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竹丛枝病的调查及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耿显胜 张威 +2 位作者 仲建平 张守科 舒金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5-811,共7页
[目的]对早竹丛枝病进行调查及病原菌分子鉴定,为早竹丛枝病的病害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株水平和单枝盘水平的2种病害分级标准对早竹丛枝病进行调查。使用植原体16S rDNA和真菌rDNA-ITS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对早竹丛枝... [目的]对早竹丛枝病进行调查及病原菌分子鉴定,为早竹丛枝病的病害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株水平和单枝盘水平的2种病害分级标准对早竹丛枝病进行调查。使用植原体16S rDNA和真菌rDNA-ITS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对早竹丛枝病的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调查的6块样地早竹丛枝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8.59%,平均病情指数为6.67。感病的早竹DNA样品能够扩增出真菌的rDNA-ITS序列,而不能够扩增出植原体的16S rDNA序列;扩增出的序列与报道的竹针孢座囊菌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00%,与其它真菌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仅为94.00%。[结论]浙江省德清县早竹丛枝病的病原菌为竹针孢座囊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竹 竹子丛枝病 竹针孢座囊菌 分子鉴定 病情指数
下载PDF
毛竹丛枝病病原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薛振南 黄式玲 +3 位作者 全桂生 涂克林 李孝忠 周芳琳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6-261,共6页
从桂林灵川毛竹林分离到2株毛竹丛枝病菌的菌株B1和B2,两者都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但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上有一定差异,且B2菌株的致病力更强。通过分析病原菌核糖体DNA的ITS序列,结果表明B1和B2菌株与GenBank中竹针孢座囊菌的ITS序... 从桂林灵川毛竹林分离到2株毛竹丛枝病菌的菌株B1和B2,两者都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但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上有一定差异,且B2菌株的致病力更强。通过分析病原菌核糖体DNA的ITS序列,结果表明B1和B2菌株与GenBank中竹针孢座囊菌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17%-100%,而B1和B2菌株之间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异,进一步证实毛竹丛枝病的病原是竹针孢座囊菌Aciculosporium take Miyake[=Balansia take(Miyake)Hara]。接种发病率与毛竹生长季节、接种方法有关,接种竹笋首次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丛枝病 竹针孢座囊菌 ITS序列
下载PDF
雷竹丛枝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效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思怡 杨春琳 +4 位作者 曾倩 吕一聪 许秀兰 刘利娟 刘应高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67-1888,共22页
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雷竹林区丛枝病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为明确该病的发生规律和病原种类,以及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野外药剂防效,本研究对6个雷竹丛枝病发病林区进行调查与样品采集,通过野外观测与分析,掌握了该病害发生特点和演变规律... 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雷竹林区丛枝病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为明确该病的发生规律和病原种类,以及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野外药剂防效,本研究对6个雷竹丛枝病发病林区进行调查与样品采集,通过野外观测与分析,掌握了该病害发生特点和演变规律;运用表型特征观测与多基因(ITS、LSU、SSU、tef1-α、rpb2、mcm7和tub2)系统发育分析,明确该病害病原为竹针孢麦角菌Aciculosporium take;采用不同培养基、pH、光照、碳氮源条件培养病原菌,其最适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PDA,最佳pH值为7.5,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酵母膏,最佳光照为24 h全光照;依据含药平板试验,10%苯醚甲环唑WG抑菌效果最佳,EC50值为0.019μg/mL,野外防治试验中,浓度为400μg/mL的苯醚甲环唑,防治效果达9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针孢麦角菌 发生规律 杀菌剂 防效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