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sistent mullerian duct syndrome presenting as retractile testis with hypospadias: A rare entity 被引量:1
1
作者 Aruna V Vanikar Lovelesh A Nigam +3 位作者 Rashmi D Patel Kamal V Kanodia Kamlesh S Suthar Umang G Thakkar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6年第6期151-154,共4页
A rare entity of persistent mullerian duct syndrome usually presents with a common symptom of undescended testis(UDT) or hernia. 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with persistent internal mullerian duct structures can prese... A rare entity of persistent mullerian duct syndrome usually presents with a common symptom of undescended testis(UDT) or hernia. 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with persistent internal mullerian duct structures can present with a 46, XY karyotype with normal external genitalia and. It arises due to deficiency of antimullerian substance, resulting from reduced production/responsiveness to mullerian duct, leading to persistence of mullerian duct along with normal development of Wolffian duct structures. Presence of mullerian structure prevents testicular descen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testicular vanishing syndrome. The authors here report a case of 16 years old phenotypical male who came with retractile right sided testis and left side UDT in the urology outpatient department. Explorative laparotomy was performed and an ill-defined mass was excised and sent for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Histopathology revealed presence of mullerian structures. The serum testosterone level was normal, buccal smear cytology and karyotyping revealed a 46, XY genotype of the pa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erian duct REMNANTS Anti-mullerian substance CRYPTORCHIDISM TESTOSTERONE 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
下载PDF
5例子宫Mullerian腺肉瘤形态学观察
2
作者 徐惠芳 马洪达 +3 位作者 张金时 王晓燕 王欣 赵秀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15,T041,共5页
通过光镜、电镜、组化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5例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之形态学特点。其腺体衬以Müllerian管多型良性上皮,而其肉瘤部分既可是高分化,亦可为低分化之多形性。特染及免疫组化染色证明其肉瘤部分是内膜间质肉瘤、... 通过光镜、电镜、组化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5例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之形态学特点。其腺体衬以Müllerian管多型良性上皮,而其肉瘤部分既可是高分化,亦可为低分化之多形性。特染及免疫组化染色证明其肉瘤部分是内膜间质肉瘤、纤维肉瘤、少量平滑肌及粘液肉瘤,未见确切横纹肌及软骨成分。据光、电镜特点支持本瘤起源于多潜能的内膜间充质细胞,对瘤巨细胞和透明球的性质进行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形态学 腺肉瘤
下载PD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hyster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Robert’s uterus accompanied by adenomyosis:A case report
3
作者 Jie Dong Jia-Jian Wang +2 位作者 Jing-Ying Fei Li-Fang Wu Ying-Yi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5期5769-5774,共6页
BACKGROUND Gynaecologists should be aware of a rare obstructive Mullerian duct abnormality like Robert’s uterus and perform further surgery when necessary.CASE SUMMARY We report a 41-year-old mother of two children w... BACKGROUND Gynaecologists should be aware of a rare obstructive Mullerian duct abnormality like Robert’s uterus and perform further surgery when necessary.CASE SUMMARY We report a 41-year-old mother of two children with Robert’s uterus who was examined and treated by laparoscopy and hysteroscopy.Unlike the existing cas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this patient had a late onset of Robert’s uterus symptoms.Due to right tubal ectopic pregnancy 3 years previously,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right salpingectomy and left tubal ligation but suffered aggravated left lower abdominal pain.She was examined and treated by laparoscopy and hysteroscopy,and is completely asymptomatic at 5-year followup.CONCLUSION The typical obstructive Mullerian abnormality requires further surgery.Combined laparoscopy and hysteroscopy is an effective,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with better recovery outcomes than traditional transabdominal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y HYSTEROSCOPY Robert’s uterus mullerian duct abnormality Case report
