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an Abrupt Rainstorm Process in Central Hunan Province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Ling YAO Rong +3 位作者 LIU Zhi-xiong ZHOU Bin WANG Le-hui ZHANG Zi-xi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8期43-47,77,共6页
[Objective] The aim is to expound the abrupt rainstorm in the central Hunan Province on May 6 in 2010.[Method] By dint of NCEP 1°×1° reanalysis data,routine observation data,auto-station precipitation a... [Objective] The aim is to expound the abrupt rainstorm in the central Hunan Province on May 6 in 2010.[Method] By dint of NCEP 1°×1° reanalysis data,routine observation data,auto-station precipitation and FY-2C satellite data,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background and physical condition during the large rainstorm period from the night on May 5 to 6 in 2010 were analyzed.The large scale environment,meso-scale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causes fo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precipitation were revealed.By dint of FY-2D satellite and water-vapor cloud image,infrared cloud image,4 black light temperature,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rainstorm convection system were analyzed.[Result] Under the favorable environment background,the rainstorm was induced by the meso-scale convection system,and it had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upper-air trough,shear line in the middle and low layer,ground weak and cold air and the torrent in the upper and low latitude.The result of all kinds of physical quantities suggested that the meso-scale rainstorm above the air ha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eavy precipitation was in the middle Hunan Province.It was caused by meso-system.The dynamic dry belt above the satellite,TBB=-60℃ center and the large value area of the gradient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orecast and pre-warning of large rainstorm.[Conclusion] The study accumulated experiences for the forecast and report of rainstorm in Hunan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rainstorm abruptness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Central Hunan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侧突发性暴雨地面能量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68
2
作者 杜继稳 李明娟 +1 位作者 张弘 孙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利用国家基本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全部气候站加密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地面能量比图方法,发现突发性暴雨发生时,地面能量场存在中-α尺度Ω系统,其空间尺度陕北在200~300km,关中在250~450km,生命史均在10~15h。突发性暴雨发生在Ω系统... 利用国家基本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全部气候站加密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地面能量比图方法,发现突发性暴雨发生时,地面能量场存在中-α尺度Ω系统,其空间尺度陕北在200~300km,关中在250~450km,生命史均在10~15h。突发性暴雨发生在Ω系统发生发展的最强盛时期,落区位于该Ω系统的高能比轴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侧 突发性暴雨 地面能量比场 Ω形系统
下载PDF
“分型配料法”在湖北省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萍萍 龙利民 +2 位作者 张宁 邓红 韩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1-776,共6页
