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中4种苯胺衍生物的特定迁移量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建玲 肖晓峰 +4 位作者 何军 刘艇飞 陈彤 王佳 杨娟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9,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间苯二甲胺、N-乙酰对氨基苯酚、4,4′-二氨基二苯砜、N,N′-二苯基硫脲在5种食品模拟物中的特定迁移量。水基模拟物样品过聚四氟乙烯(PTFE)过滤器后进样;油性(橄榄油)模拟物样品用20mmol·L^(...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间苯二甲胺、N-乙酰对氨基苯酚、4,4′-二氨基二苯砜、N,N′-二苯基硫脲在5种食品模拟物中的特定迁移量。水基模拟物样品过聚四氟乙烯(PTFE)过滤器后进样;油性(橄榄油)模拟物样品用20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1+1)混合液振荡提取10min,提取液过PTFE过滤器后进样。采用C_(18)柱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质谱分析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及多反应监测模式。4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在2.0~20μ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5.6%~10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90%~8.8%之间。用该方法检测实际样品,发现有N,N′-二苯基硫脲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间苯二甲胺 N-乙酰对氨基苯酚 4 4′-二氨基二苯砜
下载PDF
扑热息痛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兴泉 张翠娥 刘鸿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719-720,共2页
报道了由苯酚经过乙酰化、肟化、重排反应合成扑热息痛的一种新方法.HF催化苯酚和醋酐的乙酰化,80℃反应1 h得4-羟基苯乙酮(Ⅰ),用乙酸乙酯提取(Ⅰ)并于pH=3~7的缓冲溶液中与羟胺硫酸盐进行肟化,101~102℃反应1 h得到对羟基乙酰苯酮肟... 报道了由苯酚经过乙酰化、肟化、重排反应合成扑热息痛的一种新方法.HF催化苯酚和醋酐的乙酰化,80℃反应1 h得4-羟基苯乙酮(Ⅰ),用乙酸乙酯提取(Ⅰ)并于pH=3~7的缓冲溶液中与羟胺硫酸盐进行肟化,101~102℃反应1 h得到对羟基乙酰苯酮肟(Ⅱ);(Ⅱ)在SOCl2催化下于乙酸乙酯溶剂中进行重排,50℃反应10 min得到目标产物,为抑制副反应,重排反应时加入少量KI.产品用盐酸处理过的活性炭在水中脱色精制.合成总收率60%,产品熔点:170~172℃,纯度99.9%(HPLC)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基-对氨基苯酚 合成
下载PDF
固定床“一步法”连续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维刚 方岩雄 +1 位作者 赖旭东 崔英德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21-323,332,共4页
:采用钯炭颗粒催化剂 ,研究了固定床“一步法”连续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工艺条件。在催化剂重 0 .50 g,对硝基酚质量分数 5.0 % ,醋酐与对硝基酚的摩尔比为 1 .2~ 1 .4,液时空速 0 .50~ 3.0 0 /h,氢压 1 .0~ 1 .4MPa,反应温度 1 60~ ... :采用钯炭颗粒催化剂 ,研究了固定床“一步法”连续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工艺条件。在催化剂重 0 .50 g,对硝基酚质量分数 5.0 % ,醋酐与对硝基酚的摩尔比为 1 .2~ 1 .4,液时空速 0 .50~ 3.0 0 /h,氢压 1 .0~ 1 .4MPa,反应温度 1 60~ 1 80°C等条件下 ,对硝基酚转化率 1 0 0 % ,成品对乙酰氨基酚选择性达 95.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固定床 合成 “一步法” 扑热息痛
下载PDF
热分析法对固体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武凤兰 艾立成 苏德森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36-41,49,共7页
采用差热分析(DTA)与差动扫描分析(DSC)两种热分析方法研究了固体药物对乙酰氮基酚的分解动力学,测定了此药物的热分解反应级数与分解活化能及频率因子。两种方法测得热分解反应级数均为1/3级,DTA法测得热分解活化能E为117.4kj·mol... 采用差热分析(DTA)与差动扫描分析(DSC)两种热分析方法研究了固体药物对乙酰氮基酚的分解动力学,测定了此药物的热分解反应级数与分解活化能及频率因子。两种方法测得热分解反应级数均为1/3级,DTA法测得热分解活化能E为117.4kj·mol^(-1),频率因子A为6.69×10~7s^(-1)。DSC法测得热分解活化能E为118.38kj·mol^(-1),频率因子A为1.45×10~8S^(-1)。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且动力学方程线性相关性好,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法 对乙酰氨基酚 动力学 固体药物动力学 解热镇痛药
下载PDF
亚硝基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药品“必理通”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英凯 张国欣 《广州化学》 CAS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用亚硝基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药品"必理通"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为显色剂,蒸馏水做溶剂,在波长为700nm下有最大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分析。实验证明,... 用亚硝基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药品"必理通"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为显色剂,蒸馏水做溶剂,在波长为700nm下有最大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对乙酰氨基酚在0.024mg/mL~0.168mg/m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样品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8.0%以上。此测定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是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对氨基酚 亚硝基铁氰化钠
下载PDF