下载PDF
13例宫颈透明细胞腺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倪型灏 冯文华 +2 位作者 张谷 李筠 张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13例与妊娠期宫内接触乙雌芪酚(DE8)无关的宫颈透明细胞癌13例,占同期宫颈腺癌的3.95%。随访有8例生存5年以上。病理组织学上微囊为主型4例,乳头-腺管为主型8例,实体片状为主型1例。通过形态学、AB/PAS组... 13例与妊娠期宫内接触乙雌芪酚(DE8)无关的宫颈透明细胞癌13例,占同期宫颈腺癌的3.95%。随访有8例生存5年以上。病理组织学上微囊为主型4例,乳头-腺管为主型8例,实体片状为主型1例。通过形态学、AB/PAS组化染色及EMA、CEA、PR、ER、Vimentin免疫酶标检测,结果证明该癌起自苗勒管上皮,为宫颈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 宫颈肿瘤 病理学
下载PDF
多种激素及超声指标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云山 石洁 糜若然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激素及超声指标对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运用化学发光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6例不孕症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抑制素B(inhB)水平,运用彩色超声测量窦卵泡计数(AFC)、... 目的:探讨多种激素及超声指标对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运用化学发光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6例不孕症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抑制素B(inhB)水平,运用彩色超声测量窦卵泡计数(AFC)、卵巢体积(OVVOL)及卵巢基质血流峰值流速(PSV)。在此后的3个周期内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不同方案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结果:获卵数的第10百分位数为4.49个,以此为分组标准,获卵数≤5个者为卵巢低反应组,>5个者为卵巢正常反应组,2组基础FSH、AMH、inhB、AFC、OVVOL及P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获卵数与AMH、AFC、inhB呈正相关(P<0.01)。单变量AMH(ROCAUC=0.970,P<0.01)及AFC(ROCAUC=0.925,P<0.01)对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能力较强,多变量分析显示AMH与AFC相结合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能力最强(P<0.01)。结论:AMH及AFC单独对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能力都较强,将两者相结合能更好地预测卵巢的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卵泡刺激素 苗勒管 抑制素类 卵泡
下载PDF
伴间质特殊分化的子宫腺肉瘤 被引量:3
6
作者 仇晓菲 林建韶 +1 位作者 张乃鑫 谭郁彬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40-142,I001,共4页
目的了解伴间质特殊分化的子宫Mullerian腺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7例间质形态特殊的子宫腺肉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所有肿瘤具有腺肉瘤的临床及组织学特征,2... 目的了解伴间质特殊分化的子宫Mullerian腺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7例间质形态特殊的子宫腺肉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所有肿瘤具有腺肉瘤的临床及组织学特征,2例问质出现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均与恶性横纹肌样瘤相似的区域,1例伴性索样成分,3例伴横纹肌肉瘤及1例伴灶性软骨成分。结论腺肉瘤间质可向横纹肌样分化,可能与间质细胞的多分化潜能密切相关。这7例伴间质特殊分化的腺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与典型的腺肉瘤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ellerian 横纹肌样 子宫腺肉瘤 病理学
下载PDF
苗勒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MRI、CT和超声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潘国军 乔建兰 +1 位作者 姚振威 何慧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苗勒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认识。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苗勒管囊肿6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CT和MRI表现。结果:6例苗勒管囊肿在直肠腔内超声表现为前列腺上部、尿道后侧近中线处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回声的囊... 目的:探讨苗勒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认识。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苗勒管囊肿6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CT和MRI表现。结果:6例苗勒管囊肿在直肠腔内超声表现为前列腺上部、尿道后侧近中线处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回声的囊状占位,CT平扫表现为双侧精囊腺之间的椭圆形囊性低密度灶,MRI上所有病灶均表现为前列腺中线部位、精阜水平上方水滴状囊性占位,5例呈长T1长T2信号灶,在各个扫描序列上其信号与尿液相似,1例因囊液含较多蛋白质成分,T1WI呈稍高信号。结论:根据超声、CT和MRI的表现和发病部位特点,可以在术前对苗勒管囊肿做出正确诊断。MRI较超声、CT能提供更精确的信息,在本病的影像诊断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勒管囊肿 腔内超声检查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58例阴道壁囊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琳 朱兰 +3 位作者 郎景和 余春开 冯瑞娥 孙青云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索良性阴道壁囊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总结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2000年以来住院诊治的阴道壁囊肿病例,对患病年龄、症状、部位、大小、手术方式以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完整病历58份,患者年龄19~71岁,平均(40±... 