通过对"配料法"的学习,认为"配料"不仅仅是诊断因子的组合,还应是预报员主观经验与客观数值产品的有机结合,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思想,称之为"分型配料法"。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 通过对"配料法"的学习,认为"配料"不仅仅是诊断因子的组合,还应是预报员主观经验与客观数值产品的有机结合,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思想,称之为"分型配料法"。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办法,称之为"分型配料法"。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湖北省梅雨期和盛夏期的天气型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暴雨预报配料方案,并通过个例进行具体阐述。结果表明,基于上述研究的"分型配料法"能够较好地做出暴雨落区预报,在汛期气象服务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落区预报 分型配料法 持续性暴雨 突发性暴雨
下载PDF
西安市两次突发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弘 梁生俊 侯建忠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86,共7页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等,对发生在西安市的两次突发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是台风北侧低空东风急流与中纬度西风带低值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台风低压北侧的气旋性环流在低空形成的偏东风急流带是...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等,对发生在西安市的两次突发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是台风北侧低空东风急流与中纬度西风带低值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台风低压北侧的气旋性环流在低空形成的偏东风急流带是此类暴雨的主要水汽通道和能量通道;暖区内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的活跃直接导致了突发暴雨的生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 近海台风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攀西地区冕宁“6・26”突发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永仁 李跃清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年第4期8-17,共10页
相比一般暴雨,突发性暴雨一直是天气预报与研究的难点和重点。2020年6月26日19时~27日02时四川攀西地区凉山冕宁突发暴雨,造成了严重灾害。为了深入认识此次暴雨过程成因,应用观测试验、卫星遥感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这次冕宁"6.26&... 相比一般暴雨,突发性暴雨一直是天气预报与研究的难点和重点。2020年6月26日19时~27日02时四川攀西地区凉山冕宁突发暴雨,造成了严重灾害。为了深入认识此次暴雨过程成因,应用观测试验、卫星遥感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这次冕宁"6.26"突发性暴雨过程的温、湿环境及动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是由迅速加强的MCS造成,且诱发MCS的温、湿环境具备"突发性"。在暴雨前6~12h,CAPE快速增大、可降水量增加、"上干下湿"垂直结构及热力不稳定条件得以建立。(2)强烈的上升运动在中高层气旋性涡度向低层发展增强的过程中形成,低层气旋性涡度发展又伴随强烈的上升运动,与区域地形相关的动力条件的建立和加强对强对流维持及突发性暴雨发生有重要作用。(3)暴雨过程发生在低层螺旋度与水汽耦合的最佳时段,垂直螺旋度与水汽耦合作用的增强,更易于引发暴雨过程,动力-水汽耦合对暴雨具有重要的激发作用,且湿螺旋度对暴雨落区更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冕宁 突发性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地形作用
下载PDF
武汉20世纪90年代暴雨异常的物理环境变化背景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乃孚 杨景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3-586,共4页
根据武汉1951~2000年50年暴雨日数资料,应用Mann Kendall统计方法对暴雨序列进行年际突变检验。揭示出武汉暴雨在1979年发生突变,20世纪80年代后暴雨出现频数明显上升,强度增大,90年代达到最大。同时指出武汉20世纪90年代暴雨日数和暴... 根据武汉1951~2000年50年暴雨日数资料,应用Mann Kendall统计方法对暴雨序列进行年际突变检验。揭示出武汉暴雨在1979年发生突变,20世纪80年代后暴雨出现频数明显上升,强度增大,90年代达到最大。同时指出武汉20世纪90年代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异常的显著特征。着重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太平洋海温等重要物理环境因子的突变出发,探讨造成20世纪90年代武汉暴雨异常的物理变化背景。结果表明,在武汉暴雨异常多的90年代与暴雨异常少的70年代,所对应的大气、海洋环境背景显著不同。90年代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是处于几十年中正异常最大的阶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南、偏强、西伸脊点偏西;东亚中高纬度环流异常,维持稳定的阻塞高压形势;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出现最大正距平,为近50年来的异常增温时期,厄尔尼诺(ENSO)事件发生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武汉市 暴雨极端事件 灾害性天气 大气环境 海洋环境
下载PDF
