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of enhancer trap and gene trap harboring Ac/Ds transposon in transgenic rice 被引量:7
1
作者 金维正 汪少敏 +2 位作者 徐敏 段瑞君 吴平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I CSCD 2004年第4期390-399,共10页
Insertion mutagenesi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ethods for gene functions analysis.Here we report a two-element Ac/Ds transposon system containing enhancer trap and gene trap for gene tagging in rice.The exc... Insertion mutagenesi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ethods for gene functions analysis.Here we report a two-element Ac/Ds transposon system containing enhancer trap and gene trap for gene tagging in rice.The excision of Ds element was examined by PCR amplification.The excision frequency of Ds element varied from 0% to 40% among 20 F2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11 different Ds parents.Southern blo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ore than 70% of excised Ds elements reinserted into rice genome and above 70% of the reinserted Ds elements were locat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chromosome in rice.The result of histochemical GU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28% of enhancer trap and 22% of gene trap tagging plants displayed GUS activity in leaves, roots,flowers or seeds.The GUS positive lines will be useful for identifying gene function i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ds Enhancer trap EXCISION Gene trap Reinsertion Rice (Oryza sativa L.)
下载PDF
利用Ac/Ds转座子系统在水稻中获得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的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金维正 段瑞君 +3 位作者 张帆 陈双燕 吴运荣 吴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8-673,共6页
获得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是进行重复转基因及消除转基因植株中标记基因潜在危害性的关键。实验采用了Ac Ds转座子系统在水稻 (OryzasativaL .)中进行无hpt选择标记的转基因。将含有目的基因bar的Ds元件和hpt标记基因置于同一个T_DNA中 ... 获得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是进行重复转基因及消除转基因植株中标记基因潜在危害性的关键。实验采用了Ac Ds转座子系统在水稻 (OryzasativaL .)中进行无hpt选择标记的转基因。将含有目的基因bar的Ds元件和hpt标记基因置于同一个T_DNA中 ,通过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EHA10 5介导将Ac_T_DNA及Ds_T_DNA分别转入到不同的水稻植株 ,再将单拷贝的Ac_T_DNA植株与单拷贝的Ds_T_DNA植株杂交得到同时含有Ac和Ds元件的F1 植株 ,F1 自交产生F2 后代 ,F2 植株中转座后的Ds元件与T_DNA独立分离 ,在总共 10 0株F2 水稻植株中筛选得到 2株只含有Ds元件插入而无hpt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结果表明 ,利用Ac Ds转座子系统在水稻中获得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植株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标记基因 转基因技术 ac/ds转座子系统
下载PDF
Ac/Ds(GUS)结构介导的水稻启动子捕获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爱民 陈石燕 +5 位作者 沈革志 王新其 鞠丹花 王钟林 王宗阳 蔡秀玲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5-580,共6页
构建了基于Activator/Dissociation(β-glucuronidase)[简称Ac/Ds(GUS)]结构的捕获质粒p13B,用于分离水稻基因启动子。以此质粒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粳稻品种中花11的胚性愈伤组织,对获得的18个独立转化株的T2代植株进行了抗除草剂筛... 构建了基于Activator/Dissociation(β-glucuronidase)[简称Ac/Ds(GUS)]结构的捕获质粒p13B,用于分离水稻基因启动子。以此质粒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粳稻品种中花11的胚性愈伤组织,对获得的18个独立转化株的T2代植株进行了抗除草剂筛选,从141个抗除草剂转基因植株中用PCR方法检测到其中37株是Ds因子发生了转座的植株,而且这种转座到新位置上的Ds因子是遗传的。初步观察到其中5株的GUS染色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ds双因子 启动子捕获 GUS报告基因 BAR基因 水稻
下载PDF
Ac/Ds转座子激活标签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静 马浩然 +1 位作者 李加纳 张洪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845-2855,共11页
