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芳 闫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和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0月的8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住院28 d是否存活为标准将88例患者分为存活组(48例)和死亡组(40例)。观察2组患者的6 h及24 h血...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和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0月的8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住院28 d是否存活为标准将88例患者分为存活组(48例)和死亡组(40例)。观察2组患者的6 h及24 h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差异,不同6 h乳酸清除率患者的存活率差异,以及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 2组初始乳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存活组的6h和24h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1);6h及24h乳酸清除率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1);6 h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存活率91.49%,显著高于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存活率12.20%(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6 h及24 h乳酸清除率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具有重要意义,6 h及24 h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乳酸水平 乳酸清除率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 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集束化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岩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1期1847-1848,共2页
目的:研究集束化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治疗模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病死率、并发... 目的:研究集束化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治疗模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4、48、72h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徐惯性器官衰竭(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9.2±5.6)d,平均治疗费用为(15867.40±4654.2)元,对照组分别为(27.4±9.7)d和(24165.20±7247.63)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43、47.769,P<0.05)。观察组28d病死率为6.25%,对照组为1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53,P<0.05)。结论:集束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延缓或逆转多器官衰竭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治疗 感染性休克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
下载PDF
基于PIRO概念的模型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涛 崔云亮 +3 位作者 褚志祥 刘杰 班雨 黎檀实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PIRO概念的多因素模型评估危重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8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成年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易感因素(predisposition,P)、损... 目的探讨基于PIRO概念的多因素模型评估危重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8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成年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易感因素(predisposition,P)、损伤因素或致病因子(injury,Ⅰ)、机体对致病因子的反应(response,R)、致病因素造成的器官功能障碍(organ failure,O)等指标。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2)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建立基于PIRO模型对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187例危重病患者纳人研究,死亡75例(占4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疾病评分、既往合并心脏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血流感染、是否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急性病理生理评分(AP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均P〈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评分(优势比(OR)=1.874,95%可信区间(95%CI)1.138—3.084,P=0.014]、是否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OR=0.167,95%CI 0.064—0.435,P=0.000)和SOFA评分(OR=1.498,95%CI 1.283~1.750,P=0.000)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因素较其他单因素能更好地判断预后,ROC曲线下面积(AUC):基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构建的PIRO模型为0.877(0.821—0.934),P=0.000;基于基础疾病评分、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SOFA评分构建的PIRO模型为0.871(0.814.0.928),P=0.000;APACHEⅡ评分为0.781(0.711~0.850),P=0.000;SOFA评分为0.762(0.687—0.837),P=0.000;APS为0.726(0.647~0.805),P=0.000;基础疾病评分为0.678(0.593~0.763),P=0.000;PCT为0.636(0.548—0.724),P=0.004;年龄为0.618(0.532~0.705,P=0.013。结论基于PIRO概念的多因素分析有助于危重病患者对28d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脓毒症 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原文传递
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凝血功能、病情评分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尹彦芬 容维娜 +5 位作者 张霞 赵国栋 王胜磊 李晓峰 张惠祺 刘月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7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凝血功能、病情评分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118)和死...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凝血功能、病情评分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118)和死亡组(n=32)。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对两组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血清PCT、CRP,PT、APTT,APACHE II和SOF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PCT>7.32 ng/mL、CRP>86.73 ng/mL、PT>15.48s、APTT>36.74s、APACHEⅡ评分>15.88分和SOFA评分>6.48分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2.099、1.747、2.333、1.596、1.916、2.208,P<0.05)。血清PCT和CRP均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T和APTT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水平升高与脓毒症患者死亡相关,两者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T和APTT存在正相关,并且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在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凝血功能 脓毒症 预后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