目的探索良性阴道壁囊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总结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2000年以来住院诊治的阴道壁囊肿病例,对患病年龄、症状、部位、大小、手术方式以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完整病历58份,患者年龄19~71岁,平均(40±10)岁,高峰发病年龄位于30~40岁(25例,43.1%)。49(84.5%)例无临床症状,其中16例是在诊断其他妇科疾病时发现阴道壁囊肿。9(15.5%)例阴道壁囊肿引起临床症状,分别为阴道胀痛/不适(5例)、性交后出血/不适(3例)以及下腹痛(1例)。23例(39.7%)囊肿位于阴道前壁。57例(98.3%)进行了阴道壁囊肿切除术,1例术中发生膀胱损伤。阴道壁囊肿的病理主要为Mullerian囊肿19例(32.8%)、Gartner囊肿18例(31.0%)和表皮包涵囊肿10例(17.2%)。尿道憩室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1例(1.7%)。结论阴道壁囊肿大多数为良性无症状,多在妇科体检中发现。以Mullerian囊肿、Gartner囊肿和表皮包涵囊肿最为常见,进行阴道壁囊肿切除治疗。阴道前壁囊肿应警惕尿道憩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壁囊肿 临床病理 mullerian囊肿 Gartner囊肿 尿道憩室
下载PDF
苗勒管囊肿的CT诊断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怡 王小宁 +3 位作者 吴宏飞 吕强 张维林 王德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分析苗勒管囊肿的CT平扫及经皮穿刺精囊造影术后CT扫描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苗勒管囊肿11例,探讨其发生机制、检查方法、CT表现及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结果CT平扫11例... 目的分析苗勒管囊肿的CT平扫及经皮穿刺精囊造影术后CT扫描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苗勒管囊肿11例,探讨其发生机制、检查方法、CT表现及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结果CT平扫11例苗勒管囊肿表现为两侧精囊腺之间的椭圆形囊性低密度影,精囊造影后CT表现为充盈对比剂的椭圆形高密度病灶,境界清楚,位置居中。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显示2例射精管异位开口于苗勒管囊肿。结论CT扫描是诊断苗勒管囊肿的重要方法,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对指导外科手术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勒管囊肿 精囊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合并阴道纵隔双宫颈的完全中隔子宫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晓黎 刘雨声 +1 位作者 郭银树 段华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矫治合并阴道纵隔双宫颈的完全子宫中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27例宫腹腔镜联合矫治合并阴道纵隔双宫颈的完全中隔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不孕7例,...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矫治合并阴道纵隔双宫颈的完全子宫中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27例宫腹腔镜联合矫治合并阴道纵隔双宫颈的完全中隔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不孕7例,自然流产10例,稽留流产3例,不良孕史7例。结果:27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为100%,未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27例随访30-53个月,平均(41.56±6.33)个月。足月活产18例,早产1例,自然流产2例,未孕3例,因胎儿畸形引产1例,术后1例失访,3例术后因个人或疾病原因暂无妊娠计划,一直避孕。本组患者妊娠率由术前52.17%(11/23)上升至术后86.96%(20/23,χ^2=6.33,P=0.01),而活产率由术前0(0/23)上升至术后82.61%(19/23,P=0.000),流产率由术前47.83%(11/23)下降至术后8.70%(2/23,χ^2=6.86,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腹腔镜联合矫治合并阴道纵隔双宫颈的完全中隔子宫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殖预后,提高妊娠率和活产率,降低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腹腔镜 苗勒管 阴道纵隔双宫颈 完全中隔子宫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起源学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兵 周颖 胡卫平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上皮性卵巢癌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其组织来源尚未明确。目前上皮性卵巢癌的起源学说主要包括卵巢表面生发上皮学说、第二苗勒系统学说、卵巢外组织起源学说及干细胞学说。近些年,形态学和分子标记物如p53蛋白、bcl-2蛋白、配对盒蛋白(PAX8... 上皮性卵巢癌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其组织来源尚未明确。目前上皮性卵巢癌的起源学说主要包括卵巢表面生发上皮学说、第二苗勒系统学说、卵巢外组织起源学说及干细胞学说。近些年,形态学和分子标记物如p53蛋白、bcl-2蛋白、配对盒蛋白(PAX8)、钙网膜蛋白(calretinin)和微管蛋白(tubulin)显示输卵管上皮与高、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组织起源密切相关,而动物实验发现卵巢门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表达干细胞标记乙醛脱氢酶1(ALDH1)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G蛋白耦联受体5(Lgr5)具有增殖分化、自我更新的能力,因此输卵管学说和干细胞学说成为卵巢癌起源学说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上皮细胞 苗勒管 干细胞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琳 杨冬梓 +3 位作者 莫亚勤 陈晓莉 何英明 黄宇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37-2041,共5页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对人颗粒细胞激素产生分时段的影响。方法:采用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原代培养,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AMH,分时段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雌二醇(E2)和孕酮(P)浓度。结果:细胞培养液中E2、P浓度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对人颗粒细胞激素产生分时段的影响。方法:采用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原代培养,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AMH,分时段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雌二醇(E2)和孕酮(P)浓度。结果:细胞培养液中E2、P浓度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升高幅度渐下降。随着AMH浓度的增加,颗粒细胞的E2和P分泌明显降低,AMH5μg/L组到20μg/L组间有剂量依赖性,AMH 50μg/L组与20μg/L组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AMH可以降低体外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的雌、孕激素分泌,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提示AMH可以影响颗粒细胞的激素合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粒层细胞 激素类 合成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畸形的病因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戈 段华 马晓黎(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41-344,共4页