西藏地区暴雨指标及暴雨事件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勇 罗骕翾 +1 位作者 尼玛吉 次仁央宗 《暴雨灾害》 2013年第4期369-373,共5页
利用西藏1971-2012年38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综合应用累积分布函数值、百分位以及标准差等方法,计算了西藏各站点的暴雨指标,在此基础上对西藏暴雨事件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暴雨阈值为17.2~41.2 mm,呈自东南向... 利用西藏1971-2012年38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综合应用累积分布函数值、百分位以及标准差等方法,计算了西藏各站点的暴雨指标,在此基础上对西藏暴雨事件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暴雨阈值为17.2~41.2 mm,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小的分布规律。最大值位于南部的聂拉木,西部的狮泉河最小;(2)年均暴雨日数在0.3~2.9 d之间,与年雨日、年降水量分布一致,自东向西递减;(3)东部暴雨日数在1971-1995年期间存在4~5 a的显著周期,1995-2012年为2~4 a的显著周期。南部暴雨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存在2~4 a显著周期和8~10 a周期。沿雅江一线在整个时段存在3~6 a的显著周期。(4)在暴雨日数的时间转变上,东部无明显突变;南部地区突变增加开始于1982年,在1988-2012年增加趋势显著;沿雅江一线突变增加始于1976年,1998-2004年暴雨日数增多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指标 时空特征 小波分析 突变
下载PDF
1961—2009年新疆伊犁地区暴雨日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祝小梅 朱弋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5期63-68,共6页
根据1961—2009年伊犁地区10个自动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和M-K突变检验及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近49 a伊犁地区暴雨日的年代际、年际、月、旬和空间变化规律及其周期变化,并对近49 a该地区暴雨日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 根据1961—2009年伊犁地区10个自动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和M-K突变检验及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近49 a伊犁地区暴雨日的年代际、年际、月、旬和空间变化规律及其周期变化,并对近49 a该地区暴雨日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49 a来伊犁地区的暴雨日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107 d/10 a;暴雨主要发生在5—7月,占总数的73.2%,其中6月最多,7月次之;暴雨异常偏少年为1995年,暴雨异常偏多年为1996、1999、2002、2003和2007年;暴雨日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暴雨日发生频次存在显著的2.8 a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 时空分布 突变检验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突发性大暴雨环境场综合分析 被引量:41
9
作者 井喜 李栋梁 +4 位作者 李明娟 毕旭 贺文彬 井宇 杜继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7,共12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物理量场、地面能量比和湿位涡对2004年6月29日下午发生在西安市的一次突发性大暴雨的环境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西两路冷空气的活动,使近地面能量在关中形成积聚,地面图上东路冷空气活动形成的能量...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物理量场、地面能量比和湿位涡对2004年6月29日下午发生在西安市的一次突发性大暴雨的环境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西两路冷空气的活动,使近地面能量在关中形成积聚,地面图上东路冷空气活动形成的能量比低值舌触发了突发性暴雨的产生。暴雨发生前青藏高原东侧对流层低层存在的弱西南气流使暴雨区形成高能和位势不稳定,12 h内边界层东南气流和南风气流的同时快速发展为突发性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300 hPa西南高空急流和850 hPa以下边界层南风气流、东南气流的耦合,以及和阶梯槽后西北气流的耦合产生的双次级环流为大暴雨提供了持续强劲的上升运动。湿正压场上,对流层低层中β尺度强对流不稳定核心区的生成,湿正压场和湿斜压场的耦合、配合sθep随高度的变化、暴雨区对流层低层形成有利于中尺度气旋快速且显著发展的条件,也是突发性暴雨在短时间内获得强上升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突发性暴雨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西风带中低层云系和副热带云系相互作用,在交汇点附近快速生成中β尺度强对流云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侧 突发性大暴雨 综合分析
下载PDF
突发性暴雨中尺度分离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田文 杜继稳 +1 位作者 张弘 张社岐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70,共6页
