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做中国式现代化社区教育的“行动派”
1
作者 崔景贵 吴济慧 《职教通讯》 2024年第8期32-40,共9页
终身学习时代内蕴着社区教育发展的无限张力,未来我们要坚定自信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之路。要坚持创新行动,在深入学习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育人意蕴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未来社区教育发展新定位、新趋向... 终身学习时代内蕴着社区教育发展的无限张力,未来我们要坚定自信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之路。要坚持创新行动,在深入学习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育人意蕴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未来社区教育发展新定位、新趋向,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给社区教育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以数字化转型行动重塑社区教育新生态。要坚持协同行动,推动社区教育现代化“大有作为”的积极实践,探索打造多主体共生、多目标共融、多样态共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社区教育体系。要坚持校本行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基于未来人才需求变化,立足校本研究和校本行动,积极推进社区教育高质量教育教学系统性变革,切实提供更为适合、更加优质、更有意义的社区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区教育 创新行动 协同行动 校本行动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能力的结构模型及提升路径
2
作者 邱德峰 王思宇 白洁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3期74-83,共10页
行动研究是一线中小学教师较为青睐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缺乏对行动研究的深入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建立行动研究能力结构模型,有助于一线中小学教师精准地把握行动研究的核心要义,从而真正弄懂行动研... 行动研究是一线中小学教师较为青睐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缺乏对行动研究的深入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建立行动研究能力结构模型,有助于一线中小学教师精准地把握行动研究的核心要义,从而真正弄懂行动研究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做。基于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及分析,结合教学实际,提炼出了以问题意识、沟通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分析与总结能力、反思与改进能力等为核心能力要素的“阶梯状-多相关”能力结构模型。该模型可以对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能力进行可视化展示。基于模型启示,提出了提升教师行动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实施路径:构建行动研究实践共同体,促进教师沟通合作参与能力;以科研项目为驱动力,让教师在“做中学”的实践中发展科研能力;保持全过程反思,激发教师问题意识及研究自觉性;恪守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与行动的循环中提升教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行动研究 能力结构模型 反思性实践 “做中学”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 被引量:8
3
作者 魏红梅 杨雪姣 李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5,共8页
课后服务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制度补充和保障,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走向“上下互动”的协同治理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共识—权力配置—行动网络—制度支持”四维联动,重构政... 课后服务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制度补充和保障,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走向“上下互动”的协同治理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共识—权力配置—行动网络—制度支持”四维联动,重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协同推进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基于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发现,当前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存在价值目标分离、多元主体权责模糊、协同合作机制缺位、制度保障供给不足等问题。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应构建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目标导向,重构政府主导、学校主阵地、家庭主人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权责关系,搭建合作、互动、协商的行动网络,持续增加资源、制度供给创新,构建良好的课后服务治理生态,助推“双减”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协同治理 多元治理主体 协同合作 行动网络 治理生态
下载PDF
