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hloroquine and Naphthoquinone on Prothrombin Time 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of Swiss Mice
1
作者 Nkereuwem S. Etukudoh Ntuhun D. Bala +2 位作者 Obeta M. Uchejeso Hadiza A. Idi Ocheola Oki E. Joyce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0年第12期86-94,共9页
Concerns on the coagulation variables,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which are part of coagulation parameters used in assessing haemostatsis in haematology, led to the study of... Concerns on the coagulation variables,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which are part of coagulation parameters used in assessing haemostatsis in haematology, led to th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naphthoquinone and chloroquine on the PT and APTT of mice infected with <em>Plasmodium berghei</em>, and treated with graded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quine and naphthoquinone. Using brain thromboplastin with calcium and rabbit brain cephalosporin ad kaolin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 aimed at demonstrating the effect of chloroquine with purity of 99.79% and naphthoquinone with purity of 97.00%, upon a three-day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 at concentrations of 0.1 mg/kg, 0.5 mg/kg, 1.0 mg/kg and 2.0 mg/kg.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PTT and PT of naphthoquinone at 2.0 mg/kg, were 196.67 seconds, and 67.63 seconds respectively, while the APTT and PT of chloroquine were 3.63 seconds and 1.40 seconds respectively for the same concentration. Also, naphthoquinone showed lower APTT but sustained PT at concentrations below 1.50 mg/kg whereas both APTT and PT increased from concentrations above 1.50 mg/kg. On the other hand chloroquine showed a lowered APTT between 0.00 to 0.15 mg/kg while PT was sustained, but both APTT and PT increased from concentration of 0.15 mg/kg gradually. This study conclusively showed that chloroquine has a shorter APTT and PT than naphthoquinones, even though they elicited similar actions. Apart from this, naphthoquinone and chloroquine belonging to the same family, naphthoquinone could be more toxic than chloroquine at the dosages equivalent to 1.50 mg/kg, therefore, any administration of naphthoquinone above this dosage should be closely monitored to avoid any form of danger to the pa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OQUINE NAPHTHOQUINONE Prothrombin time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下载PDF
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凯宁 杨卿 +7 位作者 姚嘉 唐晖 傅斌生 冯啸 吕海金 易慧敏 易述红 杨扬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化的门静脉血流监测,术后按肝素钠桥接华法林的方案进行抗凝治疗。经增强CT或门静脉造影确诊门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后,予切开取栓、全身抗凝、介入下取栓、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等处理。结果88例受者中共10例患儿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其中4例门静脉狭窄,确诊时间分别为术后1 d、2个月、8个月、11个月,6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确诊时间分别为术中、术后2 d、术后3 d(2例)、术后6 d、术后11个月。1例门静脉狭窄者和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者于围手术期死亡,门静脉并发症相关病死率为2%(2/88)。其余8例患者中,1例行全身抗凝治疗、2例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1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4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后均长期随访,未再出现门静脉相关症状,复查门静脉血流参数正常。结论规范化的术中及术后门静脉血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门静脉并发症,及时采取术中门静脉切开取栓,术后介入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手段可有效治疗门静脉并发症,减少门静脉并发症导致的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劈离式肝移植 门静脉并发症 门静脉狭窄 门静脉血栓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下载PDF
TAT、TM、PIC、t-PAIC 水平与胡蜂蜇伤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曾宪华 覃双全 +5 位作者 刘笋 何熔 罗亚玲 朱首珍 骆立晖 印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2958-2961,共4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PAIC)、凝血酶抗凝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与胡蜂蜇伤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3月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胡蜂蜇伤患者7... 目的 探讨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PAIC)、凝血酶抗凝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与胡蜂蜇伤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3月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胡蜂蜇伤患者78例,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PIC、t-PAIC、TAT、TM、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因素对胡蜂蜇伤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管内溶血比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蜇伤针数及乳酸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TAT、TM、PIC和t-PAIC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患者FDP、DD、APTT、P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IC、t-PAIC、TAT、TM均为影响胡蜂蜇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AT、TM、PIC、t-PAIC及四者联合对胡蜂蜇伤所致预后不良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7.90%、75.00%、53.60%、64.30%、89.00%,AUC分别为0.799、0.767、0.690、0.678、0.919。结论 预后不良患者的PIC、t-PAIC、TAT、TM水平异常,四者联合对胡蜂蜇伤所致预后不良的早期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蜇伤 活化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顾怡 周景艺 沈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445-2448,共4页