随着植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迅速发展,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已经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大量有表型的突变体是进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基础。Ac/Ds转座子激活标签技术(Ac/Ds transposonactivation tagging system)的产生使Ac... 随着植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迅速发展,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已经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大量有表型的突变体是进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基础。Ac/Ds转座子激活标签技术(Ac/Ds transposonactivation tagging system)的产生使Ac/Ds转座子标签技术具有了产生显性突变的功能,并可避免在突变体库创建过程中进行大量繁重的人工转基因操作,是比较理想的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工具。本文将对Ac/Ds转座子激活标签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利用不同激活标签创建植物突变体库的研究进行介绍,并对近二十几年来报道的相关应用研究展开论述,以期对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ds转座子激活标签技术 突变体库 功能基因组学
下载PDF
Ac/Ds系统及其在油菜突变体库构建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洪林 闫晓红 +1 位作者 刘正富 魏文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8-743,共6页
随着油菜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和后续完善,油菜功能基因组学必将成为研究热点,如何构建高通量的突变体库则是影响其进展的关键。Ac/Ds(Activator/Dissociation)系统是构建插入型突变体库的理想技术,在水稻(Oryza Sativa)、拟南芥(Arabid... 随着油菜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和后续完善,油菜功能基因组学必将成为研究热点,如何构建高通量的突变体库则是影响其进展的关键。Ac/Ds(Activator/Dissociation)系统是构建插入型突变体库的理想技术,在水稻(Oryza Sativ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等异源植物中应用较广,但在油菜中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介绍了Ac/Ds系统的结构特点、转座机理等基本概况,阐述了利用Ac/Ds系统构建植物突变体库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模式植物水稻和拟南芥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了利用Ac/Ds系统构建油菜突变体库的改进策略,并对其在油菜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ac/ds系统 突变体库 应用策略
下载PDF
Ac/Ds标签系统与水稻功能基因组学 被引量:12
6
作者 栾维江 孙宗修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1-450,共10页
自2002年水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正在成为水稻研究的重要内容。构建突变体库是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利用外源的Ac/Ds(Activator/Dissociation)标签系统是构建插入突变体库较为理想的方法,经过... 自2002年水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正在成为水稻研究的重要内容。构建突变体库是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利用外源的Ac/Ds(Activator/Dissociation)标签系统是构建插入突变体库较为理想的方法,经过多年发展完善,其在水稻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但仍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文章对Ac/Ds标签系统的转座行为及其构建突变体库的问题和优点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年来Ac/Ds标签系统在水稻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利用Ac/Ds标签系统进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ac/ds标签系统 插入突变体库 转座行为 功能基因组学
下载PDF
水稻Ac/Ds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突变体 被引量:1
7
作者 袁云香 万志刚 孙丙耀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1,共3页
用含Ac/D s转座元件的水稻种子为实验材料,从成熟胚盾片诱导愈伤组织,并经分化培养获得一定量的再生植株(R0),经田间栽培收获再生植株的成熟种子(R1)。对获得的111株再生植株(R0)叶片取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检测其Ac/D s插入。... 用含Ac/D s转座元件的水稻种子为实验材料,从成熟胚盾片诱导愈伤组织,并经分化培养获得一定量的再生植株(R0),经田间栽培收获再生植株的成熟种子(R1)。对获得的111株再生植株(R0)叶片取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检测其Ac/D s插入。结果表明,有94%的再生植株含有Ac/D s,6%的再生植株仅含Ac。只带有Ac而无D s的再生植株是由于D s切离而丢失,其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更多的突变体来构建突变体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组织培养 ac/ds标签系统 突变体
下载PDF
