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quire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 resulting from vitamin K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1
作者 Yan-Jing Huang Liang Han +1 位作者 Jing Li Chao Che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期236-241,共6页
BACKGROUND Rheumatoid arthritis(RA)is a common chronic inflammatory autoimmune disease with the main clinical feature of progressive joint synovial inflammation,which can lead to joint deformities as well as disabilit... BACKGROUND Rheumatoid arthritis(RA)is a common chronic inflammatory autoimmune disease with the main clinical feature of progressive joint synovial inflammation,which can lead to joint deformities as well as disability.RA often causes damage to multiple organs and systems within the body,including the blood hemostasis system.Few reports have focused on acquire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 resulting from vitamin K-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RA.CASE SUMMARY A 64-year-old woman with a history of RA presented to our hospital,complaining of painless gross hematuria for 2 wk.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tests showed increased prothrombin time,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bnormal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F)activity was detected(FII,7.0%;FV,122.0%;and FX,6.0%),indicating vitamin K-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Thromboelastography and an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mixed correction experiment also suggested decreased coagulation factor activity.Clinically,the patient was initially diagnosed with hematuria,RA,and vitamin K-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The patient received daily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vitamin K120 mg,etamsylate 3 g,and vitamin C 3000 mg for 10 d.Concurrently,oral leflunomide tablets and prednisone were administered for treatment of RA.After the treatment,the patient's symptoms improved markedly and she was discharged on day 12.There were no hemorrhagic events during 18 mo of follow-up.CONCLUSION RA can result in vitamin K-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which leads to acquire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Vitamin K1 supplementation has an obvious effect on coagulation dysfunction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quire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 Rheumatoid arthritis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 vitamin K-dependent Case report
下载PDF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和治疗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席晓芳 朱继红 +2 位作者 邹红 张向阳 郭杨 《中国医刊》 CAS 2009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治疗方案及血液制品的应用。方法分析21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病因.监测维生素K_1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和维生素K的疗程。结果抗凝血灭鼠剂中毒是常见原因;维... 目的探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治疗方案及血液制品的应用。方法分析21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病因.监测维生素K_1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和维生素K的疗程。结果抗凝血灭鼠剂中毒是常见原因;维生素K_1治疗1小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即明显缩短(P<0.01),3~6小时PT、APTT完全纠正。结论维生素K_1治疗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起效快,无须补充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抗凝血灭鼠剂中毒 维生素K1 凝血酶原时间 血液制品
下载PDF
序贯治疗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浩 郭丽英 +2 位作者 宋艳萍 胡凯 李冬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序贯治疗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有21例、23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序贯治疗,对治疗后凝血常规、凝血因子、... 目的分析序贯治疗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有21例、23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序贯治疗,对治疗后凝血常规、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PT、INR、APTT、FⅡ、FⅦ、FⅨ、FX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T、INR、APTT、FⅡ、FⅦ、FX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IVKA-Ⅱ较治疗前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维生素K4治疗后3周T2时较对照组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K序贯疗法可有效治疗ADVKCF,对PIVKA-II及凝血常规、凝血因子进行监测有助于明确患者的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凝血因子 PIVKA-II 序贯治疗
下载PDF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浩 郭丽英 +2 位作者 李罡灿 宋艳萍 胡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1287-1288,共2页