1-乙酰基-4-(4-羟基苯基)哌嗪合成的新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纯智 张国华 姜达凤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2-954,共3页
研究了以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经氯代、环化和酰化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的工艺,产品总收率达37.5%。经红外光谱分析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定产物为目的产物。通过此工艺路线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其产品总收率优于现行工艺,且该工艺操作简单,生... 研究了以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经氯代、环化和酰化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的工艺,产品总收率达37.5%。经红外光谱分析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定产物为目的产物。通过此工艺路线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其产品总收率优于现行工艺,且该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乙酰基-4-(4-羟基苯基)哌嗪 对氨基苯酚 双(2-氯乙基)胺盐酸盐 合成
下载PDF
两步法合成对乙酰氨基苯酚
7
作者 张丽娟 黄雅钦 +1 位作者 蔺岩 吴宪龙 《辽宁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60-61,共2页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了对乙酰氨基苯酚制备的新工艺。该工艺路线具有成本低、副产物少、污染小和收率高的优点。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苯酚 两步法 生产工艺 解热镇痛药
下载PDF
Notch1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邵宇云 王涵 +3 位作者 王潇 戴晶晶 李军 蒋龙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0-1355,1365,共7页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activated kinase 1,TAK1)调控对乙酰氨基酚(acetyl-para-aminophenol,APAP)诱导的肝损伤(APAP induced liver injury,AILI)的作用机制。方法:髓系特异...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activated kinase 1,TAK1)调控对乙酰氨基酚(acetyl-para-aminophenol,APAP)诱导的肝损伤(APAP induced liver injury,AILI)的作用机制。方法:髓系特异性Notch1敲除(Notch1^(M-KO))和对照floxed Notch1(Notch1^(FL/FL))小鼠通过腹腔注射APAP构建AILI模型。留取小鼠血清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酶联免疫反应分析法检测肝功能和细胞因子。留取小鼠肝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使用Suzuki评分评估肝组织损伤程度,免疫印迹法检测TAK1、磷酸化TAK1(p-TAK1)、p65、磷酸化p65(p-p65)、Caspase-8(Casp-8)、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磷酸化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p-MLKL)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11b、p-TAK1的表达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结果:小鼠腹腔注射APAP后,肝脏病理提示肝细胞体积增大,窦道淤血,出现广泛的坏死。与Notch1^(FL/FL)对照组相比,Notch1^(M-KO)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明显升高,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上升,HE染色显示肝细胞体积增大更明显,伴大面积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DCF探针检测显示原代肝细胞内ROS增加。肝组织p-TAK1表达增加,Casp-8的表达减少,RIPK1、p-MLKL表达增加。结论:在AILI中,髓系特异性Notch1敲除可活化TAK1,降低Casp-8水平,激活RIPK1-MLKL坏死性凋亡通路,加重肝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肝损伤 髓系特异性敲除 NOTCH1 TAK1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苯酚类化合物基因突变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文海若 叶倩 +3 位作者 杨颖 宋捷 汪祺 王雪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8期868-872,共5页
目的使用毒性预测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评价苯酚类化合物的基因突变风险。方法通过毒性预测软件对一系列苯酚类化合物进行致突变风险预测,在不同剂量、有或无S9代谢条件下进行六孔板Ames试验,判断该类化合物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 目的使用毒性预测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评价苯酚类化合物的基因突变风险。方法通过毒性预测软件对一系列苯酚类化合物进行致突变风险预测,在不同剂量、有或无S9代谢条件下进行六孔板Ames试验,判断该类化合物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致突变性的影响。结果软件基于羟基苯环的存在预测该类化合物均具有致突变风险。在非S9代谢活化下,对氯苯乙酰胺可导致TA98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对硝基氯苯则导致TA100和TA102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在S9代谢活化下,对硝基氯苯导致TA100和TA1535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增加倍数高于无代谢活化条件,且存在浓度效应相关性。结论对氯苯乙酰胺和对硝基氯苯存在致细菌突变性,对硝基氯苯的致突变性在代谢活化后有所增加。开展相关研究评价其毒性风险对该类化合物合理监管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对乙酰氨基酚 基因突变 遗传毒性 构效预测 六孔板突变试验
下载PDF
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唐宏亮 王雄将 +4 位作者 方芳 班莹 王开龙 卢栋明 庞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409-2412,共4页