不同启动子控制下Ac转座酶基因的表达对玉米Ds因子在水稻中切离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游 张景六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用水稻愈伤组织比较了Ac启动子、3 5S启动子与Ubi启动子控制下Ac转座酶基因 (Ts)的表达对Ds因子切离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bi启动子与Ac转座酶编码区嵌合基因 (Ubipro Ts)反式激活Ds因子的切离频率最高 ,达到了 72 .9%。通过杂交将Ubipr... 用水稻愈伤组织比较了Ac启动子、3 5S启动子与Ubi启动子控制下Ac转座酶基因 (Ts)的表达对Ds因子切离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bi启动子与Ac转座酶编码区嵌合基因 (Ubipro Ts)反式激活Ds因子的切离频率最高 ,达到了 72 .9%。通过杂交将Ubipro Ts基因导入Ds因子转化植株 ,得到 9株Ubipro Ts基因与Ds因子共存的F1代杂交水稻植株 ,其中有 8株Ds因子发生了切离。用Inverse PCR的方法从其中一株杂交植株中克隆到Ds因子的旁邻序列 ,其DNA顺序与亲本中Ds因子原插入位点的序列不同 ,表明Ds因子转座到了新的基因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启动子 ac转座酶基因 ds因子 转座
下载PDF
籼稻品种成恢448遗传背景下Ac/Ds基因遗传分析
9
作者 王炎炎 孙一丁 +1 位作者 李潘明 许明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8-871,共4页
对转Ac基因成恢448与转Ds基因成恢448杂交获得的11个组合F2群体进行了田间Basta抗性鉴定和Ac/Ds基因的PCR检测。分蘖期对362个F2植株喷施0.25%的Basta溶液,叶片保持绿色的抗Basta植株有175株,占48.34%,叶片变黄敏感植株有187株,占51.66%... 对转Ac基因成恢448与转Ds基因成恢448杂交获得的11个组合F2群体进行了田间Basta抗性鉴定和Ac/Ds基因的PCR检测。分蘖期对362个F2植株喷施0.25%的Basta溶液,叶片保持绿色的抗Basta植株有175株,占48.34%,叶片变黄敏感植株有187株,占51.66%;不同组合抗感植株比例并不相同,只有N7符合孟德尔性状分离定律理论值的3∶1,其他的组合都不符合这个比例。Basta敏感植株PCR检测表明均含Ac而不含Ds;,抗Basta植株PCR检测表明所有植株均携带Ds,其中137株含Ac和Ds,37株不含Ac仅含Ds。表明利用抗Basta基因的特性可排除不含Ds植株,而Ds插入纯合体需PCR检测才能进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ac ds基因 Basta抗性 遗传分析
下载PDF
Ac/Ds Transposition Activity in Transgenic Rice Population and DNA Flanking Sequence of Ds Insertion Sites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正歌 付亚萍 +4 位作者 肖晗 胡国成 斯华敏 于永红 孙宗修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The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genic rice ( Oryza saliva L.) population with inserts of maize transposon Activator/Dissociation (Ac/Ds) was investigated. DNA sequences flanking the T-DNA were analyzed with inverse PC... The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genic rice ( Oryza saliva L.) population with inserts of maize transposon Activator/Dissociation (Ac/Ds) was investigated. DNA sequences flanking the T-DNA were analyzed with inverse PCR. Results showed that 65.4% of the T-DNA was integrat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rice genome, and some T-DNA flanking sequences were located on certain chromosomes. A number of T-DNA was found to have inserted into protein coding regions. In order to induce transposition of the inserted Ds elements, 354 crosses of Ac x Ds and Ds x Ac were constructed. The excision frequency of Ds element trans-activated by Ac transposase was 22.7% in the F-2 populations, and the transposition was confirmed with analyses of DNA sequences flanking the Ds elements. In addition to the transposition due to 'cut-paste' mechanism, Ds can replicate itself and integrate into a new locus, and inaccurate excisions were also found. A proportion of DNA segments flanking the Ds elements showed no homologies to sequences published in GenBank, of which two were registered under the accession numbers AF355153 and AF355770. The strategy of using transposon tagging for rice genomics study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son ac/ds transposition activity flanking sequence Oryza sativa
下载PDF
植物中Ac/Ds转座子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明霞 姜敏 +4 位作者 王国宏 王东旭 周婷 张春宇 林凤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7-393,共7页
Ac/Ds转座子作为研究较为深入的植物转座子,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利用Ac/Ds标签系统构建插入突变体库是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的有利工具。结合课题组利用Ac/Ds转座子标签分离基因并进... Ac/Ds转座子作为研究较为深入的植物转座子,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利用Ac/Ds标签系统构建插入突变体库是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的有利工具。结合课题组利用Ac/Ds转座子标签分离基因并进行基因功能验证方面的研究工作,综述了Ac/Ds转座子在植物基因组中的插入特点、转座机制以及转座子标签法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为更有效的利用Ac/Ds转座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ds转座子 转座特点 转座机制 转座子标签
