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直肌旁入路后柱通道螺钉治疗累及双柱复杂髋臼骨折效果分析
1
作者 杨冬松 王琼 +5 位作者 陈许冬 远东涛 陈鹏 凌建生 甄相周 于蒙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腹直肌旁入路后柱通道螺钉治疗累及双柱复杂髋臼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腹直肌旁入路后柱通道螺钉治疗的17例累及双柱复杂AF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 目的分析腹直肌旁入路后柱通道螺钉治疗累及双柱复杂髋臼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腹直肌旁入路后柱通道螺钉治疗的17例累及双柱复杂AF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采用Matta法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依据髋关节功能(Harris)量表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腹直肌旁入路后柱通道螺钉手术。手术时间110.9 min(范围:90~150 min),术中出血量652.1 mL(范围:300~1000 mL)。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7周(范围:9~16周)。术中腹膜破裂1例,即予以缝合;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经换药后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华法林抗凝治疗2个月血栓消失。末次随访,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为82.4%,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2%。结论腹直肌旁入路后柱螺钉治疗累及双柱复杂AF,通过一个切口即可完成髋臼前后柱骨折的良好复位与固定,创伤小,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旁入路 后柱 螺钉 双柱 髋臼骨折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用于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
作者 王争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用于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腹直肌旁入路切开复位... 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用于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腹直肌旁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观察组的CD4^(+)、CD4^(+)/CD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远期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可显著提升髋臼骨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髋臼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3D打印模型 后柱螺钉内固定 腹直肌旁入路 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髋臼后柱骨折与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先泉 张进禄 周东生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 探讨髋臼后柱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5例A2型髋臼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 :Kocher Langenbeck入路 6例 ,改良Kocher Langenbeck入路 9例。 结果  15例中达到解剖复位 13例 ,复位欠佳 2例。获得随... 目的 探讨髋臼后柱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5例A2型髋臼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 :Kocher Langenbeck入路 6例 ,改良Kocher Langenbeck入路 9例。 结果  15例中达到解剖复位 13例 ,复位欠佳 2例。获得随访 11例 ,随访时间 1~ 4年 ,平均 2年。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功能评定标准 ,优良 10例 ,可 1例。术后异位骨化BrookerⅠ度 1例、Ⅱ度 2例。原发坐骨神经损伤 2例 ,1例在 1年后恢复 ,另l例未恢复。结论 只有把患髋前后位片、闭孔斜位片、髂骨斜位片、CT平扫图像、SSD重建图像、MPR图像和VRT重建图像结合起来 ,才能做出髋臼后柱骨折或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绝大多数髋臼后柱骨折和后柱伴后壁骨折需行开放复位内固定 ,复位后柱骨折的最好方法是联合使用Schanz螺钉与Farabeuf钳 ,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1块或 2块后柱重建钢板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后柱
下载PDF
髋臼后柱支持钢板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先泉 张进禄 周东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在髋臼骨折手术中放置后柱支持钢板时如何防止螺钉穿入髋关节内。方法 将髋臼后柱的危险区分为山顶区、山腰上区、山腰下区和山脚区。在 2 0例髋臼CT扫描图像和 1例骨盆标本的后柱上做A、B、C、D和E点 ,并测量各点的进钉角... 目的 探讨在髋臼骨折手术中放置后柱支持钢板时如何防止螺钉穿入髋关节内。方法 将髋臼后柱的危险区分为山顶区、山腰上区、山腰下区和山脚区。在 2 0例髋臼CT扫描图像和 1例骨盆标本的后柱上做A、B、C、D和E点 ,并测量各点的进钉角度和深度 ,测量结果用 -x±s表示。结果 通过CT图像测量的a、b、c、d角和e角分别为 4 1 5 8°± 4 5 6°、 71 92°±7 87°、 94 6 7°± 6 0 1°、 113 5 8°± 5 81°和 12 8 0 4°± 4 78°;EA长度、A深度、B深度、C深度、D深度和E深度分别为 4 3 2 0± 3 4 3mm、 36 6 0± 4 99mm、 35 80± 3 77mm、 31 30± 2 4 5mm、 30 4 0± 2 84mm和 35 6 0± 2 99mm。结论 髋臼骨折手术中A、B、C、D和E点的钉后柱角分别为 30°、 6 0°、 80°、 10 0°和 12 0°左右。在髋臼后柱的不同区域螺钉应采取不同的进钉角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柱 钢板 解剖学 髋臼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髋臼横行骨折采用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疗效分析