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现状调查与路径建议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瑾 王双 +1 位作者 陈清莲 王垚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育人是迈向高质量幼小衔接的重要路径。我国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经历了从幼儿园单向衔接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转变,并在多元主体协同的进程之中不断展开探索。本研究针对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实践状况,借鉴帕森斯... 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育人是迈向高质量幼小衔接的重要路径。我国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经历了从幼儿园单向衔接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转变,并在多元主体协同的进程之中不断展开探索。本研究针对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实践状况,借鉴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对来自全国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7.6万名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了一项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幼—小—家”互动方式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缺乏权力平等的对话与合作;保障多主体协同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尤以幼小课程与教学衔接制度最弱;各主体的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期望存在差异,适度学习与超前学习并存。搭建平台重塑多主体互动的权力格局,政策驱动为多主体协同提供制度保障,多方参与构筑资源以共享观念与目标,是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互动格局与文化模式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多主体协同 社会行动理论
下载PDF
论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哲 李良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析明代王阳明心学对张景岳治郁思想的影响。[方法]借助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张景岳基于阳明心学本体-体用-工夫修养的宏大视域,创立中医郁证治疗新理论的发展脉络,阐发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 [目的]探析明代王阳明心学对张景岳治郁思想的影响。[方法]借助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张景岳基于阳明心学本体-体用-工夫修养的宏大视域,创立中医郁证治疗新理论的发展脉络,阐发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结果]人心与人情、心性与情志是阳明心学关注的核心议题,张景岳创立情志合称、情志致郁、因郁而病、从虚论郁、知行疗郁的郁证诊疗理论,体现了其医学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结论]张景岳治郁思想继承与发挥了阳明心学的奥义,发展构建了极具创新意义的中医郁证诊疗理论,剖析其阳明心学思想进路下的治郁思想,有益于中医郁证的诊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景岳 郁证诊疗 情志理论 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浙派中医 思想溯源
下载PDF
重塑交往: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机制与防治路径——基于37名欺凌卷入者的访谈
6
作者 曹文 张香兰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7,78,共7页
学生交往的基本范式与过程可作为评判青少年社会认知水平的内在依据,并影响着学生欺凌行为的选择。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结合对37名中小学欺凌者、被欺凌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源于以自我为中心、虚假接受规范、... 学生交往的基本范式与过程可作为评判青少年社会认知水平的内在依据,并影响着学生欺凌行为的选择。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结合对37名中小学欺凌者、被欺凌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源于以自我为中心、虚假接受规范、伪装经验表达、偏离生活世界。防治校园欺凌应以重塑交往为目标:扩充理解向度,发挥有效沟通的积极作用;加强规则教育,凝聚他律与自律教育合力;转变互动模式,唤醒旁观者积极角色意识;明确交往导向,把握生活世界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校园欺凌 发生机制 防治路径
下载PDF
学校课程实施的逻辑与路径
7
作者 张盈盈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7-55,共9页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责任主体,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是学校课程集体通过相关课程专业活动,将国家课程理念与规划转化为系统的育人实践规划与育人实践活动的过程。其本质指向教师领悟的课程,而不是班级层面运作的课程。学校课程实施是静态学...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责任主体,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是学校课程集体通过相关课程专业活动,将国家课程理念与规划转化为系统的育人实践规划与育人实践活动的过程。其本质指向教师领悟的课程,而不是班级层面运作的课程。学校课程实施是静态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理论逻辑和动态学校课程实施行动的实践逻辑双重转化的结果。而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转化的中介正是教师的课程惯习。教师课程惯习所遵循的实践优先原则,要求提升学校课程场域的专业性,增进教师的课程资本,以现实课程问题助推教师课程惯习的创生,构建学校课程实施的实践活动体系,以促进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规划 课程实施行动 教师课程惯习 课程场域 课程资本
下载PDF
英国学校集群发展的政策意图、主体效用及启示
8
作者 张建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02,共13页
针对日益严峻的学校两极化发展与教育不公平问题,英国政府实施了以尝试打破公私边界的教育行动区、推进校际互动合作的学校联盟和学校委托管理的多学院信托等为代表的学校集群发展的政策模式,其共识性的主体效用表现为成员校提供专业领... 针对日益严峻的学校两极化发展与教育不公平问题,英国政府实施了以尝试打破公私边界的教育行动区、推进校际互动合作的学校联盟和学校委托管理的多学院信托等为代表的学校集群发展的政策模式,其共识性的主体效用表现为成员校提供专业领导者与智力支持,提供成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跨界场域与平台,促进了成员校学生学业成绩提升与学习条件获得。这也为我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启示:注重学校集群发展的模式选择与策略应用;探索适应学校集群发展的治理结构与校长领导;开展学校集群发展质量的过程监测与结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学校集群发展 教育行动区 学校联盟 多学院信托 伙伴关系
下载PDF
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研究