目的:比较督脉滞针疗法和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探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较好方法。方法:将96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施以督脉滞针疗法,1次/d,30min/次,对照组饭后30... 目的:比较督脉滞针疗法和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探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较好方法。方法:将96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施以督脉滞针疗法,1次/d,30min/次,对照组饭后30min口服0.5g对乙酰氨基酚,3次/d。两组均连续干预14d。治疗结束后,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后评价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齐同,治疗14d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82.60%,(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3%,对照组为17.4%(P<0.05);两组VAS评分、压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后的VAS评分和压痛积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短期疗效与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相当,但远期疗效及镇痛效果优于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 滞针 对乙酰氨基酚 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Curcumin attenuated paracetamol overdose induced hepatitis 被引量:4
11
作者 Kanjana Somanawat Duangporn Thong-Ngam Naruemon Klaikeaw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12期1962-1967,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urcumin could attenuate hepatitis in mice with paracetamol overdose. METHODS: Male mice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1 (control, n = 8); was fed with distilled water; Group 2 [N-ac... 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urcumin could attenuate hepatitis in mice with paracetamol overdose. METHODS: Male mice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1 (control, n = 8); was fed with distilled water; Group 2 [N-acetyl-P-aminophenol (APAP), n = 8]; was fed with a single dose of 400 mg/kg APAP dissolved in distilled water; Group 3 [APAP + curcumin (CUR) 200, n = 8], was fed with a single dose of 400 mg/kg APAP and 200 mg/kg CUR; Group 4 (APAP + CUR 600, n = 8), was fed with a single dose of 400 mg/kg APAP and 600 mg/ kg CUR. Twenty-four hours later, the liver was removed to examine hepatic glutathione (GSH), hepatic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histopathologically. Then whole blood was withdrawn from heart to determine transaminase (serum 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and serum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terleukin (IL)-12 and IL-18] levels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RESULTS: Serum transaminase, hepatic MDA,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APA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Curcumin supplementation in APAP + CUR 200 and APAP + CUR 600 group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se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the APAP group. The level of GSH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APA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Curcumin supplementation in APAP + CUR 200 and APAP + CUR 600 group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se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the APAP group. The histological appearance of the liver in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normal. In the APAP-treated group, the liver showed extensive hemorrhagic hepatic necrosis at all zones. Curcumin supplementation in APAP + CUR 200 and APAP + CUR 600 groups, caused the liver histopathology to improve. In the APAP + CUR 200 group, the liver showed focal necrosis and but the normal architecture was well preserved in APAP + CUR 600 group. CONCLUSION: APAP overdose can cause liver inju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curcumin prevents APAP-induced hepatiti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liver histopathology by de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reduced liver inflamm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G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etyl-P-aminophenol CURCUMIN Oxidative stress HEPATITIS INTERLEUKIN-12 INTERLEUKIN-18