5
作者 张立峰 冯卫 +2 位作者 包道日娜 冬梅 佟雁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5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对髋臼横行骨折患者应用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髋臼横行骨折患者50例,对其进行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治疗后患者髋臼复位... 目的探讨对髋臼横行骨折患者应用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髋臼横行骨折患者50例,对其进行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治疗后患者髋臼复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5小时,平均出血量为950ml,根据matta复位,25例解剖复位,21例满意复位,4例复位不满意,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0%。结论对髋臼横行骨折患者采取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横行骨折 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 手术
下载PDF
经坐骨结节至髋臼后柱置钉安全区域的CT测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涛 项大业 +5 位作者 何少波 胡金文 连永生 瞿纪青 吴啸涌 池永龙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6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CT测量经坐骨结节至髋臼后柱置钉的安全范围。方法收集60例正常成人骨盆的螺旋CT扫描数据,在扫描结果中包含股骨头最大界面的扫描平面,进行二维及三维重建,然后进行有效切割,获得内平面、外平面及后平面,分别测量经坐骨结... 目的探讨利用CT测量经坐骨结节至髋臼后柱置钉的安全范围。方法收集60例正常成人骨盆的螺旋CT扫描数据,在扫描结果中包含股骨头最大界面的扫描平面,进行二维及三维重建,然后进行有效切割,获得内平面、外平面及后平面,分别测量经坐骨结节至三个平面的最大角度(α、β、γ),测量获得髋臼后柱三角形内切圆面积及直径。结果坐骨结节至内平面的最大角度α约8.1°,坐骨结节至外平面的最大角度β约23.5°,坐骨结节至后平面的最大角度γ约32.2°,髋臼1/2高度处后柱骨质最狭小(内切圆直径最小),是判断置钉安全性的关键位置。结论经坐骨结节至髋臼后柱置钉的安全范围较小,有必要在置钉时精确量化与精确操作,严格按照个体化进行置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结节 髋臼后柱 CT测量
下载PDF
经皮Magic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剑飞 高仕长 余科权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Magic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进钉点、方向与固定范围。方法应用Mimics19. 0软件对100例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髋臼后柱置入虚拟Magic螺钉,确定螺钉进钉点、方向、长度、直径和安全范围。对有Magic虚拟螺钉固定的髋臼后柱... 目的探讨Magic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进钉点、方向与固定范围。方法应用Mimics19. 0软件对100例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髋臼后柱置入虚拟Magic螺钉,确定螺钉进钉点、方向、长度、直径和安全范围。对有Magic虚拟螺钉固定的髋臼后柱进行截骨并建立模型,应用Geomagic Wrap 2017软件测量该螺钉通道的解剖参数。结果 Magic螺钉骨面进钉点男性位于髂前下棘向后(33. 37±5. 53) mm及髋臼顶头侧(13. 40±3. 70)mm;女性分别为(33. 97±5. 46) mm及(9. 01±3. 86) mm。男性螺钉后倾(57. 40±6. 57)°,内倾(52. 09±5. 65)°,与髂骨翼的夹角为(15. 21±3. 42)°;女性为后倾(55. 64±8. 01)°,内倾(51. 55±5. 58)°,与髂骨翼夹角(9. 85±3. 68)°。男性螺钉最大直径为(6. 97±0. 98) mm,女性为(6. 39±0. 85) mm;男性螺钉长度为(76. 73±9. 20) mm,女性为(63. 64±8. 37) mm。男性直径5. 5 mm螺钉后倾和内倾安全范围分别为(7. 19±3. 30)°和(9. 41±3. 95)°,女性直径5. 2 mm螺钉后倾和内倾安全范围分别为(8. 37±2. 82)°和(10. 32±3. 93)°。在螺钉方向上,男性螺钉固定后柱的范围长度为(56. 87±7. 60) mm,20/50的标本螺钉可固定的骨折位于髋臼顶上,女性螺钉固定范围长度为(41. 71±7. 97) mm,8/50的标本螺钉可固定的骨折位于髋臼顶上。结论经皮Magic螺钉是手术难度较大的后柱骨折微创固定方式,可固定位于后柱中上段的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柱 Magic螺钉 影像解剖学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逆行经皮髋臼后柱螺钉的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2
8
