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1
作者 郑力铭 文峰 +1 位作者 王威 张志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0-1285,共6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组(BMP组)和同种异体骨组。BMP...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组(BMP组)和同种异体骨组。BMP组60例,采用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同种异体骨组56例,采用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并对患者术后1年疗效和股骨头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时两组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BMP组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BMP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组股骨头存活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具有疗效,能够加速诱导新骨生成,提高新骨质量,为股骨头提供生物力学支撑,有效避免股骨头塌陷,且生物相容性好、能够在体内降解吸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活性诱导棒
下载PDF
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复合A-PCPC裸鼠皮下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雪松 谭鸾君 +3 位作者 黄远亮 王磊 刘天麟 张秀丽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41-646,共6页
目的:观察支架材料活性磷酸钙骨水泥(active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PCPC)及其与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复合体在裸鼠体内的成骨性能。方法:抽取Beagle犬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成骨诱导、扩增... 目的:观察支架材料活性磷酸钙骨水泥(active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PCPC)及其与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复合体在裸鼠体内的成骨性能。方法:抽取Beagle犬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成骨诱导、扩增BMSCs并通过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成骨表型。体外构建BMSCs/A-PCPC复合体,并行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将复合体植于裸鼠背部皮下,同期植入单纯A-PCPC作为对照组。术后2、4、8周取材,HE染色,进行组织学及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ALP染色阳性,Von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贴附于材料表面及孔隙表面生长。HE染色显示,2周时,复合体组可见少量编织骨,单纯材料组成骨较少。4周时,复合体组可见编织骨向小梁骨转化,单纯材料组可见大量骨样组织。8周时,复合体组新骨趋于成熟,单纯材料组骨成熟度较差。结论:A-PCPC支架接种BMSCs后显示良好的成骨活性,能够促进未成熟骨矿化,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组织工程 活性多孔磷酸钙骨水泥 裸鼠
下载PDF
Hyaluronic acid facilitates bone repair effects of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by accelerating osteogenic expression 被引量:6
3
作者 Xu Cui Chengcheng Huang +12 位作者 Zhizhen Chen Meng Zhang Chunyu Liu Kun Su Jianyun Wang Li Li Renxian Wang Bing Li Dafu Chen Changshun Ruan Deping Wang William W.Lu Haobo Pan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2021年第11期3801-3811,共11页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s(CPC)are widely anticipated to be an optimum bone repair substitute due to its satisfied biocompatibility and degradability,suitable to be used in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s(CPC)are widely anticipated to be an optimum bone repair substitute due to its satisfied biocompatibility and degradability,suitable to be used in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Howeve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PC is still not satisfied by its poor cohesivenes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in particular its osteoinductivity.Hyaluronic acid reinforced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s(HA/CPC)showed extroadinary potential not only enhancing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ements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its osteoinductivity.In our study,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HA/CPC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cement was added 1%hyaluronic acid(denoted as 1-HA/CPC).In the meantime,hyaluronic acid obviously promoted ALP activity,osteogenic related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hBMSCs(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in vitro,cement group of HA/CPC with 4%hyaluronic acid adding(denoted as 4-HA/CPC)showed optimal enhancement in hBMSCs differentiation.After being implanted in rat tibial defects,4-HA/CPC group exhibited better bone repair ability and bone growth promoting factors,comparing to pure CPC and 1-HA/CPC groups.The underlying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this stimulation for HA/CPC may be on account of higher osteogenic promoting factors secretion and osteogenic genes expression with hyaluronic acid incorporation.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yaluronic acid is a highly anticipated additive to improv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osteoinductivity performance of CPC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healing of bone de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aluronic acid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steogenic activity