应用 3种不同的中尺度分离方法对陕西中南部一次突发性暴雨资料进行中尺度分离 ,结果表明 :3种方法都能从高空常规测站资料中分离出 2 0 0km以上的中尺度系统 ,选择滤波方法对低层中尺度系统分离效果较好 ,站点滤波方法简单易行 ,中层... 应用 3种不同的中尺度分离方法对陕西中南部一次突发性暴雨资料进行中尺度分离 ,结果表明 :3种方法都能从高空常规测站资料中分离出 2 0 0km以上的中尺度系统 ,选择滤波方法对低层中尺度系统分离效果较好 ,站点滤波方法简单易行 ,中层分离效果较佳 ,9点滤波方法中低层均适用 ,所滤得的中尺度辐合系统处于暴雨区上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暴雨 中尺度分离 效果对比 波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侧突发性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井喜 李明娟 +1 位作者 王淑云 胡春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6,共8页
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对2004年6月29日、2004年8月10日发生在关中和陕北的突发性大暴雨进行湿位涡诊断分析。分析表明,700hPa等压面上,MPV1≤-0.3PVU中尺度对流不稳定区的生成、伴随对流不稳定区临近上游MPV1≥0.3PVU中尺... 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对2004年6月29日、2004年8月10日发生在关中和陕北的突发性大暴雨进行湿位涡诊断分析。分析表明,700hPa等压面上,MPV1≤-0.3PVU中尺度对流不稳定区的生成、伴随对流不稳定区临近上游MPV1≥0.3PVU中尺度对流稳定区的生成,是形成突发性暴雨的湿正压场特征。伴随高原槽东移入河套(或关中),槽后有MPV2<0湿斜压中心生成,槽前有MPV2>0湿斜压中心生成,正负湿斜压中心在暴雨区及其临近上游生成MPV2等值线密集区,形成了突发性暴雨的700hPa湿斜压场特征。暴雨区上空有深厚湿位涡负值层的形成,伴随暴雨区上游对流层中低层有正湿位涡柱东移在暴雨区形成陡直的湿位涡等值线密集区,对突发性暴雨的发生有指示意义。扰动湿位涡的三维空间结构及其演变也是青藏高原东侧突发性暴雨预报当中可利用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侧 湿位涡 突发性暴雨 诊断分析
下载PDF
“0812”关中盛夏突发性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雅斌 马晓华 +1 位作者 薛谌彬 冉令坤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200,共14页
基于WRF模式多普勒雷达同化预报、1°×1°的NCEP再分析资料、云图TBB和本地加密观测资料,对2014年8月12日关中地区突发性暴雨过程("0812"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同化C波段雷达资料能有效提升WRF对此次突... 基于WRF模式多普勒雷达同化预报、1°×1°的NCEP再分析资料、云图TBB和本地加密观测资料,对2014年8月12日关中地区突发性暴雨过程("0812"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同化C波段雷达资料能有效提升WRF对此次突发性暴雨的预报能力。受中高层北部冷空气侵入和低层冷式切变南压的影响,在"0812"暴雨期间,关中的北部和东部的地面切变辐合线附近先后出现了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中β尺度重力波,波动持续约4 h、波长约60 km。当北部波动向南传播发展与东部波动合并之后,重力波快速消散,强降水结束。暴雨发生前,波动区的垂直上升速度、雨水含量中心强度和发展高度均迅速达到最大,陕北地区对流层中上部的正湿位涡显著向南下滑至关中上空,出现了有利于中尺度波动发展的湿位涡波列结构,暴雨中心近地层的正湿位涡和垂直梯度异常增大。200 hPa高空急流区南侧、关中西部垂直风切变显著增大及其东移南压为中尺度波动快速发展、传播提供了能量。500 hPa内蒙古中部天气尺度横槽发展东移、引导中低层偏北路冷空气南压,是突发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850 hPa的比湿突增为暴雨提供了热力、水汽条件。近地层显著东南风、不稳定扰动增大和地面切变线是暴雨的有利动力、触发条件;在地面切变线西端附近,3 h变压场出现显著中尺度波动特征。"0812"暴雨与典型盛夏暴雨差异明显: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远离大陆、东南沿海无台风活动,关中低层出现西北路水汽输送,强降雨区周边700 hPa以上深厚位势稳定层结、近地层不稳定层结垂直叠置有利于重力波动发展传播,中尺度对流云团高度低,雷达强降水回波主要位于低层西北风和东北风之间的冷式切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眭暴雨 中尺度特征 环境条件 重力波 WRF模式
下载PDF
远距离台风影响陕北突发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58
13
作者 井喜 贺文彬 +1 位作者 毕旭 艾丽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5-662,共8页
该文对2002年7月4~5日发生在陕西子长县受远距离台风影响而产生的突发性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子长特大暴雨是由于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在子长重复出现而产生的.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利于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在子长生成... 该文对2002年7月4~5日发生在陕西子长县受远距离台风影响而产生的突发性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子长特大暴雨是由于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在子长重复出现而产生的.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利于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在子长生成、发展和重复出现的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动力条件和天气尺度环流背景.湿位涡诊断分析表明:当台风向西北方向行进时,(1)暴雨区对流层低层MPV1负值发展的同时伴随对流高层MPV1正值的发展,为对流层低层不稳定能量的充分积累创造了条件;(2)暴雨区形成有利于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生成发展的湿位涡正压项、斜压项垂直结构配置;(3)850 hPa等压面上MPV2等值线密集区和MPV1=-2 PVU中尺度强对流不稳定核心区形成耦合,耦合区对下游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发生发展指示意义明显.当台风向北偏东方向行进时,暴雨区对流层低层和高层形成双层不稳定;850 hPa MPV2等值线密集区东移,暴雨区MPV2正值发展,积累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在子长形成集中猛烈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涡 台风 湿位涡 突发性暴雨 成因分析 距离 对流不稳定能量 强对流云团 陕北 诊断分析