作者 余科权 高仕长 +1 位作者 陈剑飞 吴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讨逆行髋臼后柱螺钉的进钉位置、方向及固定范围。方法收集100例正常成人骨盆CT数据(男、女各50例),利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 17. 0软件三维重建骨盆并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5软件。从坐骨结节至髂窝方向进行透视,... 目的探讨逆行髋臼后柱螺钉的进钉位置、方向及固定范围。方法收集100例正常成人骨盆CT数据(男、女各50例),利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 17. 0软件三维重建骨盆并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5软件。从坐骨结节至髂窝方向进行透视,垂直后柱"三棱柱"通道横断面放置虚拟螺钉,测量螺钉的最大直径、进钉点、方向、出钉点及螺钉安全倾角。确定螺钉固定的范围,螺钉在后柱通道易穿出部位及术中判断螺钉是否穿出的透视体位。结果髋臼后柱安全通道近似"三棱柱"形,进钉点位于坐骨结节内外侧缘中线上,距离坐骨结节最远端男性为(12. 99±1. 99) mm,女性为(13. 26±2. 58) mm,男女差异无显著性(P>0. 05);髂窝出钉点距离同侧前方骶髂关节线男性为(23. 65±2. 42) mm,女性为(24. 94±2. 39) mm;距离真骨盆缘男性为(19. 33±2. 60) mm,女性为(17. 63±2. 00) mm;最大螺钉直径男性为(17. 21±1. 41) mm,女性为(15. 54±1. 51) mm;髋臼后柱逆行置钉方向与矢状面夹角男性为(10. 52±3. 04)°,女性为(7. 72±2. 99)°;与冠状面夹角男性为(15. 00±4. 92)°,女性为(12. 94±4. 72)°,以上数据男女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逆行经坐骨结节置钉可固定股骨头中心所在水平面近端4 cm以下所有的髋臼后柱骨折,易穿出部位分别为髋臼后壁与坐骨支移行处、髋臼中部、坐骨大切迹水平下1 cm。"三棱柱"的3个侧面的切线位分别是髂骨斜位10°,闭孔斜位60°,髂骨斜位60°。结论逆行髋臼后柱螺钉进钉点位于坐骨结节内外侧缘中线,距离坐骨结节最远端1. 3 cm,方向约外倾10°,前倾15°,可固定股骨头中心所在水平面近端4 cm以下的髋臼后柱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柱 逆行螺钉 影像解剖学
下载PDF
髋臼后柱拉力螺钉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叶龙飞 肖玉周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772-1775,共4页
骨盆的髋臼骨折治疗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术中放射影像和其他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治疗髋臼骨折已经成为了可能,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失血,避免因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所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期下... 骨盆的髋臼骨折治疗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术中放射影像和其他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治疗髋臼骨折已经成为了可能,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失血,避免因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所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改善预后。近些年,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髋臼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从髋臼的解剖、骨折的分类、手术可行性、手术适应证、不同类型骨折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方式的利弊方面对髋臼后柱拉力螺钉技术予以概括和总结,就关于髋臼后柱拉力螺钉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柱 拉力螺钉 微创
下载PDF
髋臼骨折合并臀上动脉损伤1例分析
10
作者 闫奇 李杰 +5 位作者 金权赫 余也 徐波 朱亚 徐鹏 穆卫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76-178,共3页
臀上动脉损伤通常并发于髋臼骨折或髋关节后脱位,损伤发生后常常在局部形成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侧臀部肿胀并可见皮下瘀斑,其治疗方法多样。本例臀上动脉损伤后局部形成假性动脉瘤,并无臀部肿胀或瘀斑等典型体征,而术中大量出血,术野内... 臀上动脉损伤通常并发于髋臼骨折或髋关节后脱位,损伤发生后常常在局部形成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侧臀部肿胀并可见皮下瘀斑,其治疗方法多样。本例臀上动脉损伤后局部形成假性动脉瘤,并无臀部肿胀或瘀斑等典型体征,而术中大量出血,术野内被血液覆盖,创腔内无法找到血管断端,使用纱布填塞加压止血无效,手术机动性地选择带导丝的儿童用8号导尿管阻断患侧髂总动脉,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手术得以顺利进行。使用本方法可以提高臀上动脉损伤诊出率,且应对术中动脉出血简单有效,能够降低休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后柱骨折 臀上动脉 出血[
下载PDF
髋臼后柱骨折3种不同钢板固定后站立及坐立位下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玉林 沈师 +5 位作者 卓乃强 杨惠麟 杨超 李洋 赵恒 赵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6-830,共5页
背景:有研究显示,不同内固定方式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生物力学存在差异。目的:模拟髋臼后柱骨折,评估3种固定方式固定髋臼后柱骨折后的稳定性。方法:取36个尸体半骨盆标本,建立髋臼后柱骨折模型,随机分3组固定:A组以髂坐短钢板固定,B组... 背景:有研究显示,不同内固定方式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生物力学存在差异。目的:模拟髋臼后柱骨折,评估3种固定方式固定髋臼后柱骨折后的稳定性。方法:取36个尸体半骨盆标本,建立髋臼后柱骨折模型,随机分3组固定:A组以髂坐短钢板固定,B组以传统后柱钢板固定,C组以髂坐长钢板固定,每组12个模型。模拟人体站立及坐立位时垂直方向加载力学载荷,采用图像位移法评估骨折断端的位移及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站立位时,3组模型骨折断端相对位移与载荷大小呈正相关,相同载荷下3组间相对位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加载1800 N载荷时,各组模型相对位移均未超过3 mm;②坐立位时,3组模型骨折断端相对位移与载荷大小呈正相关,相同载荷下3组间相对位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同载荷下,B组相对位移大于A、C组;A组100-500 N载荷下的相对位移大于C组,600 N载荷下的相对位移小于C组;③结果表明,髂坐钢板固定髋臼后柱骨折时能提供与传统后柱钢板同样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固定结构刚度高,可满足术后康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 髋臼后柱 钢板 生物力学 髋臼骨折 稳定性