原文传递
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降解产物促进小鼠单核细胞破骨向分化
4
作者 龙桂月 李冬冬 廖红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3-1198,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复合材料可加速骨改建过程,其降解产物对单核细胞破骨向分化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降解产物对小鼠RAW264.7单核细胞破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复合材料可加速骨改建过程,其降解产物对单核细胞破骨向分化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降解产物对小鼠RAW264.7单核细胞破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羟基乙酸组、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组,按照实验分组,将配制好的溶液和50μg/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添加到完全培养基中制备成不同条件的培养基,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5 d,诱导其分化。应用CCK-8法分析各组培养液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RAW264.7细胞破骨向分化相关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c1、基质金属蛋白酶9、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使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鉴定破骨样细胞。结果与结论:①CCK-8结果显示,细胞在前72 h处于快速生长期,96 h后开始下降;②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组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c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mRNA的表达水平及活化T细胞核因子c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羟基乙酸组、对照组(P<0.05);③羟基乙酸组和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高于对照组(P<0.01);④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可见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组破骨样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和羟基乙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组降解产物形成的微环境可促进小鼠RAW264.7细胞破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 单核细胞 破骨分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下载PDF
CaO-Al_2O_3-P_2O_5三元系统富铝区水硬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仕群 张国辉 +3 位作者 张宁 刘飚 曹伟 胡佳山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2-149,共8页
首次研究了CaO-Al2O3-P2O5三元相图中C12A7-P2O5连线附近富铝区域组成的水硬活性.讨论了高场强阳离子P5+极化作用形成[PO4]3-四面体对体系相组成,进而对其水硬活性的影响.由所研制的磷铝酸盐水泥... 首次研究了CaO-Al2O3-P2O5三元相图中C12A7-P2O5连线附近富铝区域组成的水硬活性.讨论了高场强阳离子P5+极化作用形成[PO4]3-四面体对体系相组成,进而对其水硬活性的影响.由所研制的磷铝酸盐水泥中,得到了新化合物———三元磷铝酸钙.通过XRD,IR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等手段,证实了α-C3P和CA矿相在结构上的变化.由于三元磷铝酸钙化合物与改性α-C3P(3CaO·P2O5)和CA(CaO·Al2O3)以及适量的玻璃相的共同作用,在该区域可以得到早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铝酸盐水泥 水硬活性 改性 水泥
下载PDF
生物型纳米根管封闭剂的制作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作良 危薇 +3 位作者 冯祖德 刘学勍 陈晓玲 黄文霞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以磷酸钙骨水泥为原料制备一种生物型纳米根管封闭剂,并对其理化性质、显影效果及对感染根管优势菌的体外抑菌能力进行研究。方法:根据ISO 6876:2001(E)口腔生物材料标准,测定其流动性、凝固时间和晶粒大小,测定不同显影剂比例的... 目的:以磷酸钙骨水泥为原料制备一种生物型纳米根管封闭剂,并对其理化性质、显影效果及对感染根管优势菌的体外抑菌能力进行研究。方法:根据ISO 6876:2001(E)口腔生物材料标准,测定其流动性、凝固时间和晶粒大小,测定不同显影剂比例的材料的显影效果。采用NCCLs推荐的厌氧菌药物敏感试验,用琼脂稀释法研究其对内氏放线菌、厌氧消化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髓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应用染色渗漏法测定20颗离体牙的封闭效果,并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比较。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调和后的新型纳米根管封闭剂固化后的终产物为羟基磷灰石,晶粒大小为279nm,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操作时间大于30min,凝固时间为(1.0±0.5)h(可调控)。其显影效果良好。MIC≤0.156~0.312。试验组染色渗漏深度显著小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P<0.01)。结论:制备的材料符合新型纳米根管封闭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封闭剂 磷酸钙骨水泥 流动性 凝固时间 抗菌性 微渗漏
下载PDF
用于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新型可降解材料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尤瑞金 于龙 +2 位作者 吕宏升 吴子祥 雷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3-686,696,共5页
目的研发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新型复合生物玻璃的磷酸钙骨水泥,并观察其体外材料学及生物学活性。方法将不同质量百分比的生物玻璃(bioglass,BG)与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球磨后物理共混获得一种具有可注... 目的研发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新型复合生物玻璃的磷酸钙骨水泥,并观察其体外材料学及生物学活性。方法将不同质量百分比的生物玻璃(bioglass,BG)与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球磨后物理共混获得一种具有可注射、自固化、可降解的椎体成型替代材料。分别对该替代材料的凝固时间、流动性、力学强度进行测定并行材料体外成骨细胞粘附实验、增殖实验,观察其生物相容性。结果随着新型替代材料中BG组分含量的增加,替代材料的凝固时间逐渐延长,同时,流动性较磷酸钙骨水泥改善明显。随着凝固时间的延长,替代材料固化后的抗压强度显著高于实验组CPC骨水泥。此外,与CPC相比,替代材料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增殖及分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新型复合生物玻璃的磷酸钙的生物材料不仅具有可注射性和较高的力学强度,同时骨传导性能更好,有希望成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新型椎体成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生物玻璃 成骨细胞 骨诱导活性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新型磷酸钙复合盖髓材料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沈晴昳 孙皎 +1 位作者 刘昌胜 陈芳萍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306-308,共3页