下载PDF
甲烷分布差异和含量变化对突发性暴雨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建豪 魏鸣 Abro Mohanmad ILYAS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8,共8页
突发性暴雨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危害严重,传统的天气图分析及数值模式等预报方法很难对突发性暴雨进行准确预测。甲烷是一种对于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和大气成分的转化有重要影响的温室气体,甲烷含量的明显变化增加了大气的不稳定性,有... 突发性暴雨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危害严重,传统的天气图分析及数值模式等预报方法很难对突发性暴雨进行准确预测。甲烷是一种对于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和大气成分的转化有重要影响的温室气体,甲烷含量的明显变化增加了大气的不稳定性,有助于产生强对流天气。为了研究甲烷含量对突发性暴雨的影响机理,针对南京市2017年6月初突发的暴雨事件,利用Aqua极轨卫星上大气红外探测器(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AIRS)的甲烷日产品,对甲烷含量与突发性暴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突发性暴雨发生前1~2 d,甲烷含量日变化剧烈,有极大值出现,当强降水产生时则变为极小值。甲烷含量变化影响了局地的大气结构,增强了大气热力的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甲烷含量与突发性暴雨的显著相关性,为暴雨预报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暴雨 甲烷 大气结构 AIRS
下载PDF
2011年浙江梅汛期前后旱涝急转形势及梅雨锋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建海 曹艳艳 陈柯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1-233,共13页
2011年浙江省出现了自1999年以来最典型、最强的梅雨降水集中期,连续4次强降水过程造成旱涝急转。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浙江梅汛期前后大尺度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同期进行了对比,同时又对4次强降水过程的梅雨锋结构进... 2011年浙江省出现了自1999年以来最典型、最强的梅雨降水集中期,连续4次强降水过程造成旱涝急转。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浙江梅汛期前后大尺度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同期进行了对比,同时又对4次强降水过程的梅雨锋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中高纬环流急转前后都具有很大的经向度,但由急转前的"三槽三脊"转变为"两槽一脊",梅汛期为单阻形势,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前的西北气流为梅雨提供了冷空气条件。梅汛期印缅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急转前明显加深、加强,偏强的印缅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利于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建立持久、稳定的水汽通道,西南气流与偏东气流在浙江构成准纬向切变,使得大量暖湿气流辐合上升,青藏高压北侧的偏北大风造成高层强烈辐散,这都为暴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2)暴雨主要出现在梅雨锋前沿,梅雨锋区的上升运动与南北两支下沉气流相配合,北支携带冷空气向梅雨锋输送,南支与梅雨锋区上升气流构成经向垂直反环流,加强了锋区的上升运动。(3)4次暴雨过程梅雨锋都为相当位温密集带,在对流层低层垂直方向上近似直立分布。由于受冷空气影响,第一、三、四次过程梅雨锋区具有较明显的温度梯度,低层锋区向北倾斜;相反,没有冷空气的作用,第二次过程锋区无温度梯度,梅雨锋向南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锋暴雨 旱涝急转 环流背景
下载PDF
甘肃庆阳突发性暴雨与系统性暴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路亚奇 徐燕 王燕玲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1期104-111,共8页
为研究甘肃庆阳地区突发性暴雨和系统性暴雨成因及特征,给该地区的灾害性暴雨天气预报预警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诊断分析技术对比分析了庆阳地区2016年7月10日突发性暴雨和7月18日系统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1)2次暴雨... 为研究甘肃庆阳地区突发性暴雨和系统性暴雨成因及特征,给该地区的灾害性暴雨天气预报预警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诊断分析技术对比分析了庆阳地区2016年7月10日突发性暴雨和7月18日系统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1)2次暴雨500 h Pa上都有低槽,均存在高空急流,且都上冷下暖,水汽均来源于孟加拉湾,中尺度云团都较为活跃,组织化程度较高;(2)主要影响系统"7.10"突发性暴雨是两高之间切变线、辐合线和低涡,范围较小,"7.18"系统性暴雨是东北低涡下滑冷空气、高原槽和低空急流,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3)"7.10"暴雨局地温湿条件更好,"7.18"暴雨水汽输送通道更畅通,辐合更明显,上升运动更强。(4)"7.10"暴雨较"7.18"暴雨具有更大的不稳定能量、更高的CAPE值和更强的垂直风切变,但垂直运动和辐合辐散均较弱。(5)"7.10"暴雨主要以孤立的对流性云团为主,云顶亮温很低,"7.18"暴雨主要以混合性云系为主,云顶亮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暴雨 系统性暴雨 环流背景 物理量特征 中尺度云团