下载PDF
骨盆后环及髋臼后柱骨折经皮螺钉置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明 刘列华 蒋电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68-173,共6页
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先后经历了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三个阶段。骨盆后环是骨盆生物力学重要的压力侧,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骨盆后环骨折约占1/4。髋臼后柱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多需手术重建髋臼的完整性并维持其稳定性。近年来... 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先后经历了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三个阶段。骨盆后环是骨盆生物力学重要的压力侧,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骨盆后环骨折约占1/4。髋臼后柱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多需手术重建髋臼的完整性并维持其稳定性。近年来,以经皮螺钉内固定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术式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骨盆后环及髋臼后柱骨折的几种常用经皮螺钉,包括骶髂关节螺钉、髋臼后柱螺钉、Magic螺钉、LC-2螺钉、髂骨螺钉的置入技术作一综述,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骨折 髋臼后柱骨折 骶髂关节螺钉 髋臼后柱螺钉 Magic螺钉 LC-2螺钉 髂骨螺钉
下载PDF
术前3D打印技术联合T型钢板弹性支撑固定治疗在后柱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原 刘弘扬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442-2446,2461,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3D打印技术联合T型钢板弹性支撑固定治疗在后柱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后柱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以Kocher-Lan... 目的探讨术前3D打印技术联合T型钢板弹性支撑固定治疗在后柱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后柱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以Kocher-Langenbeck入路进行手术复位,对照组采用T型钢板弹性支撑固定治疗,研究组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患者髋臼骨折模型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围术期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短于或少于对照组,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8.316,P组间<0.001),其中,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F时间=3.542,P时间=0.013),两组患者的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F交互=4.027,P交互=0.005)。围术期及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伤口浅表感染、轻度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半脱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以Kocher-Langenbeck入路进行手术复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术前3D打印技术联合T型钢板弹性支撑固定治疗后柱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有助于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纯T型钢板弹性支撑固定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柱复杂性髋臼骨折 3D打印技术 T型钢板弹性支撑固定 手术指标 骨折复位质量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穿裂性髋臼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洪恩 丛杰 +7 位作者 李学举 徐茂东 孙亚伟 李伟 刘祥清 王次俭 赵旭 高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骨盆前、后柱髓内穿钉术治疗穿裂性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提出新的临床分类,共4类9型,以利选择治疗。方法:盆环变形的穿裂性髋臼骨折共45例,其中42例按解剖定位法行骨盆前、后柱髓内穿钉,使用拉力螺钉或空心双头... 目的:探讨骨盆前、后柱髓内穿钉术治疗穿裂性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提出新的临床分类,共4类9型,以利选择治疗。方法:盆环变形的穿裂性髋臼骨折共45例,其中42例按解剖定位法行骨盆前、后柱髓内穿钉,使用拉力螺钉或空心双头螺纹钉固定。术后42例X线片回顾:髋臼解剖复位者30例,遗留2~3mm裂缝者4例及复位不良者8例(3例已做全髋置换)。结果:术后随访23例,平均随访期163个月,经增加的生活动作测试的改良疗效评定,优良率为86%。结论:本法为治疗穿裂性髋臼骨折简便、易行、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穿钉 髋臼骨折 内固定 生活动作测试 治疗
下载PDF