女性生殖道畸形为女性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是由于胚胎期女性生殖系统发育障碍所致的以生殖系统形态学异常为特征的先天性疾病,可引起闭经、性交困难、不孕、反复流产、痛经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殖生理与身心健... 女性生殖道畸形为女性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是由于胚胎期女性生殖系统发育障碍所致的以生殖系统形态学异常为特征的先天性疾病,可引起闭经、性交困难、不孕、反复流产、痛经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殖生理与身心健康。由于女性生殖道发育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相互作用的连续动态过程,具有极其精细的时间顺序和复杂的空间关系,需要众多基因分子和信号通路高度协调的参与完成,故目前女性生殖道畸形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基因敲除小鼠等动物实验模型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在女性生殖道畸形的病因学研究上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女性生殖道畸形的病因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苗勒管 病因学 基因
下载PDF
子宫发育异常的MRI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琰 武乐斌 王光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子宫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18例子宫发育异常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子宫发育异常分型参照美国生育协会的标准。结果 幼稚子宫 1例 ,残角子宫 1例 ,双子宫 4例 ,双角子宫 7例 ,纵隔子宫 5例。MRI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子宫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18例子宫发育异常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子宫发育异常分型参照美国生育协会的标准。结果 幼稚子宫 1例 ,残角子宫 1例 ,双子宫 4例 ,双角子宫 7例 ,纵隔子宫 5例。MRI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 10 0 %。结论 磁共振可以为子宫发育异常提供明确的诊断和分型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苗勒管 发育异常 磁共振成像 不孕
下载PDF
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静 朱慧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0-713,723,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Müllerian adenosarcoma)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分析5例子宫腺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上5例均表现为子宫腔内的息肉样肿块,组织学上有特征性... 目的探讨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Müllerian adenosarcoma)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分析5例子宫腺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上5例均表现为子宫腔内的息肉样肿块,组织学上有特征性的分叶状结构、腺体周围"袖套样"结构及裂隙状腺体,部分间质呈息肉样突入腺腔;1例伴性索样分化,1例伴肉瘤成分过度生长及骨样分化。免疫组化显示间质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D10,尤其是腺体周围的细胞。结论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子宫肉瘤,需与一系列良恶性病变鉴别,常需多次刮宫甚至术后病理检查才能确诊,熟悉其病理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免疫组织化学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mullerian腺肉瘤 病理分析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巨大苗勒管囊肿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智 王炜 +1 位作者 陈胜龙 王鹏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5-75,74,共2页
1.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53岁,闪“反复排尿凼难1年”于2008年3月5日入院。患者1年前自觉久坐后,出现排尿费劲,尿不成线、尿频,仅尿多达10余次/晚,伴左下腹部疼痛。无肾区疼痛及肉眼血尿,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故当时未进行任何治... 1.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53岁,闪“反复排尿凼难1年”于2008年3月5日入院。患者1年前自觉久坐后,出现排尿费劲,尿不成线、尿频,仅尿多达10余次/晚,伴左下腹部疼痛。无肾区疼痛及肉眼血尿,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故当时未进行任何治疗。此后患者经常不能自解小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前列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勒管囊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宫颈Müllerian腺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晓峰 郭新建 +3 位作者 王丰梅 张易青 韩静绮 郭永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Müllerian腺肉瘤(MA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例宫颈MAs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查,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本例瘤组织上皮成分为宫颈管腺体,腺体成裂隙状,间质细胞分布不均,在腺体周... 