目的 探讨1例乳腺癌术后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过程,并通过检索文献,从实验室检查的角度出发,总结AHA的成因、诊断、治疗、预防等情况,以提高临床对AHA的认识。方法 分析该院2023年5月13日收治的1例乳腺癌术... 目的 探讨1例乳腺癌术后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过程,并通过检索文献,从实验室检查的角度出发,总结AHA的成因、诊断、治疗、预防等情况,以提高临床对AHA的认识。方法 分析该院2023年5月13日收治的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创面渗血不止的原因,同时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和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以“获得性血友病A”“AHA”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2015-2024年发表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并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APTT孤立性延长伴凝血因子Ⅷ∶C显著降低。APTT纠正试验提示患者存在时间温度依赖性凝血因子Ⅷ抗体,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滴度为1∶16.。该患者临床诊断为AHA,经注射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止血,加用环磷酰胺清除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逐渐稳定升高。文献检索结果发现,共检索到文献15篇,其中单病例报道的有10篇,多病例报道的有5篇,共涉及78个病例,其中无明确病因35例,自身免疫性疾病19例,约50%病例伴有基础疾病。结论 外科手术一定要重视凝血功能检测,对于孤立性APTT延长的患者,最好查找APTT延长的根本原因,同时临床要提高对AHA的识别、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血友病A 乳腺癌 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凝血因子Ⅷ抑制物
下载PDF
凝血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索灵宇 王海龙 +3 位作者 王哲鹏 郑连生 张乾 段树全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6-68,73,共4页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凝血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发展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包医二附院消化微创中心确诊的结肠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同期检查结果正常者的血清标本50例。分别检测...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凝血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发展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包医二附院消化微创中心确诊的结肠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同期检查结果正常者的血清标本50例。分别检测两组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分析组间及组内不同指标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PTT和PT明显降低(P<0.05),CEA、CA-199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中,不同临床分期(Ⅰ-Ⅱ与Ⅲ-Ⅳ期)比较,Ⅰ-Ⅱ期较Ⅲ-Ⅳ期PT、APTT时间延长(P<0.05),CEA、CA-199数值降低(P<0.05);不同分化程度(高-中分化与低分化)比较,高-中分化较低分化PT、APTT时间延长(P<0.05),CEA、CA-199数值降低(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中,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及凝血相关指标APTT和PT均异常表达,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同时,联合检测可对结肠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CA199 癌胚抗原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结肠癌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6
作者 王丽军 韩孟汝 +5 位作者 董春霞 田卫伟 卢馨怡 杨林花 马艳萍 王梅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5-810,共6页
目的:评估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临床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第三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16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 目的:评估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临床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第三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16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PT和APTT正常组及PT或APTT延长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型、分期、出血事件、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钙、血清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肌酐]、细胞遗传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分析PT或APTT延长对MM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与PT和APTT正常组相比,PT或APTT延长组更容易发生出血事件(χ^(2)=5.087,P=0.024)、具有更低的ALB水平(χ^(2)=4.962,P=0.026)和PLT水平(χ^(2)=4.309,P=0.038),以及更高的血钙水平(χ^(2)=5.056,P=0.025)。PT或APTT延长组del13q、1q21扩增、del17p阳性率高于PT和APTT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分析显示,PT或APTT延长组具有更短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P=0.032)和总生存期(OS)(P=0.032);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PT或APTT延长(HR=2.116,95%CI:1.025-4.372,P=0.043)、年龄≥65岁(HR=2.403,95%CI:1.195-4.836,P=0.014)是影响初诊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但PT或APTT延长对初诊MM患者的PFS没有明显影响(HR=1.162,95%CI:0.666-2.026,P=0.597)。结论:PT或APTT延长的初诊MM患者具有更恶化的临床指标、更短的PFS和OS;PT或APTT延长是影响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预后
