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NYLON 6/SUPERFINE RUBBER PARTICLES COMPOSITES VIA IN SITU POLYMERIZATION
1
作者 于建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9-346,共8页
Two highly cross-linked superfine styrene-butadiene rubber particles, one with 1 wt% of carboxyl groups and theother without such groups having particle sizes of 130-150 nm and 80-100 nm respectively, were used to pre... Two highly cross-linked superfine styrene-butadiene rubber particles, one with 1 wt% of carboxyl groups and theother without such groups having particle sizes of 130-150 nm and 80-100 nm respectively, were used to prepare nylon6/rubber composites via in situ polymerization. It was found that carboxylic styrene-butadiene dispersed uniformly in nylonmatrix and there was strong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because of the graft polymer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nylon with carboxylgroup of the rubber, resulting in considerably improved impact strength with almost unchanged tensile strength. However,the addition of styrene-butadiene without carboxyl groups showed intensive agglomeration of the rubber particles and weak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and the toughness of the materials was improved slightly.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s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ylon 6 superfine rubber particles In situ polymerization
下载PDF
粒径和含结合酚不溶性膳食纤维对白芸豆皮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姝 张斌 +2 位作者 高彤 扶雄 黄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为揭示不同粒径的白芸豆皮和含结合酚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体外发酵规律,本研究以白芸豆皮(WS)为原料,经过连续酶法提取得到含结合酚不溶性膳食纤维(IB),采用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方法对其进行改性,获得不同粒径分布的两组样品,利用扫描电子... 为揭示不同粒径的白芸豆皮和含结合酚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体外发酵规律,本研究以白芸豆皮(WS)为原料,经过连续酶法提取得到含结合酚不溶性膳食纤维(IB),采用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方法对其进行改性,获得不同粒径分布的两组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其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通过体外发酵实验和16S rRNA测序探究两组样品的酵解特性及其对肠道菌群组成丰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样品粒径越小,结合酚越均匀地分散于颗粒表面。WS和IB都具有慢发酵性,且其发酵速率和产酸量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提高,菌群组成分析发现粒径越小的底物对Bacteroides丰度的促进效果也越显著,但是Lachnospira显示出了对较大粒度底物的偏好。结果表明IB可以促进Bacteroides、Bifidobacterium和Ruminococcaceae ruminococcus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结构,其益生效应较相同粒径的WS更为显著。本研究可以为膳食纤维益生元效应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并可以指导膳食纤维的超微粉碎改性和白芸豆皮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芸豆皮 不溶性膳食纤维 结合酚 体外发酵 超微粉碎 粒径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花椒籽粉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蒋丽娜 张秀清 +5 位作者 裴海生 李媛媛 梁亮 胡雪芳 张志民 翟晓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4,共8页
