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的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贞杰 杨芳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11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1例。A组采用浓度为20 mg/L的臭氧水治疗,B组采用浓度为10 mg/L的臭氧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ayo肘关节...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1例。A组采用浓度为20 mg/L的臭氧水治疗,B组采用浓度为10 mg/L的臭氧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ayo肘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及总分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Mayo肘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及总分高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Mayo肘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84.9%,B组总有效率为6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水穴位注射有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浓度为20 mg/L的臭氧水疗效优于1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水针 臭氧水 肱骨外上髁炎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临床常用分娩镇痛法比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陆宝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1492-1494,共3页
目的比较目前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以合理选择符合分娩环境的镇痛方法减轻产妇分娩的痛苦。方法选取250例产妇随机分为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笑气吸入镇痛组(笑气组)、药物镇痛组(药物组)... 目的比较目前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以合理选择符合分娩环境的镇痛方法减轻产妇分娩的痛苦。方法选取250例产妇随机分为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笑气吸入镇痛组(笑气组)、药物镇痛组(药物组)、穴位注射无菌用水组(水针组)和未给予任何镇痛措施的对照组,并分别观察五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预后等情况。结果PCEA组镇痛效果最确切,有效率98%,笑气组次之,有效率66%,药物组和水针组也有一定的镇痛效果,有效率分别为48%和3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五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73.256,P=0.000);五组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妇自控硬膜外麻醉,对分娩镇痛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作为分娩镇痛的首选方法,笑气吸入、药物和水针镇痛效果虽不及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但方法简便易行,对母儿亦无明显的副作用,可在县、乡等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阻滞麻醉 氧化亚氮 水针 产科
下载PDF
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韦英成 吴肖梅 +9 位作者 梁晓行 黄业成 覃喜扬 杨先 张雪苹 吴曦 姜进文 姜炳毅 阎杰 伍夏源 《河北中医》 2020年第6期922-926,共5页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2...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后及治疗后1、3个月观察疗效,比较2组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3个月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组治疗后愈显率87.5%(35/40)、总有效率97.5%(39/40),对照组治疗后愈显率42.5%(17/40)、总有效率70.0%(28/40);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愈显率92.5%(37/40)、总有效率97.5%(39/40),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愈显率40.0%(16/40)、总有效率65.0%(26/40);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愈显率77.5%(31/40)、总有效率90.0%(36/40),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愈显率22.5%(9/40)、总有效率52.5%(21/40)。治疗组治疗后、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 Vm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CSA,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脑血流速度,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赘病 颈椎 穴位疗法 水针 注射剂
下载PDF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呃逆的系统评价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晓康 贾春生 +1 位作者 王建岭 石晶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收集的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呃逆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总结及提炼,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得出结论,以更好的为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使用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按照拟定的标准筛选、总结... 目的通过对收集的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呃逆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总结及提炼,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得出结论,以更好的为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使用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按照拟定的标准筛选、总结及提炼文献信息,并按照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质量评估,并采用Review manager5.1软件统计测量指标。结果 Meta分析纳入17个研究,异质性检验χ2=25.28,P=0.06,具有临床及统计学意义上的同质性,可用固定模型技能型分析。穴位注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合并OR=0.17,95%可信区间为(0.11,0.25),整体效果检验z=8.78,P<0.00001,差异极具有显著性,穴位注射疗法对呃逆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纳入的论文均为低质量论文,存在发表性偏倚,影响结果的真实可靠性。结论纳入Meta分析的论文的质量研究指数偏低且存在潜在发表性偏倚,但是低级证据并不代表无临床实用性,只是其内在真实性可能较低。现有证据表明穴位注射疗法对于呃逆确实有效,施加的干预措施有利于疾病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水针 呃逆 循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