前路钛板加方形区螺钉联合改良后柱螺钉治疗复杂髋臼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晓飞 涂杨茂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钛板加方形区螺钉联合改良后柱螺钉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复杂髋臼骨折8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前路钛板加方形区... 目的探讨前路钛板加方形区螺钉联合改良后柱螺钉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复杂髋臼骨折8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前路钛板加方形区螺钉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改良后柱螺钉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髋臼复位情况、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短于或少于对照组,髋关节复位优良率和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前路钛板加方形区螺钉联合改良后柱螺钉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前路钛板加方形区螺钉 改良后柱螺钉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前路接骨板联合单枚和多枚后柱螺钉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王朝晖 曹书杰 +3 位作者 刘建伟 赵快平 唐艳平 张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8期673-678,共6页
目的观察比较前入路预塑形接骨板联合单枚和多枚后柱螺钉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郴州医院采用前入路预塑形接骨板联合单枚和多枚后柱螺钉治疗的33例髋臼双柱骨折患... 目的观察比较前入路预塑形接骨板联合单枚和多枚后柱螺钉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郴州医院采用前入路预塑形接骨板联合单枚和多枚后柱螺钉治疗的33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9.8±14.2)岁。术前利用3D打印骨盆模型预塑形接骨板。单枚后柱螺钉固定组14例,多枚后柱螺钉组19例。采用Matta标准评估髋臼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4个月,平均(10.3±4.5)个月。骨折均愈合。多枚后柱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显著高于单枚后柱螺钉组(P<0.05),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单枚后柱螺钉组优3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85.7%;多枚后柱螺钉组优13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4.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枚后柱螺钉组解剖复位率明显高于单枚后柱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估:单枚后柱螺钉组优4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85.7%;多枚后柱螺钉组优7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4.2%,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预塑形接骨板联合单枚和多枚后柱螺钉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多枚后柱螺钉具有更好的复位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双柱骨折 后柱螺钉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经皮逆行前后柱螺钉固定无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
17
作者 扈延龄 刘巧聪 +4 位作者 张成栋 宫海峰 刘国明 梁承志 陶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介绍经皮逆行前后柱螺钉固定无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对19例无明显移位髋臼骨折患者行逆行经皮前后柱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前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虚拟手术设计,获得个体化置钉参数,结合术前... [目的]介绍经皮逆行前后柱螺钉固定无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对19例无明显移位髋臼骨折患者行逆行经皮前后柱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前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虚拟手术设计,获得个体化置钉参数,结合术前规划及术中透视确定入针点,钝性分离至骨面,于入针点置入导针,C形臂X线机透视确定导针走向,确保安全无误后置入螺钉。[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置入逆行髋臼前后柱螺钉,无神经血管损伤和穿入髋关节腔。手术时间平均(99.7±18.8)min,术中透视次数平均(97.6±16.6)次,术后复查X线和CT示螺钉位置及长度满意。末次随访时Merle d’Aubigne和Postel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9.4%。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及再移位等并发症。[结论]经皮逆行髋臼前后柱螺钉内固定结合术前计算机进行个体规划治疗无明显移位髋臼骨折是一种微创可行的技术,可短期内取得良好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经皮螺钉 髋臼前柱 髋臼后柱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新型H形解剖钛板治疗累及后壁/后柱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秦立宁 许娜 +2 位作者 董静 董栋 林源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累及后壁/后柱的髋臼骨折应用新型H形解剖钛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累及后壁/后柱的髋臼骨折患者130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53.04±12.85)岁,包括试验组(新型H形解剖钛板固定)68... 