为探究超微粉碎技术对花椒籽品质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制备花椒籽粉,利用粒度仪、分光测色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和持水/油力、膨胀力和振实密度等指标,考察了超微粉碎技术及粉体粒径大小对花椒籽粉的基本成分、理化特性... 为探究超微粉碎技术对花椒籽品质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制备花椒籽粉,利用粒度仪、分光测色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和持水/油力、膨胀力和振实密度等指标,考察了超微粉碎技术及粉体粒径大小对花椒籽粉的基本成分、理化特性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技术有助于提高花椒籽粉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与普通粉碎相比,超微粉碎处理20 min得到的花椒籽粉粒径可减小至7.69μm(D90)、比表面积更大、粉体均一性更强;随着粉体粒径的减小,花椒籽粉的L~*、a~*、b~*值逐步增加;同时,粒径的减小使得花椒籽粉的持水/油力明显增加至1.65 g/g和1.16 g/g,膨胀力增加至2.35 mL/g,休止角和滑角增加、振实密度降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随着粉碎时间的延长,粉体纤维束粉碎得更彻底。综上,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可提高花椒籽粉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改善花椒籽粉的水合性质和吸水膨胀性,获得粒径更小、粉体均匀度更高的原料,但一定程度上会使花椒籽粉的致密性和流动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花椒籽 粒径 膳食纤维 品质特性
下载PDF
粉碎强度对菜籽粕理化性质及其蛋白质溶出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翟晓娜 胡龙彪 +6 位作者 李媛媛 周新群 王萍 梁亮 胡雪芳 张志民 裴海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74,共6页
为探究粉碎强度对菜籽粕理化特性及其蛋白质溶出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低温超微粉碎技术制备了不同粉碎强度的菜籽粕粉(SGR-5、SGR-10、SGR-15、SGR-20、SGR-30、SGR-40、SGR-60),并以常规粉碎为对照(GR)。结果表明,与常规粉碎相比,超... 为探究粉碎强度对菜籽粕理化特性及其蛋白质溶出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低温超微粉碎技术制备了不同粉碎强度的菜籽粕粉(SGR-5、SGR-10、SGR-15、SGR-20、SGR-30、SGR-40、SGR-60),并以常规粉碎为对照(GR)。结果表明,与常规粉碎相比,超微粉碎可明显破坏菜籽粕粉的形貌结构,降低其粒径分布、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及持水性、持油性,提高蛋白质溶出率,但对总膳食纤维含量影响较小;随着粉碎强度的增大,菜籽粕粉的粒径分布(D50)最小可达约16μm,过度粉碎(时间>40 min)则会引起菜籽粕粉团聚;超微粉碎处理30 min为碱溶法提取菜籽粕蛋白的最佳粉碎强度。此外,菜籽粕蛋白溶出效果还主要依赖于其提取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菜籽粕 粒径 理化性质 蛋白质溶出
下载PDF
不同粒径多花黄精粉物理特性及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特性研究
5
作者 赵晨晨 吕家慧 +7 位作者 刘畅 童若楠 王梦锦 刘恒 邢丽花 于娇 耿璐娜 俞年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超微粉碎处理对多花黄精粉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粉碎过筛处理制备不同粒径(50、100、200、325目)多花黄精粉末,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物理特性开展研究,同时模拟体外胃肠消化过程。结果表明,经过粉碎及过筛处理后... 为探究超微粉碎处理对多花黄精粉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粉碎过筛处理制备不同粒径(50、100、200、325目)多花黄精粉末,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物理特性开展研究,同时模拟体外胃肠消化过程。结果表明,经过粉碎及过筛处理后,多花黄精粉粒径大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粉碎过程仅破坏了粉体的表面结构,并未破坏粉体的分子结构。多花黄精粉的休止角、溶解度随粒径的减小不断增加,而堆密度、润湿时间、持水力不断下降。此外,粉碎度为200目(75μm,超微粉Ⅰ)的粉体活性物质多糖含量为15.37%,显著高于其他样品(P<0.05)。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粉碎度为200目(75μm,超微粉Ⅰ)的粉体多糖释放量最高,且具有一定体外抗氧化能力。综上,多花黄精粉碎时粉体过200目筛时,多糖释放量最高。本实验为多花黄精粉末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超微粉 粒径 粉体特性 模拟胃肠消化 抗氧化
下载PDF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不同形貌超细镍粉平均粒度的研究
6
作者 汪松英 曾世堂 李金朋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344-349,共6页
