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fluorescence and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bi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organic acid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被引量:4
1
作者 CHEN Yan-Min,GUO Liang-H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Ecotoxic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73-379,共7页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is a plasma protein responsible for the binding and transport of fatty acids and a variety of exogenous chemicals such as drug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Such binding plays a crucial ro...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is a plasma protein responsible for the binding and transport of fatty acids and a variety of exogenous chemicals such as drug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Such bind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ADME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the pollutants. The bi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HSA and acetic acid (C2), octanoic acid (C8) and dodecanoic acid (C12)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site-specific fluorescent probe, tryptophan intrinsic fluorescence and tyrosine electrochemistry. For the study of the fatty acid interaction with the two drug-binding sites on HSA, two fluorescent probes, dansylamide and dansyl-L-proline were employed in the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 Intrinsic fluorescence of tryptophan in HSA was monitored upon addition of the fatty acids into HSA. Electrocatalyzed response of the tyrosine residues in HSA by a redox mediator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binding interaction. Qualitatively, observations from these three approaches were very similar. HSA did not show any change in the fluorescence and 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s after mixing with C2, suggesting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the short-chain fatty acid. For C8, the measured signal dropped in a single-exponential mode, indicating an independent and non-cooperative binding. The calculated association constant and binding ratio were 3.1 × 10^6 L/mol and 1 with drug binding Site Ⅰ, 1.1 × 107 L/mol and 1 with Site Ⅱ, and 7.0× 0^4 L/mol and 4 with the tryptophan site, respectively. The measurements with C12 displayed multiple phases of fluorescence change, suggesting cooperativity and allosteric effect of the C12 binding. These results correlate well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established methods, and validate the new approach as a viable tool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with biological 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ADME) organic acid human serum albumin FLUORESCENCE ELECTROCHEMISTRY
下载PDF
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预测斜蛛属蜘蛛毒液天然抑制剂
2
作者 Haitham Ahmed Al-Madhagi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SCD 2023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世界范围内斜蛛属蜘蛛咬伤事故不断增多,急需探索天然抑制剂来抑制最显著的鞘磷脂酶D和透明质酸酶。方法通过DrugRep服务器使用中药抗鞘磷脂酶D(PDB ID:2F9R)和透明质酸酶进行虚拟筛选。通过同一服务器预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 目的世界范围内斜蛛属蜘蛛咬伤事故不断增多,急需探索天然抑制剂来抑制最显著的鞘磷脂酶D和透明质酸酶。方法通过DrugRep服务器使用中药抗鞘磷脂酶D(PDB ID:2F9R)和透明质酸酶进行虚拟筛选。通过同一服务器预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参数。此外,使用CABS-flex 2.0工具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潜在最佳天然抑制剂的优先次序。结果从分子对接和ADME参数来看,中药抑制抗鞘磷脂酶D和透明质酸酶的天然抑制剂中,Tiliroside和Digitoxin表现最佳。而洋地黄毒苷和β-胡萝卜素是对透明质酸酶最有效的抑制剂。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了对接复合物的稳定性。结论通过中药对斜蛛属蜘蛛毒液酶的计算机模拟抑制得到证明,值得开展湿实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蛛属蜘蛛 鞘磷脂酶D 中医药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ADME)
下载PDF
芍药苷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春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46-1650,共5页
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是临床上第一个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抗炎免疫调节药,其治疗 RA 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但起效较慢。芍药苷(paeoniflorin,Pae)是 TGP 主要药效成分... 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是临床上第一个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抗炎免疫调节药,其治疗 RA 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但起效较慢。芍药苷(paeoniflorin,Pae)是 TGP 主要药效成分之一,生物利用度约为3%~4%,提示 Pae 吸收差可能是 TGP 起效较慢原因之一。该文参考近年来相关文献,概述 Pae 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就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白芍总苷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下载PDF