目的分析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治疗、监测特点。方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纠正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纠正试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确诊后用维生素K1治疗。结果... 目的分析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治疗、监测特点。方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纠正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纠正试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确诊后用维生素K1治疗。结果应用维生素K1治疗后,PT、APTT较初入院结果显著缩短(P<0.01)。APTT异常率较低,PT异常率较高(95.5%)。PT与APTT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T显著延长是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诊断的敏感指标。检测PT、APTT对于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诊断及疗效监测具有一定价值。应用维生素K120mg2次/日静滴1月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下载PDF
香豆素类相关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诗馨 黄月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24期3551-3554,共4页
目的探讨香豆素类(包括华法林过量和毒鼠药中毒)相关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2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血液科诊治的6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香豆素类类型分... 目的探讨香豆素类(包括华法林过量和毒鼠药中毒)相关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2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血液科诊治的6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香豆素类类型分为A组(华法林过量,34例)和B组(香豆素类鼠药中毒,27例)。A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2~82岁(中位年龄71岁);B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19~88岁(中位年龄53岁)。出血症状严重者给予静脉滴注维生素K_(1)10~60 mg/d,辅以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比较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及维生素K_(1)解毒时间。采用t检验。结果A组华法林过量伴出血表现患者维生素K_(1)治疗前PT[(111.58±46.50)s]、APTT[(100.02±20.58)s]与治疗后PT[(17.13±4.30)s]、APTT[(37.77±58.91)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华法林过量无出血表现患者仅需暂停华法林。B组香豆素类鼠药中毒患者维生素K_(1)治疗前PT[(102.13±75.34)s]、APTT[(84.02±48.24)s]与治疗后PT[(17.39±4.43)s]、APTT[(33.03±7.78)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华法林过量伴出血表现患者维生素K_(1)解毒时间1 d,香豆素类鼠药中毒患者维生素K_(1)解毒时间1个月至1年,两者维生素K_(1)解毒时间不同(P<0.01)。结论华法林、香豆素类鼠药均属于香豆素类抗凝剂,其用药过量或中毒,维生素K_(1)治疗均有效;因为2种药物使用目的及半衰期不同,故两者过量后的解毒方式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类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华法林 毒鼠药 维生素K_(1)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维生素K4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方珩 李纯团 朱雄鹏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中运用维生素K4口服制剂进行维持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确诊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静脉运用或肌注维生素K1治疗至临床出血停止、PT恢复正常后,... 目的探讨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中运用维生素K4口服制剂进行维持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确诊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静脉运用或肌注维生素K1治疗至临床出血停止、PT恢复正常后,其中9例改成维生素K4口服治疗,另15例则继续维生素K1静脉或肌注治疗,观察其临床出血表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维持治疗2周后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维持治疗期间,维生素K4口服治疗组相对常规治疗组无明显肝毒性作用(P>0.05)。结论维生素K4口服维持治疗本病安全、有效、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口服维持治疗
下载PDF
妊娠合并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婷婷 李偲 +2 位作者 林琳 勾晨雨 高羽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CF)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报告一例妊娠合并ADVKCF患者的诊治经过,以"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超级华法林(鼠药)中毒""妊娠"...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CF)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报告一例妊娠合并ADVKCF患者的诊治经过,以"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超级华法林(鼠药)中毒""妊娠"的中英文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国内外相关病例,总结妊娠合并ADVKCF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母儿结局。结果该文报道1例妊娠合并ADVKCF患者,因皮肤淤斑及胎死宫内入院,被诊断为妊娠合并ADVKCF,排胎同时予输注血制品、补充维生素K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笔者共检索到国内外相关病例5例,患者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口腔黏膜出血。5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有1例出现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ADVKCF非常罕见,易因凝血指标异常与其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误诊为DIC,多合并不良的妊娠结局,对该类患者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或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障碍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妊娠 中毒
下载PDF
出血合并血栓形成为表现的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廖桂萍 尹晓林 +3 位作者 王丽 孔祥敬 陈永升 张新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32-433,共2页
毒药中毒引起的获得性维生素K1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绝大多数以出血倾向为主要表现,罕见合并血栓形成者。现报告1例如下。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超级华法林