超细镍粉诸多物化性质随粉末形貌、粒径等参量的变化发生显著改变,因此针对超细镍粉的粒度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确定激光粒度仪测定超细镍粉平均粒度的最佳测试条件,选用湿法测定方法,以多孔状、片状和球状超细镍粉对研究对象,研究了分... 超细镍粉诸多物化性质随粉末形貌、粒径等参量的变化发生显著改变,因此针对超细镍粉的粒度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确定激光粒度仪测定超细镍粉平均粒度的最佳测试条件,选用湿法测定方法,以多孔状、片状和球状超细镍粉对研究对象,研究了分散剂种类、超声时间、分散剂质量分数、遮光度及采样轮数等参数对超细镍粉平均粒径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选用的6种分散剂FMES、L64、CAB、PECPM、CTAC和G-18中,添加FMES分散剂测得的超细镍粉D50值最小,而添加G-18分散剂测得的超细镍粉D50值最大,表明FMES分散剂改善了3种形貌的超细镍粉在水中的团聚,使粒度测量的准确性更高。当超声时间为8 min时,孔状超细镍粉测得的D50=4.403 μm,片状超细镍粉测得的D50=1.345 μm,球状超细镍粉测得的D50=1.289 μm。随着超声时间持续延长,3种形貌的超细镍粉测得的D50值逐渐趋于平稳,其中片状和球状形貌超细镍粉测得的D50值与电镜测试结果较为相符,而孔状超细镍粉D50值与电镜测试结果差别明显,表明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不适用于孔状形貌的镍粉。采样轮数与粒度测试值具有强线性相关性,超声时间为8 min时,相邻两轮的测试结果更相近,从而确定了适宜的超声时间为8 min。综上所述,确定了片状和球状超细镍粉平均粒度的最佳测试条件为:超声时间8 min、分散剂FMES质量分数1.5%、遮光度10%—20%。在最佳测试条件下重复测试6次,片状和球状超细镍粉的平均粒度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超细镍粉 平均粒度 分散剂 超声时间 采样轮数 遮光度 准确性 重现性
下载PDF
超微粉碎处理对核桃蛋白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佳宁 李俊 +4 位作者 郝艳宾 齐建勋 张赟齐 田益玲 陈永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29,130,共8页
以核桃蛋白为原料,探究超微粉碎对核桃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核桃蛋白进行不同频率的超微粉碎处理,得到8种不同粒径的核桃蛋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 以核桃蛋白为原料,探究超微粉碎对核桃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核桃蛋白进行不同频率的超微粉碎处理,得到8种不同粒径的核桃蛋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研究核桃蛋白结构,并考察超微粉碎对核桃蛋白巯基含量、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超微粉碎处理后,随着频率降低,核桃蛋白的粒径整体呈减小趋势,核桃蛋白的粒径最小达到10.65μm,比表面积最大为354.2 m2/kg。SEM结果显示经超微粉碎后的核桃蛋白颗粒更细小、更分散,比表面积更大。FTIR研究结果显示,经超微粉碎后的核桃蛋白β-折叠结构比例降低,β-转角结构比例增加。随着超微粉碎频率的减小,游离巯基含量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5 Hz上超微粉碎处理得到的游离巯基含量最高,为30.01μmol/g;溶解性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泡沫稳定性、持水性和持油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与原料相比,15 Hz上超微粉碎处理得到的蛋白持水性下降了59.95%,持油性下降了44.84%;起泡性和乳化稳定性整体呈增加趋势,15 Hz上超微粉碎处理得到的蛋白起泡性为原料的1.92倍,乳化稳定性为原料的1.4倍。因此,超微粉碎处理对核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蛋白 超微粉碎 粒径 结构 功能性质
下载PDF
不同粒径对超微粉碎大麦全粉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晓婵 张风雪 +4 位作者 常婧瑶 马晓丽 孔保华 胡公社 刘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3,共7页
无壳大麦全粉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谷物粉,但由于其口感和溶解性较差,因此利用率较低。超微粉碎能够通过减小粒径改善无壳大麦全粉的口感和溶解性,提高无壳大麦全粉的利用率。该研究以无壳大麦为原料,对其进行超微粉碎处理,探究不... 无壳大麦全粉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谷物粉,但由于其口感和溶解性较差,因此利用率较低。超微粉碎能够通过减小粒径改善无壳大麦全粉的口感和溶解性,提高无壳大麦全粉的利用率。该研究以无壳大麦为原料,对其进行超微粉碎处理,探究不同粒径对无壳大麦全粉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麦全粉粒径的降低,其水分、淀粉含量、溶解性、亮度值、白度值及糊化温度显著增加(P<0.05),而膨润力、吸油性、持水性、峰值黏度及回生值则显著降低(P<0.05)。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大麦全粉粒径降低,粉体颗粒呈现碎片化,大小逐渐趋于一致。同时,与常规粉碎的大麦全粉相比,超微粉碎大麦全粉的品质显著提升,扩大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范围。综上所述,超微粉碎后不同粒径大麦全粉的品质特性不同,并且粒径小于54μm的大麦全粉品质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无壳大麦 全粉 粒径 品质特性
下载PDF
超细α-Fe粒子对磁性粒子浓悬浮体系磁流变性能的增强 被引量:14
9
作者 江万权 朱春玲 +2 位作者 陈祖耀 周刚毅 张培强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9-632,共4页
报道在磁性粒子浓悬浮体系中加入球磨超细α -Fe粒子对其磁流变性能的影响 ,主要研究其动态屈服应力的变化 ,沉降稳定性的改变以及超细粒子对相变结构的可能影响。超细α -Fe粒子的加入 ,能使磁性粒子浓悬浮体系的抗剪切能力有明显变化 ... 报道在磁性粒子浓悬浮体系中加入球磨超细α -Fe粒子对其磁流变性能的影响 ,主要研究其动态屈服应力的变化 ,沉降稳定性的改变以及超细粒子对相变结构的可能影响。超细α -Fe粒子的加入 ,能使磁性粒子浓悬浮体系的抗剪切能力有明显变化 ,悬浮稳定性增强。对其它几种超细粒子实验结果进行了简要讨论。超细粒子对磁流变性能影响程度取决于加入物与磁性颗粒的重量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粒子浓悬浮体系 超细粒子 增强效应 磁流变液 α-Fe粒子 铁离子 流变学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传统调味料的超微粉化及其表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孙君社 吴小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3-125,共3页