下载PDF
椎体骨折合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例
7
作者 白心竹 何金徽 +3 位作者 陆松松 李春 王依林 熊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1-374,共4页
随着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逐年上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1]。自身免疫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特点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影响患者的骨形成和骨吸收[2],继而出现严重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因而发生骨质疏松性椎... 随着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逐年上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1]。自身免疫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特点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影响患者的骨形成和骨吸收[2],继而出现严重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因而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风险更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狼疮抗凝物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基于PT和APTT相关凝血指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熊苏力 董双虎 +1 位作者 方家 张一沛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4期256-259,263,共5页
目的:基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相关凝血指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199例作为PCOS组,同... 目的:基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相关凝血指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199例作为PCOS组,同期在该院进行孕前检查的248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PCOS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持证曲线(ROC)评估该模型的区分度与准确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抗缪勒氏管激素(AMH)、PT、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是PCOS危险因素,也是PCOS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Nomogram模型预测PCOS的发生风险阈值为0.07~0.86时,适用性最佳。结论:年龄和AMH,PT,APTT,TT,Fib是PCOS危险因素,同时也提示抗凝治疗可能会改善生殖结局。PCOS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对患者长期健康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9
作者 邵千航 刘雪梅 +1 位作者 黄琳 封宇飞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5期864-874,共11页
目的 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VIP、CNKI,收集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外科手术切口中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VIP、CNKI,收集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外科手术切口中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项RCT,共1 0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白眉蛇毒血凝酶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第1天的凝血酶时间(TT)均小于对照组(P <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手术切口中,白眉蛇毒血凝酶组的止血时间、单位面积的出血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减少(P <0.05)。神经外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白眉蛇毒血凝酶组PT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TT、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内镜手术、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两组TT、APTT、PT、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白眉蛇毒血凝酶组TT、P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6项研究对白眉蛇毒血凝酶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报道,其中4项研究并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的止血疗效更佳,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未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蛇毒血凝酶 外科手术切口 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凝血指标与PDGF-BB、ET-1在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中的水平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孙莉莉 唐显赫 宁书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406-2410,2416,共6页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内皮素-1(ET-1)在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PE)孕妇中的水平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内皮素-1(ET-1)在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PE)孕妇中的水平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PE孕妇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PE组(71例)与重度PE组(47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健康孕妇5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APTT、PT、FIB、D-D、PDGF-BB、ET-1水平;分析APTT、PT、D-D、FIB、PDGF-BB、ET-1水平与PE严重程度的相关性。PE患者均随访至分娩,并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和妊娠结局不良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TT、PT、D-D、FIB、PDGF-BB、ET-1对PE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分析APTT、PT、D-D、FIB、PDGF-BB、ET-1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重度PE组与PE组APTT、PT短于对照组,FIB、D-D、PDGF-BB、ET-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PE组APTT、PT短于PE组,FIB、D-D、PDGF-BB、ET-1水平高于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TT、PT与PE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05、-0.513,P<0.05),而FIB、D-D、PDGF-BB、ET-1水平与PE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59、0.607、0.618、0.642,P<0.05)。