吲哚衍生物类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从头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康从民 赵绪浩 +1 位作者 于玉琪 吕英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0-554,共5页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晶体结构为基础,采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并用类药性和分子对接进行了筛选,最后得到10个对接能量较低的化合物分子,对具有最低结合能的化合物与VEGFR-2酪氨酸激...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晶体结构为基础,采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并用类药性和分子对接进行了筛选,最后得到10个对接能量较低的化合物分子,对具有最低结合能的化合物与VEGFR-2酪氨酸激酶的复合物进行了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并对其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这些化合物结构新颖,可能作为抗肿瘤的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本文结果为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进一步改造、设计及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有助于开发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从头药物设计 类药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头孢克肟口服固体制剂有效性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晨 许明哲 胡昌勤 《中国药事》 CAS 2019年第11期1270-1279,共10页
目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头孢克肟口服固体制剂通用型有效性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对品种结构、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药剂学参数的研究和确证,结合静脉注射、口服等不同给药途径在比格犬及人类等不同种属中的药时曲线数据,建立并... 目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头孢克肟口服固体制剂通用型有效性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对品种结构、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药剂学参数的研究和确证,结合静脉注射、口服等不同给药途径在比格犬及人类等不同种属中的药时曲线数据,建立并验证人口服头孢克肟的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以此模拟口服头孢克肟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拟合药物的累计吸收曲线,作为品种口服固体制剂溶出曲线的评价依据。结果:通过对不同规格片剂、分散片、胶囊、颗粒剂和混悬剂的体内数据的验证比较,证实该模型应用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有效性评价方法,能够明确溶出度行为与药物在体内吸收的关系,提高体外有效性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可大幅度降低仿制药评价的过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肟 生理药代动力学 有效性 药代动力学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下载PDF
皂苷类成分吸收分布和代谢及排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智宇 江蔚新 吴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21期121-124,共4页
皂苷是一类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重要天然产物,但由于其生物利用度普遍较低,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影响了该类成分的新药开发与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皂苷类化合物体内外代谢等过程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有利... 皂苷是一类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重要天然产物,但由于其生物利用度普遍较低,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影响了该类成分的新药开发与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皂苷类化合物体内外代谢等过程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有利于深入探索该类成分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下载PDF
姜活性成分6-姜酚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耿彤 吴晓磊 王志伟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231-235,共5页
姜是姜科植物(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茎,主要含有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成分,其中6-姜酚为姜辣素中主要成分,同时也是姜的重要活性成分。本文从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就6-姜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分析... 姜是姜科植物(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茎,主要含有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成分,其中6-姜酚为姜辣素中主要成分,同时也是姜的重要活性成分。本文从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就6-姜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酚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下载PDF
芍药苷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彬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8期137-139,共3页
芍药苷是中药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由于其广泛而重要的治疗作用和较高的安全性,一直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国内外芍药苷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芍药苷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下载PDF
Machine Learning-Based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ADMET Prediction Models for ERα Activity of Anti-Breast Cancer Drug Candidates 被引量:2
9
作者 XU Zonghua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7-270,共14页