超微粉碎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方法 ,可以使传统调味料 (主要是香辛料 )细碎成粒度均一、分散性好的优良超微颗粒。研究发现随着香辛料微粒粒径的不断减小 ,其流动性、溶解速度和吸收率均有所增大 ,入味效果也得到改善。同时对微... 超微粉碎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方法 ,可以使传统调味料 (主要是香辛料 )细碎成粒度均一、分散性好的优良超微颗粒。研究发现随着香辛料微粒粒径的不断减小 ,其流动性、溶解速度和吸收率均有所增大 ,入味效果也得到改善。同时对微粉香辛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参数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调味料 超微粉碎 超微颗粒 参数表征 香辛料
下载PDF
碳纳米管-超细铜粉复合粉体的制备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龙山 陈小华 +2 位作者 陈传盛 李文华 杨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9-314,共6页
采用混酸纯化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羟基、羧基等基团,在此基础上,用SnCl2·2H2O 溶液对碳纳米管进行敏化处理.处理过的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碳纳米管悬浮液.在这种碳纳米管悬浮液中加入五水硫酸铜,先后用葡萄糖和甲... 采用混酸纯化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羟基、羧基等基团,在此基础上,用SnCl2·2H2O 溶液对碳纳米管进行敏化处理.处理过的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碳纳米管悬浮液.在这种碳纳米管悬浮液中加入五水硫酸铜,先后用葡萄糖和甲醛对铜实施还原,原位制备了碳纳米管-超细铜粉复合粉体.SEM和TEM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在超细铜粉中,并且与铜颗粒形成较牢固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超细铜粉 复合粉体 分散
下载PDF
介稳态氧化钨超微粉体的水热合成与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徐英明 霍丽华 +2 位作者 赵辉 高山 赵经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8-542,共5页
0引言由于WO3超微粉体在太阳能吸收、光催化、光致变色、传感器、军事隐形和燃料电池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3],近年来有关WO3超细粉体,尤其是焦绿石型和钨青铜相的介稳态氧化钨材料制备引起广泛关注.中低温水热合成法是制备介... 0引言由于WO3超微粉体在太阳能吸收、光催化、光致变色、传感器、军事隐形和燃料电池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3],近年来有关WO3超细粉体,尤其是焦绿石型和钨青铜相的介稳态氧化钨材料制备引起广泛关注.中低温水热合成法是制备介稳态氧化物纳米材料的较好方法,但目前文献报道的采用该法制备焦绿石型和钨青铜相氧化钨超微粉体的合成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可调控的范围比较窄[4~6],这些条件与产物的结构及粒子大小密切相关,而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这说明水热合成焦绿石型氧化钨的影响因素较复杂,而且对氧化钨超微粉体稳定性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的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焦绿石 钨青铜 水热合成 超微粒子 光致变色性质
下载PDF
超细不锈钢纤维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杨照玲 李建平 +2 位作者 奚正平 张健 王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48-751,共4页
研究了超细不锈钢纤维的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结果表明:集束拉拔法能够制备超细不锈钢纤维,但由于加工过程的不均匀变形导致纤维丝呈不规则圆形。在相同的真应变条件下,12μm,8μm和6μm纤维的单丝断裂强力随真应变的增加而增加,抗拉强... 研究了超细不锈钢纤维的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结果表明:集束拉拔法能够制备超细不锈钢纤维,但由于加工过程的不均匀变形导致纤维丝呈不规则圆形。在相同的真应变条件下,12μm,8μm和6μm纤维的单丝断裂强力随真应变的增加而增加,抗拉强度随着纤维丝径的减小而显著增加,在12μm处达到极大值后又随着纤维丝径的减小而显著降低。3种规格的纤维表面都存在颗粒状的碳化物,碳化物在拉伸过程中随着纤维的减径而被带到表面或近表面处,它不仅使纤维芯丝严重不均匀,还会导致纤维沿颗粒处损坏至断裂,这也是8μm和6μm纤维抗拉强度相对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不锈钢纤维 集束拉拔法 真应变 抗拉强度 颗粒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桑叶粉理化性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光静 汪莉莎 +2 位作者 张甫生 李翠玲 阚建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07-314,共8页