下载PDF
硝基苯加氢一锅法合成对乙酰氨基苯酚
12
作者 李洪娟 关聪聪 +2 位作者 任小亮 王淑芳 王延吉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9-254,283,共7页
针对目前工业上现有对乙酰氨基苯酚(APAP)合成工艺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乙酸和锌盐混合溶液中以硝基苯为原料一锅法直接合成APAP新工艺,对对氨基苯酚(PAP)的酰化反应以及酰化与加氢反应的耦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乙酸和锌盐在... 针对目前工业上现有对乙酰氨基苯酚(APAP)合成工艺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乙酸和锌盐混合溶液中以硝基苯为原料一锅法直接合成APAP新工艺,对对氨基苯酚(PAP)的酰化反应以及酰化与加氢反应的耦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乙酸和锌盐在促进苯基羟胺重排生成PAP上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加氢反应中生成PAP的选择性,选择性最高达到了76.8%。加氢反应过程中,硫酸锌对乙酸和PAP的酰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乙酸锌的影响则明显要小。乙酸锌浓度为170 mmol/L时,乙酸对PAP酰化反应转化率可以达到50%以上。采用加氢反应结束后降温再利用乙酸酐酰化的方法可使生成的PAP完全转化为APAP,APAP最高收率超过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苯酚 硝基苯 加氢 酰化 一锅合成
下载PDF
UVC/K2S2O8体系中对乙酰氨基酚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炯 阳海 +3 位作者 庄帅 张浩 贺贵添 李梦洁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1-78,共8页
以对乙酰氨基酚(APAP)为研究对象,采用UVC为光源,K2S2O8为氧化剂,探究其光催化降解可行性,并考察了不同氧化剂用量、APAP底物初始浓度、光照强度、pH值等单因素对APAP降解动力学影响.研究结果说明APAP在水体系下的光催化降解符合Langmui... 以对乙酰氨基酚(APAP)为研究对象,采用UVC为光源,K2S2O8为氧化剂,探究其光催化降解可行性,并考察了不同氧化剂用量、APAP底物初始浓度、光照强度、pH值等单因素对APAP降解动力学影响.研究结果说明APAP在水体系下的光催化降解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模型,其降解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1420 min-1;随着底物初始浓度增加,APAP光降解速率减小;随着氧化剂K2S2O8浓度增加,APAP光降解速率增大;随着光照强度增强,APAP光降解速率越大;随着pH值的增加,降解速率越小,故APAP最佳降解条件为酸性条件.最后,活性物种的测定实验表明,随着乙醇用量增加APAP降解速率明显受到抑制,而叔丁醇对降解速率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在UVC/K2S2O8体系中硫酸根自由基对APAP的降解起到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APAP) 硫酸根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UVC/K2S2O8体系 降解动力学
下载PDF
贝诺酯催化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国兴 王磊 陈守涛 《煤炭与化工》 CAS 2014年第8期79-81,共3页
以溴化四丁基铵(TBAB)为催化剂,由乙酰水杨酸和乙酰氨基酚合成贝诺酯,对合成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NaOH浓度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最终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酰氯的物质的量比浓度为1.0∶1... 以溴化四丁基铵(TBAB)为催化剂,由乙酰水杨酸和乙酰氨基酚合成贝诺酯,对合成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NaOH浓度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最终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酰氯的物质的量比浓度为1.0∶1.2,反应温度为0~5℃,反应时间为40 min,溴化四丁基铵物质的量浓度为3%,NaOH溶液浓度为5%。最佳条件下贝诺酯产率可达到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诺酯 催化合成 溴化四丁基铵 乙酰水杨酸氯 乙酰氨基酚
下载PDF
乌骨藤总皂苷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常伟 李培培 +2 位作者 袁平凡 路景涛 魏伟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835-2838,2853,共5页
目的:探讨乌骨藤总皂苷(saponins of Marsdenia Tenacissima,SMT)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MT给药组(15,30和60 mg·kg-1),紫外-分光光... 目的:探讨乌骨藤总皂苷(saponins of Marsdenia Tenacissima,SMT)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MT给药组(15,30和60 mg·kg-1),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MT(30和60 mg·kg-1)灌胃给药能明显降低血清中升高的ALT,AST活性,同时发现SMT可降低肝组织匀浆中升高的MDA和SOD水平。SMT可明显改善肝组织坏死范围和程度,减少炎细胞浸润。结论:SMT对APAP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MT抗氧化作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藤总皂苷 对乙酰氨基酚 急性肝损伤 抗氧化
原文传递
精制银翘解毒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屈蓉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7期613-615,共3页