118例PE患者均完成了随访,其中妊娠结局良好组92例,妊娠结局不良组26例。妊娠结局不良组APTT、PT短于妊娠结局良好组,FIB、D-D、PDGF-BB、ET-1水平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TT、PT、FIB、D-D、PDGF-BB、ET-1预测PE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0.767、0.828、0.768、0.743、0.76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9.39 s、11.85 s、5.44 g/L、0.93 mg/L、116.29 ng/L、2.24 mg/L;以ROC曲线获取的最佳截断值为分界值分为低值与高值,其中APTT、PT低值PE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风险是高值患者的15.231、7.411倍;FIB、D-D、PDGF-BB、ET-1高值PE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风险是低值患者的7.398、4.861、4.565、6.300倍。结论 APTT、PT、FIB、D-D、PDGF-BB、ET-1与PE病情程度显著相关,可作为PE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内皮素-1 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不同抗凝比例对SD大鼠凝血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郑薇 夏祺悦 +1 位作者 刘科亮 罗玲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5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比例对SD大鼠凝血结果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腹腔静脉采血,部分进行血钙(Ca^(2+))、血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PLT)的检测,其余按照枸橼酸钠抗凝管1∶2、1∶4、1∶6、1∶8和1∶10的抗凝比例,进行凝血酶原时...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比例对SD大鼠凝血结果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腹腔静脉采血,部分进行血钙(Ca^(2+))、血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PLT)的检测,其余按照枸橼酸钠抗凝管1∶2、1∶4、1∶6、1∶8和1∶10的抗凝比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SD大鼠的Ca2+和HCT与人类正常值相近,但PLT远大于人类PLT的正常值范围。APTT随着抗凝剂量增加时间延长,各抗凝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随着抗凝剂量增加时间延长,各抗凝组与1∶2或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在抗凝比1∶8~1∶10时凝固曲线基线期缩短,PT在抗凝比1∶2~1∶4时凝固曲线有异常波动。结论SD大鼠最优抗凝比应适当高于人类,在1∶6左右能降低不合格标本的检出率,给动物实验提供更可靠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抗凝比例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栓弹力图、纤维蛋白单体预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出血和血栓
12
作者 邓爽 方靖舒 甘芳宴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64-769,共6页
目的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栓弹力图(TEG)和纤维蛋白单体(FM)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出血和血栓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6例行ECMO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出血和血栓分别细分为出... 目的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栓弹力图(TEG)和纤维蛋白单体(FM)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出血和血栓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6例行ECMO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出血和血栓分别细分为出血组(16例)、无出血组(10例)和血栓组(5例)、无血栓组(21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各组凝血参数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ECMO患者发生出血和血栓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TT、TEG、FM预测ECMO出血和血栓的效能。结果26例患者出血和血栓发生率分别为61.5%(16/26)和19.2%(5/26),相关事件发生中位天数分别为3和6 d。出血组最大APTT、平均APTT、TEG参数反应时间(R)相关参数[普通杯(CK)、肝素酶杯(CKH)、ΔR(R_(CK)-R_(CKH))]均高于无出血组(P<0.05);血栓组FM高于无血栓组(P<0.05)。最大APTT、TEG R_(CK)、TEG R_(CKH)、TEGΔR是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风险比(HR)分别为1.010、1.029、1.216、1.018;FM是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HR为1.008。最大APTT、TEG R_(CK)、TEG R_(CKH)、TEGΔR预测ECMO患者发生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800、0.763、0.744,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FM预测ECMO患者发生血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结论最大APTT、TEG R_(CK)、TEG R_(CKH)、TEGΔR可预测ECMO患者出血,联合指标预测价值最优。FM可预测ECMO患者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栓弹力图 纤维蛋白单体 出血 血栓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凝血功能检测在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DVT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王淑玲 郭腾捷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凝血功能检测在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周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非DVT组(n=53)... 目的:分析凝血功能检测在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周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非DVT组(n=53)和DVT组(n=27)。检测所有患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两组D-D、PT、APTT、TT、FIB、INR,分析D-D、PT、APTT、TT、FIB、INR在脊柱退行性病变术后DVT中的预测价值。结果:DVT组D-D、FIB均高于非DVT组,PT、APTT、TT均短于非DVT组,IN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D-D、PT、APTT、TT、FIB、INR联合检测预测脊柱退行性病变术后DVT的AUC高于6项单独预测。结论:D-D、PT、APTT、TT、FIB、INR联合检测能够有效预测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退行性病变 D-二聚体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重组猪凝血因子Ⅷ的功能鉴定及潜在治疗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王志军 刘旭 +4 位作者 李倩卉 王京 路中枢 龙捷 李齐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5期218-226,共9页