下载PDF
转座子Ac/Ds的水稻转化及杂交后代中Ds的跳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桂英 齐高燕 +2 位作者 徐晓辉 李南弈 郭泽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 把双元表达载体CamDs(含有激活标签和基因捕获器结构)和含有玉米Ac转座酶的质粒(NeaAc)转入水稻。PCR结果表明Ac和Ds已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转Ac植株与转Ds植株杂交,获得了12个杂交组合。杂交F1 代水稻...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 把双元表达载体CamDs(含有激活标签和基因捕获器结构)和含有玉米Ac转座酶的质粒(NeaAc)转入水稻。PCR结果表明Ac和Ds已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转Ac植株与转Ds植株杂交,获得了12个杂交组合。杂交F1 代水稻苗经过抗生素筛选,得到108株同时含有Ac和Ds因子的水稻苗。Basta抗性检测了Ds因子在杂交F1 代中的跳跃情况,发现转座频率为13%。Ds空供体位点的PCR扩增结果与Basta抗性检测一致。另外,对跳动过的植株进行部分组织GUS染色表明Ds因子中的基因捕获器可以捕获到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座子 基因转化 基因捕获 根癌农杆菌 激活标签 基因捕获器 ac/ds双因子系统
下载PDF
Ac/Ds转座子及其作为插入序列标签的应用
13
作者 郭利勇 陈双臣 刘爱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6-147,153,共3页
简要介绍了Ac/Ds转座子作为插入序列标签的构建形式及其在植物基因组中的插入特点、影响Ds转座子跳跃的因素,并且对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关键词 ac/ds转座子 自主转座 插入位点 转座频率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Cry1 Ab/Ac抗虫转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6
14
作者 葛敏 张体付 +2 位作者 王华 陶跃之 赵涵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4-258,共5页
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效地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从而加快了优良基因定向聚合的进程,然而遗传转化率低及转基因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H99为材料,将Ac/Ds双元表达载体(包含抗虫Cry1 Ab... 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效地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从而加快了优良基因定向聚合的进程,然而遗传转化率低及转基因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H99为材料,将Ac/Ds双元表达载体(包含抗虫Cry1 Ab/Ac基因和gfp报告基因等)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由110粒玉米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获得28株抗性转基因植株。经PCR及RT-PCR的验证结果显示,其中8株为含有Cry1 Ab/Ac目的基因且该基因有效表达的阳性植株,转化效率达7%。通过农杆菌介导法所获得的玉米转基因植株为今后剔除抗生素筛选标记,从而获得安全的玉米抗虫新种质提供了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转基因 ac/ds转座系统 CRY1 Ab/ac抗虫基因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Ds转座因子的水稻遗传转化 被引量:25
15
作者 沈革志 张建军 +3 位作者 殷丽青 王新其 陈全庆 范昆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7-12,共6页
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幼胚、成熟胚和幼穗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携带Ti质粒pDs-Bar1300的根癌农杆菌EHA105感染和共培养后,通过50mg/L和25mg/L潮霉素的二次筛选,结果表明34%幼胚愈伤组织、17%成熟胚愈伤组织和16.5%幼穗愈伤组织... 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幼胚、成熟胚和幼穗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携带Ti质粒pDs-Bar1300的根癌农杆菌EHA105感染和共培养后,通过50mg/L和25mg/L潮霉素的二次筛选,结果表明34%幼胚愈伤组织、17%成熟胚愈伤组织和16.5%幼穗愈伤组织表现潮霉素抗性。这些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和再生培养基培养,获得了14棵转基因植株。经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Ds和Bar基因都已整合进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组。对T1代植株的PPT抗性测定表明,外源Bar基因的分离符合孟德尔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ds转座因子
下载PDF
一种新型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ac to Bac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小昭 朱应 +2 位作者 刁振宇 齐义鹏 周宗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全基因组DNA与AcBacmid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构建转座一穿梭载体BmBacmid。另一供体质粒以转座方式将乙肝病毒e抗原基因HBeAg整合到BmBacmid的attTn7位点上成为重组rBmHBe。结果表明BmBacmid既能在大肠杆菌中以... 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全基因组DNA与AcBacmid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构建转座一穿梭载体BmBacmid。另一供体质粒以转座方式将乙肝病毒e抗原基因HBeAg整合到BmBacmid的attTn7位点上成为重组rBmHBe。结果表明BmBacmid既能在大肠杆菌中以质粒的形式复制,又能在家蚕BmN细胞和草地夜蛾Sf9细胞中复制,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Southernblotting证实重组病毒的构建是正确的。BmN细胞能正确识别与切割HBeAg信号肽序列,SDSPAGE表明HBeAg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HBeAg效价达1∶32000,细胞内HBeAg效价为1∶2000,培养液及细胞内的HBcAg含量极低(〈1∶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NPV Bac to Bac策略 表达系统 HBCAG