目的探讨累及后壁/后柱的髋臼骨折应用新型H形解剖钛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累及后壁/后柱的髋臼骨折患者130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53.04±12.85)岁,包括试验组(新型H形解剖钛板固定)68例和对照组(常规解剖钢板固定)62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通过Matta评估标准评定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随访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30例患者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18个月。试验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85±1.12)w]短于对照组[(17.44±1.05)w](t=13.567,P<0.001);试验组术后1.5年Harris评分[(90.96±5.44)分]高于对照组[(85.62±3.75)分,t=6.455,P<0.001];Harris评分优良率(82.35%)高于对照组(59.67%,χ^(2)=8.190,P=0.004)。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解剖复位率,满意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及后壁/后柱的髋臼骨折应用新型H形解剖钛板固定稳定,并发症少,骨折复位和愈合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壁 后柱 髋臼骨折 新型H形解剖钛板 疗效
原文传递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合并后壁骨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洪涛 刘军 +4 位作者 赵刚 高加智 朱温帅 李东晓 孙学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评估髋臼双柱合并后壁骨折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复位内固定,且后壁骨块未予固定的临床结果。[方法]2016年5月—2021年1月对髋臼双柱合并后壁骨折的3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1.4±15.5)岁。前柱采用钢板固定,... [目的]评估髋臼双柱合并后壁骨折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复位内固定,且后壁骨块未予固定的临床结果。[方法]2016年5月—2021年1月对髋臼双柱合并后壁骨折的3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1.4±15.5)岁。前柱采用钢板固定,后柱采用后柱拉力螺钉固定,后壁不予固定。评价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VAS评分,髋伸屈ROM,髋内外旋ROM,Harris评分,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时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术后影像显示所有患者均达到或保持髋关节同心圆复位状态,骨折复位满意,前后柱螺钉位置良好,无突入关节腔等情况。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Matta骨折复位评级及Tonnis髋退变评级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复位内固定,且后壁骨块未予处理治疗髋臼双柱合并后壁骨折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双柱后壁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开放复位内固定 后壁骨折未予固定
原文传递
直接后方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复铭 郑秋宝 +6 位作者 詹潇锐 李涛 杨诚 黄海 刘源城 温湘源 樊仕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10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测量髋部直接后方入路的安全显露范围,并评价通过该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安全性。方法取新鲜成人尸体标本6具,尸体双侧臀部均采用直接后方入路模拟手术操作,观察髋臼后部显露范围,测量臀上神经血管束及坐骨神经相关解剖参数... 目的测量髋部直接后方入路的安全显露范围,并评价通过该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安全性。方法取新鲜成人尸体标本6具,尸体双侧臀部均采用直接后方入路模拟手术操作,观察髋臼后部显露范围,测量臀上神经血管束及坐骨神经相关解剖参数。结果直接后方入路显露范围是整个髋臼后壁、部分关节囊及大部分髋臼后柱(坐骨大孔上缘至坐骨棘),切口长度为(9.82±0.52)cm。臀上动脉、臀上静脉、臀上神经与坐骨大切迹相交处距坐骨大切迹顶点的距离分别为(10.55±1.73)、(15.02±1.86)、(3.00±1.09)mm。坐骨神经外侧缘与梨状肌上缘、梨状肌下缘相交处距坐骨大切迹顶点的距离分别为(18.85±5.31)、(28.06±4.80)mm。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缘处的宽度为(15.96±2.10)mm,梨状肌牵拉后坐骨神经移动距离为(17.79±2.30)mm,坐骨棘至坐骨大切迹顶点距离为(47.43±5.20)mm。结论直接后方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后部骨折能够在不离断外展肌、外旋肌群的情况下经臀中肌与梨状肌间隙直接显露髋臼后部结构,既能为手术提供足够的安全显露范围,也能避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组织,可作为临床显露髋臼后部的又一备选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壁骨折 髋臼后柱骨折 直接后方入路 臀上神经血管束 坐骨神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