9
作者 段志贵 曹雨花 +1 位作者 张俊松 张秋律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7-74,共8页
以“教—学—评”一致性为引领,以江苏省Y市某初中数学学科Z老师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性地开展了为期六周的教学行为改进的行动研究。经历明确目标、观摩听课、研讨交流、回到课堂以及总结经验等五个环节,通过拟定实践方案、收集翔实数据... 以“教—学—评”一致性为引领,以江苏省Y市某初中数学学科Z老师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性地开展了为期六周的教学行为改进的行动研究。经历明确目标、观摩听课、研讨交流、回到课堂以及总结经验等五个环节,通过拟定实践方案、收集翔实数据、分析存在问题、修正行为偏差以及升华研究成果,并从提问、言语、反馈、等待四个方面对被研究对象在教学行为上的改进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发展正确的教学认知是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前提,注重教学目标引领是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保证,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行为 初中数学教师 行动研究
下载PDF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下沉治理机制构建——基于“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课程的行动研究
10
作者 阮琳燕 李晓琦 +1 位作者 张以瑾 王曦影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9,共11页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学校教育逐渐重视发展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如何协同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系统提升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研究。以北京市的一所小学为个案,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和大学—小学(U-S)合作模式,整合学校、...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学校教育逐渐重视发展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如何协同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系统提升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研究。以北京市的一所小学为个案,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和大学—小学(U-S)合作模式,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下沉治理机制,其运作机理为“外部支持”助力“自我成长”,建构逻辑为“自上而下”保证“自下而上”,家长参与契机是“自发志愿”联合“等待机会”。能够支持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系统提升的校家社协同育人下沉治理机制是一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足鼎立”与“彼此成就”的共生关系,具有“共存共在”与“共融共通”的特点,需要将发展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深度融合于学校教育的课程活动、校园文化、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治理结构等各个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 校家社协同育人 行动研究
下载PDF
县中学生:“反抗者”还是“好学者”?--一项基于广东省县域高中学生学业投入状况的调查
11
作者 白宜凡 詹谨蔚 谢爱磊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9,共10页
本研究基于一项对广东省县中的大规模调查,对县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同辈群体文化状况,以及学生家庭的文化和社会资本占有状况、同辈群体文化对他们的学业投入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县中学生中“好学者”的比例低于地市高中... 本研究基于一项对广东省县中的大规模调查,对县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同辈群体文化状况,以及学生家庭的文化和社会资本占有状况、同辈群体文化对他们的学业投入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县中学生中“好学者”的比例低于地市高中,但比例依然高达40%,以农村生源为主的县中学生并不像部分小范围田野工作所揭示的普遍不认可学业目标、学业倾向不佳、学习投入程度低。数据也的确显示,他们成为“迷惘者”和“撤退者”的比例要高于城市学生,而家庭的文化资本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状况是重要的解释。上述理解和发现有助于克服因小规模田野工作结论的过度推广而导致的农村学生学业污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高中 学习意义 学习行动 学业投入
下载PDF
德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价值嬗变、时代特征与改革动向
12
作者 任平 贺阳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6,共15页
德国法治教育历史悠久且体系完善,对于国家法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影响深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价值内涵也发生了新的转变,由“为了民主和法律”的目的型逐渐转向“通过民主和法律”的过程型,积极培养能够“合法、有序、理性参与政治的... 德国法治教育历史悠久且体系完善,对于国家法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影响深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价值内涵也发生了新的转变,由“为了民主和法律”的目的型逐渐转向“通过民主和法律”的过程型,积极培养能够“合法、有序、理性参与政治的现代公民”。德国将培养具有综合法治行动能力的“社会人”作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覆盖公法、私法和社会法三大领域;通过积极营造真实的法律场景,提升学生法治意识与能力;基于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实时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德国中小学法治教育呈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彰显出跨文化、数字信息化、教研体系多元化等新的改革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中小学 法治教育 法治行动能力