目的:考察市售不同厂家的精制银翘解毒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外溶出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检测波长为249nm,流速为1.0mL.min-1。参照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对溶出度试验条件... 目的:考察市售不同厂家的精制银翘解毒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外溶出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检测波长为249nm,流速为1.0mL.min-1。参照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对溶出度试验条件的规定,分别考察不同厂家精制银翘解毒片在水、pH1.2人工胃液、pH4.0醋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4种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结果:同一批精制银翘解毒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溶出差异较大;不同药厂精制银翘解毒片的质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药品标准中有必要增加溶出度检查项目以对制剂质量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银翘解毒片 对乙酰氨基酚 溶出度 相似因子
原文传递
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孟莎 史新阳 +2 位作者 葛睿 唐莉 李青山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204-3210,共7页
目的 将4-(5’-二甲氨基)-萘磺酰氧基苯并噁唑酮(W3D)制成固体分散体,并研究其对对乙酰氨基酚(N-acetyl-para-aminophenol,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溶剂法将原料药W3D及辅料PVP K30按1∶7... 目的 将4-(5’-二甲氨基)-萘磺酰氧基苯并噁唑酮(W3D)制成固体分散体,并研究其对对乙酰氨基酚(N-acetyl-para-aminophenol,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溶剂法将原料药W3D及辅料PVP K30按1∶7反应得W3D固体分散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X-粉末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手段表征固体分散体的物相变化,同时对其饱和溶解度、溶出重现性进行考察。建立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ALI模型,分别灌胃给予阳性药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12.5 mg·kg^(-1))、W3D原料药(12.5 mg·kg^(-1))、W3D固体分散体(12.5,6.25和3.125 mg·kg^(-1)),24 h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脏,计算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微孔板法检测血清中ALT、AST的含量及肝组织中SOD活力、微量GSH含量,TBA法检测MDA的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MD2蛋白的表达。结果 W3D固体分散体为无定形形态,10 min的溶出度即可达70%;W3D可降低APAP诱导的ALI小鼠肝脏指数,减少肝组织血管周围细胞胞核固缩、碎裂或溶解等现象,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血清中ALT、AST、TNF-α、IL-6的含量,升高肝组织中GSH含量及SOD活力,降低MDA含量而呈现出优于临床用药NAC的肝保护活性;W3D亦可降低ALI小鼠肝组织中MD2蛋白的含量。结论 W3D固体分散体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而发挥抗APAP诱导的ALI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D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二甲氨基)-萘磺酰氧基苯并噁唑酮 对乙酰氨基酚 急性肝损伤 炎症因子 MD2
原文传递
基于microRNA芯片发现参与调控绿原酸抑制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miRNA及其靶信号分子
18
作者 张红 顾鑫楠 +1 位作者 卫梦娟 季莉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4-1022,共9页
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抵御对乙酰氨基酚(N-acetyl-p-aminophenol,APAP)诱导肝损伤过程中对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影响。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300 mg·kg-1APAP)和给药组(40 mg·kg^(-1)CGA... 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抵御对乙酰氨基酚(N-acetyl-p-aminophenol,APAP)诱导肝损伤过程中对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影响。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300 mg·kg-1APAP)和给药组(40 mg·kg^(-1)CGA)。通过灌胃给药APAP(300 mg·kg^(-1))诱导小鼠肝毒性,小鼠给药APAP 1 h后被灌胃给药CGA(40 mg·kg^(-1)),在APAP给药6 h后结束实验。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活力,并对肝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分析。利用microRNA芯片结合real-time PCR实验发现发挥重要作用的miRNA。通过miRWalk和TargetScan 7.2数据库对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利用real-time PCR验证,并进行功能聚类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CGA给药后可以降低由于APAP升高的小鼠血清ALT和AST,减轻肝脏损伤程度。通过对芯片结果的筛选发现9个潜在的miRNA,接着利用real-time PCR实验验证发现小鼠肝组织中miR-2137和miR-451a的表达在APAP给药后显著增加,CGA给药后显著降低,与芯片结果一致。对miR-2137和miR-451a的靶基因预测并通过验证发现有11个靶基因参与CGA保护APAP诱导肝损伤过程,利用DAVID数据库及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发现这11个靶基因功能富集于Rho蛋白相关的信号转导以及血管模式化相关的生物过程,和转录因子结合相关的分子功能以及鸟苷酸交换因子活性的分子功能。以上实验结果表明miR-2137和miR-451a在CGA抑制APAP诱导的肝毒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绿原酸 肝损伤 miR-2137 miR-451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