Breast cancer is presently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ies worldwide,with a higher fatality rate.In this study,a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model of compound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ADMET(Ab... Breast cancer is presently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ies worldwide,with a higher fatality rate.In this study,a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model of compound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ADMET(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Toxicity)properties prediction model were performed using 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antagonist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compound samples.We first utilized 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andom forest(RF)algorithm to identify the top 20 molecular descriptor variables that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biological activity,and then we used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identify 16 independent variables.Second,a QSAR model of the compound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BPNN),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ed BP neural network(GA-BPNN),an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The BPNN,the SVR,an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LR)models were then used to identify and predict the ADMET properties of substances,with the prediction impacts of each model compared and assessed.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 SVR model was used in QSAR quantitative prediction,and in the classification prediction of ADMET properties:the SVR model predicts the Caco-2 and hERG(human Ether-a-go-go Related Gene)properties,the LR model predicts the cytochrome P450 enzyme 3A4 subtype(CYP3A4)and Micronucleus(MN)properties,and the BPNN model predicts the Human Oral Bioavailability(HOB)properties.Finally,information entropy theory is used to validate the rationality of variable screening,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model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nstructed model has high accuracy and stability,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screening probable active compounds and drug dis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reast cancer drug discovery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model admet(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xcretion toxicity)prediction machine learning
原文传递
航天失重条件下药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丽丽 武广霞 +3 位作者 张宇实 李勇枝 邓玉林 李玉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6-442,共7页
目的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迅速,载人航天飞行实践次数逐渐增加,极大地推动了航天医学的发展。失重是航天员飞行过程中无法摆脱的不利因素,可以引起机体广泛的生理变化,如体液头向分布、血容量变化、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这些改变或... 目的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迅速,载人航天飞行实践次数逐渐增加,极大地推动了航天医学的发展。失重是航天员飞行过程中无法摆脱的不利因素,可以引起机体广泛的生理变化,如体液头向分布、血容量变化、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这些改变或可引起药物在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变化,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产生毒性。目前美国航天局的航天用药仍以地面用药规律为指导,这或会导致航天员用药不安全问题。国内外微重力条件下药动学的研究较为少见,且由于实际飞行次数的限制,相关研究大多通过地面模拟实验来实现。方法结合国内外失重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以及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围绕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过程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总结了失重条件下药动学过程的改变规律,以期为载人航天中的药物应用提供更多基础知识和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 药动学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下载PDF
~3H-氧化苦参碱在小鼠及大鼠体内的代谢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永良 董青莲 +1 位作者 陈海燕 金月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用同位素示踪及整体放射自显影法研究~3H-氧化苦参碱在小鼠及大鼠体内的代谢。静脉注射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 1/2α=4.9min,T 1/2β=2.1h。肌肉注射时胆囊,肾、肝、肠中放射性最高。药物主要经尿排泄,给药后48h内排... 用同位素示踪及整体放射自显影法研究~3H-氧化苦参碱在小鼠及大鼠体内的代谢。静脉注射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 1/2α=4.9min,T 1/2β=2.1h。肌肉注射时胆囊,肾、肝、肠中放射性最高。药物主要经尿排泄,给药后48h内排出给药量的82.6%,而粪便中排出仅占给药量的6.4%。尿中除原型药外还有苦参碱。胆汁也是重要的排泄途径,但大部分又在肠中重吸收。生物转化部位是在胃肠道和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苦参碱 吸收 分布 排泄 代谢
下载PDF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盼 谢珊珊 +2 位作者 郭建军 卜海之 陈西敬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8期937-943,共7页
二氢吡啶类药物是重要的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本文从该类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方面综述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二氢吡啶类药物脂溶性好,易透过细胞膜,但首过效应... 二氢吡啶类药物是重要的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本文从该类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方面综述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二氢吡啶类药物脂溶性好,易透过细胞膜,但首过效应较强,会对其生物利用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表观分布容积较大,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迅速向各组织分布,主要分布于肝、肾等血流速率快的组织;在体内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酶(CYPs)代谢,而CYP3A是参与其代谢的主要亚型,Ⅰ相代谢包括二氢吡啶环氧化、酯健水解及羟化反应,Ⅱ相代谢以葡萄糖醛酸结合为主;主要以代谢产物的形式从尿液、胆汁、粪便排泄,原型药物的排泄量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吡啶类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下载PDF