下载PDF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13
作者 郑如意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5期89-92,共4页
近年来,中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与中职教育改革的理念高度契合,成为推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行动导向教学法... 近年来,中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与中职教育改革的理念高度契合,成为推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和实践,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文章阐述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行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行动导向教学法 旅游专业 应用策略 职业素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初中生数字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14
作者 贺雪艳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5期125-128,共4页
本研究提出了学生数字阅读能力的维度构成框架,明晰了数字阅读能力的活动构成。文章通过对数字阅读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以解决当前初中生数字阅读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借鉴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以项目式教学设计流程为参... 本研究提出了学生数字阅读能力的维度构成框架,明晰了数字阅读能力的活动构成。文章通过对数字阅读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以解决当前初中生数字阅读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借鉴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以项目式教学设计流程为参考,初步构建了面向初中生数字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教学设计流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支撑和策略指引;学生的数字学习环境与阅读内容管理能力、阅读过程的整合与解释能力、阅读活动管理能力在研究过程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学生的数字阅读习惯逐渐走向规范,数字阅读兴趣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多元能力的动态发展最终指向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阅读 初中语文 行动研究
下载PDF
学校教育空间的现代性表征、生产逻辑及其必要改造
15
作者 宋岭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共11页
空间塑造着主体,而主体与空间的交互又再造了空间。现代学校教育空间基本延续了工业时代的特征,其标准化、封闭性和分割性的特征服务于个体的客观知识增长这一教育生产目的。它顺应了工业社会对批量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空间塑造着主体,而主体与空间的交互又再造了空间。现代学校教育空间基本延续了工业时代的特征,其标准化、封闭性和分割性的特征服务于个体的客观知识增长这一教育生产目的。它顺应了工业社会对批量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制度化发展和现代化进步,但也造成了割裂、限制和规训等问题。而当下功利和异化的教育观念与目的也凭借空间再生产出针对性的制度与规范;这些制度与规范在空间中运行发挥其管理学功能,并通过空间得以管控空间主体的身体及其行为,使规训得以实现,异化的权力关系也得以形成。传统学校教育空间的沿用已经阻碍了新教育理念的落实,亦限制了新型教育空间样态的产生。学校教育空间的改造,需要在满足必要的标准和基本生理学与教育学保障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交互性与多样化的发展,以满足当下教与学的本真需要,真正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空间 现代性 教育生产 身体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姿态识别和运动处方的研究
16
作者 孔令凯 王森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2,共4页
推进体育核心素养有效转化和成功落实,提高体育在中考的分数占比,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和革新的重点和抓手。为应对目标任务繁重而体育资源有限的问题,针对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中学生普遍开展的体测内容,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 推进体育核心素养有效转化和成功落实,提高体育在中考的分数占比,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和革新的重点和抓手。为应对目标任务繁重而体育资源有限的问题,针对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中学生普遍开展的体测内容,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评估和辅助提高学生基础动作训练水平的姿态评鉴和处方系统。研究内容包括标准动作模型的建立、现场动作采集及与标准动作的对比判定、生成学生动作改进建议三部分,最终形成一套智能的基础体育动作识别、标准程度评估和体质提升建议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运动动作 人工智能 动作采集 运动处方 动作识别 姿态估计算法 标准程度评估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减负”的集体行动逻辑与实践理路
17
作者 曹雨柔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5期108-116,共9页