为拓展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和药品开发中应用,以桑叶为原料,分别对桑叶粗粉进行干法超微粉碎2、4、6、8 h,得到4种不同粒径大小的桑叶超微粉,并对桑叶粗粉与4种超微粉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粉碎能明显减小桑叶粗... 为拓展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和药品开发中应用,以桑叶为原料,分别对桑叶粗粉进行干法超微粉碎2、4、6、8 h,得到4种不同粒径大小的桑叶超微粉,并对桑叶粗粉与4种超微粉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粉碎能明显减小桑叶粗粉的颗粒粒径(P<0.05),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增加,超微粉的粒径减小,粉体的粒径分布范围变窄,比表面积和体积密度显著增加(P<0.05),休止角、滑角和膨胀性显著降低(P<0.05),水溶性/持水力、持油力、蛋白质的水溶性和多糖的水溶解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多酚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粗粉经超微粉碎后,其颗粒呈零散的分布形态。说明超微粉碎可改善桑叶粉的部分理化性质,可将这些性质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常规食品开发与加工中。所得研究结果将为超微粉碎技术在桑叶食品中工业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超微粉碎 桑叶
下载PDF
机械超微粉碎与不同粒度常规粉碎对红茶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阳 肖卫华 +3 位作者 纪冠亚 陈雪礼 韩鲁佳 高崇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5-301,共7页
为探究机械超微粉碎对茶叶物性及功能成分浸出特性的影响,该文通过超微粉碎和常规粉碎2种方法制备超微红茶粉和4种粒度的粗粉红茶粉,研究了5种茶粉的粒度分布、微观形貌、比表面积、结晶度、表面氧碳元素比、中红外图谱和功能成分的浸... 为探究机械超微粉碎对茶叶物性及功能成分浸出特性的影响,该文通过超微粉碎和常规粉碎2种方法制备超微红茶粉和4种粒度的粗粉红茶粉,研究了5种茶粉的粒度分布、微观形貌、比表面积、结晶度、表面氧碳元素比、中红外图谱和功能成分的浸出特性。结果表明:常规粉碎不同粒度茶粉间差异较小,而超微粉碎较大程度地改变了茶叶的物料性质。超微粉碎后,茶粉粒度减小至微米级,比表面积增大,茶粉的结晶度降低,表面暴露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多,而中红外谱图显示超微粉碎茶粉的官能团结构并没有改变。沸水浸提过程中茶多酚、咖啡因、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的溶出结果表明:5种茶粉功能成分的浸出量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在达到浸出平衡时,不同粒度茶粉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差异不显著,超微茶粉的可溶性糖含量为4种粗粉的2倍左右,水浸出物比粗粉茶粉提高10%以上。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粉碎能够有效减小茶粉的粒度,破坏植物的细胞壁结构,使内部成分暴露于表面,此外,组织结构和细胞壁的破坏使不溶的纤维成分转化成可溶性成分,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显著增多,超微粉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粉的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 化学性质 粒径 超微粉碎 红茶 物性 功能成分 浸提
下载PDF
单分散超细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及粒径控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洪龄 王延儒 时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13-717,共5页
四氯化钛和三乙醇胺在90℃反应生成钛可溶性化合物.该化合物溶液在 145℃下陈化反应48 h,生成单分散性较好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颗粒.讨论了钛可溶性化合物的形成和水解过程.陈化液的pH值在0.9~10.5变化时,对颗粒... 四氯化钛和三乙醇胺在90℃反应生成钛可溶性化合物.该化合物溶液在 145℃下陈化反应48 h,生成单分散性较好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颗粒.讨论了钛可溶性化合物的形成和水解过程.陈化液的pH值在0.9~10.5变化时,对颗粒大小和形状有显著的影响,酸度越大,颗粒越小.颗粒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加入晶种得到控制. 在pH为10.5时加入晶种,颗粒的尺寸变小,形貌基本维持棒状.用TEM和XRD等手段测定了颗粒的晶型、形貌和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钛 二氧化钛 超细颗粒 粒径控制 晶种 三乙醇胺 制备
下载PDF
焦绿石型WO_3超细粉体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英明 程晓丽 +2 位作者 高山 霍丽华 赵经贵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70-71,74,共3页
在水热条件下,以钨酸钠为原料,通过调节反应的pH值、酸的量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找到了制备较佳焦绿石型WO_3超细粉体的规律.采用TG,XRD,IR,EPMA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产物为立方晶系的焦绿石型WO_3超微粉体,粒径大小约为24nm.