苯乙醇苷类成分的体内ADME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贵玉 丁晶鑫 +5 位作者 胡扬 孙向明 张蒙蒙 王昕蕾 刘博男 李文兰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苯乙醇苷类成分广泛存在于中药中,主要含有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红景天苷、连翘酯苷B等成分.苯乙醇苷类成分的生物活性较好、且毒性作用小,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及可观的应用前景.对苯乙醇苷类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 苯乙醇苷类成分广泛存在于中药中,主要含有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红景天苷、连翘酯苷B等成分.苯乙醇苷类成分的生物活性较好、且毒性作用小,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及可观的应用前景.对苯乙醇苷类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进行总结,期望能够在一定水平上为其药效评价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醇苷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下载PDF
~3H-萱草根素在小鼠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毅 邹康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4-57,共4页
本文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综技术,初步观察了~3H-萱草根素在小鼠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的全过程。~3H-萱草根素口服后0.5小时,小鼠血液中放射性即达到高峰,并以低浓度维持96小时以上;其随血液循环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以胃肠组织含量最高... 本文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综技术,初步观察了~3H-萱草根素在小鼠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的全过程。~3H-萱草根素口服后0.5小时,小鼠血液中放射性即达到高峰,并以低浓度维持96小时以上;其随血液循环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以胃肠组织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和脾脏。萱草根素有蓄积性;一次给药和以同等剂量分次(每天一次,三天)投药后的相同时间,各组织中~3H-萱草根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主要排泄途径是粪便,其次是尿液。经有机溶剂处理后的尿液分为水、脂二相,其放射性测量和薄板层析放射自显影结果均表明:~3H-萱草根素在体内经过代谢后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尿液中排出的不是萱草根素原形,而是其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根素 吸收 分布 排谢 代谢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银杏叶中的促成骨活性成分
15
作者 孙苗苗 梁鹏晨 +5 位作者 周紫艳 唐晔翎 李田 梁冬雨 易清清 常庆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3期517-524,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银杏叶中具有促成骨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利用TCMSP平台筛选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文献查找MAPK和BMP等相关通路上的蛋白,利用Autodock Vina对受体与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并将对接结果中对接分数排名前20的...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银杏叶中具有促成骨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利用TCMSP平台筛选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文献查找MAPK和BMP等相关通路上的蛋白,利用Autodock Vina对受体与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并将对接结果中对接分数排名前20的化合物进行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和毒性的预测。通过细胞增殖和RT-PCR实验验证胡萝卜苷的促成骨增殖和促进TAK1、AKT1 mRNA表达的效果。结果胡萝卜苷相对于其他化合物,具有较低的肝毒性、较低的突变性以及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促进TAK1、AKT1 mRNA的表达等性质。结论银杏叶中胡萝卜苷是一种较好的促成骨活性成分,可为中药银杏叶在骨疾病方面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促成骨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毒性 胡萝卜苷
下载PDF
Drug-transporter interaction testing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被引量:1
16
作者 Peter Krajcsi 《World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3年第1期35-46,共12页
The human body consists of several physiological barriers that express a number of membrane transporters. For an orally absorbed drug the intestinal, hepatic, renal and blood-brain barriers are of the greatest importa... The human body consists of several physiological barriers that express a number of membrane transporters. For an orally absorbed drug the intestinal, hepatic, renal and blood-brain barriers are of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The ATP-binding cassette(ABC) transporters that mediate cellular efflux and the solute carrier transporters that mostly mediate cellular uptake are the two superfamilies responsible for membrane transport of vast majority of drugs and drug metabolites. The total number of human transporters in the two superfamilies exceeds 400, and about 40-50 transporter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for drug transport. The latest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guidance focuses on P-glycoprotein,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OATP1B1), OATP1B3, 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2(OCT2), and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 1(OAT1) and OAT3. The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s shortlist additionally contains the bile salt export pump, OCT1, and the multidrug and toxin extrusion transporters, multidrug and toxin ex-trusion protein 1(MATE1) and MATE2/MATE2 K. A variety of transporter assays are available to test drugtransporter interactions, transporter-mediated drugdrug interactions, and transporter-mediated toxicity. The drug binding site of ABC transporters is accessible from the cytoplasm or the inner leaflet of the plasma membrane. Therefore, vesicular transport assays