目的探讨子宫颈Müllerian腺肉瘤(MA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例宫颈MAs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查,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本例瘤组织上皮成分为宫颈管腺体,腺体成裂隙状,间质细胞分布不均,在腺体周围呈袖套样分布,伴轻~中度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7个/10HPF。免疫组化间质细胞ER和PR(+),SMA、desmin和CD10部分(+),h-Caldesmon(-)。结论宫颈MAs较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和确定异源性成分,组织中有无间质过度生长和肌层浸润影响患者预后,也是临床术式选择和是否辅助治疗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ian腺肉瘤 宫颈 病理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罕见生长方式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炜 遆红娟 +1 位作者 付静 刘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633-636,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2例肠腔内呈内生性生长这一罕见生长方式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这种生长方式的腹膜原发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对2例肠腔内呈内生性生长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 目的探讨2例肠腔内呈内生性生长这一罕见生长方式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这种生长方式的腹膜原发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对2例肠腔内呈内生性生长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为第二苗勒系统来源高级别浆液性癌,1例为局限性腹膜恶性间皮瘤,2例均有着类似于肠癌的生长方式,突向并部分阻塞肠腔,病灶均为单发的肠腔内内生性肿物,镜下均可见肿物均主要位于浆膜层,累及肌层、黏膜下层及黏膜层,但均未突破浆膜层。第二苗勒系统浆液性癌者呈高级别癌,细胞形态相对单一,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雌激素受体(ER)阳性、配对盒基因8(PAX8)阳性、P16阳性;恶性间皮瘤者细胞呈双向分化,有上皮样型细胞和肉瘤样型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AE1/AE3)阳性、钙结合蛋白阳性、波形蛋白阳性、细胞角蛋白5/6(CK5/6)阳性、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阳性。结论肠腔内呈内生性生长的局限性腹膜恶性间皮瘤及第二苗勒系统来源的浆液性癌较为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及术中所见均呈单发的肠腔内生性肿物,阻塞部分肠腔,其余盆腹腔未见肿瘤累及,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无绝对特异性,临床及病理容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且需与有类似生长方式、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方式的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肿瘤 间皮瘤 苗勒管 肠腔内生性
下载PDF
宫颈妊娠病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后血清AMH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左建新 任立盛 +2 位作者 邵翠华 刘美新 王言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05-206,209,共3页
目的通过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测定,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Beckman Coulter ELISA法检测20例宫颈妊娠病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1、6个月血清AMH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宫颈妊娠病人子宫动脉... 目的通过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测定,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Beckman Coulter ELISA法检测20例宫颈妊娠病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1、6个月血清AMH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宫颈妊娠病人子宫动脉栓塞术前至术后1、6个月血清AMH水平分别为(7.99±4.15)、(7.11±3.02)和(8.33±4.87)mg/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93,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不影响卵巢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勒管 雌激素类 转化生长因子β 妊娠 异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卵巢功能试验
下载PDF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良珍 章桂红 +2 位作者 邱骏 李静 翁仲颖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通过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探讨相关因素及适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1月-1997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年总生存率35.7%。癌肉瘤... 目的:通过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探讨相关因素及适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1月-1997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年总生存率35.7%。癌肉瘤 5年生存率41.7%,中胚叶混合瘤5年生存率31.30(P>0.05)。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56.3%,明显高于Ⅲ、Ⅳ期的9.1%(P<0.01)。子宫体积大于妊娠 10周者, 5年生存率 0%,小于 10周者, 5年生存率 53 .0%( P< 0. 01)。已绝经组 5年生存率 38 .9%,高于未绝经组30%(P>0.05)。应用 Cox模型比较术后加放疗或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放疗组明显高于化疗组,P<0.01。表明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结论: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生存率与手术病理分期、子宫大小有密切关系,与病理类型、是否绝经无明显关系,术后辅以放疗对提高生存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