原文传递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婷婷 王昭 +2 位作者 崔华 熊梅 杨凌志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10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均给予静脉滴注维生素K110~40mg/d,部分临床出血症状严重患者辅以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维持治疗1~... 目的探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均给予静脉滴注维生素K110~40mg/d,部分临床出血症状严重患者辅以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维持治疗1~3个月。采用Stago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部分有条件者检测治疗前后Ⅱ、Ⅶ、Ⅸ、X因子活性变化。结果45例患者中未发现明显病因19例(42.2%,19/45),常见原因为抗凝血灭鼠剂中毒11例(42.3%,11/26)。临床以多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出血部位依次为黏膜出血(77.8%,35/45)和肉眼血尿(46.7%,21/45),应用维生素K1治疗后,PT、APTT显著缩短[PT:(110.35±35.36)、(13.48±2.17)s,t=19.10,P〈0.01;APTT:(98.91±48.98)、(33.25±6.95)s,t=6.19,P〈0.01],凝血因子Ⅱ、Ⅶ、Ⅸ、X活性显著增高[II:C(17.48±10.93)%、(70.12±21.31)%,t=12.13,P〈0.01;VII:C:(10.23±5.68)%、(92.76±29.15)%,t=14.43,P〈0.01;IX:C:(11.98±4.69)%、(88.64±40.21)%,t=13.27,P〈0.0l;X:C:(12.93±7.48)%、(63.97±20.11)%,t=9.74,P〈0.01]。结论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病史隐匿、容易误诊,检测PT、APTT对其诊断及疗效监测具有一定价值。应用维生素K1 10~40mg/d静脉滴注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灭鼠剂 维生素K1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原文传递
23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会琼 张敬芳 贾沛生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3期70-72,共3页
目的:对获得性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VKCFD )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方法对23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儿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对维生素K1及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对获得性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VKCFD )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方法对23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儿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对维生素K1及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 PT)进行监测,同时纠正实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纠正实验、凝血因子Ⅷ和Ⅸ的活性、凝血酶时间( TT)和纤维蛋白原( Fg)变化情况,对确诊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儿采用1.5~3 mg/( kg·d)维生素K1静脉滴注并间断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进行治疗。结果患儿治疗后TT、Fg分别为(18.87±3.89)s、(2.88±1.09)g/L(P﹥0.05);PT、APTT分别为(18.79±4.55)s、(89.64±35.46)s(P﹤0.05)。患者治疗前凝血因子Ⅷ活性为(91.55±16.48)%,凝血因子Ⅸ活性为(4.84±1.12)%;治疗后凝血因子Ⅷ活性为(93.23±14.68)%(P﹥0.05),凝血因子Ⅸ活性为(62.55±14.21)%(P﹤0.01)。23例患儿的PT和APTT有较明显的延长,TT、Fg、凝血因子Ⅷ的活性正常,凝血因子Ⅸ的活性明显降低。患儿在补充1.5~3 mg/(kg·d)维生素K1并通过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后,PT与APTT与入院时相比有明显降低(P﹤0.01),凝血因子Ⅸ与入院时相比有所增加( P﹤0.01)。结论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儿的PT、APTT、凝血因子Ⅸ活动进行监测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较大意义。1.5~3 mg/( kg·d)维生素K1的补充与新鲜冰冻血浆的间断输注对该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儿童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Ⅱ在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静 吴天勤 +4 位作者 任传路 沈红石 陈海飞 余自强 王兆钺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Ⅱ(PIVKA-Ⅱ)在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C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50例ADVKCF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0、3、7d的血浆中PIVKA-Ⅱ水平,同时分析不同时间点凝... 目的 探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Ⅱ(PIVKA-Ⅱ)在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C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50例ADVKCF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0、3、7d的血浆中PIVKA-Ⅱ水平,同时分析不同时间点凝血常规和凝血因子促凝活性,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PIVKA-Ⅱ水平为(3.83±1.40) μg/L,健康对照组为(1.30±0.5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维生素K治疗3d后其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3±1.40) μg/L比(3.79 ±0.66)μg/L,P>0.05],7d后其值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近期输注血浆组PIVKA-Ⅱ水平为(3.78±1.30)μg/L,同未输注组[(3.91±1.49)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凝血因子Ⅱ、Ⅶ、Ⅸ及Ⅹ活性明显降低(3.68%~12.28%),而凝血酶原时间(PT)、APTT明显延长(>100 s),治疗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ADVKCF患者血浆PIVKA-Ⅱ的水平升高,维生素K治疗1周后其值仍高于正常人的水平,且不受血浆输注的影响,PIVKA-Ⅱ较凝血常规、凝血因子活性检测更为灵敏,具有早期辅助诊断本病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蛋白紊乱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 凝血指标
原文传递
鼠药中毒后引起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锦云 孙艳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鼠药中毒后引起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调查,探讨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后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无明显原因反复出血的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进行血液毒物检测,确诊抗凝血杀鼠药中毒55例... 目的 通过对鼠药中毒后引起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调查,探讨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后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无明显原因反复出血的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进行血液毒物检测,确诊抗凝血杀鼠药中毒55例,针对诊断明确,而中毒原因不明给予分析,并提出相对的措施.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健康宣教及出院后用药指导,随访6个月.结果 55例患者接受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出血症状在1~2 d明显改善,1周后出血症状停止.55例患者随访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通过对鼠药中毒后引起非新生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宣教及出院后用药指导,取得很好的疗效,并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出血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