下载PDF
湘中一次突发性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令 姚蓉 +3 位作者 刘志雄 周斌 王乐辉 张子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463-19467,共5页
[目的]分析2010年5月6日湘中一次突发性大暴雨过程。[方法]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雨量及FY-2C卫星资料,分析了2010年5月5日晚~6日湘中一次大暴雨期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物理条件,揭示此次大... [目的]分析2010年5月6日湘中一次突发性大暴雨过程。[方法]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雨量及FY-2C卫星资料,分析了2010年5月5日晚~6日湘中一次大暴雨期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物理条件,揭示此次大暴雨形成的大尺度环境条件、中尺度特征以及可能的成因;并利用FY-2D卫星云导风与水汽云图、红外云图及TBB黑体亮温,分析大暴雨对流系统的演变特征。[结果]此次湘中强降水过程具有降水持续时间较短、强度大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此次大暴雨是在有利环境背景形势下,由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并与高空横槽、中低层切变线、地面弱冷空气及高低空急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各种物理量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上空中尺度特征非常明显,强降水分布在湘中一线,其主要原因是中尺度系统造成;卫星云图上动力干带、TBB=-60℃值中心与其梯度大值区可为大暴雨的预报和预警提供参考依据。[结论]该研究为湖南省大暴雨预报和临近预警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突发性 特征分析 湘中
下载PDF
新余市近52年来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春 李欢欢 +2 位作者 马尚芹 肖云 熊志文 《新余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6-19,共4页
利用1959-2010年新余逐日降水资料和暴雨定义,通过趋势、Morlet小波、Mann-Kendall法(简称M-K法)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余市暴雨季节变化显著,4-6月为多暴雨季节,最多的月份出现在6月;新余市年暴雨日数和汛期暴雨日数都有准12a的... 利用1959-2010年新余逐日降水资料和暴雨定义,通过趋势、Morlet小波、Mann-Kendall法(简称M-K法)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余市暴雨季节变化显著,4-6月为多暴雨季节,最多的月份出现在6月;新余市年暴雨日数和汛期暴雨日数都有准12a的周期变化,先后经历了3个偏多期和4个偏少期;暴雨日数的变化和降水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尤其是汛期相关系数高达0.805。无论是汛期还是全年,新余市暴雨日数和降水量都正在由偏少向偏多转换。突变主要发生在6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数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突变检验
下载PDF
庆阳市2021年“8.18”旱涝急转型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19
作者 刘英 周忠文 张峰 《陇东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86-91,共6页
利用实况站点雨量、Micaps数据、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21年8月18-19日庆阳市“旱涝急转”型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贝湖低槽东移冷空气和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500hPa高空槽东移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冷空气;700... 利用实况站点雨量、Micaps数据、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21年8月18-19日庆阳市“旱涝急转”型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贝湖低槽东移冷空气和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500hPa高空槽东移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冷空气;700hPa切变线是暴雨触发系统;庆阳市上空的辐合上升、不稳定能量,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低层水汽饱和、中层干空气卷入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热力不稳定条件;雷达对流云团对强对流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区域性暴雨 诊断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