突变相关吡哆醇依赖性癫痫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文静 凌秀昕 +3 位作者 方红军 宁泽淑 陈玫 吴丽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411,共8页
目的分析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DE)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征,明确其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3例PDE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临床症状分... 目的分析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DE)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征,明确其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3例PDE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临床症状分析、筛选致病性变异,并对核心家系成员采用Sanger测序分析突变来源。结果3例患儿中,例1、2为姐弟,均在出生后24 h内出现抽搐,基因检测发现两姐弟ALDH7A1基因存在c.796C>T(p.R266*)和c.1553G>C(p.R518T)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父亲与母亲,均为已报道的致病突变;例3为女性,1岁时出现抽搐,基因检测发现其ALDH7A1基因存在c.1094-109T>A和c.7C>T(p.R3C)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父亲与母亲。经检索HGMDPro、PubMed、千人基因组及dbSNP数据库,c.1094-109T>A和c.7C>T(p.R3C)2个突变均为未报道过的新发突变。经不同生物学信息分析软件进行突变位点致病性预测,结果均提示2个突变有害。3例患儿均在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后无癫痫发作。结论出现不明原因的抽搐,尤其是新生儿阶段发生的抽搐,需警惕ALDH7A1基因突变造成的PDE,吡哆醇精准治疗效果好。c.1094-109T>A和c.7C>T(p.R3C)这2个新发突变的发现丰富了ALDH7A1基因致PDE的突变谱。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对癫痫的诊断有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维生素B6缺乏 儿童 突变 病例报告 aldh7a1基因 吡哆醇依赖性
原文传递
幼儿间断抽搐1年半伴发育落后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莉 李玉芬 +6 位作者 徐丽云 徐那 韩玉增 王均林 宋纪国 华英 朱丽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6,共4页
该文报道1例吡哆醇依赖性癫癎患儿。患儿女,2岁时因发育落后,间断抽搐1年半就诊。患儿新生儿期曾有"缺氧"病史,婴儿期早期即出现难以控制的惊厥发作,部分性发作为主,多次癫癎持续状态,多种抗癫癎药物均不能控制发作。发热感... 该文报道1例吡哆醇依赖性癫癎患儿。患儿女,2岁时因发育落后,间断抽搐1年半就诊。患儿新生儿期曾有"缺氧"病史,婴儿期早期即出现难以控制的惊厥发作,部分性发作为主,多次癫癎持续状态,多种抗癫癎药物均不能控制发作。发热感冒时抽搐发作频繁。治疗前后多次视频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均正常。曾考虑诊断为Dravet综合征,后通过ALDH7A1基因检测确诊为吡哆醇依赖性癫癎。确诊后逐渐减停抗癫癎药物,仅单纯口服吡哆醇,发作基本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哆醇依赖性癫癎 aldh7a1基因 儿童
原文传递
乙醛脱氢酶7家族成员A1基因突变致吡哆醇依赖性癫痫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5
作者 梅道启 梅世月 +8 位作者 郑璇 陈国洪 王媛 毕文静 董世杰 胡香玉 杨秀安 王潇娜 张耀东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8-235,共8页
目的探讨经二代测序确诊的5例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DE)的临床表型、治疗及乙醛脱氢酶7家族成员A1(ALDH7A1)基因突变的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5例以早期癫痫起病的吡哆醇依赖... 目的探讨经二代测序确诊的5例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DE)的临床表型、治疗及乙醛脱氢酶7家族成员A1(ALDH7A1)基因突变的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5例以早期癫痫起病的吡哆醇依赖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ALDH7A1基因测序,并对其家系成员进行一代Sanger验证,对其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5例确诊为吡哆醇依赖性癫痫的患儿中,男女比例为4∶1,就诊年龄为出生2~10个月。临床表型中5例患儿均为新生儿期起病,有反复癫痫发作,表现为肌阵挛发作、痉挛发作或局灶性发作;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较差,长期大剂量口服吡哆醇疗效较好;5例患儿均来自其父亲和(或)母亲的复合杂合突变;例1为剪切纯合突变c.247-2(IVS2)A>T,例2为错义突变c.584A>G(p.N195S)及无义突变c.1003C>T(p.R335*),例3为错义突变c.1553G>C(p.R518T)及c.1547A>G(p.Y516C),例4为错义突变c.1547A>G(p.Y516C)及移码突变c.1566_1568delTAC(p.522_523delCTinsC),例5为错义突变c.1061A>G(p.Y354C)及无义突变c.841C>T(p.Q281X,259)。其中c.247-2(IVS2)A>T为未报道过的新生剪切位点突变。结论吡哆醇依赖性癫痫由ALDH7A1基因突变引起,早期临床表现多以新生儿期难治性癫痫起病;抗癫痫药物治疗疗效差,经吡哆醇有效控制,对该类患者应尽早行基因分析以早期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维生素B6 婴儿 aldh7a1基因
原文传递
晚发型吡多醇依赖性癫痫的临床相关研究
6
作者 欧阳梅 周青 +8 位作者 李花 胡湘蜀 费凌霞 张佩琪 金洋 胡玮冰 李恺煇 彭凯 周锦华 《癫痫杂志》 2017年第6期484-489,共6页
目的通过对罕见疾病吡多醇依赖性癫痫患者的报道和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高通量测序筛选与Sanger测序验证癲痫致病基因,对两例先证者及父母进行突变基因验证。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脑电图(EEG)、影像学和预后特点。结... 目的通过对罕见疾病吡多醇依赖性癫痫患者的报道和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高通量测序筛选与Sanger测序验证癲痫致病基因,对两例先证者及父母进行突变基因验证。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脑电图(EEG)、影像学和预后特点。结果先证者一,4月龄起病,药物难治性癫痫,表现为多种发作形式,多灶起源。头颅核磁共振(MRI)及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体层扫描(FDG-PET)正常,基因检测发现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7A1)基因c.1442G>C、c.1046C>T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二,5月龄起病,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间歇期EEG正常,头颅MRI正常。基因检测发现ALDH7A1基因c.1547A>G、c.965C>T复合杂合突变。两例患儿均使用维生素B6后无发作,逐渐减停抗癫痫药物。结论吡哆醇依赖性癫痫可起病年龄偏晚,个体表现可不典型,尽早的试验性治疗能帮助临床识別,明确诊断有待于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多醇依赖性癫痫 aldh7a1基因 药物难治性癫痫 维生素B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