utilizing inside-out vesicles are commonly used assays, where the directionality of transport results in drugs being transported into the vesicle. Monolayer assays utilizing polarized cells expressing efflux transporters are the test systems suggested by regulatory agencies. However, in some monolayers, uptake transporters must be coexpressed with efflux transporters to assure detectable transport of low passive permeability drugs. For uptake transporters mediating cellular drug uptake, utilization of stable transfectants have been suggested. In vivo animal models complete the testing battery. Some issues, such as in vivo relevance, gender difference, age and ontogeny issues can only be addressed using in vivo models. Transporter specificity is provided by using knock-out or mutant models. Alternatively, chemical knock-outs can be employed. Compensatory changes are less likely when using chemical knockouts. On the other hand, specific inhibitors for some uptake transporters are not available, limiting the options to genetic knock-ou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屏障 药物代谢物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靶向TNF-α的植物抗炎先导化合物的计算机模拟筛选
17
作者 Sumit Arora Pallavi Rushiya +4 位作者 Kalpana Tirpude Nidhi Sapkal Subhash Yende Abhay Ittadwar Sapan Shah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第3期264-275,共12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多种植物中的抗炎成分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种参与炎症疾病的介质)的抑制作用。方法基于先前的研究,我们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不同药用植物的抗炎植物成分进行计算机模拟评估,以了解它们与... 目的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多种植物中的抗炎成分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种参与炎症疾病的介质)的抑制作用。方法基于先前的研究,我们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不同药用植物的抗炎植物成分进行计算机模拟评估,以了解它们与TNF-α的结合模式(PDB ID:6OP0)。分子对接模拟分析中,网格箱(25×25×25)Å中心设为[-12.817×(-1.618)×19.009]Å,网格间距为0.375Å。此外,使用Discovery Studio Client 2020程序评估与靶标和配体氨基酸相关的二维和三维(2D和3D)氢键间的相互作用,并根据里宾斯基类药五规则和SwissADME数据库预测其理化性质,以支撑分子对接模拟结果。结果我们从选取的药用植物中筛选出200多种植物化合物与抗TNF-α蛋白结合,结合评分在-12.3至-2.5 kcal/mol范围内。其中,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水黄皮籽素、紫花青素、附根含希米拉因、鞣花酸、欧前胡素、α-生育酚和八降葫芦素A表现出良好的结合亲和力,分别为-10.6、-10.0、-10.5、-10.1、-11.2、-10.3、-10.1、-10.1和-10.0 kcal/mol。此外,这些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毒性(ADMET)特征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根据初步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本研究选取的植物成分可以通过抑制TNF-α靶标成为良好的抗炎候选物。可以将这些化合物作为治疗炎症的新成分进行进一步优化和验证,以开发更加有效、安全的抗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 药用植物 植物成分 分子对接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毒性研究
下载PDF
丹酚酸B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文静 曹琦琛 +2 位作者 曹珂 张予阳 陈颖萍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8-612,624,共6页
丹酚酸B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丹参酚酸成分之一,其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低;分布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蛋白结合率及组织器官的特性;代谢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P450酶参与了此过程;排泄主要途径是胆汁。文中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丹酚酸B药... 丹酚酸B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丹参酚酸成分之一,其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低;分布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蛋白结合率及组织器官的特性;代谢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P450酶参与了此过程;排泄主要途径是胆汁。文中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丹酚酸B药动学研究进展,对丹酚酸B血浆生物样品预处理,检测方法,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原文传递
丹酚酸B的药动学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袁春平 侯惠民 区淑蕴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1-799,共9页
丹酚酸B是中药丹参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本文对近10年来国内外丹酚酸B的药动学研究及影响其药动学的一些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丹酚酸B制剂进一步研究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丹酚酸B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生物利用度
原文传递
黄酮类化合物体内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曾晓丽 谢燕 袁秀荣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50-754,共5页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文中对近几年有关该类化合物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在胃部、小肠、大肠中均有吸收。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因化学结构不同,其...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文中对近几年有关该类化合物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在胃部、小肠、大肠中均有吸收。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因化学结构不同,其吸收速度、部位等有很大差异,多数黄酮类药物的体内分布与其药理作用部位相一致。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水解、结合、裂解以及氧化反应进行。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排泄途径主要为肾脏和胆汁排泄,排泄物大多为药物的代谢物,也有少数以原形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