目的评估重组猪凝血因子Ⅷ(recombinant porcine factorⅧ,rpFⅧ)对血友病A型(hemophilia A,HA)伴抑制物患者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凝血酶酶切、rpFⅧ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亲和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目的评估重组猪凝血因子Ⅷ(recombinant porcine factorⅧ,rpFⅧ)对血友病A型(hemophilia A,HA)伴抑制物患者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凝血酶酶切、rpFⅧ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亲和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血栓弹力图等方法对rpFⅧ进行了体外活性分析。并对rpFVIII在动物体内外的药效及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rpFⅧ可被凝血酶激活。在APTT检测中,相比阴性对照组(105.2 s),rpFⅧ组的凝血时间显著缩短(43.3 s,P<0.05)。在动物实验中,相比模型对照组(43.1 s),rpFⅧ给药组小鼠的血浆在APTT检测中的凝血时间显著缩短(28.8 s,P<0.05);且rpFⅧ与市售药Xyntha(重组人FⅧ)在小鼠体内的血药代谢趋势相似,两者间的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在含有FⅧ抑制物的体外药效评价模型中,当以猴血浆(含有抗人FⅧ抗体)作为研究对象时,在各实验条件下,相比Xyntha组,rpFⅧ组的凝血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在血栓弹力图实验中,相比阴性对照组与Xyntha组,rpFⅧ组的凝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当以HA患者血浆(含有抗人FⅧ抗体)作为研究对象时,相比阴性对照组(患者1血浆:99.2 s,患者2血浆:97.7 s),rpFⅧ组的凝血时间显著缩短(患者1血浆:55.8 s,患者2血浆:43.6 s,P<0.05)。结论rpFⅧ具备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在动物及体外实验中均展示出了对伴抑制物HA患者的潜在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猪重组凝血因子Ⅷ FⅧ抑制物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下载PDF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15
作者 常青 苑立博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变化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92例冠...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变化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9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D-D、Fib、APTT水平,术后3个月内以电话形式随访记录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情况,并分析D-D、Fib、APTT与CHD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D-D、Fib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而APTT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低(P<0.05)。经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D、Fib、APTT的水平升高是导致CHD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风险因素(P<0.05)。结论D-D、Fib、APTT指标参与患者病变过程,可有效预测CHD患者PCI术后是否会发生心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冠心病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疗效、凝血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年建泽 包召玉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0-234,共5页
目的 探讨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疗效及对凝血、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DTC 168例,根据术式分为研究组87例和对照组81例。研究组采用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甲... 目的 探讨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疗效及对凝血、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DTC 168例,根据术式分为研究组87例和对照组81例。研究组采用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切口美观度。结果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短,淋巴结清扫数目则较对照组多,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短于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术前,但研究组AP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2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年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及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治疗DTC效果较好,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R值与APTT监测指导下对肿瘤合并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行抗凝治疗的效果比较
17
作者 王博 柯春花 +1 位作者 高麦仓 张梦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R值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监测指导下对肿瘤合并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行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肿瘤合并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 目的探讨R值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监测指导下对肿瘤合并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行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肿瘤合并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在R值指导下行抗凝治疗,B组在APTT指导下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ICU住院时间、凝血四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B组,肝素使用剂量低于B组(P<0.05)。治疗5 d时,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胆碱酯酶(CHE)水平升高,且A组优于B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值与APTT监测指导下对肿瘤合并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行抗凝治疗均能获得满意效果且有着较高安全性,但R值监测指导下行抗凝治疗能够缩短凝血四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降低肝素使用剂量,也能快速恢复CRP、ICAM-1、CHE水平,可作为首选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值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肿瘤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郑玉强 宋竹翠 +1 位作者 王宁 崔朝勃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8期88-94,共7页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PH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228例COPD合并PH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114例。