教师“减负”作为破解中小学教师负担问题的必要社会行动,犹如一个博弈“黑箱”,其背后凝结了当下时空中各种力量关系。它们相互关联,彼此作用,由此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行动网络。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中小学教师“减负”行动... 教师“减负”作为破解中小学教师负担问题的必要社会行动,犹如一个博弈“黑箱”,其背后凝结了当下时空中各种力量关系。它们相互关联,彼此作用,由此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行动网络。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中小学教师“减负”行动的实质是政府、学校、教师、研究者和技术等多元利益相关者围绕“教师负担问题”所进行的网络建构,展现了不同力量关于教师“减负”的利益博弈、磋商和协作的集体行动逻辑。不同利益者的多元价值诉求是触发转译的基础条件,也是教师“减负”网络关系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动力。利益集团内部的目标替代和利益错位、外部的场域影响和认知偏差容易导致一系列的行动者偏差,从而造成网络的联结力减弱或消失。为解决“越减,负担越重”的实践困局,可以从学校的自主权和协调功能、参与者的利益诉求通道等方面促成理想转译,保证教师“减负”应然目标的实现;以协同的方式组建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教师-家长-研究者的行动联盟系统,促进教师“减负”的可持续发展;跳出“空间”限制和管理内辖,凝聚多来源的异质行动者,扩大教师“减负”的实践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负担 行动者网络理论 行动逻辑 教师减负
下载PDF
论校长问责制的社会行动伦理——基于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之思考
18
作者 夏心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21-26,共6页
校长问责制是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不可忽缺的重要治理机制。校长问责制的社会行动伦理机理主要包括教育解释伦理、追究机制伦理、治理监督伦理、教育改进伦理和教育领导伦理等。当前中小学校长问责存在校长治理角色冲突、校长治理理... 校长问责制是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不可忽缺的重要治理机制。校长问责制的社会行动伦理机理主要包括教育解释伦理、追究机制伦理、治理监督伦理、教育改进伦理和教育领导伦理等。当前中小学校长问责存在校长治理角色冲突、校长治理理念冲突、治理事件利益冲突、学校治理权力冲突和学校治理制度冲突带来的伦理困境,需要从公众伦理、关怀伦理、批判伦理和专业伦理等向度着手改进校长治校行为,具体措施包括:建构超越信念与责任两种伦理的校长问责制伦理,重构基于问责伦理的学校治理关系,建立校长问责制的公共领域,将确立的教育价值观念转化为可行性治理策略设计,并且要审慎看待施行校长问责制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问责制 社会行动伦理 中小学校长问责 伦理自觉 学校治理关系
下载PDF
体育锻炼能否有效减少青少年受欺凌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佳 郝以谱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104,共10页
校园欺凌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存在严重不利影响,如何干预和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发生率,减少欺凌对青少年的危害,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研究基于OECD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调查的中国数据,考察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受欺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 校园欺凌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存在严重不利影响,如何干预和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发生率,减少欺凌对青少年的危害,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研究基于OECD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调查的中国数据,考察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受欺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体育锻炼能显著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概率,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受欺凌的概率将降低5.1%。进一步使用双重稳健模型纠正选择性偏差后,结论依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体育锻炼对减少青少年受欺凌的作用越大,而对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的影响趋同。(3)机制分析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改善同伴关系和提升社会情感能力,多路径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概率,其中社会情感能力的作用最大。(4)采用更换变量界定方式、估计模型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增加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机会,并将更多体育资源向弱势青少年群体倾斜,通过构建良好同伴关系、提升社会情感能力等,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锻炼 校园欺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改进”:现状、问题、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定强 冯园园 马卖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29,共6页
以参与“国培计划”培训的一线中学数学教师制定的113份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计划中的改进问题、改进目标、行动策略、实施规划、评估措施与改进反思六个关键要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 以参与“国培计划”培训的一线中学数学教师制定的113份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计划中的改进问题、改进目标、行动策略、实施规划、评估措施与改进反思六个关键要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教师改进行动研究计划存在选题范围较窄且比例失衡、理念与目标定位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行动策略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实施规划有一定的形式化倾向、评估措施停留在“被提出”层面、反思改进缺乏一定的深度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要直面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确定科学合理的改进目标、探寻改进实施规划的动态循环模式、合力提升评估与反思的实际攻效,以期共同探索数学教师有效教学改进的行动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师 教学改进 行动计划 国培计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