目的研究新型磷酸钙复合盖髓材料(CASBi)对常见致龋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研究并比较CASBi与氢氧化钙糊剂、Dycal、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对变形链球菌(Sm)、粘性放线杆菌(Av)及嗜酸乳杆菌(La... 目的研究新型磷酸钙复合盖髓材料(CASBi)对常见致龋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研究并比较CASBi与氢氧化钙糊剂、Dycal、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对变形链球菌(Sm)、粘性放线杆菌(Av)及嗜酸乳杆菌(La)的抑菌效果。结果CASBi对三种细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氢氧化钙糊剂对3种实验菌有一定抑菌作用,但其抑菌环直径明显小于CASBi抑菌环直径(P<0.05);Dycal对变形链球菌无抑菌作用,对粘性放线菌和乳酸杆菌有较轻微的抑菌作用;CPC对3种细菌均无抑菌作用。结论CASBi对致龋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性 盖髓剂 磷酸钙骨水泥 氢氧化钙 泡铋矿
下载PDF
机械活化增强多孔磷酸钙骨水泥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萍 李鹏 +3 位作者 赵军胜 屈树新 冯波 翁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2-438,共7页
本研究采用球磨对磷酸钙骨水泥(CPC)起始粉末进行机械活化处理,以期改善CPC力学性能,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采用激光粒度仪、比表面积测量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球磨后的CPC粉末(Ball milling CPC,BCPC)。利用发泡法制备多孔BCPC支架... 本研究采用球磨对磷酸钙骨水泥(CPC)起始粉末进行机械活化处理,以期改善CPC力学性能,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采用激光粒度仪、比表面积测量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球磨后的CPC粉末(Ball milling CPC,BCPC)。利用发泡法制备多孔BCPC支架,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多孔BCPC支架。结果显示,球磨后的BCPC粉末平均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减小。BCPC支架孔隙率为(77.98?0.58)%,抗压强度为(4.11?0.46)MPa,相比CPC支架的(64.23?2.32)%和(1.99?0.43)MPa有显著提高。SEM结果显示BCPC支架具有数微米和数百微米的两种孔隙结构。XRD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作用降低了DCPD、?-TCP、Ca CO3和HA的晶粒尺寸和结晶度,促使DCPD向DCPA转化,促进了各相磷酸钙盐的水化和HA的沉积,提高了BCPC支架的力学性能,为增强Ca P基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扩展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球磨 机械活化 多孔支架 抗压强度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改性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日旭 吕文波 高文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5537-5543,共7页
背景: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自固定性、易成型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是一种出色的骨移植材料,但其仍然有机械强度差、降解速率慢、生物相容性比较低等问题。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改性相关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方法:通过计算机... 背景: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自固定性、易成型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是一种出色的骨移植材料,但其仍然有机械强度差、降解速率慢、生物相容性比较低等问题。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改性相关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万方、中国知网,以“磷酸钙骨水泥、改性;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modification”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14至2020年的文献。排除无关及重复文献,最终纳入7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为止,磷酸钙骨水泥与生物活性物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有机物、干细胞以不同的方式混合可提高其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促进骨再生等,虽然通过在骨水泥添加不同物质可以改善其部分性状,但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制备的磷酸钙骨水泥还不理想。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磷酸钙骨水泥应用于骨折、骨髓炎及骨肿瘤的缺损修补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发生了新生骨生长速率及骨水泥降解速率缓慢、注射部位严重感染、填充物塌陷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磷酸钙骨水泥 改性 临床应用 机械性能 骨再生 生物活性物质 综述
下载PDF
钙-磷系自固化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航 廖建国 +1 位作者 马婷婷 冯锦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54-1463,共10页
由创伤、肿瘤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骨缺损通常面积较大,超过了骨自愈范围而不能自修复。因此,需要使用骨水泥对面积较大的骨缺损部位进行填充修复。磷酸钙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骨水泥,可任意塑形,具... 由创伤、肿瘤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骨缺损通常面积较大,超过了骨自愈范围而不能自修复。因此,需要使用骨水泥对面积较大的骨缺损部位进行填充修复。磷酸钙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骨水泥,可任意塑形,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近几十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然而,从临床实践经验来看,CPC的应用范围有限,仍需要对其进行性能改进。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在理化性能部分总结了CPC在力学强度、可注射性、抗溃散性和放射不透明性等四方面的改性方法;在生物学性能方面讨论了CPC成骨活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载药性方面的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水泥 力学强度 可注射性 抗溃散性 放射不透明性 成骨活性 生物可降解性 载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