观察组给予参芎葡萄糖联合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PH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228例COPD合并PH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114例。观察组给予参芎葡萄糖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肝肾功能[血尿素(BUN)、血肌酐(S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肺动脉收缩压(PASP)、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统计入院28 d病死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D-D、FIB、PaCO_(2)、H-FABP、cTnI、NT-proBNP、PASP、APACHEⅡ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PT、APTT、PaO_(2)、SaO_(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后,2组组间和组内BUN、Scr、AST、ALT、T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入院28 d病死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7.02%,8/114;7.89%,9/114)与对照组(10.53%,12/114;5.26%,6/11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可改善COPD合并PHD患者血常规、凝血指标及血气指标,并降低H-FABP、cTnI、NT-proBNP水平,进而减轻心肌损伤程度,缓解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合并症 肺源性心脏病 参芎葡萄糖 红细胞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丙氨酸转氨酶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凝血四项和TEG评估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昭 干金文 +2 位作者 魏伟 张建梅 金刚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预后状况及其与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TEG)评估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西安航天总医院急诊医学科诊治的58例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预后状况及其与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TEG)评估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西安航天总医院急诊医学科诊治的58例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将患者分为危重伤组(ISS评分16~25分,24例)和重伤组(ISS评分>25分,34例)。按照诊治结果分为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37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凝血四项[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TEG水平[血凝时间(R)、血块成型时间(K)、α角、血块强度(MA)],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凝血四项、TEG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危重伤组患者的TT、APTT、PT、R、K水平分别为(25.02±2.11) s、(41.09±3.47) s、(22.55±2.16) s、(16.64±4.25) min、(14.93±4.48) min,明显高于重伤组的(21.36±1.98) s、(36.76±3.59) s、(17.09±2.14) s、(13.96±3.79) min、(11.82±3.26) min,FIB、α角、MA水平分别为(2.04±0.33) g/L、(18.23±5.38)°、(22.64±6.33) mm,明显低于重伤组的(3.49±0.30) g/L、(23.37±7.14)°、(28.61±8.27)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TT、APTT、PT、R、K水平分别为(30.41±2.16) s、(47.23±3.87) s、(25.12±2.27) s、(18.15±5.24) min、(16.04±4.86) min,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5.89±2.31) s、(30.46±4.21) s、(14.45±2.03) s、(11.74±3.21) min、(9.51±3.02) min,FIB、α角、MA水平分别为(1.69±0.38) g/L、(15.25±4.11)°、(20.01±5.82) mm,明显低于存活组的(3.94±0.52) g/L、(26.19±8.42)°、(31.17±9.0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T、APTT、PT、R、K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FIB、α角、MA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 凝血四项和TEG评估参数与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预后有关,联合检测凝血四项和评估TEG参数有利于临床准确判断病情,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性大出血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血凝时间 血块成型时间 α角 血块强度
下载PDF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但血栓弹力图正常患者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巧丹 朱凤鸣 +1 位作者 胡芝芝 曾锐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812-818,共7页
目的评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延长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正常的患者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风险。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32... 目的评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延长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正常的患者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风险。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327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根据APTT有无延长分为APTT正常组(n=272)和APTT延长/TEG正常组(n=55)。比较两组及亚组间(APTT延长≤5 s和APTT延长>5 s)患者术后显性出血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中有TEG数据患者的TEG各项参数及显性出血情况,并分析TEG参数和凝血四项的相关性。结果APTT正常组和APTT延长/TEG正常组患者相比,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正常组显性出血发生率为3.68%,而APTT延长/TEG正常组为5.45%,两组显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延长/TEG正常组出血风险没有增加。同时,APTT延长>5 s与APTT延长≤5 s亚组间显性出血发生率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对有TEG数据患者分析发现两组患者TEG各项参数及显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应时间和APTT有较弱的相关性。结论APTT延长无法准确预测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风险,APTT延长但TEG正常患者可行肾穿刺活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栓弹力图 肾穿刺活检 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