关键词 焦绿石型 超细粉体 表征 WO3 水热合成 超微粒子 三氧化钨
下载PDF
燃煤超细颗粒物形成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屈成锐 赵长遂 +1 位作者 段伦博 李英杰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7-452,共6页
对燃烧过程超细颗粒物形成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内外开展的有关超细颗粒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态分析、元素分析和排放控制等几方面的研究成果,阐明了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形成机理:在燃烧过程中,煤中无... 对燃烧过程超细颗粒物形成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内外开展的有关超细颗粒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态分析、元素分析和排放控制等几方面的研究成果,阐明了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形成机理:在燃烧过程中,煤中无机物首先汽化,然后均相成核或者冷凝在已有的细颗粒物上。预测了超细颗粒物形成机理研究、采样和分析方法及其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目前我们应该开展超细颗粒物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超细颗粒物 形成机理 控制
下载PDF
微观图像技术在超细材料粒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暴宁钟 冯新 +1 位作者 陆小华 刘畅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0年第4期17-20,共4页
应用计算机微观图像采集分析系统建立了一套对超细材料进行形状表征和粒度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以往图像法测量样本小 ,得不到正确粒度分布的弊端。通过对SiO2 标准物的粒度测定表明 :均匀、单分散的测量样片的制备是图像法准确测量... 应用计算机微观图像采集分析系统建立了一套对超细材料进行形状表征和粒度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以往图像法测量样本小 ,得不到正确粒度分布的弊端。通过对SiO2 标准物的粒度测定表明 :均匀、单分散的测量样片的制备是图像法准确测量和分析的关键。当测量图片在 6张以上 ,累积测量颗粒总数在 2 0 0个左右时 ,测量结果具有代表性。该系统用于测量的粒度范围为 0 .5 μm~ 1cm的粒子时 ,长度测量误差小于 5 % ,颗粒等面积直径测量偏差小于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图像 超细材料 粒度分布 显微镜法 计算机
下载PDF
超细AlOOH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廖海达 刘昌华 +2 位作者 白丽娟 马少妹 龙翔云 《广西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以 Al2 (SO4) 3为原料 ,在 p H值为 3.5 ,溶胶浓度为 0 .4mol/L ,加入 0 .3%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 ,于 80℃下胶溶 4h,制得稳定溶胶 ,后经 5 h 10 0℃~ 15 0℃热处理 ,制得超细 Al OOH。用差热、 Zeta电势 ,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以 Al2 (SO4) 3为原料 ,在 p H值为 3.5 ,溶胶浓度为 0 .4mol/L ,加入 0 .3%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 ,于 80℃下胶溶 4h,制得稳定溶胶 ,后经 5 h 10 0℃~ 15 0℃热处理 ,制得超细 Al OOH。用差热、 Zeta电势 ,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 ,超细 Al OOH为分散均匀的似球形 ,平均粒度为 70 nm左右。还讨论了溶胶 -凝胶热处理偶合法制备超细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超细粉体 溶胶-凝胶法 制备 表征 氧化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