下载PDF
玉米转座因子Ac在单倍体烟草中转座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瞿绍洪 张文俊 +3 位作者 景建康 李银心 朱至清 胡含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0-154,共5页
把玉米转座因子Ac插入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和链霉素抗性基因(SPT)之间,构建带嵌合基因Ac∷SPT的双元载体pSAC11。从普通烟草的花粉植株取单倍体组织,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分别转化嵌合基因Ac∷SPT和Ac∷... 把玉米转座因子Ac插入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和链霉素抗性基因(SPT)之间,构建带嵌合基因Ac∷SPT的双元载体pSAC11。从普通烟草的花粉植株取单倍体组织,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分别转化嵌合基因Ac∷SPT和Ac∷GUS(来自双元载体pSLJ721),得到单倍体转基因植株。对转化Ac∷SPT的单倍体叶组织进行链霉素抗性分析,同时对转化Ac∷GUS的单倍体作GUS活性鉴定,分别检测到Ac从Ac∷SPT和Ac∷GUS处切离。Southern杂交表明,Ac切离后在单倍体基因组的不同位点整合。上述烟草单倍体的转化体系的建立以及对Ac因子转座的分析,将有助于在单倍体细胞中进行转座因子标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转座因子 转化 单倍体烟草 转座因子标签法
下载PDF
水稻Ds插入纯合体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兆贵 王江 +5 位作者 张泽民 刘芳 朱海涛 宛新杉 张景六 张桂权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7-341,共5页
采用Basta抗性鉴定、潮霉素抗性鉴定和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鉴定了水稻Ds插入纯合体。在T1代 2 36个转化株系中 ,有 16个株系的全部植株表现出对Basta的敏感 ,其余 2 2 0个株系的植株表现出对Basta的抗性。经过 3代的纯合筛选 ,共... 采用Basta抗性鉴定、潮霉素抗性鉴定和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鉴定了水稻Ds插入纯合体。在T1代 2 36个转化株系中 ,有 16个株系的全部植株表现出对Basta的敏感 ,其余 2 2 0个株系的植株表现出对Basta的抗性。经过 3代的纯合筛选 ,共鉴定出Ds插入纯合体 2 0 3个 ,这些Ds插入纯合体可用于构建Ac/Ds系统和对Ds插入突变体进行筛选和鉴定 ,为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座子 ds插入突变 水稻
下载PDF
插入玉米Ds转座因子的水稻转化群体及其分子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江 李琳 +3 位作者 宛新杉 安林升 张景六 洪孟民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2000年第6期501-506,共6页
转座子标签法是一种利用转座因子插入高等植物基因组中造成基因突变 ,然后通过分离转座因子插入的旁邻顺序 ,进而克隆出突变基因的策略。这种策略在高等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是十分有用的。为此目的 ,将玉米的Ds因子及bar基因连接... 转座子标签法是一种利用转座因子插入高等植物基因组中造成基因突变 ,然后通过分离转座因子插入的旁邻顺序 ,进而克隆出突变基因的策略。这种策略在高等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是十分有用的。为此目的 ,将玉米的Ds因子及bar基因连接至载体pCAMBIA130 0的T DNA区域中 ,构建成重组Ti质粒pDsBar130 0。pDsBar130 0中T DNA区域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可在转化过程中用作水稻转化植株的选择标记。插入在Ds因子中的bar基因可追踪转化后代的Ds因子。pDsBar130 0通过根瘤农杆菌介导引入水稻品种中花 11号的幼胚组织。从各转化愈伤组织中获得了 140 0株独立的Ds水稻转化植株。通过PPT抗性检测和PCR分析证明了水稻转化植株中Ds因子的整合。Southernblot分析了转化植株基因组中Ds因子的插入拷贝数 ,其中单拷贝插入比率约占 70 %。这些插有Ds因子的水稻转化植株 ,当引入自主型的Ac因子反式活化Ds因子后 ,可使Ds因子跳跃到不同位点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ds因子 农杆菌 转座因子标签 突变体
下载PDF
插入含Ds因子的T-DNA产生的水稻脆秆突变株的遗传和分子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梅芳 张景六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在构建由农杆菌介导的玉米Ds转座因子插入的水稻转化群体中 ,得到一个茎秆等组织发生脆性突变的株系。理化指标定量测定表明 ,脆性株系的载荷强度和纤维素含量都比正常植株低很多 ,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减少。对这个突变株的分子检测结果表... 在构建由农杆菌介导的玉米Ds转座因子插入的水稻转化群体中 ,得到一个茎秆等组织发生脆性突变的株系。理化指标定量测定表明 ,脆性株系的载荷强度和纤维素含量都比正常植株低很多 ,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减少。对这个突变株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Ds因子在脆性株系中为单位点插入。检测了自交 3代(T1、T2 、T3 )植株中T DNA(Ds)插入与脆性表型的共分离关系。初步结果表明这个突变是T DNA(Ds)的插入造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因子 T-DNA 水稻 脆秆突变株 遗传 分子分析 转座因子标签 共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